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备课讲稿
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讲梁长征
7、教师应“下水做题”,制定出学习工 具单中所列问题的标准答案,以便及时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需做实验的课,老师必 须先行一步,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上课要求 (1)、教师必须提前候课,必须在上课铃 响前到达教室门口,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发现学生缺课要及时弄清情况,及时向班主 任反映,班主任应立即处理。 (2)、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 教材、资料、教案、教具、课件等。教师一 进入教室,不得中途出入,不允许出现不带 教科书和教案进入课堂或中途离开课堂取教 具等行为。
2、好课有效。这里的“有效”是指有效率、 有效果。
3、好课民主。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我们的 预设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有出乎意料的问题 和点子,这就要求我们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 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
4、好课求真。真实的课才是“好课”。 总之,要上出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要做到
大部分课是好课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好课还要 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效度)、学习方式 的吸引度(自主、合作、探究、引领、语言)、 动态生成的把握度(教师的能力)等等。
⑥要充分发挥电教、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教具
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课堂练 习密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⑦教学态度要和蔼,语音要适中,语速要合理,
姿势要文明。结构化语言运用恰当、准确、简练, 普通话流利。肢体语言要丰富,善于激情激趣,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努力 避免声音太小、一个音调、有口头禅、吐字不清、 语速太快、方言土语等。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青睐。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主题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为例,进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参与人员1. 三年级语文教师2. 学校教研组长3. 教研室专家七、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1:30-2:00)1. 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参、教学案例等。
2. 教研组长对活动流程进行简要说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主备人汇报(2:00-2:30)1. 主备人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 展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
(三)集体研讨(2:30-4:00)1. 教师们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
2. 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a.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b.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c.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d.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e. 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有效?3. 教研组长或专家对研讨过程进行引导和总结。
(四)教学展示(4:00-4:30)1. 主备人进行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
2. 教师们对教学展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反思(4:30-5:00)1. 教研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2. 教师们进行个人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八、活动预期效果1.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表时间:2014-06-19T10:04:31.4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5月总第121期供稿作者:刘华林陈春英[导读] 但它重在课前预设,所以难以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刘华林陈春英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第一中学261300当前,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也提出了更高、更明确要求。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专业意识、品质和能力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
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有效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有效,或者为什么高效、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
因此,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都需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发言(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是我们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交流教学心得的平台,更是我们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备课组发言,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首先,我想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各位同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这次活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备课经验。
一、明确备课目标,把握教学方向备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备课组在每次备课前,都会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强调,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点:1. 把握教材结构: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2. 分析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内涵,发现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3. 拓展教材资源: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拓展教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三、关注学情,因材施教备课不仅要考虑教材,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备课组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1. 了解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
2. 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3. 关注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备课组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教研活动前领导讲话(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教研活动,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我校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教研工作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涵盖了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过去一年,我校通过开展以下措施,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1. 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教学问题。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能够分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广“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 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过去一年,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引进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3. 开展课程评价,对课程进行动态管理。
通过课程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课程。
三、加强教育科研,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过去一年,我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文字稿(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的1.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 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4. 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一)核心素养解读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
她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集体备课环节1. 确定备课主题:根据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各学科组确定了相应的备课主题,如语文组“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数学组“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思维培养”等。
2. 分组讨论:各学科组根据备课主题,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3. 成果分享: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
随后,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教师针对分享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4. 修订完善: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各小组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课堂教学实践1. 示范课展示:各学科组选取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理念付诸实践。
2. 评课议课:示范课后,其他教师针对示范课进行评课议课,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总结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2. 集体备课的形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
3. 通过示范课展示和评课议课,教师们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青年教师集体备课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在此,我将以“凝聚智慧,共育未来——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与实践”为题,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集体备课有助于青年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拓宽视野,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集体备课有助于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意识,共同进步。
3.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这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有助于营造和谐、团结的教学团队。
二、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的实践方法1. 明确备课目标备课前,青年教师应明确备课目标,包括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预期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深入研读教材备课过程中,青年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
同时,关注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衔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
3. 收集教学资源青年教师应广泛收集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图书资料、教学视频等。
这些资源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创新教学设计在集体备课中,青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新教学设计。
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
5. 反复试讲与修改备课完成后,青年教师应进行反复试讲,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在试讲过程中,其他教师应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教研活动教研员的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此,我代表教研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教研活动的意义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通过教研活动,我们可以:1. 深入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 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1. 主题明确,突出重点。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找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 突出实践性,注重实效。
教研活动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关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 鼓励创新,追求卓越。
教研活动要鼓励教师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
4. 注重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教研活动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三、对教师的要求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要认真研究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成长。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关爱学生的成长。
4. 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对学校的要求1.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2. 加强教研制度建设。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研制度,规范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 关注教师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学校要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教研人员集体备课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教研人员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3. 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4.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就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为教研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2. 集体备课:以学科组为单位,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集体备课。
3. 课堂观摩:组织教研人员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4. 教学研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四、活动过程1. 专题讲座活动伊始,教育专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趋势,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专家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2. 集体备课各学科组根据专家讲座的内容,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研人员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3. 课堂观摩活动中,教研人员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
在观摩过程中,大家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4. 教学研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研人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黄陂区教学研究室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将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全体教师合作探究,研讨教学,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一、认识重大意义,是搞好集体备课的前提。
1、集体备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有教育者认为:学校是超越功利的,从根本上说学校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学校发展集中体现在内涵发展上。
“办人民满意学校”已成为百姓所盼,“让孩子上好学”正是教育年所指,“注重内涵发展”则是诸位校长所想。
所谓内涵发展即是提升学校的文化、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核心力的发展,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这其中,教师个体的发展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
目前,我区随着生源的减少,大批片级中学、村级小学逐渐合并到街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
然片中、村小老师普遍年纪偏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缺憾都不太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大大制约了学校内涵发展。
怎么办?集体备课可以在先进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广大教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互动研讨促进老师专业能力长进,这种积极的沟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校内涵发展。
2、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追求考试的分数;家长、社会看重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话题,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堂。
如何让老师们明确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应备什么、教什么?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他们能于自主、合作、探究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应对策略,需要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共同研讨解决。
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拓展老师的教学视野,规范老师的课改行为,丰富老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现象,可以使许多可预见的“少、慢、差”等教学问题在备课研讨中就引起老师们的重视,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失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备课教研活动信息稿(3篇)
第1篇近日,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组织开展了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备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校特开展此次备课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12个学科组。
各学科组在备课组长带领下,针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听课评课本次活动共安排了10节示范课,由各学科组优秀教师担任主讲。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课后进行评课,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专题讲座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活动成果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教师们对教材、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2. 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们结合听课评课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
3. 促进教师交流。
备课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活动总结本次备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强备课教研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具体来说,本次活动有以下几点收获:1. 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的编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研活动安排集体备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将围绕某一学科进行,以促进教师对该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深入理解。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2022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教师,特别是承担本次集体备课学科的教师。
六、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包括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特点、内容安排等。
(2)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梳理和分析。
(3)对教材中的实验、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2. 教学设计(1)针对教材中的每一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2)设计教学活动,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
(3)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3. 教学资源(1)收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教学反思(1)对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2)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分享教学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七、活动安排1. 第1周:教材分析(1)各学科组进行教材分析,梳理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
(2)各学科组负责人整理分析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2. 第2周:教学设计(1)各学科组根据教材分析结果,进行教学设计。
(2)各学科组负责人对教学设计进行审核,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第3周:教学资源收集与分享(1)各学科组收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
(2)各学科组负责人组织教学资源分享会,促进资源共享。
教研活动案例汇报材料(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2023年3月开展了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
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主题:针对某一单元或课程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 过程:首先,由主备人详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然后,其他教师针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共识,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 主题: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 过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观摩。
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总结经验。
3. 教学研讨- 主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 过程:首先,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然后,其他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教研组长或专家进行总结和点评。
4. 经验分享- 主题:分享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 过程:邀请优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分享,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学习借鉴。
四、活动实施1. 组织领导- 成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 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2小时。
- 根据活动主题,灵活调整活动时间。
3. 场地安排- 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教研活动,确保活动环境安静、舒适。
教研活动备课提纲(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本教研活动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资源共享。
3.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培养教师反思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时间本次教研活动时间为两个课时。
四、活动内容(一)第一课时1. 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特点、内容体系等。
- 确定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
2. 教学策略探讨- 针对教学重难点,讨论有效的教学策略。
- 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借鉴经验。
3.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 确定教学流程,优化教学环节。
4. 教学反思- 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
- 教师之间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第二课时1. 课堂观摩- 观摩教师课堂教学,记录教学亮点和不足。
-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享教学心得。
2. 互动交流- 教师之间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 邀请专家进行点评,提供专业指导。
3. 教学改进- 根据观摩和交流的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 制定教学改进方案,明确改进措施。
4. 总结与反馈- 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享收获和体会。
- 收集教师反馈意见,为后续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介绍教研活动背景、目标和流程。
2. 教材分析:教师分组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
3. 教学策略探讨:教师分组讨论教学策略,分享成功案例。
4.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
5.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观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他教师观摩并记录。
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集体研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备课,时间为两周;第二阶段为分散备课,时间为两周。
四、活动内容1. 课程标准解读- 教师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
-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体现。
2. 教学目标设定- 教师共同讨论并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 分析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3. 教学内容分析-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 探讨如何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师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探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 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 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6. 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共同收集、整理和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活动组织1. 成立备课小组:按照学科、年级或课程设置备课小组,每组由2-3名教师组成。
2. 明确责任分工: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备课活动,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
3. 制定备课计划:备课小组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备课时间、地点、主题等。
精心打磨优质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精心打磨优质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人说,磨课好比磨刀石,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有人说,磨课好比拐杖,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有人说,磨课好比镜子,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的确,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磨课,教师会认识到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薄弱,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
所以,“磨课”要在“磨”字上做文章,既要磨,就要有一股磨劲,磨教学目标、磨教学的闪光点、磨教学的疑惑点等。
通过磨课的交流研讨,教师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足,结合学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备课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和实现高效课堂;同时,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将得以提升,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磨准教学目标首先,要认真分析学情,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制定并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备教材又要兼顾学情;精心设计教案,并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恰当利用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条件。
其次,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做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自己思考解决的或小组合作能完成的教师决不能代劳,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磨出教学的闪光点我们在教学中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一定会出现许多闪光点。
这些闪光点,可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语,可以是有效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对学生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个练习题,也可以是使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
凡是能给我们启发、振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我们磨的经典内容。
三、磨出教学的疑惑点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疑惑,这些疑惑可能是来自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可能是来自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来自课堂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是来自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是来自学生的异常表现,等等。
小学学校集体备课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小学全体教师,就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发言。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就小学学校集体备课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增强团队凝聚力集体备课有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小学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1. 集体备课制度尚不完善目前,我校集体备课制度尚不健全,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集体备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教师备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备课不够认真,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影响了教学质量。
3. 教师间交流不足部分教师之间存在隔阂,不愿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导致集体备课效果不佳。
三、改进小学学校集体备课工作的建议1. 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内容、形式等,确保集体备课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培训,提高教师备课水平,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技巧。
3. 优化备课资源学校应积极收集、整理备课资源,如优秀教案、教学案例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素材。
4. 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应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可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
5. 严格考核与评价学校应建立健全集体备课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四、总结总之,集体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研活动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强教之基。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一、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升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共同进步的平台。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
3. 加强团队协作:教研活动有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团队协作。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分享教学经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 推动学校发展:教研活动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通过教研活动,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1. 明确教研目标: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
例如,针对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题研讨。
2. 创新教研形式:教研活动要注重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3.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教研队伍的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研队伍。
4. 注重教研成果的转化:教研活动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教研活动的实践案例1. 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备课质量。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教研活动领导总结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和总结这次教研活动的成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对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此,我代表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一、活动回顾1.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确保本次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步骤。
在活动筹备阶段,我们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确保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教师需求。
2. 多样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分享、教学难题研讨、专题讲座、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旨在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交流、成长。
3. 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素养我们邀请了教育教学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
专家们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4. 互动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
这种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二、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反思,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了专业成长。
3. 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用新理念转化自己教学行为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是第一要务。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师生的发展。
如果说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学生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目的。
教师发展的土壤在课堂,那么追求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将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立功之地。
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在未来社会将难以为计。
同理,学生要健康发展,也依赖于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无效的或说是低效的学习将会有碍于学生发展甚至贻误其终身。
教师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师的追求。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需要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成果的分享;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去想、去说、去思、去做,积极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提供“阳光”、“空气”和“水”。
其次,教师要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向的、多向的互动关系。
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认真倾听,适时引发质疑、主动与学生合作。
课堂氛围和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会不断激发。
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创设良好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教师备课力求做到细和实,要备课标、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包括板书)、备练习、备测试。
所备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扩展性和生成性。
讲课要引入巧妙,讲解精当,练习合宜,反馈积极,总结系统规范,板书工整清晰,多媒体实用恰当,学生上课状态良好,积极思维,全面动脑动手,认真记录笔记。
对教学过程明确要求,新课讲授一般遵循:第一环节5分钟,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复习旧知识,创设科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第二环节15分钟,讲授新课内容,“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主要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问题。
教师点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强调充分,对难点巧妙突破,列举例题举一反三,扫清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分析、记忆和理解;第三个环节10分钟,思考、消化、训练,学生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疑解疑,了解学生反应,把握教学效果;第四个环节5分钟,展示学习成果,实践问题,让学生谈解题思
路、解题方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和补充;第五个环节5分钟,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掌握的方法加以总结,补充新的更好的方法,提升认知规律和解题技巧,提示下节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力争做到知识的当堂消化,向40分钟要效。
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或复习进一步提高。
3、建立教学反思制度,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要努力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2)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教师来反思;(3)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如写教后反思、阶段教学回顾等;(4)通过学生家长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
具体可以对一堂课乃至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应进行教学反思,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表达就是:“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不应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
这样做效果不错,为什么不错?要思考、要总结、要提升、要推广;这样做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思考、要寻根、要论证、要改进。
教学反思制度的建立,使教师时时留心辨别教学问题,主动积极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4、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明确教师自我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
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
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
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
新课程更需要专业成长的新型教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
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建立清晰的个人发展规划,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工作。
要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一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学校领导帮助教师确立自己的优势发展区,确立教师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以及围绕这些目标而制订的具体措施。
学校教科室或教务处要对教师制订的规划认真评估,力求做到“度身定制”;各个教研组也应该以“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为主线形成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遵循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途径、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目前,教师的专业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个适应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并强化条件性知识,包括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知识等等,并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主导方向。
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等。
3、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二、让校本研修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平台
通过校本研修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厚实的师资保障。
要重视优化教师队伍,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发挥骨干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发展特长。
培养一支乐于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形成“立足现实、有所作为、突破重点、有新作为”的发展思路,以促进教师队伍持续、有序的发展。
1.重视专家引领,突破教师发展瓶颈
应当充分依托校内骨干教师和校外专家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学校师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走上快车道。
通过专家和骨干教师的指导和讲学,使学校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拓宽任职教师的培训渠道和专业视野;通过教研组骨干教师和外聘专家“传、帮、带”,使学科教师接受有效的校本研修培训,培养一批有实力的骨干教师。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尝试建立对话交流制度,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教研人员、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和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
以促使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2.完善实施“合作共营”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合作发展
如何有效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校情后,尝试建立同伴互助的专业机制——合作共营小组,使之成为教师进行专业对话、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效能的一种形式,搭建教师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3.开展实践性研修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提升
(1)建立以年级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研修小组,主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第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第三,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的教师研修小组要努力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之目的。
(2)开展课例研究,基本环节为“课前设计——课堂观摩——课后研讨”。
(3)进行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采用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普通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每位教师进行“说课——上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