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
了解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要求和基本原则。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等基本原理和知识。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认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特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树
立职业信念。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幼小衔接特点、问题、方法;学会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虞永平,王春燕主编:《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2年7月版。
2.主要参考书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第一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制定人:
审定人:
2020年6月。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
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
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是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总体规划,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对学前教育原理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第二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2.1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概论2.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2.1.2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等。
2.2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心理学2.2.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2 主要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与模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儿童智力发展与评估等。
2.3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估2.3.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各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学前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
2.3.2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特点、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评估方法与手段等。
2.4 课程名称:幼儿园组织管理2.4.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工作的能力。
2.4.2 主要内容: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幼儿园管理与领导、幼儿园财务管理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评估3.1 教学方法3.1.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传授学前教育专业知识。
3.1.2 实践训练: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完成一篇小论文,总结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
3.2 评估方法3.2.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3.2.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48/3开设学期:3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
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为确保儿童全面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机会。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编写旨在为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提供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的定义与意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的学科。
它涵盖了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幼儿教育的特殊需求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
三、学前教育学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等。
2.理解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儿童学习的特点、动机和情绪等。
3.熟悉幼儿教育的特殊需求,包括游戏、活动和环境等。
4.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
5.能够评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做出准确的判断。
四、学前教育学教学内容1.幼儿发展:探究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等。
2.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情绪管理等。
3.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的特殊需求,包括幼儿游戏和活动的设计、幼儿教室环境的布置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
4.幼儿教学方法:介绍适合学前儿童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游戏和艺术活动等。
5.评估与评价:学习如何评估和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包括观察、记录和测试等方法。
五、学前教育学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学生传授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幼儿教育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见解和经验,共同研究学前教育学相关话题。
4.实地考察:参观幼儿教育机构或幼儿园,观察和体验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
5.项目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幼儿教育项目设计,提升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而制定的。
它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 促进幼儿身体和认知发展;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5. 培养幼儿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内容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园生活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如如何穿衣、如何进餐、如何上厕所等;2. 语言与文学教育: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幼儿了解和使用基本的汉字和英语单词;3.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数学基本概念,如数数、量比较、形状和空间的认知等;4. 科学与探究教育: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5. 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美术和手工等艺术表达能力;6. 社会与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目标,教育者应采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包括: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体验和学习;3.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多种感官教学法:通过听、说、看、触、嗅等多个感官的刺激,促进幼儿综合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5.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前教育教学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和表现,记录其发展情况;2. 笔试和口试:通过给幼儿出题并让其回答,评估其语言和认知能力;3. 作品展示:通过幼儿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展示,评估其艺术表现能力;4. 家长评价: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幼儿发展的观察和评价。
五、实施要求为了确保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有效实施,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2. 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适合的教材和教具;3.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4. 培养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5.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一、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应得到以下方面的培养:1. 身心健康: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与健康,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 智力发展: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4. 社交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分享的能力;5. 艺术教育:引导幼儿表现自己,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科设置1. 语言与文学: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2. 数学:引导幼儿开始认识数字、形状、大小和空间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3. 科学与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精神;4. 社会与环境:让幼儿了解社会和家庭的基本规则,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5. 身体与运动:提供各类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6. 艺术与音乐: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发展;2. 体验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增加他们对事物的理解;3. 合作学习: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创意教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5. 多元评价: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四、评价标准1. 身心健康:关注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2. 智力发展:观察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其语言表达和认知水平;3. 社交能力:观察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合作情况,评估其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4. 艺术表现:评估幼儿的绘画、手工和音乐表现,了解其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教学目标1.1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2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1.3 理解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1.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第二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1 定义学前教育学的范畴和内涵;2.2 解析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2.3 探讨学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3.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3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4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5 Bruner的构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第四章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1 问卷调查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2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3 实验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4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5.1 国内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5.2 国外学前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发展路径;5.3 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4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6.1 学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任务;6.2 学前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方法;6.3 学前教育的情感目标和方法;6.4 学前教育的社会目标和方法;6.5 学前教育的体育锻炼目标和方法;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7.1 学前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7.2 学前教育的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7.3 学前教育的艺术与审美能力培养;7.4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7.5 学前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第八章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8.1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8.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组织与实施;8.3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8.4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结语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政策,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48/3开设学期:3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
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 2.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 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学前教育学是学前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使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基本知识和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中基本要求是:(一)根据学科的特点,加强基本理论的教学。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理论、案例分析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理论的实用性。
(三)注重学生组织幼儿园活动的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
在见习活动后,要会做出对该活动从目标、准备、内容、过程的分析,锻炼学生的看课、评课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提升开展实践课题的研究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和直观的实践感受,会设计出各领域幼儿活动计划,并能在幼儿园实践操作。
三、先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四、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本门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是:一是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理解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组成及在幼儿园实践中的意义;三是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本门课程实际出发,立足课堂的理论讲授,重视本门课程的完整理论体系;又强调课堂学习与幼儿园实际体验的一致性,建立了课堂与见习地点一体化、理论学习与实践考核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除基本的课堂讲授方法之外,结合课程特点,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育实践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概念;(2)学前教育学对象与任务;(3)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2. 重、难点提示学前教育概念内涵的理解及当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影响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学时)1. 教学内容(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发展;(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学前教育学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能够科学、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前教育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理论,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前教育学专业素养。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a.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b.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概念;c. 理解学前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幼儿保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应用。
2. 技能目标:a. 能够分析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b. 具备设计和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能力;c. 能够评估和反思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效果。
3. 态度目标:a.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b.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价值观。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概念;3. 学前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幼儿保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应用;4. 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5.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6. 学前教育实践的评估与反思。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小组讨论和问题导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3. 实地考察和观摩,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况;4. 课堂演练和个别辅导,培养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5. 学生报告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的反思与交流。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与考核1. 教学评估方式:平时表现占40%,期末考试占60%。
2. 平时评估:a. 出勤情况(占10%);b. 课堂参与情况(占20%);c. 作业完成情况(占10%)。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学前教育学课程名称(英文):PreschoolPedagogy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课程代码:周学时:4总学时:72学分:4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史、学前心理学开设专业:学前教育三、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功能、目标与内容、课程与教学、幼儿与教师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
同时,该课程将着重阐释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方法、原则等,力图体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此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1.专业知识方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专业能力方面:掌握设计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基本技能;具备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
3.专业情感方面: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4.综合素养方面: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全面性和师范性等特点,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1、向学生讲解并使之了解该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
2、使学生全面领会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3、学生在较好地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性质、任务的前提下,具有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使之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需要。
4、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理想。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讲授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必须及时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在时间上保证师生一定课时量的参观、见习、调查和讨论活动的进行,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总教学时数72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建议学时分配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2、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建立经历的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3、与自身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现代学前教育各个基本流派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1、福禄贝尔及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2、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教学难点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观。
2、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教学时数:12学时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基本概述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到6、7岁(入学前)以前的儿童。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6 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二、教学要求 (一)本课程要求学员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初步的幼儿教育课程设计及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等。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二、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三、学前教育及其年龄划分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五、学前教育学的特点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孕育)阶段二、独立阶段三、发展阶段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学前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正确把握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一、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一、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二、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三、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四、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五、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六、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第三节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一、 国际化二、 多样化三、 科学化四、 整体化五、 规范化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派别,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以自觉地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1.导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培养,旨在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其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
本大纲旨在规范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2.课程目标2.1 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2 熟悉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理论框架,能够分析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3 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4 掌握设计和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5 具备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初步能力。
3.教学内容3.1 儿童发展心理学3.1.1 儿童的认知发展3.1.2 儿童的情感发展3.1.3 儿童的社交发展3.2 学前教育原理3.2.1 儿童中心教育理念3.2.2 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3.2.3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3 学前教育课程3.3.1 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原则3.3.2 幼儿教育的学科课程设置3.3.3 幼儿教育的综合课程设置3.4 学前教育评价3.4.1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3.4.2 评价工具和方法3.4.3 学前教育评价的效果分析和改进4.教学方法4.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4.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4.3 观摩实习和实践体验4.4 文献阅读与学术研究5.考核与评价标准5.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小组作业等)占总成绩的30%5.2 个人报告和研究论文占总成绩的40%5.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6.参考书目6.1 《学前教育学导论》张三,王五编著6.2 《儿童心理学导论》李四,赵六编著6.3 《学前儿童教育与发展》王二,陈七编著7.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学前教育原理教案
学前教育原理教案教案名称:学前教育原理目标群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
3. 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学前教育课程和活动。
4. 培养对儿童个体差异的敏感性和尊重。
5. 探讨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和互动。
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2. 儿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学内容4. 教育方法与策略- 游戏化学习- 探索式学习- 合作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5. 课程设计与评估- 如何根据儿童发展需要设计课程- 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6.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家庭参与对儿童学习的影响教学方法:- 互动讲座:通过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
-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教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反思与讨论:鼓励学生反思教学实践,分享经验和想法。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 小组项目:评估小组合作设计的教案质量和创新性。
- 个人反思报告:学生提交的个人教学反思报告。
-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教科书:《学前教育原理》- 学术文章:最新的学前教育研究论文- 在线资源:教育部门官网、专业教育论坛和博客- 视频资料: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和专家讲座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学前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3-4周:儿童发展理论- 第5-6周: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7-8周:教育方法与策略- 第9-10周:课程设计与评估- 第11-12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第13周:复习与期末考试准备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1010106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原理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课总 学 时:60课时 讲课学时:42 实践学时:18学 分:3分合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先修课程:儿童发展开课单位:儿童发展与教育教研室第一部份 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原理》着重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探索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的目标、主体、过程、评价等实施体系,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2.体验学前教育组织过程,具备分析学前教育现象与问题、制订学年与学期幼儿园教育计划、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初步能力。
3.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
三、总体课时安排本课程在三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期开设,单周4课时,双周2课时。
其中,理论教学42学时,课内实践教学18学时(另有全学程课外集中实践和开课学期内分散实践,不占课时)。
每章课时分配如下:课时安排内 容总课时 理论 实践 第一章 绪论 2 2 0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本质 10 8 2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价值 8 6 2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6 4 2第五章 学前教育的主体 6 4 2第六章 学前教育过程 12 8 4第七章 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8 4 4第八章 学前教育评价 8 6 2合计 604218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成绩由卷面笔试、实践考核和平时成绩构成,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平时成绩占10%、实践考核占30%,卷面笔试占60%。
其中,平时成绩由课程出勤、课堂表现和理论作业三部份构成,课堂出勤占2.5%(按照教务处规定,每门课程缺勤次数占总课时1/3以上即取销参预课程考核资格,在此范围内每缺勤一次扣除1分,缺勤达6次即满足取销参与课程考核资格条件),课堂表现占2.5%,理论作业占5%;实践考核分为课内集中实践考核和课外分散实践(小组研究性学习)考核两部份,各占15%;卷面笔试为闭卷形式,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书从学前教育的宏观与微观领域把握学前教育的功能与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家庭与社区工作等问题。
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等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
它既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用教材,也适用于从事学前教育的各方人士。
本教材还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更广泛重视,从而为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给以有力的支持和切实的关心。
(二)课程的任务1.使学生比较全面、简要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从事学前教育打下理论基础;2.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的作用出发,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并能用它指导幼儿园的实际工作;3.通过对学前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明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前教育观,提高学前教育实践的能力;4.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
后续课程: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课程论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读教材,而且有助于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书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美育、幼儿德育,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和家园联系的各种方式、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1010106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原理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课总学时:60课时讲课学时:42 实践学时:18学分:3分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先修课程:儿童发展开课单位:儿童发展与教育教研室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原理》着重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探索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的目标、主体、过程、评价等实施体系,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2.体验学前教育组织过程,具备分析学前教育现象与问题、制订学年与学期幼儿园教育计划、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初步能力。
3.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
三、总体课时安排本课程在三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期开设,单周4课时,双周2课时。
其中,理论教学42学时,课内实践教学18学时(另有全学程课外集中实践和开课学期内分散实践,不占课时)。
每章课时分配如下: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成绩由卷面笔试、实践考核和平时成绩构成,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平时成绩占10%、实践考核占30%,卷面笔试占60%。
其中,平时成绩由课程出勤、课堂表现和理论作业三部分构成,课堂出勤占2.5%(按照教务处规定,每门课程缺勤次数占总课时1/3以上即取消参与课程考核资格,在此范围内每缺勤一次扣除1分,缺勤达6次即满足取消参与课程考核资格条件),课堂表现占2.5%,理论作业占5%;实践考核分为课内集中实践考核和课外分散实践(小组研究性学习)考核两部分,各占15%;卷面笔试为闭卷形式,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试卷采用任课教师流水阅卷的方式批阅。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从学术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角度掌握学前教育原理的含义;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意义;学会从本课程含义及国家有关标准分析、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目标;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原理的含义;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目标;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前教育原理的含义;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目标与方法。
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学前教育原理的含义。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本质(一)教学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思想简史;掌握学前教育本质的考察方式、学前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初步具备透过学前教育现象认识学前教育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发展简史;学前教育思想简史;学前教育的本质内涵;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前教育发展简史和学前教育思想简史;学前教育本质的考察方式;学前教育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
难点:本质的概念;学前教育的本质内涵。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价值(一)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的含义;了解学前教育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的方法判断个体所持学前教育价值观的初步能力,并能分析影响其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初步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含义;学前教育价值的含义;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前教育价值的含义;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难点: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目的;掌握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掌握学前教育目标的含义;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表述;掌握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掌握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纵向层次与横向结构;掌握幼儿园教育目标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其策略。
(二)教学内容教育目的的含义;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表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纵向层次与横向结构;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重点:教育目的的含义;学前教育目标的含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表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难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纵向层次与横向目标;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及其策略。
第五章学前教育的主体(一)教学目标理解主客体关系;理解学前教育主客体关系;理解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意义;理解幼儿、教师、家长作为学前教育主体的内涵;理解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的类型;掌握良好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的建立策略,树立现代儿童观。
(二)教学内容主客体关系;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意义;学前教育的主体;师幼关系的含义;师幼关系的类型;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同伴关系的含义;同伴关系的类型;积极促进合作型同伴关系的建立;亲子关系的含义;亲子关系的类型;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现代儿童观。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前教育主客体关系;幼儿、教师、家长作为学前教育主体的含义;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现代儿童观。
难点:理解学前教育主体,掌握良好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学前教育过程(一)教学目标理解学前教育过程的类型及特征;理解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活动的含义、特点,初步具备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含义、教育作用,初步具备运用环境创设原则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和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教学过程;游戏的本质与特征、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含义、教育作用;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分类和创设原则。
(三)重点难点重点: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活动的含义和基本特点;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活动组织原则的理解与运用;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活动的理解与分析。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一)教学目标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小学合作的意义和内容;掌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小学合作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会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小学的教育资源,初步具备与家长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家园合作的含义、意义;家园合作的任务、方法;幼小衔接的含义、意义;幼小衔接的任务和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家园合作的意义、家园合作的任务的理解;家园合作的方法的分析与运用;幼小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的任务的理解;幼小衔接的方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家园合作的方法的分析与运用;幼小衔接的方法的分析与运用。
第八章学前教育评价(一)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方法,以便学生把握学前教育的的现状,及时调整和改进学前教育工作。
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二)教学内容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与作用;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及标准;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三)重点难点重点: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及标准;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难点: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二、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见《<学前教育原理>课程同步练习册》。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建议在教学中一般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参与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重点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具体如下: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收集大量学前教育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问题情境教学:提出真实学前教育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系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模拟实训: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学前教育过程,进行模拟学前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现场点评、分析,以进一步理解、运用学前教育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见习实习: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题式的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和调查,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促进学以致用。
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70%,考核方式:作业、考试。
理论考核由平时理论作业和卷面考试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理论作用在总成绩中占10%,卷面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卷面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比例为3:7。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主教材1.肖全民,周香.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二)参考书1.蔡迎旗.学前教育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桂景宣.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朱家雄,杨力,赵艳杰.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3.5.朱宗顺,陈文华.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傅建明.学前教育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8.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0.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1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许政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刘焱.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0.17.陈幸军.幼儿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部分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实践教学共分课内实践、课外分散实践、课外集中实践三部分,总计占用1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