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2、陆王心学
材1)料一陆:九人渊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 固所是① 也同有理世”然之,界(者, 心核观耳所 即心:。谓 理)世宇万 也宙物 。。界便皆万是备物吾于的心我本,,原吾昔是心之即圣“是贤心宇先”宙得,。我“心心心皆之即理 材②料方二法:论一:次“,王发阳明明本和心朋”友(赏进风景行,内朋心友的指反着省山) 岩2)中美王丽阳的明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 无①关世系界,观你:认世为呢界?万王物阳的明本说原:是你来“看心此”花,树,它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
A、儒学的兴盛 B、三教并立的局面形成 C、佛教的盛行 D、儒学发展面临的危机
2、下图为《三教图》其中三教是指:
①道教 ②儒教 ③佛教 ④伊斯兰教 ⑤基督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二、宋明理学
重点
1、“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又贯通宇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小,失
节事极大。” 4)性质: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5)地位: 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南宋成为官方哲学
明初成为统治思想
知识拓展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 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 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 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 “心学” 的开山之祖。明代王阳明发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文天祥
——明·于谦 ——清·林则徐
三、理学产生的影响 1、消极 ①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用以维系 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 影响。 ②实质是用儒家伦理道德为封建专制统治辩护。 2、积极 ①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 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凸显人性的庄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四 魏晋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 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 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陷入 了绝望,对人生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成了 当时流行风尚。玄学取代经学,老子取代孔子,众贤取代一贤, 形成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发展过程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明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严峻挑战
第4课 宋明理学
高考大纲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理学的含义】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理学是儒家学者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确立 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 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 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侍 佛,以皇帝之身四次舍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材料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程 朱 颐 熹
南宋人
王 阳 明
(北宋人,兄弟俩) 南宋人 理学集大成者
明朝人 心学集大成者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课件(41张)(共41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课件(41张)(共41张PPT)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危机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 道教地位很高。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 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 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 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 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 立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 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 为教祖,奉《道德经》等 为主要经典。魏晋时期玄 学(一种哲学思潮)盛 行,其代表人物以老庄解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 融合。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 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危机
佛教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 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 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 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 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 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
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 求得。探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体 验……,明“理”。
想一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不同?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 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 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 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 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 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 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 在的“理”(或“真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三教图》清·丁云鹏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 宋代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2、唐宋时期三教互相吸纳渗透,“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了重兴儒学,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号晦庵,徽 州婺源(今属江西) 人,南宋诗人、哲学 家。宋代理学的集大 成者,继承了北宋程 颢、程颐的理学,完 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 体系 。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地位: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集
大成者,在儒学地位上仅次于孔孟。
2、观点 (1)本体论(理、气关系)
国际影响:
④它还流传到日本、朝鲜和越南,产生了很大影响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 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 一次吗?
“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 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 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 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 像水源头一样。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南宋(1175)年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
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
朱熹
为学应格物 致知,循序 渐进,广泛 阅读古圣先 贤的经典。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 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 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 求精微。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

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岳麓版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
• C、反对“格物致知”(但它们在本质上是 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 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 治者进行斗争。)
• ②阳明心学。
• A、背景: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 确立,其本身也逐渐地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 想的工具。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 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 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而明中期以来,社会 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起义也频繁发 生,程朱理学不能够回应这些变化。一些儒家 学者认为,人心混乱是由于思想界的混乱导致。 在官学话的程朱理学之外,他们通过进一步发 展陆九渊的“心学”来挽救理学和更新儒学, “阳明心学”由此产生。
• 二、宋明理学
• 1、理学的含义:
•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 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 国的学说。
•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 (1)程朱理学:
• ①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 南宋朱熹集大成.
• ②主要思想:
• A、世界观:“理”
• 含义: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 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 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 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 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 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 起来。
• (2)陆王心学
• ①陆九渊心学.(南宋理学大师)
• A、背景:
• 在理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 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他们不满意 程朱理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 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 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心即理 也”等观点。
• B、内容:
• a、世界观: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1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18张PPT)
2.唐宋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潮流出 现 3.为重兴儒学,新儒学者建立起新的儒学体系
特点
1.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吸收佛、道两教的思想。
①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1.程朱 1)主张 ②方法论:“格物致知”
理学
③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内容
2)地位:元代:
;明初:
2.陆王 陆:①心是世界本原; 心学 王: “致良知”:
要从菩根提本本上无解树决,明社镜会亦动非荡台问;题本,来必无须一重物视,人何们处的惹尘思埃想?道 德①标材准料,一强中化王人守们仁的对纲“常花伦”纪与观“念人。心他”主关张系通的过解人释们,的反 自映身了反他省的,什来么克观服点私?欲你,认恢为复他良的知解。释合理吗? ②慧材能人料意心二思是中 是世“ 说界破 ,万山 佛物中在的贼心本易内原,,破不离心在开中心人贼外的难,思” 只想的 要意意 静识思 心任是 自何什 悟事么 ,? 物王不便守必不仁苦存是修在怎 ,。样 便他解 可的决 顿解这 悟释一成不问佛合题。理的陆,?王因心为学他沿颠袭倒“了心存是在万和物思 维③渊的分源关析”系陆的。王思心想学。与可材见料,三宋所明反理映学思与想禅之宗间有的渊渊源源关关系系。。
1.实质:维护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评价 2.消极: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自然欲求
3.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判断以下材料各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
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心学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理学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
本体便是知。
心学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共6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共63张PPT)

-56-
疑难禅释
2.思想内容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二程”(北宋)和朱熹(南宋)。 ②基本主张:天地万物的始源:“理”;求理方法:格物致知;个人修 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南宋):基本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发明 本心。 ②王守仁(明中期):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 良知。
性即是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二程言论
朱熹(1130-1200), 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 集大成者。
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张栻的“崇道祠”。
忠孝廉节碑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 欧阳厚均重刻。
“理学”。
本朝(宋朝)之 治……以理学为之 根底也。义理之学 独盛本朝,以程先 生(二程)为之宗 师也。
——黄震
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 明道先生。
程颐,世称伊川先生。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 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 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奉先寺
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 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君岩
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 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 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 岩庙。

高二历史:必修3:4课宋明理学(岳麓版)

高二历史:必修3:4课宋明理学(岳麓版)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课本(P18)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 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 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 主要思想 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
“存天理,灭人欲”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南宋:陆九渊 1)代表人物: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思想核心:“心即理也”, “吾心即是宇宙” 穷理方法: 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 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穷理方法: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第4课 一、背景:
宋明理学
1、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2、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潮流弥漫
3、儒家学者试图复兴儒学
宋明理学的含义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既贯 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 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简单理解: 指宋代到明代产生和发展的新儒学, 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 儒家哲学思想。
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人心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 物便不存在。
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
B 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
C 宋明理学是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秀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秀课件

(一)程朱理学
朱子语录:
1、程朱理学内容 (3)方法论 格物致知
概念:“格物致知” 通过实践、 接触、了解事物, 把握、明白、贯通 万事万物先天存在 的“理”。
一事不穷,则 阙了一事道理;一 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 -—《朱子语类》
比较“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
比较 格物 致知 同
(手段相同)
(二)陆王心学
流派 异
1、世界观 同
陆王 世界本原是“理”,理就 心学 在“心”中,“心即理”。 程朱 理学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朱熹 朱喜
“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陆九渊
王阳明
(二)陆王心学
流派 异
1、世界观 同
陆王 世界本原是“理”,理就 心学 在“心”中,“心即理”。 (1)“理” 是世
(一)程朱理学
朱子语录: 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 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1、程朱理学内容 (2)修养观
“存天理,灭人欲”
客观认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理”和“欲”,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 在当时的积极影响: 关系三个有利于:加强个人自身道德修养;建立和谐人 有利于加强个人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建立和谐人 “天理”是指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主要指儒家 际关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的伦理道德; “ 人欲”就是私欲,是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 加强个人修养、和谐社会、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 “灭人欲”不是要灭除人的一切欲望,灭除的是不符 建设等。 合儒家伦理道德要求的“人欲”,正常的人欲就是“天理”。 消极影响: ---吴长庚《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3、唐宋时期,儒 学者为重兴儒学 不断探索思考。
二、“理学”是什么?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三、“理”是什么?
1、宇宙观:“理” 是世界的本原。
2、社会观:“理” 是封建伦理道德。
3、个人观:“理” 就是人性。
程朱理学
宋朝时候, 出现了"二程 一朱"
程 颢(北宋会出现“程朱理学” 呢?
白马寺(河南洛阳)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 三 教 图 》 清
丁 云 鹏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道广泛传播, 儒学产生危机。
2、唐宋时期,儒、 佛、道“三教合 一”弥漫社会各 个领域。
“天理”与“ 人欲”产生矛 盾怎么办?
“存天理,灭人欲”
四、怎么找到“理”呢?
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的 影响
南宋:以后逐渐发 展为官方哲学
元朝:《四书章句 集注》作为科举考 试的内容
明朝:更进一步确 定了程朱理学在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
本课结束!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共31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共31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 112021/8/118/11/2021 7:01:53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 112021/8/11A ug-2111-Aug- 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2)陆王心学 ①代表人物:
陆九渊 南宋思想家, 心学开创者 人称象山先生。
王守仁 明思想家, 世称阳 明先生。
②背景
A、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
B、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 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③主要思想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 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 心即理也。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陆九渊心学
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被制度化了。
课程标准: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 思想。
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 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儒学危机——理学兴起背景
①佛教盛行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
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
王阳明(守仁)的思想:——阳明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 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理,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5
4.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
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 为官方哲学,明初确定了
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13
问题4: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不 (世界本原)
“心即理也”
同 认识论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点 (寻理方法) 哲学类别
(理在身外需要外求)
客观唯心主义
(理在心中不必外求)
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8.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4
2.理学的兴起。(1)三教之间在彼此
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 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 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为了重兴 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 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
展了儒学体系。
5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
颢(hao)、程颐,南宋的朱熹。2.理学 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 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 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
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 理”。
“存天理,灭人欲”
主程 要朱 观理 点学
1、“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 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 上就是人性 2、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 “理”
3、“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的地位、影响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 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 耳。 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心即理也”
4.陆王心学之王阳明: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 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 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
良知即天理,天理在心中
回复良知
陆王心学主要观点
陆九渊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阳明心学”
◆ “致良知”良知就是理, 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 能成为圣贤
“理”的存 在
2、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 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曾深情地引用理 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来说 明自己的使命: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有何现实意义?
小结
归纳本课知识框架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 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 求得。探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 体验……,明“理”。
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

程朱理学的地位
元朝:《四书章句集注》作为 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朝:更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 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朱熹
思考:程朱理学被
官学化的主要原因?
实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2.陆王心学
材料一:人皆有是心, 心皆具是理。 材料二: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心皆 是理,心即理也。
。”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
三、影响
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 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 求。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粤”省妇女多天足,而潮
州则以小足为贵,凡纳
妾“,人惟死缠足于者法入,门犹即称 姨必袜有理,待拖怜,否生屐之其则子,以娶至者谁赤 妇 大;怜脚 , 妇死之呼 始 死于?之 得 而, 著 后 著”履,若无所出,则终 身跣—足—而(已。清)戴震
陆九渊
“心即理也” 方法论 ——“发明本心” (进行内心的反省 )
材料一:良知即天理

王守仁
No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材料二:知是心的本 体,心自然会知。见 父自然知孝,见兄自
然知弟,见孺子入井
良知即天理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
Image 方法论:致良知
良知 。 材料三:“良知良能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古代女子的三从 四德
“三从” ——在家从 父、出嫁从夫、夫死 从子
“四德” ——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
上述思想有何消极影响?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摧残、迫害女性的身心 健康,维护男尊女卑的等 级秩序和专制统治
1.程朱理学
阅读材料,概括主要观点
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 ,求得。穷究事物原 理,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 体验……,明“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6张PPT)
观点2: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 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 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 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宋明理学的影响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怎样才能把握“理”?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 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 贯通明理。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3)道德观(对个人的要求)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特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
核心的观念体系。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 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谐的精神
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思想:(1)世界观: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 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 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 适而不在。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反映于 哪些领域?为何理学家要从“世界本原”的角度来诠 释儒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 心即理也。 ★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一)、程朱理学
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是什么?
观点四:存天理,灭人欲
含义:人们应以三纲五常约束行为,而压抑自己 的人性。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可能性:
★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 化较少干涉,故宋代儒家积极参政议政学术活跃;
★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 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宋 明
程朱理学
理 学
陆王心学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 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 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 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 统,因而被称为“理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一)、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 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 (1032-1085)、程颐(1033 ---1107)兄弟二人。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 思想家。宋代理学
集大成者。
(一)、程朱理学
问题探究:阅读以下材料,结合书本知识概括并 理解二程和朱熹的主要观点:
教、道教的迅速传播,儒学的 发展出现危机。但三教彼此在 反复辩驳中也相互吸纳渗透。 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盛,许 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教 并修,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 势,它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 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终儒 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三教合一图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3、社会背景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 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 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一)、程朱理学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
朱 理 学
——宇宙观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
——方法论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
陆九渊(1139-1192),号 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 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 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 “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 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 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 派”。
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理学的含义:
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是儒道佛
教三家融合的产物) 2.基本含义: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 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一、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
1、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 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 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 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 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一)、程朱理学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含义是什么?
观点三: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理”。 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 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质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朱熹的理学观—进一步发展二程的思想
(1)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存天理,灭人欲”
(2)对“格物致知”进行深化
影响: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一下:

“理”是世界的本原
(一)、程朱理学
①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
②方法论: “格物致知”
程 内容 ③道德观:“存天理,去人欲”

③政治思想:“道统论”“正君心”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

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
影响 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
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 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一、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
1、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 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 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 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2、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
忠孝廉节碑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 (1827)欧阳厚均重刻。
古代女子的三从 四德
“三从” ——在家 从父、出嫁从夫、夫 死从子
“四德” ——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
上述思想有何消极影响?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摧 残、迫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维 护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和专制 统治
(一)、程朱理学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 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 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 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 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 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 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 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一、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
1、必要性: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