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施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文献综述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正在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探讨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1.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背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综合性工作。
它涉及了车辆、设备、人员、进出站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目标是保障运输服务的安全、高效和经济。
2.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其一,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
其三,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对运营管理要求较高。
因此,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3.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城市轨道运营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员管理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障乘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对于保证运输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车辆和设备管理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保养维修车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是保证运输服务的基础。
此外,进出站管理、列车调度和运行监控也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4.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经验和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经验丰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例如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等。
另一方面,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也需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采用智能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5.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前景和展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优选5篇
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优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优选5篇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第一篇在所有的装配工序完成的情况下,就到了最后一道工序的进行,也就是完工的检验.整车完工检验是车辆配置最后的把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检查,避免事故的出现.最终的检验要由质量的工程师、主要的工作人员、检查员等严格的检测,现场确定车质量的无误.在进行完最后一道检验时,整改后的最后的确认车辆就可以进入到调试车间进行相关的测试.总结: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发展速度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告诉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也在当下社会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载客能力比较强、运行速度快、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十分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比如地铁,当下很多的中大型城市已经建成了地铁,并且已经开始运行.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地面的交通压力,地面的堵车情况也相对的减少,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但是,车辆在转配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配置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大检测的力度,保证转向架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对整个质量控制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城市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保证乘客的安全性、提高乘客的满意程度.参考文献:[1]陆海英.B型城市轨道交通转向架设计研究[J].轨道车辆,20XX,41(06):20-21.[2]安然.地铁车辆转向架装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 (19)[3]董金妹.地铁车辆转向架结构仿真和强度分析[D].甘肃:兰州交通大学,20XX.结论,本文是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和质量控制和装配方面的轨道交通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轨道交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轨道交通引用文献: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第二篇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配过程中,在正式的进行装配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评审,以保证在装配的过程中影响配件质量.评审也要分为很多个方面,包括转向架的装配人员、材料、环境等,通过对这些条件因素的评审,来鉴定是否有影响车辆转向架装配质量的开口项.如果有这方面的缺陷,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改善.首先是在设计部门方面,要检查设计的图纸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设计的图纸版本是否正确.接着就是在质量部门,在检验质量部門时候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整个工程对于质量部门的要求十分的高,一定要保证嗯零件的质量合格,配置零件要齐全等.然后就是对于生产部门,检查他们是否制订了生产的计划、设备的工具是否齐全、生产过程中的要求是否达标、以及生产现场是否清晰等等.最后就是对于采购部门,要保证所需的物料已经到货并且符合客户的要求,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存放[1].轨道交通工程综述范文第三篇1主变电所供电方式主接线方式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基本上都为终端变电所,110kV侧常用的接线方式有三种,即内桥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带跨条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的架构研究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P I S系统的架构研究文献综述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的架构研究文献综述一.PIS系统的概念及功能介绍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即乘客信息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从结构上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车辆段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等五大子系统。
[1]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乘客,国内外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都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乘客不但“走得了”,还要“走得好”,因此,在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均非常注重乘客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IS)的建设。
PIS系统可以为乘客提供直观、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使乘客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运营效率、应急处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另外,通过信息发布渠道开展广告等商业活动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二.PIS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方向早期的PIS系统信息来自人工,只有简单的文字导向和宣传告示,引导乘客乘车;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PIS系统采用最新的显示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及智能的管理技术,使PIS系统成为相对独立的多功能乘客服务统。
发展阶段情况如图1图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而现在地铁使用最多的PIS系统是综合智能引导,其PIS系统结构图如图2:图2 综合智能引导的PIS系统结构图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集引导、广告、资讯、设备监控和客流监控为一体的综合智能引导PIS系统,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城市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已经或多或少地集成了上述功能。
此外,PIS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满足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求,为每个城市轨道交通提供适合其本身的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为乘客的顺利出行提供服务和方便。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控制与配置研究文献综述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控制与配置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突出表现为交通拥挤,交通运输效率低下等。
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大运量、速度快、安全、准时等特点,可有效减少小汽车出行,以有限的道路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同时我国地少人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大城市必须向大规模、高密度、低能耗、占地少的方向发展。
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我国大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
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应做好与之相配套的土地规划。
其中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规划是重点。
同时,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辐射与集聚效应来体现,而站点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客源状况。
因此,轨道交通车站附近土地--般会随着轨道交通站点的建成进行高密度的开发,各种住宅和商业设施高密度集中,改变了原有的城市布局。
所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用地控制与功能配置就显得极其关键,是处理好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重中之重。
1.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国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站点对临近土地价值、用地开发、人口密度的影响等方面。
C. Baker (1983)利用1979-1982 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向地铁站点集聚的趋势; R. Cevero (1993)认为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更多的住宅和工作场所,会带来改善环境质量、振兴城市中心区、提供廉价住房、优化整合城市空间结构等诸多利好: A. E. Lepage公司和多伦多不动产委员会研究表明地铁沿线能吸引土地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 JHK&Associates公司(1987)与R.Cervero(1993)均发现,由站点中心向四周密度逐步降低的梯度分布形式将最大程度地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 Peter Calthorpe著作《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 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中建构了大都市地区的新发展模式一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理论(T0D),认为区域的增长结构应以公共交通的发展为导向,采用更为紧凑的城市结构;R. Cervero&Kockelman (1997) 提出了“TOD" 的“3D”原则,即密度(Density) 、多样性(Diversity) 、合理的设计(Design) 。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文献综述 2
昆明学院文献综述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减振技术研究作者姓名李道刚指导老师郭磊魁学科(专业)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所在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提交日期二零一三年十二月目录1.绪论 (3)1.1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3)1.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2.城市轨道交通减振存在的问题以及减振的具体措施 (4)2.1城市轨道交通减振存在的问题分析 (4)2.2城市轨道交通减振的主要方法 (5)2.2.1 钢轨扣件减振形式 (6)2.2.2 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 (7)2.2.3 浮置板轨道结构 (7)3.总结 (8)参考文献 (10)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地铁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运输工具,以其运量大、方便、快捷、环保、节能等优势,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
由于地铁轨道交通工程一般穿行人口密集区域,它在带给人们出行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其运行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给沿线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其中以噪声和振动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和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问题,对于改善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地铁运行的振动主要产生于轮轨间的作用力。
各种原因决定了车轮不是理想的几何圆形,轨道也不是绝对平直和刚性的,同时车体的结构振动也会影响轮轨问的作用力。
车辆运行时轮轨之间会出现不断变化的轮轨作用力从而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结构(路基和隧道基础等)传递到周围的地层,并经过地层向四周传播,激励附近地下结构或地面建筑物产生振动并进一步诱发室内结构和家具的二次振动。
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具有持续性。
据相关调查,一列地铁列车通过时在地面建筑物上引起的振动持续时间约为10s。
在一条地铁线路上,运营高峰时刻双向每小时可通过30对列车或更多。
振动的总持续时间可达到地铁总工作时同的15%~20%,其对环境产生的振动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世界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为国外发达国家所重视,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各国都在规划和实施城市轨道交通。
Jefr Turner等人以雅加达雅博塔派克的城郊铁路为案例,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并认为,在规划、筹资、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应该把这一差别融入到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之中,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日益增加的乘客流量,Hlyun Kim等人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轨道交通网应由单一的线路系统逐步发展到一个复杂的线网体系,并以汉城的地铁为例,提出线网的动态及四个演化阶段,以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强化其功能,并最终达到均衡、可靠的系统;ElaBabalik-Sutcliffe等将注意力集中在土耳其地铁的经营管理机制上,指出土耳其当局应予在其所属的机构中成立公司,虽然这样的体制改革会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和运营分崩离析,但这样的改革的确提高了其效率、生产率和利润;MIM Masirin等人相信,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有助于降低使用私人汽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拥挤、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事故和燃料消耗),同时也能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区域可达性,并与英国、法国、日本等城市的发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对策;AE Fazio等人认为,由于统一管理能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为高品质的轨道运输服务提供维修保障,因此能够适用于各种轨道运输业务;RR Dubrevil 等则认为,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管理效率。
2 国内研究现状轨道交通的运行管理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隋映辉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在其的功能和地位,体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特征,并以此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耿幸福、徐新玉根据城市轨道不同的客流密度,提出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应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选择,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袁东提出,轨道交通建设应以安全、有序运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建设服务运营、运营服务运营和运营服务发展的核心,促进轨道交通项目的同步规划建设、相关资源管理和运营准备。
文献综述
有轨电车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在了解有轨电车在国内很多城市备受青睐,简单叙述了有轨电车的发展前景,详细介绍已建设线路轨道结构特点及适用路段,总结已有对有咋及无咋轨道技术参数的结论,有轨电车引起的地面振动,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联词:有轨电车轨道结构地面振动1、概述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在建设及营运有轨电车, 使得我们对有轨电车有了重新认识,。
现代有轨电车以容量适中,乘坐舒适,运行经济及建造方便备受地方政府看好。
更重要是,建设费用比地铁及其它轨道交通低,适应中部城市的崛起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其自身拥有的优势更能体现一个城镇的自然美。
因此,有轨电车兴起的热潮也是时间的问题[1-2]。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变及经济能力的提升,交通荷载引起的环境振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轨道交通工具尽管带来了居民的出行方面,但是,由于运行市区线路中会一定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已有轨道交通的营运带来居民生活的不利方面。
人们对环境振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有轨电车在我国还没有设计规范,在已有的有轨电车城市一般是按照国铁及地铁设计规范,因而急需科学可靠的方法对轨道沿线做出正确合理的环境振动评价,同时为各种减振措施提出科学的设计依据和有效的评价标准[3-4]。
有轨电车如图1所示:图 12、轨道结构的分类国内结合运营及建设中的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根据走行系统的不同,将现代有轨电车分为两种: 单厢或铰接式有轨电车( GJ241,即钢轮钢轨) 、导轨式胶轮电车( GJ242,即胶轮导轨[5-8]。
2.1 胶轮导轨式轨道胶轮导轨式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由行车道和导轨组成。
车辆行走系统为橡胶轮胎,导向轮经导轨引导车辆运行。
2.2 钢轮钢轨式轨道这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主要是由地面 2 条钢轨组成。
这种轨道结构与地铁及铁路结构类似,也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2 种。
但是,这2 种轨道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存在一定差异,有咋轨道结构需要用独立路权,这限制了有砟轨道在城市主城区的应用,一般应用于郊区等较为空阔地带。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内研究现状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内研究现状文献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客流特征与需求分析、安全与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以及多元化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当前,我国学者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了规划的原则、方法、模型以及优化算法等。
同时,还针对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方案和建议。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国学者在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涉及建设管理模式、融资方式、线路设计、车站设计、车辆选型、信号系统、供电系统、机电设备、运营组织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针对运营管理中的安全、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
四、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学者在研究中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融合。
五、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学者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缓解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六、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协调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文献综述轨道交通建设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盈利风险成为待续解决的重要问题,以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来谋求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的公益性与效益性平衡,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探索的方向之一。
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进行储备规划能增进效益,但应以规划导向思维强化引导和控制,具体可通过合理设置不同功能的站点,优化设置和商业建筑的联系,打造站点枢纽综合体等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标签:轨道交通;站点定位;衔接换乘1、引言城市交通是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
人的运动产生动态交通,静止产生静态交通。
只要城市存在,城市交通也将一直持续。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方式和频率的变化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多新课题。
城市交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移动而非车辆移动,这己经是目前理论研究的普遍共识。
与乘坐汽车相比,轨道交通的舒适性会随着交通距离的增加更趋向明显。
我国由于道路密度低、土地利用强度高,轨道交通竞争优势一般在以上出行方式上效率更高,。
因此,对于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将比常规的交通方式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准公共产品之一,其社会效益无庸置疑,但高负荷的财政负担和运营成本使其面临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只有香港、大阪等少数几个城市能够收回运营成本。
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也属于高风险投资。
因此,如何谋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公益性与效益性平衡,成为各个城市积极探索的方向。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运营目前,在世界轨道运营中,除香港模式和新加坡模式是盈利的外,其他国家或城市的轨道运营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香港政府的成功经验是给予土地开发权利,以保障地铁建设和运营的费用。
尽管轨道作为准公共产品,本身不赚钱,但依托其外部性,通过房地产开发获得盈利,实现了效益的平衡。
新加坡地铁模式则由政府公共财政为城市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地铁公司凭借票价收入和商业广告就能获得运营效益的平衡。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运作研究 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内容: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水平(自动化等级: Grades ofAutomation,简称(GoA)划分为5级"”:各等级简要说明如下,GoA0:目视下列车运行,司机负全责,无系统防护;GoAl:非自动列车运行,即ATP防护下的人工驾驶; .GoA2:半自动列车运行(STO),即司机监督下的ATO驾驶;GoA3:无司机有人值守下列车自动运行(DTO);GoA4:无人值守下的列车自动运行(UTO)。
GoA3(DTO)和GoA4(UTO)统称为FAO全自动运行系统,即在正常运营情况下,由自动化设备取代司机自动驾驶列车在全线运行。
1971年至2004年是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 FAO多用于轻轨或运量小的线路。
1971 年,为提高城轨的服务品质,增强与其它交通方式的竞争力,法国开始研究城轨FAO技术,1973 年完成VAL系统的原型机研制。
1978 年世界第一条FAO城轨线一-法国里尔 1号线动工,1983年开通运营。
1977年开通运行的伦敦道克兰轻轨是DTO等级自动化城轨的典型。
1998年,为纪念巴黎地铁100周年,巴黎第一条FAO线--一14号线开通运营。
2005年前FAO技术推广速度比较慢,2005 年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并开始在中、高运量地铁广泛应用。
截止2013,全球共有32个城市开通运营48条线、700座车站、674 km全自动运行系统(FAO)。
2003年6月,新加坡东北线正式开通运营,是全世界第一条在正线与车辆段全部采用全自动运行的大运量铁路。
2008 年6月德国纽伦堡的U3线。
正式开通DTO,该线路是德国首条FAO线。
2009 年开通运营的阿联酋迪拜的地铁红线是全世界最长、最新的FAO线路。
巴黎地铁1号线是世界上首条由人工驾驶改造为FAO的线路,1900 年建成。
巴黎1号线是巴黎最繁忙、最拥挤(75 万人次/天),同时也是最老旧的线路。
地铁文献综述
国内外地铁空间建筑艺术风格特点与发展趋势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姓名:**一、前言从华盛顿到蒙特利尔,从波尔图、里斯本到热那亚,从巴黎到温哥华,地铁已经成为了大城市居民出行的常用工具。
而在这些民俗文化风格迥异的地方,设计师们也根据当地的特色设计出了一座座生动、别致的地铁站,让这些地标性建筑更具魅力。
而在国内,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也已经开通了地铁。
地铁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大大缓解了路面交通的压力。
而国内外别具特色的地铁空间建筑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鉴析国内外地铁空间建筑艺术风格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主题自从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
经过了150年岁月变更,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中人们出行最便捷的选择。
而国内外别具特色的地铁空间建筑也成为一些城市的代表建筑。
(一)巴黎到了巴黎之后,会发现巴黎果然不负“浪漫之都”美誉,连巴黎地铁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
巴黎地铁有着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到了地铁站之后,随处可见拿着小说在专心阅读的男女老少。
无论是在站台等车,还是在车厢内,很多人都会拿着本口袋书大小的小说看,别有一番特色。
而且,大多数人都很专心,显出了法国人爱阅读的特点。
在晃晃荡荡的车厢内看书,很是有浪漫感觉。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是因为法国人希望隔着书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就全美而言,华盛顿地铁系统仅次于纽约,它拥有86个地铁站。
部分地铁站建筑设计出自一名师从阿尔瓦·阿尔托的芝加哥设计师哈里·威斯之手。
这些地铁站颇具野兽派建筑风格,大都采用露石混凝土结构,并不断重复相同元素,感觉十分大气。
而整体的建筑中没有采用圆柱形的支撑住更是其的特点所在。
当你置身其中,慢慢地你会被华盛顿地铁站的庞大而高耸的穹顶的吸引,感觉象是进入了外星人建的太空城。
最有意思的是,列车要进站之前,月台的灯光会戏剧性地闪亮预告列车的到来。
不少地铁站以俄国大文豪命名,如“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等。
地铁论文,摘 要
摘要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
设备管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对于设备操作、维护、修理和相关人员的管理;2、对于设备本身的规划、制造、使用、维修等等各方面的管理。
自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革命以来,设备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多个阶段。
目前,随着设备本身的不断变化,计算机技术和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管理有了许多新的手段。
如计算机诊断技术、ERP技术。
关键词:地铁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地铁科学运营目录摘要 (1)引言 (3)第一章:绪论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第二章:上海地铁设备管理现状 (4)2.1上海地铁设备简介 (4)2.3上海地铁的设备前期管理 (6)2.4上海地铁的备件管理 (6)2.5上海地铁的设备维修管理 (6)第三章: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存在的差距与改善对策 (6)3.1上海地铁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6)3.2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9)3.3缩小差距的主要对策 (12)第四章: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各个城市为造福百姓各施奇招,都纷纷建立地铁,我这次就以上海地铁为例,来写地铁的设备管理,上海地铁在引进世界各国先进地铁设备的同时,考察学习国内外相关城市地铁设备管理的方法,依据自身实际逐步形成自身的设备管理模式,基本满足了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的需求。
但是,由于人员、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上海地铁的设备管理与世界一流地铁运营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设备前期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几个方面。
由于存在这种差距,上海地铁运营的人工成本、物料消耗成本远远高于国外先进城市地铁运营企业。
在上海轨道交通超常规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管理人员正在探索适应上海地铁运营新发展、新设备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
地铁站设施设计调研报告
地铁站设施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节点,其设施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流畅度和出行体验。
为了提高地铁站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次调研旨在对地铁站设施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地铁站设施设计的国内外发展动态;2. 实地考察:选择多个地铁线路和站点,实地考察其设施设计,并与乘客进行访谈;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广大乘客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地铁站设施设计的满意度和建议。
3. 设施设计评价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对地铁站设施设计进行以下评价:3.1 站点标识站点标识是指地铁站中用于指引乘客到达目标站点的标志系统,包括指示牌、标识图等。
我们发现在一些地铁站,站点标识并不够清晰明确,导致乘客在站内迷路的情况较为普遍。
因此,我们建议增加站点标识的数量和密度,并采用更加醒目的颜色和字体,以提高乘客的辨识度。
3.2 站内导向地铁站的导向系统是指通过布局设计和标识来引导乘客到达目标位置,包括指引路径、信息发布等。
我们发现一些地铁站的导向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乘客无法迅速找到所需设施或出口。
因此,建议在地铁站设施设计中采用更清晰的导向标识,同时提供更具体的信息发布,如电子显示屏等。
3.3 客流疏导客流疏导是指地铁站为了减少人员拥堵和保证乘客出行流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设施。
我们发现一些地铁站,客流疏导措施不够完善,导致乘客在高峰期拥堵现象明显。
因此,建议地铁站设施设计中增加有效的人流控制设施,如自动闸机、指示牌等,以提高乘客的进出效率。
3.4 舒适度地铁站的舒适度是指地铁站内提供的设施和环境对乘客出行体验的影响。
我们发现一些地铁站在舒适度方面存在不足,如座椅不够舒适、通风不畅等。
因此,建议在地铁站设施设计中增加更多舒适的座椅,改善通风系统,并提供更好的卫生设施,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4. 用户意见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意见,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地铁设施文献综述
好多老人和小孩都指出,不知道地铁售票机如何使用,购票不方便。
那么我们可以提高界面设计的针对性和逻辑性。
乘客在使用界面时目标十分明确,执行步骤也较为典型,因而,在界面设计时可强化主要功能键的操作提示,可放大、明显化操作图标,使操作信息的主次关系更加明确。
同时也要注重产品操作件和界面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不同站点、不同机器的操作件尽量采用通识性较高的形态,如不同机器功能件采用统一的形状、标识、色彩、字体,既方便用户使用,也有利于城市形象建设。
各年龄层都指出(FG1、2、3),地铁内没有摄像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容易发生偷窃事件。
对于地铁未来的发展:(1)实时监控、早期预警等能有效防范恐怖袭击,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增加监控设备特别是探头数量。
(2)我国地铁的监视系统还很不完善,己有的监视系统主要是针对列车车门的监视,以防止挤压事件的发生,但是对于站台内的状况未作全而的监视。
为了检测事故和危险的发生便于事后更好地破案,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做加大监控力度和范围,并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有效的爆炸物品检测系统。
(3)安装监视摄像头,消除地铁的巡逻监控盲区。
据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市地铁站发生的犯罪案件逐年下降,正变得越来越安全,除了警方表现出色外,地铁站点增设的监视摄像头亦功不可没。
因为“这些摄像头对犯罪分子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我国亦可借鉴。
关于出站口数量,四组均指出各自的问题。
普遍认为要增加出站口的数量,经常发生排队出站或者几个人一起出站的情况。
地铁站出入口的增加将会有助于方便人们行走,既能及时缓解主通道上的人流压力,也能促使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多个出入口,可以有效地缓解众多乘客在单一出入口发生拥堵踩踏、秩序混乱的危险,还能够减少犯罪者隐匿的机会,并可以增加受害人逃脱的可能性。
就洗手间而言,存在数量、卫生、方便度等众多问题。
目前南京地铁一号线奥体中心站、元通站、中胜站、三山街站、新街口站、鼓楼站,二号线和一号线南延线每站都设有公共洗手间,但是洗手间的大小及数量不能满足乘坐地铁乘客的需求,建议一号线尽量在每一站都设立洗手间,并保持洗手间的卫生清洁。
地铁施工参考文献(最新99个)
地铁施工参考文献(最新99个)地铁施工参考文献(最新99个)本文关键词:参考文献,地铁,施工,最新地铁施工参考文献(最新99个)本文简介: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多变的地质空间环境和复杂的盾构施工操作流程,给盾构隧道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管控带来了严峻挑战。
要强化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质量把控,保证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整理好的99个关于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一:[1]胡辉耀.地铁施工中防水堵漏地铁施工参考文献(最新99个)本文内容: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多变的地质空间环境和复杂的盾构施工操作流程,给盾构隧道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管控带来了严峻挑战。
要强化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质量把控,保证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整理好的99个关于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一:[1]胡辉耀. 地铁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剖析[J]. 中国高新区,20xx(01):209.[2]徐照然. 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J]. 四川水泥,20xx(01):98.[3]郭红梅. 特殊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措施[J]. 西部探矿工程,20xx,30(01):177-179+183.[4]曹屹东. 地铁施工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常见风险分析及控制[J]. 建筑安全,20xx,33(01):63-66.[5]魏丹. 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法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以隧道竖井基坑围护结构失稳为例[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xx,25(01):100-104.[6]王伟.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xx(03):206.[7]吴天林.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 路基工程,20xx(01):206-208.[8]朱海军,周明洋. 富水砂层地铁施工中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喷涌控制技术[J]. 建筑施工,20xx,40(01):100-102.[9]张家硕.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xx(06):270-271.[10]黎峰.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1):120.[11]郭红梅. 长春地区白垩系泥岩地层地铁施工中地质风险及技术措施研究[J]. 岩土工程技术,20xx,32(01):21-27.[12]张磊. 地铁施工中的大直径桩基托换施工技术探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xx(02):61-62.[13]熊艳萍.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xx(09):257-258.[14]董泽,鲁效池,王韦颐. 城市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xx(09):269.[15]李福川. 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xx(Z2):270-271.[16]吴自升. 地铁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分析[J]. 价值工程,20xx,37(10):229-230.[17]王晨星,刘远才,刘德稳. 基于土体冻结理论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森林工程,20xx,34(02):89-94+99.[18]黄淼. 地铁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xx(03):142-143.[19]王晓明.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 绿色环保建材,20xx(03):148-149.[20]周少华. 城市地铁施工机械作业安全风险管理[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04):197-198.[21]江柱宏. 新形势下地铁施工试验检测管理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20xx(09):156+170.[22]唐维,张永攀,陈贤国. BIM+VR技术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20xx,63(04):190-194.[23]刘欢. 地铁施工工地试验检测与工程质量探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xx,45(06):108-109.[24]李雄威,居尚威,代国忠. 常州区域地铁施工对地下管线安全性影响的评定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xx,18(08):295-301.[25]王丽. 地铁施工中BIM安全优化管理措施研究[J]. 建筑安全,20xx,33(04):37-39.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二:[26]杨世彦. "互联网+"概念的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J]. 建设科技,20xx(07):97-98.[27]杜红燕. 地铁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新技术浅析[J]. 山西建筑,20xx,44(08):46-47.[28]陈楚琳,石磊. 基于价值工程的地铁施工成本管控实证研究[J]. 建筑经济,20xx,39(04):34-39.[29]孙贤斌,刘倍.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xx,33(02):87-90.[30]张兵. 互联网监控平台在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20xx(08):6-8.[31]唐欢. "BIM+VR"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市政技术,20xx,36(02):216-219.[32]王占伟. 地铁施工盖挖法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xx(12):263.[33]李哲.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浅析[J]. 建材与装饰,20xx(13):240-241.[34]郑爱武,陕娟. 挖孔灌注桩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3):24-25.[35]杨子健,高文旗,王敏,梁寿.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3):46-48.[36]柳领领. 地铁施工中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应用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xx(09):117.[37]刘佳莉. 价值工程在地铁施工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 经济师,20xx(05):118+120.[38]闫文周,杨翻艳,杨波涛. 地铁施工班组安全氛围对人因风险传播的SEM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xx,35(02):39-44.[39]李博. 浅谈地铁施工扬尘来源及防治措施[J]. 四川水泥,20xx(05):21.[40]张锋. 地铁施工围挡及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导改[J]. 科技创新导报,20xx,15(03):37+39.[41]张肃正. 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 智能城市,20xx,4(08):72-73.[42]陆建国. 静压沉管成孔挤密桩地基处理在西安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xx(22):265-266.[43]聂文欢. 基于地铁施工降水回用管理办法及对策探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46(03):138-141.[44]黄清证. 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xx(19):263-264.[45]何永奎.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xx(20):273.[46]邓嘉宁.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技术分析[J]. 价值工程,20xx,37(15):228-229.[47]华新安. 抓斗式桥式起重机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xx(04):88-89.[48]吕灿宾. 无定向导线在城市地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及测量精度分析[J]. 铁道建筑技术,20xx(02):112-115.[49]柴乃杰,张梦,鲍学英,顾伟红. 基于事故树模型的地铁施工地表坍塌事故分析[J]. 铁道标准设计,20xx,62(06):114-119.[50]王继山.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J]. 低碳世界,20xx(05):278-279.地铁施工参考文献三:[51]陈洪波. 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技术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7):67.[52]方佳. 地铁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技术[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3):174-176.[53]马军. 基于N-K模型的地铁施工风险管理探究[J]. 科技风,20xx(19):98.[54]王勇,赖芨宇,易紫妮,李晓娟. 基于案例推理的地铁施工事故案例库的建立与评价[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xx,40(03):301-305.[55]霍伟.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xx(01):41-42.[56]周武. 地铁施工中拱盖法大断面开挖支护技术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xx(04):141-142+140.[57]厉丽. 地铁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探讨[J]. 建筑与预算,20xx(05):43-45.[58]扈强. 地铁施工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分析[J]. 建筑安全,20xx,33(06):43-45.[59]宋谦,张宁,张晓娟. 基于证据理论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J]. 价值工程,20xx,37(17):94-96.[60]乔晓冉.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地铁施工工法选择研究[J]. 铁路技术创新,20xx(02):23-25+74.[61]孟楠,张新宁,段晓晨,毕岳. 新兴城市地铁施工风险评估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02):34-40.[62]夏小科,邱扬,黄诚,高婕. 组合预测模型在武汉市地铁施工监测中的应用[J]. 地理空间信息,20xx,16(07):101-103+11.[63]刘正宇.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J]. 四川水泥,20xx(07):136.[64]童文章.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20xx(16):223.[65]谭慧军.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66]关铁锁. 地铁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 价值工程,20xx,37(25):67-69.[67]李蒙,龚雨洁,余宏亮,毕操. 地铁施工人员安全监控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基于可穿戴技术[J]. 建筑经济,20xx,39(07):37-41.[68]郭永利,宁行乐. 门洞支架体系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xx,35(18):59-62.[69]杨能. 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 居业,20xx(06):150-151.[70]王熠琛,郑宏,张明聚. 地铁施工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自然灾害学报,20xx,27(04):75-80.[71]郭海天. 地铁施工中盾构法应用技术探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xx(08):82-83.[72]焦瑞锋. 地铁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xx(16):82-83.[73]王涛. 地铁施工的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20xx(22):170-171.[74]彭小丹. 浅析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xx,44(22):107-108.[75]王继山.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20xx(21):170-171.地铁施工参考文献四:[76]罗钟伟. 浅谈影响地铁施工进度的因素及消除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xx(35):280-281.[77]吴晓艳.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讨[J]. 建材与装饰,20xx(36):218.[78]安宇. 浅谈冻结法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居舍,20xx(16):155+69.[79]冯环. 装配式地铁施工现状研究分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80]李小虎. 城市地铁施工测量控制因素及精度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xx(04):172-173.[81]李海民. 论地铁施工技术的方法及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xx,39(27):169-170.[82]李毅. 地铁施工对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影响研究[J]. 山西交通科技,20xx(03):83-85.[83]徐龙. 浅谈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xx(03):104-105.[84]杨阳. 地铁施工管理系统探讨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xx(15):189-191.[85]姜伏伟,张发旺,柳林,刘伟,李亮,陈航. 南宁地铁施工降水诱发岩溶塌陷条件及安全防控措施[J]. 中国岩溶,20xx,37(03):415-420.[86]高志钰,李建章,张秀霞. 基于曲线拟合的AR模型在地铁施工监测中的应用[J]. 测绘工程,20xx,27(10):68-70+75.[87]柯建新. 关于盖挖逆做法施工工艺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xx(41):239-240.[88]朱知文.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xx(39):284-285.[89]王勇,赖芨宇,陈秋兰,李晓娟,孙晓丹. 我国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与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xx,32(04):70-74.[90]沙涛. 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 价值工程,20xx,37(30):49-50.[91]唐欢. 关于"互联网+"在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J]. 市政技术,20xx,36(05):239-241+246.[92]孙增田,于文龙. 浅析地铁施工临时孔洞的运输功能及封堵施工[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20):132-133.[93]任国瑞.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讨[J]. 居舍,20xx(26):83-84.[94]周警春,陈麒畅,曲大义,杨晶茹,王五林. 基于TransCAD的地铁施工作业区交通组织优化与评价[J/OL].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xx(06):1-6[20xx-12-26]..[95]余群舟,向前明,周迎,廖志强.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巡视组织与实施[J/OL].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xx(06):30-35[20xx-12-26]/10.13579/ki.2095-0985.20xx.06.036.[96]雷柳红. 地铁施工安全相关问题的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20xx(28):243.[97]朱蕾,朱华斌. 跨平台地铁施工信息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4(28):45-47.[98]金宝,刘付明,聂进兴.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的应用[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xx(09):181-183.[99]杨威. 地铁施工的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1):127.附件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运作研究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运作研究文献综述1国内外研究现状1.1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铁路货运系统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有些研究学者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
匡敏等认为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原煤产量、钢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基本建设投资、铁路市场份额等都是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
在定性分析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国内外研究学者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主要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V AR模型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周文杰等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证明货运周转量对货运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货运量有较大的解释作用。
有些研究学者更进一步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
宋光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公路货运量、水陆货运量、航空货运量、原煤产量、原油产量和钢铁产量对铁路货运量有显著影响。
龙忠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是广东省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
V AR模型是对多个相互影响的经济变量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在考察各变量自身的影响的同时,还能考察来自其他变量的影响,并且可以详细的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均衡关系。
文书生和叶怀珍通过构建V AR模型证明短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影响铁路货运量;长期来看,铁路货运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增长而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与铁路货运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对灰色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铁路货运量的重要性排序。
范碧霞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国内生产总值、铁路运营里程、国家铁路货车拥有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作为铁路货运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李瑞等从宏观经济方面、市场供需方面、物流环境变化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量化的指标作为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煤炭运量、钢铁及有色金属运量、金属矿石运量、水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粮食运量、第一产业增加值作为铁路货运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轨道交通AFC系统概述
文献综述报告内容撰写要求文献综述题目名称【题目要求】文献综述题目必须是与论文选题相关方向的理论、技术、方法等,应该体现论文题目的核心词摘要关键词:内容要求:一、阅读文献概述二、课题研究方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研究方向的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理论/方法/方案/技术研究的现状;●关键问题己解决的程度与尚待解决的难点;●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结论主要参考文献轨道交通AFC系统概述摘要:近年来,轨道交通凭借其节能、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力。
而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 Fare Collection System)(简称AFC系统)则是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轨道交通和轨道交通乘客之间交互的窗口。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轨道交通AFC系统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并对AFC系统的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国产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轨道交通,AFC,管理系统一、阅读文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暴增,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严重。
中国各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其中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AFC)系统作为轨道交通智能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一直备受重视。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和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本文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阅读学位论文、期刊文献和技术标准等参考文献,其中,国内参考文献12篇,国外参考文献4篇。
通过文献阅读、整理和分析,重点研究AFC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指出AFC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体现出AFC系统在轨道交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AFC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AFC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AFC系统采用磁卡票方式,票据的检验以磁读写、直观打孔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多老人和小孩都指出,不知道地铁售票机如何使用,购票不方便。
那么我们可以提高界面设计的针对性和逻辑性。
乘客在使用界面时目标十分明确,执行步骤也较为典型,因而,在界面设计时可强化主要功能键的操作提示,可放大、明显化操作图标,使操作信息的主次关系更加明确。
同时也要注重产品操作件和界面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不同站点、不同机器的操作件尽量采用通识性较高的形态,如不同机器功能件采用统一的形状、标识、色彩、字体,既方便用户使用,也有利于城市形象建设。
各年龄层都指出(FG1、2、3),地铁内没有摄像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容易发生偷窃事件。
对于地铁未来的发展:(1)实时监控、早期预警等能有效防范恐怖袭击,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增加监控设备特别是探头数量。
(2)我国地铁的监视系统还很不完善,己有的监视系统主要是针对列车车门的监视,以防止挤压事件的发生,但是对于站台内的状况未作全而的监视。
为了检测事故和危险的发生便于事后更好地破案,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做加大监控力度和范围,并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有效的爆炸物品检测系统。
(3)安装监视摄像头,消除地铁的巡逻监控盲区。
据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市地铁站发生的犯罪案件逐年下降,正变得越来越安全,除了警方表现出色外,地铁站点增设的监视摄像头亦功不可没。
因为“这些摄像头对犯罪分子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我国亦可借鉴。
关于出站口数量,四组均指出各自的问题。
普遍认为要增加出站口的数量,经常发生排队出站或者几个人一起出站的情况。
地铁站出入口的增加将会有助于方便人们行走,既能及时缓解主通道上的人流压力,也能促使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
多个出入口,可以有效地缓解众多乘客在单一出入口发生拥堵踩踏、秩序混乱的危险,还能够减少犯罪者隐匿的机会,并可以增加受害人逃脱的可能性。
就洗手间而言,存在数量、卫生、方便度等众多问题。
目前南京地铁一号线奥体中心站、元通站、中胜站、三山街站、新街口站、鼓楼站,二号线和一号线南延线每站都设有公共洗手间,但是洗手间的大小及数量不能满足乘坐地铁乘客的需求,建议一号线尽量在每一站都设立洗手间,并保持洗手间的卫生清洁。
而且对女性地位有待提高:(1)正视对男女公厕的数量和面积的比例调整,在2003年的时候,《国际厕所标准》就规定:公共建筑物内的女性厕所数量应该相当于男性厕所的2倍。
这一标准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与城市己经通过立法对城市公共空间内的厕所设置数量进行调整。
(2)改善公厕卫生设备的卫生,目前本市大部分公共卫生间提供的是蹲式便器,也有部分坐式便器,但国外的公共卫生间提供的则几乎都是坐式便器,主要原因是坐式便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也更人性化,而且国外非常注重对卫生设备的清洁,不会出现类似国内坐式便器坐垫被踩、有污迹的情况,同时也关注个人的卫生需求,有的国家采用及时清洁消毒的按钮式旋转马桶圈,有的提供一次坐垫纸,还有的提供坐垫清洁剂等。
人性化的坐式便器势必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未来的公共卫生间内增多,成为一种趋势。
(3)重视对空间的细部设计,我认为从女性视角考虑,首要的细部设计是卫生间厕格的挂钩,女性出行时必然会随身携带包物,如厕时可以有地方放置的随身物会让女性更安心。
其次,手纸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目前在一些公共场所内的卫生间都有提供,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常常会出现厕纸供给不及时的情况,建议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在入口处放置备用手纸,以防这类情况的出现。
另外,建议在空间相对大的女性卫生间内,配备梳妆台和梳妆镜,让爱美的女性可以有地方整理妆容。
(4)对母婴间的配备,国外许多女性厕所内都配备了母婴间,新加坡政府几乎在所有公共厕所内都配备了单独的母婴间,而且母婴间的内部安装齐全,设置了洗手台,提供洗手液、擦手纸,设置母婴护理板、婴儿尿布购买器等,供带婴儿的母亲在厕所内给婴儿更换尿布和进行喂乳,如果遇到机器故障,还可以拨打电话向相关部门及时求助。
非常充分地考虑了母婴共同如厕的人性化需求。
对此,我认为,有必要考虑在公共场所的女性卫生间内配备母婴间,满足带小孩的母亲喂奶、换尿布等的需求。
老年人普遍反映听不到报站的声音,时常坐过或坐错站。
在客流高峰时期,地铁车厢内比较嘈杂,加上地铁运行的声音,报站时的音量大小不足以让每一位乘客清楚的听到,并且播报的语速较快,容易让不熟悉站名的乘客听错;建议广播的音量能够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而扩大,并将语速放缓一些。
普遍不满的是地铁一、二号线的换乘方便程度。
南京地铁一、二号线的换乘距离比较长,换乘时需上下楼梯,楼梯比较窄,且只有上行扶梯,而无论何时换乘的人数都比较多,因而换乘极为不便。
就我所知,南京地铁站台长度有140米左右,而大多数地铁站内只有两个扶梯、一个升降梯和楼梯,并且扶梯的位置多均匀分布在站台内,遇上客流高峰时期,扶梯的运载量有限,运载速度较慢,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站内拥堵现象;建议在上下班时问增开地铁,同时错开地铁在同一站的到达时问,缓解客流瞬时高峰。
目前南京地铁一号线奥体中心站、元通站、中胜站、三山街可能是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使得一、二号线在新街口站设置的站点位置相距较远。
建议能拓宽楼梯,增加上行电梯和下行电梯数量,以缓解客流压力关于电梯以及楼梯宽度。
据调查,乘客在上下楼梯或者电梯时显得非常拥挤,若处于高峰时期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我认为,楼梯以及电梯是为了满足乘客乘降适用而设置的,应该以人为本,楼梯以及电梯的宽度应该满足人流量的需求,由客流密度而定,这样能够保证能够安全快速的通过;与此同时,在楼梯的设计方面应该在宽度的一半设置防护栏,一半用于上楼梯,一般用于下楼梯,并且标明上下方向,这样可以保证乘客在上下楼梯时避免在人流中穿梭从而造成的危险。
关于车站电视,年轻人觉得要改进播放内容,不要播放广告,尽量播放对我们有用的。
就未来发展性而言,我认为,作为一个注重品牌和影响力的媒体,还应进一步研究与契合受众特点,承载起传媒的社会责任,不断满足地铁乘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内容的改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时效性,二是节目的互动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事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
提升互动性,对于单向传播的电视媒体来说是个难点,互动就是要让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关于地铁座位,大多数人认为平时中间车厢乘客人数较少,而两端车厢人数较多。
此外,通过对不同车站平面的简要分析,发现大多数楼梯出口都设置在靠近列车两端车厢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乘客在进入站台时对不同车厢的选择。
这一系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能的浪费,也影响了乘客的舒适度。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客流量大,但地铁空间有限,这样就会变得非常拥挤。
我有如下建议:地铁中的座椅可以设计成折叠式,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可以将座椅收起来,以空出更多的空间来供乘客站立,从而缓解拥堵的问题,方便乘客乘坐;也可使用两种地铁,一种有座位,一种无座位,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开通无座位地铁,这也也可达到减缓交通压力的效果。
关于公交卡充值点,普遍认为设置的站点较少,月初月末时充值的人数较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因此带来了许多不便,公交作为一种人们常用的出行的交通工具,公交卡的设置能够让市民省去一部分的麻烦,但是,由于公交卡充值点的数量较少,这又给乘客带来了不便,我认为,公交站点可以开通网上充值的业务,这样可以让乘客省去了要跑到规定站点充值的烦恼,同时,公交公司也不必再设置更多的公交充值点,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关于刷卡机的问题,有如下几个问题:刷卡机利用其内部的智能识别系统对乘客的公交卡进行识别,从而实现自动检票,然而从识别到闸门打开需要一定时间,在人流量不大的情况下影响不大,但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人流量激增,从而会引发地铁站拥堵,刷卡机来不及反应从而刷不上卡,或者有人故意蹭票,趁他人刷卡之际一同挤过闸门。
对于以上问题,我有如下建议:可以多增设几个闸门,缓解人流量大时带来的压力,可以设置双闸门,两个闸门之前的距离控制在一人左右,刷卡机设于两闸门之间,当有人通过时前一个闸门感应打开,接着再刷公交卡,从而通过第二个闸门,这样既能保证刷卡机识别系统能够有足够时间来反应,也可以防止蹭票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1】从《洗手间》到《地铁》——崔岫闻的影像叙事,王家新,山花,2010-10-15 【2】地铁媒体受众逆反心理研究,张鸿梅,暨南大学,2009-05-08【3】南京地铁文化满意程度调查,司璐,王雅倩,王容,彭霜,杨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6-15【4】地铁自动售票系统交互设计研究,陈虹,张微,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07-10【5】公共设施的尺寸与安全设计,吴翔,王珂,装饰,2009-04-01【6】公共场所摄像头监视的法律思考——以出租车内能否安装摄像头大讨论为视角,李俊霞,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01-25【7】概念公交系统设计,付璐,马方,神州,2014-05-25【8】北京市先用支付宝钱包为公交卡充值,互联网天地,2014-04-15【9】轨道交通车地宽带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郑俊飞,南昌航空大学,2012-06-01【10】加强地铁安全造福千家万户,陈桂香,中国安防,2010-09-01【11】南京地铁设施设备RCM系统规划与实施,毛一轩,南京理工大学,2008-05-01【12】都市空间中女性地位——以上海为中心,苏丽莉,上海师范大学,2013-04-01【13】城市轨道交通中闸机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技术的研究,曲目,天津大学,2005-05-01【14】论情境预防犯罪理论在地铁治安中的应用,翁里,郑蕾,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12-20【15】客运专线车站旅客站台宽度的研究,李庆生,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10-12【16】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电视广告文化品位——在第七届全国电视广告“印象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刘习良,中国电视,1993-07-30【17】北京地铁车辆车厢内部作为设置的研究,张隽,邹彦雯,祝月艳,陈凡,顾伟健,科学之友,2013-08-15【18】北京地铁电视收视效果实证研究,路长伟,青年记者,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