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音乐教育。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孩子们的需求,调动小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瑞士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达尔克罗滋曾经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的。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因此,音乐课堂的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想学的是什么,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家一起互动,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创新想象力情境创设音乐教学乐动心动身心并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我们的音乐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如果将音乐课也上成循规蹈矩的文化课,学生必然乏味,而课堂中让学生动一动,小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汲取知识,获得熏陶。例如在六年级的《拉库卡拉查》一课中,弱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诗歌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愿意学下去。
课中的“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休息,有时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比如在我们欣赏《小
狗与日哨》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第一个主题片段,并自编动作表现这部分音乐,之后再次完整听一遍,听到和第一主题相同的音乐就做出刚才自编的动作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小仅锻炼了学生的创编力、表现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结构,自至最后完整的表现音乐。
二、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且最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美与丑的分辨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真正做到外塑形象,内修品质,以良好的外在形象、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知识基础等来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教师要注重自身外在形象。教师要在衣着、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有文明、讲礼貌,为人谦逊、和蔼待人、做事有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的教师,学生都会喜欢,试想一个不修边幅、满口脏话、态度恶劣的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二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修养。良好的外在形象只能一时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好感,要让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师者,要注重内在品质的提高与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具备深
厚的音乐专业知识,而不是对某些知识点模棱两可,扎实的乐理知识、标准的发音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因素。
三、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兴趣是影响最大且最直接的。学生只有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以强烈的学习激情参与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兴趣与爱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一是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生贪玩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导入的设计要避免枯燥与单调,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精神百倍,注意力集中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以欣赏优美的音乐与动听的歌曲来导入、以学生的对唱来导入、以故事来导入等。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性。二是注重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发挥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与内在美。这样会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使学生感受到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生为本”,提出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参与性强、贪玩好动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将表演与音乐相结合,小学生好动,喜爱表演,将学生的表演与音乐相结合,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表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单词。在教学中我相机指导学生根据音乐自行表演,学生边唱歌边跳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的互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情境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传递着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交流着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为学生所觉察、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所感受到。彼此情感会互相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师生情感的好坏直接决定课堂上的心理气氛。有相关实
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受课堂心理气氛的影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教师的情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主导源点.教师热爱学生,满怀激情地组织课堂教学,并不断鼓励探索真理,把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这时,学生的向师性就强,能体验到与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课堂上也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
六、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探索解决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支配着学生,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学生越来越缺少主动求知的热情,而且缺少民主的气氛,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没办法释放自己。
音乐课堂中应该提倡探索式的教学,老师通过提问、共同讨论、引导探索来和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音乐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而小是只会唱歌,却小知歌曲的含义。
在与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起到的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小是主导者,我们小应重视探究的结果,而应把重点放在探究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的快感。
七、突出艺术气息,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观
音乐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要在小学开设音乐这门课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让学生德智体美全而发展,让学生对音乐这门艺术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加要具备艺术气息,在教学语言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