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小古文背诵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目录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目录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目录通常包括一些经典且适合儿童理解的古诗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适合四年级学生背诵:1.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望天门山》 -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 《竹石》 -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4. 《山行》 -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 《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培养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上册古诗必背12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必背12首
1.《静夜思》李白。
2.《登鹳雀楼》王之涣。
3.《春晓》孟浩然。
4.《将进酒》李白。
5.《望庐山瀑布》李白。
6.《江雪》柳宗元。
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8.《早发白帝城》李白。
9.《登高》杜甫。
10.《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11.《悯农》李绅。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这些古诗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包括自然景观、人生感悟、历史故事等。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风采和智慧,同时也能够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背诵古诗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背诵这些古诗,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背后的典故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些古诗的内涵。
希望学生们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诗歌的美丽和力量,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积累更多的文化底蕴。
四年级上册小古文

四年级上册小古文
四年级上册的小古文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小古文段落作为参考。
例如:
1.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2.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3.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4.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些小古文都是比较简单易懂,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
在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学习古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四上小古文100课

四年级小古文背诵上册1、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2、盘古开天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3、刑天舞干戚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4、舜耕历山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5、推敲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于并辔而归。
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6、怀素写字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7、苏堤杂花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
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8、浙江之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9、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四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及诗意

四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一、《课标》推荐古诗词(12首)1.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翻译】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4.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雪梅(其一)【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6.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7.出塞(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龙城飞将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重点知识归纳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7. 《出塞》
8. 《凉州词》
【唐】 王昌龄 (第二十一课)
【唐】 王翰 (第二十一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菜地…… 5.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 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 地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做小 船,感受到了快乐、幸福和浓浓的亲情。 2.《走月亮》一文通过写“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情景,表现了“我” 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及“我”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 3.《走月亮》重点描述了“我”和阿妈在小路、村道上走月亮的过程,并通 过“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这句话在文中出 现了 4 次,这种修辞手法是反复。抒发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高兴、 开心的心情。 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本诗的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我们认识了 活泼顽皮的花牛。 2.《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诗人刘大白。该诗描绘了秋天(季节)黄昏(时 间)江边(地点)的美丽景色,流露出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3.著名诗人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短短七句诗,描绘了鸟儿、斜阳、芦 苇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4.《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从而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四课《繁星》 1.《繁星》一课中,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释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释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竹枝词·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释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四年级 语文上册 上经典背诵内容(注音)

四年级上学期整理背诵内容一、必背古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蜂》(隋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江上渔者》(宋朝)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论语·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wéi)人也孝弟,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hào)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4.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jǐn)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jié)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jǐ)者,过则勿惮(dàn)改。
”9.曾子曰:“慎(shèn)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6年级必背小古文

3—6年级必背小古文三年级上册。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年级下册。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年级上册。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年级下册。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五年级上册。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五年级下册。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年级上册。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六年级下册。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最新四年级上下学期古诗文40首背诵版

上学期: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论诗·其二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8.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越女词唐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1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3.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4.梅花绝句宋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6.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17.木瓜先秦《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四年级上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文言文必背知识点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些文言文必背知识点:1. 《观潮》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是中国的自然奇观之一。
文章通过描绘潮水汹涌、声势浩大的景象,表现了它的壮美。
2. 《走月亮》通过描绘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赏月时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文章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温馨和美好的情感。
3. 《蝙蝠和雷达》本文讲述了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的故事。
文章重点讲述了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原理,让读者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
4. 《爬山虎的脚》本文介绍了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尤其是它的脚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对爬山虎的细致观察和描述,培养了读者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5. 《牛和鹅》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在家乡放牛时被牛和鹅欺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敬畏之心。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悟。
6.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本文讲述了作者回忆小时候扮演一只大老虎时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天真、充满童趣的童年。
故事中“我”的表演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回忆起来却充满了温馨和感慨。
7. 《陀螺》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玩陀螺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
故事中的小陀螺虽然不完美,但却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启示。
8. 《古诗三首》《暮江吟》:诗人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题西林壁》:诗人苏轼通过游览庐山,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雪梅》(其一):诗人通过对雪中梅花的描绘,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和生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日积月累(早读必备)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 山。
色。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
④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的时候。
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
⑤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 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
上弦月,其弯如弓。
处在庐山之中。
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 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
岸地区为江东。。
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
鬼中英雄。
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 之。——《礼记》
的巨响。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
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 王充
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样堆积在江岸。
韩愈
鹿柴
第三单元
【唐王维
暮江吟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③各不同:各不相同。
第2页共6页
第三单元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
立了秋,把扇丢。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
二八月,乱穿衣。
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
夏雨少,秋霜早。
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嫦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日积月累
①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
第一单元
四年级古文背诵篇目

四年级古文背诵篇目
1. 原文。
-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 字词解释。
-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 少女:小女儿。
- 溺:溺水,淹没。
- 故:所以。
- 堙:填塞。
3. 主题思想。
- 这篇文章讲述了女娃溺水化为精卫鸟后,坚持不懈衔木石填海的故事,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 原文。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 字词解释。
- 尝:曾经。
- 诸:众多。
- 竞走:争着跑过去。
- 唯:只有。
- 信然:的确如此。
3. 主题思想。
- 这个故事通过王戎不随众小儿摘取道旁李子的事,表现出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聪明才智。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小古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复习资料(一)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原文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并见《列子·汤问》。
夸父追日:意思是夸父拚命追赶太阳。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二)王冕好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著名的上古神话传说。
又名共工触山,且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称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
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四)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四)七步成诗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后人常用“本是同根生”来比喻手足之情,用这首诗来讽刺那些不珍惜兄弟之情的人。
而“煮豆燃萁”、“相煎何急”被用来比喻兄弟相逼,“七步成诗”则用于形容人文思敏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及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文学及日积
月累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些经典的古文学作品对于学
生来说是必须背诵和积累的。
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这些必背古文学作
品的列表:
1. 《卧春》 - 卧春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中描
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
和热爱。
2. 《画》 - 画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
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3. 《观沧海》 - 观沧海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借沧海的浩
渺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他的豁
达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4. 《静夜思》 - 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诗
人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思考人生的奥秘,抒发了对家乡
和亲人的深情。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必背的古文学作品,学生可以
通过背诵和积累这些古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中华
文化的理解,并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要求整理的,如有需要,请结合教材中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目录17《商山早行》温庭筠18《黄鹤楼》崔颢1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0《望月怀远》张九龄2 1 《送李端》卢纶2 2 《咏风》王勃2 3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2 4 《听弹琴》刘长卿2 5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2 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 7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2 8 《除夜作》高适2 9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3 0 《天净沙·冬》白朴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miǎo百重泉。
汉女输橦(tóng)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大全

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释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释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竹枝词·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释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山川之美》
【文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注释】
①歇:消散。
②颓:坠落。
③沉鳞:水中的鱼。
④欲界:人间。
⑤与:赞许。
【课文链接】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人们就谈论它,赞美它。
那奇丽的景象啊,往上看,雪峰插云;往下看,河水清清;往两岸看,石头色彩斑斓。
往山上看,一年四季,林青青,竹绿绿。
晨光里,雾气即将散去,猿啼鸟鸣,声音交织在一起。
夜晚时分,夕阳渐渐西沉,鱼儿争相跳跃。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大诗人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异水的人了。
第二单元《鸦狐》
【文言文】
鸦本不善鸣。
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
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ní)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
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
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选自《意拾喻言》【注释】
①适:恰巧
②霓裳羽衣: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
传说是唐玄宗梦游仙境后所作。
③幸勿见却:有幸不被(您)推却。
这是古时候的一种谦辞。
【课文链接】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陪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
“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第三单元《自相矛盾》
【文言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注释】
誉:称扬,赞美。
弗:不。
【课文链接】
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怎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第四单元《大禹治水》
【文言文】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yōng)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duó)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选自《经典史记》【注释】
雍:堵塞
陂:筑坝蓄水
度:测量;勘测。
【文白对读】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
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
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老百姓疏通多条大河,筑起堤坝,建了多个蓄水池,勘测了多座大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制伏了水患。
他们两个人治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那是因为采用的方法不同啊。
第五单元《豺烹羊》
【文言文】
盘古初,鸟兽皆能言。
一日,豺与羊同涧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乃强责之曰:“汝混浊此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
”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
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
”遂烹之。
谚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即此之谓也。
——选自《意拾喻言》【注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课文链接】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第六单元《推敲》
【文言文】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
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②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③韩愈吏部权京兆:礼部侍郎韩愈代理京兆尹。
④左右拥至尹前:随从人员(拿下贾岛)带到韩愈跟前。
⑤具对:全部详细回答。
⑥权:代理……职务。
⑦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
⑧神游象外: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
⑨辔:驭马的缰绳,这里指马。
⑩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布衣,百姓。
【文白对读】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七单元《郑人买履》
【文言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dù),无自信也。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操:拿,抓在手里。
反:同“返”
宁:宁可,宁愿。
【文白对读】
郑国有个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来到集市,他看中了一双鞋子,却发现自己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于是就急匆匆地跑回去拿。
等他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没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那人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第八单元《鹏程万里》
【文言文】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选自《庄子·逍遥游》【文白对读】
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
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
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
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
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
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