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学课件讲义全
大学物理热力学PPT课件
02
对应态原理
不同物质在相同的对应状态下具有相同 的热力学性质。对应态参数包括对比压 强、对比体积和对比温度。
03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 原理的应用
预测真实气体的性质,如液化温度、临 界参数等。
真实气体行为描述
压缩因子
描述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偏差程度的物理量,定义为Z = pV/nRT。对于理想气体,Z = 1;对于真实气体,Z ≠ 1。
细管电泳等。
固体熔化与升华过程分析
固体熔化
升华过程
熔化与升华的应用
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 熔点时开始熔化,由固态转变为 液态。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 度保持不变。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可以直接升华 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液态阶段。 升华过程中也吸收热量,但温度 同样保持不变。
熔化与升华是物质相变的重要过 程,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和相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用途, 如金属冶炼、材料制备等领域。
阿马伽分体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分体积之和,即V_total = V_1 + V_2 + ... + V_n。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各组分气体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且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原理
01
范德华方程
对真实气体行为的描述,考虑了分子体 积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式为(p + a/V^2)(V - b) = RT,其中a、b为与物 质特性相关的常数。
维里方程
描述真实气体行为的另一种方程形式,考虑了高阶分子间 相互作用项,形式为pV = nRT(1 + B/V + C/V^2 + ...), 其中B、C等为维里系数。
大学物理 热力学 教学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2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
Q(EE)A
2
1
微变过程: dQdEdA
准静态过程:dQdEPdV
理想气体:
dQM 2i RdTPdV
系 统 从 外 界 吸 收 热 量 时 ,Q 0 ,反 之 Q 0
系统对外界 ,A作 0,反 功之 时 A0
系统的内 精选,PE PT2课能 件 E1 增 0,反 加 E 之 2 时 E1013
理想气体
EM
2i RT其中iR:::理理 理想想 想气气 气体体 体分摩 普子尔 适的质 恒自量 量由度
精选PPT课件
T
:理想气体绝对温度 9
① 内能 E 是状态函数
内能变化 △E 只与初末状态
有关,与所经过的过程无关,
可以在初、末态间任选最简便
的过程进行计算。 ② 改变内能的方式 (2) 热量的计算
等体摩尔热容:1摩尔理想气体在等容过程中温度变化
1K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相变和化学反应)
C C V QT T 12M C VdTM C V T
等压摩尔热容:1摩尔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变化
1K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相变和化学反应)
C C P Q 精选 PPTT T 1课2M 件 C PdTM C PT
做功 热传递
热量: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
热量的传递称为传热。传热有三种方式:
热传导、对流精选、PPT热课件辐射。
10
Q cM (T 2T 1)c M T c物质的比热容
摩尔热容:1摩尔物质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变化1K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摩尔热容:C c QT T 12M C d TM C T 注意:热量也是过程量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d Q 微小热量 :
> 0 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 < 0 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等价
2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 Q,对外界做功 W,系 统内能从初始态 E1变为 E2,则由能量守恒:
循环过程
V
1.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系统(固、液、气);
2.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过程(非准静态过程亦 成立)。
6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四、 W、Q、E的计算
1.W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体积功)
F
(1)直接计算法(由定义)
系统对外作功,
2
W=1
Fdx
=
2
1
PS
dx
V2
W = PdV
W = 1 P dV =
RT
2
1
dV V
W
RTl nV( 2 ) V1
P1V1
ln(V2 V1
)
P1V1
ln(P1 P2
)
系统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思考:CT ( 等温摩尔热容量)应为多大?
15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7.4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 of the ideal gas)
吸热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其余用于增加系统内能。
14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三.等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 P
《大学物理》课件-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例1 理想气体准静态等温膨胀做的功。并思考如何实现这 一准静态过程。
22
假设缸中由v mol气体,等温膨胀的温度为T,体积
变化为:
V1 →V2
则
V2
A=
V1
pdV
= V2RT
绝热壁
C
向真空中自由膨胀。测量 膨胀前后水温的变化。
气体
真空 水
实验结果:水温不变,
验证了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无关。为什么?
dQ = 0,dA = 0 dE = 0 (V1 →V2 )
但水的热容比气体的大得多,焦耳实验中气体温度变化不 易测出。实验进一步改进。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用节流方法重 新做了实验。
11
4.热力学第一定律 机械能守恒: Aex + Ain,n-cons = EB - EA 对保守系统: Aex = EB - EA = ΔE 质心参考系下:Aex = Ein,B - Ein,A
对单一组分的热力学系统(保守系统),外界对系统做 功可分为:①与系统的边界具有宏观位移相联系的宏观功; ②没有宏观位移的热传递型微观功。
Aex = A + Q 则机械能守恒在热力学系统的新形式: A + Q = ΔE
12
对于任何宏观系统的任何过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
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和系统对外做的功之和。
Q = E2-E1 + A
A = -A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对初、末态为平衡态的无
限小过程
dQ = dE + dA
——涉及热现象的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不需要能量输入而能继续做功的“第一类永动机”不 存在。
大学物理热力学(一)课件
第八章 热力学
前言
热力学是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热运动规律的。 在热力学中,常把所研究的物体系统称为热力学系统或简称系统.
热力学系统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体、液体,不论是固体、液体 还是气体,热力学系统都是由大量粒子构成的.
在热力学中,往往不考虑系统整体的机械运动,而是从能量的观点 出发,研究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有关热功转换的关系和条件等问题。
dE dT
E i RT
2
若气体是理想气体:dE
i 2
RdT
,代入上式有:
i
CV
R 2
(4)
(4)式表明: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是一个与分子自由度有关的 量,而与气体的温度无关。
i
CV
R 2
(4)
3
对单原子气体分子:CV
R 2
5
双原子分子:
CV
R 2
三原子分子或三原子以上分子: CV 3R
5
(1)
(2)
V
(1)等体吸热过程中,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 的内能,而系统不对外做功;
(2)等体放热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热是以减少自己内能为代价 的。
2、等温过程
E i RT
2
特点: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 T=C,dT=0 对理想气体而言,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dE
i 2
RdT
0
热一律在等温过程中的表达式为: Q 0,W 0,等温膨胀(1)
热力学(一)
主讲 于一
回顾
理想气体的内能
En
n
n
i 2
KT
(8.1)
i
i
E mol
N0
2
KT
大学物理第6章热力学基础课件讲义
-------------------------------------------------------------------------------
外界对系统做的功为 dW, W
作功改变系统热力学状态的微观本质
碰撞 分子规则 运动的能量
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能量
功是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量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
表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系统 的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与守 恒定律,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过程。
-------------------------------------------------------------------------------
要改变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也即改变 其内能,有两种方法。 1.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功是过程量 2. 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 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
作功和传递热量均可作为内能变化的量度
-------------------------------------------------------------------------------
第6章 热力学基础
§6.1 热力学第一定律 §6.2 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 §6.3 循环过程 §6.4 热力学第二定律 §6.5 熵 熵增加原理 §6.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玻尔兹曼熵
-------------------------------------------------------------------------------
-------------------------------------------------------------------------------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课件
Wa
CV m (T2
T1)
p1V1 p2V2
1
本题用 Wa E 计算较方便
关键用绝热方程
T2
T1
( V1 V2
)
1
先求出 T2
p
p2
2 T2
T2' T1
Q0
p2'
2'
p1
TC
T1
1
o V2 V2' V1 10 V1 V
18.
*四. 多方过程 — 实际过程( 满足 PV n C)
绝热 n = ( CPm / CVm )
等温 n = 1 等压 n = 0
W p1V1 p2V2 n 1
满足 E CV (T2 T1)
Q Cn (T2 T1)
等体 n = ∞
p
可以证明
n= n=∞
n=1
Cn
(
n
n 1
)CV
n=0
o
V
19.
13 – 5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一. 循环过程
1. 特点 E 0 W = Q ( 热功转换 )
1
2
W
(2)热一定律 dQP dE PdV
o V1
V2 V
QP
E
V2 PdV
V1
v
i 2
R(T2
T1 )
P(V2
V1 )
7.
2.摩尔定压热容 CPm
1mol
:
CPm
dQp dT
理论值:
CPm
dE pdV dT
CVm
R
i2R 2
(近似)
实验值:查表 (精确)
QP
dQP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完整ppt课件
介绍根据制冷原理和应用领域划分的不同类型制冷技术,如压缩 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热电制冷等。
新型制冷技术介绍
简要介绍一些新兴的制冷技术,如磁制冷、声制冷等,并分析其 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25
常见制冷设备工作原理介绍
1 2
家用冰箱
详细介绍家用冰箱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包括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等。
分析制冷技术在环境保护(如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 发展方面的应用前景,讨论其 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27
06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巧分享
2024/1/30
28
温度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接触式测温法
利用热平衡原理,使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后测量测温元件的物理量。
2024/1/30
5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1/30
内容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 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数学表达式
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吸收的 热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6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 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 增量总是大于零。
大学物理热学完整ppt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气体动理论与统计规律 •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方式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及应用 • 热力学循环与制冷技术基础 •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巧分享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基础物理)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1
理学院 物理系 陈强
基础物理学
热学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第二章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第三章 近平衡态中的输运过程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六章 单元系的相变与复相平衡
2
理学院 物理系 陈强
概论
概论
研究热力学系统的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
概论微观粒子观察和实验热力学验证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揭示热力学本质二者关系无法自我验证不深刻揭露本质普遍可靠统计平均方法力学规律总结归纳逻辑推理微观量宏观量热现象热现象研究对象微观理论统计物理学宏观理论热力学理学院物理系陈强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其中的大量分子仍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 其微观运 动状态随时在变,不变的只是宏观量 20
理学院 物理系 陈强
第一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3) 平衡态是最简单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其宏观性质只用几个称为状态参量的宏观量描写。 系统内微粒的运动的统计规律简单.
特别有:平衡态的气体系统宏观量可用一组确 定的值(p,V,T)表示。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 可用p,V,T中任两个为坐标轴, 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平衡态. 除特别说明,以后只讨论平衡态。
§1-2.热力学系统及其状态参量
一.系统和外界
1. 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所研究的具体对象,简称系统。 系统由大量存在互作用的分子组成,如气缸内气体 2. 外界:系统以外的物体 3. 系统与外界可以有相互作用
系统
例如:热传递、质量交换等
15
理学院 物理系 陈强
第一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大学物理热学完整ppt课件
化学组成(定组成定律): M=M1+M2+M3+ …… 混合气体的分子组分,分子数目: N=N1+N2+N3+……
E,D B,H
因为N等很大, 通常用NA=6.022×1023 做他们的单位,称摩尔量(数)。
NNAMM A
. 123......
各组分分子的质量(分子量):m1 M N11,
m2
M2 N2
B B’
B B
A物体 (平衡态A’)
( 平
C物体 (平衡态C’)
衡物
态体
热接触)
热平衡态的传递性:如果A与B互相平衡, B与C互相平衡,那么一 定有A与C也互相平衡。(热力学第零定律)
A与B互相平衡的意思是:虽然热接触允许它们之间作热交换,但它们间实际上
.
已没有热交换发生。
引入温度的目的:如何判断平衡系统A、B是否互为平衡的, 相差多远,如让
PVR or
T
. PVRT
仔细的测量显示,气体越稀薄(n越小),它们的近似程度越好。
n 0 现在人们相信它们只在
的极限下才可能严格成立。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的极限,实际情况总会有些偏 差。 因此这个状态方程被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当密度较大时,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偏离会很大 。 这时应该寻找它的改善办法
,且只能描述平均行为,无法描述涨落)
▲ 统计力学(statistical mechanics)(微观方法)
对微观结构提 统计方法 出模型、假设
热现象规律
特点:可揭示本质,描述涨落,但受模型
局限。
.
热力学系统的各种分类 按系统与外界交换特点分: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大学物理热学 PPT
对系统做功即:体积减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对
任何物质的任何过程都成立.
对于理想气体
准静态过程有:
Q
2 iR(T2T1)V V 12 pdV
13-14.如图所示,系统从状态A沿 ABC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外界有 326 J的热量传递给系统,同时系统 对外作功126 J。当系统从状态C沿 另一曲线返回到状态A时,外界对系 统作功为52 J,则此过程中系统是吸
WV 0
或用热力学第一定律QEW求解。
E C V ,m (T 2 T 1) 9 1 .6 J
W PQ PE36.6J
WVQVE0
13-4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一、等温过程
QCV,m(T2T1)V V 12pdV
T=恒量 •过程方程: p1V1 p2V2
•过程曲线
.p
p1 I
pV m RT M
PV 常量
P d V V d P 0
dP
( dV
)T
PA VA
总结: pV mRTRT p1V1 p2V2
M
T1
T2
QCV,m(T2T1)V V 12PdV
CV ,m
i 2
R
CP,m CV,mR
C P ,m C V ,m
等容 等压
WV 0
QVCV,m(T2T1) E
Q P C p ,m ( T 2 T 1 ) C V ,m ( T 2 T 1 ) P ( V 2 V 1 )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i 5 1.40
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i 6 1.33
pV mRTRT
M
CV ,m
i 2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02 热学基础概念
温度与热量
温度
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常 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 和开尔文。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量 ,单位是焦耳。热量总是从高温 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内能与熵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 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内能 是状态函数,只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详细描述
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功的同时,会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系统压力恒定,可以通过物质的进 出和外界对系统做功来改变系统体积和内能。等压过程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蒸汽机、汽轮机等。
等容过程
总结词
等容过程是系统体积保持恒定的过程。
VS
详细描述
在等容过程中,系统只发生物质的进出, 不发生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情 况。由于系统体积恒定,内能变化等于系 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容过程在化学反 应中常见,如燃烧、爆炸等反应过程中物 质体积基本保持不变。
05 热学实验
温度测量实验
总结词
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温度计的工作原 理,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
总结词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热量自发传递的方向,理解热量不可逆传递的实质,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基本概念。
03
制冷方式
根据实现制冷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
制冷等。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概述
热电效应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电势差现象, 主要有塞贝克效应、皮尔兹效应和汤姆逊效应三 种。热电效应在能源转换、测温等领域有重要应 用。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热电偶的种类与特点
包括K型、J型、T型等多种热电偶,各具有不同的测温范 围、精度和稳定性等特点。
热电偶的应用实例
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等领域广泛应用,如钢铁冶炼、石 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温度测量与控制。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热力学过程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温度变化完 全由做功引起。例如,绝热膨胀和绝 热压缩是常见的绝热过程。
多方过程与准静态过程
多方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时,其压强和体积同时发生变化的过程。多方过程的特征在于压强和体积的乘积(PV)的n次方保 持恒定,其中n为多方指数。多方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等特例。
平均自由程
气体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所经过的平均 距离称为平均自由程。平均自由程与气体密 度、分子直径有关。
气体输运现象及粘滞性、热传导等性质
粘滞性
气体在流动时,由于分子间的动量交换,会 产生阻碍流动的粘滞力。气体的粘滞性与温 度、压强有关。
热传导
气体中热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 称为热传导。热传导是由于分子间的碰撞传 递能量实现的。气体的热传导系数与温度、
03
热辐射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辐射,光
辐射则是原子或分子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辐射。
黑体辐射公式及其意义
黑体定义
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黑体辐射公式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描述了黑体辐射能量密度与温度、频率的关 系。
黑体辐射公式的意义
揭示了黑体辐射的量子化特性,为量子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VS
熵增原理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一、引言热学是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物质的热现象、热运动及其规律。
通过对热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热性质,掌握热能的转换与传递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件将围绕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
二、热学基本概念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摄氏度(℃)、开尔文(K)等。
温度反映了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热量:热量是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时,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与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即: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 表示对外做的功。
4.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现象的方向性,为热机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热学基本理论1.热力学三大定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热学理论的基础,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述为在绝对零度(0K)时,所有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零。
2.热力学状态量与状态方程:热力学状态量包括温度、压力、体积等,它们可以确定系统的状态。
状态方程是描述系统状态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 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和绝热过程。
这些过程在热力学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热现象。
4.热传导、对流与辐射: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大学物理热力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力学(课件)大学物理热力学课件一、引言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系统在温度、压力、体积等热力学参数变化时的宏观性质和行为的科学。
大学物理热力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件将围绕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热力学状态方程等内容进行讲解。
二、热力学基本原理1.系综理论: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粒子的统计行为,系综理论是描述这些粒子行为的数学工具。
系综理论将系统划分为三个系综:微观系综、宏观系综和热力学系综。
2.状态量与过程量:热力学中,状态量是描述系统宏观状态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体积等;过程量是描述系统在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如热量、功等。
3.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系统状态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常见的状态方程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等。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具体表现,表述为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热量与功的代数和。
2.表达式: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3.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如热机、制冷机等。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自然过程方向性的定律,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表达式:ΔS≥0,其中ΔS表示系统熵的增量,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3.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用于分析热力学过程的可行性,如热机效率、制冷循环等。
五、热力学第三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描述绝对零度附近物质性质的特殊规律,表述为在绝对零度附近,完美晶体的熵趋于零。
2.表达式:S→0asT→0,其中S表示熵,T表示温度。
3.应用:热力学第三定律为低温物理学和制冷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热力学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大学物理课件-热学》
热容、比热和摩尔热容
热容、比热和摩尔热容是研究物体热学性质的重要参数,我们将深入探讨它们的定义和应用。
热膨胀与热弹性性质
热膨胀是物体在加热时的体积扩大现象,我们将研究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 以及物体的热弹性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行为的重要方程,我们将探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压强—体积图和温度—熵图
压强—体积图和温度—熵图是描述热力学过程的重要工具,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制和分析这些图形。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原则,我们将探索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背后 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热机效率和热泵工作原理
热机效率和热泵工作原理是研究能量转换和利用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研究热 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和热泵的工作原理。
大学物理课件——热学
欢迎来到《大学物理课件——热学》!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热学的基 本概念,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热容和热膨胀等内容,一起来开启这个精彩的 物理之旅吧!
热的基本概念
为容。
热力学系统和过程
热力学系统和过程是研究热学中重要的概念,我们将了解不同类型的热力学系统和不同类型的热力学过程。
最新大学物理热力学(课件)课件ppt
Q=cμ(T2-T1)=C(T2-T1) C—摩尔热容(J/mol ·K)
(2)做功、传热都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是过程量。
(3)做功与传热的区别: 做功:通过宏观的有规则运动(如机械运动、电流运动)与系 统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完成的能量交换 ,亦称宏观功。
2 V
内能增加
B→2→A
Q = E + A = -300-300 =-600J
放出热量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
(1)
pV M RT
(理想气体的共性)
dQdEpdV 解决过程中能
(2) QE V2 pdV 量转换的问题 V1
(3) EE(T) (理想气体的状态函数)
(4) 各等值过程的特性 .
大学物理热力学(课件)
Chapter 4 热力学
热力学和分子动理论(气体动理论是其中的一部分)
的研究对象都是宏观物体的热现象。
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入手
以宏观系统为对象
运用统计的方法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等
研究气体分子微观量的统计 平均值与宏观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宏观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
更深刻地揭示了热现象的 规律及其微观本质。
传热:通过接触面上分子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能量交换,不涉及 是否发生宏观位移,亦称微观功。
3、内能 (internal energy) 热力学系统在一定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能量,称为热力学系 统的内能。
说明: (1)系统的内能就是系统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 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变化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即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E=f(T、V),是状态量。
“大学物理课件热学”
热力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的学科,本课件将帮助你深入了解热学的基础概念 和实际应用,让你对热现象产生更加深邃的理解。
热力学基础概念
1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三者的关系及测量方法。讨 论不同物质温度差异以及热 传递方式。
2 物态方程
介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 及如何利用实验方法求解非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论推导及实际应用,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 子质量。
热传导和热辐射
热传导
讲解各种材料的热传导机制及计算 方法。在实际应用定律、普 朗克定律等基本概念。
应用实例:太阳能电池
探讨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热辐 射在其中的作用。
热力学过程
绝热过程
一定量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发生的 过程,讨论其特性和实际应用。
电动汽车
尤其讲解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深入探讨电 能和热能转化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热力学函数
熵的概念和意义,对熵进行计算和分析。
2
热力学过程
等温、等压、等焓等基本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
热机效率
卡诺定理及其应用,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理想气体定律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理论推导及实际应用,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和气体分 子数。
理论推导及实际应用,探讨气体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等温过程
一定量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发生的 变化,讨论其特性和应用方法。
等压过程
一定量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发生的 变化,探讨这种过程在真实系统 中的意义。
应用实例:汽车发动机
1
柴油发动机
2
讲解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涉
及热力学过程与效率控制。
3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欢迎来到《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领略热力学的奥秘和应 用,从基础概念到循环过程、热传导和热辐射,让你轻松掌握热学的精髓。Biblioteka 课程介绍1 课程概述
学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教材与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
2 学习目标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热泵和制冷机
了解热泵和制冷机的工作原 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 性。
热传导和热辐射
热传导
探索热量在固体和液体中 通过传导方式的传递规律。
热辐射
研究热量通过辐射方式的 传递特点和基本原理。
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应 用
了解热传导和热辐射在实 际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系统与状态
热力学系统概念
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热力学状态方程
掌握描述热力学状态的数学方程。
热力学基础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过程。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过程中不可逆性和熵增的概念。
3
热量与功
学习热量和功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循环
开系热力学循环
分析开放系统中的热力学循 环,探讨能量传递和转化的 规律。
闭系热力学循环
研究封闭系统中的热力学循 环,深入理解热量和功的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热学的研究方法 两大分支 1.宏观描述方法---热力学:第8、9章热力学基础 根据实验确定的基本规律,从能量角度,
研究热现象的宏观特性和规律。 对系统进行整体描述。 2.微观描述方法---统计物理:第7章 气体动理论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用统计平均的方法, 揭示热现象及规律的微观本质。建立理论模型。 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k
1 2
mv2
3 2
kT
v2 3kT m
揭示了温度的统计意义:
方均根速率
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个别分
子说它的温度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只与T 有关,与气体性质无关。
例7.1 在标准状态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有 多大?1m3的气体中有多少个气体分子?这些分子的 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是多少?
在空间自由运动的质点: 3个平动自由度 i =3 在曲面上运动的质点: 二个独立坐标 自由度 i =2 沿直线或曲线运动质点:一个独立坐标 自由度 i =1
刚体的自由度
Y
Y A
自由运动的刚体 (如手榴弹)
cc
cc
c
G(x, y, z)
X
确定质心位置( x, y, z )
o Z
X
Z
3个平动自由度 t = 3
A1 y
意时刻v y的速度为vv
zx
o
v x
v z
①任一分子i 一次碰撞器壁的冲量:
单个分子运动遵循力学规律 x方向动量变化:
y
pix mvix mvix
A2 o
z
- mmvvvxx
x
A壁的冲量
2mvix
两次碰撞间隔 t 2x vix
• 第一部分 统计物理(第7章)的基本思想 宏观上的一些物理量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分子
进行无规运动的一些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宏观量——实测的物理量 如 P T E 等 是表征系统整体性质的物理量
微观量 ——无法直接测量的量 如组成系统的粒子(分子、原子等) 的质量、 动量、能量等等
是描述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碰撞次数
1
t
vix
2x
②单个分子单位时间施于器壁的冲量 mvi2x x
③所有N 个分子单位时间施于器壁的冲量
i
mvi2x m xx
i
vi2x
Nm x
i
vi2x N
Nm x
vx2
即器壁 A1 所受平均冲力
F
v
2 x
Nm
x
④气体压强
y
p
F yz
Nm xyz
v
2 x
并定义其温度为 273.16 K。 (2)摄氏温标:摄氏温度 t(℃)
t = T-273.15 3. 标准状态: P0=1atm T0=273.15K 在标准状态下1mol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为22.4 L
V0 mol=22.4 L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状态方程 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f (P,V,T) = 0
间除了碰撞瞬间外, 无相互作用力;
3)分子是弹性质点(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理想气体好像是一个个没有大小并且除碰撞瞬间 外没有相互作用的弹性球的集合。
f
斥力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合力
r0
O
d
引力
分子力
r 8r0
s
作用力可认为是零
10 -9m r 可看做理想气体
2. 关于平衡态气体分子集体的统计性假设 1)分子按位置的分布均匀
在忽略重力情况下,分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相同, 分子数密度 n 到处相同 n dN N
dV V
2)由于碰撞, 分子沿各方向运动的概率均等 分子速度分量的各种平均值相等
vx vy vz 0
vx2
vy2
vz2
1 3
和微观量 的关系。对大量分子,压强才有意义。
(2) 气 体 压 强
P 2 n k
3
表 示 ,p正 比 于 n
和 ,以此可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3) 压强公式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4) 请注意在压强公式推导中,所应用的统计假设。
7.3 温度的微观意义
由
p
2 3
n
εk
又 p = nkT
所以
确定过质心的轴的方位 2个转动自由度( , ) 再定刚体绕轴转的角度(角位置 ) 1个转动自由度
共有3个转动自由度 r = 3 自由刚体的自由度 i = t + r = 6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将每个原子看作质点)
1)单原子分子 t 3 i 3
2)双原子分子
a、刚性双原子分子
m1
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互相之
间也达到热平衡。如:若 A与C热平衡, B与C
热平衡, 则 A与B热平衡
C
导热板
此时 TA=TC=TB
AB
意义: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必然存在一个相同的 特征--- 它们的温度相同。
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 (1)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度 T(K) 选取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基本点,
学习本章内容的要领是:
(统计)方法→(统计)规律→(统计)意义
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1 、气体分子热运动中大量(每一个分子)分子的 运动是无序的(偶然的)(混乱的),而大量分子 (偶然事件)的集体表现,却又存在着一定的(统 计)规律。
2、统计规律 大量偶然事件从整体上反映出来的一种规律性。
统计规律的例子
2 z
2 i
2 ix
2 iy
2 iz
2
2 x
2 y
2 z
2 x
2 y
2 z
12
3
22
二.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压强 p:大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垂直 施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冲力。
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 → 气体分子动量变化(冲量) → 对器壁的冲量(冲力) →压强
t3 r2 i5
C.
b、非刚性双原子分子 m2 在温度较高时发生振动
y
y 转轴
x
m2
m1
z
* C
x
z
3)刚性多原子分子 等同于自由刚体
t3 r3 i6
说明:在温度比较低 的情况下,气体分子可视 为刚性分子。
刚性分子的自由度
t 自由度
分子
平动
单原子分子 3
双原子分子 3
多原子分子 3
r 转动 i t r 总
1) 伽尔顿板
单个小球落入哪个狭槽 是偶然的,而大量小球 在各个狭槽内的分布是 确定的,服从统计规律
.......................................................................................................................................
2、理想气体宏观定义:
实际气体在 P不太高、T 不太低时遵守气体三
定律
•玻意耳定律(PV) •盖-吕萨克定律(VT)
•查理定律(PT)
由此把在任何温度和压强下严格遵守气体三定
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根据气体三条实验定律: pV 恒量,
T
用于理想气体、标准状态:
pV T
p0 T0
m M V0mol
则 PV N RT NA
n N V
分子数密度
NR
P
T
V NA
P nkT
R k N A 玻耳兹曼常数
常用形式
7.2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 关于每个分子的力学性质的假设 1)不考虑分子的内部结构并忽略其大小,即分子
可视为质点;(线度d ~ 1010 m, 间距 r ~ 109 m, d r ) 2)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很短,可以认为气体分子之
压强的物理意义 统计规律 宏观可测量量
p
2 3
nεk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单个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是偶然的 、不连续的, 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总效果: 恒定的、持续 的力的作用。
压强是大量分子对时间、对面积的统计平均结果
问 为何在推导气体压强公式时不考虑分子间的碰撞 ?
说明
(1) 压强 p 是一个统计平均量。它反映的是宏观量p
v2
速度取向各方向等几率
y
0
x y z 0
2 x
2 y
2 z
i Ni
z
i N i
i
Ni
i
2 ix
N
i
2 x
i
Ni
i
i Ni
x
ix N i x i N i
i
21
0
x y z
2 x
2 y
解:(1)由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式
1 mv2 3 kT 3 1.38 1023 273 5.65 1021J
2
22
(2) 由关系式 p = nkT,n 为1m3的气体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