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刑事诉讼法介绍图文.ppt
《刑事诉讼法》PPT课件
![《刑事诉讼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349a53af1ffc4ffe47ac40.png)
见等。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一、定罪权仅由人民法院享有
二、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必须严格依据刑事法律的规定
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 释放。
4.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审判阶段) (1)被告人有罪但具有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 (2)能够认定被告人无罪的,法院应作出无罪判决。
【例2-3.多选题】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08年真题 )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了其制定目的,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
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 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 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 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的范围 1.外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代表、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2.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 3.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者持有外交护照来中国的外交官员 5.经中国政府同意给予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其他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士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7e89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7.png)
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 的活动,在中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 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 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 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 个人的干涉。
•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 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 律监督,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 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收集证据是侦查机关的重要职责 ,必须依法进行。收集证据的方 法包括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 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搜查 、扣押等。
证据的审查
审查证据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的重要职责,必须对证据的真实 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全面审 查。审查过程中要注重对证据之 间的矛盾和疑点进行排查。
证据的判断
判断证据是审判机关在庭审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法律规 定和审判经验,对证据进行综合 分析和判断。在判断证据时,要 注重对全案证据的整体把握和对 单个证据的细致分析。
辩护人应当积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当事 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
刑事代理制度
刑事代理的概念
刑事代理的种类
刑事代理人的权利与义 务
刑事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 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 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 讼,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 后果的一项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法课件PPT资料74页
![刑事诉讼法课件PPT资料7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1435bd02d276a200292e66.png)
(二)书证 1.书证的概念 2.常见的书证 3.书证的特点 4.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与联系 书证的收集与审查判
断
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质 属性和存在状态证明案件真实
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1.外部特征:指物证的 形状、大小、数量、 颜色、新旧程度等
2.物质属性:指物证所具有的质 重量、材料、成份、结构、性
物 证
物证是否客观真实: (1)是否是伪造的;
的
(2)是否因自然原因或其
审
他原因发生变形失真;
查
(3)是否确实与案件事实
判
有客观的联系;
断
要查清物证是原物还是复
制品
要查清物证的来源
物证在刑事案件中的证明作用
【案情】
某日清晨,一牧羊人在河边 发现一具尸体,立即报告公安人
员,警方马上派员进行侦查。 经过一昼夜的工作,搜集到 下列证据:
【案情】
现场遗留的两支香烟头,是 “石林”牌的。
距离现场不远处有一枚清新的 皮鞋印记, 42码波浪纹底痕。
经尸体检查,死者是被凶手用手 掐住喉咙窒息而死,颈部有明显 的表皮剥脱,可见清晰的掐痕。
在不远处有一摩托车印痕,奔 向公路,并沿公路向南消失。
【案情】
经分析,初步认定:凶犯是 一个30岁男子,身高在1.751.80 米之间;并将两枚香烟头送鉴定 室化验所含唾液,以便分析凶手 型;派人追捕。又获下列证据: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第三节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四种证据分类的划分依据。 二、八种证据各自的范围。(重中之重)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四种言词证据:证人
第五俄罗斯刑事诉讼法
![第五俄罗斯刑事诉讼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a1dfce8bd63186bcebbc75.png)
申请人如果认为法官资格审查委员会违反 本法规定的任职法官遴选程序,或对其作 出的有关决定不服,可按法律程序提出申 诉。 法官资格审查委员会将有关推荐公民担任 法官职务的决定送达相应法院主席后,如 法院主席同意该决定,则应按规定的程序 任命被推荐人担任法官职务; 如法院主席不同意该决定,则应将其退回 原法官资格审查委员会重审。如果经重审, 法官资格审查委员会又以2/3以上多数维持 了原决定,则法院主席必须任命被推荐人 担任法官职务。
4、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根据联邦法律 规定,作为第一审法院,审理监督和再审 程序案件。 5、最高仲裁法院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 6、最高仲裁法院的职权、创立与活动程序 由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予以确定。
九、联邦区域仲裁法院 1、联邦区域仲裁法院在其管辖范围内, 作为第二上诉审法院和再审法院审理案件。 2、相对于俄罗斯联邦主体仲裁法院和 本区域第一上诉审仲裁法院来说,联邦区 域仲裁法院是上级法院。 3、联邦区域仲裁法院的职权、创立与 活动程序由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予以确 定。
凡是达到该法规定的年龄、受过高等法学 教育、具有所要求法律职业工作经历并且 未患有影响担任法官职务疾病的俄罗斯公 民均有权在向有关考试委员会递交专业考 试申请后参加法官任职专业考试。 法官任职专业考试由考试委员会主持,考 试委员会无权拒绝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 参加法官任职专业考试。 考试结果从其通过之日起三年内有效,并 在法官任职的整个期间有效。
(三)要成为俄罗斯联邦所属共和国最高法院, 边疆区、州法院,联邦直辖市法院,自治 州法院,自治区法院,军区(舰队)军事法院, 区联邦仲裁法院的法官,必须年满30岁, 并具有7年以上法律职业工作经历; (四)要成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仲裁法院,俄罗 斯联邦主体宪法(宪章)法院,区法院,卫戍 区军事法院以及国际法院的法官,必须年 满25岁,并具有5年以上法律职业工作经历。
《刑事诉讼法概述》课件
![《刑事诉讼法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355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8.png)
鉴定人在进行鉴定时,应当运用 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相关问 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分析
,并提供准确的鉴定意见。
04 刑事强制措施
拘传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 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 一种强制措施。
拘传通常适用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传唤没有 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总结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等环节。
详细描述
首先,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次,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 将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最后,判决生效后,被告人必须履行赔偿义务,否则将被强制执行。 在整个程序中,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侦查
侦查的定义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 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侦查的程序
侦查的程序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搜查 、扣押物证、书证等专门调查工作,以及采取拘传、取保 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侦查的终结
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写出侦查终结 报告,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应当 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
02 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
立案的定义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 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 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
立案的程序
立案的程序包括接受报案、审查材料、决定是否立案等步骤。
刑事诉讼法 全部讲义 .ppt
![刑事诉讼法 全部讲义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feb20469eae009591bec33.png)
▲1、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2、公正和效率的关系 (1)矛盾:实体公正与效益;程序公正 与效益 (2)依存:实体公正与效益;程序公正 与效益
三、意义
决定刑事诉讼目的及程序设计。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目的
一、概念 二、内容 三、意义
一、概念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建立刑事诉讼 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 的理想结果。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刑事诉讼程 序的所有参与者,即在刑事诉讼中参与一定 诉讼活动,依法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 定诉讼义务的机关和个人。它包括刑事诉讼 主体,具体有:
(一)国家专门机关:指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一 定诉讼职能的国家机关。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刑事诉讼价值 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构造(结构) 刑事诉讼阶段 刑事诉讼职能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客体 刑事诉讼行为
第一节 刑事诉讼价值
一、概念 二、内容 三、意义
从日本、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的刑事 诉讼法和理论研究,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 或者争论有客观真实说、客观真实与程序 正当并重说、程序正当说三种观点。
二、内容
(一)直接目的,分为两个层次
1、惩罚犯罪
2、保障人权
两者并重,实现司法公正。我国不同时期 有侧重;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 也会有侧重。
(二)根本目的,有赖于直接目的的实现
第六节 刑事诉讼主体
一、概念 二、内容 三、意义
一、概念
刑事诉讼主体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具有 独立地位,并承担相应控、辩、审三种基 本诉讼职能,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发 展和结局起决定性作用和影响的专门机关 和诉讼参与人。
最新刑事诉讼法ppt课件
![最新刑事诉讼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8cf3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7.png)
谢谢您的凝听
THANKS
指在刑事诉讼中,与案件有 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案件公 平审理的审判人员、检察人 员、侦查人员等应当自行躲 避或被当事人申请躲避。躲 避原则旨在确保司法公平, 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产生。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古代刑事诉讼法
古代社会的刑事诉讼法大多以习惯法和不成文法为主,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诉讼程序通 常比较简单,处罚手段较为残暴。
辩解律师的阅卷权
辩解律师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 案卷材料。
代理制度
代理律师的职责
代理律师应当在代理权限内,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参与刑 事诉讼活动,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
代理律师的权限
代理律师可以代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代为申述、控告,代为申请 鉴定,以及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要求等。
诉讼代理人
律师、法律工作者、近亲属等 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其他诉讼参与人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提供证据、鉴定意见、翻译等支持诉讼活动
协助查明案件事实
04
证据制度
证据的种类
物证
指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 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 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作案工具 、赃款赃物等。
。
起诉程序
审查,审查内容 包括犯法事实、证据、法律适用
等方面。
不起诉决定
审查后,如果认为犯法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人 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提起公诉
如果认为犯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切 充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 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https://img.taocdn.com/s3/m/3916debe65ce05087632137c.png)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第一部分通则第一编基本规定第一章刑事诉讼立法第二章刑事诉讼的原则第三章刑事追究第四章刑事诉讼的参加人第二编刑事诉讼的参加人第五章法院第六章刑事诉讼的控方参加人第七章刑事诉讼的辩方参加人第八章刑事诉讼的其他参加人第九章不允许参加刑事诉讼的情况第三编证据与证明第十章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第十一章证明第四编诉讼强制措施第十二章拘捕犯罪嫌疑人第十三章强制处分第十四章其他诉讼强制措施第五编申请和申诉第十五章申请第十六章对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的公职人员的行为和决定的申诉第六编其他规定第十七章诉讼期限诉讼费用第十八章平反第二部分审前程序第七编刑事案件的提起第十九章提起刑事案件的事由和根据第二十章提起刑事案件的程序第八编审前调查第二十一章审前调查的一般条件第二十二章侦查第二十三章确定刑事被告人提出指控第二十四章勘验检验侦查试验第二十五章搜查是取邮件、电报的扣押谈话的监听和录音第二十六章询问当面对质辨认核对陈述第二十七章司法鉴定的进行第二十八章侦查的中止和恢复第二十九章刑事案件的终止第三十章刑事案件和起诉书一并送交检察长第三十一章检察长对附有起诉书的刑事案件的行为和决定第三十二章调查第三部分法院诉讼程序第九编第一审法院的诉讼程序第三十三章第一审法院的诉讼程序第三十五章法庭审理的一般条件第三十六章审判庭的预备部分第三十七章法庭调查第三十八章控辩双方的辩论和受审人的最后陈述第三十九章刑事判决的作出第十编法院审理的特别程序第四十章在刑事被告人同意对他提出的指控时作出法院判决的特别程序第十一编和解法官审理案件的特点第四十一章和解法官管辖的刑事案件的诉讼第十二编陪审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特点第四十二章陪审法庭审理的刑事案件的诉讼第十三编第二审法院的诉讼第四十三章对尚末生效的法院裁判的上诉和抗诉第四十四章审理刑事案件的第一上诉程序第四十五章审理刑事安件的第二上诉程序第十四编刑事判决的执行第四十六章刑事判决、裁定和裁决交付执行第四十七章审理和解决与刑事判决执行有关问题的程第十五编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刑事判决、裁定和裁决的复审第四十八章监督审的诉讼程序第四十九章因新的情况或新发现的情总现恢复刑事案件的诉讼第四部分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第十六编某几类刑事案件的诉讼特点第五十章末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第五十一章适用医疗性强制措施的诉讼程序第十七编某几种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特点第五十二章某几种人刑事安件的诉讼特点第五部分刑事诉讼领域的国际合作第十八编法院、检察长、侦查员和调查机关与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相应机关和公职人员合作的程序第五十三章关于法院、检察长、侦查员和调查机关与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相应机关和公职人员合作程序的基本规定第五十四章引渡儿罪人进行刑事追究或执行刑事判决第五十五章移交被判外剥夺自由的人在其本国服刑第六部分诉讼文书表格第十九编诉讼文书表格的应用第五十六章应用诉讼文书的办法第五十七章诉讼文书清单俄罗斯联邦关于旅行《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的联邦法律。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法学概论》PPT课件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法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92e9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e.png)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主要制度
• 一、刑事诉讼管辖 • 刑事诉讼管辖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直
接受理刑事案件方面以及法院系统内 一、刑部事诉在讼审法判的概第念一审刑事案件方面的分工 刑证事实诉犯或讼罪是和权国惩限家罚划司犯法罪分机分。关子在的当活事动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揭露犯罪、 刑事•诉(讼法一是)国家立立法案机管关制辖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五) 执行 • 已经核准生效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经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最高法院
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交付原审法院执行。 •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
三、辩护制度 • 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及其辩护人反驳指控,提出有利于己 方的事实和理由,以证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无罪、罪轻 或者应当减轻、免除 处罚,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 以辩护权实施主体为标准,辩护可以分 为自行辩护和辩护人辩护。辩护人的辩 护又有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律师辩护 和非律师辩护的区分。
1
客观性
2
相关性
3
合法性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进展过程
• 一、立案 •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对报
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 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 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 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 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 是立案的两个条件。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进展过程
(一)公诉 • 1.提起公诉 • 2.不起诉。
不起诉有四类: • 法定不起诉 • 酌定不起诉 • 证据不足不起诉 • 附条件不起诉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进展过程
俄罗斯刑事诉讼法介绍
![俄罗斯刑事诉讼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7a2f01ce53a580217fcfe58.png)
Q:是否检察长在辩诉交易中处主导地位,进而强化检察机 关在刑事案件中的地位?
谢谢观看!
三、俄罗斯新刑诉法的改革
2. 辩护人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调查权
会见权
阅卷权
俄: 1960:明确给予被告人充分的阅卷权利,并允许律师帮助其了解
案卷材料 修订:被告人和他的辩护人所必须了解案件全部材料的时间不受
限制 中: 2012:被告人阅卷权、被告人自行行刑诉法的改革
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材料是啥?
三、俄罗斯新刑诉法的改革
2. 辩护人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调查权
会见权
阅卷权
1960:辩护人从被准许参加诉讼时起,有权会见被告人 修订:有权会见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 2001:嫌疑人有权在第一次被讯问前单独会见辩护人;在对嫌疑
人采取拘捕后,在开始对其讯问前,嫌疑人有权要求与其辩护人 单独会见,内容保密
二、俄罗斯刑诉法的特点
1. 发展特点
二、俄罗斯刑诉法的特点
2. 新制度特点
二、俄罗斯刑诉法的特点
2. 新制度特点
二、俄罗斯刑诉法的特点
2. 新制度特点
三、俄罗斯新刑诉法的改革
1. 三权分立中尴尬的检察权定位
1.1 检察权的归属(形式与理念的冲突)
检察权
三、俄罗斯新刑诉法的改革
1. 三权分立中尴尬的检察权定位
第三阶段:2002年新法颁布以后
一、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沙皇俄国时期 第二阶段:十月革命后苏维埃联邦至俄罗斯联邦成立初期 第三阶段:2002年新法颁布以后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逐渐趋同于西方“民主”、“自由”、“共和” 的理念,新法在立法体例与基本形式上与之前适用的法典十分相似, 但内容实质已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