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一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写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和睦相处的家庭观念;(3)培养学生感恩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一文;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3. 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2. 运用文中句子或段落表达情感;3. 创作具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母亲》全文;2. 相关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3.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曲《母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2)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与母亲的美好回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结合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5. 表达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尊敬母亲。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我的母亲》;(2)结合自己的生活,创作一篇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作品。
初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八下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附件4: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备课人:王旺岗学区(校)审核:马文耀中心教研组审核:令旺荣局领导审核:课题 2 我的母亲课型新授总课时二课时第 2 课时授课人教学内容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感情“严”背后的“爱”。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教学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导案学案教师复备栏导入定向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教师考查。
引领自学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探究展示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
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
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
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
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引导点拨四、比较欣赏‘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PPT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PPT课件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 课《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 PPT 课件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 课《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 PPT 课件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 课《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板书 PPT 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⑵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⑴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⑵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狞。
⑶感悟胡适及其作品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扦化素养。
3、德育目标:侨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办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勇感。
【教学重点】诵读孽。
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弯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1 / 17【教疤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层内狱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银】1、诵读法:课文以饵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囊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芯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达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责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搞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匙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铸响。
2、延伸拓展:本违文选自《胡适自传》。
引导控学生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阎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冯,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及其作仙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教未具准备】多媒体CAI沼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打胰印好的讲义资料。
【课时安纶排】1课时。
【教学过程】艳〖教学要点〗诵读,整颂体感知文意。
分析母亲的形犹象。
品味语句,把握自传的优语体特点。
拓展延伸,理性寞思考母爱及其影响。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下册2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教案.doc
《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我们校园的宣传标语一般是写些什么?生1: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讲文明等。
生2:运用名人名言劝我们专心学习等。
师:学校就是学习的阵地,劝人努力学习是很恰当的。
可是老师发现一个学校贴了这样一则标语:爱你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板书)我当时很疑惑,怎么用这个标语呢?你们觉得恰当吗?能为老师解出疑惑吗?生1:不合适,劝我们爱母亲最好在家里。
……(学生也有小声议论的,似乎都认为不恰当)生2:合适,我认为在学校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爱我们的母亲。
(老师鼓掌)师:这位同学讲的非常好,我们如果不爱自己的母亲,那么拥有再多的文化也是没有爱心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对社会作什么贡献。
(学生们有的点点头,有的似乎还不理解)师:那你会用诗歌、或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为什么我们要爱我们的母亲吗?生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板书)生2;母亲是伟大的代名词,母爱是无私的代名词。
生3:母亲是一把伞,给我们遮风挡雨。
师:恩,都不错,或用诗歌或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母亲的伟大。
看来天下的母亲对自己的子女是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
但每个孩子眼里的母亲又是不一样的。
那么,邹韬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生1:她是一位勤劳的、很爱自己孩子的母亲。
生2:我认为她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母亲。
师:很好,这位同学不仅认可前面同学的答案,而且予以补充。
那么,文章是如何来表现的?(学生们一致说“通过叙事”)师:对,表达人物形象要通过具体的事例。
那你会用简洁的语句来归纳吗?(并鼓励同学自告奋勇到前面来板演)生1、生2、生3、生4、板演。
师:这几位同学勇气可嘉,有自信,很好。
(然后老师和学生针对黑板上的归纳,先看同样的事件哪位最好——既简洁又准确。
然后有没有同学认为自己比他更好的,拿出答案交流交流……最后把四件事整理归纳。
)师:那么,你根据事例,再来分析这位母亲身上还有那些闪光点?生:深明大义——她看到孩子因为没有完成背书而被父亲打骂时,她虽然很舍不得,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还说“打得好打得好”。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回忆和叙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滴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关注。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分享对母亲的感受和体验。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我的母亲》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关于母爱主题的文章或故事,供学生扩展阅读和思考。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材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母亲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我的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八年级语文教案)2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2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截取人物生活中最典型的经历(片段)来表现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拓展比较阅读,学生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总结一点写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深刻地去理解生活中的父母之爱,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截取人物生活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教学难点】学会紧扣人物特点截取典型生活片段,抒发对人物的某种情感。
【教学手段】拓展对比阅读、探究,学生体验和品味、教师点拨【教学安排】一课时【学生准备】自读课文《我的母亲》;拓展阅读《读本》中《回忆我的母亲》《父子情》;广泛阅读《至爱亲情》中写父母的感人文章,摘抄选材较好的片段。
【教学环节与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母爱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她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享受着无私的母爱,说她陌生是因为我们品读名家名篇描述的母亲时总能为之感动,为之泪流,可是一旦轮到我们自己写自己的母亲时,却时常笔拙言微,描不出母爱万分之一二,这时有的人说:那是因为我的母亲太平凡了,找不到感动人的情节。
是啊,母爱是平凡的,但这分平凡与质朴在著名的记者、散文家邹韬奋的笔下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我的母亲》。
二、速读,提取信息师:请大家把书翻开,阅读课文,思考:(背投展示)邹韬奋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试用下面的句式来概括。
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读了文章什么情节,我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学生读书师:好,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生1:读了我的母亲在元宵夜里背着我到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时,我看到了一位关心孩子,疼爱孩子的慈祥的母亲。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了人物的特点。
还有谁来说一下。
生2:读了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内容讲到凄惨情形时挥泪痛哭的情节时,我看到了一位有学识并多愁善感的母亲形象。
师:是啊,讲小说就泪如泉涌,说明母亲的感情十分…… 生齐声:丰富。
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该课获年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大赛一等奖一、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出示题目)。
谁的母亲?生齐答:胡适的母亲。
师: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试着来说一说。
生1:家庭中有大哥二哥大嫂二嫂。
师:你从家庭成员的角度进行了介绍。
同学们对他的介绍有什么补充吗?生2: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二哥在上海经营,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大嫂是最无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但气量很小的人。
五叔是个不务正业的浪人。
师:家中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母亲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后母可不容易做啊!母亲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我们不由得感叹:(幻灯片出示)“母亲的命真啊!”生(全班自然接着说):母亲的命真苦啊!(师板书“苦”)二、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师: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会还是不会?请用跳读法到文中去找找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学生动笔划。
)生3:她不会诉苦,她会回避。
第10自然段说“她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生4:我也认为不会。
因为母亲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师:那她到隔壁闲谈。
会谈点什么呢?生4:(生犹豫了一下)说说家常事,她肯定不会数落儿子媳妇。
生5:她会去诉苦。
因为“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这么苦会出去诉苦。
生6:她会诉苦。
11自然段第四行,“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会向丈夫诉苦。
师:她的丈夫还活着吗?生6:已经死了。
师:是向已经过世的丈夫诉苦,更准确地说是哭诉。
她哭的对象是谁?生6:哭她自己,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观课记录 (新版)新人教版
观课者
单位
观察点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情况
观察中心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序号
教学环节
主要活动内容
学生参与情况
参与人数
参与态度
1
聆听歌曲,交流母爱
听罢歌曲,有怎样深切的感受?
较少,其他学生较拘谨
不够浓厚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都说母亲是第一任老师,那么作者笔下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
这是一位---------------的母亲。
5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
一至四段写我的童年生活,流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部分孩子参与
思维活跃,,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文本把握较深
6
口头表达,写作训练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口头作文训练
部分孩子参与
有真情实感,深切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参与学生较多,面较广,积极性高。
品读认真,同桌交流,积极分析
3
再读课文,细品母亲
文中哪些具体的事例或细节突出了母亲的形像?
参与学生较多,面较广,积极性高。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事例和细节品读母亲。
4
写作技巧,交流归纳
如何选取典型而具体事例多角度去刻画一个人物?
全体学生参与
从一定高度上总结写作技巧,不错。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细节,只不过这些细节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看看胡适先生对母亲有着怎样的记忆和感悟。
(胡适简介,板书课题)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读的时候应该带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请几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13段,其他同学找出“我”对母亲的不同称呼。
师:文中“我”对母亲的称呼都有哪些?生:恩师、慈母、严父师:(板书:恩师——慈母——严父)这几个称呼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那么母亲对我的教育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分组讨论并明确:1催促我早起读书2我犯了错罚跪3给我舔眼翳师:文中除了写母亲对我的教育,还写了母亲的品格,哪些词最能表现出我对母亲的评价?讨论并明确:生:仁慈、温和、刚气师:母亲的这些品格又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的?讨论并明确:1除夕夜对付大哥的债主2化解大嫂二嫂之间的矛盾3叫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师:对于这样一个仁慈、温和、刚气的母亲,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讨论并明确:敬爱、怀念、感激(板书)师: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大家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在哪里,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方面来谈,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运用恰当方面来谈,可以从句子蕴含的情感方面来谈,也可以从文章给你的启发与感受方面来谈)生:“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生:“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因为这一句表现了母亲的慈与严,很好地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生:“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处境的艰难,更能突出母亲的坚强,而且这一句可以吸引读者。
生:“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小心,事事容忍”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宽容的品格。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班俊英包头市教学能手,包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包头市骨干教师,包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市首届名教师;内蒙古自治区新课程培训员;第四届“语通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
师:今天我们尝试用几种新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然后给大家说一说。
(师出示“自助餐式学习菜单”——读一读:如果你喜欢朗读,可以通过朗读精彩语段来品味文章深意。
吟一吟:如果你爱好吟诗,可以吟诵与本文内容、情感相关的诗歌。
唱一唱:如果你热衷歌唱,可以唱一首与文章感情相类似的歌曲。
说一说:如果你擅长积累,可以讲一个和文章内容有关的故事。
讲一讲:如果你善于表达,可以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
赏一赏:如果你长于鉴赏,可以从内容、语言等方面多角度赏析文章。
问一问:如果你喜欢发问,可以向老师、同学质疑,请求帮助解决。
)(生默读课文后思考片刻。
)生1:我选择“吟一吟”。
(深情地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情真意切地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我们一起朗诵一遍好吗?(师生齐诵,渐入佳境。
)生2:我朗诵冰心的一首诗,这首诗歌颂了母爱的甜美和感人。
(甜甜地柔柔地朗诵)“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师:同学们的吟诵引起了老师的共鸣,老师也朗诵一首诗——泰戈尔的《仿佛》。
(多媒体展示《仿佛》。
仿佛泰戈尔冰心(译)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所哼的那些歌调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布满了整个天空)(师吟诵,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刚才咱们朗诵的几首诗都歌颂了——生(齐):母亲、母爱。
老舍《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老舍《我的母亲》教学实录说到母亲,相信大家总有千言万语却无从开口,现在让带大家看看老舍《我的母亲》,看看他对母亲是怎么描写的。
课前,学生在语文课代表的组织下背诵《离骚》。
大屏幕上展示有《我的母亲》几个大字。
教师进入教室,学生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师:请全体同学将大屏幕上的课题朗读三遍。
(课件一)生: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三遍)师:读完后,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生1 :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为我的操劳,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母爱的伟大。
生2:母亲为我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感谢母亲!(掌声)生3:我想吃妈妈做的菜了!(生笑,但看得出颇有同感)师:这几位同学给我们表达出了他们对于母亲的一些真实的感想,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母爱是没有地域、没有年龄界线的,你们有感慨,我也有,今天听课的老师也有。
我们北大附中的李校长第一次来到罗马校区,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听听他的母爱感言吧。
李校长:今天发言比较突然,我没有准备。
但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有共同的语言:那就是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我们北大附中的师生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回报我们的母亲。
(掌声)师:情感是个宽泛的话题,母爱是一种永恒的天性。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写满了这些不朽的亲情,从“孟母三迁n到“岳母刺字”,中华民族凭着这生生不息的亲情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们代代相传的亲情、友情、乡情才使我们的民族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构建社会和谐。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就是体验情感、认识情感,在此基础上做到尊重情感、珍惜情感,从而丰富我们的情感,最终能用行动表达情感。
(课件二)单元有单元学习目标,现在我们学习《我的母亲》,要达到三个目标:(课件三)1.感受母亲的爱心,体验母爱的伟大。
2・分析情感线索和行文线索,学习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的写作技巧。
3.体会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白描手法展现人物性情的记叙方法。
师:现在我们进入活动一:走进文本,读一读,品一品。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细节,只不过这些细节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看看胡适先生对母亲有着怎样的记忆和感悟。
(胡适简介,板书课题)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读的时候应该带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请几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13段,其他同学找出“我”对母亲的不同称呼。
师:文中“我”对母亲的称呼都有哪些?生:恩师、慈母、严父师:(板书:恩师——慈母——严父)这几个称呼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那么母亲对我的教育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分组讨论并明确:1催促我早起读书2我犯了错罚跪3给我舔眼翳师:文中除了写母亲对我的教育,还写了母亲的品格,哪些词最能表现出我对母亲的评价?讨论并明确:生:仁慈、温和、刚气师:母亲的这些品格又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的?讨论并明确:1除夕夜对付大哥的债主2化解大嫂二嫂之间的矛盾3叫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师:对于这样一个仁慈、温和、刚气的母亲,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讨论并明确:敬爱、怀念、感激(板书)师: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大家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在哪里,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方面来谈,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运用恰当方面来谈,可以从句子蕴含的情感方面来谈,也可以从文章给你的启发与感受方面来谈)生:“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生:“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因为这一句表现了母亲的慈与严,很好地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生:“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处境的艰难,更能突出母亲的坚强,而且这一句可以吸引读者。
生:“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小心,事事容忍”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母亲宽容的品格。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导读: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二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伸,用资料和声音让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二学生分析初二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而且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
所以。
教师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语文思考通过放录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能力;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经历了由探究、感悟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及换位思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责任感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回忆、重新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捕捉生活中有用信息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有家庭责任感和关心他人意识;形成换位思考变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别人的感受,并通过理解感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己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说明:这一课上得比较“平”,甚至还有点“碎”,没有什么奇峰突起、立异标新之处,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平时怎样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进行语文训练,免不了字斟句酌,免不了咬文嚼字,这可能没有什么“趣”,但对学生来说是切实需要的。
在求“活”与求“实”的问题上,我还是首选求“实”。
其实我多数的课都是这种风格,想来大家也是。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师提一个问题:中国谁取得的学位最多——就是博士、硕士之类?生鲁迅。
师瞎猜。
鲁迅留学日本7年,什么学位都没弄到。
生……胡适。
师猜对了,是胡适。
得了多少个学位?生两个……三个……10个。
师都不对。
是35个,博士学位。
生哇!师中国第一,世界范围内也没听说谁有这么多——也许老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当然大多数是各国名牌大学赠送的“名誉博士”。
生名誉博士不是真正的博士吧?师那你说两者哪个成就高。
生……肯定是名誉博士喽!师这就是胡适(照片)。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胡适故居照片),1891年出生于上海。
(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照片)幼时就读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
1904年(13岁)赴上海,入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校。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
(留学时期照片)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和李大钊、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极大。
(北大时期照片、新青年图片)1938年出任驻美国大使(照片),抗日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照片),1949-1957年旅居美国(在纽约照片)——因为大陆解放了,共产党不喜欢他,50年代还组织过对“胡适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
当然他也不喜欢共产党,大陆是不能呆的。
生(插话)去台湾了。
师没有。
因为国民党也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国民党——他提倡个性自由,主张民主啊、人权啊,结果两党都不喜欢他,他两党都不喜欢(笑),只好旅居美国。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
《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我的母亲》语文优秀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篇一【内容梳理】事件母亲的形象我的认识主题(朦胧——清晰)(浅显——深入)元宵夜“巡阅”——笑:美丽、慈爱——初识母爱读小说热泪涌流——哭:善良、多情——富有才能和同情心“我”背书挨打——哭:痛苦、无助——感念、理解夏夜劳碌的身影——忙:劳苦、能干——歉疚、感恩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痛惜和谴责)【精点研究】说说母亲的哭。
课文两次写到母亲的哭,即第二件事母亲读小说和第三件事母亲听我背书。
两次哭的原因、情状、给我的感受、要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都不相同。
母亲在前件事中哭,是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所打动;在后件事中是因为我背书不出挨打心疼而哭。
哭时的情状不同,前件事中是“热烈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的“挥泪痛哭”,哭得尽情尽兴;看到我背书不出而挨打,耳中听着竹板打在我手上的声音,是心痛至极而又无助的哭,但因在父亲面前,又不敢放声尽情而哭,所以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样的哭是“饮泣吞声”的哭。
母亲的哭给“我“的感受不同,前面”我“看到母亲读小说哭的样子,因年幼不懂,所以“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后面“母亲陪着我一同哭”,则使我感念着母亲的慈爱。
体现的母亲的精神品质不同,前面表现的是母亲有才能,情感丰富;后面则重在体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慈爱的品质。
全文写了四件事,两件是写母亲的哭,细致而深入地刻画出旧社会女子悲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旧社会女子凄苦的人生。
以“哭”字上钩下联,上钩出一“笑”,下联出一“忙”。
一“笑”是母亲“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去客厅“巡阅”。
那时,生了“我”的母亲十七八岁,与祖父一起生活,大家族境况也好,母亲是“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这是她生命之花灿然的一刻,而这样的欢愉对母亲二十九岁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啊!一“忙”是写母亲做女红,万籁俱寂的夏夜里,“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的做着布鞋”,儿女成群的她也还年轻,整日整夜地为家庭的生计忙碌,不但人生的欢愉早已离她远去,连寄托她悲情的旧小说也无暇再读,窘困的生活苦得她失去了笑,也没有了哭的情怀,只留下了盼儿子读书能出人头地的一丝希望。
八年级语文下册 懂得感恩幸福多—《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懂得感恩幸福多——《我的母亲》教学实录一、简介胡适母亲生平导入师:胡适的母亲冯氏是绩溪中屯人,16岁的时候嫁给了48岁的“三先生”(也就是胡适的父亲),在胡适5岁之时,冯氏丧夫,年仅23岁。
冯氏自胡适5岁时“内持家政,外应门户,凡十余年。
以少年作后母(胡适的大哥大姐比胡适的母亲还年长),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又非外人所能喻者。
”二、整体感知师: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会用哪个词语才评价这位母亲呢?生1:严厉生2:慈爱生3:宽容生4:能干生5:坚强生6:和气生7:刚气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说得不错。
文中的母亲有着特殊的身份,既是我母亲,也是大哥二哥的后母,还是年轻的寡妇。
(师生问答后,完成板书:我母亲、后母、寡妇)这真是一位很不容易的母亲。
那么,“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呢?生: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等品质。
师:也就是说,集中在文章的哪一句?齐答:最后一句。
师:让我们齐读。
生读: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是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师:以上所学的种种内容用一个词表示就是——生:做人。
师:哪个小节有概括?怎样理解这一节?生:第4小节。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联系上文,我认为,九年的生活,作者对没有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是遗憾惋惜的。
但有两点,是没有遗憾的。
一是读书看书方面打下了底子,二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
(板书:训练做人)师:非常好。
三、重点研读师: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你能通过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来谈谈母亲对胡适的态度吗?生1: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
从“喊”字中可以看出来。
天刚亮,“我”还沉浸在梦乡里,母亲就把“我”喊醒,给“我”上政治课,而且天天如此。
如果换作是我,一定会受不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我的母亲》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我的母亲》课堂实录生23: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师: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
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
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出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生齐读)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师: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和赞扬啊!师: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受了七年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又会怎样评价一个传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呢?(出示)请从文中找一找。
(学生动笔找)生24:“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对母亲充满感激。
生25:“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充满了对母亲的感谢和敬仰。
师:两位同学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
让我们再回头思考一下刚才同学所提出的“混”字,该怎么来理解?生18:这么有出息肯定不是真正的“混”,我觉得这与文中的“一丝一毫”、“一点点”一样,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谦逊态度,这也应该是母亲对他的影响之一吧。
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大。
师:我赞赏你的理解。
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胡适。
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出示)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也有人认为1-4段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
同学们怎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
(学生圈画课文语句)生26:我认为有不满。
因为胡适说“在我小时我不曾享过儿童生活的乐趣。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不满,而是有些遗憾。
在小时候,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如果没有母亲的严厉,就可能没有后来我的成就。
生28:幼年时的遗憾更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
母亲不准我乱跑乱跳中的“不准”就是一个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一、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出示题目)。
谁的母亲?生齐答:胡适的母亲。
师: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试着来说一说。
生1:家庭中有大哥二哥大嫂二嫂。
师:你从家庭成员的角度进行了介绍。
同学们对他的介绍有什么补充吗?生2: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二哥在上海经营,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大嫂是最无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但气量很小的人。
五叔是个不务正业的浪人。
师:家中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母亲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后母可不容易做啊!母亲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我们不由得感叹:(幻灯片出示)“母亲的命真啊!”生(全班自然接着说):母亲的命真苦啊!(师板书“苦”)二、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师: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会还是不会?请用跳读法到文中去找找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学生动笔划。
)生3:她不会诉苦,她会回避。
第10自然段说“她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生4:我也认为不会。
因为母亲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师:那她到隔壁闲谈。
会谈点什么呢?生4:(生犹豫了一下)说说家常事,她肯定不会数落儿子媳妇。
生5:她会去诉苦。
因为“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这么苦会出去诉苦。
生6:她会诉苦。
11自然段第四行,“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会向丈夫诉苦。
师:她的丈夫还活着吗?生6:已经死了。
师:是向已经过世的丈夫诉苦,更准确地说是哭诉。
她哭的对象是谁?生6:哭她自己,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
师:哭她自己算不算向别人诉苦?生6(不好意思地笑):呵,不算,她是怨自己,她连丈夫也不怨。
如果诉苦应该是告诉别人家里的哥嫂待她如何如何不好。
这不能算诉苦。
师:你有很强的辨析能力。
生7:我认为不会诉苦。
因为过年时那么多人来要债,母亲也从不骂大哥一句,脸上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所以我不同意生6的看法。
师:两种不同的意见,看来更倾向于不会诉苦,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的词来进一步证明。
生8:她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仁慈。
(师板书“慈”、“和”。
)师:很有眼力。
刚才有同学是从“哭”中看出她是不会诉苦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三次哭。
(课件出示描写三次哭的语句)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余同学听同学朗读的时候思考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三位学生读)师: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生9:第一次是哭我不争气,第二次是哭她的丈夫,自己苦命,第三次是哭五叔。
师:你是从对象上说出了哭的不同之处。
生10:我认为她第三次哭是因为五叔不尊重她,第二次哭是为了调解和嫂子的矛盾。
师:也就是说,她是有目的地哭。
你能把三次哭的目的更准确地都说一说吗?生10:第一次哭是为了劝我好好读书,并对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怀念。
师:说得简洁一些就是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生(齐答):期盼。
师:继续说生10:第三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师: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清白。
谁还有补充吗?生11:第一次哭是因为还没有尝到生活的甜蜜,她丈夫就去世了。
这么小小年纪就守寡,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不幸。
自己的儿子又不是很争气,对他期待,要他好好学习。
师:所以我们看到她对自己的儿子不只是慈爱,还有——生11:惩罚。
师:怎样惩罚?生1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罚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都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师:能说一下,你最受不了的是哪一点吗?生12:拧我的肉。
师:确实,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有些受不了,但是为了对丈夫有个交代,为了对儿子的期望,她对儿子是那么地——生(齐答):严厉。
(师板书“严”)师:她教导我时经常要说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1次哭时说的话。
)师:再揣摩一下,她说这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调。
生13:比较伤心。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读。
)师:只哭过一次吗?生(齐答):不只一次。
师: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生14:往往。
师:也就是常常。
这个哭只是无声地掉泪,这跟前面其实是一致的,也就是哭也不想让别人听到。
这再一次证明,她有苦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你说她会去向别人诉苦吗?生(齐答):不会。
师:有苦不能说,这才是真正的苦啊!母亲在对待哥嫂的时候,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什么?生15:忍。
(师板书“忍”。
)师:忍到什么地步?生15:悄悄地走出去。
师:你还能找出几个表明她忍的词来吗?生15:11自然段。
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师:这是直接写,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感知到吗?生8:第10段,“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师:哪几个词?生8:“总是”、“让”、。
不仅自己忍,让孩子也忍。
师:总是让着她,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让啊!还有吗?生16:第8自然段。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师:哪个词最能表现忍?生16:从不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二次哭时要读出她的忍,该怎么读?请你读一读第一句。
(生16读第二次哭中的第一句)师:读时,要突出哪个词?生16:实在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师:她的哭跟前面是不一样的。
先是轻轻地哭,再是渐渐哭出声来,到最后不肯住。
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吗?生17:解决了。
因为嫂子会端水来劝她。
师:劝她还是认错?生17:劝她。
因为她们之间从来不提谁对谁错。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耐啊!第三处哭,又是怎样的哭?生18:大哭。
师: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一种性格?生18:刚性。
(师板书“刚”。
)师:怎么来读出刚性?生18:抓住“当面”、“当众”、“直到……才”读出刚性。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三次哭)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刚气啊!这种刚气也是镇住大嫂二嫂、解决种种问题的重要因素。
师:(边说边板书“亲娘”、“后母后婆”、“寡妇”等)在我面前,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念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然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捍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
我们从她的泪和哭中,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孩子那么慈爱而又那么严厉,对家人那么忍让,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他的刚气。
这正是仁慈而又刚毅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
三、深入探究,领会母亲深远的影响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母亲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毫无怨言地走下去呢,作为一个寡妇,他最大的精神支柱是什么?生(齐):儿子胡适。
(师板书“胡适”)师:胡适到底有没有如母亲所愿成才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胡适成才了吗?(课件出示末段。
生读末段)生19:“极大”说明他受母亲的影响极大,他像他母亲一样仁慈、温和。
成才了。
生20:“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人管束过我”说明已经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如何待人,14岁就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事情,成才了。
师:两位同学从性格和待人处世方面认为胡适成才了。
还有其它看法吗?生21:不对。
“混”说明日子过得并不好,可能并没有成才。
师:果真如此吗?(课件出示胡适身份介绍)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
1910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一生共获取36个博士头衔。
1917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
师:最震撼你的是什么?生22:36个博士头衔生23: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师: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
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
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出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生齐读)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师: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和赞扬啊!师: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受了七年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又会怎样评价一个传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呢?(出示)请从文中找一找。
(学生动笔找)生24:“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对母亲充满感激。
生25:“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充满了对母亲的感谢和敬仰。
师:两位同学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
让我们再回头思考一下刚才同学所提出的“混”字,该怎么来理解?生18:这么有出息肯定不是真正的“混”,我觉得这与文中的“一丝一毫”、“一点点”一样,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谦逊态度,这也应该是母亲对他的影响之一吧。
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大。
师:我赞赏你的理解。
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胡适。
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出示)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也有人认为1-4段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
同学们怎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
(学生圈画课文语句)生26:我认为有不满。
因为胡适说“在我小时我不曾享过儿童生活的乐趣。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不满,而是有些遗憾。
在小时候,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如果没有母亲的严厉,就可能没有后来我的成就。
生28:幼年时的遗憾更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
母亲不准我乱跑乱跳中的“不准”就是一个体现。
师:同学们已经学着从字里行间解读作者隐含其间的情感。
我们来看看第四段,能从字里行间读出点什么来吗?(课件出示第四段语)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生29:“究竟”,它是毕竟、到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