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化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碱催化: 碱催化:
O R O R' + R''OR OOR' OR''
39
O R O R'' + R'O-
催化剂
• 催化剂选择 催化剂选择:取决于醇的性质,如用的 是含碱性基团的醇或是叔醇,则宜选用 醇钠为催化剂。 醇钠 • 催化剂量 催化剂量:微量即可。
40
应用举例
聚乙烯醇虽可相应的酯进行皂化制备,但不如用甲 醇解方法简便。此反应仅需微量的碱,这样生成的 聚乙烯醇中无机盐类 无机盐类杂质就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 无机盐类
Z:X、OCOR、OH、OR’、NHR’等 GH:被酰化物 G:ArNH、R’NH、R’O、Ar等。
4
酰化反应分类
亲电酰化 直接酰化 分类 间接酰化
(引入酰基等价体)
亲核酰化 自由基酰化 亲电酰化
O-酰化
N-酰化 C-酰化
亲核酰化
5
7.1 O-酰化反应 O• O-酰化反应就是常说的酯化反应,是指醇或酚和含 含 氧的酸类作用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氧的酸 • 广义的酯化反应还包括醇交换等其它O-酰化反应。
• 酸酐比羧酸的酰化活性大. • 适用于较难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及空间位阻较大的叔 羟基衍生物的直接酯化,也可与多元醇、糖类、纤 维素及长碳链不饱和醇等进行酯化。
R'OH + (RCO)2O
RCOOR' + RCOOH
25
催化剂
• 酸:质子酸 质子酸:如硫酸、高氯酸等 Lewis酸 Lew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铁等 有机酸:PTS、MS等。 有机酸 • 碱:有机碱 有机碱:吡啶、三乙胺、哌嗪等 无机碱:无水乙酸钠等。 无机碱 酸催化剂活性通常比碱强。 酸催化剂活性通常比碱强。
10
酯化方法
• 通常存在少量酸性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共沸除 共沸除 水或加脱水剂。 水或加脱水剂 • 共沸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氯仿或四氯化碳 共沸溶剂 或一些混合溶剂(如乙醇和苯)。 • 如酯沸点低,则可直接蒸出酯 如酯沸点低,则可直接蒸出酯,如制备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
RCOOR' + H2O
RCOOR' + RCOOH
R'OH + RCOCl
RCOOR' + HCl
RCOOR' + R''OH
RCOOR'' + R'OH R''COOR' + RCOOH RCOOR''' + R''COOR'
酯交换
RCOOR' + R''COOH RCOOR' + R''COOR'''
32
醇活性
• 对较易反应的醇 较易反应的醇,在酸性或碱性和温和 较易反应的醇 的反应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 对难于酯化的醇类 难于酯化的醇类,如三氯乙醇,还需 难于酯化的醇类 要加强的Lewis酸如三氯化铝或三溴化铝 进行催化。
33
溶剂
• 活泼脂肪族酰氯在水中易水解 活泼脂肪族酰氯在水中易水解,因此如果水解 反应速率较大,则反应不能在水相中进行,此 时要用到非水溶剂,如苯和二氯甲烷等; • 芳香族酰氯活性较弱 , 通常水解反应并不明显 芳香族酰氯活性较弱, 通常水解反应并不明显, 因此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进行,称为肖藤-鲍曼 肖藤肖藤 反应,现已不常用,而改用艾因霍恩(Einhorn) 艾因霍恩( 反应 艾因霍恩 Einhorn) 反应,即以吡啶代替碱的水溶液。 反应
R CH=CH COOR'
RCOCCl3 + R'OH
RCOOR' + CHCl3
9
7.1.1 羧酸为酰化剂
• 用羧酸和醇合成酯是典型的酯化反应,这种酯化也 叫直接酯化法 直接酯化法: 直接酯化法 •活性 活性:伯醇的酯化产率较高,仲醇较低,叔醇和酚 活性 直接酯化产率很低。
H+ R'OH + RCOOH RCOOR' + H2O
11
催化剂
• 常用酸性催化剂 常用酸性催化剂:硫酸、盐酸、磺酸;氯化锡、 有机钛酸酯、硅胶、阳离子交换树酯等。 • 质子酸 质子酸缺点是可能存在形成氯代烃、脱水、异构 化或聚合等副反应; • Lewis酸催化剂可以减少副反应,但往往需要更高 Lewis酸 的反应温度。
12
有机质子酸
H OH H O OH TsOH/PhH ∆ , 10min, 97% H O O H
Bu-t O O Bu-t O
36
7.1.4 酯交换法
• 酯可与其它的醇、羧酸或酯分子进行交换,这是 一种温和的酯合成方法,利用反应的可逆性 可逆性。 可逆性
RCOOR' + R''OH RCOOR' + R''COOH RCOOR' + R''COOR'''
RCOOR'' + R'OH R''COOR' + RCOOH RCOOR''' + R''COOR'
要使平衡反应向酯化方向进行,主要采用两种办法: (A)对便宜的原料采用过量,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对便宜的原料采用过量,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平衡常数:
[RCOOR' ] ⋅ [H 2 O] K= [RCOOH] ⋅ [R' OH]
20
• K 值在确定条件下 不变,因此提高酸 或醇的量,则平衡 转化率提高。 • 从图中看出:K值 对平衡转化率的影 响很大,当 K 值很 当 小时, 小时,原料配比对 平衡转化率影响有 值较大时, 限 , 但 K 值较大时 , 影响明显。 影响明显。
O RCOOR' + N H N H
百度文库
R'OH
14
Me MeO OH COOH + HO
OH COOMe Me DCC,Et2O rt, 2 h 97.5% MeO
Me COO OH
OH COOMe Me
MeO DCC,Py MeO OMe OH COOH COOH rt, 20 h
MeO MeO OMe O O COOH
21
(B)蒸出生成的酯或水,破坏平衡,使反 蒸出生成的酯或水,破坏平衡, 应趋向完全,实际使用时,视酯的挥发 应趋向完全 性分为三种: –①容易挥发的酯 容易挥发的酯,如甲酸甲酯、乙酸 容易挥发的酯 甲酯、甲酸乙酯等可以从反应混合物 中蒸出,剩余醇和水;
22
②中等挥发的酯 中等挥发的酯,可随水一起蒸出,如甲酸丙酯、 中等挥发的酯 甲酸丁酯和甲酸戊酯、乙酸乙酸、乙酸丙酯、丁 酯、戊酯,丙酸、丁酸和戊酸的甲酯及乙酯等。 这类酯化往往可以形成醇、酯、水形成三元共沸 醇 物,又可分两种情况: –乙酸乙酯全部酯与醇及部分水蒸出,反应系统 剩余水; –乙酸丁酯可以部分与醇及全部水蒸出,剩余的 是酯;
7 酰化反应(1) 酰化反应( O-酰化反应 acylation,acidylation
1
本章内容
酰化反应(酯化反应) 7.1 O-酰化反应(酯化反应) 酰化方法及在羟基保护中的应用 酰化方法及在羟基保护中的应用 7.2 N-酰化反应 N-酰化方法及在氨基保护中的应用 酰化方法及在氨基保护中的应用 7.3 C-酰化反应 碳链延长、 碳链延长、醛基的引入
Lewis酸
BF3 OEt2 CH CH COOH + CH3OH ∆, 21 h, 94% CH CH COOCH3
13
DCC脱水酯化 DCC脱水酯化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及其类似物是强脱水剂, 常用于不易发生的直接酯化及对强酸和热敏感的酯化 反应,也非常适用于大环内酯的分子内酯化反应。
O + R OH N C N N C N H RCOO N C N H O O R RCOOH H N C N H O O R
CH2
CH OAc n
+ MeOH
MeOAc +
–(A)空间位阻大 ( –(B)产生脱水生成烯烃 ( –(C ) 叔碳正离子与水反应能力强于羧酸 , ( 叔碳正离子与水反应能力强于羧酸, 所以回复为醇的倾向大于形成酯
17
叔醇酸催化下反应历程:
R R' CH2
+ C OH + H
R R' CH2 C OH2+ R R' CH2
R C R + H2O
R
R + R''COOH R' CH2 C O COR'' R H H+ R R' CH2 C R + R''COOR' CH2 R C O COR'' R R' H R R
+ H+
C-O单键中氧原子来自于酸
18
(2) 羧酸的结构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空间效应影响大于电子效应
19
(3)平衡转化率
37
(1)醇解
• 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酯交换反应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醇解, 一般来说是把酚分子中的酚羟基基由另一高沸点 的伯醇基替代,甚至还可以由仲醇基替代。 • 醇解方法 醇解方法:醇解是可逆反应,因此为了使反应进 行,常用过量的醇,或将生成的醇不断蒸出。
38
反应历程
• 酸催化: 酸催化:
O R R' + H+ O R O O H R' R''OH R O O R'' + R'OH + H+
15
7.1.1.1 影响因素
(1)醇的结构 (1)醇的结构
• 反应物性质: 伯醇 > 仲醇 > 叔醇 • • 伯醇中随碳链增长,反应活性降低 碳链增长, 碳链增长 烯丙醇与相同碳链的饱和醇相比活性低,因为氧 原子与烯键共轭,使其亲核性降低。
16
• 叔醇在酸催化下与羧酸直接酯化产率低, 原因有三:
8
腈 酰胺 烯酮 炔 醚 醛 酮
R'OH + RCN + H2O
RCOOR' + NH3
R'OH + RCONH2
RCOOR' + NH3
R'OH + CH2=C=O
RCOOH + HC CH
CH3OCH3 + CO
RCHO + HOOCCH2COOR'
RCOOR'
RCOO CH=CH2
CH3COOCH3
29
二元酸酐酯化
二元酸酐的酯化反应可以控制一酯化和二酯化程度:
O H2SO4 O-n-Bu OH O
O O + n-BuOH O 正丁醇 butanol
O O-n-Bu OH O + n-BuOH H2SO4
O O-n-Bu O-n-Bu O
30
7.1.3 酰氯为酰化剂
• 酰氯反应活性比相应的酸酐强,适用于较难制 备的酯类,如叔醇酯。 • 反应中有HCl气体生成,因此对酸敏感的醇易发 生氯代和消除,因此需要加碱进行中和 需要加碱进行中和。 需要加碱进行中和
R'OH + RCOZ
RCOOR' + HZ
Z = OH, X, OR'', OCR'', NHR'', Im
6
酯化反应类型
• 羧酸、酸酐、酰氯等作为酰化剂 • 酯交换法 • 腈或酰胺和醇的酯化法 • 烯、炔类的加成酯化反应 • ……
7
酸 酐 酰氯
R'OH + RCOOH
R'OH + (RCO)2O
2
酰化反应及酰化剂
• 定义 定义: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C、N、O、S等原子 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 • 酰基 酰基:是指从含氧的无机酸、有机羧酸或磺酸等 分子中除去羟基后所剩余的基团。 • 酰化剂 酰化剂:羧酸、酰氯、酯、酸酐、酰胺、烯酮等。
3
酰化反应通式
O R C Z + G H O R C G + HZ
34
因为吡啶不仅能中和氯化氢 中和氯化氢,还兼有催化剂作用 催化剂作用, 中和氯化氢 催化剂作用 与酰氯生成活性中间体:
O + N R Cl R N O + Cl-
R'OH RCOOR' + N H
35
Cl-
举例
Bu-t OH + Cl Bu-t O Cl O (1) DMAP, AlCl3 (2) AlCl3, 90%
26
酸催化历程: 酸催化历程:
O R O
O R O R + R'OH + H+ R
O + RCOOH
RCOOR' + H+
27
碱催化历程: 碱催化历程:
O + N R O R R O O N + RCOO-
N R O
+ R'OH
RCOOR' + N H
28
影响因素
• 醇和酸酐反应难易程度与醇的结构关系 较大,一般来说: 伯醇 > 仲醇 > 叔醇 • 也就是说空间效应占主要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占主要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占主要影响因素
R'OH + RCOCl
RCOOR' + HCl
31
酰氯活性比较
• 脂肪族酰氯活性通常大于芳香族酰氯 脂肪族酰氯活性通常大于芳香族酰氯。 • 脂肪族酰氯α-碳上的有吸电子基团时活性增强。 • 芳香族酰氯:间位或对位存在吸电子基团活性增强 芳香族酰氯: 邻位主要受位阻影响, 邻位主要受位阻影响,活性变化不大 大位阻基团活性减小
23
③不易挥发的酯 –对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的醇 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的醇如丁醇或戊醇 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的醇 可蒸出分水,醇回流; –对低级醇 低级醇如甲醇、乙醇或丙醇则加入苯或甲 低级醇 苯带水; 高沸点醇如苄醇、糠醇或苯乙醇也必须加 –对高沸点醇 高沸点醇 带水剂蒸出水。
24
7.1.2 酸酐为酰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