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全章 分课时)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全章 分课时)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导新同学们观察课本给出的两幅图,比较左图中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的长度较长?右图中位于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再用尺子量一量,结果与我们最初的判断一致吗?现在你还对自己的判断那么肯定吗?二、设问导读1.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了记录方便,还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2. 请填写:1m=_______cm,请推理:35m=_____ × 1m = 35 × ______cm = ______cm。

(想想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有什么规律?)试一试:2.5 um相当于多少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为了准确测量,人们设计、制作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你知道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有哪些?仔细观察你的刻度尺,并试着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________cm。

根据自己的测量过程,阅读课本“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部分内容,试着总结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刻度尺的选择、放置、读数及刻度值的记录等)。

5. 小组展示自己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结果完全相同吗?物理课本的宽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真实值,同学们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些差别,物理学中把二者之间的差别叫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减小这种差别。

6. 思考课本“想想议议”,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可以利用身上的这些部位作为“尺”进行粗略估测。

7.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什么?时间的测量会有误差吗?二、自我检测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2. 学完长度的测量,小辰同学对自己周围的物体进行了估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及同步课后作业:1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及同步课后作业:1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章综合理论活动导学案一、学习目的:班级姓名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转化法进展探究实验;2.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才能;3.通过综合理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探究的兴趣;二、预习探学:三、合作互学、交流助学: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1.实验目的:比拟材料的隔声性能。

2.器材:泡沫塑料、铝箔纸、衣服、一个鞋盒、一只机械闹钟、卷尺。

3.观察:聆听机械闹钟走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音调与响度。

把闹钟放在盒子里,盖上盖子,听一听声音有什么变化?4.想一想,议一议:〔1〕某同学为了比拟泡沫塑料、铝箔纸、衣服的隔声性能,他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在其周围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方案,你认为最正确的是,并说明你选择这种方案的理由。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间隔处,比拟所到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拟此处距鞋盒的间隔〔2〕当一个量与几个量有关时,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时要保证另外几个量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那么要比拟泡沫塑料、铝箔纸、衣服的隔声性能,需要控制哪些量要一样?5.请你在下面设计一个数据搜集表格。

6.开场实验:7.分析结论:〔1〕根据数据,按隔音性能依次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2〕由上述实验可知: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消费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运用这一特点来隔音?四、总结提学:五、达标检学:.小明想比拟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合适作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正确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处,比拟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拟此处距鞋盒的间隔.〔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间隔3米5米2米响度较响较响弱那么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第一章综合理论活动课后作业一.稳固练习: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原因是〔〕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电影院放映厅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凸凹不平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增强响声C.减弱回声D.改变声音的频率3.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1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2〕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观察图3,你能得出的结论是:;〔4〕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4.某同学想比拟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合适做声源的是.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法,你认为最正确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处,比拟放入不同材料时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拟放入不同材料时此处距鞋盒的间隔大小.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间隔很长略长短响度很响较响弱那么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5.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比拟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拟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间隔.分别用其实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1〕小明是通过的方法来比拟材料隔声性能的.〔2〕小芳认为:比拟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一样,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一样呢?〔写出三个〕1. 2. 3.6.随着生活程度的日益进步,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拟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一样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展了如下图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拟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一样,小明的做法是;〔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最强最弱较弱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合适隔音墙装修的是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前预习:〔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顿发声也就停顿。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

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态变化 温度【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与难点】1.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理解温度的概念。

【设问导读】1.自然界中水有哪些“化身”? 2.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状态: 具有345度 67.8(1(2(3液柱 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 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9.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 至 ,每小格是 。

使用前需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体温计 取出人体读数。

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量体温,测量的结果可能不正确(体温计显示较高的温度) 【自学检测】1.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 态,酒精是 态,氧是 态。

2.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3.常用的温标是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100度。

4.冰的温度很低,为-7℃,读作 。

5.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

7.体温计使用后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 ) A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 .放在沸水中煮 C .用医用酒精擦拭 D .用清水冲洗 8.阳光下,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冰块,其中甲盆中的冰块大,乙盆中的冰块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低ABC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无法判断 【巩固练习】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广州市冬季最冷的温度3.既没有一定体积有没有一定形状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正确描述 ( ) A.固体B.液体C.气体 D.固、液、气都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B.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的C.温度计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D.人体口腔的正常温度一定为37℃5.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 ) A.扫地时尘土飞扬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D.高温下铁块变成铁水 6.下列关于0℃的水和0℃的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B.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C.0℃的冰比0℃的水冷D.无法比较7.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导学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复习目标】1.估计生活中常见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使用方法。

2.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熟练辨别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3.回忆探究“固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的实验过程,知道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以及实验过程中一些相关知识。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课堂活动】中考链接一: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在实验室里,将一直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中考链接二: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冰棒含在嘴里变成糖水() B:冬天早晨看见草上的霜()C:自来水管“出汗”() D:夏天,湿衣服变干()E: 用久的电灯灯丝变细() F: 清晨的雾散去()G: 冬天,河水封冻了() H: 烧水时冒“白气”()其中,属于吸热的是属于放热的是中考链接三:例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实验中,试管放置的位置要求 。

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好处是 。

(3)小聪同学实验时发现该物质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该物质熔化时间的方法。

(4)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t 1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6)第t 1和t 2时刻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中考链接四: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_min 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

20XX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的答案(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力和压力课时1:什么是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特点。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形状或状态。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来表示。

研究重点:- 掌握力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1页的内容,了解力的定义和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2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力的大小。

课时2:压力和压强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用公式P = F/A来表示,其中P为压力,F 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物体受力的面积。

研究重点:- 掌握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压力和压强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3页的内容,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4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压力和压强。

单元二:浮力和密度课时3:什么是浮力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研究重点:- 掌握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理解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5页的内容,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6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课时4:什么是密度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用公式ρ = m/V来计算,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研究重点:- 掌握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和相对位置的影响研究任务:1. 阅读教材P7页的内容,了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完成教材P8页的练题,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物体的密度。

...(继续编写下面的内容,直至编写完全册的导学案)...总结本册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力、压力、浮力和密度等内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班级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道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器材】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拉链、圆珠笔、【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至少五个)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又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至少五个)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深化探究:1、在自然中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

科学观测宇宙正在膨胀。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

因为。

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5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word版(57页)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姓名:班级:组:●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2.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10-14页)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还有其他单位。

2.各单位同米的换算关系:千米:1km=1000m=103m;分米:1dm=0.1m=10-1 m;厘米:1cm=0.01m=10-2m;毫米:1mm=0.001m=10-3m3.单位换算:一般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m= cm= mm;太阳半径为7×108m= km;我国的长江全长6300km,当相当于__________m;4×105μm=_______m; 7.8dm=______m=_______mm;二、长度的测量1.在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什么?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应怎样放置刻度尺?3.测量时,应怎样读数?应怎样记录数据?例:读出左右两图中木块的长度:4.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如何测量纸的厚度?(2)如何测量硬币直径?(3)如何测铜丝直径?(如右图)(4)如何测地图上株洲市到茶陵县的距离?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2.其他单位及换算:1h= min= s;3.测量工具:四、误差1.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2.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减小。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8.45cm、8.56cm、8.44cm、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 __。

●当堂达标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 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县到南麻县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光脚长度230 235 240 245 250A.m B.cm C.nm D.mm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经典)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经典)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经典)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第1页共93页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第2页共93页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答案序号: 01 1.1希望你喜爱物理【前置学习】1.声光热力电规律物质结构2.观察实验3.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4.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当堂训练】1. 观察实验理性思考2.A3.D4.B5.D序号: 02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一课时)【前置学习】1. 刻度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 米 m 1000 10 10 10 1000 10003. 1×102 1×103 1×104 5×1034. 量程分度值正对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下一位【当堂训练】1. 0.5 4202.8 2.8×10-3 2. A 1mm 2.00 4. 2.505. ①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尺的位置没有放正.③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④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序号: 03 1.2测量长度和时间(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 分度值单位3. 1mm 2.80cm(或28.0mm)4. 测量值真实值5. 秒 s 60 3600【当堂训练】1.D2.B3.D4.D5. 90 5400 0.5 1800 15 0.256.337.5序号: 04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前置学习】2. 量筒或量杯3. 1 1.0×10-6 1 1.0×10-3【当堂训练】 1.C 2. B 3. ②④①③ 4.157序号: 05 1.4尝试科学探究【前置学习】1. 刻度尺计时器2.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当堂训练】 1.B 2.D序号: 06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一课时)【当堂训练】1.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2. D3. 固体4.(1)振动 (2)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5. 产生传播序号: 07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二课时)【前置学习】1. 声波回声2. 声速 340m 固体液体气体【当堂训练】1.B2.介质3. 固体4.C5.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6. 340米序号: 08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前置学习】1.乐音噪音2.音调3.次数赫兹HZ 1HZ4. 20--20000HZ 85--1100HZ【当堂训练】 1. 女声音调快 2.B 3.C序号: 09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前置学习】1. 音调快慢频率高2. 响度3. 振幅振幅4. 振幅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小5. 分贝 dB 60dB6. 音品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7. 音调响度音色【当堂训练】1.B2.C3.B4.C5. 响度音调音色6.C序号: 10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前置学习】1. 回音壁三音石反射2. 20--20000Hz 20000Hz 20Hz3. 信息能量信息能量4.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当堂训练】1.D2.B3.D4.B5.D6. ACD BEF G3.1光世界巡行1、能够发光的物体2、太阳、星星等;电灯、手电筒等3、同种均匀介质中4、3×1083×105 不同的当堂训练1、直线传播2、不需要3、日食4、C5、√√√×6、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7、3×108 快8、B 9、D 10、D 11、B 12、B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前置作业1、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2、同一平面两侧等于1、6060 120 902、0 0 03、D4、图略5、20 将反射角误测为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6、图略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二)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等于2、平滑表面粗糙不平的表面遵守3、漫反射镜面反射当堂训练1、B2、略3、略4、B5、B6、漫反射镜面反射7、A8、(1)声污染、光污染(2)太阳光照到玻璃幕墙时发生镜面反射(3)换用厚窗帘,使用隔音玻璃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虚相等垂直相等2、光的反射3、实虚当堂训练1、虚不变2、1.65 2 6 1.653、虚254、B5、A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3)便于比较像的大小(4)不能虚(5)不变3.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正虚相等相等垂直2、1.7 2 不变当堂训练1、D2、A3、1.60 2 34、A5、C6、略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前置作业1、同一平面法线等于2、发生改变当堂训练1、C2、B3、c4、D5、B6、C7、D8、C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二)前置作业1、偏向偏离不改变同一2、略3、AO ∠2 OB ∠3 OC ∠4当堂训练1、下虚高2、C3、C4、C5、A6、D7、D8、B3.5奇妙的透镜前置作业1、折射中间边缘中间边缘2、a d c e3、焦点 F 焦距f 发散虚焦点当堂训练1、略2、C3、焦点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前置作业1、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1)焦点镜光心(2)物体(蜡烛)凸透镜光心(3)像凸透镜光心2、40 30 大于2倍焦距处(2倍焦距外)当堂训练1、20 10 虚2、凸透正立放大的虚3、7.5 倒立放大的实4、(1)a (2)d (3) e (4) 变大变大(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前置作业1、(1)15 (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如果只回答“不能”或“能”,没有给出正确理由的不给分)(3)放大,倒立,能(4)左当堂训练1、凸透镜虚2、(1)10(2)放大(3)不能;物距小于焦距(或蜡烛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u<f )3.7眼睛与光学仪器(一)前置作业1、凸透镜视网膜当堂训练1、C2、B3、凸倒立弱4、晶状体视网膜(1)①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睛是凹透镜);②近视眼睛的会聚能力比普通眼睛强(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2)远离凸透镜、会聚。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学案-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学案-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答案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3.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

学习重点: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平均速度的计算。

课前预习: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3.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操场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

自学探究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互学探究:1. 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4)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倾斜角度越越好(“大”或者“小”),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探究让小车由A点静止释放,分别测出AB,AC,BC的平均速度,并分析:(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共有4节: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600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长度的单位米.(2)质量的单位千克.(3)电流的单位安培. (4)时间的单位秒. (5)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6)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7)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长度的单位备课笔记方法归纳:单位换算的方法是数字不变单位变,大到小乘进率,小到大乘进率的倒数.长度的测量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解析: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线处,而是从刻度尺的5.50cm开始,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综合各选项可知答案:D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要明白刻度尺上不同刻度的含义:①零刻度:测量的起始刻度;②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准程度;③量程:测量范围.(2)使用刻度尺前需要观察以下三个内容:①测量范围(量程);②分度值;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被测边上,与被测边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②零刻度线磨损时,要将其他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这种方法称为“零点修正法”.③正确读数:一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二是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要注意:a.在测量数据中,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值,是有意义的,它能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b.在实际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尤其注意“0”不能随意增减.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长度的特殊测量尺垂直对齐(教师演示操作要领,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呈现).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337 2.50误差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若测量数据中出现有错误数据,应先剔除后计算.【教材P13“想想议思想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n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L 则一个微小量的长度D=L/n.例如:测一页纸的厚度、细丝直径等.方法二:可用非弹性线拉直,测出起点和终点方法三:①拿一张白②再将留下铅笔痕迹布置作业:教师引导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设计学科 物理 题目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设计者 赵立辉时间年级七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4领会物理的学习法。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误差 教学难点 长度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交流、练习一、预习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4)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B 、1.712dmC 、0.172km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3、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4、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5、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 、2nmB 、2mmC 、2cmD 、2dm 6、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A 、量出100页的厚度L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________cm =AB S ,_________s =∆BC t ,/s _________m =AC v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物理实验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 )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1: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2:可能跟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3:可能跟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1)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 ,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小明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周期T 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 越大。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__________(填“调长”或“调短”)。

教学反思:导学案设计一、预习1、什么是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选取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观察教材图12.1-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宇宙中的__________现象。

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归纳:(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__________。

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青山、竹排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9、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教学反思:导学案设计学科物理题目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设计者赵立辉时间年级七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借助想象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教学重点速度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教学方法探究、合作、交流一、预习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学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归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归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位:m/s,km/h,1m/s=___________km/h,1km/h=_________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