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详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

C、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音调、响度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

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防止、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防止噪声的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详解】

A、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

B、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

C、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故C错误;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声音的传播速度增大时,传播相同的距离,声音传播时间变短。

【详解】

A、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声速增大),在传播相同的距离时,声音的传播时间变短,所以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变短了,故A正确;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所以打雷时还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仍然比光速慢,故C 错误;

D、由于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与声音的传播快慢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水传播到人耳的所以能够说明液体(水)能够传声,故B 正确;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确;

D. “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正确。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要想听到回声必须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

回声与声音的响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B. 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B正确;

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频率太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C 错误;

D. 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温度为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

(1).要想听到回声必须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2)了解次声波的频率范围;(3)15℃时,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与温度有关.

6.C

【解析】

试题分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人耳才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即t=0.1s,

在0.1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vt=340m/s×0.1s=34m,

声音在0.1s内传播的路程是人和高墙距离的2倍,

则人和高墙距离为:s1=s=×34m=17m.

考点:回声;回声测距的应用

点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现象.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根据s=vt测量高大障碍物的远近、海底的深度、远处冰山的距离等.

7.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是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我们就听不到,选项A说法错误;超声波也是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选项B说法错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选项C 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声现象

8.A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时,瓶子壁的振动受到水的阻挡;水少的瓶子振动快,音调高;水多的瓶子振动慢,音调低;故A正确;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改变的是音叉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响度;故C错误;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9.A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详解】

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

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A、大象交流用的是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此选项不合题意.

B、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返回的声音来定向.此选项符合题意.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

D、在台风、地震、核试验等剧烈事件中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所以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