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案优质课完美版

合集下载

《林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林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林海》教学设计《林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海》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林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育点: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使他们受到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知识点:全面、深入地感知、理解、欣赏林海的美,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训练点: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勾划、独立品味、讨论汇报、感情朗读、背诵积累、诗文创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学习课文。

创新切入点: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辩论;激励学生创作诗文赞美林海;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在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进行积累。

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林海的诗文、图片资料。

2、剪辑编制反映林海之美的录相片。

3、制作投影课文优美片段的文字课件。

教学过程:1、回忆美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9课。

请想一想,老舍先生笔下那莽莽苍苍的林海是怎样的?学生简要回答。

师:大家想亲眼看一看林海吗?(播放录像。

)2、感知美(1)学生看录像,教师现场解说。

(2)小结过渡:林海的确很美!(板书:美)3、寻找美(1)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请同学们带着爱美的心,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最美的小片段。

你们找,我也找,咱们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2)师:谁找的小片段最美?生:读一读。

(3)师:看来,同学们的火眼金睛还真能发现美!不过,我找的才是最美的。

(师朗读写人的小片段。

如已经有学生读过,教师就主动与该同学联合起来学习。

)4、品味美师:服气吗?不服气?那愿意认真品味之后来跟我辩论吗?好!请参考提示,认真品味。

注意,一定要展开创造性想象,你们品,我也品。

2024年关于林海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2024年关于林海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2024年关于林海教案模板汇总五篇林海教案篇1一.引入新课,激情引趣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四课——《林海》。

板书:14《林海》齐读课题。

这里的“林海”是指哪里?(我国的大兴安岭)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很想带同学们先去游览一下大兴安岭的风光,好不好?(出示课件)不过,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每看完一幅图之后,要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来说说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来。

①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

②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

③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

④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

⑤有多少省份用过这里的木材呀!2.同学们,全部图片我们都看完了,此时,你最想用哪个字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亲切舒服。

板书段:亲切、舒服)作者心中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也是——亲切、舒服。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重复出现了几次?(三次)请在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用“”把它标出来。

分别读这三个句子。

3.根据作者在文章中三次表达同一种感受,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几段?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二.指导阅读、理解内容1.课文的第1自然段总述了什么?(板书:总述、大兴安岭使人感到亲切舒服)第一自然段与第2、3、4、5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第2、3、4、5自然段分述了哪几个方面?(板书:岭分述)林花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表达他的亲切舒服的?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眼看、脚踩、手摸)他设想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谁来解释“奇峰怪石”的意思?“高不可攀”呢?然而作者亲眼见到的大兴安岭是这样的吗?(不是)为了让我们读者知道不是这样,作者将大兴安岭和什么地方放在一起写?(秦岭)文章用了哪句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指名由学生回答,然后女生齐读。

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是不是真的“大兴安岭”的“岭”字跟“秦岭”的“岭”字不一样?那是什么不一样?(特点不一样)大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呢?秦岭的特点又是什么呢?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林海教案4篇

林海教案4篇

林海教案4篇林海教案篇1一.引入新课,激情引趣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四课——《林海》。

板书:14《林海》齐读课题。

这里的“林海”是指哪里?(我国的大兴安岭)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很想带同学们先去游览一下大兴安岭的风光,好不好?(出示课件)不过,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每看完一幅图之后,要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来说说这幅图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来。

①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

②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

③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

④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

⑤有多少省份用过这里的木材呀!2.同学们,全部图片我们都看完了,此时,你最想用哪个字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亲切舒服。

板书段:亲切、舒服)作者心中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也是——亲切、舒服。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重复出现了几次?(三次)请在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用“”把它标出来。

分别读这三个句子。

3.根据作者在__中三次表达同一种感受,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几段?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二.指导阅读、理解内容1.课文的第1自然段总述了什么?(板书:总述、大兴安岭使人感到亲切舒服)第一自然段与第2、3、4、5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第2、3、4、5自然段分述了哪几个方面?(板书:岭分述)林花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表达他的亲切舒服的?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眼看、脚踩、手摸)他设想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谁来解释“奇峰怪石”的意思?“高不可攀”呢?然而作者亲眼见到的大兴安岭是这样的吗?(不是)为了让我们读者知道不是这样,作者将大兴安岭和什么地方放在一起写?(秦岭)__用了哪句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指名由学生回答,然后女生齐读。

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是不是真的“大兴安岭”的“岭”字跟“秦岭”的“岭”字不一样?那是什么不一样?(特点不一样)大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呢?秦岭的特点又是什么呢?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林海教案锦集6篇

林海教案锦集6篇

林海教案锦集6篇林海教案篇1教学目的: 1、用遮挡关系描绘林海。

2、运用适当的色彩表现树木,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遮挡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颜色表现林海。

教学用具: CAI课件,油画棒,绘画纸等。

学生用具:绘画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坐好,检查绘画用具。

二、导入新课观察一棵树,树林,林海的图片。

告诉学生,很多树在一起称为树林,多得无边无际的树称为林海。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林海》这一课!三、出示课题四、教授新课1、欣赏林海图片2、讲解画法(1)林海的表现,用“遮挡法”。

(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解决)(2)表现自然的树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自然的树不应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错落有致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大有小,这样才是自然界的树!(3)涂色观看图片,看看图片中林海的色彩,都有哪些色,比比看,哪种色最多!3、强调绘画步骤先画最前面的一棵树――再画近处的树――较远的树――很远的树(有空白处再进行添加,整幅画都要运用遮挡法)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学生四人一小组,在圆形的纸上完成林海!六、德育渗透让学生说说我们画满林海的纸像什么?(山丘、地球……) (生答)师总结。

七、课堂小结林海教案篇2一、教学目的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

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第3题。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3)、技能目标: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2)、难点: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三、教学过程1、课件演示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导入:请学生谈谈,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1)请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

《林海》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林海》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林海》教学设计(精选13篇)《林海》篇1设计理念:采用启发,讨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河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你喜欢海吗为什么什么是"林海"呢2,欣赏录音,看录象片,说说"林海"指的是哪里自己对大兴安岭了解多少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走进林海了吗有什么感受 (板书:美丽)2,默读课文,能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在哪些段落里做了介绍 (板书:岭,林,花)3,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三,读议写"岭"的部分.(以理解"温柔为主),说出大兴安岭温柔在哪里(岭多,形态多,看不厌,;多,看不完)四,读议写"林"的小节.(以较"林"与"海"为主)1,默读思考:既然被称之为"林海","林"和"海"必然有相似之处,找出来进行读议.2,议论:(像海般广阔:"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像海般绿:"深的,浅的,明的,暗的,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3,找一找直接写海洋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五,读议写"花"的小节1,指读.画出写花美的句段.2,重点读议:"青松作衬,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3,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什么 (小姑娘)师述:这双绣花鞋把小姑娘衬得这么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走近它,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六,整体背诵七,体会感情中心1,浏览课文,看课文哪四个字凝结了老舍先生的感情和感受(引导理解"亲切,舒服")2,看到岭,林,花的美景,放眼四方,你会想到什么3,及至看到林场,又想到什么 (人与山的关系非常密切)4,既然人与山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结合书上谈自己的想法)八,实践练习写几句保护森林资源的广告语,以警示世人.诸城市林家村镇东公村小学管延勋《林海》教学设计篇2浙江钱伟强------------------------------------------------------------ 教学目标1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

幼儿园优质课-精选林海教案四篇

幼儿园优质课-精选林海教案四篇

精选林海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林海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林海教案篇1教学内容:《林海》第25自然段。

教学目标:1.思想认识: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学习新词。

3.基本能力:①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②结合课文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③背诵第35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1.问: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学到了些什么?(作者初入大兴安岭感到亲切、舒服。

)2.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这节课大家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答出:课文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方面?怎样表达作者亲切、舒服之情的?)二、自由初读,整体感知1.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二部分。

(第25自然段)2.思考:这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岭、林、花)三、精读举一,熟读反三(1)精读举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读细读,在草稿纸上写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画用横线画出写岭的特点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写景美的词句。

议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解搜集各组不能解决的较集中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

读先读画横线句子,通过范读、抽读、齐读等方式,读出大兴安岭的岭多温柔的特点;再读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的方式,读出对大兴安岭的喜悦之情;最后抽个别学生读,其余学生闭目想像,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谈说说学习这段的收获。

比谁说得多,说的最有价值。

(老师总结指出:①借景抒情表达真情实感;②通过读体会思想感情;③写秦岭与大兴安岭的岭形成对比,突出大兴安岭岭的特点,学习比较构思的表达方式。

训练:以《我的家乡》为题,说说用比较法该怎样构思?)小结学法:读、画、议、解、谈。

林海教案-专业文档!

林海教案-专业文档!

林海教案【精华】林海教案4篇林海教案篇1教学目的: 1、用遮挡关系描绘林海。

2、运用适当的色彩表现树木,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遮挡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颜色表现林海。

教学用具: CAI课件,油画棒,绘画纸等。

学生用具:绘画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坐好,检查绘画用具。

二、导入新课观察一棵树,树林,林海的图片。

告诉学生,很多树在一起称为树林,多得无边无际的树称为林海。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林海》这一课!三、出示课题四、教授新课1、欣赏林海图片2、讲解画法(1)林海的表现,用“遮挡法”。

(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解决)(2)表现自然的树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自然的树不应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错落有致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大有小,这样才是自然界的树!(3)涂色观看图片,看看图片中林海的色彩,都有哪些色,比比看,哪种色最多!3、强调绘画步骤先画最前面的一棵树�D�D再画近处的树�D�D较远的树�D�D很远的树(有空白处再进行添加,整幅画都要运用遮挡法)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学生四人一小组,在圆形的纸上完成林海!六、德育渗透让学生说说我们画满林海的纸像什么?(山丘、地球……)(生答)师总结。

七、课堂小结林海教案篇2我上的这一课《林海》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提”教材第十二册第19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参观了大兴安岭后写的。

作者在课文中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以及联想,表达了他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从更新教学观念的角度出发,力图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出发,寻找语文的根基。

在教学中基于读的训练,从整体入物。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领悟课文意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重视学生对内容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语文养的提高。

林海教案范文6篇 六年级语文林海教案

林海教案范文6篇 六年级语文林海教案

林海教案范文6篇六年级语文林海教案下面是分享的林海教案范文6篇六年级语文林海教案,供大家品鉴。

林海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从而体会作者喜爱和赞美大兴安岭的感情。

2、表情朗读课文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以——“亲切与舒服”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前二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与舒服的?请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子)2、大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闪烁)?(板书岭林花)那么岭林花到底怎么美?为什么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闪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懂、读好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段(一)学习“岭”1、个别读第2 节,思考:(卡片出示)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哪些特点上?2、交流。

(多、温柔)3、(卡片出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怎样感受到的?请默读这部分,圈画出重点词句。

交流:a、秦岭:“云横秦岭”请看(出示秦岭图)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描绘秦岭?(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同它——大不相同,那实在是——太温柔了。

b、“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抓住横、顺……体会姿态多,谁能读出姿态的多?个别读,男女生轮读。

比较句子,拿去点儿,意思一样吗?抓住点儿体会温柔,谁能把岭读得又多又温柔?个别读,女生读,齐读。

c、“多少条岭……”抓住看不完,联系该句重点词体会多,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抓住看不厌体会美。

d、“每条岭……”体会温柔,长满珍贵的树木,决不是光秃秃的岩石。

每条岭的线条都是那么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画一样——4、体会情感,熟读这段。

呀,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岭该多好啊!请看,(出示岭)如果说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出示秦岭比较)那么大兴安岭的岭是又——多又——柔,美得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大家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齐读5、学法: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部分的?谁能结合思考题来说一说。

实用的林海教案3篇

实用的林海教案3篇

实用的林海教案3篇林海教案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所讲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林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谈教法、谈学法、谈教学程序、谈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谈教材本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是第一单元第二篇__。

本单元共三篇__,两篇描写祖国的山水,景美,文也美;三首古诗的含义深刻,启发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林海》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__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具体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展开联想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亲切、舒服”感情为线,贯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对大兴安岭的感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

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大安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针对__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我的研究主题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读熟且会写本课五个生字,会给五个生字简单组词。

2、能力目标: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受到美的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和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不同方法,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以及学会同一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本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谈教法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__表达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

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谈学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我以“美”为导线,引导学生应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即“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评议提高→诵读升华”。

实用的林海教案三篇

实用的林海教案三篇

实用的林海教案三篇林海教案篇1教学目的: 1、用遮挡关系描绘林海。

2、运用适当的色彩表现树木,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遮挡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颜色表现林海。

教学用具: CAI课件,油画棒,绘画纸等。

学生用具:绘画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坐好,检查绘画用具。

二、导入新课观察一棵树,树林,林海的图片。

告诉学生,很多树在一起称为树林,多得无边无际的树称为林海。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林海》这一课!三、出示课题四、教授新课1、欣赏林海图片2、讲解画法(1)林海的表现,用“遮挡法”。

(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解决)(2)表现自然的树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自然的树不应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错落有致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大有小,这样才是自然界的树!(3)涂色观看图片,看看图片中林海的色彩,都有哪些色,比比看,哪种色最多!3、强调绘画步骤先画最前面的一棵树――再画近处的树――较远的树――很远的树(有空白处再进行添加,整幅画都要运用遮挡法)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学生四人一小组,在圆形的纸上完成林海!六、德育渗透让学生说说我们画满林海的纸像什么?(山丘、地球……) (生答)师总结。

七、课堂小结林海教案篇2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联想部分。

)2.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面对大兴安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2)作者认为大兴安岭是那么美,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外表美?①什么叫“空洞”?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②大兴安岭与祖国社义建设有什么密切联系?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地域广,应用范围广。

)(3)这里的“亲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和前面一句比较,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更觉亲切、舒服;第一次亲身来到大兴安岭之中,亲眼看见其美景,感到亲切、舒服。

林海教案4篇_4

林海教案4篇_4

林海教案4篇林海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十一册第19课。

教学要求: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具准备: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

(采用学生自学_____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读。

正音。

五、作业1、抄写课后练习42、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____齐读课题)2、导入谈话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__是介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

二、讲读课文(一)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划出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齐读第一段。

(1)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林海教案范文八篇

林海教案范文八篇

林海教案范文八篇林海教案篇1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我们曾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还记得那篇课文讲什么吗?留给你什么印象?(生自由答复)揭题: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省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除此外,在内蒙古高原东部,也有一个重要的林区,这就是有名的大兴安岭。

著名作家老舍爷爷的文章>,就是描写这里的美丽风光。

板书:林海(出示地图,认识大兴安岭的位置)解题:为什么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词;(2)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通顺连接,阅读中正音;(2)检查词语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兴国安邦,云横秦岭。

3.分段,理清脉络:(1)默读,考虑: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联想?(2)指导分段,确定。

三、讲读一段:1.指名读。

考虑:共几句话,每句讲什么?2.问:为什么对名字感到悦耳,感到亲切、舒适?(导读:“脚踩在…手摸到…”森林的古老,树木的珍贵、茂密,令作者得意,从而亲切、舒适)3.齐读一段。

四、作业:1.抄生字。

2.解词:高不可攀、俏丽、广厦、盛气凌人。

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预设AV,预备隐藏多媒体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林海》。

来,齐读课题:19、林海。

让我们,先一起去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看完这段影片,大兴安岭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啊!大兴安岭群山起伏、连绵不断;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大海。

)二、理清课文内容层次:1.文中的大兴安岭又是怎样的呢?请翻开书123页,快速默读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大兴安岭的景物?2.齐读2-5自然段,考虑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绘大兴安岭的景物的?岭板书:大兴安岭生答完后,再板书林花三、讲读2自然段:1.引入: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文中几自然段是描写的岭?(一起告诉老师)请大家自由朗读2自然段体会岭的特点,用词语把特点在书边儿上批注。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案及 教学反思优质二十

《林海》教学设计 林海教案及 教学反思优质二十

《林海》教学设计林海教案及教学反思优质二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精彩段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词句,感受大兴安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2.教学难点: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兴安岭吗?它在我国的位置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的课文——《林海》。

2.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读出感情。

3.检查字词师:同学们,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认读一下。

(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指名读,纠正发音。

4.理解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美?(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大兴安岭美的词句。

5.品味词句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说说为什么喜欢,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词句及感受。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词句。

6.感受大兴安岭的美师:请同学们想象自己置身于大兴安岭的林海之中,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1)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在大兴安岭的所见所感。

7.背诵精彩段落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诵下来。

8.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兴安岭的美,感受到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热爱。

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

2.课后作业:观察家乡的景物,写一篇描写家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大兴安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合作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部分,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2024年课文《林海》教案(5篇)

2024年课文《林海》教案(5篇)

2024年课文《林海》教案(5篇)课文《林海》教案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林海就是指美丽的大兴安岭。

那么,大兴安岭为什么被称为林海呢?谁来根据板书说说看:板书:岭多13、林海林多花多2、这节课,继续学习这三个部分!二、学习岭1、先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细细体会:岭是怎样的?2、岭的哪一个特点你印象最深?再读课文,感受一下!3、那么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岭的温柔,划出有关的句子。

4、一位置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是怎么体会到岭的温柔这个特点的?讨论读句谈感受再读欣赏美5、小结:从同学们的体会,我们体会到了岭的温柔。

在句式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岭的温柔。

板:句子表达方式6、幻灯出示: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也看不完看不厌那么多条岭。

(1)自由读,比较不同。

(2)读读,感受语气有什么不同!(3)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什么?(4)再次读读,体会美。

7、找找作者在表达上,还有哪些地方突出了岭美?8、自然段朗读指导!三、学习林部分1、读读这个部分。

2、用同样的方法尝试学习这个部分:划句子读句子谈感受朗读欣赏美3、句式体会:幻灯出示: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

(1)自由读,比较不同。

(2)读读,感受语气有什么不同!(3)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什么?(4)再次读读,体会美。

4、小结:大兴安岭绿树万顷,犹如碧波滚滚,的确是林海,真美啊!下面让我们用朗读再来领略一番。

四、学习花的部分1、学生自学2、交流。

引导点拨:幻灯出示: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3、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4、从其他的句子能体会到作者对兴安岭的赞美吗?5、以读加深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海》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设计特色]
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激趣: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领会大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
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

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对大兴安岭由那些了解?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走进林海,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美丽)
2、默读课文,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作了介绍?(板书:岭、林、花)
3、你认为哪一处的景物写得最美,最能吸引你,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读一读。

三、读、议写“岭”的段落。

(理解“温柔”)
1、引读:怎么大不一样……不险,又是什么样……温柔在哪里……
2、说说大兴安岭的岭美在哪里?
(美在岭多:形态多,看不厌;数量多,看不完。

美在岭温柔:长满珍贵的树木,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四、读、议写“林”的段落。

(比较“林”和“海”)
1、默读思考:既然被称之为“林海”,“林”和“海”必然有相似之处,画出描写相似之处的句子。

2、讨论。

(像大海一般广阔:“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像大海一般绿:“深的、浅、去的、明的、暗的,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
3、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直接写出像海洋的?(“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
海洋。

”)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背诵。

(用填空形式引导背诵)
五、读、议写“花”的段落。

(学习拟人句)
1、指名读,画出写花美的句子。

2、“绣花鞋”是指大兴安岭中的花吗?(青松作衫、白桦为裙,绣花鞋肯定是花草。


3比较句子,体会哪句美。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兴安岭多美丽呀:山上长满青松,山脚长满白桦,河岸上开满了野花。

4、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什么人?(小姑娘)
这双绣花鞋把小姑娘衬得这么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可爱、有活力,这些绚丽的花儿把大兴安岭打扮得这么迷人、美丽,走进它,感到亲切吗?舒服吗?`
体会并引读:花如绣花鞋(色彩艳丽),花引蝴蝶(有生气),花生小红豆(有价值)。

六、整体回顾,练习背诵。

七、体会感悟中心。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四个字凝聚了老舍先生的感情和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亲切”和“舒服”。


2、整体把握文章情感。

老舍先生的亲切舒服之感是由何而生的呢?作者几次抒发这种亲切、舒服之感?找一找、画一画。

3、认真读一读各部分内容,说说这种感受缘何而发?你能体会到亲切、舒服吗?
(1)比一比“几尺厚”有多厚?由此你想到什么?(营养丰富、树木茂盛、资源丰厚)多少年的树木才叫“古木”?
(2)、看到岭、林、花的美景,放眼四方,你想到了什么?
(3)、及至看到林场,又想到什么?(板书:人与山)
从哪儿看出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住进林海,有哪些变化?(建城镇后,景更美,更热闹,有生气。


(4)、老师认为树会越砍越少!不注意生态平衡,这是不对的!你怎么看?(书上说的是一边砍,支援祖国建设,一边栽,造福子孙后代。

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它,发展它,使资源更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边综合利用,为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

因此,才使得林
海千山一碧、万古常青。


(5)、这种人与山的日益密切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防护林、开发旅游……)
所以,老舍先生在提到兴安岭时自然会想到“兴国安邦”。

“兴安岭”有这么深的含义,老舍先生再提到大兴安岭这个名字时自然会感到悦耳,会感到亲切、舒服!这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轻松、愉快你会得到吗?
八、总结课文。

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兴安岭的赞美之情(自由抒发,开放表达)。

九、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并背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大兴安岭的美。

《林海》教学设计
南关小学
杜岚兴
2 0 0 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