心理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5篇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5篇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5篇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其商量涉及知觉、认知、心情、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工智能,IQ,性格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下面是我带来的有关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宠爱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1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把握自己的心情;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学问,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

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关怀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

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救援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学问有了确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进展史有了确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学问,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学问,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主动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表达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让人体会到沟通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仿照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关怀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

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确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聚,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

此时教师要引导、鼓舞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呈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和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学问,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精选17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1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

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心理学读后感(通用)(5篇模版)

心理学读后感(通用)(5篇模版)

心理学读后感(通用)(5篇模版)第一篇:心理学读后感(通用)心理学读后感(通用6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学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读后感1一提到害羞,大家想到的都是阳光下女子微红的笑脸,是纯情无暇的象征。

可是今天我所想说的可非这般柔情。

闲时我翻阅了津巴多的《害羞心理学》,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理解与害羞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的重点是怎样解决害羞所带来的问题。

读完以后,我觉得该书的优点是简言意骇的,中间穿插了许多让自己受益的研究调查和一些实验调查设计内容等,让自己真正了解到心理学真的就在自己身边,用一件很小的事就能验证自己的理论设想。

除了从惯常的套路,还会从个体与社会集体这两个角度来立意,其中让我最欣赏的是:它让我们明白害羞不仅是个人的事同时也是这个“害羞的”社会所导致的。

在生活中害羞是具有普遍性的,害羞者的人格特质通常会包括:内向(沉默)、脸红、紧张、畏惧胆小、困窘、以及自我意识强等。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阿诺德。

巴斯等将自我意识分为公众的自我意识和私下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公众的自我意识表现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反映;而私下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关注。

人人都会害羞,在自我意识研究的基础之上,保罗。

皮尔克尼斯的研究将害羞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公众害羞者常常会因为笨拙的表现和社交中不能恰当的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而私下的害羞者相比自己的主观不适应感和害怕他人发现自己需求的恐惧感。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类型的人,会产生一样的情感情绪体验吗?我认为,公众的害羞者,主要害怕的是人际交往,因此他们容易产生焦虑;而私下害羞者主要是自我的矛盾,因此他们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的情怀。

这种的自我认知是否合理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为什么人们会害羞,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度的自我、自恋、孤独感和极度胆怯引起了害羞。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撰写的一部心理学教科书,我了解到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是王垒先生。

这本书在美国广受赞誉,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因此老师也将此书列为我们的必读书目。

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我了解到他的整体框架:先从生活中的心理学入手,贴切自然引入与心理学有关的话题;然后具体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这对了解心理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第三章深入话题,讲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由此往后分章节分别讲解感觉、知觉、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学习与行为分析、记忆、认知过程、智力和智力测试、人的毕生发展、动机、情绪压力和健康、理解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我已大概掌握本书的框架,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本书给我一种很实际很实用的感觉,在我看来是心理学入门的必读书目。

书的开头介绍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解释心理学的定义(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说明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第一章介绍了结构主义的代表冯特和其研究方法——内省法,机能主义是有目的的心理。

介绍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有生物学的观点,心理动力的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观点,文化观点。

第二章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者偏见和操作定义,实验法相关法。

解释心理测量中信度和效度的具体内涵。

还有一种自我报告法,其中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行为测量和观察也是其中之一的方法。

还强调人类和动物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具体解释了分析数据的几种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种,其中出现了几个数学中常用的词汇:频次分布、趋势的度量、众数、中数、平均数、离散性的度全距、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阅读的刚开始接触的都是课堂上老师讲的词汇,有些许熟悉,不至于完全看不懂,第三章我怀着忐忑的心继续阅读。

整体介绍了遗传与行为,生物学和行为,神经系统的活动。

心理学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报告

心理学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报告

心理学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报告《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本心理学名著,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卓别林·约尔。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内在原因,深受心理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喜爱与推崇。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在首章中,作者通过举例讲述了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由于标题要求不可使用小节和小标题,所以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按照每个章节的主题进行概括和论述。

第二章深入讨论了人类的感知和知觉。

约尔教授通过生动的实例,说明了我们的感官系统是如何接收、处理和理解外界信息的。

他进一步解释了感知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并引出了一些实验和研究,对感知心理学领域做了精彩的阐述。

第三章探索了人类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约尔教授详细讲述了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以及操作性条件作用等学习理论,并解释了记忆的类型和存储方式。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揭示,他使得复杂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变得易于理解。

在第四章中,约尔教授剖析了人类的情感和情绪。

他介绍了情绪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情绪与认知、健康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心理学实验和病例分析,他阐明了情感对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影响。

第五章聚焦于人类的人格和个体差异。

约尔教授以多个研究案例为例,解释了人格形成和塑造的各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文化等。

他还介绍了几个主流的人格理论,并对人格测试和评估工具进行了评价。

第六章深入研究了社会心理学领域。

作者通过实验和实际观察,阐述了人类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分析了群体行为、亲社会行为、进化心理学等重要概念。

他在本章中呼吁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心理学对社会问题的启示和影响。

最后一章以生命的最高境界——幸福为主题。

约尔教授深入研究了幸福的定义、测量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幸福感的方法。

他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鼓励读者积极面对生活,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幸福。

整本书充分展示了心理学的多维度和深度,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2024年心理学基础读书心得

2024年心理学基础读书心得

2024年心理学基础读书心得心理学是一门深入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揭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2024年,我有幸读了一本名为《心理学基础》的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是我在这本书上得到的第一方面的重要知识。

我了解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从心理哲学到实验心理学的转变,其中有着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贡献和理论。

这让我认识到心理学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在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时,我发现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能够控制变量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得到科学和客观的结论。

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让我认识到在研究问题时,需要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以获得真实、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对人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认知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它涉及到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

我了解到感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第一步,而注意力的目的是筛选和集中对特定刺激的注意。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的认知过程是受限的,我们只能关注并处理有限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的刺激。

在了解记忆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记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从感知到存储再到回忆的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学习记忆的知识,我开始思考如何提高我的记忆力。

我发现通过创造联想、使用记忆法和重复复习等方法能够提高记忆力,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

在学习思维的过程中,我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知识。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它能够产生创新和独特的想法。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开始尝试使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想法。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情绪和情绪管理的内容。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报告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报告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报告一、内容提要:本书的作者是罗杰·霍克,是心理学博士,在美国门多西诺学院任教,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多年。

他之所以写《改变心理学的40项实验》这本书,是因为他发现心理学类的教科书直接列出了心理学的结论,而对结论是如何得来的过程只字不提。

在收录这40项心理学实验的时候,他反复筛选,力求收录的实验能够代表心理学在某一领域有突破性发展。

本书一共包括心理学的十个领域,每个领域选取了四项研究。

其中的每一项研究,都是按相同的结构加以介绍的,具体有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题目、研究的原始出处、研究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果的意义、批评、最近的应用和参考文献,本书介绍的这些经典研究,无论对于一名心理学的初学者,还是对于以心理学为终身从事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心得评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作为一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妙笔生花,把一个个经典研究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伟大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虽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而心理学之所以能脱离哲学而成为心理学,是因为它是一门以数据为根基的行为科学。

一定程度上由于当前心理学的科普读物或者心理学教材当中对于一些心理学史上的天才的原创性研究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而导致了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科学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而该书就是作者(美国Mendocino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Roger R.Hock博士)在多年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有感于此而编写的。

作者精心选出的这40项实验研究,最吸引人的就是着重介绍了凝结在各个设计精巧的实验背后那无与伦比的天才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以及实验结论对原有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所引发的深沉的思考,通过别人,认识你自己;通过你自己,认识这世界。

读完之后,会让你对心理学有了更科学的了解,也会让你对自己和人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知。

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我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它叫做《行动心理学》,作者是Michael P. Nichols。

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人们。

这本书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我们如何行动。

它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达到更好的结果。

书中运用了很多例子和实际的案例,使得理论变得更加易懂易操作。

其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关于人际交往的。

在这一章中,作者讲述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冲突处理方式。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更好的关系。

书中还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用的策略,比如“我语”和“要素表达法”,它们可以让我们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并且在讨论和辩论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章节是有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

在这一章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思维和情感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
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素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对待他人。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

我从这本书中
学到了很多有关自己和他人的东西。

它让我开始思考我的行为和
观点,并推动我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
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行动心理学和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范本(2篇)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范本(2篇)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范本以前我对心理学一直抱着厌恶的态度,觉得心理学很枯燥无趣。

但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慢慢地喜欢上了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说过: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

他撰写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和社会心理学教材都无一例外极为畅销。

从内容上看,该书既包含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与时俱进。

这本教科书包括序幕,共有19章,其内容依次为心理学的故事、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考、神经科学与行为、行为的天性与教养、人的发展、感觉、短觉、意识状态、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智力、动机与工作、情绪、压力与健康、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

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阐述了大量的心理学应用的内容;不仅阐述了普通心理学的传统主题,而且还反映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传统主题的新的发展趋势。

与第6版相比较,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新增了进化论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这本书不仅对于大家了解人“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书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饱满。

在此,只截取片段分享:1、“你永远无法预言某一个人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做出精确的判断。

个体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

”2、解释分为不同层面,“知识本是一体的。

把它分为不同的学科只是屈服了人类的软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神学3、价值观-需求利益-态度-认知-行动,是相互影响的,这对影响力研究有重大的启发。

4、社会心理学研究要区分好“相关”与“因果”的关系。

推理要有确凿的逻辑性。

5、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并非天生理性。

人具有很多弱点。

6、社会冲突性的根源与和解的方式。

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必然有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精选5篇)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精选篇1在教育孩子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困惑,时常听家长抱怨,李老师,某某学生现在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和我们家长发脾气,怎么办呢?在学校有的学生很不听话,经常和老师顶着干。

作为老师也非常的苦恼。

最近我读了桑标的《儿童心理学》,在读到第七章情绪发展这一章,我很有收获。

这一章节,主要讲了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是儿童早期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心理工具,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先介绍了儿童情绪评定的三种方法,即生理测量、表情测量和主观体验测量;再分别从情绪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对儿童情绪发展作了介绍。

在儿童情绪评定中,生理测量,也就是人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下,可以表现出许多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变化可以作为情绪的客观指标,如心率的变化,呼吸的变化,皮肤电阻的变化等等。

行为测量主要集中在对儿童面部表情以及言语表情的分析上。

儿童处于高兴、悲伤、愤怒和其它情绪状态时,眉毛、眼睛和嘴部肌肉都会产生细微的运动变化,儿童的声音也是情绪指标,有的老师习惯为学生贴标签,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好学生一好百好,坏学生本性难移;有的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孩子提出了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有的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会尊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如此等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对孩子带来危害。

在今后的学生的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当孩子脸上不满与抵触情绪时,我们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

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情绪的评定方法还有主观体验测量法,即评定儿童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解释。

主观体验测量运用标准化的量表。

来测量被似的情绪体验,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的经验(如:“告诉我,上个星期你是怎样感到高兴的?”)或是要求儿童完成命名,匹配或表现情绪(如:“告诉我图片上这个人感觉怎么样?”“请你指出谁感到伤心。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精品10篇)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精品10篇)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现代心理学是我很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

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通过这两个学期的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

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我还学会帮助他人,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例如,在我门国家,解决农民问题事关重要,而研究农民的心理特征和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农民的心理差异,不仅能够因地制宜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而且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接受新科技的兴趣。

在家庭里面,要教育好子女,就得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喜好、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

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能力兴趣、兴利除弊,开发潜能,激发天然创造力,解除烦恼,指导工作和生活。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某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动机、需要、思维、思想等,分析某个地域人的素质和特征,就会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会减少误会和冲突,更好地协调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

但是,真正对心理学了解的却并不多,包括我与跟我一起来心理学的同学。

大家提到心理学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咨询,或是心理医生,脑子里可能会浮现出心理医生医治心理变态的场景,然后病人好了,心理医生自己却变态了。

心理学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但大家都不是十分的了解。

教育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读书报告只读了三章,只觉得好难,学好它应该挺不容易的。

还有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真是不容易啊,不但要掌握好专业教授知识,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

于是为了让自己看下去,就一章一章的写下概括大纲。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地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这是一开始书上写的话。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只有在充分了解教与学的过程,熟练的掌握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地教育专家。

教师地成长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成绩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具备一下七个方面地专业知识:(1)所教的学科知识。

(2)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

(3)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

(4)教特定学科所需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

(5)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

(6)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

(7)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教学过程分为宏观模式和微观模式。

宏观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微管模式:一确定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2)学生的学习基础二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1)学习/动机原理(2)学生的学习特点三选择教学方法(1)教学原理(2)教师特点(3)课堂环境四执行教-学过程五评价和反思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问题和技术。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习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意义: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心理读书报告

心理读书报告

《登天的感觉》读书报告作者简介:岳晓东,1959年生于北京,童年和少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度过。

197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985年赴美国塔夫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攻读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赴香港岳晓东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但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岳晓东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

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登天的感觉》是心理学专家岳晓东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作者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

在每个个案的后面,作者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

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作者在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

在写作中,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内容、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有关的注释,以增进读者的了解。

为了增添大家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范围,在每个个案分析的后面,作者还加上了一条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

本书还作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的一些见闻。

前言登天的感觉林登街5号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我想从哈佛转学我不要上哈佛大学法学院问你是否还爱我骗分被罚的思索万般内疚为了谁我是同性恋吗?我想约你出去行吗?我们的缘分尽了吗?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读后感:“如果说,爱情只是两人间的互敬互爱,那么,人情就是人世间的互敬互爱。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编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强化你们对名著理论的理解,优秀的读后感最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感,是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生活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理学读书报告(合集五篇)

心理学读书报告(合集五篇)

心理学读书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心理学读书报告心理学读书报告教育心理学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教会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那个人影响一批人,乃至影响的社会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呢?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比较晚的事情,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位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

它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学校的管理与领导等等;教育心理学则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

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知识的容量和面呈现出大爆炸的状态。

生物发展规律当中有着生物进化大爆炸现象,当生物量变到大爆炸,必然会出现新的物种和时代的到来。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读过程当中,我觉得作为信息化变革时代中做教师和班主任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皮亚杰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智慧或思维的本质,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上要不断积累与学生交流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

学生在跟随教师和班主任的学习和管理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智慧,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一智慧在不断增长。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成长和进步,是好的。

而我们的教师与班主任也要去快速成长与发展,才能去适应这一变化。

否则,就会出现“现在学生怎么越来越难管了?”这样的疑惑。

尤其我们看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更强,他们的思维也更激进,我们就要不断的去发现和适应,并与之交流,以达到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转化。

教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心理学的支撑,我们在做好教学和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生心理上去做精神引导。

这个的效果好不好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效益,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我觉得维果斯基给我们的启迪是巨大的。

首先,确定每个学生的两种水平:一是他们能够独立而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二是他们在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

这其实是对学情充分分析基础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和合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的独学、群学基础上的精讲点拨,维果斯基把这一教学基本规律早已上升到理论水平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和理解,并加以运用。

其次,定期与每个学生一起探讨那些能提供“教学支架”(指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

2024年心理学读书心得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在2024年,我有幸能够参与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并且在课堂上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心理学著作。

在接下来的____字中,我将分享我在2024年读心理学书籍时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读过的一本重要的心理学著作是《人类行为的奥秘》。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风格,介绍了人类行为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和模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所震撼。

通过作者的阐述,我了解到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例如,强烈的情绪可以触发人类行为中的动机和决策,而过去的经历和个人目标也会影响人类行为的选择和动机。

这些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类行为变得丰富多样。

同时,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的知识。

另外,我还阅读了《心理学原理》这本教科书。

这本书是一本系统全面地介绍心理学各个领域和理论的教材,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非常有帮助。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学习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特别是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我对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记忆、注意力、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理论和模型。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心理学知识储备,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除了教科书以外,我还阅读了一些心理学经典著作。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这本书通过对梦的解析,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中的潜意识和冲动。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分析梦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潜意识需求和冲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潜意识活动和梦境中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梦的解析和理解,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突,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个性和内在动机。

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书目:《成才始于动机》向一栗,李洪玉编向一栗,李洪玉编的《成才始于动机》属于《心理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藉。

这本书非常的浅显,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我们也很容易读懂,书中介绍了大量有关动机的理论以及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注意将具体的实例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以及可供参考的前人经验,对我们这些准教师的作用,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冲突:即时代对学生高素质高创新性的要求与我们落后的教育水平的冲突;其次是时代对“全能”教师的要求和教师素质低下的冲突。

以第二点为例。

现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即在于:如何推进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如何利用我们的活动影响学生。

为了使对比明显,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现阶段的现状。

从教材的编制到课堂再到作业练习,都表现出一种本质上不负责任的态度。

以中学生的教材为例,虽然经过了新课标、课改,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我们的教材不重视实际和可行性,这一点在化学实验方面尤为严重,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成功率低,有的甚至出现中学教师依据课本的实验描述完全无法做成功的现象。

(当然,大学里的教材泛滥程度更甚,前篇一律,漏洞百出,不论是错别字还是逻辑错误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就是授课的问题,以上海地区中学为例,上课基本是学案一发,重点一提,然后就是疯狂的作业覆盖,完全不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更别说建立在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解之上了。

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了解学生的概念,仅仅是强加无数的习题,借助大量的练习覆盖来达到目的。

我真的想不通,借助于这种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提升国民的创新意识,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独立思考、创新意识难道就真的不能统一吗?我们需要那么多无用的毫无研究价值的习题做什么?自上大二以来,我心中的忧虑就越来越甚,以至于我对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我越来越感觉到公费师范生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育心理学书籍《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书籍《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书籍《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读书报告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因素的学科。

而《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是一本探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制定有效学习方法的重要书籍。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了个体差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学到了一些有关学习方法的宝贵知识。

本书首先介绍了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个体差异是指不同学生之间在智力、性格、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都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以系统的方式将个体差异进行了分类,如智力差异、学习动机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案。

接下来,本书探讨了个体差异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是个体差异的体现和塑造过程。

不同的学生在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记忆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和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了一些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例如分组学习、启发式学习、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而这些个体差异将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将更加注重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喜好,并尝试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

总结起来,教育心理学书籍《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对于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制定有效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我加深了对个体差异和学习方法的认识,并深刻意识到了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我也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运用书中所学的知识,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13篇)

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13篇)

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13篇)心理学读书心得(通用13篇)心理学读书心得篇1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有的家长甚至做到了包办的地步,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参与,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很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

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我班的一位幼儿,他从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对他过于溺爱,所有的事情都是包办的形式,而且这位幼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愿意去分享,也很少和其他的幼儿进行交流!中班的他,连一件衣服都不愿意自己去穿,总是等待老师来帮忙!在与幼儿一起游戏时,总想让所有的孩子听从于他,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是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

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

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

确实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一次发现两名幼儿在一起聊天,我比较的感兴趣,于是就慢慢的凑过去想听一听他们在聊些什么,来到他们跟前,听了以后我根本就对他们聊的话题不懂,可是他两却哈哈大笑,所以,儿童与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报告一、本文主要内容: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高质量友谊的青少年有更少的行为问题、更低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更高的自尊、社会能力和社会接纳等。

良好的亲子关系或高父母支持与青少年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相关。

因此,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这样的假设:从早期到中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减少, 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减弱, 相反, 青少年感知到的来自朋友的支持增多, 并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增强; 进入青少年中期, 父母与朋友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减弱, 两种支持系统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会遵循独立模式。

我们预期:青少年女孩的友谊支持高于男孩, 父母支持的增强模式(即, 高父母支持将增强友谊支持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适用于早期青少年女孩。

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关系网络问卷、朋友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五种量表。

施测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求出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求得主效应,最后还进行了回归分析。

讨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特点和成年人有所不同,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有明显的相关,但是这两种支持系统对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各有不同。

这验证了实验的最初假设。

但是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没有太大的差异。

优点:1、使用的量表比较全面,有较好的信效度。

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友谊和父母支持的情况。

2、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在友谊支持和父母支持上各有不同,这说明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同时,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都比较重大,这也要求父母要重视这个问题去进行教育。

缺点:1、施测的问卷比较多,分多次施测,其中可能会有误差变量混进去,不能较好地控制。

收集的数据信息虽然也很多,但是进行统计分析时,并不能都完全用上,造成了对数据的浪费。

启示:在做问卷调查设计的论文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身心特征,让受试者做的问卷在量和质方面都要恰当,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比较有效。

同时,论文的研究意义要明确这是非常明确的。

参考文献: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二、本文主要内容: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且具有更高学业成就,而情绪调节困难是导致学龄期儿童问题行为的易感因素,情绪应对方式缺乏或不当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采用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问卷来验证这样的假设: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绪摒除、情绪紊乱和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母亲情绪调节在其元情绪理念与其儿童情绪调节间具有中介作用。

在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分层回归和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元情绪理念结构中,母亲秉持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的发展,但其情绪紊乱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性的增强。

母亲情绪教导理念的形成有助于控制其不良情绪的表达,有助于形成自身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

优点:1、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很多研究中都有表明,这篇文章比较有新意的强调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为母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母亲自身的情绪调节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缺点:1、论文最后没有具体教导作为孩子的母亲,该如何采用比较具体的方法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缺憾吧。

启示:在做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论文时,文章最后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大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研究就不会白做了。

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显示了母亲情绪调节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中介关系。

参考文献: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黄会欣李银玲张锋李伟强)三、本文主要内容:留守儿童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他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三种社会关系是怎样影响其孤独感的。

通过采用依恋量表、同伴提名法问卷、教师接纳、儿童孤独量表四种量表进行收集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于非留守儿童。

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非正常化,时间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由随时可以的交流沟通变得不确定,空间上表现为远距离性,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非面对面,他们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依次进入因变量为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父子依恋水平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而降低。

优点:1、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研究者能够深入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区分了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的情况。

因为在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存在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只和母亲关系亲,和父亲关系疏远。

在研究中对这一具体情况做出区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细心。

缺点:留守儿童可能由于缺乏较好的母子依恋或者父子依恋,会导致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的程度减少。

但是针对目前父母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客观情况,作为老师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启示:做研究要细心观察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先观察再设计研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的研究符合实际情况。

四、本文主要内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延迟匹配任务范式下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实验以面孔图片为刺激, 在校大学生被试完成靶匹配工作记忆任务。

我们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范式,以面孔作为刺激物,分别考察对熟悉靶面孔、新靶面孔的追踪匹配,以及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目的在于:考察面孔识别脑电 n170 成分在熟悉靶和新靶、靶与分心物、以及左右枕颞区的异同,分析面孔识别 n170 成分对应的加工阶段及其脑区优势效应;探索工作记忆中面孔识别的 erp 特征,验证工作记忆的 erp 测量方法。

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修饰整齐的240张人物照片,实验程序为分18组,采用“abbaab”方法平衡各组的实验顺序。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比较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的 p 值采用 greenhouse-geisser 法校正,脑电地形图由 64 导数据得出。

先前的学习对面孔识别n170 成分未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对追踪靶和拒绝分心物的反应。

此外,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特征与相同实验范式下的物体识别(guo etal., 2008)相比,存在明显不同。

物体识别工作记忆中靶与分心物脑波在 200 ms 左右出现分离,时间比面孔识别早;新靶与熟悉靶之间的差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在额区和中央区,而面孔识别表现更广,还包括中央区、顶区及枕区,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的“旧/新效应”,物体识别时出现在顶区和枕区,而面孔识别反映在额区,新旧工作记忆方面,物体识别在 200~400ms 表现出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而面孔识别是在 450~650ms 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

这些差异都暗示着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加工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结果发现,被试识别靶面孔及分心物面孔时均在枕颞区两侧诱发 n170,且靶与分心物的 n170 振幅在相同电极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颞区两侧的 p7和p8上差异显著;无论靶面孔还是分心物面孔,工作记忆的 erps 均产生了p300 成分。

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靶与分心物的 erps波形在250ms后出现分离,且靶刺激波幅均比分心物更正,新靶比熟悉靶更正。

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显示出 250~650ms 的前额区旧/新效应,在晚期的450~650ms 时段,新工作记忆比旧工作记忆波幅更正。

这些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的 n170 效应可能反映的是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且 n170 的右半球优势具体为颞区的右侧优势;先前的面孔学习会影响工作记忆期间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反应。

优点:1、在实验的具体设计上,细节做得很全面,在照片处理上做得很仔细。

2、e-prime和脑电结合使用,发现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缺点: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两者脑机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论文中没有具体说明。

启示:脑电的实验设计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有一点难度。

做这种研究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调查,但是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参入误差变量,导致实验结果无效。

参考文献: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孙天义、许远理、郭春彦五、本文主要内容:亲子亲合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具体体现在,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独立的、直接的保护作用,发现亲子亲合能够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

亲子亲合对压力的抵抗作用,亲子亲合能够显著抵抗压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亲子亲合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保护效应是否适用与农村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测量这四项内容:偏差行为、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 ses),探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压力抵抗效应。

收集测量结果后,以留守类别与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偏差行为和日常烦恼为因变量,进行 2× 2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各协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日常烦恼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为考察养育者-儿童亲合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消极效应的调节或抵抗作用,在控制协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 2 组分层回归分析: 一组以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为假定保护因素,一组以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为保护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