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接口实验报告
串行接口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串行接口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报告日期:实验二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内容 (3)3. 实验原理 (3)4. 程序代码 (6)5. 实验体会 (13)实验二1.实验目的1.熟悉串行接口芯片8251的工作原理2.掌握串行通讯接收/发送程序的设计方法2.实验内容通过对8251芯片的编程,使得实验台上的串行通讯接口(RS232)以查询方式实现信息在双机上的。
具体过程如下:1. 从A电脑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将其通过A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发送出去,然后通过B试验箱的8251接收该字符,最后在B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来。
2.从A试验箱上输入步进电机控制信息(开关信息),通过A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发送到B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在B试验箱上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再用这个信息控制B试验箱上的步进电机的启动停止、转速和旋转方向。
3.实验原理1.8251控制字说明在准备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之前必须由CPU把一组控制字装入8251。
控制字分两种:方式指令和工作指令,先装入方式指令,后装入工作指令。
另外,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要检查8251状态字,当状态字报告“发送准备好”/“接收准备好”时,才能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2.8251方式指令(端口地址2B9H)3.8251工作指令(端口地址2B9H)4.8251状态字(端口地址2B9H)5.8253控制字(283H)6.8253计数初值(283H)计数初值=时钟频率/(波特率×波特率因子)本实验:脉冲源=1MHz波特率=1200波特率因=16计数初值= 1000000/1200*16=527.程序流程框图4.程序代码Fxc.asm;************************;;*8251串行通讯(自发自收)*;;************************;data segmentio8253a equ 280h ;8253计数0端口地址io8253b equ 283h ;8253控制端口地址io8251a equ 2b8h ;8251数据端口地址io8251b equ 2b9h ;8251控制端口地址mes1 db 'you can play a key on the keybord!',0dh,0ah,24hmes2 dd mes1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3b ;设置8253计数器0工作方式mov al,16h ;控制字为00010110Bout dx,almov dx,io8253amov al,52 ;给8253计数器0送初值out dx,almov dx,io8251b ;初始化8251;xor al,al;mov cx,03 ;向8251控制端口送3个0;delay: call out1;loop delaymov al,40h ;向8251控制端口送40H,使其复位call out1mov al,4eh ;设置为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波特率因子为16 call out1mov al,27h ;向8251送控制字允许其发送和接收call out1lds dx,mes2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int 21hwaiti: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1 ;发送是否准备好jz nextmov ah,0bhint 21htest al,0ffh ;检测是否有键盘输入jz nextmov dl,0ffh ;有键盘输入,读入字符mov ah,06hint 21hcmp al,27 ;若为ESC,结束jz exitmov dx,io8251a;inc alout dx,al ;发送; mov cx,40h;s51: loop s51 ;延时next: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2 ;检查接收是否准备好jz waiti ;没有,等待mov dx,io8251ain al,dx ;准备好,接收mov dl,almov ah,02 ;将接收到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int 21hjmp waitiexit: mov ah,4ch ;退出int 21hout1 proc near ;向外发送一字节的子程序out dx,al;push cx;mov cx,40h;gg: loop gg ;延时; pop cxretout1 endpcode endsend startSend .asm;************************;;*8251串行通讯(自发自收)*;;************************;data segmentio8253a equ 280h ;8253计数0端口地址io8253b equ 283h ;8253控制端口地址io8251a equ 2b8h ;8251数据端口地址io8251b equ 2b9h ;8251控制端口地址buf3 byte 0mes1 db 'you can play a key on the keybord!',0dh,0ah,24hmes2 dd mes1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3b ;设置8253计数器0工作方式mov al,16h ;控制字为00010110Bout dx,almov dx,io8253amov al,52 ;给8253计数器0送初值out dx,almov dx,io8251b ;初始化8251mov dx,28bh ;8255控制口初始化mov al,81h ;1000,0001out dx,al;xor al,al;mov cx,03 ;向8251控制端口送3个0;delay: call out1;loop delaymov al,40h ;向8251控制端口送40H,使其复位call out1mov al,4eh ;设置为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波特率因子为16 call out1mov al,27h ;向8251送控制字允许其发送和接收call out1lds dx,mes2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int 21hwaiti: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1 ;发送是否准备好jz nextmov ah,0bhint 21htest al,0ffh ;检测是否有键盘输入jz next; mov dl,0ffh ;有键盘输入,读入字符;mov ah,06h; int 21hmov dx,28ahin al,dxcmp al,27 ;若为ESC,结束jz exitmov dx,io8251a;inc alout dx,al ;发送; mov cx,40h;s51: loop s51 ;延时next: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2 ;检查接收是否准备好jz waiti ;没有,等待mov dx,io8251ain al,dx ;准备好,接收mov dl,almov ah,02 ;将接收到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int 21hjmp waitiexit: mov ah,4ch ;退出int 21hout1 proc near ;向外发送一字节的子程序out dx,al;push cx;mov cx,40h;gg: loop gg ;延时; pop cxretout1 endpcode endsend start步进电机:1.K0=0,逆时针转;K0=1,顺时针转2.K1=0,慢转;K1=1,快转data segmentbuf1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LED显示buf2 byte 0 ;步进电机数据buf3 byte 0 ;保存开关数据buf4 byte 0 ;保存顺转数据buf5 byte 9 ;保存反转数据buf6 byte 0 ;开关机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buf2,00110011b ;步进电机数据mov dx,28bh ;8255控制口初始化mov al,81h ;1000,0001out dx,al;-----------------------------逆转控制----------------R0: mov dx,28ah ;读C口in al,dxmov buf3,al ;保存C口数据test al,04 ;jnz kai ;转反转test al,01 ;测试K0=1?jnz L0 ;转反转mov al,buf4 ;走马灯开始一步顺转cmp al,9jnz S1call change9_0S1: inc al ;数据加1mov buf4,almov bx,offset buf1xlatmov dx,289h ;B口输出out dx,al ;数据完成加1mov al,buf2 ;电机开始一步逆转ror al,1 ;数据左移mov buf2,almov dx,288h ;A口输出out dx,al ;电机完成一步逆转mov al,buf3 ;回复C口数据test al,02jnz R1 ;转快转call delay_s ;否则慢转jmp R0R1: call delay_q ;快转jmp R0;------------------------------顺转控制-----------------L0: mov al,buf5 ;走马灯开始一步顺转cmp al,0jnz S2T2: test al,03 ;测试K2=1?jnz T2call change0_9S2: dec al ;数据减1mov buf5,al ;mov bx,offset buf1xlatmov dx,289h ;B口输出out dx,al ;走马灯结束一步顺转mov al,buf2 ;电机开始一步顺转rol al,1 ;数据右移mov buf2,almov dx,288h ;A口输出out dx,al ;电机结束一步顺转mov al,buf3 ;回复C口数据test al,02jnz L1 ;转快转call delay_s ;否则慢转jmp R0T3: test al,03 ;测试K2=1?jnz T3L1: call delay_q ;快转jmp R0kai: mov dx,28ah ;读C口in al,dxmov buf3,al ;保存C口数据test al,04 ;jz L0 ;转反转jmp kaiexit: mov ah,4chint 21hdelay_s proc near ;长延时mov bx,20hlp1: mov cx,0ffffhlp2: loop lp2dec bxjnz lp1retdelay_s endpdelay_q proc near ;短延时mov bx,1lp11: mov cx,0ffffhlp22: loop lp22dec bxjnz lp11retdelay_q endpchange9_0 proc nearmov buf4,-1mov al,buf4retchange9_0 endpchange0_9 proc nearmov buf5,10mov al,buf5retchange0_9 endpcode endsend start5.实验体会这次实验需要用到两种芯片8253和8251,两种芯片的作用分别是8253提供串行通讯所需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8251提供输入输出控制,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熟悉这两种芯片的方式字等使用规范,在仔细阅读了书本以及书本的编程实例后,基本摘掉了程序的设计方法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程序编译通过了但是不能运行的情况,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是程序没有设置好的原因,要设置为编译后运行状态,否知只编译不运行,经过这次实验,知道了8253和8251两种芯片的基本用法,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收获不少。
实验一使用串行接口进行串行通信
实验一使用串行接口进行串行通信一、实验目的●●熟悉RS-232C串口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并掌握计算机的串口直连技术。
●●了解利用RS-232C接口进行异步通信的原理与过程,并理解和掌握异步通信中各种通信参数的设置和使用。
二、实验任务●●使用DB-9针的RS-232C连接器和9芯电缆制作交叉电缆直连两台计算机。
●●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
●●学会设置需要通信的主机和客户机三、预备知识●●在串行通信中,EIA RS-232C(又称为串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使用的是9针的D型连接器。
●●RS-232C采用的信号电平-5~-15V代表逻辑“1”,+5~+15V代表逻辑“0”。
在传输距离不大于15米时,最大速率为19.2kbps。
●●RS-232接口的应用当两个计算机设备通过电话线,并使用调制解调器作为数据通信设备时进行异步通信;当近距离的两个计算机间进行通信时,采用空Modem连接方式。
●●DB-9针的RS-232C连接器接口见图1.1.1所示。
图1.1.1 DB-9针的RS-232C接口示意图DB-9针的每个针脚的明确定义见表1.1.1所示。
表1.1.1 DB-9针的RS-232C接口的功能定义四、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9芯电缆、DB-9针的RS-232C连接器、烙铁或一根标准串行交叉电缆●●软件环境:Windows 2000,并已安装好“直接电缆连接”应用程序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制作交叉电缆❼直连两台计算机❼设置主机❼设置客户机❼使用“超级终端”进行串行通信1、1、制作交叉电缆步骤(1)使用DB-9针的RS-232C连接器和9芯电缆制作交叉线,制作方法按照空Modem的连接规则,如图1.1.2所示。
图1.1.2 DB-9针空Modem连线在实际应用中,交叉线缆制作可以使用最简单的三线连接方式,如图1.1.3所示,相对的发送和接收针脚需要交叉相连,信号地SIG相连。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串行口实验,探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材料:计算机、串行口数据线、串行口设备。
实验步骤:
1. 连接串行口数据线:首先,将串行口数据线插入计算机的串行口接口,并将另一端连接到串行口设备上。
2. 设置串行口参数:在计算机上打开串行口设置界面,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确保与串行口设备相匹配。
3. 发送数据:通过计算机上的串行口通讯软件,向串行口设备发送数据,观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接收数据:同样通过串行口通讯软件,接收串行口设备发送的数据,检验数据接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我们发现串行口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在设置合适的参数后,数据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丢失或错误的情况。
同时,数据的传输速度也较为稳定,符合预期的要求。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串行口实验,我们验证了串行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串行口参数,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串行口技术在工业控制、通讯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实验四:串行接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四串行接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TEC-2000教学计算机I/O接口扩展的方法;2、学习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掌握串行通信接口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说明1、TEC-2000教学机配置了两个串行接口COM1和COM2,其中COM1口是系统默认的串行接口,上电复位后,监控程序对其进行初始化,并通过COM1与PC机终端相连,监控程序负责对COM1进行管理。
COM2口预留给实验者扩展使用,监控程序不对COM2进行任何处理,实验者需要对COM2进行初始化、使用和管理。
2、实验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的工作原理,了解8251复位、初始化、数据传输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注意,①每次对8251复位后(即按了“RESET”键),都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②每次复位后,只能对8251进行1次初始化,多次初始化将导致串口工作不正常。
3、在使用COM2口时,需要将两片8251芯片之间的跳线短接(缺省状态),以便为COM2正常工作提供所需的控制信号和数据;此外,还需要为其分配端口地址。
教学机已将COM2口的C/(/D)与地址总线的最低位A0相连,但片选信号/CS未连,只引出1个插孔,实验时,应将该插孔与标有“I/O /CS”的7个插孔中的1个相连。
三、实验内容1、为扩展I/O口选择一个地址,即将8251的/CS与标有I/O /CS的一排插孔中的一个相连。
2、将COM2口与终端或另一台运行有PCEC16的PC机的串口相连。
3、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编写一段小程序,先初始化COM2口,再向COM2口发送一些字符,也可从COM2口接收一些字符,或实现两个串口的通信。
四、实验要求应了解监控程序的A命令只支持基本指令,扩展指令应用E命令将指令代码写入到相应的存储单元中。
五、实验步骤1、为扩展I/O接口选择一个地址,将8251的/CS与标有I/O /CS的插孔中地址为A0~AF的插孔相连;2、将教学机COM1口与微机PC1相连,在PC1上运行PCEC16.EXE,进入联机状态后保持PCEC的运行状态;3、断开教学机COM1与PC1的串口线,将其连接到另一台微机PC2的串口上,在PC2上运行PCEC16.EXE联机;4、用另一条串口线将PC1与教学机的COM2接口相连。
DSP串行接口实验设计报告
DSP实验设计报告名称:RS232串行接口实验**: ****: ***班级: 08电子信息工程(2) 学号: **********日期: 2011-11-28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同步缓冲口M出BSP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学习DSP实现RS232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3.学习MAX3111与DSP的接口设计。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F教学开发平台;串行线一根三、实验硬件设置做实验之前, 需要接通该实验所需的硬件电路, 本实验为: 现将实验箱上的电源开关“MS2”、“MS3”和“MS4”按下, 将串口线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 另一头连接到SZ-5416D开发教学平台的主控模块中的“RS232”端口, 在将机箱右侧的船型开关往“I”方向打开电源;SZ-541D主控模块上的J7, J9、J4.J16短接;在“设置模块”中将“A”和“C”设置为“1”。
然后开始做实验, 注意在做DSP实验时开始按了SZ-5416D主控模块上的K1硬件复位后, 程序运行中不要再按复位键, 以免实验由于DSP复位而失败。
四、实验原理1.MAX3111功能特点MAX3111通用同步收发器是MAXIM公司专门为小型微处理系统进行最优化设计的UART, 它包括一个振荡器和一个可编程波特率发生器;具有一个可屏蔽的中断源;另具有一个8字节的接受FIFO(先入先出)缓冲器。
它应用SPI/MICROWIRE接口技术直接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 线路简单、体积小, 通信率可达230kbit/s。
另外其内部除具有UART之外, 还包括两个RS-232电平转换器, 这样无需再接入普通的MAX232进行电平转换, 即可应用一个芯片实现微控制器(具有SPI/MICROWIRE接口)与PC机或其它设备之间的异步数据传输。
2.MAX3111的操作MAX3111通过SPI接口与主设备进行16位数据的全双工同步通信, 即主设备传送16位数据给MAX3111的同时, 也可接收到MAX3111发送的16位数据。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七串行口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行口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串行口可以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本实验通过使用Arduino开发板,以及利用串行口通讯实现从计算机向Arduino开发板发送指令,控制LED 灯的亮灭。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串行口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Arduino上位机通讯程序的编写及与硬件的串行口通讯方法;3.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计算机对Arduino开发板的远程控制。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1. Arduino Uno板;2.计算机;B数据线;4.杜邦线;5.LED灯。
四、实验原理当计算机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时,可以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双方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行口通讯使用两根信号线:一根发送线(TX),用于发送数据;一根接收线(RX),用于接收数据。
通讯的双方都必须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需要双向数据传输,即双向通讯。
五、实验步骤1. 连接Arduino开发板和计算机,使用USB数据线将两者连接;2. 打开Arduino IDE开发环境,编写以下代码并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c++int ledPin = 13;void setuSerial.begin(9600);pinMode(ledPin, OUTPUT);void looif (Serial.available( > 0) { // 如果串行口接收到数据digitalWrite(ledPin, HIGH);digitalWrite(ledPin, LOW);}}```3. 打开串行监视器(Serial Monitor),设置波特率为9600,并选择“无”作为换行符;4.在串行监视器中输入“1”,回车,LED灯将点亮;5.在串行监视器中输入“0”,回车,LED灯将熄灭;6.关闭串行监视器。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在本实验中,通过串行口通讯实现了从计算机向Arduino开发板发送指令,控制LED灯的亮灭。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报告串行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串行口通信实验,掌握串行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加深对计算机硬件接口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串行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机通信方式,通过串行口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串行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位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传输,每个数据位都有一个起始位和一个停止位,以及可能的奇偶校验位。
串行口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通过波特率来衡量。
三、实验器材1.计算机2.串行口线缆3.串行口设备(如串口打印机、串口调试器等)四、实验步骤1.将串行口线缆的一端插入计算机的串行口,另一端插入串行口设备。
2.打开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
3.在操作系统中打开串行口通信软件。
4.在串行口通信软件中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参数。
5.发送数据:在串行口通信软件中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点击发送按钮进行数据传输。
6.接收数据:在串行口通信软件中接收并显示从串行口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串行口通信软件与串行口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设置合适的参数,我们成功地发送和接收了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串行口通信的波特率设置对数据传输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波特率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但也容易造成数据传输错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波特率。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串行口通信的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等参数的作用。
数据位决定了每个数据字节的位数,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奇偶校验位则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六、实验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串行口作为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重要接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串行口通信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硬件接口的工作原理,以及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串行口通信的应用领域,如串口调试、串口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微机原理 实验报告 串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验六、串行接口实验学号U201413416姓名班级电信1406班一、实验目的理解RS232 串行通信协议以及接口设计理解SPI串行通信协议掌握RS232 串行接口设计掌握SPI串行接口设计掌握串行AD/DA 接口设计二、实验任务Nexey4开发板通过外接SPI AD模块,实现AD转换,并打印结果到console三、基本原理1.SPI IP核接口寄存器2. D/A转换接口时序逻辑框图四、硬件电路框图、模块设计1.硬件电路框图2.SPI IP核设计1) 在IP Catalog里面选择AXI SPI Interface2) 配置SPI核如下图所示:3) 删除SPISEL外部引脚,将其配置成net_vcc:4) 配置ucf引脚如下:3. 中断控制器设计1) 通过AXI Interrupt Controller添加中断控制器2) 在Intr添加spi中断3) 将此中断控制器改成axi4lite_0 的中断控制器4. 查看当前最小系统的引脚输出及硬件框图外部引脚地址Interrupt ViewInterface view5.生成Netlist 以及bitstream,导出到SDK点击project中的Export hardware design to SDK 五、软件实现步骤六、实验结果1. A0连接VCC2.A0连接GND七、心得体会本次实验给我的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实验,我理解了SPI串行通信协议。
在写程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很熟悉的了解SPI串口通信的过程,一步一步对SPI接口进行配置,否则实验无法成功。
我还使用了ADC数模转换器。
这次实验相对复杂,不管是在配置还是使用上,都比传统的GPIO外设难度大,所以能做成功这次实验是非常有收获的。
实验八串行接口实验
实验八串行接口实验实验八串行接口实验微电子学【实验目的】1、掌握8031串行口方式1的工作方式及编程方法。
2、掌握串行通讯中波特率的设置,在给定通讯波特率的情况下,会计算定时时间常数。
3、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和单片机通讯程序的编制方法。
【实验原理】MCS-51 单片机串行通讯的波特率随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的不同而不同,它除了与系统的振荡频率f,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的SMOD位有关外,还与定时器T1的设置有关。
1、在工作方式0时,波特率固定不变,仅与系统振荡频率有关,其大小为f/12。
2、在工作方式2时,波特率也只固定为两种情况:当SMOD=1时,波特率=f/32当SMOD=0时,波特率=f/643、在工作方式1和3时,波特率是可变的:当SMOD=1时,波特率=定时器T1的溢出率/16当SMOD=0时,波特率=定时器T1的溢出率/32其中,定时器T1的溢出率=f/(12*(256-N)),N为T1的定时时间常数。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给定通讯波特率,而后去确定时间常数。
例如:f=6.144MHZ,波特率等于1200,SMOD=0时,则:1200=6144000/(12*32*(256-N)),计算得N=F2H。
【实验内容】1.利用8031串行口发送和接收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通过扩展I/O口74LS273输出到发光二极管显示,结合延时来模拟一个循环彩灯。
设置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SMOD=0,波特率为1200。
循环彩灯的变化花样也可自行设计。
实验连线:8031 的TXD 接RXD;74LS273 的CS273 接CS0;O0~O7 接发光二极管的L1~L8。
参考程序见D81.ASM2.双机实验:本实验由两人共同完成。
分别设计甲、乙两个程序。
甲程序为接收程序,在甲机运行,将接收到的字符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乙程序为发送程序,在乙机运行,每次按P-键后发送,每次发送3个字符。
通讯协议:[起始字节(05)][3个数据][结束字符0E],B=2400,用串口通信方式1.实验连线:甲机8031CPU板上的RXD接乙机的TXD,甲机的GND接乙机的GND。
数电实验报告串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 掌握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熟悉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将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每位的持续时间远远大于数据信号的持续时间。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
串行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同步串行通信使用统一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发送和接收设备,而异步串行通信则使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同步。
三、实验器材1. 实验箱2. 串行通信模块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串行通信模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正确连接到实验箱上。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串行通信模块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 发送数据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要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串行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4. 接收数据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分析其波形和参数。
5. 调试与优化根据观察到的波形和参数,对串行通信模块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送数据波形观察到发送的数据信号波形符合要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设置正确。
2. 接收数据波形观察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波形与发送端一致,说明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3. 调试与优化通过调整串行通信模块的参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 熟悉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了解了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实验心得1. 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工业控制、远程通信等。
2. 在设计和调试串行通信接口电路时,要充分考虑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3. 要熟练掌握串行通信模块的参数设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串行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行口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串行口通信原理;2. 熟悉使用串行口进行数据通信;3. 学习使用串行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串行口连线2. 上位机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3. PCB板三、实验原理:串行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传送位来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
通过串行口,计算机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串行通信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通过一条传输线连通,在一定的波特率下,发送方将数据转换为一系列位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将接收到的位转换为相应的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串行口连线正确连接好,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另一端连接到实验设备;2. 打开上位机软件,配置串行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等;3. 在上位机软件中发送数据,观察实验设备上接收到的数据;4. 在实验设备中发送数据,观察上位机软件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波特率和数据位设置,并记录了每次的实验数据接收情况。
以下是其中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 实验参数:波特率9600bps,数据位8位,无校验位,停止位1位;- 发送数据:0x55;- 接收到的数据:0x55。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发送的数据0x55成功被接收到,说明串行口通信正常工作。
这说明我们正确配置了串行口参数,并且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没有出现错误。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串行口通信的原理,学会了如何使用串行口进行数据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发送和接收了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串行口通信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计算机与外设的连接、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
掌握串行口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串行口通信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数据丢失、传输错误等。
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调试和排查这些问题,并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五:串行接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五串行接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TEC-XP+教学计算机I/O接口扩展的方法;2、学习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掌握串行通信接口芯片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说明1、TEC-XP+教学计算机的I/O结构TEC-XP+教学计算机配置有COM1和COM2两个串行接口,其中COM1是TEC-XP+默认的标准接口,与PC终端相连接,监控程序负责对COM1进行初始化和使用管理。
COM2预留给用户扩展使用,监控程序不能识别COM2,也不对COM2进行任何操作,用户需要对COM2进行初始化和使用管理。
COM1和COM2均由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intel8251芯片构成。
2、Intel8251的组成及控制和使用方法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Intel8251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通信方式。
在异步方式下,波特率为0~19.2Kbps,数据位可为5、6、7或8位,可设1个奇偶校验位,1个起始位,1个、1.5个或2个停止位。
Intel8251内部有7个功能模块负责实现与CPU的数据交换以及与I/O设备的数据通信功能,内部有6个寄存器,其中与异步通信方式的有关的寄存器有5个,即模式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数据发送寄存器和数据接收寄存器。
模式寄存器的功能是设定intel8251的工作模式,控制寄存器的功能是控制intel8251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等工作过程,状态寄存器的功能是反映intel8251数据发送和接收等工作的状态,各寄存器的格式如图5-1、图5-2和图5-3所示。
当CPU把需发送的数据写入数据发送寄存器后,intel8251将自动把数据组成帧并逐位发送出去。
Intel8251能自动完成数据接收操作,并把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在数据接收寄存器中,CPU从中读取即可。
图5-1模式寄存器格式图5-2 控制寄存器格式图5-3 状态寄存器格式CPU对模式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数据发送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对状态寄存器和数据接收寄存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串行接口实验报告
串行接口实验报告串行接口实验报告引言:串行接口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它通过一条线路逐位地传输数据。
与并行接口相比,串行接口在使用的线路数量上更加节省,因此在某些场景下更为常见和实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串行接口的实验平台,研究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设备与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计算机、一根串行线缆以及一个串行接口转换器。
首先,将计算机与串行接口转换器通过串行线缆连接起来。
然后,通过计算机上的串行接口软件,设置串行接口的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
最后,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操作,验证串行接口的正常工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测试了串行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调整波特率,我们发现串行接口的传输速率与波特率成正比。
当波特率较低时,数据传输速度较慢,而当波特率较高时,数据传输速度较快。
这说明串行接口的传输速率受到波特率的限制。
接下来,我们测试了串行接口的数据可靠性。
通过发送一组数据,并在接收端进行校验,我们可以判断数据是否传输正确。
实验结果显示,当串行接口的校验位设置正确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较高。
然而,当校验位设置错误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会降低。
这表明校验位的设置对于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串行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
通过逐渐增加传输距离,我们发现当传输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数据传输会出现错误。
这是因为串行接口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和干扰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的不可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串行接口设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串行接口的传输速率受到波特率的限制,数据可靠性与校验位的设置密切相关,传输距离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串行接口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串行接口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一、实验内容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
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
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
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
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
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
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
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
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串行接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接口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串行接口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方法。
3. 学习使用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4. 了解串行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串行接口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按位顺序一位一位地传输。
与并行接口相比,串行接口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串行接口中,数据以一定的速率、格式和协议进行传输。
串行接口的基本原理是:发送端将数据按位发送,接收端按照同样的速率和格式接收数据,并通过软件或硬件解码恢复原始数据。
串行接口的硬件连接主要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包括发送数据缓冲器、串行移位寄存器、时钟发生器等;接收端包括接收数据缓冲器、串行移位寄存器、时钟恢复电路等。
三、实验内容1. 硬件连接(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板上的串行接口电路。
(2)将实验板与计算机连接,确保通信线路畅通。
2. 软件编程(1)使用C语言编写串行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程序。
(2)设置串行接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实验步骤(1)启动实验环境,编译并运行串行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程序。
(2)在计算机上打开串行通信调试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
(3)设置调试软件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确保与实验程序设置一致。
(4)在调试软件中发送数据,观察实验板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5)修改实验程序,调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验证串行接口通信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串行接口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在计算机上发送数据,实验板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数据一致,说明串行接口通信功能正常。
2. 实验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串行接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设置,确保与接收端一致。
(2)在实际应用中,串行接口通信需要考虑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采用差分传输、增加滤波电路等措施来提高通信质量。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程序设计。
3. 通过实际操作,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验证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4. 学习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AT89C51等)2. 串行通信模块(如MAX232、CH340等)3. 连接线(杜邦线、串行线等)4. 电脑(用于调试程序)5.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PuTTY等)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顺序传送,一次只能传送一位。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易于实现等优点。
串行通信的常见协议有RS-232、RS-485、I2C、SPI等。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的串行口(如RXD、TXD)与串行通信模块的RXD、TXD引脚相连,并通过杜邦线连接到电脑的串口。
2. 软件设计(1)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编写电脑端程序,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 程序调试(1)将单片机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
(2)在电脑端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3)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1)波特率设置不正确:波特率设置错误会导致数据无法正确接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波特率设置方法。
(2)串行口初始化错误:串行口初始化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通信中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初始化方法。
(3)数据接收错误:数据接收过程中,可能出现乱码现象。
通过检查程序代码,发现是数据接收缓冲区溢出导致的。
通过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解决了该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单片机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单片机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单片机串行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串口线3. 电脑终端仿真软件Tera Term三、实验原理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之一。
串行口通信是指将数据一个位一个地传输,每个数据位之间有一个时钟脉冲来同步传输。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SPI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到RS232协议。
四、实验内容1. 实现单片机向电脑发送数据并显示。
2. 实现电脑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并控制LED灯闪烁。
五、实验步骤1. 连接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使用Tera Term打开串口终端。
2. 编写程序,设置单片机的串行口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等),并利用SendData函数向电脑发送数据。
3. 在Tera Term中设置相应的串口参数,并打开“local echo”选项,以便观察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4. 编写程序,接收电脑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LED灯闪烁。
5. 在Tera Term中输入相应的命令,向单片机发送数据,观察LED灯的闪烁情况。
六、实验结果1. 实现了单片机向电脑发送数据并显示。
2. 实现了电脑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并控制LED灯闪烁。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使我对串行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单片机串行口编程方法。
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串口参数设置和通信协议选择等问题,加深了我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单片机实验报告串行口
SBUF=P1;
while(TI==0); TI=0; }
} (2)单片机接受代码 #include<reg51.h> void main() {
SCON=0X50; TMOD=0X20; TH1=0XFD; TL1=0XFD; PCON=0X00; TR1=பைடு நூலகம்; while(1) {
MCS-51 单片机内部集成有一个 UART,用于全双工方式的串行通信,可以发送、接 收数据。它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这两个缓冲器同名(SBUF),共用一 个地址号(99H),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要发送的字节数据直接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a;当 UART 接收到数据后,CPU 从接收 缓冲器中读取数据,a=SBUF;串行接口内部有两个移位寄存器,一个用于串行发送,一 个用于串行接收。定时器 T1 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的溢出信号做接收或发 送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时钟。TI 和 RI 分别发送完数据和接收完数据的中断标志,用来向 CPU 发中断请求。
5、 在单片机接收到 0x55 时返回一个 0x41,在 PC 机一端,以接收到 0x41 完成,波特 率 2400。 程序设计流程图
(1)代码 #include<reg51.h> void main() { SCON=0x40; TMOD=0x20; TH1=0xFD; TL1=0xFD; PCON=0x00; TR1=1; while(1) {
start:while(RI==0); RI=0; if(SBUF!='U') goto start;
实验8(串行接口)
三、实验原理 RS232-C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原理如图 所示。接 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原理如图 所示 口电路以8251为核心,利用8253提供 为核心,利用 提供8251所需的发 口电路以 为核心 提供 所需的发 接收时钟, 控制8253的GATE2门。另 送/接收时钟, 8255的PC6控制 接收时钟 的 控制 的 门 作电平转换, 外,还有MAX232作电平转换,MAX491作RS-232与 还有 作电平转换 作 与 RS-485的转换。 的转换。 的转换 端口地址有: 端口地址有: 8251:数据口=308H,命令 状态口=309H 数据口= 状态口= 数据口 ,命令/状态口 8253:304H~307H : 8255:300H~303H
2、使用3芯屏蔽电缆线直接将甲乙两机 、使用 芯屏蔽电缆线直接将甲乙两机 芯屏蔽电缆线直接将甲乙两机MFID平台板上 平台板上 串行接口插座J7连接起来 的RS232-C串行接口插座 连接起来 串行接口插座 3、将平台的电源开关拨到“内”的位置上 、将平台的电源开关拨到“ 4、MF2KP环境下输入汇编源程序,编译、连接、运行, 、 环境下输入汇编源程序, 环境下输入汇编源程序 编译、连接、运行, 在甲机运行发送程序发送字符, 在甲机运行发送程序发送字符,在乙机运行接收程序接 收字符。 收字符。 5、观察发送和接收现象 、 六、实验程序流程图 七、写出接收端源程序(加注释) 写出接收端源程序(加注释) 接收端源程序 八、实验结果分析
mov dx,seg input_message ;提示输入信息 提示输入信息 mov ds,dx mov dx,offset input_message mov ah,09h int 21h m0: mov ah,0bh ;读取键盘 读取键盘 int 21h cmp al,0 ;有键按下 有键按下? 有键按下 je m0 ;无键按下等待 无键按下等待 mov ah,01h ;将字符在 将字符在CRT上等待 将字符在 上等待 int 21h mov bl,al ;保存键值 保存键值 cmp al,1bh ;是否为 是否为ESC 是否为 jz over ;是,则退出 是 则退出
实验四 串行口实验
实验四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MCS-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学习MCS-51串行口的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二、实验说明本实验1单片机通过检测开关,将开关编号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同时记录开关动作的总次数存入工作寄存器, 然后通过本机的串口发送和接收开关编号。
实验2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进行双机通信,由甲机将开关编号和开关动作的总次数发往乙机。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单片机串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串口的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三、实验内容1、P1.0--P1.7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S0--S7,每当有开关动作(低电平)时,1)将开关编号(0—7)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要求存入的开关编号数据不少于10个,存储空间自定;2)采用工作寄存器记录开关动作总次数;3)通过本机的TXD和RXD进行串行通信,发送开关编号,接收的数据存入另一内部数据存储器,存储空间自定(不能重叠),要求采用方式1,波特率为4800b/s,fosc=11.0592MHz;4)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
编写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在实验板上调试通过。
2、双机通信:(双机共地)1)甲机P1.0--P1.7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S0--S7,每当有开关动作(低电平)A、将开关编号(0—7)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开关编号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B、采用工作寄存器记录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以二进制形式显示在LED上。
C、通过本机的TXD发送开关编号及开关动作总次数,要求采用方式3,奇校验,波特率为2400b/s,fosc=11.0592MHz;2)乙机通过本机的RXD接收甲机发送的开关编号及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要求采用方式3,奇校验,波特率为2400b/s,fosc=11.0592MHz;将接收到的开关编号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以二进制形式显示在LED上。
编写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在实验板上调试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串行接口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报告日期:实验二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内容 (3)3. 实验原理 (3)4. 程序代码 (6)5. 实验体会 (13)实验二1.实验目的1.熟悉串行接口芯片8251的工作原理2.掌握串行通讯接收/发送程序的设计方法2.实验内容通过对8251芯片的编程,使得实验台上的串行通讯接口(RS232)以查询方式实现信息在双机上的。
具体过程如下:1. 从A电脑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将其通过A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发送出去,然后通过B试验箱的8251接收该字符,最后在B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来。
2.从A试验箱上输入步进电机控制信息(开关信息),通过A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发送到B试验箱的8251数据口,在B试验箱上接收到该信息之后,再用这个信息控制B试验箱上的步进电机的启动停止、转速和旋转方向。
3.实验原理1.8251控制字说明在准备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之前必须由CPU把一组控制字装入8251。
控制字分两种:方式指令和工作指令,先装入方式指令,后装入工作指令。
另外,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要检查8251状态字,当状态字报告“发送准备好”/“接收准备好”时,才能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2.8251方式指令(端口地址2B9H)3.8251工作指令(端口地址2B9H)4.8251状态字(端口地址2B9H)5.8253控制字(283H)6.8253计数初值(283H)计数初值=时钟频率/(波特率×波特率因子)本实验:脉冲源=1MHz波特率=1200波特率因=16计数初值= 1000000/1200*16=527.程序流程框图4.程序代码Fxc.asm;************************;;*8251串行通讯(自发自收)*;;************************;data segmentio8253a equ 280h ;8253计数0端口地址io8253b equ 283h ;8253控制端口地址io8251a equ 2b8h ;8251数据端口地址io8251b equ 2b9h ;8251控制端口地址mes1 db 'you can play a key on the keybord!',0dh,0ah,24hmes2 dd mes1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3b ;设置8253计数器0工作方式mov al,16h ;控制字为00010110Bout dx,almov dx,io8253amov al,52 ;给8253计数器0送初值out dx,almov dx,io8251b ;初始化8251;xor al,al;mov cx,03 ;向8251控制端口送3个0;delay: call out1;loop delaymov al,40h ;向8251控制端口送40H,使其复位call out1mov al,4eh ;设置为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波特率因子为16 call out1mov al,27h ;向8251送控制字允许其发送和接收call out1lds dx,mes2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int 21hwaiti: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1 ;发送是否准备好jz nextmov ah,0bhint 21htest al,0ffh ;检测是否有键盘输入jz nextmov dl,0ffh ;有键盘输入,读入字符mov ah,06hint 21hcmp al,27 ;若为ESC,结束jz exitmov dx,io8251a;inc alout dx,al ;发送; mov cx,40h;s51: loop s51 ;延时next: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2 ;检查接收是否准备好jz waiti ;没有,等待mov dx,io8251ain al,dx ;准备好,接收mov dl,almov ah,02 ;将接收到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int 21hjmp waitiexit: mov ah,4ch ;退出int 21hout1 proc near ;向外发送一字节的子程序out dx,al;push cx;mov cx,40h;gg: loop gg ;延时; pop cxretout1 endpcode endsend startSend .asm;************************;;*8251串行通讯(自发自收)*;;************************;data segmentio8253a equ 280h ;8253计数0端口地址io8253b equ 283h ;8253控制端口地址io8251a equ 2b8h ;8251数据端口地址io8251b equ 2b9h ;8251控制端口地址buf3 byte 0mes1 db 'you can play a key on the keybord!',0dh,0ah,24hmes2 dd mes1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io8253b ;设置8253计数器0工作方式mov al,16h ;控制字为00010110Bout dx,almov dx,io8253amov al,52 ;给8253计数器0送初值out dx,almov dx,io8251b ;初始化8251mov dx,28bh ;8255控制口初始化mov al,81h ;1000,0001out dx,al;xor al,al;mov cx,03 ;向8251控制端口送3个0;delay: call out1;loop delaymov al,40h ;向8251控制端口送40H,使其复位call out1mov al,4eh ;设置为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波特率因子为16 call out1mov al,27h ;向8251送控制字允许其发送和接收call out1lds dx,mes2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int 21hwaiti: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1 ;发送是否准备好jz nextmov ah,0bhint 21htest al,0ffh ;检测是否有键盘输入jz next; mov dl,0ffh ;有键盘输入,读入字符;mov ah,06h; int 21hmov dx,28ahin al,dxcmp al,27 ;若为ESC,结束jz exitmov dx,io8251a;inc alout dx,al ;发送; mov cx,40h;s51: loop s51 ;延时next: mov dx,io8251bin al,dxtest al,02 ;检查接收是否准备好jz waiti ;没有,等待mov dx,io8251ain al,dx ;准备好,接收mov dl,almov ah,02 ;将接收到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int 21hjmp waitiexit: mov ah,4ch ;退出int 21hout1 proc near ;向外发送一字节的子程序out dx,al;push cx;mov cx,40h;gg: loop gg ;延时; pop cxretout1 endpcode endsend start步进电机:1.K0=0,逆时针转;K0=1,顺时针转2.K1=0,慢转;K1=1,快转data segmentbuf1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LED显示buf2 byte 0 ;步进电机数据buf3 byte 0 ;保存开关数据buf4 byte 0 ;保存顺转数据buf5 byte 9 ;保存反转数据buf6 byte 0 ;开关机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buf2,00110011b ;步进电机数据mov dx,28bh ;8255控制口初始化mov al,81h ;1000,0001out dx,al;-----------------------------逆转控制----------------R0: mov dx,28ah ;读C口in al,dxmov buf3,al ;保存C口数据test al,04 ;jnz kai ;转反转test al,01 ;测试K0=1?jnz L0 ;转反转mov al,buf4 ;走马灯开始一步顺转cmp al,9jnz S1call change9_0S1: inc al ;数据加1mov buf4,almov bx,offset buf1xlatmov dx,289h ;B口输出out dx,al ;数据完成加1mov al,buf2 ;电机开始一步逆转ror al,1 ;数据左移mov buf2,almov dx,288h ;A口输出out dx,al ;电机完成一步逆转mov al,buf3 ;回复C口数据test al,02jnz R1 ;转快转call delay_s ;否则慢转jmp R0R1: call delay_q ;快转jmp R0;------------------------------顺转控制-----------------L0: mov al,buf5 ;走马灯开始一步顺转cmp al,0jnz S2T2: test al,03 ;测试K2=1?jnz T2call change0_9S2: dec al ;数据减1mov buf5,al ;mov bx,offset buf1xlatmov dx,289h ;B口输出out dx,al ;走马灯结束一步顺转mov al,buf2 ;电机开始一步顺转rol al,1 ;数据右移mov buf2,almov dx,288h ;A口输出out dx,al ;电机结束一步顺转mov al,buf3 ;回复C口数据test al,02jnz L1 ;转快转call delay_s ;否则慢转jmp R0T3: test al,03 ;测试K2=1?jnz T3L1: call delay_q ;快转jmp R0kai: mov dx,28ah ;读C口in al,dxmov buf3,al ;保存C口数据test al,04 ;jz L0 ;转反转jmp kaiexit: mov ah,4chint 21hdelay_s proc near ;长延时mov bx,20hlp1: mov cx,0ffffhlp2: loop lp2dec bxjnz lp1retdelay_s endpdelay_q proc near ;短延时mov bx,1lp11: mov cx,0ffffhlp22: loop lp22dec bxjnz lp11retdelay_q endpchange9_0 proc nearmov buf4,-1mov al,buf4retchange9_0 endpchange0_9 proc nearmov buf5,10mov al,buf5retchange0_9 endpcode endsend start5.实验体会这次实验需要用到两种芯片8253和8251,两种芯片的作用分别是8253提供串行通讯所需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8251提供输入输出控制,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熟悉这两种芯片的方式字等使用规范,在仔细阅读了书本以及书本的编程实例后,基本摘掉了程序的设计方法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程序编译通过了但是不能运行的情况,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是程序没有设置好的原因,要设置为编译后运行状态,否知只编译不运行,经过这次实验,知道了8253和8251两种芯片的基本用法,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