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理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有什么口诀
![地理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有什么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8cf692c9ec3a87c24128c44d.png)
地理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有什么口诀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南北半球夏冬两季昼夜长短不一。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春分和秋分为长短分界点。
1昼夜长短怎幺变化1、春分指向夏至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
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
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
北半球
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1cd74472e3f5727a4e96203.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安徽明光中学周兵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纬度变化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
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
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
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a15113da32d7375a4178045.png)
1、如图1所示,北京时间为: B
A.12月22 日 12时 B.12月22 日 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12日0时 2.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 区所占的面积: D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3、日照图中确定直射点位置
A、直射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直射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注意:南北半球,直射点在极昼出现的半球) [例3]读图3,图中DE为昏线,读后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 23°26′N,110°W 。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 B 大的是 A ,日出较早的是 。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160°E~180°~20°W 。
0 30
30
0
s
N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12月22日
前后。 。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23°26′N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 夏至 节 气;当DE为昏线,此日是 冬至 节气; 春分或秋分 当AD为晨线,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
间是 20点 8点整,DF是 ;当北京时间为 晨 线。
现极昼、极夜现象。
(4)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现象,极圈仅
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现象。
3、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度数/15度 =(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4-夜长时间 (因为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会把 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 )
夜长=夜弧度数/15度 =(日出时间-0)×2 =(24-日落时间)×2
昼夜长短的变化(使用)
![昼夜长短的变化(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65a821cfc789eb172dc875.png)
思考:
不同纬线上的点,昼夜 长短状况如何呢?
一、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
1、二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 等长。
0° 23°26′ 46°52′
90° 66°34′ 43°08′ 0°
2、北半球夏至日, ①赤道各地昼夜长; 太 ②北半球各地昼长于 夜,纬度越高昼越 长,北极圈及其以 阳 北地区出现极昼; ③南半球各地昼短于 夜,纬度越高昼越 光 短,南极圈及其以 南地区出现极夜。
(1)、四季
1、天文上: 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长 , 太阳高度最高 冬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短 , 太阳高度最低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气候统计上: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的季节; 的季节;
二 十 四 节 气 与 四 季
北 温 带
23026′N 北 回 归 线
无太阳直射也 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有太阳 直射 无极昼 极夜 无太阳直射也 无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无直射
热 带
23026′S 南 回 归 线
南
66034′S
南
温
极
南寒带
带
圈
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四季五带练习巩固练习:
读地球的光照图(图 1),回答: 6 22 (1)此图是_______月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 85°26′ (2)如果长沙在 28゜N,那么它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北 23°26′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3)A、B、C 三地的昼长状况,从长到短依次排列是 地方时分别是 6月22日4时、8时、10时 ,北 京时间是 6月22日14时 ______________. (4)A、B、C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是 C<A<B 此时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全年最大值 。 __________. (5)A 地的夜长是__________,N 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_. 植树节至国庆节期间,A、B、C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 怎样变化? A地正午太阳高度先逐渐增大,6 月22日前后达到全年最大值,之 后逐渐减少; B地正午太阳高度先逐渐增大,6 月22日前后达到全年最大值90°, 之后逐渐减少; C地正午太阳高度先逐渐减小, 6月22日前后达到全年最小值, 之后逐渐增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592d4dce518964bce847c04.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邻水二中xx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纬度变化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
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
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
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
xx各地反之。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967dc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f.png)
一、昼夜长短变化旳原因
因为黄赤交角旳存在,地球公转 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 起昼弧、夜弧旳长短变化,从而造 成昼夜长短旳变化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二、昼夜长短旳纬度变化
观察春分、秋分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纬同长)。
2、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昼夜长短相反。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另二分之一球则相反。
三、昼夜长短旳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
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
昼最长 夜最短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 有什么规律?
全球越向北昼越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整年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整年夜最长,昼最短。 赤道地域昼夜等长。
3、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圈内及其以北(极昼)
读图描述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侧视图
S 南极上空俯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
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3、规律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日出 6:00
早于6:00 晚于6:00
正午 12:00 12:00 12:00
日落 18:00
晚于18:00 早于18:00
四、四季旳划分
天文含义旳四季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旳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旳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之间旳过渡季节
2.绘出赤道和北极圈.南极圈上旳三地 昼长随季节变化旳曲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bf50c1965ce05087732133f.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邻水二中邓明红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纬度变化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
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
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
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d709f4f705cc1755270914.png)
【图形解析】
北回归线
23º 26´N 6 月22日
赤道
9 月23日 23º 26´S
3 月21日
9 月23日
b
1 月1日
a 南回归线
12 月22日
从a月到b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
各地昼渐长 。
月份 b a 0 ① 2 4 ② 6 8 ③ 10 12 14 ④ 16 昼长/时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 )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
【请记住它】60°N夏至日昼长为 18时29分 。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3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 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 份可能是( C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a Q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4)日出、日落
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出,昏线上 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落。 ②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
【高考回眸】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 成1~3题。
月份 b a 0 ① 2 4 ② 6 8 ③ 10 12 14 ④ 16 昼长/时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_昼夜长短的是如何变化的
![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_昼夜长短的是如何变化的](https://img.taocdn.com/s3/m/ac78cc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0.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_昼夜长短的是如何变化的地球自转造成了地表各处昼夜的交替。
天文学上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两部分。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一周,白天与黑夜循环一次,形成一个昼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的秋分、春分日外,各地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等长,当夜弧大于昼弧时,则夜长昼短。
反之亦然,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晨昏圈一斜一正地变化,同纬度地区的昼弧和夜弧也跟着彼此消长,因此导致昼夜长短不断变化。
昼夜变化的规律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以及地球在公转,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4分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就好像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径长,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必然气温高,这就是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晨昏圈经过的各地,正经历着一天中的清晨或黄昏。
那里见到的太阳,正好位于东方或西方的地平上。
昼夜变化的解释地球不仅在空间有昼夜半球之分,而且,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两半球在时间上不断地相互交替,使得各个地点时而位于昼半球,因而经历着白昼;时而位于夜半球,因而经历着黑夜。
这叫做昼夜交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4a184b750e2524de4187e29.png)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
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此日昼最长 南半球此日昼最短
极夜
夏至日昼夜长短规律: 从南极圈向北,昼渐长,夜渐短。
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
23°26´ S
A
C
B
D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A
例.读某日甲、乙、丙、 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 示意图,若图中有两 地位于南半球,这两
地是(双选)(CD)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 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 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 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 无关。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
始纬度=90°-太
阳直射点的纬度。
P.
纬度愈高,极昼
(极夜)出现的天
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 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23°26´ N 赤道
23°26´ N 赤道
23°26´ S
A
C
B
D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A
7、昼夜平 分规律:春 秋分日,全 球各地昼夜 平分,均为 12小时。赤 道上终年昼 夜平分,均 为12小时
三、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343cefbb4cf7ec4afed036.png)
例7.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 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 甲的日出时刻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早,有时同步日出。 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 162°40′ 到 左右。 (2)若要想一年中任何时候甲 地日出时刻都不会比乙地早,甲 地位置应该在什么地方?在右图 中作图说明。
例1.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 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 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19时 (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 (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 A. 9月21~30日 B.10月1日~10日 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例2.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 分别是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2)在图示月份中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例3.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例7.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 成8~11题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c638ccb6137ee06eff9187f.png)
用什么衡量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 夜弧 夜弧所占的比例表 示。
昼弧
昼 弧
赤道
昼 弧
夜 弧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 等长 ; 昼弧>夜弧,则昼 长 夜 短 ; 昼弧<夜弧,则昼 短 夜 长 ;
在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是否相同?
春 秋 分 日: 太 阳 直 射 赤 道
B C D
E
思考:该图表示哪个极点的俯视图?日期是?判断图中 各点的昼长,并总结该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
180º A B
C
读图描述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
侧视 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
A
南极上空俯视图
全球各地的 昼夜均等长,为12 个小时。
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 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A 冬 至 日: B 太 阳 直 射 C 南 回 D 归 线 E
F C
四 四季的更替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随时间的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四季的更替
四 季 的 划 分
天 文 特 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北 极 圈 66°34′N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北 回 归 线 23°26′N 有太阳直 射现象 南 回 归 线 23°26′S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66°34′S 南 极 圈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寒带
思考:一年之内,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夹角最大为 多少度?出现于何节气?直射点的纬度数和极 昼极夜的纬度度数之间有何关系?
晨昏圈所在平面 与地轴的夹角等 于直射点的纬度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56dbbc94028915f804dc266.png)
图 2-3-2
(2012 年山东卷)
图 2-3-8
(2012 年福建卷)
图 2-3-9
(2008年宁夏文综)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 昼长度变化。读图1,完成34~35题。
A
34.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两月分别是( )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4.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①同一天,北半球某地的昼长 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某地的夜长
②某地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
在5月份,开普敦( )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
C
【跟踪练1】(2011 年佛山二模)
,
④同纬度地区 昼长相等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昼最长,夜最短
夏至
23°26′N
昼渐长 夜渐短
0°
春分
昼渐短 夜渐长
全球昼 秋分 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次年春分
全球昼夜平分 23°26′S
昼渐短 夜渐长
冬至
昼渐长 夜渐短
夜最长,昼最短
以北半球为例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往北(南)移,
北(南)半球各地昼长 增长 ②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 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最小值 。冬 至日,反之。
A+θ =90°
θ
A
太阳直射点
A: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θ: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3.极昼、极夜及其变化规律 极昼或极夜出现的起始纬度与太阳直 射点的纬度互余;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52fd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e.png)
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昼夜长短的变化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等角度,探讨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绕着南北极轴每24小时完成一周,也就是一天的长短由此来决定。
自转造成了昼夜的周期性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样性。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动的过程。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25天,这一时期被定义为一年。
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完全的圆形,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有所变化。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1. 黎明和黄昏的时刻黎明是指太阳距离地平线上方12度时,天空开始明亮的时刻。
而黄昏则是太阳距离地平线以下12度时,天空开始暗下来的时刻。
黎明和黄昏的时刻会随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北纬中心地区,春秋分时黎明、黄昏时间大约为12小时;夏至时黎明时间较早、黄昏时间较晚,而冬至时则相反。
2. 白昼和黑夜的长度白昼是太阳高于地平线时的时间段,又称日光时间。
白昼的长度会受到经纬度、季节和大气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一年中的夏至时白昼最长,可达15小时以上,而冬至时白昼最短,只有9小时左右。
黑夜是太阳低于地平线时的时间段,也就是没有阳光直射的时间段。
黑夜的长度与白昼正好相反,也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位于不同的纬度,因此昼夜长度也会有所差异。
接近赤道的地区,昼夜时间基本相等,而越近极地,白昼和黑夜的时间差距越大。
2.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在夏至时,太阳直射区域偏北,北半球白昼时间较长;而在冬至时,太阳直射区域偏南,北半球白昼时间较短。
反之,南半球的昼夜变化与此相反。
3. 大气传播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传播也会影响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b99c14a76e58fafab0034e.png)
规律:4、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5、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另一半球则相反。 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 移动,太阳 直射点向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越接近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反之 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昼最长 夜最短
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春分 至 夏至 夏至 至 秋分
昼 长 夜 短 昼 短 夜 长
白昼逐渐变长
白昼逐渐变短
白昼逐渐变短 白昼逐渐变长
秋分 至 冬至
冬至 至 春分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扩大 北极圈内极夜 范围逐渐缩小
同一时刻:全球正午太阳 高度自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
侧递减。(随纬度变化)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相等且随季节变化
(1)、四季
1、天文上: 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长 , 太阳高度最高 冬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短 , 太阳高度最低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气候统计上: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的季节; 的季节;
太阳直射在哪个纬度? 赤道上
全球昼夜有什么分布规律? 等长,均为12小时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6.22 北半球
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南半球
南极圈以内为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12.22 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夜长短怎么变化高一地理
![昼夜长短怎么变化高一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b08a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2.png)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南北半球夏冬两季昼夜长短不一。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为长短分界点。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昼夜长短怎么变化高一地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昼夜长短怎么变化
1、春分指向夏至
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分析一:
1、由于地球在其运动中始终保持这66.5°的倾斜角绕太阳公转,而且还北极点始终正对着北极星附近,于是造成了太阳直射点只在南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你可以用一个球体的东西演示琢磨,就很容易明白了。
2、夏之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这一天24小时都被太阳照射,形成极昼。而南回归线(23.5°S)上,南极圈(66.5°S)以南的地区这一天24小时都见不着太阳照射,形成极夜。
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按季节变化
夏天(北半球)昼长பைடு நூலகம்短;
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
春秋两季(全球)昼夜平分。
按纬度讲:(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空间变化 (同时不同地) 即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2)、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 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思考: 冬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 短情况有什么规律?有 无极昼极夜现象?
全球越向南昼越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全年 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全年 昼最长夜最短。赤道地 区昼夜等长。南极圈及 其以南(极昼)
A
B
3、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时,下列时间 段正确的是( ) (以下均为北半球的节气) A、从春分日到秋分日 B、从夏至日到冬至日 C、从秋分日到春分日 D、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4、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昼长夜短 的时间为( ) A、3.21—6.22 B、6.22—9.23 C、9.23—12.22 D、12.22—3.21
如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 则A点的日出时间为0点; C点和D点的日出时间为5点; F点的日出时间为6点; E点的日出时间为8点;
––––地球公转的地的更替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
4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情景创设
思考:
湖州市路灯开关的时间能 否随季节调整,既方便居 民的生活又合理用电? 讨论: 如果你是这一建议的受理 人,你将如何答复市民的 提问?你的依据是什么? 夏季昼长,路灯开启时 间应推迟,冬季昼短, 路灯开启时间应提早。
1
、 昼 夜 长 短 变 化 的 原 因
夜弧
昼 昼弧 昼长夜 夜 短 直射点 23· 5° N 长 昼夜等长 短
极夜 昼短 夜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极昼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背景知识】
同一纬圈上:
昼弧+夜弧= 24 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 等长 ;
昼弧>夜弧,则昼 长 夜 短 ; 昼弧<夜弧,则昼 短 夜 长 ;
夏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 夏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 短情况有什么规律?有 无极昼极夜现象? 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半 球昼长夜短且全年昼最 长,夜最短。南半球昼 短夜长且全年夜最长, 昼最短。赤道地区昼夜 等长。北极圈及其以北 (极昼)
二分日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
二分日全球各地昼 夜长短情况有什么 规律?有无极昼极 夜现象?
我们湖州市一年中昼夜长短有哪 几种情况呢?(用专业术语)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春分和秋分昼夜等长
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半球?我们湖 州市的昼夜长短的状况是怎样的?此 后几天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湖州的昼夜长短将怎么变化?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 昼变长,夜变短
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B、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C、全球昼夜平分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关于北半球的昼夜长 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太阳直射赤道
3月21日 春分
昼夜平分
太 阳 直 夏至 射 北 6月 回 22日 归 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赤道
太 阳 冬至 直 昼最短 12月 射 夜最长 22日 南 回 归 线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无极昼极夜现象。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点纬度 春分 3.21 赤道 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平分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秋分 9.23
赤道
昼夜平分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D
A
课堂讨论:
(1)同一天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怎样?
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长。 (3)为什么二分日昼夜等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 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平分每一条纬线。 (4 )为什么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晨昏线和赤道都是地球大圆,球面上任意两 个大圆都相互平分。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春分至夏至 夏 昼 白昼逐渐变长 半 长 夏至至秋分 年 夜 短 白昼逐渐变短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至冬至 冬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夜 昼 半 范围逐渐扩大 短 冬至至春分 年 夜 北极圈内极夜 长 白昼逐渐变长 范围逐渐缩小
A
B
3、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时,下列时间 段正确的是( ) (以下均为北半球的节气) A、从春分日到秋分日 B、从夏至日到冬至日 C、从秋分日到春分日 D、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4、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昼长夜短 的时间为( ) A、3.21—6.22 B、6.22—9.23 C、9.23—12.22 D、12.22—3.21
7、越接近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 度越小,反之越大。
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B、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C、全球昼夜平分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关于北半球的昼夜长 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规律:
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2、同一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 纬同长),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 昼夜长短相反。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幅 度越大。 4、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5、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则相反。
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 返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D
A
3、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4—夜长 =(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2 夜长= 24—昼长 注:同一纬线地区昼长、夜长相同,日出、 日落时间相同。
日出时间:指该地所在纬线和晨线交点的时间; 日落时间:指该地所在纬线和昏线交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