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5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ppt)

③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血 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三类。这些细胞与血浆共 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 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 动,因此称为“流动的组织”
新知讲解
二、血浆
占血液的55%
1.成分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病菌后就会死亡, 死亡的白细胞体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新知讲解
4.血小板 (1)形态结构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新知讲解 (2)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过少时的危害 血点、淤斑、青紫, 鼻子、牙龈出血
新知讲解
5.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课堂总结
血液成分 血浆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的物质、体内产生的废物以及激素等。
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可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与保护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板书设计
血浆
成分: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等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形态特点 两面凹的圆盘状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有无核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


数量
最多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最少 防御和保护作用
较少 止血和加速凝血
异常表现
贫血
数量少会出现异常出血; 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多
数量过多,易形成血栓等
新知讲解 6.血液的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血液(人卫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血液(人卫版)

四、血细胞发生
胚胎期造血部位的变化: 卵黄囊→肝→→脾→→→骨髓
(3周) (6周) (4个月) (胚胎后期至生后)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造血组织,黄骨髓为脂肪组织, 通常所说的骨髓指红骨髓。
红骨髓=造血组织+血窦
造血组织 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 量的测定称血像。
最常规的观察血细胞形态的方法: Wright或Giemsa染色法染血涂片。
血细胞分类和正常值
血细胞分类 正常值
白细胞分类
正常值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男:(4.5~5.5)×1012/L 女:(3.5~4.5) ×1012/L (4.0~10) ×109/L
功能: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在机 体防御疾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
血细胞中数量最少
血细胞中体积最大
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 不规则形等,染色质颗 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 浅。胞质较多,胞质染 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
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 浅凹,染色质致密呈块 状,着色深,胞质很少, 在核周成一窄缘,染成 蔚蓝色。
血液 Blood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blood cell) 血小板
(55%)
血液
(blood) 血浆 水(90%)
(45%)
(plasma) 血浆蛋白、脂蛋白、酶、
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
血细胞生成部位:骨髓
血清(serum):在体外,血液静止后,溶解状 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将细 胞成分及大分子血浆蛋白包裹起来,形成凝血块, 并析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称血清。

生理学 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 血液ppt课件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精选ppt
17
思考:如大量丢失白蛋白,会出现什么情 况?
精选ppt
18
几个概念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
② 影响因素: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比值大,易变形。 ☻胞内容物粘度: Hb浓度↑→粘度↑→变形能力↓ ☻ 红细胞膜弹性: 弹性大,变形能力大
RBC
通 过 脾 窦 的 过 程
1. 未成熟的RBC变性能力差,难以通过骨髓血窦, 不易进入血液循环。
2. 衰老和异常的RBC难以通过脾窦而被清除
诊断:甲型血友病
问题与思考:
为何患儿有经常出血的现象,但血小板计数,出 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
患儿有经常出血的现象与凝血时间延长,血浆 凝血因子VIII活性极低有何关系?
你考虑患儿患有何种血液疾病?你的诊断依据 是什么?
精选ppt
3
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缓冲功能 3、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4、参与生理性止血和机体的防御机能
精选ppt
12
3 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构成: 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
的Na+和Cl-。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形态和
功能。
精选ppt
13
血浆液晶渗压↓ 引起 细胞肿胀
血浆液晶渗压↑ 引起 细胞皱缩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优质课件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优质课件

4.59×1012/L 4.8×109/L
100g/L 140×109/L
报告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___
RBC: 红细胞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白细胞
(4~10)×109个/L
Hb: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核。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是一种 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红细胞也是红色。
学生展示 红细胞模型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红细胞的作用:
运输氧气
学生展示 白细胞模型
球形,数量少,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白细胞的作用:
PLT: 血小板
(100~300)×109个/L
做小医生:
人血常规化验单
13100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一)NO 0031220
姓名 张XX 性别 女 年龄 xx 临床诊断
病案号
科 病房 床号____
检查结果 急 普通 检号
项目
测定值
送检物 送检目的 送检人 医师 化验费
年月日 收费章
RBC WBC Hb PLT
血浆
血浆蛋白 约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约3%
血浆90%是水,其余是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血浆蛋白。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Nhomakorabea红 细 胞
中央较亮,边缘较暗 (成熟后无细胞核)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白细胞
体积最大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
白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素。
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破坏 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 白细胞的功能
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 起形成脓液
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 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 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 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 红蛋白(haemoglobin,HB)
——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动画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反应、 收缩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功 能——
1、参与凝血 2、参与生理性止血 3、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干细胞 巨核定向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的存 活时间很短,衰 老血小板绝大部 分是在脾、肝和 骨髓内被网状内 皮细胞所吞噬。
血液生理
三、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
血液生理
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 骆驼和鹿——呈椭圆形。 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 一种(1012个/升)。同种动物的红 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 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第三章:血液
Blood
新鲜血液 +抗凝剂
4C离心 3000rpm30min,
血浆~55% 白细胞+血小板<1% 红细胞~45%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水:91~92%
白蛋白(albumin, 清蛋白)~1/2
血 浆
溶质
血浆蛋白
球蛋白(globulin) ~1/3 纤维蛋白原~1/20

8~9%
无机盐(电解质)

小分子物质
营养物质
血 红细胞
有机物 激素
细 白细胞 胞 血小板
代谢产物
水:91~92%


溶质

8~9%

血 红细胞 RBC (erythrocyte)

胞 白细胞 Platelet (thrombocyte)
血小板 WBC (leukocyte)
血细胞比容
•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 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 • 主要是红细胞比容 • 临床意义:如贫血、失水时会发生变化
•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 刺激骨髓中红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的定向干细胞→ 原始红细胞
– 加速血红蛋白合成 – 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血液
EPO生成的调节
❖ RBC减少 ❖ 血氧减少 ❖ 组织氧需增加
❖ 血氧升高
❖ 肾脏(及肝脏等)产生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 作用于骨髓 造血组织
血液的理化性质
• 血量:体重的7~8%=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 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 血液的粘滞度(viscosity)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医学
9
5.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
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
2.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3.粘滞度: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4.酸碱度(pH值)
(1)正常值:pH为7.35~7.45•
• 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erythroid, CFU-E),促红医细学 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27
EPO),其它因素。
医学
28
骨髓
红 细 胞 生 成 的 调 节
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医学
29
3.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医学
11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 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②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4.3 心脏和血液 课件(共16张PPT).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4.3 心脏和血液 课件(共16张PPT).ppt

情景导入
LOGO
你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心跳是多少次? 60~100次
情景导入
LOGO
快速深蹲一分钟后,我们的心跳会有什么变化呢?
情景导入
LOGO
为什么运动之后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呢?
心脏相当于人体的“泵”,推动血液 在血管里流动。 当人体运动时,身体需要的氧气和养 料会变多,所需要的血流速度要加快, 所以心跳速度要加快。
情景导入
LOGO
为什么心脏每时每刻都要不停跳动呢?
因为心脏跳动给我们供血。
情景导入
LOGO
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发现,人的心 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 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的血液不是所 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 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每分钟跳动 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 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 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心脏? 心脏也会疲劳,也需要休息。
情景导入
LOGO
饮食会吸收营养,呼吸会吸入氧气,这些进入身体 的物质都会去哪儿呢?
这些物质会进入我们的血液,通过心脏和 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3心脏和血液
关于心脏,你知道什么?
在胸腔的左下方
大小如拳
收缩一次、舒张一次 为一次心跳,每分钟 心跳次数称为心率
你能找到哪些血管?关于血管,你知道什么?
松开
心脏收缩 一次心跳
பைடு நூலகம்心脏舒张
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 心脏也会疲劳。 虽然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但是 我们还是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实验要求: 1.用力挤压吸耳球,观察水的流动方向。 2.松开吸耳球,观察水的流动方向。 3.思考:心脏收缩和心脏舒张时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怎样的?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液》PPT课件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第4版)第三章 血液电子 课件 中职 高教版
9/25/2023
Li Hongyu, Dept. of Physiology, WCUMS
第 三 章 血 液
2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一节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特性
凝血时间:血液自流出至出现纤维蛋白丝的时间. 正常值:2-8分.
(一按 )国凝际血命因名子法 编 号 的 凝 血 因 子
•────────────────────────────
• 编凝血号因子同特义点名 :
编号
同义名
•──────────────────────────── • 因①子除Ⅰ因纤子维Ⅲ蛋外白,都原 在血浆中; 因 子 Ⅷ • 抗 血 友 病 因 子 ( A H F ) ,
• •
因因②子子除ⅡⅢ因凝组子血织Ⅳ酶凝外原血,都致 活是素蛋白质;



•抗血友病球蛋白 • 血 浆 凝 血 致 活 素 成 分 (PTC)
• •
因因③子子因ⅣⅤ子C前Ⅷa 2加缺+速乏素时, 加将速•发球生蛋 血白•,友因因病子子 。ⅩⅪ •
⑵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
了解 哟!
(3)成熟因子
了解
●VitB12、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哟!
(4)红细胞的破坏:
在肝脾被破坏,脾性贫血.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肾性贫血
二、白细胞
掌握
啊!
(一) 总数和分类计数▲
总数:

《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五章 血液

《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五章 血液

质多肽,但它不能直接识别进入机体中游离的蛋白质多肽。
这些多肽必须通过一类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加工、处
理,将处理后的抗原,以特异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表达在抗
原提呈细胞表面,提供给T细胞识别。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细胞毒T细胞:又叫杀伤T细胞(Tc),它是免疫反应的效
应细胞,也是T细胞中唯一具有直接攻击和杀伤其它细胞

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
血浆(55%)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45%) 白细胞
血清
血液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二)、血量:

定义: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 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健康成人占体 重7%-8% 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的重要保证。 血量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 滤过和除吸收相对平衡有关。
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
1.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 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 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2. 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 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 3.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 解。
加速凝血的措施 • (1) 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 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 • (2) 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Ⅻ 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
生理止血过程示意图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
加血凝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 ① 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 ② 除因子Ⅱ和Ⅳ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 蛋白; • ③ 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4.2×1012 个/L
寿命: 寿命约为120天(由红骨髓产 生) 学科网
血红蛋白:
1、概念: 红细胞中有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
2、正常值为: 成年男120—160g/L 成年女110—150g/L
3、特性: 在氧含量搞的地方容易与 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 方容易与氧分离
营养不良性贫血: 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 叶酸引起的,患者的血红 蛋白往往正常,但是红细 胞的数量少,红细胞的体 积比正常的大。
症状: 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 振、心慌。
惠州市XX医院 血液化验报告
姓名:张XX 性别:男 年龄:30岁 送检日期:20090613 08:58:00
红细胞(RBC): 4。05X1012个∕L 白细胞(WBC): 8X109个∕L 血小板(PLT): 2X1011个∕L 血红蛋白(Hb): 90g/L
(血液常规化验单)
北京市XX医院血液化验单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35 检验日期:2002年1月17日
红细胞(RBC) 4.2 × 10¹²个/L
白细胞(WBC) 7.0 × 109个/L
血小板(PLT) 1.5 ×10¹¹个/L
血红蛋白(Hb)
80g/L
······
一、血液的成分 ( P27)
考题二
人体患急性炎症时,验血往往会
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C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考题三
当人的体表某处受伤轻微出血时, 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
是( D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颜色
成分
血液 血浆 血清
红色
血浆+血细胞
淡黄色半透 明
黄色透明
不含血细胞 含纤维蛋白原
不含血细胞 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液的功能: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运 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 作用,调节体温。
你能归纳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大小、功能 等方面的区别吗?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张先生得了贫血症!
(三)白细胞 (P29)------人体的炎症克星!
1.数量:(4~10)×109 个/ L 2.形态结构特点:
有细胞核,有些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
3.寿命:长短不定(由红骨髓产生新细胞)。 4.作用:吞噬病菌等(即保护和防御功能)。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四)血小板 (P29) ------止血的功臣!
数量 约占总血量 最多 的55%
最少
比红细 胞少
形态 流动的液 体
成熟红细胞 有细胞核, 不规则,比 没有细胞核, 常分叶,有 红细胞和白 两面中间凹 些白细胞能 细胞小,无 陷圆饼状 做变形运动 细胞核
吞噬病 止血和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 输营养物质和废
运输氧气和少 量二氧化碳

菌等 凝血
备注 血细胞的 氧气的 炎症的 止血的
1.形态特点: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
小,无细胞核。
2.数量:(1~3)×1011 个/ L 3.功能:止血和凝血
止血:聚集在伤口处,堵住血管。 凝血:释放促血凝物质,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 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注】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叫做血清!
血液、血浆、血清三者是有区别的!
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别
动脉血与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气丰富的鲜红色的血
静脉血: 含氧气少的暗红色的血
静脉血 动脉血
功能: 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 是氧气的载体。
红细胞缺乏症---贫血
概念: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中学学科网
类型: 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 血
缺铁性贫血: 由于人体内缺少铁元素,使红细 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而造成 的一种贫血症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 成。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面循 环流动,将营养物质和氧运送 到组织细胞,又将细胞代谢产 生的CO2等废物运走。所以血 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
提问:1、血液是呈什么形态?
(液态) 2、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猪血和鸡血 不是液态的呢?
(凝固)
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血细胞
(一)血浆 (P28)
成分:水分(约占90%)无机盐(约占
0.9%)--生理盐水浓度 葡萄糖(约占0.1%)--血糖浓 度 蛋白质(约占7%) 代谢废物(含氮化合物)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 物。
光学显微镜下人血涂片观察
(二)红细胞 (P28)
形态、结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两面 中间凹陷圆饼状,个体比白 细胞小,平均直径约 7 微米。
a.为什么加入柠檬酸钠?
b.量筒中的血液有几种颜色?
c.血液分为几层?它们的颜色 和比例分别是什么?
z.。。。··x.x.k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白色
深红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血液的组成
上层(稍厚)------血浆
血液 下层(稍薄)------红细胞
中层(最薄)------白细胞 和 血小板
载体
载体 克星 功臣
主要知识点小结
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者的形状 相同吗?它们都有细胞核吗?
2、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四者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贫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血液成分的四大部分?
考题一
血液的组成是( C )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