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林毅夫

合集下载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林毅夫孙希芳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作者在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进行一系列批评之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

”[1] 进而,作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产业结构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要支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取向,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要重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理运用。

”[2] 然后,作者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鉴于原文的基本论点建立在对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批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评论表明作者和作者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对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理解有诸多的偏颇,因此,本文拟对林毅夫等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作一较完整的阐述,说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所隐含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含义,并对《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作一简要评论。

一、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从经济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乃至赶上发达国家,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发展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此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与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基于对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通过对大量历史证据的归纳而系统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1. 要素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论传统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大推进”、“中心―外围理论”等各种发展学说,还是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实际上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作是落后经济与发达经济的根本差别,因此,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作为经济发展和“赶上”发达国家的同义语(Rosenstein-Rodan, 1943; Prebisch, 1959; Chenery ,1961)。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五要素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五要素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五要素林毅夫是现代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在其长期的研究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就包括其所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会存在差异。

那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五个要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要素:政策框架林毅夫认为,政策框架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的关键。

政策框架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这三个方面要相互协作才能取得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

政府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和投资支持政策,以便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

社会需要发挥消费者、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等多方面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第二要素:产业结构在林毅夫看来,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展经济需要建立先进的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林毅夫提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需要遵循“从低端跳到高端、从非重心转向重心、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等原则,以便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第三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养对于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毅夫主张在进行人力资本开发时,需要注重教育、人才培训和技能培养,建立适合各行各业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第四要素: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对于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毅夫认为,金融体系需要满足经济发展、资金调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进行金融体系建设时,还需要注重监管体系的完善,以保证金融活动的规范和合理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第五要素:创新体系创新是提高国民经济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林毅夫提出,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建立适合自身的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创新活力。

林毅夫和张维新产业政策思辨观后感

林毅夫和张维新产业政策思辨观后感

林毅夫和张维新产业政策思辨观后感
《林毅夫与张维新产业政策思辨》是一本由林毅夫和张维新真诚
的交流,展示了他们就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的深切思考。

从书中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重要的是,
书中对这一观念的深入探讨也使我更加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书中首先指出,产业政策应包括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法
律规范和发展机构设置,以及建立全面的金融体系,以促进企业投资。

同时,他们还提出,产业政策还必须关注工人的权益和产业的社会影响,以制定出更为全面的、健康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此外,作者指出,政府必须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使
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必须建立及早预防未来
潜在经济风险的机制,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状况。

林毅夫和张维新
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深刻且全面,他们呼吁政府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改
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并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协调,还应
当考虑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

在阅读了本书之后,我更加明白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林
毅夫和张维新提出的关于政府应该如何进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念。


们的观点非常有见解,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政府在实施产业政
策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且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林毅夫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一、前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

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

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

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林毅夫教授在许多方面都是十分独特的,无论治学还是个人经历都是如此。

这不仅因为他来自台湾,更重要的是他占去了中国经济学界太多的第一。

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

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是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受到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从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经济学家恐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一般人都会以为他一定是自幼就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的有心人,并很早就投入到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中去了。

然而,林毅夫教授进入经济学殿堂不但是很偶然的机缘,而且为时已经比较晚了,直到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才算是开始了系统学习经济学的历程,那时他已经27岁,1982年才出国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

林毅夫教授当初到北京大学读书,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主要是因为初到大陆,需要加深对大陆社会的了解。

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和盖尔∙D∙约翰逊教授应复旦大学的邀请访问复旦大学,回国前顺道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深入剖析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深入剖析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深入剖析林毅夫是中国经济领域的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北大国情报告对于中国经济现状有着深入的剖析。

本文将对林毅夫北大国情报告中的关键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首先,林毅夫在国情报告中指出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还提到了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情况,这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其次,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等。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如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等,以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另外,林毅夫还对中国经济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阶段。

他强调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他还提到了中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

此外,林毅夫还对中国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探讨。

他指出,中国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

他认为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升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林毅夫对中国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提到了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债务问题、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他强调中国需要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稳定经济运行,避免经济风险的积累。

综上所述,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对中国经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转型、宏观经济问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他的观点既有实践经验的支持,又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之争

产业政策之争作者:安文静曹若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张维迎和林毅夫的争论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实质是产业政策之争,本文将从产业政策的含义出发来剖析张、林所谓的产业政策,并对两位的产业政策之争的观点进行整理,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字:产业政策政府市场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关于产业政策的概念,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至今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截止目前的研究文献大体上将定义聚焦在“功能”上。

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将其理解为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其二将产业政策理解为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

其三将产业政策理解为产业赶超政策,即工业后发国为赶超工业先进国家而采取的政策总和。

屈运炳(1988)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互相关系,引导微观经济活动的综合政策体系;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政策[1]。

黎文靖和李耀淘(2014)认同以下定义,认为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增长目标,通过多种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

基于该定义,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调整、供给总量的增长两个方面[2]。

Weiss(2011)将产业政策定义为设计用来对某一产业(区别其他部门,一般为制业)施加倾向性资源配置影响的政策干预措施,产业政策的功能是资源引导[3]。

二、张维迎、林毅夫所指的产业政策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两位经济学家的二十年之争,发现他们虽然可能在政府的经济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分歧,但具体到目前引起争论的创新,与产业政策的关系问题上,其实各自的观点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林毅夫VS张维迎 一场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辩”

林毅夫VS张维迎 一场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辩”

i C O V E RS T OR Y.

林毅夫 v s张维迎
“ 产业政策 ”思辨会现场 , 从左至右依次为林毅夫 、黄益平 、张维迎 。剧操 厢
世 纪 之 辩 " 现 场 林毅夫 . .张维迎如何交锋
造 势 已久的 “ 世纪之 辩” 终于在 I 1 月 9日 于北 京 大 学 朗 润 园 拉 开 序 幕 , 这 不 是 林 毅 夫 与张 维 迎 的 第 一 次 交 锋 . 也应 该不 是最 后一次 。此次 “ 世纪之 辩 ” 的 主 办 方 北 京 大 学 国 家 发 展 研 究 院 将 题 目定 为 “ ‘ 产 业政 策 ’ 思辨会” ,
可以看出其背后减少火药味 , 强调 “ 思
于 面 积 不 大 的 主 会 场 吸 引 了 近 千 名 听 众 ,主 办 方 不 得 不 在 主 会 场 外 另 设 两 个 分 会 场 转 播 主 会 场 情 况 担 任 主 持 人 的北 京 大学 国家 发展 研 究 院 副 院长 黄 益 平 教授 认 为 ,这 是一 场 非 常 重 要的 历 史讨 论 , 甚 至会 载 入历 史
院 成 立 的 学 者 针 锋 相 对 ,互 不 相 让 . 但都保持 了 “ 君 子 之 争 ”的学 者 风 度 。
什么是产业政策?
林毅夫 方 政 府 为 促 进 某 种 产 业 在 该 国 或 该 地 区发 展 而 有 意 } 只地 采 取 的 政 策 措 施 ,包 括 关 税 和 贸 易 保 护 政 策 、税 收 优 惠 、工 业 园 和 出 口加 工 区 、研 发 工 作 中 的 科 研补 贴 、垄断 和 特 许 、 政府采购及强制规定等 一
中 叶 的 美 、德 、法 以 及 二 战 之 后 的 日本 和 “ 亚 洲 四 小 龙 ” 都 在 快 速 发 展 过 程 中 使

产业政策思辨会(速记稿)

产业政策思辨会(速记稿)

开场主持人:感谢大家今天下午来参加我们这么重要的盛会,可以说我们国发院这么冷的天,坐在这个场地的人是最幸运的,因为楼上是主会场,楼下三个分会场,就算这样还是不能容纳那么多热情的听众。

所以今天开通了四个直播平台,腾讯、新浪、财经、财新,你们可以告诉朋友们这四个直播平台。

因为有直播,所以我先宣布一下纪律。

首先手机调静音或者关机,其次我们在主会场的听众尽量减少走动,减少发出声音,感谢大家的配合。

我相信你们签到的时候每个人都拿到了手卡,在听会的过程中如果有提问可以写上,然后慢慢传到这边,收集之后给黄益平老师由他选择提问。

所以今天整个流程会有林老师和张老师先进行独自的阐述,由黄益平老师主持问答环节,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次思辨会的主持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

黄益平1:谢谢陆女士把应该说的狠话都已经说掉了,我代表国家发展研究院对大家表示欢迎。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讨论,而且很可能会被写入历史的。

大家也到看到了这是我们第72场的朗润·格政活动。

今天参加辩论的两位老师,林老师和张老师我相信不需要做太多的具体介绍了。

但是前两天有一位朋友跟我说,说这两位教授应该是在经济学家的光谱当中分出两端的两位学者,后来我说其实你只是了解了这个故事的一方面,其实这两位教授有很多共同之处。

第一,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他们两位已经活跃在政策研究的第一线,都是非常活跃的智库的研究人员,他们也曾经都到海外去留学,而且他们的老师都曾经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觉得更重要的他们两个一起做的事情,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和其他四位学者一起创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今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授。

同时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们都是很深刻的思想者,都对现代经济学,或者我们说的传统经济学在做深刻的反思,只不过对一些问题,包括今天要讨论的产业政策问题形成了非常不同的思路和非常不同的结论。

我们很多人已经知道今天这场讨论不是两位教授第一次展开辩论,最早大概也是在北大1995年的被称作为北大交火事件,其实是他们关于国有企业1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教授,这场思辨会的主持人。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三、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
新结构经济学核心观点之一: 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由 他的要素结构决定的(低收入国家:传统的农业和低收入水平上,高收入 国家,资本密集产业,不同的产业就决定了劳动生产力水平不一样,收入 水平不一样)
影响机制: 要素结构
要素相对价格
优势成本
比较优势
资本禀赋提升
促 进
五、林毅夫理解产业政策的矛盾
产业政策一是迷糊了企业家的眼睛,如果要违反比较优势的话就需要产 业政策,这个意义上讲的经济学都是跟逻辑上一样的。所以我们举日本 的例子,日本的制定战略主要是收入弹性需求高的产业就支持,比如说 纺织业,虽然是比较优势,但是它不支持,它是支持汽车、钢铁。
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唯一矛盾就是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是他自己 理论上的比较优势,不是实际上的比较优势。他的理论比较优势是由要 素禀赋决定的,但是他又说要素禀赋和决定要素是由市场表现出来的。 你既要政府引导市场,又要市场跟着政府走。
家的进口产品
避免政府犯错或被 利益集团的寻租行
为绑架
考虑到隐性 知识
第二步
看看是否有些本国的私人企业已经在 这些行业中(已存在或在萌芽状态)。 找出限制其提高竞争力的因素和新企
业进入的门槛 ,并采取措施解决。
20
七、怎么样的产业政策是得当的
第三步
对于那些没有本国企业或出口企业很 少的产业,可以从第一步中选取的国 家里寻求外商投资,或者启动新企业
二、林毅夫的观点总结
●有为的政府与有效的市场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下面,其实采用新古典的方法,是假定每个人都 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追求自己的目标。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框架,政 府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时候,能够给国家、社会带来进步、繁荣。在这 种状况之下,他个人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跟社会的利益跟大同的利益是 一致的,当然这个框架还是很初步的。

产业政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政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政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产业政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林毅夫2016-09-14【最近,中国新能源车骗补事件吸引公众的关注,该事件之外,有关政府产业政策的争议再起。

8月,市场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多个论坛上发表演讲,炮轰产业政策,并以光伏等行业为例称,“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并且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应该给任何产业、任何企业吃偏饭”。

演讲文字9月8日发出后,一时间在微信上传播甚广。

9月13日,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发表文章,观点旗帜鲜明针锋相对,“至今还没有看见一个成功追赶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持续发展的发达国际,不用产业政策的。

”“作为经济学家的责任不是因为怕产业政策失败而凡产业政策都一概反对,而是要研究清楚产业政策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以帮助政府在使用产业政策时,减少失败,提高成功的概率。

”经林毅夫教授授权,观察者网为读者朋友们分享他的最新文章,供思考,同时附上张维迎教授的文章。

观察者网近期将继续就产业政策补贴话题展开讨论,敬请关注,对此话题有研究的读者朋友,也可以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林毅夫:没有产业政策国家必然不成功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失败,但是尚未见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发达国家。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既要有企业家的个人努力,也需要有政府帮助企业家解决企业家自身所难于克服的外部性和相应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

由于不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能使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什么可能的技术创新和什么可能的产业升级都提供帮助,因此只能策略性地使用其有限资源,优先帮助能对经济持续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产业。

这种有选择性地使用资源帮助某些产业的企业家克服外部性和协调问题的措施就是产业政策。

由于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经济发展必然不成功,而许多产业政策不成功,因此,作为经济学家的责任不是因为怕产业政策失败而凡产业政策都一概反对,或是因为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无条件地支持一切产业政策,而是要研究清楚产业政策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以帮助政府在使用产业政策时,减少失败,提高成功的概率。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

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政策和难点
上 ,提 出了一些 新 的政策 主 张。 新结构经济学的重要特点 ,就是对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的丰富经验 和教训 ,对发展 经 济学半 个 多世纪 以来 的理 论发 展进 行 了总结 ,得 出 了新 结构 经济 学 的新理论 和 新 的 政策 主 张。林毅 夫所 说 的新结 构经 济学 的三 个要 点 ,也就 是新 结构经 济 学 的三 个理 论创新 点 。

主张 。
新 结构 经济 学是值 得重 视 的。这不 是 因为提 出者林 毅夫 曾任过世 界银 行首 席经济 学 家兼 高级 副行 长 ,而是 因为新 结构经 济学 可能 预示着 发展 经济学 将要 发生 重要 的理论转 折 。发展 经济学 作 为现 代经 济学 的一个 分支 ,诞 生 6 0多年来 ,从其 理论 发 展线 索 来 看 ,大体 上可 以分 为 二波 :旧结 构经 济 学 和
[ 关键词]林 毅夫;新结构经流学 ;旧结构 主义 ;发展 经济学 [ 中图分类号 ]F 2 0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8 2 9 8( 2 0 1 3 )0 6 . 0 1 5 0- o 8
[ 引用方式]杨永华 .评林毅夫 的勃结构经济学 :理论 、政 策和难 点 [ J ] .产经 评论 ,2 0 1 3 ,4 ( 6 ) :

1 5 0・
新结 构 经济 学新 的 内容 。如果新 结构 经济 学并 没有 真正 新 的内容 ,那 么 ,新ຫໍສະໝຸດ 结构 经济学 就 没有 存在 的
价值 。所以,正确理解和表述新结构经济学 的 “ 新 ”是一个关键 问题。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 学 第三 波理 论 的重要 著作 ,当然 首 先表 现为理 论创 新 ,提 出了一 些重 要 的新观 点 ;在理 论 创新 的基 础

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

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核心问题

林毅夫、张维迎争论的核心问题林毅夫、张维迎,两个优秀的经济学家,同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今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初始创立者,20多年来亦敌亦友,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争锋相对的思考。

2016年11月9日,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的思辨会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辩论中二人各具见解。

两人关于产业政策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产业政策?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展而有意识地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税收优惠、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研发工作中的科研补贴、垄断和特许、政府采购及强制规定等。

在他看来,产业政策将帮助企业解决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

张维迎表示,“我理解的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出于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其手段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资金配给、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土地价格优惠等。

”在他看来,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投资不属于产业政策,普遍性的政策也不属于产业政策。

2.产业政策是否该存在?林毅夫表示,“我没有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见过不用产业政策而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

”他认为,大多数成功的经济体正是因为积极有为的政府制定了产业政策,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不能因为产业政策大部分是失败的就放弃产业政策,而更应做到的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减少失败的概率。

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对此他表示,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使他们将资源投入不该投入的领域和不该投入的项目,所以中国企业家需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不是产业政策的扶植。

3.产业政策为什么会无效?林毅夫认为,除了政府的执行能力存在问题之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急于赶超,过度支持先进的产业;而发达国家的失败则是为了就业而去支持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

2016产业政策争论

2016产业政策争论
第21页,共30页。
张维迎的观点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政 策
创新是不可预见的 产业政策是豪赌
认知能力问题


不搞砸绝不罢手
激励机制问题


企业家要争取的是普遍的权利,而不是特权
第22页,共30页。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阻碍着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追赶型产业
领先型产业 退出型产业 “弯道超车型”产业
战略型产业
第14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汽车 追赶型产业 高端装备
高端材料
资金融通和外汇获取上支持 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针对高端制造业招商引资
第15页,共30页。
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白色家电
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第3页,共30页。
第4页,共30页。
目录
1.林张二人的观点 2.针锋相对的九个要点 3.外界评论
第5页,共30页。
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论证
第6页,共30页。
产业政策的定义(林毅夫)
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为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发 展而有意识的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 ——税收优惠
关于市场失灵 关于企业家精神
关于范式之争
第28页,共30页。
外界评论
国家发改委
外界将他们之间的交锋简化为“政 策派”与“市场派”的对垒。
坚决捍卫市场自由的张维迎被称之为“市场先生”,而强调“有为 政府”的林毅夫则被很多人指为“官方经济学家”。
换汤不换药的虚假争论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Industrial Policy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作者: 林毅夫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8-15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期
主题词: 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
摘要:虽然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不成功,但是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必然不成功。

因此,作为经济学家的责任不是因为怕产业政策失败而凡产业政策一概都反对,或是因为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无条件地支持一切产业政策,应该要研究清楚产业政策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以帮助政府在使用产业政策时,减少失败,提高成功的概率。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为何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才能成功。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之共同作用,进而简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运用产业政策时为何会失败。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将我国的产业分为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战略型这五种类型,阐述了我国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文章指出,应根据各种产业的特征,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林毅夫产业政策思辨会心得体会1000字

林毅夫产业政策思辨会心得体会1000字

林毅夫产业政策思辨会心得体会从个人观点来说,我也曾就“政府到底该不该干预市场”这个辩题展开过辩论,那一次我站的持方是应该干预。

那个时候我的看法是政府就像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样,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可以避免市场走向自我崩溃的道路。

所以那时候我说,政府干预市场是必要的。

我觉得其实这两个辩题本质上说的就是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到底该不该自由发展。

林毅夫老师有一个观点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创新都是不可预知的。

这点我非常赞同。

目前国家一直在推崇创新创业,各大高校也在如火如荼开展这项工作。

我个人做过四个创新创业项目,最早的项目不幸夭折了,剩下的三个倒是还在茁壮生长。

但是在这四次的经历中我深感创新的痛苦。

尤其是,当你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明确的“创新”方向时,真的是步履维艰。

正是因为有了方向,所以创新才不是创新。

“新”意味着从来没有,一个从来没有的东西又哪里来的方向呢?如果有了方向,在这个给定的方向里早已有无数大牛鞠躬尽瘁,又哪里轮得到我们去“创新”?所以,这就是矛盾。

政策是具有滞后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绝对无法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也无法预测会有什么产业蓬勃发展。

既然我们在现在无法确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又凭什么依据去确定一个政策呢?个人认为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扶持一些产业的发展,但是正如林毅夫老师所说的,一件事情一旦政府插手了,那么几乎就是不做到完蛋决不罢休。

其实政府是无意的,但是挡不住别人是有意的。

有很多人为了契合政府的要求,一心一意贯彻实施所有政策方针。

政府让做什么,好,我们就一门心思做到底。

他做我也做,我做别人跟着做,做着做着一个好好的蓝海项目变红海,产能过剩不说,还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我们手里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做出取舍,但是在现在的我们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去取舍。

就好比大学选专业来说,四五年前金融专业火了半边天,大量学生一股脑涌入金融专业,励志做华尔街中行走的一套西服。

辛辛苦苦读四年书,打败了看不懂的高数,啃下了难搞的投资分析,还要为了走向国际多学那么几门语言。

何为产业政策

何为产业政策

何为产业政策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林毅夫就产业政策展开了一场空前的论战,由于双方都在我国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吸引了不少经济学者参与和普通民众的围观。

对于这场争论,与其说是争论更不如说是反思。

因为虽然争论针对产业政策而发,但俩人眼中的产业政策明显是有巨大差异的。

尽管如此,他们的争论使得目前我国产业政策中的一些问题比较充分地得到暴露。

笔者认为,相比于产业政策有无效果、要不要产业政策等吸引眼球的结论,争论中对中国目前产业政策的反思更有价值。

产业政策俨然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话语,但是很多读者并不了解产业政策的来龙去脉,下文笔者就产业政策的来龙去脉做一些介绍。

一、产业政策的界定虽然产业政策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但学界对于产业政策的界定并不统一。

即使如张维迎和林毅夫这样的重量级经济学家,他们对产业政策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事实上,对于产业政策,学界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界定。

但是,按照政府作用强度和方式,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重点是政府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研发补贴、市场服务等形式完善整体产业发展基础功能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功能性产业政策一般不针对具体产业。

而选择性产业政策重点是政府通过补贴、税收、法规等形式直接支持、扶持、保护或者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赶超。

我们看到一些关于产业政策的主流界定都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张维迎与林毅夫争论的焦点也主要在于选择性产业政策。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对产业政策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

上述定义强调了产业政策的内容特征,在日本学术界具有一定代表性。

欧美研究者则更多地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功能特征来界定产业政策,这与欧美的市场相对发达和政策具有功利主义传统等背景有关。

产业政策大辩论-林毅夫vs张维迎

产业政策大辩论-林毅夫vs张维迎

100%原汁原味:林毅夫、张维迎“产业政策大辩论”实录澎湃新闻见习记者韩声江【写在前面】11月9日,初冬的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中,一场备受瞩目的辩论正在进行。

这场辩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的震动,至今仍未平复。

辩论的内容是中国是否应施行产业政策。

辩论的双方是林毅夫和张维迎,他们现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国发院的前身正是林、张等六位经济学家于1994年一起创立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辩论过程中,林毅夫不断地强调此前媒体对他观点的误读,“很多东西在网上我看到说是我讲的话我都不相信是我说的”、“我郑重地说我是既要有市场,也要有政府。

”他慢慢地铺陈着自己的“新结构经济学”、“六步增长甄别法”、“产业政策的五种分类”,试图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开出一剂追赶发达国家产业的药方。

“我还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实现成功追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还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发达国家!”张维迎则用自己略带陕北口音的普通话向林毅夫的理论体系发起进攻,“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逻辑矛盾”、“林毅夫‘增长甄别法’的谬误”等PPT标题一经抛出就让人嗅到了一丝火药味。

“产业政策之所以失败,一是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二是因为激励机制的扭曲。

通俗地讲,一是由于人的无知,二是由于人的无耻!”面对张维迎的质疑,林毅夫一再重申,“张维迎反对的那些产业政策我也反对”。

在林毅夫看来,他的理论中除了国防安全产业没有一种是需要补贴的。

除了国防安全产业,也没有产业是由政府选择的,都是企业家主动进入的。

“我不知道你到底是在批我,还是在批我也在批评的产业政策”,“你老是批评我没说的事,把罪名加到我头上,我觉得我好冤枉。

”分歧的根源似乎在俩人对“产业政策”的不同定义,林毅夫一直强调政府按照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企业解决软硬基础设施以及基础科研,而张维迎则将范围限定在政府“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

正如张维迎所说,他们二人此番争论的背后是新古典经济学与米塞斯-哈耶克经济学的范式之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持林毅夫观点的企业和行业实例
第三种是退出型产业。这类产业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另一类是在 我国还有比较优势,但是产能有富余的产业。 我国各种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绝大 多数在一些市县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因势利导 的政策。 实例:东莞的华坚鞋业 第四种是“弯道超车型”产业。此类产业的特征是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的新兴 产业。在这类产业的发展上,我国拥有国内市场巨大、科技人才多、和完备的生产加工 能力能够把概念迅速变成产品等优势,并已经出现了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等成 功的企业。 第五种是战略型产业。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防安全,例如大飞机、航天、超级计算机 产业即属于这种类型。战略型产业有一个特性,即它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有政府的 保护补贴才能发展起来。
产业政策定义
官方定义: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 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国际上的几种定义: 1. 各种指向产业的特定政策,即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2. 产业政策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即当市场调节发生障碍时,由政府采 取的一系列补救的政策。 3. 产业政策是产业赶超政策,即工业后发国家为赶超工业先进国家而采取的 政策总和。
第二种是领先型产业。我国作为中等偏上国家,有些产业,像白色家电、高铁、造船等, 其产品和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或已接近国际最高水平。领先型产业必须依靠自主研发 新产品、新技术,才能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我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用财政拨款 设立科研基金,支持所在地领先型产业的企业与科研院校协作进行基础科研,支持企业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实例得见的手”在出现“市场失灵”时弥补市场的不足。 2. 战时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规制。 3. 病态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规制。 4. 助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后发国家实行超越战略。
5. 提高一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张维迎对林毅夫的反驳
1. 后发国家保持长时间持续增长很难说是奇迹。 2.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 3. 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 4.在实际操作上,正确有效的产业政策的制定非常困难,不 论是企业家还是科学家都难当大任。 5.重新思考战略与体制的关系。
产业政策势在必行
从目前的国际情况看,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都在运用产业政策,当然,根据经 济发展国情、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可能在目标上、在内 容上、在措施上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研究发现各国确实都在运用产业政策,通 过产业政策在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发挥作用。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国际金融危机 以来,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 划”,还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也有人讲这叫“制造业回归”。比如日 本实行了“产业重生战略”,德国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这些 都是不同国家运用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
支持林毅夫观点的企业和行业实例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如何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中发挥“有为的 政府”的作用,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以及将来从中高端向高端升级,实现 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根据现有产业和国际前沿的差距, 可将我国的产业分成五种不同类型,政府因势利导的作用各有差异。 第一种是追赶型产业。对于追赶型产业,我国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在资金融通和外 汇获取上支持所在地的合适企业像吉利汽车、三一重工那样,到海外并购同类产业中拥 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来源。在没有合适的并购机会时,各地 政府也可以提供方便,支持所在地的企业像华为、中兴那样,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直 接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 实例:三一重工
我们回顾一下,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确实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措施, 有的叫规划、有的叫政策、有的叫目录,还有一些相关的优惠措施。这些产业政策 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调节供求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是 我国产业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保障。
产业政策势在必行
我们也在认真评估当前的产业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现有的产 业政策确实存在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地方,从目前产业政策的实施情况看,也存在 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我们要通过相关的调整来使这些政策适应新常态的 需要。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必要统筹谋划好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政策转型。我们将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发挥市场 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原则,我们将会 同有关方面统筹谋划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政策转型的顶层设计,强化改革意识,创 新工作方法,积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