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学思想比较
中西生态美学观论析
中西生态美学观论析
本文旨在从中西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美学观,探讨生态美学的概念,探究中西文化在这方面的区别,从而探讨那种更好地融合了中西文化观念的新型生态美学观。
一、中西概念的异同
许多文化中都有深远的生态美学思想,而中西文化是两个最有影响力的文明,给了人类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但在生态美学观念方面,它们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生态美学观是以“自然补天”的思想为基础的,认为具有美感的自然环境能够辅助人们实现自身的归元目的,让人感受到与大自然和谐一体的美感,以及与自然生机相融合的自我意识。
2、西方的生态美学观则更多建立在以“人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它认为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关系改变自然,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自然的形态,以此来获得美感。
二、新型生态美学观探析
虽然中西文化在生态美学观念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也存在类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观念,既包含中国的“自然补天”思想,又包含西方的“人改造自然”思想,这种观念就是所谓的新型生态美学观。
新型生态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种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其前提是:要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具有深
刻的联系性,要维护自然的生态系统,既要珍惜自然的美,又要改变自然,使它适应人类的需求。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的生态美学观念,介绍了新型的生态美学观,其主要内容是构建一种促进共生关系的框架,既要尊重并珍惜自然的美,又要更加智慧地“人改造自然”,从而实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原因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西方美学的差异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了东方和西方人得审美情趣也大相径庭。
为了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引起差异的缘由,本文通过对各方面的具体实例的比较,总结。
阐述了具体中西方美学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差异一、中西方美学的形成西方美学的演变往往是随时间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论”,而近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再现现实”。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快感”,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美的对象作用与人的神经使人感到“舒适”。
鲍姆嘉滕将感性认识的完善界定为“美学”,提出“知”、“情”、“意”三个概念。
为康德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康德对审美愉悦特性作出了有价值的分析,提出“鉴赏判断”这个概念。
席勒曾把劳动与艺术作比较,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冲动”。
而中国古代美学的演变不像西方遵循严格形式逻辑的程序和规律,而是借助于朴素的辩证逻辑、弗晰逻辑。
因此中国古代美学的范围没有形式逻辑要求的确切的外延和内涵,而常常是同一范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叠加和转换其内容,内涵和外延随之扩大或缩小,在先秦时期一般是哲学、生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范畴,但经两汉、魏晋的发展,就转化为美学范畴了,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应物象形”等等。
这些美学范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完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这是艺术哲学和美学体系的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
二、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1)中西方宇宙观的差异“有”和“无”给中西方文化带来了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宇宙观的差异。
同样从中西方宇宙观的差异上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在美学思想的差异。
“有”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西方人把“存在”作为宇宙的本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存在。
中西美学的比较
中西美学的比较中西美学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来自于东方和西方,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哲学观念。
中西美学的比较是一种对两种美学思想的对比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两种美学思想在艺术作品,审美理论和美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和共性,并从中深入研究两种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中西美学的比较在艺术作品方面的差异艺术作品是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形式艺术品,承载着一定的主题和情感,体现着一定的审美要求和价值观。
中西美学在艺术作品方面的比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艺术样式的不同中西美学在艺术样式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
西方美学普遍认为创作艺术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个人的感受和思想,注重表现主观意识和情感生活,常常表现出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个性风格。
中西美学不同的是,中国美学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的是具有理智性的、深沉的情感,强调美的抑制和超越,目标是创造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强调作品的结构和气氛。
两种美学思想的艺术风格不同,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
2.主题和内容的不同中西美学在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美学关注个体,强调个性和情感产生的共性,注重表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
而中国美学注重对自然和人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强调以自然为根源,以自然之道为标准,讲究一种自然的和谐,注重强调整体性和形式的掌握。
中西美学在主题和内容上的不同,反映了两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
3.审美取向的不同中西美学在审美取向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美学强调主观性和情感的投射,认为美是与心灵的相互作用有关的,即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是个人自由创造的结果。
而中国美学重视心灵的消融和超越,认为美是与心灵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有关的,是在通过对自然或日常事物的观察和生活中的体验得到的感性理解。
中西美学审美取向的不同,反映了两种美学思想在美学价值和审美标准上的分歧。
审美理论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的在于研究美的本质、美的来源和美的标准。
中西审美差异及原因
中西审美差异及原因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
他们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各有其不同开展史,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美学理论体系。
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经历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
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
中西方在审美方式上、审美心理上和审美理想上存在着种种差异。
一、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古代在审美思维方式上是实用理性,“贵悟不贵解〞②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因此,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只注重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对阴晴晦明、风霜雨雪、月落乌啼、水流花谢等种种自然现象,都不采取细致分析的态度,而是以心灵去冥和自然,畅我神思。
西方古代在审美方式上是思辨理性,“贵解不贵悟〞,强调理解、思辩,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在审美心理上中国审美心理偏重于情感和理智的统一,偏重于内容的和谐。
中国儒家美学将美看作是美和蔼的和谐结合,就是要在审美活动中用来束缚情感,从而将审美情感纳入特定的伦理轨道,让情在理智的约束下有限的活动,从而使先天的情感欲求符合后天的伦理标准。
西方审美心理偏重于心灵与理智的统一,偏重于形式的和谐。
西方传统美学将美看作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强调在审美活动中,要用灵魂束缚肉体,用理性压抑感情,认为“最高的美不是感官所感觉到的,而是要靠心灵才能见出的〞。
中国在审美体验中,往往以理节情,注重向内心和向无限的超越:渴望从有限中发现无限,所以中国人喜欢登高远眺,喜欢极目抒怀,强调澄怀观道,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更讲人的天才禀赋,而中国更重积学修身。
中国讲“养气〞,重“虚静〞,协调内心,不致过度剧烈。
中国审美体验的最高范畴是“畅神〞、“悦志悦神〞,更重视内在美的人格修养。
中西方美学比较
帛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 早的完整的独幅绘画实物 。此画表现“引魂升天” 的主题,在丝帛材料上用 毛笔勾线画成。人物兼用 平涂与渲染的画法略施色 彩。从这幅帛画状物之精 确生动、用线之流畅洒脱 ,可见早期中国绘画所达 到的水平。
人物龙凤帛画(湖南长沙)
古希腊的艺术被马克思称作“是一种规范 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荷马史诗到公元前 六世纪被写成定本,希腊戏剧,特别是悲 剧,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大到了高峰。此 外,希腊则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 术也都非常繁荣。
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记》
真正的绘画本身是崇高的,虔诚的。因为,除了求 见上帝并与之会见的困难以外,任何东西也不能使 心灵更加高尚,什么事物也会使他至诚至敬。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雅典学院》Athens Institute 作于1509一l511年间的壁画,画于梵蒂冈宫殿。画高2.794米, 长6.172米,是幅巨制之作。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 铜器,也称蜡模法。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蜡模比起 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 型体,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 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 ,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 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比较中国秦汉时代和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艺术
1、古希腊雕塑的最高成就在于人体,而秦汉以 前中国的雕塑,动物形象似比人物更为逼真;
2、古希腊人物雕塑注重解剖结构,准确而科学 地描绘人物的形态,秦汉时期的中国雕塑则注重气韵, 特别是汉朝的雕塑重神韵,重动感,显示了中西审美 情趣的不同。
中国艺术: 道之阴阳的统一转化 人与天地参,天地以生物为心 大象无形,究竟无得
中西美学的比较
中西美学之我见10级普本班汉语言文学37号刘风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美学”这一概念,但是广泛地、深入地探讨美学问题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却从未不间断过。
西方美学,是一座丰富、多样、迷人的思想宝库。
西方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是直接相通的。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是西方美学和诗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第一个留有完整著作和思想体系的哲学家。
我国研究古希腊文化的著名专家范明生先生说的好:“柏拉图的体系,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柏拉图的影响早已深入欧洲文化,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好不夸张的说,离开了对柏拉图的全面理解,既不能正确理解古希腊文化,也不能正确的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和神学,同样也不能正确的理解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资产阶级文化;也不能正确的理解两千多年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
总之,柏拉图哲学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因此,对他做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和评价,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兴趣,而且还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人知道柏拉图,是在柏拉图死后两千多年的20世纪初。
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突破。
他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和出版的中国第一部《西方美学史》与外国同类著作相比,“在体系的完整和内容的完备详博上,它也不见得逊色”。
该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它对西方美学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上,在于它能够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所做的探讨和总结上。
”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对柏拉图的研究和评价,逐渐趋于实事求是,在已出版的西方美学史、西方文艺理论史教材中,对柏拉图的评价,诸如“反动的客观唯心主义”、“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起着“反动作用”的词句和论说不见了,代之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反思和评述。
中国古代的审美一是真正获得理性的概括与反思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集上古之大成而繁荣盖世的先秦诸子百家时期。
浅谈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
浅谈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作者:韩聪慧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3期摘要: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各自依赖的哲学观、宇宙观的不同导致其审美的差异,其所蕴含的历史秩序和逻辑思路的不同应引起重视与研究。
文章试以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作为逻辑起点,在其宇宙观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其主体差异所在。
关键词:美学;历史秩序;宇宙观;比较分析纵观中国美学史,呈现出数千年来从“礼”而起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精神脉络,饱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与精华。
蕴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和艺术见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一、“入世”的中国美学美在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就有所体现,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的艺术形式是美和审美意识存在最确切的证明。
中国美学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嬗变,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重体用的中国人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将艺术问题与人生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在表述和整理上,虽不像西方社会有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但在根本上贯穿着所独有的哲学观念。
被中国人奉为圭臬的宇宙观是阴阳相生的太极图,而这阴阳就是所谓的“道”,也就是“气”,阴阳循环、相互补充则形成了中国的天道——“天人合一”,重视有无相生就是中国哲学和思维的特点,也是中国美学的特点[1]。
在远古时期的考古资料与器物中就显示了关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来源信息,但由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源头难以界定,我们只能从奠定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根基的时期开始讨论,这一起点就是秦汉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时期产生了不少思想派别,其中儒家思想占主导,道家思想为补充,儒道思想的延伸与交叉为美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魏晋时期是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时期,文学的高度自由,佛道释开始冲击儒学,玄学思想形成,出现了五言诗、山水画、抒情诗歌等具有言情性质的文化式样,艺术理论更是层出不穷,反映到审美上则是诗缘情而绮靡。
在美学形态上演变为对人物风度才华的人物品藻,较先秦两汉的美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西美术比较
中西美术比拟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是两大绘画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
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的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1·技法:空间西洋画运用焦点透视营造空间,用明暗法造型,讲究立体感。
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营造空间,用线描造型,讲究平面装饰性。
中西绘画表现时空关系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绘画通过引导观者的视线有洞而表达的,是故事的诗情美感,西方绘画通过在空间形式中融入时间因素而再现的,则是事件的事实过程。
例如五代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在同样的主题内容中更清晰的展示了这种差异"夜宴〞的构造语言是画面经营位置与观看的时间流程相和谐;"晚餐〞则是故事的典型瞬间与环境的空间构成相统一,一个是让空间服从时间的逻辑,主要人物的形象在一个画面中屡次出现,一个是让时间服从空间的设计,用典型瞬间凝练故事的演变过程。
中国注重留白,西洋画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真实境界。
西洋画中也有虚实变化,但一般靠明暗层次的表现来处理,亮处、有形处实,无形处、阴影处虚。
中国画有形也可以虚,无形也可以实。
无形可实的空白是中国画独特的构成手段。
2·光影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笔墨,西洋画的造型语言是光影色彩,是笔触。
中国画根本上是由线条和大块墨团、细碎墨点组成。
而墨团和墨点只不过是线的扩大和缩小。
所以中国画是线的艺术。
它的形式美感,是线条〔包括墨点、墨团〕交织而产生的音乐节奏的美感,即所谓"笔情墨趣〞。
西洋画尤其油画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西洋画的形式美感,是由光色产生的韵律。
西洋画的空间构造、形象塑造是借光影色彩和笔触表现,它渊源于古希腊,希腊雕刻给人一种真实的、浑圆立体、可以触摸的感觉,在阳光下呈现出有节奏的明暗和光影。
戈雅:"在自然中那里找得到线呢?我所看见的只有一些暗的体和亮的体,由远而近的面和由近而远的面,我的眼睛从来看不到线,也看不到细部。
试谈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
试谈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摘要】中西园林美学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从中西园林美学的理念、设计风格、材料运用、意境表达方式以及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中西园林美学在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美,而东方则注重意境和自然美。
设计风格方面,西方园林偏向规划和结构化,东方园林则更注重变化和灵动性。
在材料和植物运用上,东方园林更注重自然材料和中国特色植物,而西方园林则更注重工业化材料和西方植物品种。
通过对比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标准,可以看出中西园林美学之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但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丰富了园林设计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园林美学风格。
【关键词】中西园林美学、差异、发展历程、定义、重要性、理念、设计风格、材料、植物、意境表达方式、审美标准、价值体现、多元化、丰富、园林设计、可能性。
1. 引言1.1 概述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西园林美学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两大重要流派,它们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念和设计风格。
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代中国的园林艺术始于周朝,随后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美学,强调“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和意境表达。
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园林艺术则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和罗马城市规划的影响,注重空间布局和几何图形的设计,强调对称性和秩序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园林美学在相互交流、影响和吸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美学特点。
在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影响使西方园林美学呈现出东方化的趋势;而近现代的园林设计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对中西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为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
1.2 中西园林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中西园林美学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西方园林艺术传统相互融合的产物。
中西方艺术美学的异同
中西方艺术美学的异同摘要中西方的美学思想都依赖于哲学观,因为历史逻辑的不同又有着不同的差异性。
在历史发展中,中西方的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审美作为各自文化不可忽缺的一部分,相互学习、借鉴、进步、取长补短。
本文通过从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的角度作为起点对中西方音乐美学的异同进行比较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音乐美学比较研究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将西方美学理论引进中国学术界的同时又有一些学者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美学的同时又将中国古代相关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同时中国与西方美学的审美体系有很大差异性,中国的艺术审美中更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古典风韵。
尤其在美学方面这种思想方法从古希腊起一直蔓延到马克思主义兴起为止,柏拉图在这方面起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互相借鉴相互融合发展,可以说中西方音乐文化是在多元化发展下双向推进的。
笔者通过对比中西方音乐美学特征从而对中国音乐艺术文化发展进一步了解。
中西方音乐美学特征存在的差异一、中国美学在缪天端的《音乐美学史概观》一书中也给音乐美学作了定义:“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感受、音乐的条件。
”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是音乐之所以有强大的魅力主要原因,也是它本身具有美的品味,中西方音乐美学中都认为这是由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结合所升华出的一种品格和意味又叫做品味。
中国美学从远古时期就有了,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不同的内涵,从奴隶社会开始艺术与人生的问题就是联系起来的,但不同于西方社会有具体的理论,但在根本上都是哲学观念的体现。
中国在美学研究中虽然没有有迹可循的源头,但是中国上千年的文化中从未间断过探讨美学的问题。
[1]其中,最能体现中国哲学思维特点的就是“重视有无相生。
”从中国古代美学的源头去寻找答案这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音乐美学问题的提出是要纵观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去看的。
二、西方美学在西方音乐中,音乐美学表现为自律论,他律论,认为人要理解世界就必须要从认识世界的真相开始。
中西方美学比较
17、18世纪以培根、霍布斯、夏夫兹博里等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流派,第一次注重主体心理研究,把包括情感、想象在内的感情经验当作审美基础。以莱布尼茨、沃尔弗、鲍姆嘉滕等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流派,针对经验派对美感经验的过分强调的倾向,认为理性是人性中的主要部分,只有符合理性法则的事物才是美的,但是他们也并不否认美感的作用,鲍姆嘉滕说:“天生的美学家具有情感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就跟容易导向美的认识。”康德美学体系正式把“情”作为“知”和“意”的桥梁,并力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的矛盾。
黑格尔在谈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始终贯彻着“历史发展”的观点,在谈到希腊雕刻时说:“埃及雕刻作为希腊造型艺术各种形式的出发点和源泉”,“希腊艺术接触到外来的影响,向埃及有所学习和借鉴”,在谈到绘画时说:“在起源时绘画用的是宗教题材”,起初“采用简单的建筑样式,色彩的运用还很粗糙”,以后“达到绘画技艺的极端完善”,这样的发展在拜占庭、意大利、荷兰和德意志这几派绘画的演变梗概里可以看得极明显。3.论艺术规律
生活在魏晋南北朝变异时代的知识分子,由于黑暗跋扈、阴谋猖獗的现实与他们的“济世志“的抱负形成尖锐的冲突,使他们的灵魂深处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和苦痛。阮籍从儒家“济世”的理想走向“不与世事”,酷好《庄》、《老》,酣饮为常,不拘礼法的一生,正是出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达到白热化的阶段,司马氏集团大开杀戒,被杀者包括著名玄学家何晏和阮籍的好友嵇康,阮籍为了保全生命,不得不以做官虚应事故,以“嗜酒”、“痴”作为保全自己的方法。这种以儒家为主体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哲学思潮所形成的人生观,使当时的知识分子陷入深刻的矛盾和痛苦之中,而由此产生的二重心态,却使他们有可能以艺术的形式去呼唤人生,以理论的方法去探讨人生。阮籍和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玄学哲学家。玄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当时知识分子二重心态的产物,是对儒、道的平衡和统一。这种思潮影响着魏晋南北朝的全过程,中国美学体系也正是这思潮的影响下得以形成的。
东西方美学差异
东西方美学差异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
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
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有与无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
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
”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
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
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
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
形式与整体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
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
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中西方美学比较
中西方美学比较中西方美学比较分享到:哲学范畴的美学化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演变不像西方遵循严格形式逻辑的程序和规律,而是借助于朴素的辩证逻辑、弗晰逻辑。
因此中国古代美学的范围没有形式逻辑要求的确切的外延和内涵,而常常是同一范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叠加和转换其内容,内涵和外延随之扩大或缩小,如“气”、“神”、“象”、“骨”、“味”、“妙”、“虚”等等范畴,在先秦时期一般是哲学、生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范畴,但是经两汉、魏晋的发展,就转化为美学范畴了,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应物象形”、“杰有骨力”、“滋味异美”、“曲尽其妙”、“贵在虚静”等等。
这些美学范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完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这是艺术哲学和美学体系的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
西方范畴的演变往往是随时间和内容的变化而使用不同的范畴。
例如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论”,而近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再现现实”。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快感”,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美的对象作用与人的神经使人感到“舒适”。
鲍姆嘉滕将感性认识的完善界定为“美学”,提出“知”、“情”、“意”三个概念。
为康德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康德对审美愉悦特性作出了有价值的分析,提出“鉴赏判断”这个概念。
席勒曾把劳动与艺术作比较,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冲动”。
(二)内容中国在魏晋之后,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理论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艺术哲学的高度。
一下我们分别论述一下艺术哲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1.论情感魏晋时期出现了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片是曹丕的《典论论文》,一篇是陆机的《文赋》;前者提出“以气为主”,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后者突出以情为主,是一篇名副其实的艺术专论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文以情生,情因物感,主体与客体相互感应的关系。
文学创作需要有情感的诱发,而情感需要有外在事物的感染。
17、18世纪以培根、霍布斯、夏夫兹博里等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流派,第一次注重主体心理研究,把包括情感、想象在内的感情经验当作审美基础。
中西古代美育思想总体特征比较与分析
中西古代美育思想总体特征比较与分析对中西古代美育思想作整体比较,我们会发现在美育中重视艺术的熏陶作用,重视情感育人的陶冶作用和注重美善相乐的理念是中西古代美育思想的共有之义,但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显示着中华文明的特有民族色彩,且中西美育思想在对善的取舍标尺上也不尽一致。
标签:艺术教育;情感教育;美与善;礼乐文明众所周知,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而且是以1795年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的出版和“美育”概念的提出为标志的。
我国则是在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引进西学、介绍美学理论和推动美育实践的条件下,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美育学科。
不过,美育的思想和实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古已有之。
西方美育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在我国,据文献记载,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有“乐教”之事。
最晚,在夏商周三代已经实施了礼乐教化,这是比较可信的事实。
因为孔子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中西古代美育思想,虽然产生在彼此隔绝、迥然不同的地域条件之下,但是我们会发现它们还是有不少共同之处,当然也有各自的一些特性。
对中西古代美育思想的总体特征作比较和分析,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先说同。
重视艺术对人的熏陶、教育作用,是中西古代美育思想的第一个共同之处。
从孔子育人所提出的“三步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来看,孔子是把艺术(这里主要指诗歌、音乐和舞蹈)当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育人的起始性环节和使人走向完善的标志性阶段。
诗歌为什么被孔子当作育人的重要手段?因为诗既是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的艺术作品,又可能是意义广泛的社会文献,所以诗可以用来砥砺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
“成于乐”是孔子育人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
“乐”既指音乐,也可指艺术及其他感性审美活动的满足状态。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还得靠“乐”来完成。
中西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R·威尔金森在《东方和西方:“深刻”之概念》一文中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比较了东西方思想体系中的美学观念,结果我所发现的大多是体系中的差异……但是当我比较东、西方思想体系中蕴涵‘美学深度’概念的各个观念时,我所发现的却只是体系中的共同点。
因而似乎存在着某种真正跨文化的经验。
”这种所谓的“美学深度”,就是对于“深刻”的追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味外之味”的偏爱。
所以,他坚信“存在着某种跨越文化界限的东西,某种仅仅属于全人类的东西,某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
”我们从事美学研究,不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么?不然,美学何以为“学”?王国维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
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这些说法,并非出言愚远,而是用心良苦。
20世纪的中西文化比较,大多是在中西对立中作出的。
所谓中西对立,就是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所说的“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近来又受发源于西方并迅速席卷中国古典美学全球的“后”学的推波助澜。
我们知道,“后”学以解构“西方中心主义”为理论鹄的,很多学者也自觉跟进,以为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之所以在20世纪陷入困顿,是因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压迫。
我们撇开这种观点的火药味不论,只分析其理论偏颇。
审美的观念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哲学家有自己一套系统的审美价值,平民百姓同样也有着自认为实在的审美习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些都表明审美的品位与态度是有差异的,各阶层不同、国与国不同、古与今不同,同样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异同。
再此重点思考两者的差异,以一种客观而平静的心态去审视与思考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美学的存在永远不是现成的,西方美学也不是。
中西美学思想比较与交流
中西美学思想比较与交流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现象以及美与艺术的关系的学科。
中西方美学思想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又有着交汇和交流。
本文将从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三个方面对中西美学思想进行比较与交流。
一、研究对象比较西方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审美经验、艺术品、艺术家、审美人、美术史等方面。
其中,美术品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此领域内主要研究的是艺术品的内在性质和审美价值。
而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人、自然、社会等方面。
它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推导出一系列系列的审美链条。
这种立足于大自然、立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的理念,是中西美学思想中的一大差别。
二、研究方法比较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法、认知方法和批判理论等。
其中实证法是最为通行的研究方法。
中国传统美学则更多地采用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反映方法。
它着重表达人的性格、情感、意愿等方面的特征,以此达到艺术品的审美效果。
中西美学思想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取向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不同程度。
三、理论比较西方美学中的哲学美学以及形式美学就是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哲学美学主要研究艺术和美的形式方面,强调审美基础和审美评价。
形式美学则更强调艺术的形式和结构,它认为艺术是一个“语言”,它的效力在于呈现一种独特的想象和世界观。
中国美学则更多采用具体的艺术形式来推断理论,在理论中更注重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社会情感的表达。
上述的三个方面是中西美学思想中的主要差异。
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中西美学思想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和互动。
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美学思想的多样化、交融与创新。
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与交流,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美的本质和艺术的内在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文化。
虽然中西美学思想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但正是这些差异和交融,才促进了美学思想日益多彩化和繁荣发展,成为人文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篇章。
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与相通
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与相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历史、哲学、审美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尽管存在着差异,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和相通之处,以期加深对两种文化间的艺术交流和理解。
一、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差异1.1审美目标的不同中西方对于艺术的审美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下,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理性的美成为主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的意蕴被视为艺术的核心。
1.2审美标准的不同中西方的审美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认为艺术应该追求客观真实和逼真的表现,强调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而在中国,强调艺术应该追求意境和抽象的表达,追求超越现实的艺术审美。
1.3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雕塑、音乐等被视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物质性和感官上的直接体验。
而中国传统艺术则更多地注重绘画、书法、剪纸、景泰蓝等形式,强调艺术的意境和精神内涵。
二、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相通尽管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2.1对于创造力的重视中西方文化都对创造力给予高度的重视。
无论是西方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文人理论,都表达了创造力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创造力是艺术家表达内在情感和创新思想的驱动力。
2.2对审美享受的追求中西方文化都强调审美享受的重要性。
无论是西方的“美的享受”还是中国的“享受艺术”,都体现了对于艺术作品带来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的追求。
2.3对自然与人性的审视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中都存在对自然与人性的审视。
无论是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对人类情感的抒发,还是中国传统艺术对大自然的表现、人性的体悟,都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三、中西方艺术美学观念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正不断交流和融合。
: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差异
: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差异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两种文化对舞蹈美学研究的视角和切人点也不尽相同。
以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和王元麟的研究为例,不难发现中国的舞蹈美学注重意境和舞蹈动作的研究。
从西方形式主义美学家苏珊朗格的研究来看,西方的舞蹈美学注重力的幻象与张力结构。
经过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对比我们发现,中西方的美学家们对于舞蹈的研究着眼点不同,超越度不同,于是构成了中西舞蹈美学的巨大差异。
一、中国舞蹈美学思想宗白华先生在建构中国美学体系时,也从舞蹈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进行了分析。
他同样是对舞蹈做了形而上的把握.把舞视为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重要构成之一,认为尤其是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
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空间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
艺术家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华而生,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
(1)宗白华先生认为舞蹈是一种境界,通过舞蹈的张力可以把人类内心的热情尽情释放出来。
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为舞蹈的境界服务,使舞蹈的意境发挥到最大。
他还认为艺术是自然中最高级、最精神化的创造。
艺术是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
(2)的确,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则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舞蹈作为表现力最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就是对人类生命和心灵的表达,舞蹈家用其特有的形体和舞蹈语言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和深刻的意蕴。
舞蹈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各种关于舞蹈美学的和专著层出不穷,其中王元麟的研究值得我们一提的。
他的专著《论舞蹈与生活的美学关系》、《王元麟论美》都是在舞蹈美学界备受关注的代表之作。
王元麟认为:不管舞蹈这一艺术品种在中国特定的概念有多少不确定性,它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某种艺术中的审美因素的公认存在,其对生活的反映关系就必然有其不同于其它艺术的形式和性质的自身特点要把舞蹈本身的美学特点弄清,就要先抛开其它的特别是文学的审美作用因素,从舞蹈的纯然形式作用来进行分析和认识它的纯然形式常常就是我们舞蹈界称为风格素材的舞蹈动作本身的舞蹈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舞蹈是原始生活最为严肃的智力活动,它是人类超越 自己动物性存在那一瞬间对世界的观照,也是人类第一次 把生命看作一个整体—— 连续的、超越个人生命的整 体。”(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
• 有学者据此推论出:美的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 的大人(‘大’是正面而立的人,这里指进行图腾扮演、 图腾乐舞、图腾巫术的祭司或酋长)……他执掌种种巫术 仪式,把羊头或羊角戴在头上以显示其神秘和权威。…… 美字就是这种动物扮演或图腾巫术在文字上的表现。(美、 舞两字古同源)
• 如果说“羊大则美”为味甘么“羊人为美”为图腾舞 蹈时,着重讲的是社会性的建立规范和它向自然感性的沉 积。
足裹腹之欲而已。
• 最后,它还与个体的喜好兴趣密切相关,表现出审美的主 观性特点。
• 这些原因,使得人类最初从味觉的快感中感受到了一种和 科学的认识、实用功利的满足以及道德的考虑很不相同的 东西,把‘味’与‘美’联系在一起。
2、“羊人为美”:《说文》中云:“大,人也”。大部又 云:“大象人形”。所以“羊大为美”也就是“羊人为 美”。美就是以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也有人把“美” 解释为“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指 出美字是古代巫师化妆跳舞(跳神)的象形字。
• 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它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
抽象分析上。西方古代美学并不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而是 首先看能否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其美学范畴虽然没有中 国那么丰富,但却比较严格,诸如“美本质”、“崇高”、 “悲剧”、“喜剧”等都有严格的范畴界定。这一切都说 明西方古代美学范畴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
• 中国古代的美学命题一般都不是依靠论证而是在形容和比 喻等描绘的基础上让人们去猜测、把握、理解和感悟。由 于中国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论证手段,使得中国 古代美学缺乏像西方那样严整的美学体系和美学专著,许 多美学观点均散见于诗论、乐论、画论以及随笔、杂感、 评点之类即兴式的艺术评论中。
• 之所以说中国古代美学是经验的、实用的,是因为它丰富、 具体、形象、生动,其论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 艺术造诣,因而常常会从个别的审美经验入手,去发现艺 术实践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独特规律。
• “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并 一直影响到今后,决不是偶然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味觉的 快感中已包含了美感的萌芽,显示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 同于科学认识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
• 首先,味觉的快感是直接或直觉的,而非理智的思考。 • 其次,它已具有超出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不仅仅要求满
• 一、“美”之字源学阐释: • 1、“羊大为美”:以汉语来说,“美”字最早见于殷代
甲骨文。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美,甘也,从 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可见古代美与善同义。 •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最初对与实用功利和道 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 上的快适分不开的。其中,味觉的快感在后世虽然不再被 归入严格意义的美感之内,但在开始却同人类审美意识的 发展密切相关。
• 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 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艺术美的规律。中国古代美 学不注重理论自身的逻辑形式而重视其经验内容,即要求 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 其美学范畴一般都没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而带有很大的 随意性、多义性和模糊性。诸如“意象”、“气韵”、 “妙语”、“风骨”之类中国文论中最常用的概念都缺乏 严格的界定。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具有非理性 和非科学性。与美学范畴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美学论证手段 也不是判断、推理,而是直觉、感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 可言传的境界。
• 美的字源学追溯揭示出:中国审美意识肇始于远古先民的 生产劳动和巫仪活动之中,正是这种原始文化,日益使人 类获得自我意识,逐渐能作为自然生物界特殊的族类而存 在。
• “没有文化模式,即有意义的符号组织系统的指引,人的 行为就不可控制,就将是一堆无效行动和狂暴情感的混杂 物,他的经验也是模糊不清的。”
• 原始的图腾舞蹈把各个本来分散的个体的感性存在和感性 活动,有意识地紧密连成一片,溶为一体,它唤起、培育、 训练了集体性、秩序性在行为中和观念中的建立,同时这 也就是对个体性的情感、观念等等的规范化。而所有这些, 又都是与对虚构的神灵世界的法术支配或崇拜想象联在一 起的。其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萌芽,同时却又更是本能情 感的抒发和宣泄。(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 体)
第四章 中西美学思想比较
导语
•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它 们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各有其不同的发展 史。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最有影响和活 力的两大美学理论体系。
• 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 美学,其表现为一种积极协调的现世情怀和对人伦之善的 追求。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西方美学是理性美 学,其表现为一种超越的宗教情怀和对求知之真的追求。
• 即文化给人类的生存、生活、意识以符号的形式,将原始 的混沌经验秩序化、形式化。开始时,它是集宗教、道德、 科学、政治、艺术于一身的整体。审美也必然包括在其中。
• 在论证方法上,西方古代的美学家们也表现出对于形式逻 辑的充分尊重,推祟逻辑思维,长于精确的分析,而且有 比较系统的哲理性的美学专著。
• 之所以说西方古代美学是理论的、思辨的,是因为它抽象、 深奥、宏阔、严密,其论者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 而常常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命题和结构。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 (以儒家思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