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章是由什么日常 小事引发出大话题的? 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1——5段)
钞票贬值
联系
开始:钞票不能兑银
少换点也可以 后来:尽管打了折扣
变成奴隶 将人不当人,不及牛马 羡慕牛马 略等于牛马
沉甸甸的觉得 安心,喜欢
心悦诚服,恭颂 太平盛世
奴性心态:容易满足,安于现状,自我陶醉。
写法: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 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明确:
“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 “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 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 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 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 “万分欢喜”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
文章做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 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 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 比,它象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的寄生在国民身上, 禁锢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 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经开始大声疾 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 要“肩住了黑暗的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先生作为少数的先驱者之一,从旧营垒中走来, 对中国历史有过深刻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 质看的十分清楚。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 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 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 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 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做稳了奴隶
现实 (号召)
不满 创造(第三样时代)
感情: 对老百姓:同情、讽刺
对统治者:愤怒、抨击
对中国社会:不满现实、 期盼未来
主旨:
批统治者之专制, 揭老百姓之奴性, 号召青年创造“第三样 时代”。
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是什么呢?
(12——14段)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百姓的愿望是什么?鲁迅又持何种态度?
明确: 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代”。
②虽对现实不满,但“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 时代,丝毫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
③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 凉,才不得不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 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郁达夫《怀鲁迅》
1936年10月,鲁迅逝
世。就在鲁迅安葬后的第三 天,郁达夫含着悲愤的心情 写下了这段堪称警世格言的 文字。今天,我们学习鲁迅 先生《灯下漫笔》这篇文章, 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中国还 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 国家”。
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2.文中谈论的对象主要 涉及哪几个方面?
作者对他们分别下了 什么结论? (6——11段)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中国人(百姓)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 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 还万分喜欢”。
统治者(一种暴力) ——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 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
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划分标准: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 “‘人’的价格”指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
文中举出了哪些例子属
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 充?
文中的例子: ①五胡十六国的时候 ②黄巢的时候 ③五代的时候 ④宋末元末的时候 ⑤张献忠的时候
3.如何理解“我们极 容易变成奴隶,而且 变了之后,还万分喜 欢”这句话的含义?
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
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集外集》、 《南腔 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热风》、《三闲 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 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写法: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 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 代?
明确:
“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 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 握自己命运的时代。
打破身上的枷锁,推翻旧制度。

现 实(引子)

事(兑钞) 想(变奴隶)


历 史(观点) 现象(治与乱) 本质 做不成奴隶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全
套PPT课件
灯下漫笔(节选)
教学目标 :
1.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 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 2.了解鲁迅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 格。 3.理解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 写作手法。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 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 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 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 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 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 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 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 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 的国家。
中国社会(时代)
——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乱世)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治世)
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 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 马甚而不及牛马。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治世)——天下太平,有一 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 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和蒙昧主义的统治、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 鞭挞和批判。
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 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 。
“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 性。
4.鲁迅先生为什么提 出“创造这中国历 史上未曾有过的第 三样时代,则是现 在的青年的பைடு நூலகம்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