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2019122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20191224)

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开尔文(K)【国际制】摄氏度(℃)【常用】换算关系T=t + 273K②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前:①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②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④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体温度计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②让温度计与人体充分接触5~10分钟。

③取出温度计读数;④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视线与体温计刻度垂直)。

二、熔化和凝固一、熔化①定义:蒸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③熔化图象:晶体熔化非晶体熔化④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⑤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断上升⑥熔化的条件:a 达到熔点。

b 继续吸热。

二、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③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固体④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 达到凝固点。

b 继续放热。

补充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CAL-FE N G H AI-(2020YE A R-YIC AI)_J IN G BIA N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度,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1 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 摄氏度或负3 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寒暑表测室温-30℃~50℃-20℃~110℃1℃1℃酒精(红)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 沥青、蜂蜡奈、各种金属③熔化图象: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为液态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温度不断上升。

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⑥熔化的条件:a 达到熔点。

b 继续吸热。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变硬、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⑤凝固的条件:a 达到凝固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奈、各种金属③熔化图象:略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

b继续吸热。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略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达到凝固点。

b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①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②影响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北师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北师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北师大一、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10dm,1dm = 10cm,1cm=10mm,1mm = 1000μm,1μm=1000nm。

-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为:1h = 60min,1min=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等。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公式为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为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公式为v=(s)/(t)(这里的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二、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如,人说话是由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敲鼓时是鼓面振动产生声音。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北师大版的知识点总结:一、测量1. 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目的、单位、长度单位等。

2. 长度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读数方法、单位换算等。

3. 质量测量:使用天平的方法、读数方法、单位换算等。

4. 时间测量:使用秒表的方法、读数方法、单位换算等。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

4. 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三、光现象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的反射:光遇到平面镜或反射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4.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四、透镜及其应用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2. 凸透镜的焦距和焦点的概念。

3. 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4. 凹透镜的应用:近视眼镜等。

五、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等。

2.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 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4.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和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5. 水循环: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六、热机1. 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 内燃机的效率:内燃机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在交通、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篇一: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涵盖了光学、声学和力学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路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

3. 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光通过透明介质时的折射角不同而发生分离的现象。

4.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使平行光线聚焦的透镜,如放大镜和显微镜;凹透镜是使平行光线发散的透镜。

5.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凸透镜会在距离透镜两倍焦距处成像,成像形状与物体位置有关。

6. 球面镜的成像: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不同,凹面镜会产生实像,而凸面镜会产生虚像。

7. 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或相消的现象,分为构成干涉的两束光强度相等的相干光和光程差相等的相干光两种。

二、声学部分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经由空气、液体或固体的介质传播。

2. 回声和共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后会发生反射,当障碍物距离发声源足够远时,听到的声音延迟成为回声;共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与外界声波产生共同振动的现象。

3. 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声音的频率决定了音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振幅决定了音的响度,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对于同一介质,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5. 噪声的产生和危害:噪声是指连续杂乱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如引起听力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等。

三、力学部分1. 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

2. 受力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达到力平衡的状态。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北师版)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奈、各种金属③熔化图象: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

b继续吸热。

2、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达到凝固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学问点《透镜及其应用》学问点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F F F F3、填表:像的性质物距倒、正放、缩u>2f 倒立缩小f<u<2f 倒立放大u<f 正立放大虚、实实像实像虚象像距应用f<v<2fv>2f|v|>u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试验:试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假设在试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缘由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试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生疏:⑴u 正立像和侧的分界⑵u 的分界点=f 是成实像和虚象,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点。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光学性质外形符号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4) 会读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5) 会记
5.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1)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
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分度值是: 0.1℃ (2)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一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体温计在读数时可以离
AB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 BC 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 固液共存。 CD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EF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 FG 段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GH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
五、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需要吸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 3、蒸发: (1)蒸发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为缓慢的一种汽化现象。 (2)蒸发现象: ① 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3)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 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 40℃。(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 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
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4)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 液体自身的温度高低。 ② 液体蒸发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沸腾: (1)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较为剧烈的一种汽化现象 (2)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沸腾前从下到上 由大变小,沸腾后则由小变大。 (3)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4)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5)有关沸点相关实例(了解):

北师大版初二(上)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二(上)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二(上)重点知识点汇总第1课物质的状态温度一、物质的状态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3.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关键是区分物质的变化前的状态和物质的变化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做出判断。

二.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第2课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4)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3.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1)测量仪器:温度计和停表(2)材料:海波(3)加热方法:水浴法;优点:使海波均匀受热。

(4)变化特点:晶体,达到熔点后,再开始熔化,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边吸热边熔化,温度一直上升。

第3课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一、汽化汽化是指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1)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2)从现象来看,液态是看得见的,而气态是看不见的(3)汽化进行过程伴随吸热,总体上任何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汽化现象(一)蒸发1、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完整版)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完整版)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关系:T=t+273k ,1 k=1℃。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2)观察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说明:(1)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10. 液化:雨、雾、露、“白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

长度单位关系:10 10 10kmmdmcmmmµmnm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测量前:(1)选。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

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

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

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常见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物质有一种状态别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我们用温度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至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反之叫做凝固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不升温,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不降温。

三、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至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反之叫做液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蒸发是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进行,蒸发时吸热。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液化的方法降低气体温度压缩气体体积四、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反之叫做凝华。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长度的国际单位:米体积的国际单位:立方米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国际单位:克每立方厘米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被选中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如果物体是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快慢,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

2.力学与运动学: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运动的物理量和单位;
-物体的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物体的运动规律表达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学公式等)。

3.热学与能量: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内能和热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光学: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
-光的色散和光谱。

5.电学与电磁学:
-静电学(电荷、电场、电场力等);
-电流和电路(电流、电阻、欧姆定律等);
-磁学(磁场、磁力等);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6.振动与波动:
-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波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机械波(波的传播和波的性质);
-声波(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

7.核能与宇宙: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
-核能的利用与核能的安全;
-宇宙结构和宇宙学常识。

以上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和深入解析可根据教材内容进一步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9、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0、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五、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放热。

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六、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高压锅
高压锅工作时,与外界相通的放气孔被安全阀封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仍留在锅内,使得水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

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水到了100度仍不沸腾,温度继续升高,压强也继续增大。

直到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