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易错点和难点总结
高中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延伸,承上启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易错点和困难点。
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易错点和难点,下面将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整数在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整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中。
在加减法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负数的运算错误,尤其是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在乘除法中,学生常常出现忽略符号、计算错误的情况。
在应用题中,对于正负数的理解和运用也是一个困难点。
二、分数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知识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错误。
易错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化简和扩展、分数在应用题中的运用等。
学生往往在运算中出现符号忽略、计算错误,对于分数的化简和扩展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三、代数方程在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代数方程也是一个难点内容。
易错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题以及方程与图形的联系等。
学生往往对于方程的解法和应用题中的参数化不够熟练,对于方程与图形的联系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四、几何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初一上册的教材中,也存在一些易错点和难点。
主要包括角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平行线和相交线等内容。
学生往往在运用角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时出现错误,对于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也理解不够深入。
初一上册数学教材中存在着一些易错点和难点,但只要学生能够认真总结和回顾这些知识,勤加练习,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高中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延伸,承上启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之一。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内容和问题,因此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为重要。
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整数、分数、代数方程和几何是一些常见的易错点和难点。
一、整数在高中数学中,整数的运算不仅仅局限于加减乘除,还涉及到整数的乘方、开方、整数的分数指数和分数根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小结复习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理论讲解: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解法步骤。
2.生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将进行讨论、交流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我会设置明确的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中来。
3.课堂讨论:组织全班范围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解题过程和答案,鼓励他们相互提问、质疑和补充,以提高课堂氛围和学生思维的深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
2.情境教学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活动和实践来获得。
3.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些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4.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总结3篇(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总结3篇(中学数学教材分析)学校数学教材分析总结1一、基本状况分析八班级两个班同学的总体状况如下:1班同学: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
2班同学50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24人;通过上学期的成果来看,同学的数学成果参差不齐,分数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数低的,还不过30分,总体上看,同学的数学成果较差,在同学的数学学问上看,学校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洁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熟识,无论是代数的学问,图形的学问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学校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学问,对图形的进一步熟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同学正处于形象思维向规律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同学适当思索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同学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校的不良习惯要得到订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索,认真进行总结,准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看,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是很感到饶有兴趣的,尽管成果较差,但仍有部分同学对数学严峻丢失信念,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同学树信念,鼓干劲;对于学校升入学校,同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头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同学快速适应学校生活。
二、教材分析走进数学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好玩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同学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伴侣,学会做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使同学初步熟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亲热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同学对数学产生确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念,产生连续学习的欲望。
这部分内容在学校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同学以后学校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有理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协作有理数的运算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学问,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洁的有理数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整体结构清晰,内容设置遵循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知识点分布与难度本册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数与式的四则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难度层次,从基础知识点到重点难点,都有详细的讲解和例题。
其中,方程、不等式和函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与式的四则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4.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建议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解题方法;4.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习题与复习题解析本册教材的习题和复习题设计得较为丰富多样,覆盖了各个知识点的不同难度层次。
通过练习和复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习题和复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初中数学教材版本特点与难度分析(2024新编)
初中数学教材版本特点与难度分析(2024新编)在中国,初中数学教材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在内容安排和难度上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沪教版和外研版这五个主要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难度进行排名,以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最适合的教材版本。
一、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1. 概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被广泛使用。
该版本的教材内容相对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设计合理,难度逐渐递增,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2. 特点•系统性和全面性:人教版教材内容覆盖全面,从基础知识到复杂问题都有详细的讲解和练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循序渐进: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设计合理,难度逐渐递增,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适用广泛:由于其内容基础,适合大部分学生使用,尤其是那些需要扎实基础的学生。
3. 难度分析人教版教材的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使用。
教材内容系统且全面,能够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1. 概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材中的题目设计较为灵活,有些题目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特点•灵活性和创新性:教材中的题目设计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丰富的内容:教材内容丰富,题目设计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适合思考型学生:适合那些喜欢挑战和思考的学生。
3. 难度分析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适中,题目设计灵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1. 概述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中的题目设计多样,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2. 特点•实用性和易学性:教材内容贴近生活,题目设计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了二次函数、圆、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点,内容丰富,难度较大。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二次函数、圆、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编排上,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便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操作法: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
2.讲解与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个性化学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辅导方案,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5.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特色与亮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色与亮点:1.知识点丰富:本册教材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结构清晰:本册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3.实用性强:本册教材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习题丰富:本册教材配备了大量的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互动性强: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如探究活动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难点分析与解决策略
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难点分析与解决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是一门难以逾越的学科。
而在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我们也能够找到一些难点。
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难点分析1. 知识点复杂度高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包含了许多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如平方根、比例与相似、统计等。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知识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涉及的计算方法也较为复杂。
2. 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低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度相对较低。
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的同时,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造成了知识的孤立性。
3. 理解题目难度较大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的题目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思维拓展和逻辑推理。
对学生来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解题思路和找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
二、解决策略1. 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针对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难点,学校和老师应该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熟悉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为了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案例分析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同时,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理解题目的难点,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进行思维导图、逻辑图等形式的思考训练,帮助学生改善解题思路的形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4. 鼓励合作学习与互助互学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共同面对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互助互学。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解题思路、解析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共同攻克数学难题。
总结: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的难点在于知识点复杂度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低以及理解题目难度较大。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7篇)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重点
人教版初一数学重点
人教版初一数学的重点内容如下:
1. 小数与分数:包括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四则运算等基本操作;分数的读写、化简、比较大小、四则运算等基本操作。
2. 代数与方程:包括代数式的计算与化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应用题等内容。
3. 几何:包括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图形的相似与全等、角的概念与性质、平面镜映射等内容。
4. 数据与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表与频率表、直方图与折线图的绘制、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等内容。
5. 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翻转等常见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6. 比例与百分数:包括比例的计算与应用、百分数的计算与应用等内容。
这些是初一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进行解答。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重难点总结)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一)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为了明确表达意义,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这里的“+”通常省略;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
(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1.2.1有理数(一)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①②1.2.2数轴(了解)(一)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二)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三)一般的,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一)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二)相反数的和为0⇔a+b=0⇔a、b 互为相反数。
1.2.4绝对值(了解)(一)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远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做。
(二)⎧⎧⎪⎪⎨⎪⎪⎪⎨⎩⎪⎧⎪⎨⎪⎩⎩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那么;那么;那么4.有理数大小比较(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1.3有理数的加减法(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初中数学人教版第九章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第九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九章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2. 性质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等。
3. 公式:勾股定理、面积公式等。
4. 实际问题: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难点: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
2. 基本概念:讲解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3. 性质与定理: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等,并通过例题演示运用。
4. 公式:讲解勾股定理、面积公式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
5. 实际问题: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解决。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定理、公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布置实际问题,评估学生运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中,对平面几何部分进行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九章相关内容。
2.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修改)有理数乘方
课题: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定义以及幂、底数、指数等概念;(2)能利用定义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掌握有理数n 次幂的符号规律教学重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因为乘方是特殊的乘法,所以乘方的概念不难理解.在引进乘方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对“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不熟悉,因此提出“研究特殊的乘法”的问题比较困难.与前面内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样,对于符号a n ,学生也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特别是不能区分类似于-43和(-4)3,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辨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提出研究乘方运算的问题;对符号a n 的理解.教学活动:一、课题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各个乘数都相同时的乘法运算.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 的正方形面积为2×2=4(cm 2);棱长为2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cm 3).数学中,为了方便,将它们分别记为22(读作2的平方),23(读作2的立方).同样的:(-2)×(-2)×(-2)×(-2)记作(-2)4,读作-2的四次方.问题:类比上述记法和读法,你认为(-53)×(-53)×(-53)×(-53)×(-53)= . 该怎么记,该怎么读?追问1: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追问2:-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拨.【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仿,熟悉乘方的记法、读法,为给出乘方的概念做准备.二、新课学习1、有理数的乘方:定义:一般的,n 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na a a ···,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当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 的n 次幂.2、例题讲解例题1:说出下列乘方的底数、指数,并在计算的基础上说出它的幂:(1)(-4)3;(2)(-2)4;(3)07;(4)232⎪⎭⎫ ⎝⎛-. 师生活动:由学生根据乘方的定义作出回答.要提醒学生注意,底数是负数、分数时幂的记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乘方的概念和运算.3、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问题1你能迅速的判断下列各个幂的正负吗?说说你的理由.(-2)2,(-2)3,(-2)4,(-2)5,…,(-2)n .答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点拨.【设计意图】为归纳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做准备.追问:请你举几个例子,观察并归纳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底数为负数的乘方,当指数n 是奇数时,幂为负数;当指数n 为偶数时,幂为正数.问题2不计算下列各式的值,你能确定其符号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1)(-3)51;(2)(-5)50;(3)(73-)5;(4)(73-)6; (5)2n ;(6)0n ;(7)1n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归纳,教师帮助补充、整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1)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零;(4)l 的任何次幂等于1.4、用计算器计算幂例题 用计算器计算(-8)5,(-3)6.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拨.5、课堂小结(1)什么叫乘方?它与乘法运算有什么关系?我们是怎么提出乘方运算的问题的?(2)在进行乘方运算时,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有怎样的规律?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要明确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提出问题,运算时要注意符号,利用乘法运算的符号规律得到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6、布置作业:习题复习巩固第1,3题.四、目标检测设计1.回答下列问题:(1)(-5)9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读作什么?(2)(-7)10读作什么?其中-7叫做什么?10叫做什么?(-7)10是正数还是负数?2.计算:(1) (-1)11;(2)(-1)6;(3)(-3)4;(4);(5)331⎪⎭⎫⎝⎛-;(6)(-10)6.3.用计算器计算:(1)(-4; (2)(-7)7; (3); (4)176.五、课后反思。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总结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分析(名师总结教材重点,绝对精品,建议大家下载学习)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解,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有一定难度。
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内容, 三角形是最基本、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知识结构上,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提高。
知识点本身, 证明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手段, 本节作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之一, 因此成为重中之重。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处于学习几何推理论证的初步阶段, 从这章开始, 学生应逐步学会几何证明, 几何题的推理表达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同时, 以前学生学习几何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 从这章开始出现了几个图形的变换或叠加,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找全等条件是一个难点。
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 但归纳、运用数学结论的思想较弱, 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 (1)掌握尺规作图: 用“ASA”做一个三角形全等于已知三角形;3.(2)探究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 并且学会应用ASA,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4.数学思考5.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演示,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等过程,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利用“ASA”“AAS”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转化能力、数学建模能力.4.情感与态度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活动,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 培养反思的习惯, 培养理性思维.第 1 页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SA”“AAS”2.难点:探究出“ASA”“AAS”方法;分析问题, 寻找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已熟练“SSS”“SAS”方法, 四种方法容易混淆)四、教学方法1.原则: “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2.教法采用引导发现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教学法.2.学法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4.教学策略采用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黑板板演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五、教学过程设计1.设计理念2.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即: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四要素之间的矛盾, 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根本原因, 数学教学活用: “五环”: 先学集疑、导学整理、拓展提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旨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适合初中生学习使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等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证明。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圆的性质和定理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3.经历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内容结构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体而言,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如下:1.引言: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与性质:详细介绍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3.例子与探究: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性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拓展:提供多种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拓展知识和应用实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5.小结与复习: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知识点解析1.一元二次方程: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
同时,还需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2.二次函数:重点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包括开口方向、顶点和对称轴等。
同时,还需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3.圆:重点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定理,包括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等。
人教版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生掌握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整式的概念,会合并同类项。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去括号法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分析,自己总结单项式概念,进而归纳多项式的概念。然后根据分类可以对项进行分类出现同类项的概念,其次怎么样合并同类项,进而达到整式加减的学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整式的加减》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章的只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去括号法则。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整式加减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也为以后学习整式乘除及分式奠定基础。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和合作交流学习,课时源自排第一课时:2.1.1单项式
第二课时:2.1.2多项式
第三课时:2.2.1同类项
第四课时:2.2.2合并同类项
第五课时:2.2.3整式的加减
说明
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整式加减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分析(名师总结教材重点,绝对精品,建议大家下载学习)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解,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中考知识重难点分析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有一定难度。
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
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3、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现在中考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察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运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4、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中垂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考中占总分25%左右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对很多学生是难点。
因为几何思维更灵活,定理、定义及辅助线的添加往往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能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也只有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更将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
其中解三角形在初三下册学习,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出现一道大题。
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而且在以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会将此知识点挖深,拓宽。
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初中的同学们应将此知识点熟练掌握。
四边形在初二进行学习的,其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这些性质和判定、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证明和计算的基础,四边形中题型多变,计算、证明都有一定难度。
经常在中考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的压轴题(最后一题)中出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5、圆,中考中占总分的10%左右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这章节知识是在初三学习的。
其中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中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一些线段长度及角度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各年级教材知识重难点分析七年级教材重难点分析八年级教材重难点分析九年级教材重难点分析备注:黑体加粗标题为各年级重难点章节四、初中学不好数学的常见现象(一)、初一学不好数学许多小学数学学科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会出现下滑,成绩不稳定等现象。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有不小的提高。
许多学生还是带着小学学习的心态,学习主动性不足,课前没有预习,坐等上课,上课也不专心听讲,不重视书本上基础知识,自认为书本上很简单,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去认真的演算书写。
其实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知识一知半解,没有吃透课本内容。
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套题型,遇到难题缺乏思考,学习方法的缺乏或不得当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学不好数学。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
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策略:1、狠抓基础,循序渐进。
立足课本,把课本知识点吃透,辅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训练,先以基础题为主,培养运算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
等基础知识熟悉了,再逐渐加深难度,能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思维。
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及时预习书本知识,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相似的题型,收集自己的典型错题和不会做的题目。
就不懂得问题,积极讨论、请教老师。
自己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形成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4、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学生每天作业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巩固,如果能高质量的完成当天的作业,就能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消化吸收,遗留的问题就少,进而学习效率就高。
(二)初二数学成绩下滑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
初二的难点多,初三的考点多。
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基础,中考多以基础题为主,要求不高。
很多同学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基础没有打牢,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初二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拐点,坡度突然增加,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学生是很容易适应的。
特别是几何内容的增加,它的研究对象从“数”到“形”发生变化,方法也从“运算”到“推理”发生变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跟不上就很难从图形中找到关系,推理论证困难学科(物理)也相应增加,学业加重,精力分散,有些学生有些力不从心,缺乏毅力的,就会慢慢掉队。
策略:1、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明确的目标,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
2、从基础知识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辅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用简单、中等的题来训练自己的解题思路,思考“凭什么”从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是怎样的从而真正形成自己的做题思维。
3、坚持养成总结题型、错题、典型题的习惯,常坚持3—4周后,就能养成习惯。
4、过好几何入门关——识图、书写、推理。
书写是几何入门的难点,有条理的书写时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保证。
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步步有据,句句有理,由条件推理得到结论。
对已知条件的整合剖析能力对很多学生也是很高的要求。
对书本上的定义、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要非常熟悉。
5、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如将判定方法、定理归类整合,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6、(三)初三基础不扎实,力不从心进入初三以后,学生的学习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总复习能有更多的时间,各科上课节奏开始加快,学业任务相应加重,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就会跟不上,严重时自信心会严重受挫,感觉力不从心。
平时做试卷审题不严,看题不清,能做对的题目也没拿到分。
小错不断,没有养成积累错题的习惯。
遇到综合性问题时,缺乏解题思路和方法。
遇到难题,就自动放弃了。
长时间持续下去,丧失自信心,成绩也会下降。
策略:1、第一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从时间、中考试卷难度、现阶段的情况、预期目标、成功提高成绩学生案例等方面分析,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2、狠抓基础,循序渐进。
利用上初三前的暑假把初一、初二年级的知识漏洞通过查、学、练、测的循环模式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在继续学习新知识时能跟上老师节奏,自然会轻松很多。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预习、带着问题上课、复习、积累、总结的习惯,让学生从“要学”变成“会学”,最后会“自学”。
不仅对现在很重要,对学生以后高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4、基础扎实之后,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也不能盲目的只顾做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解题的方法、技巧的训练。
5、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认真分析按照中考考纲及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的变化规律,对重点考查内容进行分类训练,对难点进行个个击破。
6、熟悉并运用常用的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7、中考基础题真题演练。
要求达到自己理想的正确率,也可以全面考察知识漏洞情况,可以再做复习。
中考压轴题突破。
纵观安徽数学中考命题规律,压轴题主要出现在函数和四边形部分的内容。
对压轴题进行分类剖析讲解,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和技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