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课后习题 (研究设计)【圣才出品】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课后习题  (研究设计)【圣才出品】

第四章研究设计一、基本概念1.研究设计答: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设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因为研究课题的确立,实际上只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提出了所要达到的目标。

然而,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则是研究设计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

在社会研究中,当研究课题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并不是马上深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去收集资料,而是要为顺利达到研究课题所确立的目标进行认真的、周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2.探索性研究答: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需要进行这种探索性研究的要求,经常出现在下列两种情况中:一是当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二是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

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3.描述性研究答: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

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

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

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

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

教育研究方法第4章

教育研究方法第4章

随机取样的基本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如抽签和随机数目表法。
(2)系统随机取样(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3)分层随机取样(类型抽样、配额抽样)。适用于异质性总
体,即总体由几个不同性质部分构成。
(4)整群随机取样。不是从整体中抽取一个个的对象,而是抽
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如学校、班级为单位抽样
但会低于讲授并辅以讨论法。
•评价:第二个假设优于第一个,所描述的研究关系更清楚具体,而 且看起来还会带来更多的知识。
5
教育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选择研究对象 明确几个基本概念——抽样、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和样本误差 抽样:又叫取样,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
进行研究的过程。从样本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研究做出结论。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 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
误差(又叫抽样的标准误差)。 举例:研究中小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初中二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分化的原因、研究一年级小学生考试观念的形成过程
6
教育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选择研究对象
样本的选取需要符合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规定总体; (2)取样的随机性; (3)取样的代表性; (4)合理的样本容量;
教师工资和学生结果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与研究设计 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要求理解X造成Y的机制和过程,即怎么发
生的和为什么发生? 此类问题的设计: 1)理论基础相当雄厚时对因果机制的寻找。 2)理论基础薄弱时对因果机制的探寻。 当因果机制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受到质疑或未得到充分理解时,

第四章 实验研究 类实验

第四章 实验研究 类实验

精品课件
干预
✓ 指研究者对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施加某些护 理措施,即处理因素。
✓ 这些处理因素是研究的自变量,其引起的结 果是研究的因变量。
干预是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
精品课件
设立对照
✓ 是指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
组接受某种与对照组不一样的试验措施,最 后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 目的是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突出两组(或 多组间)结果的差异和程度。
精品课件
类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具备干预 与实验性研究不同的是类实验性研究
缺少实验性研究中的随机分组或没有 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精品课件
常用的类实验性设计
✓ 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 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 时间连续性设计
精品课件
不对等对照组设 计
O1
X
O2
O1
O2
例:研究责任制护理对护士工作士气的 影响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定义 特点 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 优点和局限性
精品课件
定义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 干预某些因素,并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观察 或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精品课件
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1
2
3
干 预 设立对照 随机化
精品课件
自身对照示意图
研究对象
结果1
干预前
干预措施 比较
结果2
干预后
精品课件
3.历史性对照
将目前干预措施所引起的结果 与过去的同类研究作比较,是一种非随 机、非同期的对照研究。
精品课件
历史性对照示意图

第四章 社会研究设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第四章 社会研究设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同一个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采用不同的 研究方式进行。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分析单位: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 调查内容:分析单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
个人: 大学生 ;中学生 ; 工人;农民; 企业家;军人; 个体经营者; 城市居民; 老年人 ; 妇女 ; 少年犯……
三、解释性研究
目的: 发现或证明社会现象之间是否 具有相关关系(说明关系)或 因果关系(解释原因)。
特点: 理论性强:理论—调研—理论 研究设计复杂
要求: 调查内容要有针对性 围绕自己的理论假设
第二节、研究性质
理论性研究 (基础研究) 发展知识
应用性研究 (应用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性研究
如:歌曲、图片、婚礼、课堂教学、家庭制度 、文化传统等等。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高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 集资料,而在一个比较低的、非集群的单位上 下结论的现象。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城市 —— 流动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
个人 —— 流动的人容易犯罪 村庄 —— 越穷的村庄生育率越高 个人 —— 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
简化论(reductionism)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低的、个人性的分析单位上做 调查,而在一个比较高的、宏观层次的分析单位 上下结论的现象。
个人 ——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人能取得 较大的成就
国家 —— 一个国家贫穷,是因为这个国家的 人不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
第五节 时间维度
一、横向研究
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统计分析后用来描 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 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临床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

第四章 临床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
干预措施的效应越大,两组发生率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反之,所 需样本量越大。 (2)Ⅰ类(α)误差
即试验的假阳性错误,确定该类误差越小,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通常限 定为0.05 。
(二)样本量估计
(3)把握度 (1-β) β即试验的假阴性错误(Ⅱ类误差) ,1-β为把握度,又称检验效能
(power)。要求把握度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通常限定为 0.1。 (4)单侧或双侧检验
1. 选用公认合理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 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3. 选择干预措施有反应且可获益的人群 4. 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 5. 选择预期能完成试验的人群
(二)样本量估计
为了控制Ⅰ、Ⅱ型错误率,在试验设计阶段,就应对所需的样本量加以估 计。一般情况下,样本量越大, Ⅰ、Ⅱ型错误率就越低;但样本量过大,不仅 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而且会给试验的质量控制带来诸多困难。 1.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干预措施的效应大小
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小。 (5)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分组数量越多,则所需样本量越大。
2.样本量计算 (1)计数资料的样本大小的估计:如果结局变量是计数指标,如发病率、感染率、病死 率和治愈率等,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样本量:
n
p1:对照组某结局的发生率;p2:试验组某结局的发生率[(估计值)]; p:( p1 + p2 )/2。 Zα:为 α 水平相应的Z值;Zβ:为 β 水平相应的Z值。 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
随机化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是指按照对实验效果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如性别、病情、年龄、临床分型等) 进行分层(一般按影响试验效果的大小对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再运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每 层内的研究对象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层不可太多,太多容易出现影响因素分布和例数的 不均衡,这时所需要更大的样本量。 例:对某试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三种因素,即年龄(<40,>40)、吸烟史(不吸烟、现在吸 烟、曾经吸烟)、性别(男、女)。三种因素可以分成2×3×2=12层。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简化论
既是用一组特别的狭窄的概念来看待和解释所有事物。正如社会学家只考虑社会学变 量,经济学家只考虑经济变量,心理学家只考虑心理学变量。同时,他们在试图使用自己所 考虑的因素来解释所有和大部分人类的行为,从而产生了对应的简化论。如经济学简化论, 心理学简化论等等。任何形式的简化论都倾向于认定,某一分析单位或变量比其他的更重要
必要原因表示只有存在这个条件,结果才会出现。 充分原因则表示,只要这个条件出现,结果肯定会出现。
三.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对象,它是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描述 将分析单位及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的特征或揭示某种社会现象。 就是说分析单位是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的特 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它是研究者试图观察、描述和解释的人或事物。 一般说来,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个体,但也可以是小群体或是社会人为事实,或者其他现 象如生活方式、社会互动类型。 而常见的分析单位为: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互动,社会人为事实
么在设计研究计划前,我们最先要考虑到的是,自我兴趣,也就是说先明确自己想了解什么。
而后,就是考虑如何获得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和思考分析单位的哪方面信息可以回答研究的 问题。在明了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来源之后,还要知道如何从信息来源获得信息。同时, 一旦有了大致的研究议题,就需要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了解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并修订自己 的研究设计。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其重点在于,第一,必须尽量明确要发现的东西。 第二,必须采用最好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社会研究需要满足许多目的,而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目的有三个,分别是:探索,描述, 解释。
探索性研究
也称先导研究,是一种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 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研究者往 往通过探索性研究来获取新的观点,但是探索性研究很少能圆满的回答所研究的问题,更多 的是为获取答案和寻求确切答案的研究方法提供线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第四章如何设计研究方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动机是A.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B.契约研究C.专业成长研究D.无框架研究【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

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主要有: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契约研究、学习目标研究、专业成长研究和无框架研究。

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检验理论或假设,它是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使命,也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动机。

2.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进行的计划或策略选择被称为A.研究类型B.研究策略C.研究方案D.研究设计【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

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对研究进行的计划或策略选择。

通俗地讲,研究设计就是研究者在研究前或研究中对研究全过程的总体筹划。

广义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者约选择;具体研究方法的制定;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研究设计的形式化体现是研究计划。

3.研究假设可分为A.理论性假设和经验假设B.事实性假设和统计假设C.操作性假设和类推假设D.目的性假设和随机假设【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假设的分类。

研究假设是以已知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能够真正揭示未来事件的出现、未知事实出现的原因以及规律性的假定。

研究假设分事实性假设和统计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4.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包括A.探索性研究B.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C.追踪研究D.契约研究E.无框架研究【解析】:BDE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

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主要有五种:(1)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2)契约研究;(3)学习目标研究;(4)专业成长研究;(5)无框架研究。

5.研究设计的形式化体现是研究计划,一份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包括A.文献综述部分B.资料分析C.概念的界定与操作化D.研究进程与时间安排E.经费预算部分【解析】:ABDE 本章考查的知识点是一份研究计划内容。

第四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四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


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在正式开始研究之前的 “运筹”,是“施工蓝图”。简言之,研究 设计就是为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 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定出的 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计划和安排。
第一节 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一、确定研究类型 (一)以现象为中心的研究 (二)以因果关系为中心的研究



(十)经费估算 经费与设备是进行研究的物质条件,经费估算要 体现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研究方案中,要把 开支的项目、用途以及金额等一一列出。研究经费 主要包括:图书资料费、会议费、交通费、打印费、 复印费、设备材料费、管理费、劳务费等。 (十一)参考文献与附录 由于研究计划本身所具有的学术性和规范性,所 以,在研究计划中,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必要时也 可附上相关的资料为附录。
三、取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取样 随机样本也称概率样本,总体成员被选入 样本的概率都不为零。一个随机样本总是代 表它所属的总体。简单随机取样的方式有两 种:一是使用随机数字表二是抽签或抓阉。




简单随机取样的优点是:总体各成员被选中的概率 相等,且简便易行。这是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 且所抽取样本较小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其局限是: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 例如,一所大学内的研究机构从容量为6821名新生 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了250人组成了一个随机样本, 用来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生活态度的调查。这就是 随机选择,250名样本成员就代表了6821名新生。
第四节 研究方案的拟定
一、研究方案的要求 (一)研究什么 (二)为什么研究 (三)如何研究 (四)有何成效

二、研究方案的内容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求简洁,准确,能够反映变量 与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课题名称,读者就 能大致了解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一般而言, 课题名称包括三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问 题、研究方法。

04-第四章-研究设计.

04-第四章-研究设计.

五、社会产品
• 指无法包括到前述4中分析单位类型中去 的其他分析单位形式,包括各种人类行 为及其社会产物。
• 如:书籍、歌曲、图片、工高、建筑、 服饰等;
• 又如: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 学、实习、求职、约会等;
• 家庭制度、文化传统等
• 判断下面例题中的分析单位:
• 例1: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 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 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 少30分钟。
2、同期群研究
• Cohort studies,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 它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 变化的研究。
• 注意:每次研究的样本可以不一样,但 他们必须都属于这一特殊人群。
• 例1:“老三届”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 例2: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在不同时期
经济态度的研究
3、同组研究
• Panel studies,又称定组研究或追踪研 究,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 化的研究。
• 又称简约论,指研究者仅仅用十分特殊 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第五节 时间维度
• 一、横向研究 • Cross-sectional studies,也称横剖研
究,它指的是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 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 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 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纵向研究
• 一、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 • 1、含义: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
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 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 2、应用情形: • (1)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特殊、新鲜,很少有 人涉及时。 • (2)研究者本人对所研究的问题不熟悉。

第四章 研究设计(2017年出版护理研究第5版胡雁王志稳主编)

第四章 研究设计(2017年出版护理研究第5版胡雁王志稳主编)

运用:
能初步进行研究设计
2
第一节 研究设计概述
目录 一、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 二、护理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三、护理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
确定样本 观察指标 确认变量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混杂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干扰变量)
目录
一、横断面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三、德尔菲法
一、横断面研究
设计要点
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 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和相
关因素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特征人群中
的分布,以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普查( census)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trial)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一、随机对照试验
优点和缺点
优点 • 前瞻性的对照
• 可比性好
• 控制偏倚 • 资料统计分析容易实施 • 结果的外推性强 缺点 在护理问题的研究应用的普遍性较差
二、非随机对照试验
设计点
明确主题和研究目的
挑选专家、准备背景资料 3~4次 设计调查问卷
轮番征询
数据处理
德尔菲法的设计要点
三、德尔菲法
适用范围
可用于预测领域 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
三、德尔菲法
优点
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烦琐的数学模型 各专家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充分地表明 自己的意见 研究结果是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综合而成的,能够发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四章

答案:农夫→个体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1. 区群/区位谬误

定义

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 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教材)。 以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个体层次(李沛良)。 以较大的分析单位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较小的分析单位(包智明)。


二、纵向研究/历时研究
1.趋势研究
定义:指对同一总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例:历次人口普查。
对于美国总统选举,连续多次的民意测验。
研究特点:对某一总体的趋势研究,就相当于利用对这一总体进行 若干次横向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和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研究。
注意:多次研究必须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 初步印象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 整体照片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 理解解释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通常用于满足三类目的:
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某事物更加深入了解的欲望 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行性 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
4. 社区
乡村、城市、街道、集镇等。
5. 社会产品(社会人为事实)
书籍、图片、歌曲、建筑物、服饰,以及婚礼、约会等。
练习:请指出下列研究中的分析单位
1. 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家庭之外的工作的时间比 男人短。黑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白人平均多45分钟。 答案: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个体 2. 1960年,在美国130个居民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中,有126个 城市拥有至少两家美国医院协会认可的短期非私立综合医院。 答案:一定规模的美国城市(社区) 3. 这篇论文考察了不同工作角色的名称和结构。1985年,通过对加 州文职体系的3713个工作名称的分析,我们探讨了某些工作怎样

第四章5实验性研究设计讲解

第四章5实验性研究设计讲解

第四章5实验性研究设计讲解实验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因果关系、验证假设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讲解实验性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实验研究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并且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例如,假设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那么研究问题可以是“新的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确定实验研究设计中需要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处理或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处理,用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实验研究设计中常用的对照组包括无处理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和传统治疗对照组。

三、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实验研究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随机将参与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增加研究的可靠性。

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分组和分层随机分组。

四、实施实验在实验研究设计中,实施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实施实验时,需要确保实验条件的控制和一致性,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例如,在研究新的药物疗效时,需要确保所有参与者服用药物的剂量和时间是一致的,实验条件包括环境和操作过程等也需要严格控制。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研究设计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实验测量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以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综上所述,实验研究设计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进行实验研究设计时,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随机分组、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实验,可以有效地验证假设,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研究设计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研究设计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四章研究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属于()。

(中财2008年研)A.描述性研究B.解释性研究C.探索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答案】B【解析】社会研究常常被用于回答社会生活中许多的为什么,常常用来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对于这样一类社会研究,称之为解释性研究。

2.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属于()。

(中财2009年研)A.横截面研究B.趋势研究C.同期群研究D.同组研究【答案】C【解析】同期群研究又称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A项,横剖面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

B项,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

D项,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纵向研究方法的有()。

(中财2007年研)A.趋势研究B.同期群研究C.横剖研究D.追踪研究E.静态研究【答案】ABD【解析】纵向研究是指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于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①趋势研究;②同期研究;③同组研究。

2.根据研究目的,可以将研究分为()。

(中财2009年研)A.探索性研究B.理论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E.应用性研究【答案】ACD【解析】社会研究者在对各种特定现象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的具体目的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

但所有这些研究的更为一般性的目的,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种之一:①探索;②描述;③解释。

3.以下属于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基本要素的有()。

(中财2009、2007年研)A.抽样B.问卷设计与实施C.统计分析D.参与观察E.随机指派【答案】ABC【解析】抽样一般要涉及问卷设计与实施、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几个基本步骤。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二、实验研究——心理学者

定义:是指一种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 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 果关系的方法。 本质特征在于对研究的控制,包括: 控制场景、控制对象、控制操作程序、 控制测量方法。

3、实地研究——人类学者


定义: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通常 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 基本特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 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 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参与观察和询问,去 感受、感悟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这 些行为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逐 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生活的理解。

(二)层次简化论


含义: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 现象,与区群谬误相反。
例如:调查100名来自甲市游客和100名来自乙市 的游客,发现甲市游客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乙市 游客,于是认为甲市比乙市更发达。 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越穷的村庄生育率 越高。 流动人口的犯罪率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 犯罪率较高。
(2)1960年,在美国130个居民人数超过10万
的城市中,有126个城市拥有至少两家美国
医院协会认可的短期非私立综合医院。
(3)此项分析探讨了当代组织理论和经验 研究中的发现是否可以直接应用于私人产 品生产组织和公众服务组织。 (4)1958年,雇员在1000人以上的公司有 13家,其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到 1977年,此类企业降至11家,其产值占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也降到了48%。


二、说明研究内容
例如:某省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及其问题研究 经济供养
养老金、子女供养。。。 日常照料、患病照料。。。
养老状况
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
聊天、打电话、回家探望。。。

第四章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必修二
-设计富有创意,版面布局合理,字迹清晰,色彩鲜明。
-海报规格:A3纸大小,横版设计。
4.深入了解一项交通疏堵技术或政策,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等,并进行以下任务:
-撰写一篇介绍该技术或政策的短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分析该技术或政策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在我国推广实施的可行性。
5.阅读拓展资料,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前沿动态,例如:
3.强化互动,促进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运用GIS等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分析城市交通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城市交通拥堵对环境、社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城市交通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关注和解决交通问题的热情。
2.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交通拥堵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践行低碳出行。
3.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为创建文明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城市交通疏堵策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运用GIS等工具,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课后调研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对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交通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汇报展示: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本组对疏堵策略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 研究与实践 暖贴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章 研究与实践 暖贴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章研究与实践暖贴的设计与制作研究与实践暖贴设计与制作一、研究目的暖贴是一种利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制作的产品,它有着发热温和、放热时间长、使用方便和安全等特点。

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实验研究和动手制作,旨在了解这种暖贴的发热原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阅读材料一的主要成分包括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和食盐等。

使用时,只需将暖贴的真空包装沿切入口打开,揭去后面的衬纸,贴于内衣的外侧,用手铺平即可。

暖贴可贴于人体的肩部、腹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

材料二为使用后的暖贴,打开后有红褐色粉末。

三、自制暖贴实验原料:铁粉、活性炭粉、水、食盐、蛭石、吸水性树脂、无纺布、塑料袋、双面胶、真空包装机。

实验步骤:1)将铁粉、活性炭粉、水、食盐、蛭石(保温作用)倒入烧杯搅拌;2)加入吸水性树脂,使混合物呈糊状;3)将混合物装入无纺布袋,其中一面贴上双面胶;4)最后放入塑料袋,真空包装。

Q&A:1.为什么暖贴在用之前和用之后的固体状态不一样呢?答:使用之前,暖贴内含NaCl溶液,各物质未反应,因此为糊状物。

使用之后,各物质已经反应,因此为相对较硬的黑褐色固体,其中含炭粉、NaCl固体、Fe2O3固体以及含镁铝的盐类。

2.为什么暖贴要使用双层包装?答:暖贴的外层是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用于隔绝空气。

使用时需要有氧气参与,内层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无纺布袋,方便反应及保持清洁。

3.为什么暖贴能发热,而且能保持如此之长的时间?答:暖贴的发热原理是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率,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

4.暖贴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写出相应方程式)答:Fe和活性炭为原电池的两极,NaCl溶液为电解质加快金属的腐蚀,放出热量。

负极:Fe-2e==Fe2-+,正极:O2+2H2O+4e==4OH,总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2H2O+O2==4Fe(OH)3↓,2Fe(OH)3==Fe2O3+3H2O。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组研究: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四、根据研究对象的规模大小:普查、 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2 研究方式
一、调查研究(问卷调查)
二、实验研究(控制变量) 三、实地研究(深入实地) 四、文献研究(间接资料)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一)区群谬误(层次谬误)
◆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低层
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e.g: 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 越高-------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 高。
(二)简化论(简约论)

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e.g.调查100名来自甲市游客和100名来自乙 市的游客,发现甲市游客的平均收入明显 高于乙市游客,于是认为甲市比乙市更发 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 确定研究类型
§2 确定研究方式
§3 确定分析单位 §4 设计具体方案
§1 研究类型
一、根据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 究、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 1、概念: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 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的研究类型。 2、特点:(1)研究对象的规模通常较小,不需 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选取样本;(2)采用参 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3) 其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
§4 具体方案
一、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说明研究内容; 三、 说明理论假设

探索性研究:无需假设 描述性研究:一般无需 解释性研究:需要假设
四、说明分析单位及抽样方案; 五、说明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六、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培训; 七、说明研究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P84-86

描述性研究(what) 1、概念:以发现和概括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 分布状况的研究类型。 2、特点:(1)所需的样本规模很大,并且 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 (2)采用自填问卷、结构式访问等方法收
集资料;(3)资料必须借助专门的统计软
件(SPSS)进行系统、专门的分析;(4)
其结果和结论用于推论总体。
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研究
本章重点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的区别联系。 区群谬误和简化论的概念。
纵向研究的三种类型。

解释性研究(why)
1、概念: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以及现
象之间因果关系,回答“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
型。 2、特点:(1)样本规模中等,比描述性研究要 小,比探索性研究要大;(2)通常要建立研究 假设;(3)采用自填问卷、结构式访问或实验
法收集资料;在分析方法上,多采取双变量和多
变量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建立因果模型等。

三种研究目的的比较:p70”三种不同目的 的研究类型的特征”表
二、根据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 研究。

理论性研究/基础研究:侧重于建立或检验
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注:理论研究
依然是一种经验研究)

应用性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现实社会问 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研 究。包括社会状况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
实例:匿名性增加反社会行为
各种研究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比例
方法
调查研究 19361949 19501964 19651978 19361978
48%
70%
80%
67%
实地、文献
实 验
51%
1%
27%
3%
17%
3%
31%
2%
注:《美国社会学评论》对1936-1978年发表的489篇 报告所用方法的统计,1983版
问题研究和社会影响评估四种类型。
三、根据时间维度: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横剖研究:侧重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在某一 时间点上的状况或探讨某一时间点上变量间关系的研 究类型。 纵向研究/纵贯研究: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 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 间联系的研究类型。
§3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概念:是研究中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即 研究对象。 P75
e.g.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大学生 e.g.进城农民人际交往——进城农民
二、分析单位主要类型
1.个人:通过对个人的研究描述由个人组成的 总体状况。 2.群体:如家庭、班级、邻里、团伙。 3.组织:正式社会组织。 4.社区:按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单位。 5.社会产品:社会实体及其行为的产物。
判断下列例子的分析单位

女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因为女人在 家庭以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年轻人每 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人平均少30分钟。
——个人(女人男人、年轻人老人) 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 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子 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当。

——群体(独生子女家庭 、非独生子女 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