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研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语言教师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语言教师的启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世界各国彼此交流和接触日益密切,外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介语理论正成为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育的一个关键话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语言教师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源自于外语教育,是一种以语言学习和外语教育的角度展开的。
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通过让学习者利用母语去掌握外语,母语成为外语学习中的种种活动的一种中介,以实现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标。
因此,中介语理论在外语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介语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的优势:首先,通过中介语,语言学习者可以实现更有效的语言学习。
他们能够从母语的熟悉环境中获得有助于外语学习的信息,而不必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去理解外语词汇和句子结构上。
其次,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因为他们可以从母语中获得支持,轻松地学习外语。
对语言教师来说,中介语理论也有其独特的启示。
语言教师应该利用中介语理论和技巧,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语言教师应该利用母语,引导学习者利用母语的帮助来掌握外语。
此外,语言教师也应该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从母语中学习和掌握外语,而不必担心失败。
中介语理论对语言教师的启示,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1)鼓励学习者利用母语去理解和掌握外语;(2)帮助学习者克服恐惧和缺乏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3)培养学习者对外语
学习技能的熟练运用。
本文从中介语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介语理论及其对语言教师的启示。
通过讨论中介语理论,可以让语言教师更加有效地教授外语,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对于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一、中介语定义及中介语的形成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Corder在《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书中就提到了中介语理论这一概念,在书中他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的目标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
1971年,Nemser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相似系统的概念。
1972年Selinker 在他的Language Transfer一文中提到并确立了中介语的概念。
他指出中介语是指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它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中介语形成过程是一个伴随外语学习的漫长过程。
首先,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的影响,从词汇到语义结构,再到语法结构;第二阶段就是当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目的语的规则之后会将它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可以反应目的语的特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碰到的的第一个与母语差别最大的就是名词变为复数是要加S的语法规则,可能他在口语或者书面语中会在那些特殊结尾的名词后面加S变为复数;第三个阶段是课堂教学对于某一结构或规则的过分强调会使得学习者在习得外语的过程中频繁的使用某一词汇,我们称之为Training Transfer;第四个阶段是我们在学习某种语言时,能力还没有达到使用自如的时候尝试着对该语言进行策略处理,即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rategy.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当我们的目的语习得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交际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套技巧和策略来实现交际,比如变换用简单的词汇或者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来交流,或者使用诸如肢体或放慢语速夸张表情等来促成交流。
这样我们学习的语言就会顺利的完成由母语向目的语的过渡。
这个过程就是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trategy.二、中介语僵化我们已经知道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在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始终伴有的不正确的外语语言形式,有时候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特征永久性的成为一个人在使用该外语时的语言形式,这就形成了中介语僵化。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一、中介语理论概述中介语理论是应用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由美国学者斯特凡·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法国学者亚克·多布罗蒂(Yves Doborg)提出。
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外语)过程中,将母语和目标语言结合形成一种中介语言。
这种中介语言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发展阶段和特点。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和课程开发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为我们重新审视和优化外语课程的开发提供启示。
1. 了解学习者的中介语言特点中介语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形成一种中介语言,这种中介语言是由母语和目标语言相互作用形成的,呈现出特定的语言特点和发展规律。
我们在进行外语课程开发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学习者的中介语言特点,包括其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的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课程教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策略引导学习者建立有效的中介语言。
通过对中介语言的规范引导和塑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加快语言习得的进程。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语言层次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促进中介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3. 创设多样化的语言输入环境根据中介语理论,语言输入是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来源,而且中介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与语言输入密切相关。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我们应该创设多样化的语言输入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场景,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入和互动体验,促进中介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提升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
4.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中介语理论中强调语言习得是一个认知过程,与文化、社会和交际密切相关。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我们既要注重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培养,也要重视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增加文化元素的渗透和交际实践的设置,可以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素养。
中介语研究对外语习得及教学的启示

语言研究中介语研究对外语习得及教学的启示宋 凯【摘 要】中介语是外语/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观点使得二语习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及人们对二语习得的关注由外部转向内部的标志。
本文介绍了中介语产生的背景、概念及特点,并指出中介语研究给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中介语 外语教学一、前言随着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应用语言学专家们对二语能力达到何种程度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离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这个理想还相差甚远。
而且二语学习者总是所使用的是一种风格上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标语迥异的语体,结构上处于两者中间状态,又与这两种语言相关的语言—中界语(interlanguage)。
中介语是一个过度性的语言系统,就是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看作是有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语言系统的过程,这一理论的确立对二语习得及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介语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20世纪中期,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产生了对比分析方法(contrastive analysis),这种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非常盛行。
它通过对学习者的两种语言—母语和目标语的对比,找出它们相同和不同之处来预测学习者将会遇到的困难,而且认为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给二语学习者带来困难,两种语言差别越大给二语学习者带来的困难越大。
这种方法在它盛行的时代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他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将第二语言和母语完全对立起来。
对比分析方法也不能解释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也会阻碍学习者向目标语靠近的进程。
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知识点和母语语言知识之间会相互影响,即发生迁移。
还认为母语干扰是语言学习者的主要障碍。
介于对比方法的种种不足,20世纪70年代出现另一种研究方法—错误分析方法(error analysis)。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_王芳幼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中介语的概念、特点、成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提出了从母语迁移、对比分析、课堂输入、合理反馈等方面来调整外语教学,使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关键词:中介语;目的语;外语教学一、中介语的概念及特点1972年塞格林(Selinker)在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中介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它是二语习得者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它具有自身的特点:1.系统性(systematicity)中介语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比较强的系统性与内部一致性。
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规则体系。
2.可渗透性(permeability)中介语的可渗透性源于它的开放性。
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在不断被新知识渗透并不断修正原有的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目的语的语言体系。
3.动态性(dynamic)中介语的动态性是指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不断重组中,它会由低到高、由简到繁,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4.石化性(fossilization)中介语的石化性就是指在某个阶段它的结构系统不再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水平停滞不前,无法达到和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
二、中介语的成因Selinker(1972)指出中介语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五个方面的影响。
即:母语迁移、过度概括、训练转移失误、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1.母语迁移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知识掌握不全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母语的语言规则机械地运用到目的语中。
当产生正迁移则促进学习;当产生负迁移则阻碍学习。
2.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过度概括是指学习者把目标语中的个别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规则来使用,创造出不具有母语特征又不是目标语的中介语形式。
3.培训转移失误(Transfer of improper training)培训转移失误就是由于选用的教材的某些语言表达不够地道,难度不当,以及教师某些不正确或者不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方法不当等因素引起的错误。
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田蕾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11期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学习者的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中介语。
它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标语,而是一种学习者在习得目标语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接近目标语的过渡语言。
纵观中介语的发展,可以追述到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理论。
分别从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增加真实的语料输入,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加强课堂有效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中介语原因分析错误分析英语教学一、引言中介语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由美国学者Selinker最早提出并首次使用这个概念的,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介语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介语体系会日趋丰富完善,并逐渐向目标语靠近。
众多的研究者曾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同一种现象,如Nemser(1971)称其为approximative systems(近似体系),Corder(1971)称其为idiosyncratic dialects(特异方言)和transitional competence(过渡能力)以及Selinker(1972)称其为interlanguage(中介语)。
中介语理论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
二、中介语的定义心理语言学家Selinker(1972)认为,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
“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它既不是母语的翻译,又不是将来要学好的目的语;而且它与目的语之不同是有系统性的。
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处于两种语言之间,可称为中际语(interlanguage)”(桂诗春1988:57)。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流日益频繁,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外语教学领域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不平衡、语言习得中的错误和障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并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
中介语理论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提出了学习者在掌握目标语言时,经历由母语向目标语言逐渐转变的中间语言阶段。
通过研究中介语现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特点,进而为外语教学和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中介语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策略,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介语理论作为外语教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外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研究中介语理论,可以深入了解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产生的中间语言现象,帮助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借鉴中介语理论优化课程设计,可以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并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研究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外语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发展。
展望未来,通过进一步研究中介语理论在外语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外语教学体系,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
2. 正文2.1 中介语理论基本概念中介语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形成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系统,即中介语。
中介语理论认为中介语并非简单地是将母语词汇替换为目标语言词汇所形成的暂时性语言,而是一个独特的、稳定的语言系统,具有自身的语法规则和结构特点。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摘要】本文探讨了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首先介绍了中介语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接着探讨了中介语理论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接下来, 讨论了中介语理论对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启示。
最后总结了中介语理论的启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意义、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以及促进外语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介语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外语课程开发、启示、影响、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意义、教学实践、指导、促进发展。
1. 引言1.1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中介语理论是外语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过渡性语言系统,即中介语。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介语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会形成一种暂时的语言系统,这种中介语会受到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影响。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需要考虑学习者形成中介语的过程,设计能够引导学习者逐步迈向目标语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指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中介语状态,及时纠正错误,并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正确的目标语言系统。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设置适合学习者中介语水平的任务和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程开发中,可以运用中介语理论的原则,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习者通过实际交流和实践活动,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目标语言系统。
也可以引入比较教学法,帮助学习者比较母语和目标语言,促进中介语向目标语言过渡的速度和效果。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可以借鉴这一理论,更好地引导学习者学习外语,提高教学效果。
2. 正文2.1 中介语理论的基本概念中介语理论是指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阶段的语言形式,即中介语。
中介语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发

中介语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发摘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其研究成果使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有了更合理清晰的认识。
了解中介语理论,以及中介语研究成果和启示,对提高第二语言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在外语教学中,若教师能充分地系统地掌握中介语知识,认清中介语,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并将理论知识及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会日益显著.该文旨在探讨中介语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外语教学提出性建议。
ﻭ关键词:中介语;外语教学ﻭ1中介语定义“中介语"是由语言学家塞林格于1969年最先提出的,并在1972年以Interlanguage为题发表了一篇,这一的发表标志着中介语理论的建立。
他认为“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的一种的语言学习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出的努力。
”(1972)对“中介语"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同学者有着不同,例如有学者称之为中际语,或过渡语,又如科德在《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中,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目标语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1967)。
奈姆塞尔称它为“接近系统”.诸多与中介语相似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体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介语”现象的关注及该理论的可研究价值。
根据Selinker的定义,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母语体系知识框架,在不断接受目的语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的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体系虽然深受母语和目的语体系的双重影响,但却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它只会随着二语信息的不断输入,无线接近但却永远会等同于目的语。
中介语是从母语到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环节,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必然过程.我国学者桂诗春认为中介语系统具有一套既不属于源语又不属于目的语的的语法体系。
它所包含的语法规则只能存在于由第二语言学习的语境所产生的语言系统中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处于两种语言之间,可称为中际语。
“中介语错误”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的语 音 、 汇 、 词 语法等 方面的规则机 械地 运用到 目的 I 语 的语境 中, 而导致外语错误。外语学习者学 习外 l 从
2语 内 迁 移 .
语 内迁 移 会 造 成错 误 , 一 发 现 是错 误 分 析 的重 这
语 时 所 犯 的 错 误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源 于 母 语 的 负 迁 移 I 贡 献 之 一 。人 们 已 经认 识 到 , 习 者外 语 学 习过 程 要 学 ( eai rnfr 。在语 音 方 面 , ngt et s ) v a e 由于 汉语 中 的元 音 } 的大 部 分 错 误 是 由语 内迁 移 造 成 的 , 由学 习者 学 中 即
1 . 语际迁移
I 与 一 个 名 字 为 Jh m t 在 on S i h的外 国人 打 招 呼 时 会 错
语 际迁移是指将母语的内容转移 到 目的语 。 在外 l 地 称 其 为 M . h 。 外 , 些 学 了多 年 英 语 的学 生 误 r on 此 J 一 语学习的早期 阶段 ,学习者的语言经验 主要来 自母 『 在交 际 中对 外 国人 的 感 i 、 扬 等 仍 不 知 道该 如何 做 身表 }
l . 请关灯 。 ”等这样不合英语规范的句子 ; a ( mp ) 在语 l 清 楚该 规则 有何 限制 , 而在 使 用 中 出现 错 误 。 例 不 从
法方面 , 由于受母语 负迁 移的影响 , 学习者有 时会 因 直接套用母语 的语 法规则而说 出或 写出不合格 的语 句 。例如 , 因为汉语 中人们 经常使 用 “ 因为 … …所 以……… ‘ ……但是 ……”这样 的结构 , 中 国 虽然 故
中介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摘要】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完全基于本族语又不完全基于目的语。
”本文对中介语的研究作了简要概述。
全文涉及了中介语的概念、特征、影响中介语形成的因素、错误研究等方面,并对其研究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中介语错误研究外语教学1 中介语概念L.Selinker(1969)年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了interlanguage 一词,并在1972年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确立了interlanguage在第二语言习得(SLA)研究中的地位。
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完全基于本族语又不完全基于目的语。
中介语系统具有一套既不属于源语又不属于目的语的独立的语法体系。
它所包含的语法规则只能存在于由第二语言学习的语境所产生的语言系统中。
”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它既不是母语的翻译,又不是将来要学好的目的语;而且它与目的语之不同是有系统性。
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处于两种语言之间,可称为中际语(interlanguage)”(桂诗春1988:57)。
2 中介语的特征中介语研究的大量结果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者中介语的发展是学习者不断对目的语进行假设并且证实自己假设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2.1阶段性中介语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连续体。
它随着学习者新语言知识的摄入和不断对假设的修正,而逐渐地趋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
其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Corder (1973)认为学习者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到最后接近掌握这门语言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1)前系统阶段;(2)系统阶段;(3)后系统阶段。
Brown (1987)则把中介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任意错误阶段;(2)产生阶段;(3)系统阶段;(4)稳定阶段。
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的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田蕾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11期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学习者的语言被看作是一种中介语。
它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标语,而是一种学习者在习得目标语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接近目标语的过渡语言。
纵观中介语的发展,可以追述到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理论。
分别从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增加真实的语料输入,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加强课堂有效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中介语原因分析错误分析英语教学一、引言中介语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由美国学者Selinker最早提出并首次使用这个概念的,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介语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中介语体系会日趋丰富完善,并逐渐向目标语靠近。
众多的研究者曾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同一种现象,如Nemser(1971)称其为approximative systems(近似体系),Corder(1971)称其为idiosyncratic dialects(特异方言)和transitional competence(过渡能力)以及Selinker(1972)称其为interlanguage(中介语)。
中介语理论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
二、中介语的定义心理语言学家Selinker(1972)认为,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
“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它既不是母语的翻译,又不是将来要学好的目的语;而且它与目的语之不同是有系统性的。
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处于两种语言之间,可称为中际语(interlanguage)”(桂诗春1988:57)。
浅谈中介语特征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浅谈中介语特征对外语学习的启示【摘要】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中介语对于语言的学习有许多启示作用。
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特点出发,分析中介语对外语学习的四点指导作用,如正确看待中介语;正确对待所犯的错误;要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防止中介语僵化现象。
【关键字】中介语;特点;外语学习;启示中介语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自己形成的一种独立于母语和外语之外的一种语言体制(Selinker)。
它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既不同于二语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们所学的目的语。
一中介语的特征中介语既不同于二语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们所学的目的语。
它在语音、语法、词汇、表达方式和习惯等语言各层面上都有表现。
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语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中介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有其自身的特征: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僵化性(也称石化)。
(一)渗透性中介语的可渗透性来源于它的开放性。
中介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
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将自己对于第二语言的种种假设进行验证和证实。
这一过程不仅建立在人们所掌握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还包括人们对自己本族语的认识,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认识,对语言总体的认识,对生活、人类和宇宙的认识。
正是在这些综合认识的基础上,人们通过自己创造的思维,逐步学习、运用和较好地掌握第二语言,也正是由于中介语的可渗透性,中介语才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二)动态性中介语是一个灵活的、不断变化的体系,新的语言规则进入中介语系统后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
中介语特点及其对外语教学策略的启示

方 面学校要从新生入学就注意学生 的职业化培养 ,制 定与市场需 要相
1 .语 言 迁 移
不同学习者也可能犯 相似 的语言错误 。这 说明 中介语本 身具有系统 性
和普遍性。每个学习者的中介语 系统具有其独特 的渐进一致性 ,是以
工作积极性 。
语言迁移发生在学习者用母语 特点学 习 目的语规则 的过程 中。在
通 教 师 去 访 问 企 业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得 不 到 企 业 的 重 视 。
教师应充分认识 中介语 与 目的语的 关系,并将之运用于指导 实践从而使 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得 到突破 性的提 高。
关键 词 : 中介 语 中 介 语 简 介
一
、
独立 的系统 凸显 出来 的 ,并非无规则 可循。研究 中介语 的系统性 对预
测 错 误 指 导学 习策 略 有 一 定 的积 极 意 义 。
征 。并且 中介语是一种开放灵活的语言体 系,它 会随着语言 习得 的进
程发展而逐渐 向目的语靠拢。 中介语既可指学 习者某段时 间对 目的语 认 知所形成 的中介语言语系统 ,也可指整个二语 习得过程 中认 知发展 形成的语 言体统 。( E l l i s ,1 9 8 5) 人类学 习新知识 过程 中都 是不 断尝 试在新 事物 中发 现 和运 用规 律。在吸收了新 的信 息之后 ,人脑 的原有 知识系统就会 发生重组 。学 习外语 也是一样 。学 习者在语言学 习过程 中会不断吸 收 目的语 的句法 规则等 ,通过寻找规律 对原有语言体 系进行归纳 和重 组 。这样在学 习 过程 中就会建立中介语体系。经过 长时间 的努力 学习 ,学习者会经 常
职 教
台
中介 语特 点及 其 对 外 语 教 学 策 略 的启 示
中介语对外语教学启示的几点新议

中介语对外语教学启示的几点新议前言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用母语和其他已经学过的外语来理解和表达目标语言的现象。
在外语教学中,中介语的作用备受关注。
过去的研究表明,中介语对外语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介语对外语教学启示的几点新议。
一、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中介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语言,并且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语言环境中。
此外,中介语还可以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语法、用词和语言结构选择。
二、中介语影响学生学习目标语言的能力中介语可以对学生的目标语言学习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如果学生的中介语能力较强,他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目标语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用自然语言规则来解决语言难题。
但是,如果中介语能力较弱,则可能会出现翻译或转述错误,从而影响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学习和理解。
三、中介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中介语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性工具,帮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克服语言障碍。
通过使用中介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并且在掌握语言规则的同时,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中介语促进多语言交流的发展中介语的存在使得多语言交流成为可能。
通过使用中介语,学生可以将不同语言框架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比,从而逐步建立对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这使得我们更好地参与到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
五、中介语的精细掌控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在考虑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时,需要注意中介语对外语学习的关键作用。
中介语的掌控精度和流畅度对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修改,逐步提高中介语的精细掌控能力,并从中获取更高的语言水平。
结论本文介绍了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中介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并促进多语言交流等问题。
同时,本文还指出了中介语对外语学习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中介语的精细掌控。
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外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外语教学的启示金竹善(延边大学#l-N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教育教学嗡要】二语习得的中介语僵化是普遍现象。
是二语习得区剐于母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是妨碍学习者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
关于中介语石化观象的研究越采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
墩蛳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潮】中介语;石化现象;外语教学中介语僵化现象是外语教学的普遍现象,也是困扰我国外语教学的难点,长期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中介语理论为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童工理论依据,对外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中介吾研究及探索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学习策略及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介语石化现象㈠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当学习者的中介语处于初级阶段,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较多,因为学习者在此阶段对母澄著言形式有很强的依赖性,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可表现在语音、用词、语法等方面。
随着学习者的外语水平的提高,他对母语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中介语的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培训转移引起的错误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正确的语言形式的输入和语言材料的使用不当有关。
另一方面,教师某些不正确或不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教授会使学习者的中介语形成一些语言失误,学习者长期模仿教师这些不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些语言错误往往会在他们的中介语中固定下来,形成石化现象。
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在无意识中常常只使用简单的目的语以利于交际,结果会影响其中介语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中介语石化。
学习者内在因素是引起石化现象的直接原因,如果学习者没有主动改进的意思,过渡语的一些特征容易出现僵化。
㈡石化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重视目的语输入的质和量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给与学生.-I N解性的而且稍稍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输入。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地调节和灵活地使用手中的教材,尽量保持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心理高原期来临之前增加目的语输入的强度和难度,避免低层次的无效重复。
中介语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提要:本文通过对中介语特征和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介绍,并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促进外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介语;发展阶段;外语教学中介语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那时至今,这一理论发展迅速并在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对中介语的研究有所进展(如:李炯英,2003;张雪梅,2002;范烨,2002),但还远远不够。
研究中介语的理论可以把中介语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到语言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简要介绍中介语的特征及发展阶段以及对外语教师的启示,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一、中介语的概念及特征中介语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独立语言体系(李炯英,2003)。
中介语是一种过渡性的语言,既有别于母语,又有别于目标语,但不断向着目标语接近,它是外语学习者在某一学习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类似目的语知识系统以及由此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
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该阶段的体系。
中介语作为独立的语言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
不同的学者对中介语本身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概括。
综观学者们的看法,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可变性、石化性及创造性等特点。
(一)中介语具有系统性它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标语,中介语是一个合法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
它有语音的、词汇的、语法的规则系统,而且自成体系。
学生在使用外语时虽然会出现错误,会与目的语系统有差距,但仍然依照一定的规则,而不是任意的。
因此,可以说中介语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各种系统性错误(赵留美,2006)。
(二)中介语具有可变性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需要而不断变化,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向目标语系统靠拢,但却永远不会等同于目标语系统,只是会越来越无限接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介语系统是一个持续体,总是在不停发展变化之中。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中介语理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第一个语言对目标语言进行中间处理的一种现象。
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的语言时,会通过借用母语或其他已掌握的语言来帮助自己构建和理解目标语言的知识系统。
1. 尊重学习者的中介语使用: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自己的中介语来辅助学习目标语言。
在外语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尊重学习者的中介语使用,并鼓励他们通过中介语来构建和理解目标语言的知识系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利用中介语进行对比、总结和总结等活动。
2. 建立桥梁:中介语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学习者在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联系。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可以通过设置桥梁环节或任务来帮助学习者进行母语和目标语言的转换。
通过对比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句子结构、词法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习者理解目标语言。
3. 培养学习策略:中介语使用是学习者为了弥补目标语言知识的不足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可以鼓励学习者探索和发展更多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比较和总结等能力。
4. 引导正确使用中介语:尽管中介语使用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依赖中介语也可能抑制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在外语课程开发中,应该引导学习者正确使用中介语,促使他们逐渐减少对中介语的依赖,增加对目标语言的直接使用和理解。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要尊重学习者的中介语使用,建立中介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桥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中介语。
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中介语理论研究与探讨_兼谈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18卷第2期2006年6月北方工业大学学报J.NORTH CH INA UNIV.OF TECH.V ol.18No.2Jun.2006 中介语理论研究与探讨———兼谈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高 越(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100041,北京)摘 要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研究课题,具有系统性、可变性、僵化性、可渗透性等特点。
了解中介语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和过程,为外语教学方法、目标和内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介语;外语教学;启示分类号 H319.3 中介语(inte rlanguage)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研究课题,与中介语相近的概念最早由Co rder(1971)和Nemser (1971)提出,即过渡能力和相似系统。
1972年,Selinker(1972)在其论文《中介语》中第一次提出了“中介语”概念,从而正式确立了它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
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是介于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变体”。
了解中介语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和过程,为外语教学方法、目标和内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中介语的特点不同学者对中介语的性质和解释有所不同,但综合A djemian(1976)、Co rder(1987)、Ellis(1994)、Selinker和Lashmanan(1992)等学者的观点,中介语有如下一些特点:1.1 系统性(sy stem aticity)所谓系统性指中介语的规则是系统变化的。
在语言学习者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其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 e)始终处在不断重组、矫正和不断向目的语规则接近的过程中。
学习者利用已知的目的语规则,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重建其规则系统。
这种变化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而是呈现一定的系统变化性。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的启示中介语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
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语言。
中介语理论对外语课程开发有以下几点启示。
中介语理论提醒我们要充分重视学习者的母语背景。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形成的一种跨语言现象,其中混杂了学习者母语的特点和目标语的特点。
了解学习者母语对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学习者母语中存在的语法结构、语音特点和词汇习惯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材和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语。
中介语理论提醒我们要理解学习者的语法发展过程。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语法错误,这些错误反映了他们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学习者的语法发展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所处的语法发展阶段,适当引入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和例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并应用目标语的语法结构。
中介语理论提醒我们要注重语境的创设。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应该创设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帮助学习者感受和应用目标语言的各种语境。
可以设计真实的情境对话、角色扮演活动和听力材料等,让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中介语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理解这些个体差异对于课程开发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体特点,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我们也应该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中介语理论为外语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要充分重视学习者的母语背景,理解他们的语法发展过程,注重语境的创设,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学家们开始利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开始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语言进行系统描述。
这就是中介语,它的基础是是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与之前不同的是把研究重点移到语言学习者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或者外语学习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例如对第二语言的过度概括,以及有意回避学习者母语中所没有的结构等等。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介语理论特点,作用的剖析得出它对外于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中介语概念及其界定1.1中介语的基本定义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独特的语言系统,该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吴学达1996)。
在中国,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吕必松先生对中介语的界定: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它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又不同于目的语。
概括说来,它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1.2中介语特点中介语,作为一种过渡语,它既有着母语的特征,又具有目的语的特征。
国内外一些学者(Ellis ,1985,王立非2000;杨连瑞,1996;吴学达,1994)系统的对其特征做了一个归纳,其特征如下:1)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虽然它充满了错误,但它是不断变化,逐步接近目的语的语言系统。
如果我们设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中介语为一个连续体,那么,在某一特定阶段,学习者的中介语可以用连续体上的某一点表示。
中介语越接近目的语,说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越高,2)中介语由于其本身特点,只能发挥有限的交际功能。
3)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既不同于母语,又区别于外语,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外语来自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混合体,因为中介语常常反映出学习者运用某些规则去解释外语中固有而不规则的语言现象。
4)把中介语称为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性和功能。
它也是一个由内部要素构成的系统,就是说它有语音的、词汇的、语法的规则系统,而且自成体系。
因此,中介语是一个合法的语言系统。
它同儿童语言一样,应视为一个合法的系统,其间的错误不应受到教师过多的非难和责备。
有些中介语的产生来自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和句法特点典型的过度概括,即over-generalization.例如:根据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的一般疑问句要用does 来帮助提问的规则就套用到情态动词上,从而产生“Does he can sing?”的句子。
桂诗春(1985)认为,过度往往和减少冗余有关,例如过去时的ed 有时是多余的,因为过去的概念可由上下文表示,因此学习者会简单地说出象“Yesterday I make a cake and give my mother as a gift.”这样的句子。
最后,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言系统与将目的语的作为本族语的人相比是一个减少或简化了的系统。
2中介语理论发展的背景中介语(interlanguage)概念及中介语理论与中介语相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Corder 的《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中。
Corder 将学习者尚未达到目的语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或“独特的语言”(idiosyn -cratic dialect);1969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Selinker 在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一文中首先使用了“Interlanguage ”一词;1971年,W.Nemser 在《外语学习者的渐进系统》中提出了“渐进系统"(approximate system)的概念;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模式研究和错误分析,使得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注意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建立一个既依赖母语、却又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并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确立了它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在Larry Selinker 其发表的著名的论述“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体副教授,系及学习者语言的”中,其中论述了中介语的三个主要特点,即系统性(systematic)、可渗透性(permeable)与动态性(dynamic)。
这三个特点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具有的基本特征。
3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英语是我们希望习得的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要学好英语,我们就应该对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有了这个了解,我们就能够明白哪些地方可以借助我们的母语来学好第二语言,哪些地方我们要避开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而少走弯路,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及策略差异、不同的原有基础、不同的学习目的等。
但最为重要的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语言产中介语研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示董媛媛(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一直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对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外语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为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该文主要通过对中介语理论的探讨得出中介语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它的研究成果启发了外语教学,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
关键词:中介语;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1)01-0244-02收稿日期:2010-08-28修回日期:2010-09-29244语言学研究2011年1月2011年1月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动力去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去;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
我们知道,早期的中介语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发展顺序,而后来的研究集中在中介语的语用方面。
以上分析表明,中介语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系统语言,它的形成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开动脑筋,运用种种,对新的语言做出各种假设并在语言接触和交际使用中不断去检验假设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中介语是可通过教学而产生的。
因此了解中介语理论及其构成中介语手段将会给教师一些启示的。
1)要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中介语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前系统阶段由于对目的语的规则不甚了解而产生了一些因本族语干扰而造成的错误。
但随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规则的逐步了解和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因本族语干扰的负迁移现象随之减少,学习者更多的采用学习strategy 和交际strategy 以及对目的语的规则系统进行概括。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错误视为大忌,有错必究,但根据中介语理论,错误正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发展情况的晴雨表(Ruth1988),教师应该把这些错误视为走向完善的路标,并且通过这些来了解学生的中介语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队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评价,提高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信心。
2)要提高教师对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中介语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相对目的语而言,中介语永远都是错误的语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者的中介语却反映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是错误分析的基础。
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错误,并通过这些错误,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给予正确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习者的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信息学习者的中介语好比一面镜子,他能让老师了解自己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还存在不足或哪里有待改进。
比如在老师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时是填鸭式还是启发式,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出结论;在教学内容方面是否提供了一些能与学习者认知能力相符合的学习内容等等。
如果教师能多从这些方面考虑并真正能从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信息中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那么外语教学效果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4结束语以上论述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从教师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探讨和给出了一些建议。
学习者学习外语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他们不断在构建一个语言系统,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总之这一系统使他们掌握理解了所学的外语并且能够运用其进行交流,所以这一中介语系统不应被看做是不完善的系统,对于一个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只有当他把这种语言的认识与一个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对这种语言的知识进行比较的时候,中介语才被看做是一个不完善的系统,正如定义所指出的那样。
然而在第二语学习者的头脑中这一系统确是很合理的,它是一个接近于目的语却又不是最终形式,它是一个灵活,有效的语言系统,所以教师的主要认为就是对学生的语言做出正确的评价,鼓励学生不要害怕犯错误,并对交流给出合理的反馈,从而使学生的中介语系统连续不断的向前发展,直到他们能够运用外语进行清晰,明确,有意义的交流。
(Brown ,1987)参考文献:[1]Brown H D.Principl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7.[2]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3]戴炜栋,蔡龙权.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1996.[6]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张国杨,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6.方人感到十分茫然(贾玉新,1997)。
2)礼貌策略的迁移中国人历来谦虚、慎言、含蓄,在交际中对他人的邀请和馈赠时不推诿而直接接,或在被恭维时不“自我贬低”,都被看作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在应用礼貌准则时,中国人奉行“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则强调“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
将母语的礼貌策略直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交际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
如,中国人请别人赴宴时,即便菜肴很丰盛也要总要客气一番:“没菜,没菜。
”然而,这句话如果直接套用到英文中“Sorry,we haven ’t got many dishes.”外国客人一定会很奇怪:明明有满桌的菜嘛,反而会以为主人表里不一很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