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1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第1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第1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1 光的基本知识1.1.1 可见光与彩色三要素…1. 光与色光是一种物质,它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它是电磁辐射中的一小部分。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其范围为105~1025Hz。

.在整个电磁辐射波谱上,只有极小一部分能够被人眼所看到,即能产生视觉,将这一小部分称为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在380—780nm(毫微米)之间。

如图1-1所示。

彩色是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一种视觉反映。

所以,在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射入人眼时,会引起不同彩色的感觉。

错误!图1-1 电磁波频谱图由图1-1可知,随着波长的缩短.所呈现的彩色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果将上述彩色混在一起便呈现白光。

2. 物体的颜色彩色来源于光,所以人眼对于一个物体的彩色感觉必然与照射该物体的光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体呈现的颜色就是物体表面对照射光源中某些光谱成分的反射光对人眼所引起的视觉效果。

对于透明物体,则是透射光所引起的视觉效果。

所以,物体呈现的颜色不仅与物体本身吸收与反射某种光谱的属性有关,同时与照射光源的属性也有关。

在没有任何光源照射的黑夜里,任何物体都呈现为黑色。

3.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

任何一种彩色对人眼引起的视觉作用,都可以用彩色三要素来描述。

①亮度是指人眼所感觉的彩色的明暗程度,亮度主要取决于光的强度,还与人眼的光谱响应特性有关。

②色调是指彩色的颜色类别,如红、橙、黄、绿、青、蓝、紫分别表示不同的色调。

它是彩色最基本的特性。

物体的色调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吸收特性和透射或反射特性,还与光源的光谱分布有关。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色调。

③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程度。

同一色调的彩色,其色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

色饱和度与彩色中所掺入的白光比例有关,掺入的白光越多,色光越浅,色饱和度越低。

色饱和度用百分数表示,如某色光中若掺入一半的白光,则色饱和度为50%,未掺入白光的纯色光,其色饱和度为100%。

第一章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电视是20世纪电子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电视在人类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人感叹的说:如果今天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电视技术是综合光学、材料学、物理学、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从电视技术的诞生到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视所发挥的社会作用,都充分体现出电视技术的神奇和奥秘。

电视是如何完成图像的光电转换、传递、接收以及各相关功能,本章将深入浅出的介绍。

第一节彩色电视的三基色原理一、三基色原理人眼之所以能感受到自然界五彩缤纷的景物,是由于光波映入人眼而引起的视觉效果。

光波也是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很广,其中,人眼可以直接看到波长在380~780毫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如表1-1-1所示。

因此,只要物体的辐射波或反射波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和色彩。

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颜色,我们采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三个物理量来描述,通常称之为彩色三要素。

表1-1-1 可见光的波长与颜色1.亮度亮度反映光刺激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

通常光辐射体的功率越大,亮度越高,反之则亮度越低,对于不发光的物体,亮度取决于它反射光功率的大小。

将亮度经光电转换形成的电信号称为亮度信号,通常用E Y或Y表示。

它是黑白电视的主要物理量。

对于彩色电视,为了能与黑白电视兼容,亮度信号也是彩色电视必需传送的信号之一。

2.色调色调,反映了物体颜色的类别。

如:红、绿、蓝等不同颜色。

色调与光的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如580毫微米波长的光呈现黄色,某物体的色调取决于光源的波谱成分和它本身反射光的波谱成分。

例如,树叶在阳光(白光)照射下,它吸收了其他光谱成分而将绿色光谱成分反射,从而呈现绿色;白纸在绿光照射下,只有绿色光谱被反射,红光与绿光叠加产生黄光红光与蓝光叠加产生品光红光、绿光与蓝光叠加产生白光而呈绿色。

因此,当我们观察物体颜色时,除了物体本身的属性外,还与照明光源的光谱特性有关。

色度学基础(色温)

色度学基础(色温)
Saturation饱和度、纯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 (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Brightness亮度
彩色三要素
Hue Lightness Saturation
混色规律及实现方法
相加混色——光的合成,各分色的光谱成分相加,彩色电视就是利用红、绿、蓝三基
表色系统
显色系统(Color Appearance System) (按照所见颜色的心理感受对颜色进行分类、整理)
混色系统 (根据光的混色实验,按照必要的基准色光的混和 量 ,对某种颜色与基准颜色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孟塞尔(Muncell) 表色系统 德国DIN表色系统 瑞典Nature Color system
CIE表色系统 CIE1931RGB CIE1931XYZ CIE1976 L*a*b* CIE1960 L*u*v*
孟塞尔表色系统
竖直方向 ➢中央轴代表明度,它在底盘位置的明度为0,代表黑色;而在中央轴的顶端的照度为102,代表白色;在 此二位置的中间则均分为10等分。由此,照度轴上共有11个刻度。 水平方向 ➢孟塞尔立体的剖面还用横竖线分成很多小格,离中央轴的水平距离则用饱和度表示。饱和度C的竖直有2、 4、6、8、10、12、14。 底盘弧度方向 ➢底盘有五个主要色相:红(R)、黄(Y)、绿(G)、蓝(B)、紫(P)和五个中间色调:黄红(YR)、 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冷暖色调
生理上的感觉如,红、橙、黄为暖色系;蓝、绿、黑为冷色系。
色温
早霞 黄昏 正午 其它白天时段 白天正午的阴影和月夜 白炽灯 聚光灯 烛光 新闻灯 三基色日光灯 商场日光灯 蜡烛及火光 朝阳及夕阳 家用钨丝灯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

第1.3讲 色度学知识

第1.3讲 色度学知识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本原理
2、视力范围与电视机屏幕
水平方向的夹角20° 人眼视觉最 清楚的范围 垂直方向的夹角15°
屏幕宽高比为4:3或5:4 (高清大屏幕一般用16:9)
3、清晰度与图像的扫描行数 电视图像的清晰度与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有关,
该能力称为电视系统的分解力。通常用扫描行数来表征电视系 统的分解力 。 (1)水平分解力:沿垂直方向的像素点数。 (2)垂直分解力:沿水平方向的像素点数。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4、亮度特性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本原理
对同一波长的光,当光的辐射功率不同时,则给人的亮 度感觉也不同;辐射功率相同而波长不同,则给人的亮度感 觉也是不同的。
100
20 (%) 0 400
相 对 视 敏 度
80 60 40
500
600
700
555nm 视觉灵敏度:同等能量的光源 ,人眼对 λ=555nm的黄绿色光的亮度感觉最强。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本课小结: 1、可见及其特性 2、彩色三要素 3、人眼的视觉特性 4、三基色原理与混色 5、亮度方式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本原理
作 业: 1、彩色三要素包括哪些?分别由什么决定? 2、什么是三基色?三基色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3、写出下列光线的混合色: 黄+青+紫= 青 + 紫 =
红 780 630

黄 600 580
绿 510


紫 380 nm
450 430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本原理
(2)波长在380nm~780nm之间。 (3)波长由长到短分别引起人眼红、橙、黄、绿、青、蓝 、紫七种色感。即可见光包括七种颜色的光。 (4) 白色光(如: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可以分解为 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 3、物体的颜色 (1)发光物体的颜色:其颜色由该发光体所产生的光谱分 布来决定。 由照射光源决定; (2)非发光物体的颜色: 由物体的性质决定;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第 16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1-3 相加混色(RGB彩色模式) 相加混色(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
彩色电视技术中采用的是将红、绿、蓝三 红 蓝三种基 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从而获得不同的彩色光的方 法,称为相加混色法,又称RGB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在这种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中,红、绿、蓝被称为基色光。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蓝光+红光=紫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补色: 补色:与基色相加为白色的彩色,称为其基色的 补色。红、绿、蓝的补色为青、品(紫)、黄。
第 14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1-1 彩色光三要素(HSB彩色模式) 彩色光三要素(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
色性 色彩基本分为暖色(也称热色)和冷色(也称寒 色)两类。红、橙、黄为暖色,给人以热烈、温暖、 外张的感觉;青、蓝、紫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 静、内缩的感觉。
色调(亦称调子) 亦称调子)
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体表 面笼罩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向和色彩氛围之中,这种 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
第 17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紫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1-3 相加混色(RGB彩色模式) 相加混色(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
第 18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1-3 相加混色(RGB彩色模式) 相加混色(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
计 色 三 角 形
第 19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第 25 页 第一章 色度学基础
1-3 相加混色(RGB彩色模式) 相加混色( 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
亮度方程
NTSC 制的亮度方程: 制的亮度方程: Y=0.299R+0.587G+0.114B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彩色电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色度学与视觉生理学基础上的。

因此要了解彩色电视应该首先了解色度学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

一、彩色的三要素人眼对任何一种颜色的光引起的视觉反应,都可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三个参量来描述,通常把颜色的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的三要素。

1.亮度:是指彩色光对人眼作用后,人眼所能感觉到的明暗程度。

2.色调:表示颜色的种类,如红、绿、黄等的区别,取决于该种颜色的主要波长。

3.色饱和度: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是按该种颜色混入白光的比例来表示。

没有掺入白色光的单色光的色饱和度是100%。

在彩色电视技术中,色调和色饱和度常常被用来组成色度的概念。

也就是说,在彩色电视中所说的色度就是色调和色饱和度的合称,它即表明了彩色光的颜色种类,又表明了颜色的深浅程度。

二、三基色原理与混色方法1.三基色原理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光都可以分解为红(Red)、绿(Green)、篮(Blue)三种基色光;相反,利用红、绿、篮三种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的彩色。

这个规律称为三基色原理。

特点:三基色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在彩色电视中选择红、绿、篮作为三基色是因为人眼对这三种基色的光最敏感。

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一种基色不能由另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合成后的彩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比例决定;它的亮度等于三基色亮度的总和。

2.混色法在彩色电视中采用相加混色法。

相加混色法有直接混色法和间接混色法两种。

直接混色法——是把三种等量的基色光同时投射到一个白屏幕上,会得到不同的颜色。

让我们做一个试验吧,请从三基色中选择步步不同的颜色组合,注意摄像机屏幕有什么变化。

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调节三种基色的不同比例,可以混合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

间接混色法——是利用人眼视觉的特性进行混色的。

通常可分为时间混色法和空间混色法。

1)时间混色法:将三种基色的光轮交替的投射到白屏幕上,只要色轮的转速够快,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可得到与直接混色法相同的效果。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全反射法
全反射法是将三种基色光以不同百分比同 步投射到一块全反射平面上,由此构成了投影 彩电。
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相减混色
在彩色印刷、彩色胶片和绘画中旳混色采 用相减混色。
相减混色是利用颜料、染色旳吸色性质来 实现。混合颜料时,每增长一种颜料,都要从 白光中减去更多旳光谱成份,所以,颜料混合 旳过程称为相减混色。
1.1
光旳特征与光源
1.2
光旳度量
1.3
色度学概要
1.4
人眼旳视觉特征
1.5
电视图像旳传送及基本参量
1.6
准彩条信号
1.1光旳特征与光源
光是一种电磁波 。人眼能看见旳可见 光谱只集中在(3.85~7.89) 1014 Hz 频段内。
可见光谱
无线电波
频率/Hz
105
红外线 1010
紫外线 1015
X射线 1020
电视图像基本参量
图像清楚度
电视图像清楚度是人眼能觉察到旳电视 图像细节旳清楚程度。
详细说来,清楚度是指人眼宏观看到旳 图像旳清楚程度,是由系统和设备旳客观性 能旳综合成果造成旳人们对最终图像旳主观 感觉。
按图像和视觉旳特点,图像清楚度一般从水 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描述,有时还增长斜向清楚度 指标。
上转变为不同亮度、色度旳光点。
图像分解与顺序传送
电视扫描方式
在电视系统旳接受端,显像管外部都装 有水平和垂直两组偏转线圈。当水平和垂直 偏转线圈中同步加入锯齿波电流时,显像管 中电子束既作水平扫描又作垂直扫描,而在 荧光屏上形成直线扫描光栅,这称为直线扫 描。
电子扫描 = 水平扫描 + 垂直扫描
缺陷:明显旳闪烁感
逐行扫描方式
电视扫描方式

第1章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第1章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图1-3 相对视敏函数曲线
二、人眼的色度视觉
视觉三色原理的假设:锥状细胞分为三类, 分别称为红敏细 胞、绿敏细胞和蓝敏细胞,它们分别只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光 谱能量的刺激产生视觉反映。三种细胞对可见光的反应灵敏度 曲线如图1-4 所示。
图中VR()、VG( )、VB( )的峰值分别出现在 580nm,540nm和440nm处。VB( )的幅度很低,图中将其 放大20倍。三条曲线的总和等于相对视敏函数VY( )。
欧洲的DVB系统、美国的ATSC系统、日本的ISDB系 统等。
第一章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1.1 光的性质
一、可见光与颜色
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从310-3m到310-17m,包含了无
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宇宙射线等。 波长为380nm~780nm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
四、视觉惰性与闪烁感觉 1.视觉惰性 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
度的光突然作用于人眼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 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当光消失以后,亮度感觉也要经过一段 时间之后才能消失。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称之 为视觉惰性,如图1-6所示。
图1-6 视觉惰性
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个分量光的亮度之和。 另外,亮度还和波长有关,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对视 觉引起的亮度感觉也不相同,这就是上一节已经介绍过的视敏 特性。
• 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绿、蓝等 指的就是色调。前面讲到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也是指的色 调不同。
•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 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越浓。各种谱色光都是饱和度 最高的彩色。饱和度与彩色光中掺入的白光比例有关,掺入的 白光越多,饱和度就越小。因此,饱和度也称为色纯度。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其中d表示能分辨的两个相邻点的最近距离, 其中d表示能分辨的两个相邻点的最近距离,l表示人眼到 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人眼的视觉惰性:人眼对于 一定的光亮有一定的视觉暂 留的特性。t1~t2 为视觉暂留 时间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 ◆临界闪烁频率 临界闪烁频率 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约 为46Hz,大于48Hz图像就足 够清晰) ◆影响临界闪烁频率的因素: 光亮度、亮度变化幅度 ◆临界闪烁频率时隔行扫描电 视系统设计依据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
重要
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即任何两种基 色都得不到第三种基色; 将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引起各 种不同的彩色感觉,可以得到自然界中 的大多数颜色; 合成彩色的亮度等于构成该混合色的各 个基色的亮度之和; 合成彩色的色度有三基色分量比例决定 。
◆互补色:凡是两种色
光相混合而成白光或 灰色,这两种色光互 为补色。
ΦV (λ ) = K ∫ Φ e (λ )V (λ )d λ
式中:Фe(λ)——光辐射体的功率波谱。 光通量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中是一个导出单位,即:1lm 的光通量等于发光强度为1cd(坎德拉)的均匀点光 的光通量等于发光强度为 (坎德拉) 源在立体角为1sr(球面度) 源在立体角为 (球面度)的空间范围内发出的光的 通量。 通量。
◆发光强度(光强) 发光强度(光强)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的亮度视觉特性:人眼对不同颜色 的光的亮度感觉不一样。 ◆人眼的视网膜由大量光敏细胞组成,按 其形状分为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其中 杆状细主要来分辨明暗,对彩色不敏感 (夜晚视觉,由杆状细胞起作用),锥 状细胞既能辨别光的强弱,又能分辨颜 色(白天视觉过程主要由锥状细胞起作 用)。

第1章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第1章 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1.5.3电视图像基本参量 宽高比 根据人眼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 范围是在垂直视角约15°,水平视角 约20°的矩形面积之内.因此,电视 机屏幕一般都设计成矩形. 我国原来的模拟电视图像宽高比为 4:3.生理和心理测试表明,图像宽 高比达16:9以上的宽幅图像利于建立 视觉临场感.为此,我国高清晰度电 视的图像宽高比已确定为16:9.
1.3.2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实现相加混色的方法: 空间混色法
空间混色法是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射到同 一表面的相邻三点上,只要三点相隔足够近, 由于人眼的分辨力有限,故看到的不是三种基 色,而是它们的混合光.
1.3.2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实现相加混色的方法: 生理混色法
当两只眼睛同时观看不同的颜色,人们所 感觉到的彩色不是两种单色,而是它们的混合 色,称为生理混色法.
1.5.2电视扫描方式 隔行扫描的缺点: 行间闪烁现象 并行现象引起垂直清晰度下降 易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 隔行扫描产生的视频信号对于压缩处 理和后期视频制作带来困难
1.5.2电视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电子束从屏幕左上端开始,按照从 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均匀速度 一行接一行的扫描,一次连续扫描完 成一帧电视画面的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幅度:
1.6标准彩条信号
相位:
作业
P23
2.说明彩色三要素的物理含义. 6.什么是图像分辨力?什么是图像清 晰度?图像清晰度与图像分辨力有什么 联系和区别? 8.图像显示格式是指什么?什么是 720@60p,1920×1080i 和1080p格式?
1.6标准彩条信号
1.6标准彩条信号 彩色电视为了与黑白电视兼容,必 须传送一个亮度信号,以便黑白电视机 接收.在彩色电视中,常用两个色差信 号(B-Y)和(R-Y)来代表色度信息,它们与 彩色摄像机输出的R,G,B三基色信号 存在下列关系: Y = 0.299 R + 0.587G + 0.114 B R Y = 0.701R 0.587G 0.114B B Y = 0.299 R 0.587G + 0.886 B

色度学基础(色温)

色度学基础(色温)
该三个假想色在CIE-RGB系统中的色度坐标分别为:
r
X
1.275
Y
-1.739
Z
-0.743
g -0.278 2.767 0.141
b 0.003 -0.028 1.602
CIE-RGB与CIE-XYZ系统的转换关系:
三刺激值关系:
X = 0.490 0.310 0.200
R
Y = 0.177 0.812 0.011
摄影用钨丝灯 早晨及午后阳光 摄影用石英灯 平常白昼 220V日光灯 晴天中午太阳 普通日光灯 阴天 HMI灯 晴天时的阴影下 水银灯 雪地 电视萤光幕 蓝天无云的天空
3200K 4300K 3200K 5000~6000K 3500~4000K 5400K 4500~6000K 6000K以上 5600K 6000~7000K 5800K 7000~8500K 5500~8000K 10000K以上
CIE表色系统 CIE1931RGB CIE1931XYZ CIE1976 L*a*b* CIE1960 L*u*v*
孟塞尔表色系统
竖直方向 中央轴代表明度,它在底盘位置的明度为0,代表黑色;而在中央轴的顶端的照度为102,代表白色;在此 二位置的中间则均分为10等分。由此,照度轴上共有11个刻度。 水平方向 孟塞尔立体的剖面还用横竖线分成很多小格,离中央轴的水平距离则用饱和度表示。饱和度C的竖直有2、4、 6.8、10、12、14。 底盘弧度方向 底盘有五个主要色相:红(R)、黄(Y)、绿(G)、蓝(B)、紫(P)和五个中间色调:黄红(YR)、 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4.00
5.00
6.00
7.00
L公L사司BByLU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5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电视的基本参数
1.5.1 人眼视力范围与电视机屏幕形状 人眼的视觉最清楚的范围大约是垂直方向15°夹角、水
平方向20°夹角的一个矩形,如图1-14所示,因此电视机屏 幕多设计为宽高比4∶3的矩形。
为配合高清晰度要求增强现 场感与真实感,高清晰度电视 屏幕的宽高比一般为16∶9。
则屏幕上扫描光栅不均匀,会降低图像清晰度,甚至出现并 行现象。要保证隔行扫描准确,选取每帧扫描行数为奇数,
每场均有一个半行。
为了节约电视的传输带宽,我国电视采用隔行扫描。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a)隔行扫描光栅
(b)扫描电流波形
图1-6 隔行扫描光栅及 电流波形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3 色度学基础知识
1.3.1 光与彩色 1.光与色
光是一种具有能量的物质,它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 播,它是电磁辐射中的一小部分。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 其范围为105~1025Hz。
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在 380~780nm(毫微米)之间。如图1-7所示。
彩色是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一种视觉反映。不同波长
的光称为复合光。 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
光带,见图1-9所示。 白色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合光。 某种颜色的光,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由几种单色光 混合而成的复合光。 彩色光的混合遵循相 加混色规律。
图1-9 阳光的波谱
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3.5 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在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程度
通常把色调和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来自1 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
1.3.3 三基色原理与混色 1.三基色原理

色度学基础知识

色度学基础知识

三种电信号进行传送。在电视接收端,再将这三种电信号送至
彩色显像管,经过混色的方法就能重现原来被传送的彩色图像 了。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彩色图像的发送与接收示意图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 混色法
利用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来获 得彩色的方法,称为混色法。
彩色混色方法有两种:
①彩色光的混色(相加混色) ②彩色颜料的混色(相减混色)
的像素同时传送,而只要快速地按顺序逐个传送像素
就可以了。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 视力范围与电视机屏幕 由于人眼视觉最清楚的范围是水平方向夹角 20°、垂直方 向夹角 15°的矩形内,因此电视机的屏幕一般设计成矩形, 宽高比为 4∶3 或 5∶4。高清晰度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宽 高比一般为 16∶9。电视机尺寸大小常用对角线长度表示。 3. 电视图像清晰度与电视系统分解力 电视图像的清晰度是指人眼主观感觉到的图像细节的清晰 程度。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系统的分解力。扫 描行数越多,景物被分解成的像素就越多,重现图像的细节也 就越清晰,分解力就高。 当扫描行数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行数,清晰度提高较慢, 而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却急剧增加。为此,扫描行数 一般选在 500~650 行之间。我国选用 625 行,在高清晰度电 视中,扫描行数已增加到 1 000行以上。
色调取决于彩色光的光谱成分。
第一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3. 色饱和度
色饱和度——指彩色光颜色的深浅程度。
它与彩色光中含有的白光多少有关,饱和度
越高则颜色越深,所含有的白光就越少,不掺入 白光,色饱和度为 100%;白光的饱和度为零。 通常把色调和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F) 。色 度既说明彩色光颜色的类别,又说明了颜色的深 浅程度。在彩色电视系统中,实质上是传输图像 像素的亮度和色度信息。

优选第一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优选第一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4100 2200~3000 4800~5800
4000 6400~6900 8500~22000
光源 白炽灯(10W) 白炽灯(40W) 白炽灯(100W) 白炽灯(500W) 日光色荧光灯 冷白色荧光灯 暖白色荧光灯 普通高压钠灯
色 温/K 2400 2700 2750 2900 6500 4300 2900 2000
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 和接收电视的表演,开创了电视技技术把 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 认的电视诞生标志
1、电视的诞生
1936年贝尔德电视公司在英国 开始了电子方式的黑白电视 广播,从此电子电视的时代 开始了。
1957年的电视机 法国
☻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不反射光、也不透射光),其所辐的光谱与它的温 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绝对黑体光谱蓝色成分 升高)
3.0
由图看出,随
着温度的增加 相
,绝对黑体辐 对 2.0

射能量增大; 射
其功率波谱的
功 率 1.0
峰值向短波方
向移动。
0
可见光区
500nm
6000k 5000k
优选第一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前言
一、电视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之一
二、电视技术发展历程 三、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电视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 的发明之一
1.电视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变革中影响最 大的研究成果
2.电视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最先进研究成 果的集合体:
现代电视技术集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学、电 磁学、材料科学、卫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色度学、 人类视觉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
1963年,美国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同步通信 卫星“同步二号”

数字电视原理 01_第一章_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数字电视原理  01_第一章_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数字电视原理课程邮箱:tv_cauc@ ,密码:123456王晓亮wxl_ee@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2013-3-21第一章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1.1 光的特性1.2 视觉特性1.3 色度学基础电视: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实时1.1 光的特性电视技术的精髓就是研究如何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使重现光像能够使人感到最逼真地模拟实际景物的光像。

“电”“视”顾名思义是物理学与生理学结合的科学。

为使使重现光像逼真地模拟实际景物的光像必须首先了解光特性,了解人对光像的感觉特性。

1.1.1 可见光谱780nm380nm1.1 光的特性—(1)可见光谱1.1.1 可见光谱单色光: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复合光: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复合光作用于人眼,呈现混合色。

•太阳辐射的光含有各种单色光的波谱,给人以白光的综合感觉。

1.1 光的特性—(2)物体的颜色1.1.2 物体的颜色(色温的概念)物体颜色的产生•发光体•非发光体光源不同,物体颜色各异彩色电视系统一般用白色光源什么是白色?1.1 光的特性—(2)物体的颜色色温的概念定量地描述光源所发出的白光的品位。

绝对黑体——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完全吸收入射波的理想物体。

色温——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绝对温度下,其辐射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某一光源的光谱相同时,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是开(K)。

1.1 光的特性—(2)物体的颜色 色温的概念1.1 光的特性—(2)物体的颜色 标准光源A白光源(2800K)B白光源(4800K)C白光源(6770K)D65白光源(6500K)E白光源(5500K)(等能白光:E白)1.1 光的特性—(2)物体的颜色注意:色温描述的光源的光谱分布,与光源本身的温度无关例如,白炽钨丝灯温度为2800K时发出的白光,与温度为2854K的绝对黑体所辐射的白光相同,则白光钨丝灯的色温是多少?白光钨丝灯的色温是2854K,而不是2800K。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3)绝对黑体:指在任何温度下,能对任意波长光全部 吸收的理想物体。
温度愈高,它所辐射的光谱中蓝色分量越多, 红色分量越少。
(4)光源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温度来定义的,指光 源的光谱与某绝对黑体辐射的光谱一致时的绝对 黑体的温度。
如:①2800K温度的白炽灯发出的白光与
2854K温度的绝对黑体所辐射的白光一致,则此 时白炽灯的白光的色温为2854K。
R+G+B=W Y +B=W R+青=W G+紫=W
R+G+B=W R+G=Y G+B=青光 R+B=紫光
②三个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和 饱和度。 例如:
红光与绿光混合时,如果红光比例由小至大变化, 将依次产生绿、 黄绿、 黄、 橙、 红等颜色。同理, 当红、 绿、蓝三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时,将会得到 各种较淡的颜色,即饱和度较低的色调,如淡青、淡 绿、淡紫、淡红等等。
饱和度高,粉红色饱和度低。
❖ 色度:通常把色调与色饱和度通称为色度。
❖2. 三基色混色原理
(1)三基色:指红(R)、绿(G)、蓝(B)三种基本 色。用这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 的大多数色彩。

1-7
混 色 图
(2)三基色混色原理:
①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几乎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
例混合得到;反之,任意一种彩色都可以被分解为
13、不要只看塔尖,二三线市场比一线的更大。21.10.1121.10.1113:23:0913:23:09October 11, 2021

14、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2021年10月11日星期一下午1时23分9秒13:23:0921.1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Y(λ)
VG(λ)
VB(λ) VR(λ)
500
600
700
波长/nm
3、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的分辨力: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 能力;
3、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的分辨力:人眼对被观察物上两点之间能 1 分别的最小视角θ的倒数,即分辨力=

d h
θ
l
θ与d和l相关,其中d表示能分辨的两个相邻点的最近
距离,l表示人眼到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4、人眼视觉惰性
◆人眼的视觉惰性:人 眼对于一定的光亮有 一定的视觉暂留的特 性。t2~t3 为视觉暂 留时间 ◆中等亮度刺激下, 正常视力的人视觉暂 留时间为0.1s
光 脉 冲 亮 度
t 人 眼 视 觉 亮 度
t1
t2
t3
t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 重复频率。(约为46Hz,大于48Hz图像 就足够清晰)
3、卫星广播电视的出现
1962年,美国发射“电星一号”通信卫星, 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实验 1963年,美国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同步通信 卫星“同步二号”
4、数字电视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数字电视广 播标准,如欧洲的DVB系统、美国的ATSC 系统、日本的ISDB系统等。
三、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3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彩色电视发展
1938年,德国人弗莱彻西格提出三枪三束彩色 显像管设想; 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 束彩色显像管; 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NTSC兼容制彩色电视
2、彩色电视发展
1967年前联邦德国正式开播PAL兼容制彩色 电视;同年,法国和前苏联开播了SECAM 兼容制彩色电视。 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 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发展日趋成熟。
6000k 5000k 4000k 3000k
0
500nm
1000nm
1500nm
2000nm
☻色温:在可见光谱内,光源的光谱于某温度的绝
对黑体辐射的光谱一样时,则该绝对黑体的温度 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为K。
光源 油灯 蜡烛 月亮 日出后及日落前太阳光 中午太阳光 下午太阳光 阴天自然光 晴朗的蓝天 色 温/K 1900~2000 1900~2000 4100 2200~3000 4800~5800 4000 6400~6900 8500~22000 光源 白炽灯(10W) 白炽灯(40W) 白炽灯(100W) 白炽灯(500W) 日光色荧光灯 冷白色荧光灯 暖白色荧光灯 普通高压钠灯 色 温/K 2400 2700 2750 2900 6500 4300 2900 2000
3、配色方法(相加相减混色)
★相加混色法(时间、空间、生理)
☻时间混色法:三种基色轮流投射到某一表面, 轮换时间足够快,利用人眼视觉惰性,得到 相加混色的效果 (顺序制彩色电视基础)
☻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空间分辨力有限的特 性,将近距离三基色发光点看成相加混色。 (同时制彩色电视基础)
400
500
600
700
波长/nm
V(λ)为相对视敏度
2、人眼的色度视觉

假设人眼有3种锥状光敏细胞,分别只对 红、绿、蓝色光谱能量的刺激产生视觉反 应。相对视敏函数曲线 VR(λ)、VG(λ) 、 VB(λ)
(1)VR(λ)、 VG(λ) 、 VB(λ)最大值分别在 光谱的红、绿、蓝区 域; (2)某一单色光,波长值 可处在1、2、3条曲 线之下,一束入射光 入人眼,3种锥状细 胞产生不同的反应, 如黄光能激励红、绿 光敏细胞,产生黄色 感觉;
2、三基色原理:
重要
(1)、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即任何两种 基色都得不到第三种基色; (2)、将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引起 各种不同的彩色感觉,可以得到自然界 中的大多数颜色; (3)、合成彩色的亮度等于构成该混合色的 各个基色的亮度之和; (4)、合成彩色的色度由三基色分量色度的 比例决定 。
目前,我国电视国内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记录、 梳理、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 以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的史书 )
数字化
两极 化
装饰化
多频 道化
卫星化
现代电视技 术发展趋势
新材料化
系列化 日视化
高清 化
立体 声化
第一章 彩色电视色度学基础
1.1
光的性质 人眼的视觉特性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
本节将主要介绍人眼 亮度视觉特性和色度视 觉特性;人眼的分辨力 以及视觉惰性
电信学院
☻人眼的亮度视觉特性:人眼对不同颜色的 光的亮度感觉不一样; ☻同一波长的光,当其强度不一样时,给人 的亮度感觉也是不相同的; ☻人眼的视网膜由大量光敏细胞组成,按其 形状分为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夜晚 视觉,由杆状细胞起作用,白天视觉过 程主要由锥状细胞起作用)。
1927年,法恩斯沃思成功用电子
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 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标志 !
1936年贝尔德电视公司在英 国开始了电子方式的黑白 电视广播,从此电子电视 的时代开始了。
1957年的电视机 法国
2、彩色电视发展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 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fc=a㏒Lm+b Lm为光脉冲亮度(坎/米 2), a、b为常数9.6、26.6 ◆当重复频率>临界闪烁频率;人眼感 觉不到闪烁,其亮度为光脉冲亮度平 均值。
◆影响临界闪烁频率的因素:光亮度、 亮度变化幅度、明亮时间的占空比、 观看者离画面的距离、环境条件
◆临界闪烁频率是隔行扫描电视系 统设计依据
上节知识回顾 可见光谱 光的特性 色温及标准光源 人眼的亮度和色度视觉 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视觉惰性及临界闪烁频率
1.3 色度学基础
本节将主要介绍彩色三要素、三 基色原理;如何对颜色进行度量
和表示以及亮度方程的表示方法
电信学院
1.3 色度学基础
1、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
色饱和度,其中色调和色饱 和度合称色度。
相 对 视 1.0 敏 度 0.8 VG(λ)
VY(λ)
0.6 VB(λ)
0.4
VR(λ) 0.2
400
500
600
700
波长/nm
(3)两种光谱成分不同的 相 光,只要3种锥状光 对 1.0 视 敏 敏细胞对它们的感觉 度 0.8 相同,则主观色彩感 0.6 觉就相同。 0.4 (4)不同颜色的光对三种 锥状细胞刺激量不同, 0.2 产生的彩色感觉不同, 400 从而人眼能分辨出五 光十色的色彩。
d 60 3438 d 2 l 360 l

通常情况下, θ =1′~1.5′
★ 影响分辨力的因素:
(1)、最小视角取决于相邻两视敏细胞间距,即人 的视力 (2)、景物细节的亮度,如果亮度过高,分辨力不 会增加 (3)、景物细节的相对对比度,景物亮度与背景越 接近,分辨力越低 (4)、被观察物的运动速度,运动速度越快,分辨 力越低
☻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比黑白细节分 辨力低,这是大面积着色原理的依据。
细节色别 黑白 黑绿 黑红 黑蓝 红绿 红蓝 绿蓝 90 26 40 23 19 相对分辨力% 100 94
4、人眼视觉惰性
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作用于视网膜时, 不能在瞬间形成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 有一个短暂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 视亮度由大到小,达到最大值后有降为 正常值; 当光消失后,亮度感觉不能瞬间消失, 而是接近指数函数规律逐渐减小,这种 特性称为视觉惰性。
色度学基础
1.2
1.3
电信学院
1.1光的性质
本节将主要介绍光的 性质;以及人眼的亮度 和色度特性、分辨力、 视觉惰性等
电信学院
1.1光的性质
1、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人眼能够感觉到的可见光谱集中 在5×1014 Hz附近的一个很窄的光谱范围内, 波长为380~780nm。
2、光的特性: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有限; (2).不同波长的光呈现的颜色不同,随波 长由长到短颜色依次为:红、橙、黄、 绿、青、蓝、紫; (3).只含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含两 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 (4).太阳发出的光包含了所有的可见光, 若用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
3、标准光源:
☻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不反射光、也不透射光),其所辐的光谱与它的温 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绝对黑体光谱蓝色成分 升高)
3.0 可见光区
由图看出,随 着温度的增加 ,绝对黑体辐 射能量增大; 其功率波谱的 峰值向短波方 向移动。
相 对 2.0 辐 射 功 率 1.0
1.电视的诞生
1883年圣诞节(一说为 1884年),德国电气工程 师尼普柯夫(P.Nipkow) 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 盘”用机械扫描方法,作 了首次发射图像传送的实 验。每幅画面有24行扫描 线,图像相当模糊。
1、电视的诞生
1925年,英国的贝尔德(J.L.Baird),发 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 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扫描线,扫描器每 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有2 英寸高、1 英寸宽。 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 和接收电视的表演,开创了电视技术研 究的先河!
一、电视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 的发明之一
1.电视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变革中影响最 大的研究成果; 2.电视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最先进研究成 果的集合体:
现代电视技术集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学、 电磁学、材料科学、卫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色度 学、人类视觉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
二、电视技术发展历程
1、人眼的亮度视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