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分析之静心斋共4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

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

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
丘华恩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1(037)011
【摘要】首先指出植物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心斋的植物应用也具有北方皇家园林植物应用的特点,通过实地调查对静心斋的植物造景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景区的景观营造手法作了论述,对我国园林景观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200-202)
【作者】丘华恩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校园植物造景分析——以广西区委党校植物造景为例 [J], 韦艳梅
2.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建筑特征分析 [J], 程昊淼;张昕
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北海公园为例 [J], 秦晓玉;谢祥财
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北海公园为例 [J], 秦晓玉;谢祥财
5.苏轼的“虚”“静”“明”观——论庄子的“心斋”思想对苏轼后期思想的影响[J], 周小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古典园林分析之静明园

(完整版)古典园林分析之静明园
元大都水道示意图,引自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2、明代
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 年)后,由南方迁移来的农民在西北郊平原东部多泉眼沼泽的 海淀一带开辟水田、鱼池、藕塘,官僚、贵戚也纷纷占地兴建私家园林。于是,这一带逐渐形成宛若 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西北郊风景区的范围往东扩大了,玉泉山所处的地位就更加重要,山上及其附 近的风景建设亦随之而兴盛起来。明正统年间,明英宗敕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于山之南坡,不幸的 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华严寺被瓦刺军焚毁。
时至今日,静明园内的建筑如香岩寺、云外钟声、伏魔 祠、华滋馆、龙王庙、竹炉山房、真武祠、垂虹桥、含晖堂 、清音斋、东宫门等,或劫后幸存、或经后期修复。东岳庙 、圣缘寺尚残留部分殿宇。此外,佛塔,幽洞、奇石以“十 六景”的大部分尚能看到,玉泉湖、裂帛湖、镜影湖和部分 水道亦畅通如初。
光绪时期颐和园,静明园总平面图,引自清 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
园林区
静明园功能分区图
宫廷区
六、景点分区
静明园内共有大小景点三十余处,其中约 1/3 与 佛、道宗教题材有关,山上还建置了四座不同形式的 佛塔 ,足见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采用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惯用的园中园配合单体建筑点景的布局手法,乾隆御 题静明园十六景,即: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 突、圣因综绘、绣壁诗态、溪田课耕、清凉禅窟、采 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镜影函虚 、裂帛湖光、云外钟声、碧云深处、翠云嘉萌。如果 按玉泉山山脊的走向与沿山的河湖所构成的地貌,则 全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南山景区、东山景区、 和西山景区。
香严寺东门
的朝阳门外,可以看到一座琉璃牌坊, 这就是北京东岳庙的琉璃牌坊。牌坊上贴有琉璃 装饰,琉璃上面还雕有浮雕缠枝花图案,正脊中 间还有太阳图案,风格简朴、淡雅,较为特别。

从静心斋看中国园林

从静心斋看中国园林

谈中国古典园林---------游静心斋有感我们为了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这门课程的理解,我们去了北京北海公园的园林----静心斋,静心斋是一处皇家园林,是北海北岸最完美的建筑,碧池清水,曲桥回廊,十分清幽。

原名镜清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皇子读书处。

袁世凯执政时(1913年)将北园翻修,改名静心斋。

解放后,这里成为文史研究馆,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在此写成。

现在,静心斋早巳开放成为游览区。

下面我就以游览静心斋为线索和路线,来谈一下自己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一些理解。

静心斋背靠园垣,东枕青山,西倚寺院,南面沧波。

外部轮廓因形借势,曲折参差,云墙雪白起伏,碧鲜半亭遮掩房山,还有透花园墙和瓶式角门,加上散点山石、树木花草的点缀和掩饰,这些美好的外部形象使人感到内部必更精湛、清雅、幽静、美妙。

沿太液池北岸走向静心斋时,一路感受到的是水面烟波浩渺的宏阔。

而进入静心斋大门,顿觉深池小院的安宁亲切。

这时当能体会柳宗元概括游观景物时,有一定规律的交替和变化,能符合美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他的造园手法集中了北方的建筑形式,楼、台、亭、榭之大全,与南方私家园林,水景小室融为一体。

集造园手法中的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山静心斋平面图峦起伏因借得当。

进入静心斋的正门,即到达第一个院落。

此院对称布局,中心是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水池,将蓝天白云、玉宇琼楼、古树秀莲,映入“镜”中。

水池东西两侧各有9间廊屋环抱,水池南北两边都有罗汉栏板及方首望柱,古朴而素雅。

水池北面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镜清斋。

一.理池通过园林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静心斋的水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静心斋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京城里最美的园中园:北海静心斋被誉为乾隆小花园

京城里最美的园中园:北海静心斋被誉为乾隆小花园
静心斋的各殿室内檐装饰分为棚壁糊饰和装饰书画两部分完成。在静心斋各殿宇中恢复官式营造技艺裱糊工艺,裱糊所用的桑皮纸、强力高丽纸都是按照传统工艺仿制的专用纸张,镜清斋大殿所选用的小团龙银花纸以及配属殿宇所选用的益寿延年银花纸均为仿制故宫院藏的清代宫廷中使用的面纸图案,采用手工雕刻制模,再一张张印制而成,印刷采用的染料均为矿质原料及植物原材料,而非现在使用的化学原料。
乾隆是一个有相当文化修养的皇帝,能诗善画,长于书法,并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他对园林具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大修皇家园林,而且在园林艺术上要求很高。相传他六次南巡,都带有如意馆的画工同行,把他看中的名园景色绘成图样,带回北京在皇家园林中仿建。但是乾隆移植这些名园胜景,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根据北方的建筑和花草树木的特点,结合叠山理水,再现江南私家园林的情调。在造园手法上求其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从而达到了“虽由人造,宛自天成”的园林意境。乾隆在北方皇家园林里移植江南私家名园,是以北方雄健之笔书写江南柔美之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
棚壁糊饰的每一道工序均按传统手法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了防虫防鼠处理,能够防止虫蚁蛀蚀及老鼠的危害。各殿隔断上装饰大量精美、艳丽的芝麻纱是仿照故宫内原样复制的。此外,还参照清代宫廷技法重点复原静心斋大殿的内檐匾额,达到丰富室内展陈内容、烘托展陈布置的文化氛围的作用。
抱素书屋曾是清代皇帝的读书之所。“抱素”援引《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表现了百姓在国家安定兴盛时,保持纯朴的本质而安居乐业的景况,这也正是乾隆所憧憬的理想统治。
修缮前,这里只有简单的家具陈设,没有内檐装饰,窗户上安装的是玻璃。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按照原有的内饰进行了还原,静心斋大殿内的壁纸、隔扇,古色古香。
静心斋的假山是可以和琼岛北坡假山媲美的精品,其山石造型充分体现古代掇山艺术成就。全园布局以假山为主体,结合水池、建筑和树木形成周边式布局,运用因地制宜地方法,取得了“小中见大”,虚中有实,“空间对比”的园林艺术效果。静心斋的假山全部用黄太湖石堆叠,其掇石构思是按照山水画家笔下的“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仿造山水画家笔下的横峰测岭、高峰岩洞而建。

北海公园的静心斋(原创)

北海公园的静心斋(原创)

北海公园的静心斋(原创)北京的北海公园,特别是夏日的北海公园,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本人曾多次到过北海公园,因工作关系,每次是仅采风观光一小时左右。

去北海公园的静心斋,欣赏和拍摄这里的美丽风光,已是我多年来的愿望。

在今年的夏天终于梦想成真。

7月12日中午,我又一次来到北海公园。

这一次是从南门穿越白塔直到渡船口,由仿膳乘船到北岸的。

这时已是中午十二点了,只见斋心斋的大门紧闭,后来经打听,要到下午一点半才开放。

本人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就等一个小时吧,在周围的景点转了一圈。

提前一刻钟来到售票窗口排队,我把我特地来静心斋来观赏的想法跟售票员说了,深得她的同情和赞赏。

在收票员的接受和同意下提前五分钟进入静心斋,有幸成为当天下午第一名欣赏盆景展览的游客。

在罨画轩前,工作人员还为本人特地拍摄了一张留念照片。

根据介绍7月12日至8月26日,由北京北海公园与北京市盆景协会联合举办的“精品盆景艺术展”,正在北海公园静心斋举办。

我想,这也是难得的一个好机会,既欣赏了静心斋的美丽景色,又观赏到难得一见的盆景展览,可也算是一举两得。

百余件精品盆景杰作,不仅烘托出皇家御园的古典神韵,也为北京市民盛夏休闲增添一番情趣。

静心斋位于北海公园太液池的北岸,是北海除了濠濮涧外的又一处园中之园。

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原名镜清斋。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屡下江南,对江南园林颇有钟爱之意,于是根据江南意想,设计建造此园,园内楼台亭榭完全仿照苏州园林制作,又运来大批太湖石装点,终成如今之优美景区。

所以静心斋又称“乾隆小花园”。

静心斋,是乾隆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的,它是一座行宫式小园建筑。

园林东枕小山,南临海水,西邻西天梵境寺,四周有围墙环绕。

园内散布着亭、台、楼、轩等小建筑,其中有镜清斋、画峰室、韵琴斋、抱素书屋、焙茶坞、枕峦斋、罨画轩等,建筑前后有小波清澈的池沼,其间还有精致的小桥相连,加以自然造形的湖石假山,把园内的建筑分隔成几个大小不同的院落,环环相套,层层进深,极富层次感。

北京密码:北海静心斋疫情后首次开放游览体悟古人静心之深意

北京密码:北海静心斋疫情后首次开放游览体悟古人静心之深意

北京密码:北海静心斋疫情后首次开放游览体悟古人静心之深意【本文为笔者北京密码系列文章。

北京城,一个多民族国家传承有序的著名历史都市,自古北京多奇人,风云变幻秘事多,欲知如何解密3000年北京城之历史,请看北京密码系列连载】北海公园内的袖珍皇家园林静心斋,原名为镜清斋。

位于北海北岸,西邻天王殿。

可从北海北门西侧偏门就近前往。

▲北海公园静心斋位置卫星照片。

▲静心斋布局图。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始建,占地面积约4700平方米,是为皇子建设的书斋。

▲乾隆皇帝画像。

园内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鱼翔浅底,花猫静卧,古松挺拔,绿草茵茵,翠竹拂面,叠石岩洞,游廊四至,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出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静心的意思就是,要使心灵安定宁静,安定心神。

静心的典故出自《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意思是说:我要开始演乐器了,不敢有一点消耗气息,必须安定心神。

鐻(音据)是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

庄子认为,人类的的智慧、道德,都从清净、宁静的心中自然流露出来。

假如每天患得患失,吵吵闹闹,每天心浮气躁,是不可能呈现出智慧之态的。

可见,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要有一颗清静之心,这样才能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很多时候,人们做事时出现阻碍之状,往往不是人之智力的问题,而是功利心和对技巧的执着心,障碍了人们静心以对一切。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一些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完全摒弃掉了内在的欲望和执着,使自己的自然潜能和天赋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从而取得了成功。

这也是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至高境界!因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优秀的帝王无不强调静心,是因为他们在治理国家中,会遇到无数的事情,如果要具有正确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就必须有好的心境,而好的心境就必须进行静心的训练,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帝王修养。

而失败者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修炼不到位所致。

古典园林分析之静心斋

古典园林分析之静心斋
乾隆是一个有相当文化修养的皇帝,能诗善画,长于书法,并有很高的艺术 鉴赏能力。 他对园林具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大修皇家园林,而且在园林艺术上 要求很高。相传他六次南巡,都带有如意馆的画工同行,把他看中的名园景色绘 成图样,带回北京在皇家园林中仿建。但是乾隆移植这些名园胜景,不是机械地 照搬,而是根据北方的建筑和花草皇树家木园的林 特点,结合叠山理水,再现江南私家园 林的情调。在造园手法上求其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从而达到了“虽由人造,宛 自天成”的园林意境。乾隆在北方皇家园林里移植江南私家名园,是以北方雄健 之笔书写江南柔美之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高度发展的结 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以恢宏的气势,半个世 纪以来对北京的皇家园林逐年分批地进行了有计划的修缮,使之再度辉煌。解放后,静心斋曾是 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国务院参事室的办公场所,清朝逊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就是在 这里写成的。1981年腾出交还北海公园。经过修缮及重新布置后,静心斋又重现了它昔日的辉煌 。
园区特点
“园中之园”并非大园之缩影,静心斋在较 小的空间创造出了“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悬有 峻、有平有坦”,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景观,使 其既有皇家园林的富丽气息,又有山林间的隐逸野 趣,它采取了周边式布局,以廊宇合围,在中部空 间造山水。
静心斋在营造时充分利用地形的起伏 和建筑的高低参差,平面错落来获得许多 不同角度的景观效果。如自镜清斋殿西北 角仰视枕峦亭和叠翠楼,自枕峦亭俯视静 心斋东部景区,自焙茶坞东游廊向左俯视 静心斋南面景区,向右仰视罨画轩及北面 假山群等等,站在这些角度上,可以欣赏 到原种各种丰富多彩的景致。
窗花镂空
土坡实墙
静心斋的曲桥
北方的曲桥较少,而江南园林所建之曲桥多系平面曲桥 ,即桥面于水面平行,桥身则成等宽之折线形,颇似水上曲 径,故亦有曲径通幽之妙。静心斋系北海的园中之园,乃乾 隆仿江南园林所建,所以亦有曲桥。

关于北海镜清斋植物历史景观的研究

关于北海镜清斋植物历史景观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院TU 984.1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5-7897渊 2019冤 04-0055-02
1 镜清斋概况
静心斋院落位于北海北岸东部袁原名镜清斋袁乾隆二十一年 渊 1756 年冤 始建袁是北海也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著名的园中园之 一遥 光绪十三年渊 1887 年冤 添建游廊与叠翠楼遥 民国二年渊 1913 年冤 改名为静心斋遥
收稿日期院2019-1-18
2019窑2 花卉 F LO W E R S 55
园林与景观设计
叶 抱素书屋小憩成咏曳中野 风拂柳条弱无力袁春来梅萼喜开颜冶遥 叶 抱素书屋有会曳 中野 林待绘乎坡袁藻未梳于沚冶遥 叶 御制韵琴斋诗曳 中野 曲廊侧畔千竿竹袁听去琮琤望转深冶遥 叶 题韵琴斋曳 中野 斋傍竹特茂袁清籁和吟凤冶遥 还有韵琴斋联野 爽澄兰沼波吹细袁风渡松林籁泛轻冶袁见表 2遥
参考文献 [1]徐维堪袁陈志强.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经营管理者袁 2013渊 8冤 院322-322. [2]杨朝雄.浅析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信 息袁2013渊 17冤 院195-196. [3]秦元琴.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居舍袁2017渊 36冤 院99.
趣嘉冶
还有室内西壁联野 庭余松竹足消夏袁架有诗书藉讨源冶袁东室
联野 图书左右怡情久袁翡翠兰苕浴浪鲜冶袁见表 1遥
表 1 清代时期镜清斋植物资料统计表
地点 文献类型 镜清斋 清史档案
文献名称 奏销档
文献内容
镜清斋修建楠木殿五 间窑窑窑窑窑窑栽植树株尧竹
子窑窑窑窑窑窑
描述植物 树木尧竹
镜清斋 御制诗 叶 镜清斋即景曳 池河有余芳袁岩树无双美遥 荷花

北海静心斋

北海静心斋

992017年 第2期 Vol.39/177陆 琦LU Qi北海静心斋Meditation Room in Beihai Park经过三年的封闭修缮,北海静心斋又重新开放喜迎游客参观。

静心斋位于北海北岸,东枕青山,西倚寺院,南面沧波,堪称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造园艺术最高的“园中之园”。

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静心斋与清漪园(颐和园)前后时期建造,是乾隆皇帝仿造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既气势恢弘,又婉约多姿。

乾隆在位时称镜清斋,取意“明池构屋如临镜”,映照心性品格,标榜明君的奉“三无私”,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以要求自己的克己之明与政治清明。

乾隆在大规模改建北海时,十分重视水系和各处水景,静心斋为各处水景之冠,园内共有大小水池八个,各式桥梁四座,以及沁泉廊下的滚水坝等。

园中殿堂华美,亭榭精巧,怪石争奇,小溪跌玉,移步异景,气象万千,称为乾隆小花园。

当年乾隆皇帝把它作为读书养性之处,后来却成为清代皇太子的书斋和后妃们避暑消夏之场所。

不仅乾隆帝酷爱静心斋,慈禧来了也舍不得离去,这是她夏季避暑首选的“宅院”。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建筑,还将铁路引入北海,在斋门口设立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车站被毁,静心斋惨遭破坏。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下令修葺,慈禧认为“镜清”与“靖清”有谐音之忌,于是在竣工之际,下令改镜清斋为静心斋。

1913年袁世凯执政时,对静心斋加以修缮,成为北洋政府宴请外国使节的场所。

1949年后,静心斋曾作为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所的办公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解放后也曾在此办公。

1981年11月,静心斋归还北海公园。

1982年5月静心斋首次向市民开放。

1991年静心斋进行大修,经过20余年的时间,又迎来本次大修。

此次修缮工程极为庞杂,除解决建筑残损、山石松动等问题,还对所有屋面进行揭瓦整修,更换糟朽望板;对建筑原有的彩画进行了除尘、修补、油饰;恢复了原有随墙门、美人靠等建筑式样和尺四方砖墁地。

浅谈静心斋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

浅谈静心斋中的建筑美感与心理

建筑美感⼼理是指⼈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理活动。

静⼼斋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处⾏宫⼩园。

下⾯将以静⼼斋为例,从意境、⼩中见⼤、对⽐等三⽅⾯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美感与⼼理。

建筑美感⼼理概述 我们在欣赏建筑的外在形象美及其环境景观美时,常有“美不胜收”的美感体验。

就是说,被观赏的客体在“美”,观赏的主体在“收”。

这⼀“美”⼀“收”,也是对建筑美感⼼理活动的恰当表达。

那么,什么是建筑美感⼼理?简单地说,建筑美感⼼理是指⼈们在观赏建筑美时所引起的特殊⼼理活动。

建筑的美及其美感之所以产⽣,既不能脱离建筑审美对象,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于审美主体,⽽在于⼈与建筑、反映与被反映之间所构成的某种⽣动、复杂的交互关系。

这种复杂性是由建筑⾃⾝和美的本体的特殊品格所决定的。

其中,既有使⽤功能、冷暖舒适之类的“合⽬的性”问题,⼜有物质材料、结构受⼒⽅⾯的“合规律性”问题,还有建筑造型、赏⼼悦⽬⽅⾯的“符合⽬的⽽⽆⽬的的纯形式美”问题,乃⾄思考、情感、联想和想象⽅⾯的“道德观念的象征”问题。

⼴义地说,建筑美感是⼀种与⽣理性快感相联系,并由⼼理性审美快感和情思性审美快感相集⽽成的多层次⼼理结构,由此形成⼀种特殊的美感机制。

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犹似“⼈在画中游”的⽴体画卷,⼜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使⼈在时间的延续中不断接受画⾯性美感体验。

从静⼼斋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早在殷周就已初现雏形。

秦汉以来,出现宫殿和园林相互结合的离宫别苑。

唐宋时形成将诗情画意写⼊园林的⾃然⼭⽔园。

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已形成独⽴的体系。

北海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古典皇家宫苑,⾄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静⼼斋原名镜清斋,建于乾隆⼆⼗三年,是北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幽美的⼀处⾏宫⼩园,有“乾隆⼩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

下⾯将以静⼼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美感与⼼理。

建筑美感来源之⼀――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是通过“⽣境”、“画境”、“意境”三个互有联系的⼿法表现的。

从赅春园,味闲斋遗址看其园林造景的特色

从赅春园,味闲斋遗址看其园林造景的特色

从赅春园、味闲斋遗址看其园林造景的特色作者:孙淼一、清漪园简史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清朝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清漪园建园时期正值清王朝的鼎盛时期,政权稳定,经济发达,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皇帝作为这个盛世之君,喜欢附庸风雅,常常自诩“园林之乐,不能忘怀”。

他曾六下江南,足迹遍及扬州、无锡、苏杭各地,所到之处必命随身画师将中意的园林“携园而归”作为参考。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因此清漪园虽然是三山五园中兴建最晚的一座园林,在建园风格以及造园手法上却深得乾隆喜爱,代表着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精华。

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战火将清漪园烧毁。

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修治昆明湖备操海军的名义下,慈禧开始秘密重修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式改名颐和园,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

鉴于当时国力有限,只恢复了前山、前湖的主要景区和后山后湖部分景区,而清漪园中设计最为精巧、建筑形式最为丰富的后山后湖景区却无力全部恢复,大量精致的小园林就这样被埋没在万寿山后山茂密的山林之中了。

二、清漪园后山后湖景区园林艺术浅析清漪园的前山前湖景区,前山建筑林立,一片金碧辉煌,昆明湖湖面开阔,烟波浩淼,南湖岛望蟾阁(涵虚堂)、西堤景明楼、畅观堂等建筑散布其间,仿佛海外仙山,令人神往,无不体现出太平盛世皇家园林的气派。

与前山形成鲜明对比的后山后湖景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位于万寿山北麓的后山后湖景区,占地约24公顷,约占全园总面积的12%。

这是一个以山地景观为主、小区域水景为辅的景区。

万寿山后山山势平缓,拥有大片的树木和四周开阔的视野,极目远眺皆是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景色幽静。

我国古代从很早就开始注重园林建筑与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之间相协调的关系。

如同《红楼梦》一书中贾宝玉在点评稻香村时所说:“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静心斋抄绘心得

静心斋抄绘心得

静心斋抄绘心得
静心斋抄绘心得
参观静心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了抄绘,这一步着实让我很惊奇,我以为这是一块板式家具,但没想到它是由抄绘而成的!抄绘在古代是用来装修家里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工而又精细到毫厘。

这也成了古时候贵族们展现自己地位的一个特色,越多越高。

当我走进静心斋的时候,令我惊叹的就是一副精美的抄绘,它令人眼前一亮,形状各异、色彩绚丽。

抄绘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正是我们非常尊重它的原因。

在静心斋,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抄绘。

抄绘需要大量的细心,经过老师认真的讲解和演示,我觉得自己也有勤劳学习的激情,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最后,我将自己的抄绘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幅大画,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总而言之,参观静心斋抄绘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我了解到了抄绘出自古代,它表达出来的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把复古美与新潮的风格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我觉得抄绘并不只是一种装饰,它更是一种艺术,它可以让人们领略古早文化的精髓,以及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静态意境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静态意境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静态意境摘要: 从静态的意境方面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景观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创造静态建筑意境中所运用的布局和造景方法。

关键词: 园林静态意境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诗情画意,对意境的表达充分体现在了园林建筑的每一部分。

意境在辞海中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

意境融合了人文思想的艺术加工创造,表达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情景,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所在,无不体现在绘画,书法,诗歌当中。

中华民族有着内敛的民族性格,所以在意境的最求上更多的是一种,内向温情的静态性格表达。

注重与自然的相通,寄情与山水田园之间。

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大多为文人画家参与建园,更体现出当时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化所描写的意境渗透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不仅仅为建造一座居所,更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安静恬适的意境体现着平稳安全及和谐温情,形成了与欧洲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山水画式的静态风格。

从空间布局上来说,整体的空间布局上由建筑物,回廊,亭榭,植物等沿周边布置,建筑均面向内背对外,形成一个向内的围合式的封闭空间。

这种空间布局使得园林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形成一个安静的内部环境。

为其中的人们营造出了山水田园的静谧清幽的生活场所,陶然自得与自然清幽的闲适心情。

园林建筑中也常通过蜿蜒曲折的平面布局,以求得幽静深邃的静态意境。

借用廊的运用把单体建筑和景观组合成曲折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

使整个建筑群可长,可短,可折,可曲,设计成蜿蜒曲折的平面布局。

使得内部空间不呆板,有渗透性和层次感,在借用景物的呼应表达,空间呈现出幽静深远之感。

还可通过虚空间的布局方式,来营造清空,空灵的静态空间意境。

实空间即实体,虚空间则是实体的扩张,借助实的对比而存在构成。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中贯穿着实空间与虚空间的对比运用。

作为实体的建筑与周边镂空回廊,亭榭等虚空间的对比,形成了独有的建筑虚实空间组合布局。

园中之园静心斋--从北海静心斋谈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园中之园静心斋--从北海静心斋谈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Jingxinzhai is the Garden in the Garden——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from Beihai Jingxinzhai
作者: 邓璐[1,2,3]
作者机构: [1]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建筑与文化
页码: 146-14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静心斋;历史建筑;园林景观;保护利用
摘要:北海公园的静心斋原是一座清代建造的皇家园林,后经修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处别致的公园景观。

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建筑和景观园林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构筑物和植被景观。

对历史建筑和园林景观的保护及再利用不仅能够保留所处城镇街道的城市空间格局,保留城市文脉和社会共同记忆,更能够保存住中国特有的建筑和园林景观文化。

文章通过北海公园静心斋的保护与利用,探究历史建筑和园林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及其积极意义。

北海静心斋

北海静心斋

北海静心斋
陆琦
【期刊名称】《广东园林》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经过三年的封闭修缮,北海静心斋又重新开放喜迎游客参观。

静心斋位于北海北岸,东枕青山,西倚寺院,南面沧波,堪称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造园艺术最高的“园中之园”。

【总页数】4页(P99-100,后插1-后插2)
【作者】陆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 [J], 丘华恩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浅论北海静心斋叠石修复改造设计 [J], 聂晶;寿运增
3.北海镜心斋园林意象分析 [J], 张蕾
4.北太湖石叠石技艺审美观赏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r——以北海静心斋北太湖石为例 [J], 寿运增;聂晶;刘宁
5.园中之园静心斋——从北海静心斋谈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J], 邓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建筑中的“斋”

传统建筑中的“斋”

传统建筑中的“斋”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它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人为的将建筑融合在叠山理水之间,掩映于树影婆娑之中,与山水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或明或暗,错落有致,构成完美和谐的空间艺术整体。

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形成心悦目、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又具有实用功能的良好环境。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

其中斋,本是斋戒的意思,佛教建筑中有斋室,伊斯兰教中有斋月。

斋作为建筑形式,不像宫殿、寺庙、陵墓那样有一个具体的建筑形态,它的讲究并不多,建造方法也因主人的喜好而不同,据《中国古代建筑辞典》里介绍:“斋”,并不代表任何一种建筑形式,只是一种坐居的房屋之意。

书斋建筑《园治》中说:“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

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

”斋,是取聚气而足以敛神,令人有肃然起敬之意。

由于斋为藏修密处,所以建筑形式多不高大显露。

私家园林中的斋,多为家中读书的地方。

江苏苏州织造署花园来今雨斋古时候人们为了求取功名,往往用功读书,“四书五经”都要读熟,可谓十年寒窗苦读书。

所以书房往往也曰“斋”。

“藏修密处”,即摒绝世虑,以隐而修之,其地方多为隐密不显。

故宫·养性斋北京故宫御花园的养性斋是一座书房,是清代帝王读书、休息之处,位于御花园的西南角。

养性斋同样是一座两层的楼房,上下层皆带走廊、设栏杆,帝王读书之余可以凭栏观景,略作休息。

养性斋的平面比较特殊,是凹字形,前部开口,正对着斋前假山。

因为有了假山的屏蔽,所以环境也自然幽静起来。

王安石的“昭文斋'王安石这人不仅“变法牛”,人读书更牛,当时文人间都是互相“看不起”的,时时刻刻都要显示自己的“博学”,故这个“显示”就体现在了“斋”的取名上。

中国46座古代园林,让人惊叹的鬼斧神工

中国46座古代园林,让人惊叹的鬼斧神工

中国46座古代园林,让人惊叹的鬼斧神工▲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

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

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

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

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位于现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沧浪亭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

奉先寺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广亮大门又称广梁大门,古代汉族建筑宅门的一种,是四合院宅门的一种,属于屋宇式大门,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高于金柱大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为苏州西山之余脉,因周边地形脱离西山主体,成为独立的小山。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

一说“丘如蹲虎,以形名”。

山高34.3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