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一)》素材
《找规律》说课稿(优秀7篇)
《找规律》说课稿(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找规律》说课稿(优秀7篇)。
《找规律》说课稿篇一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找规律教案及反思找规律教案及反思找规律(一)教材分析:《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
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涂色卡教学过程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
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
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
(出示主题图)二、新授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
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三、巩固练习。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课件、星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若干五、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六、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3新插图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找规律(1)【教案】
7 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教学案例《找规律》执教: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黄洋
教学案例《找规律》执教: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黄洋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至89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小花、三角形、正方形、圆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知出示猜牌游戏。
1、红—绿—黄—绿—红—蓝------2、花黄—蓝—红—红—黄—蓝—红—红------3、------在引导归纳:像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
提示课题——找规律二、判断规律(出示课件)1、气球图2、狗—猴子—青蛙—狗—猴子—狗师:有规律吗?如果没有你能不能把它变一变,变得有规律。
(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操作)三、找规律师: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特别多,不信咱们一起去看看联欢会上也藏着规律呢!1、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面,找找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得出:彩旗、灯笼、花、小朋友都有规律。
2、说说自己身边的规律。
四、创规律(一)、摆规律1、你们能不能用学具摆一摆创造出新的规律呢?2、要求:一会儿小组内同学一定要团结合作,先研究好按什么规律摆,,研究好之后再粘在纸条上。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有规律地摆,而且粘的又整齐。
3、汇报:哪个小组想先来汇报,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小结:大家很善于研究,小组合作的非常好!(4)师摆:黄红黄红黄红(二)、演规律观看教师手势,声音高低交错读出有规律的颜色排列,从而引出动作、声音有规律。
1、动作2、声音五、总结颜色的排列有规律,物品的摆放有规律,一连串的动作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让我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去发现我们身边藏着的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
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生:对!师:好,再来一组动作。
(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生:是啊!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
(板书:规律)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范文找规律评课稿15篇
(精品)找规律评课稿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规律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评课稿1找规律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规律本身的内容,并能初步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更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运用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对规律的体验,提高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的能力。
王老师在《找规律》一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有简单到复杂有层次的进行教学。
注重探索规律的过程。
出示了例题之后,放手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逐一汇报,课堂上得到了“列举”、“计算”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老师先让学生用有序列举方法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研究了框2个数,接着马上研究如果框3个数结果又会怎样?在这两次操作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的规律已经有所感悟了,于是,在第三个问题“如果每次框4个数时,不少学生根据规律已经能直接想到答案了。
之后,老师把活动中“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作为表格栏目,引导学生结合每一次操作的过程和得到的具体数据进行填表和思考。
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数据,便于简明地反映“每次框几个数”、“平移次数”和“得到几个不同的和”这几组数据的关系。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将各次活动得到的感性认识加以适当提升。
提出“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和交流。
并通过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帮学生理清了思路,这样便能引导学生顺利发现并概括相应的规律。
本节课学生是自主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图形覆盖问题的规律。
最后,老师在本节课中让学生直接用找到的规律计算进行解答;我想是不是还可以介绍直接框出最后一组数,直接得到答案。
寻找规律,顺其自然作文素材
寻找规律,顺其自然的作文素材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古代。
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太阳光照有直接关系。
阳光充足、强烈的时候,可以进行活动;太阳落山了,光线弱了,则应该停止活动,进入休息状态。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言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道家重视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人生哲学。
大鹏向南海迁徙,在水面拍击三千里,然后利用扶摇巨风才能上达九万里的高空。
没有巨风,它无论怎么拍击都无济于事。
利用风的能量,才能顺利飞升;否则只是蛮干,没有结果。
3、沙漠里修坎儿井。
在新疆地区,有一种特殊的灌溉设施——坎儿井。
这种井每隔一两公里一个,下面以渠道相连,终年水流不绝。
这种设施,依据新疆地区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而设,减少了蒸发量,非常经济实惠,用了数千年。
如果在江南地区也采用这种方式,就会沦为笑柄。
因为江南地区水多,这样干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水患。
4、修道路,依实际情况面定,有的地方宜钻山,有的地方宜架桥,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在应该钻涵洞的地方架桥,在可以架桥的地方钻洞,无疑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5、庄子的《庖丁解牛》里有这样几句话:“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一把刀要想保持锋利,不受损害,那么在切割牛肉的时候,要根据牛的身体结构,避开大骨头和筋骨交错的地方,寻找缝隙。
做人也是一样,要发现和研究规律,才能找到最佳的办法,事半功倍。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这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一段话。
陶渊明在任职期间,看出这个世道不太平,官场太污浊不适合自己的生存。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找规律》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老师家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老师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 找规律【全国一等奖】 (1)
《找规律》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页的例1,86页的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是教材中一个独立的单元。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
本课时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设计理念:1尊重学生现实。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孩子大脑中“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原有经验。
2突出“四基”的掌握。
通过猜、找、圈、涂、做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形成。
3注重“四能”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涂一涂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四能”。
学情分析:这学期的学生对找规律已有初步的认知基础在生活中学生也见过一些简单的有规律的现象或事物。
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未新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各个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教学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数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图形形状及颜色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情境图师:为了举办联欢晚会,同学们买了好多彩旗、彩花和灯笼,他们精心的装饰了一番,瞧现在正围成一圈认真的排练节目呢。
一下数学第八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说明“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
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
本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
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
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表。
(二)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宜多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但交流的重点可以是怎样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第88~92页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六中的习题。
第一课时找规律(图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4)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找规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通过绘画、排序、比较等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规律的认识。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找规律》2.2 教学素材:图片、卡片、玩具等。
2.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图片、卡片的规律,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和理解规律的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歌曲和舞蹈,让幼儿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3.2 主题活动(10分钟):出示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规律,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3 实践活动(10分钟):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理解规律的概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幼儿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回答,分析幼儿的思考过程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图片和卡片: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规律。
5.2 教学玩具:准备一些玩具,用于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体验。
5.3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绘画材料,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活动用品。
6.2 教具准备:准备图片、卡片、玩具等教具,以及绘画、手工等材料。
6.3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通过出示图片、卡片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规律。
7.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规律的概念。
7.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找规律”课例简析
生 1 我 觉得 是 这 样 的 , 为 第 1个 图形 里 面 : 因
只有 一个 大正 六边形 , 而第 2个 图形 是在 第 1个 正
六边形 的基 础 上 , 面又 分 割 了 3个 正 六 边形 , 里 也
的某 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 的方式进行分割, …… , 则第 n个 图形 中 , 共 有个 正 六边形 .
都 市 田家炳 中学 、 成都 七 中育 才 学 校 、 成都 师范 附
属小 学等 中小学 校 听课 、 观摩.
下 列各 题给 出 的是 有规律 的一列 数 , 观 察这 请
组数 的规律 , 回答 : , , , —— , , n个 数 并 1 3 5 7, … 第
为—— .
笔者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听了 4 节课 , 其中一
・
l 8・
中学教研 ( 数学)
师 : 的 , 坐. 好 请 大家 同意 第 1位 同学 还是 第 2
位 同学 ?
在活 动 2中 , 教师 给 出 由数 字 变化找 规律 的方
法: 一是 看相 邻 数 字 的关 系—— 找 共 同特 征 ; 是 二
看数 字变 化 与序号 的关 系— — 写 出第 个 式子 ; 三 看结 论 的正确 性—— 验证 第 n个式 子是 否 正确. 第
活动 2是 研究 “ ” 问题 , 动 3研 究 的是 数 的 活 “ ” 问题 . 点 的 此外 , 动 3的 问题 与 活动 2中的例 活
口 o △ 口 口 o △口 口 o △ 口 口 o △ 口 口 o △ 口 … ,
若 第 1个 图形是 正方 形 , 第 20 1个 图形 是 —— 则 1
一
第 1 个
第 2个
《找规律》说课稿优秀8篇
《找规律》说课稿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找规律》说课稿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找规律》优秀说课稿
《找规律》优秀说课稿1.《找规律》优秀说课稿1说一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目标是:(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教法与学法是: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面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
下面,我重点来介绍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引出规律;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第四部分联系生活寻找规律,体会规律的广泛性,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五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在课的一开始,我和学生玩一个简单的“跟我学”的小游戏。
然后追问:同学们学得都这么快,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学生回答,指出游戏中存在着规律的现象。
(师板书:规律)然后顺势说明: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双手中,也存在着规律呢。
不信?就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其实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在这里,我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导入,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幼小衔接《找规律》课件
详细描述
教师需要根据期末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
助。
感谢观看
THANKS
幼小衔接《找规律》 课件
• 课件介绍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资源 • 教学评价
目录
01
课件介绍
课件目标
1 2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和应用规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 维和推理能力,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
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信心。
设计理念
趣味性
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 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热情,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
互动性
课件注重师生、亲子间的互动,鼓 励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和表达,培 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
发展性
课件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内容,满 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 幼儿全面发展。
• 详细描述:在《找规律》课件教学中,教师需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等多种类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需要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学生详细 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 总结词:作业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 详细描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所在,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详细描述
初中找规律题型总结
规律探究(1次课)1、二级数列这里所谓的二级数列是指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和、差、积或商构成一个我们熟悉的某种数列形式。
例1:2 6 12 20 30 ( 42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个数的差分别为:4,6,8,10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0的差应该是12,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2:20 22 25 30 37 ( )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3,5,7这是一个质数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7的差应该是11,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3:2 5 11 20 32 ( 47 )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6,9,1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2的差应该是15,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4:4 5 7 1l 19 ( 35 )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2,4,8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9的差应该是16,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5:3 4 7 16 ( 43 )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3,9这显然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应该是27,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6:32 27 23 20 18 ( 17 ) (2002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5,-4,-3,-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8的差应该是-1,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7:1, 4, 8, 13, 16, 20, ( 25 ) (2003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4,5,3,4这是一个循环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0的差应该是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8:1, 3, 7, 15, 31, ( 63 ) (2003年考题)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4,8,16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该是32,所以答案应该是C。
《找规律(例1)》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打印版
找规律(例1)
编写意图
(1)例1从学生举行联欢会引入,同时
明确:图中的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使学生
感受规律。
(2)让学生分析小旗的排列方式,从颜
色的角度发现并表述规律。
教材以圈出一
组黄旗、红旗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一
组”旗子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
再根
据小精灵的话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
这样的“一组”旗子的重复排列,同时学
会用语言表述规律的方法。
(3)让学生发现并表述情境图中的其他
排列规律,以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4)“做一做”是一个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建议
(1)选择丰富多彩的素材。
教学时,除了借助教材中的素材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或校园环境中的素材,从而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在认识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规律。
例如,可以设计“请你用笔圈出重复的部分。
”“请你根据发现的规律再摆(画)出这样的一组。
”“这组按规律排列的图形中丢失了一个(或几个),你能补上吗?”“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等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找寻规律事半功倍的作文素材
找寻规律事半功倍的作文素材
哎哟喂,今儿咱来聊聊找寻规律,事半功倍这个话题。
话说啊,这找规律嘛,就像咱们贵州人找山泉水一样,得有点儿窍门才行嘞。
咱们贵州人嘛,都晓得山里的泉水清甜可口,但找起来可真不容易。
咱得顺着山势,瞅瞅哪儿草木茂盛,哪儿石头湿润,这才能找到那股子甜水。
找规律也是一样的道理,得细心观察,多动脑筋,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再说说咱陕西的老乡们,那叫一个实诚!找规律对他们来说,就像种地一样,得下苦功夫。
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一步都不能少。
找规律也是这样,得耐心琢磨,一点点积累,才能收获满满的成果。
咱们四川人嘛,天生就是个乐观派。
找规律这事儿,对我们来说,就像吃火锅一样,虽然有点儿辣,但越吃越有味儿。
就算暂时找不到规律,咱也不着急,慢慢来,总会找到那个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味道”。
最后说说咱们北京的老少爷们儿,那叫一个讲究!找规律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品茶一样,得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
他们会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分析,直到找到那个最合适的规律为止。
所以说啊,找寻规律这事儿,得结合咱们各地的特点,既要细心观察,又要耐心积累,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最后还得有北京人的那股子讲究劲儿。
这样,咱们才能事半功倍,轻松找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小规律,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找规律(一)
1. 教学中要尽可能把学生观察的眼光引向身边的事物,选取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和情境。
教学时,可以用课件演示超市开业时的热闹场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思考,然后交流各自
不同的发现,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或事物,发现
给定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另外,由于城乡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会有一定差异,同时,教学设施不是十
分完善,这些在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可以多采用图片、花布等生活中的原材料,也可以画简笔画,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画面上反映的事物,让学生充分的观察,然后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找出所列举事物的
排列规律。
2. 第一个活动可以分成六步:第一步,教师谈话引出超市开业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
都有什么。
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发现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图中所有的信息,为下一步发现规律做好铺垫。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门口的花,说一说是怎样摆放的。
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规律”的含义,为发现其他有规律的现象打基础。
第三步,再次观察图,看看图上物品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第四步,鼓
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发现的机会,还可以配以课
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事物中的规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
第五步,师生谈话,对整幅图进行欣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规律美”。
第六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有规律的现象。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发现三组物品中稍复杂的规律。
如,篮球和足球是两个两个有规律排列的;
钟表是按2个黄色的、1个红色的规律摆放的;长方体是一个、二个、三个有规律排列的,难点是用准确
的语言描述规律。
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观察事物、交流发现规律的时间。
在学生发现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指导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准确描述。
如,彩旗是一面粉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又一面粉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的规律排列的。
还可以这样描述:彩旗排列的规律是,一面粉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
4.练习题的设计可以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
也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优势,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有规律的图案。
比如:可以让画画好的同学画一幅简单
有规律排列的图形,让大家一起观察、分析图形的排列规律。
设计这样的环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激起探索的愿望。
5. 本课除了适合用实物进行操作外,还比较适合用电脑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脑进
行学习。
在电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
现美的情感。
6.在课堂上要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并
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