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控制模型
热风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热风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谢作全学号:0967112227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2009-2指导教师:李忠虎前言1996年中国生铁产量突破1亿吨,此后连续10年生铁产量居世界第一,高炉部分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高炉生产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炉大型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环保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努力向钢铁强国迈进。
影响高炉炼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喷吹系统的煤粉、重油、天然气等,高炉煤气的含尘量,上料系统的上料量。
任何一个系统都对高炉炼铁及其重要,改变任何一个系统的量,都可以改变高炉炼铁的产量。
高炉热风炉是给高炉燃烧提供热风以助燃的设备,是一种储热型热交换器.国内大部分高炉均采用每座高炉带3至4台热风炉并联轮流送风方式,保证任何瞬时都有一座热风炉给高炉送风,而每座热风炉都按:燃烧-休止-送风-休止-燃烧的顺序循环生产.当一座或多座热风炉送风时,另外的热风炉处于燃烧或休止状态.送风中的热风炉温度降低后,处于休止状态的热风炉投入送风,原送风热风炉即停止送风并开始燃烧,蓄热直至温度达到要求后,转入休止状态等待下一次送风.热风炉是一个非线性的,大滞后系统,影响热风炉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各种因素相互牵制,因此导致它的控制过程非常复杂,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用传统的方法建模,使整个控制系统置于模型框架下,缺乏灵活性及应变性,很难胜任对复杂系统的控制.目录第1章高炉炼铁简介 (1)1.1高炉炼铁原理 (1)1.2高炉炼铁工艺过程 (2)1.3高炉炼铁主要设备简介 (2)1.4热风炉生过程概况及出口温度控制实际意义 (3)第2章热风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2.1被控参数选择 (5)2.2 控制参数选择 (5)2.3 控制方案的确定 (5)2.3.1控制系统选择 (5)2.3.2控制规律选择 (6)2.3.3调节参数整定 (6)2.4控制系统设备选型 (6)2.4.1温度传感器及变送器选择 (6)2.4.2执行器选择 (7)2.4.3调节器选择 (7)2.5 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8)第3章设计总结 (10)参考文献 (12)1第1章 高炉炼铁简介1.1高炉炼铁原理高炉炼铁的本质是铁的还原过程,即焦炭做燃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的铁,从氧化物或矿物状态(如F e O3、Fe3O4、Fe2SiO4、Fe3O4·TiO2等)还原为液态生铁。
采用模糊控制控制器实现热风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采用模糊控制控制器实现热风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引言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
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
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
这种过程显然存在大量浪费能源及造成附属设备过多、工艺过程复杂等诸多缺点。
而更大的问题是,这种热源对于那种需要较高温度干燥或烘烤作业的要求,则束手无策。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的JDC系列螺旋翅片管换热间接式热风炉和JDC系列高净化直接式热风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热风炉的燃烧控制主要还是采用手动控制,煤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大小由人工凭经验手动调节,因此,供热温度波动较大,对热风炉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并造成煤气的巨大浪费。
传统控制方法主要有比例极值调节法和烟气氧含量串级比例控制法,但是由于不能及时改变空燃比,不易实现热风炉的最佳燃烧,且测氧仪器成本高、难以维护,因此,实际使用效果不太理想;数学模型法能将换炉、送风结合为一体,但由于检测点多,在生产条件不够稳定、装备水平较低的热风炉中不易实现;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对热风炉燃烧过程有极强的自学习能力,但抗干扰能力较弱,而模糊控制不需数学模型,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易于实现,因此尤其适用于热风炉这类难以确切描述的非线性系统。
1 热风炉燃烧控制系统1.1 热风炉的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对应着蓄热室的蓄热过程,它分为加热期和拱顶温度管理期。
当拱顶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后,需要保持拱顶温度维持在这个定值,此时拱顶几乎不再吸收废气的热量,而废气的热量主要被蓄热室中下部所吸收。
从废气管道排出的废气,它的温度比较低时,说明热风炉的热交换效率比较高,反之,热交换效率比较低。
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温度控制算法研究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温度控制算法研究摘要:生物质热风炉是一种利用生物质颗粒燃烧产生热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针对生物质热风炉的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温度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通过对炉内温度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控制参数,实现了炉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经过实验验证,该控制系统具备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提高生物质热风炉的热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生物质热风炉是一种环保、经济的锅炉设备,其利用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用于供暖或工业生产。
生物质热风炉具有燃烧效率高、净热输出高、环保等优势。
然而,生物质热风炉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生物质颗粒的不均匀性、供气系统的波动等因素,容易导致炉内温度的波动和不稳定。
因此,设计一个稳定、高效的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对提高生物质热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控制系统设计2.1 系统架构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组成。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炉内温度,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数据,通过调整执行器控制燃料补给、风量调节等参数,实现对炉内温度的控制。
人机界面负责与操作人员进行交互,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和状态监测等功能。
2.2 温度控制算法温度控制算法是生物质热风炉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炉内温度的控制。
PID控制算法通过对比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控制量,进而调整控制参数,使得温度能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PID控制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u(t)=K_p\cdot e(t)+K_i\cdot \int_0^t e(\tau)d\tau + K_d \cdot \frac{{de(t)}}{{dt}}\]其中,u(t)为控制量,e(t)为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Kp、Ki、Kd为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这三个系数的选择关系到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与稳定性。
热风炉的自控系统
热风炉的自控系统作者:董宝成来源:《硅谷》2011年第21期摘要:从热风炉自动化系统组成出发,通过“闷炉与“燃烧”的相互转换顺序,“休风“送风”等的操作顺序等,概述热风炉自动化控制全过程,旨在为大家提供一套清晰的操作流程,便于掌握和使用。
关键词:热风炉;自控系统;过程中图分类号:TF5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110021-020 引言2011年9月马来西亚安裕公司炼铁工程的热风炉投产运行,该炉是配合450高炉炼铁的重要部分。
1 热风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整个热风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由1个主PLC和4个远程IO机架组成,液压站控制PLC,通过Profibus_DP网通讯连接。
1个HMI工作站,通过以太网连接,和其他系统实时交换数据。
设备的集中监视和控制在HMI进行。
系统正常生产时,主操作在操作站HMI上进行。
机旁操作仅为设备调试情况下使用。
2 操作方式说明本系统中,PLC主机和HMI工作站上通过以太网通讯,上位机监控软件使用WICC,设备的正常操作指令在主控室HMI画面上完成。
同时在各个电气设备的附近设有就地操作箱,就地操作箱上有就地、集中选择开关。
当选择就地时,通过就地操作箱面板上的启动、停止按钮,在就地进行控制时,此种方式为设备单机单动状态,主要用于调试阶段。
当选择主控室HMI画面操作时,有两种操作方式:1)全自动方式:在工作站HMI上进行,根据连锁的条件和现场的反馈信号,流程自动启动、停止。
2)手动方式:在HMI上对某一系统或设备进行操作,此设备的运行按相应的连锁条件运行。
各个操作设备的操作权限:现场就地箱具有优先操作权,现场操作箱上设有就地、禁止、集中三种操作权选择开关。
热风炉控制室HMI操作站作为正常生产时主要的在线监控设备。
受机旁箱操作地点选择开关控制。
HMI工作站上有操作权(地点)的选择情况指示,当选择机旁操作时,在HMI上操作无效。
3 自动化控制过程整个热风炉系统的工作方式为:两炉操作时:拱顶温度:1370度热风温度:1080度工作制度:一烧一送换炉时间:10分钟送风时间:60分钟三炉操作时:拱顶温度:1370度热风温度:1200度工作制度:两烧一送换炉时间:10分钟送风时间:45分钟热风炉的控制功能可以划分为如下4个主要部分:1)热风炉燃烧;2)热风炉顺控和换炉;3)热风炉本体和热风公共部分;4)热风炉阀门冷却。
热风炉燃烧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号:JG-0054889酒钢炼铁保障作业区论文设计题目热风炉燃烧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厂区炼铁厂作业区保障作业区班组维护班姓名陈现伟2011 年05 月08 日论文设计任务书职工姓名:陈现伟工种:维护电工题目: 热风炉燃烧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初始条件:炼铁高炉采用内燃式热风炉,燃烧所采用的燃料为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
两种燃料混合后进入热风炉燃烧室,再与助燃空气一起燃烧,要求向高炉送风温度达到1350℃,则炉顶温度必须达到1400℃±1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了解内燃式热风炉工艺设备2、绘制内燃式热风炉温度控制系统方案图3、确定系统所需检测元件、执行元件、调节仪表技术参数4、撰写系统调节原理及调节过程说明书时间安排4月29-30日选题、理解设计任务,工艺要求。
5月1-3日方案设计5月4-7日参数计算撰写说明书5月8日整理修改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目录摘要 (I)1内燃式热风炉工艺概述 (1)2热风炉温度串级控制总体方案 (2)2.1内燃式热风炉送风温度控制方案选择... (2)2.2内燃式热风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4)3系统元器件选择 (4)3.1温度变送器 (5)3.2温度传感器 (5)3.3控制器及调节阀 (6)3.3.1调节阀的选择 (6)3.3.2控制器即调节器的选择 (6)4参数整定及调节过程说明 (7)4.1参数整定 (7)4.2调节过程说明 (8)学习心得及体会 (10)参考文献 (11)摘要过程控制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pH值和物性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的前提下,使连续性生产过程自动地进行下去。
由于控制对象的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自动化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过程控制系统相对于其他控制系统还具有以下特点: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控制方案丰富;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高炉热风炉的控制
高炉热风炉的控制1. 概述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也是技术进步的竞争。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工序,高炉炼铁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是钢铁生产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
炉生产过程是,炉料(铁矿石,燃料,熔剂)从高炉顶部加入,向下运动。
热风从高炉下部鼓入,燃烧燃料,产生高温还原气体,向上运动。
炉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加热、还原、熔化、造渣、渗碳、脱硫,最后生成液态生铁。
高炉系统组成:1)高炉本体系统2)上料系统3)装料系统4)送风系统5)煤气回收及净化系统6)循环水系统7)除尘系统8)动力系统9)自动化系统高炉三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架构:组成:控制站和操作站二级系统控制内容:仪表、电气传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包括数据采集及显示和记录、顺序控制、连续控制、监控操作、人机对话和数据通信2.热风炉系统(1) 热风炉系统温度检测(2) 热风炉煤气、空气流量、压力检测(3) 热风炉燃烧控制(4) 热风炉燃烧送风换炉控制(5) 煤气稳压控制(6) 换热器入口烟气量控制(7) 空气主管压力控制热风炉燃烧用燃料为高炉煤气,采用过剩空气法进行燃烧控制,在规定的燃烧时间内,保持最佳燃烧状态燃烧;在保证热风炉蓄热量的同时,尽量提高热效率并保护热风炉设备。
热风炉燃烧分三个阶段:加热初期、拱顶温度管理期和废气温度管理期。
⑴加热初期:设定高炉煤气流量和空燃比,燃烧至拱顶温度达到拱顶管理温度后,转入拱顶温度管理期。
在加热初期内,高炉煤气流量和助燃空气流量均为定值进行燃烧。
⑵拱顶温度管理期:保持高炉煤气流量不变,以拱顶温度控制空燃比,增大助燃空气流量,将拱顶温度保持在拱顶目标温度附近,燃烧至废气温度达到废气管理温度后,转入废气温度管理期。
在拱顶温度管理期内,高炉煤气流量为定值进行燃烧,助燃空气流量进行变化以控制拱顶温度。
⑶废气温度管理期:依据废气温度逐渐减小煤气流量,同时以拱顶温度调节控制助燃空气流量,将拱顶温度保持在拱顶目标温度附近,至废气温度达到废气目标温度后,如果热风炉燃烧制选择为“废气温度到”,则燃烧过程结束;如果选择为“燃烧时间到”,则调节煤气流量减小到仅供热风炉保持热状态的需要,直到燃烧时间到时燃烧过程结束。
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
模型介绍
蓄热模型: 根据气体成份、流量、热焓等实时计算 带入、带出的热 量,同时结合热风炉温度计算出热风炉的蓄热量。 热平衡模型: 根据热风炉蓄热量变化以及冷风带走的热焓, 计算下次燃 烧需要的煤气量。 残氧控制专家系统: 根据拱顶温度变化调整空燃比,从而达到合理的拱顶温度 和较低废气残氧量。 拱顶控制专家系统: 根据拱顶温度一次和二次变化率调整空燃比,达到当时合 理的拱顶温度。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日平均 平均偏差 折算后偏差 数据来源:
每年减少煤气消耗 每年节约煤气成本
4195.4 4116.4 4290.8 4322.4 4219.0 4228.8 -67.9 0
1239 1234 1232 1232 1231 1234 4.3 0
3973 3983 3968 3979 3976 3976 14.3 0
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
废气温度管理期
保证拱顶温度的同时,调节空燃比和 流量,在规定时间达到废气温度。应 用蓄热模型,残氧控制、拱顶控制、 废气温度控制专家系统,煤气平衡模 型。
模型介绍
废气温度控制专家系统: 不同燃烧段应用不同的规则,同时结合废气预期温度,调 整气体流量,在预期时间达到烧炉目标。 煤气平衡模型: 根据允许煤气总量以及烧炉实际过程,分配各热风炉的煤 气量,达到煤气既不超量,又可按时达到各炉烧炉目标。 参数自学习模型: 根据炉况和实际过程调节,自学习出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拱 顶温度、空燃比、残氧含量和烧炉开始初始煤气量等参数, 供控制使用。
2944900 2946800 3113600 2953600 3008200 2993420.0 -12930 -34254
-0.43% -1.13%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统计数据
高炉模型
16
3.装料方式监视
计算机根据在电气操作台上指定的装料方式,按得 到的原料跟踪信息,检查实际装料顺序是否符合指 定的装料方式,当不一致时,进行异常输出并打印 出错信息。
17
高炉炉况控制的主要特点
高炉冶炼过程是一个大滞后、多变量、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 从而决定了高炉炉况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一,高炉的生铁冶炼过程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的,过程参数 大多不能直接观测,只能间接测量过程的输入输出变量,通过 这些变量来间接认识冶炼过程,建立炉况数学模型。 第二,生铁冶炼是一个在高温下进行的复杂的物理、化学与气 体动力学过程、不均匀性与非线性都比较大。 第三,过程时间常数非常大,不能采用常规的反馈控制方法, 需要采用预报、前馈等先进的控制理论。 第四,影响高炉冶炼的过程变量多,在生产中要加入许多操作 人员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炉况控制的准确性。
20
一. 炉热指数Tc计算模型
炉热指数Tc计算模型是用炉顶煤气成分、送风条件 等操作实际数据,进行风口燃烧带和直接还原带的 物质平衡计算,通过解风口燃烧带和直接还原带的 热平衡计算式的联立方程,求出炉热指数Tc和理论 火焰温度。
高炉上炉热指数的变化与铁水含硅量和铁水温度的 变化有强烈的相关性,因而可根据计算的炉热指数 来预报以后出铁的铁水含硅量和铁水温度。
2DL 计算机
焦化 计算机
M
1BF 计算机
M
2BF 计算机
M
分析中心 计算机
7
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
原料数据处理 装料数据处理 高炉炉况控制模型 热凤炉燃烧控制模型 高炉炉体和热风炉炉壳温度监视 数据记录 数据显示 数据通信
8
原料数据处理
1.试验分析数据处理 高炉所用的原料(矿石、烧结矿和球团)、焦 炭的成分分析,分别在全厂分析中心和焦化分 析试验室分析。 原料分析结果,由分析中心计算机传送给原料 中心计算机,再传送给高炉计算机。 焦炭试验分析结果,由焦化计算机直接传送给 高炉计算机。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随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价格持续低迷,钢铁企业对热风炉系统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渐提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平衡原理的燃烧控制模型,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风温,从而降低生铁成本。
标签:热风炉;数学模型;燃烧控制热风炉作为高炉炼铁的重要子系统,其作用是向高炉提供稳定的热量。
热风炉系统有燃烧、焖炉和送风三个阶段。
在当前钢铁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大环境下,节能增效已经成为其必然的发展出路,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燃烧控制策略对整个炼铁生产必将具有极大的意义。
1 燃烧控制原理热风炉的烧炉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蓄热过程。
对于燃烧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的热风炉来说,完整的热风炉燃烧控制包含空燃比控制(煤气流量及助燃空气流量调节)、拱顶温度控制以及废气温度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烧炉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顶燃式热风炉为例,在烧炉初期,拱顶蓄热室的温度很低,废气的热量绝大部分被拱顶蓄热室吸收,蓄热室顶部的温度迅速上升,蓄热室中下部温度则上升缓慢,因此燃烧初期拱顶温度的上升速率是主要控制对象。
此时最佳的控制策略是以较大量的煤气与合适的空燃比对拱顶蓄热室进行快速加热,使拱顶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
当拱顶温度上升到设定值附近,就进入了拱頂温度管理期。
这时,再逐步增大空燃比,适当减小煤气流量以保持拱顶温度维持在设定值基本不变,提高并稳定废气的升温速率。
此时热风炉拱顶蓄热室不再吸收废气的热量,废气热量主要被蓄热室中下部所吸收。
当从废气管道排出的废气温度较低时,热风炉的热交换效率较高,反之则热交换效率较低,因此在拱顶温度管理期,废气的温度上升速率是主要控制对象。
在烧炉末期,热风炉的废气温度已上升至设定值。
在热风炉操作未下达换炉指令前,应全面减少对热风炉的供热量以防止拱顶温度或废气温度超高影响热风炉寿命。
此时的控制策略是助燃空气流量和煤气流量均逐渐减少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2 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在热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即根据送风期带走的总热量QA等于燃烧期积蓄的总热量QB,建立数学模型及推导方法如下。
一炉热风炉控制系统最佳操作法(工程师培训)
高炉热风炉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热风炉系统概述
在现代高炉操作中,高风温已被充分利用作为降低焦比、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喷吹燃料在高炉生产中广泛启用之后,迫切要求热风炉提供更高的风温,这就要求我们精通业务,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及时排除故障,为生产厂提供优质服务。
热风炉利用高炉产生的高炉煤气(有时混入焦炉煤气)和助燃风配比燃烧加热炉内隔子砖使顶温达到1250℃,烟道温度达到350℃。
而后7000风机送来的冷风经过热风炉隔子砖后为高炉提供1150℃左右的风温。
二、热风炉自动控制系统介绍
一高炉热风炉系统有顶燃式热风炉系统、热风炉软水冷却系统及热风炉液压站三部分组成。
自动化控制分三部分,分别由三台可编程控制器完成,通过MODBUS PLUS网与上位通讯,同时可与网上的其他PC机或PLC联系接受他们的命令或去控制他们.①热风炉所有参数显示及自动调节项目由QUANTUM43412A可编程控制器完成,主要负责煤气支管流量调节、助燃风支管流量调节、热风流量调节以及助燃风机风门等调节,及一些重要参数(如一高炉热风炉炉顶温度、烟道温度、总管及支管煤气流量、总管及支管空气流量等)的采集、控制和连锁。
②所有连锁控制及液压站报警、连锁采用MODICON984-685E编程控制器完成,③热风炉软水冷却系统所有温度、压力、流量采用QUANTUM11302系统监视。
下图为一炉热风炉自动控制系统图。
高炉热风炉燃烧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案例-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2019年
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高炉热风炉燃烧系统优化。
技术原理及工艺采用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复杂工况,在保证多阶段不同参数燃烧的基础上,在工况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下满足烧炉需求,若热焓数学计算及回归分析出现异常,则采用专家系统进行替换,在拱顶温度振荡失控的情况下,采用相应措施,以保证复杂工况下的合理烧炉逻辑。
如入口数据长期有误则进行系统提示,指导维护人员进行参数校正,解决了热风炉非线性、大滞后、慢时变特性的复杂控制问题,通过更精确的空燃比控制、更完善的烧炉换炉机制,提供更合适的烧炉策略。
热焓模型架构图如下:技术指标(1)节约煤气消耗2-6.5%;(2)提高送风温度6-15℃;(3)提高热效率2-9.5%;(4)提高顶温控制精度,误差率小于0.3%。
技术功能特性(1)控制方式采用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工况及保证极端工况的正常使用;(2)多炉协同的烧换炉方式,对于环网稳压产生积极影响;(3)用有限状态自动机适配热风炉各种状态及控制各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各态切换切实可靠,逻辑清晰简洁;(4)参数自学习的引入,使得燃烧模型进入智能化领域。
应用案例江阴兴澄3200m3大高炉热风炉模型改造工程。
技术提供单位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简单说明江阴兴澄3200m3大高炉热风炉原采用一级流量人工设定来进行燃烧控制,存在空燃比调节不及时,无法依据炉况适时调整;煤气环网压力波动时,人工无法及时调整,影响烧炉效果;换炉时,无法依据实时情况进行大烧调节,易造成环网压力波动等缺点。
改造前,日消耗高炉煤气320万Nm3。
(2)实施内容及周期增设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增设一二级接口,实现高炉热风炉全自动燃烧控制及监控。
实施周期1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改造后一年可节约煤气2556万Nm3,每标准立米高炉煤气热值800大卡,2556万Nm3煤气折算可节约2.91万tce/a。
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改造
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改造张国栋【摘要】叙述了热风炉燃烧系统优化的必要性、控制模型改造后效果、并着重对改造的内容、控制模型内容、操作显示画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期刊名称】《冶金动力》【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热风炉;控制模型;热平衡;画面【作者】张国栋【作者单位】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朝阳 1225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44热风炉是钢铁冶炼过程中重要的热交换装置,为高炉提供规定温度的热风,能耗巨大,提高热风风温、降低能耗是热风炉优化运行的重要指标,故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实现对其合理操作,以保证燃烧过程煤气流量最优和空燃比最优是十分重要的。
而烧炉采用手动控制,煤气流量空气流量大小由人工凭经验手动调节,风温较低且波动较大,对热风炉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并造成煤气的浪费。
采用先进的技术节约煤气势在必行。
随着热风炉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燃烧控制模型技术成熟应用,实现了全自动烧炉,不仅提高风温而且可以节约煤气。
因此采用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进行升级改造降耗增效的有效方法。
凌钢的1#、2#、3#、4#投入燃烧控制数学模型后,节约煤气达到6%,烧炉过程实现全自动。
下面以4#高炉为例介绍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改造。
凌钢4#高炉,炉容1080 m3,配置3座热风炉。
改造前,燃料为单一高炉煤气,通过各切断阀和调节阀实现热风炉燃烧、换炉及送风控制,高炉每天热风炉烧炉用总的煤气消耗量约:2 000 000 m3/d,没有废气氧含量装置,检测仪表正常,控制阀门正常。
热风炉采用电仪一体化控制系统,一级(L1)系统由电气、仪表控制系统组成基础自动化级。
PLC采用AB Control logix系列,以太网通讯。
改造如下:检测设备废气氧分析仪采用氧化锆分析仪;L1系统软件改造OPC接口、数据统计画面和一级画面修改。
L2燃烧控制模型改造内容包括模型系统软硬件;原控制系统中已经有完善的控制网络设计,新增加设备采用原来网络的备用端口。
4000级高炉热风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 ) 集 中手 动 控 制 ( 远程 控 制 方 式 )在 主 控 室 H MI 操 作 台上 对 热 风 炉 各 阀 门进 行 远 程 操 作 , 保 存 连锁 关 系 。
( 3 ) 半 自动 控 制 此 控 制 方 式 要 求 在 热 风 炉 系 统 状 态 转 换 时 , 必须在 H MI 操作 台 上 按 下 “ 送风” 、 “ 燃烧” 、 “ 闷炉” 按键, 程 序 按 照 选 择 的方 式 通 过 P L C 自动 控 制 单 座 热 风 炉 所 有 阀 门按 照 顺 序 开 启 或关 闭 , 实 现 半 自动 换 炉 。 ( 4 ) 自动控 制 此 控 制 方 式 各 热 风 炉 自动 进 行 “ 燃 烧一 闷炉一 送风” 或者“ 送风. 闷炉一燃烧 ” 换 炉 控 制 。 自动 换 炉 可 以 按 照 时 间换 炉 、 也可根据温度换炉 。
4 0 0 0级高炉热风炉 自动控制 系统的设 计与实现
王永康 牛 继 凯
4 5 5 0 0 4 ) ( 安 阳钢 铁 公 司计 控 处
【 摘 要】 安钢 4 0 0 0级 高 炉 热 风 炉 共 四 座 , 在 2 0 1 3年 建 成 并 投 入 使 用 ,
自动 控 制 系统 采 用 施 耐 德 昆 腾 P L C 控 制 系 统 。 本 文 主 要 介 绍 四 座 热
3控 制 方 式
3 . 1单 座 热 风 炉 的 控 制 方 式
单 座 热 风 炉 的控 制 方 式 有 四种 , 可在高炉 主控室的 H MI 操 作 台上 Fra bibliotek 行 选 择 。
( 1 ) 机旁手动 此控 制方 式用于 热风 炉休风 时, 此 时 除 调 节 阀
外 的所 有 阀 门均 由就 地 控 制 箱 控 制 , 并无安全连锁 。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
=
( ’
+ +
一
d f 一
( 9 )
式中, Q 为燃 烧末 期煤 气量 的化学 热 ; c 为燃 烧末 期 废气 的平 均 热容量 ; 为燃烧末期 废气 的温度 ; v v v 分 别为 燃烧末 期煤 气 、 助 图 1 燃空气和废气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或生成量 ; Q 为燃烧末期 中的热 烧炉 过程可分 为三个 阶段 。 以顶 燃式热 风炉 为例 , 在烧 炉初 期 , 拱 损失量 ; t 为燃烧末期 的起 始时 间。由上文所 述 ,燃烧 末期废 气 的温 度 顶 蓄热室 的温度很 低 , 废 气的热量 绝 大部 分被 拱顶 蓄热室 吸收 , 蓄热 室 应该保持稳定 ,那么通过废气预热的煤气和助燃空气的温度也应该保 顶部的温度迅速上升 , 蓄热室中下部温度则上升缓慢, 因此燃烧初期拱 持稳定 , 所以式 ( 9 ) 又可简 化为 : 顶温度的上升速率是主要控制对象。此时最佳的控制策略是以较大量 c g 。 ‘ ‘ ( 一 ) + +c 。 ‘ ‘ ‘ ( 一 ) 的煤 气与 合适 的空燃 比对拱顶 蓄热 室进行 陕速加 热 ,使 拱顶 温度快 速 ( 1 0) ( 一 ) 一 Q , 达到设定值。当拱顶温度上升到设定值附近,就进入了拱顶温度管理 期 。这时 , 再 逐步增 大空燃 比 , 适 当减小 煤气 流量 以保持拱 顶温 度维 持 而Q V —V f F 均为 V 的 函数 , 即: 在设 定值基本 不变 , 提 高并稳定废 气 的升 温速率 。 此 时热风 炉拱顶 蓄热 Qg F= g ‘ ( 1 1 ) 室不再 吸 收废气的热 量 , 废气热量 主要被 蓄热室 中下部所 吸收 。当从 废 气 管道排 出 的废 气温 度较低 时 , 热风 炉 的热 交换 效率较 高 , 反之 则热 交 k‘ ( 1 2) 换效 率较 低 , 因此 在拱顶 温度管 理期 , 废 气 的温度上 升速率 是主 要控 制 =m‘ ( 1 3 ) 对 象。在烧 炉末期 , 热风炉 的废 气温度 已上升 至设定值 。在 热风炉操 作 未下 达换 炉指令前 ,应全 面减 少对热 风炉 的供热 量 以防止拱 顶温度 或 式中, q 为煤气的热值 ; k为空燃 比( 在煤气成分稳定的情况下 , k为 废气 温度 超高影 响热 风炉寿命 。此 时的控 制策 略是助燃 空气 流量 和煤 固定 值 ) ; m为废气与煤 气 的体 积 比。 气 流量均逐 渐减少并 维持在 较低 的水平 。 将式( 2 ) 、 ( 1 0 ) 、 ( 1 1 ) 、 ( 1 2 ) 、 ( 1 3 ) 代入 ( 8 ) , 可得 : 2数 学模型 的建立 ( ’ T— c 0 ・ )J .V d t ~ ( Q s 十O r ) 十 Q r 数学模 型建立在 热平衡原 理 的基础上 ,即根 据送 风期带 走的 总热 g g F z Cg C k 量Q 等于燃 烧期积 蓄的总热 量 Q , 建立数 学模 型及推 导方法 如下 。基 于热交换原理 , 热风炉送风期带走的热量 Q 为送风期热风与冷风的物 上式 中的积分部 分可 以通 过在程 序 中逐 秒 累积求得 ; 此外 , 在一定 理热 之差 , 即: 的送 风周 期下 , 当达到烧 炉末 期时 , 剩 余 的燃 烧时 间也 可 以确定 , 即( t , m ) 确定。 这样, 利 用式 ( 1 2 ) 、 ( 1 4 ) 即可确定烧 炉末期 消耗 的平 均煤气 流量 Q ^ 一 v. Td t 一 ・ V・ r o d t 1 t 和助燃空气流量。综合上述, 可推导燃烧初期、 拱顶温度管理期及烧炉 式中 c 、 c 分别为热风和冷风的平均热容量 ; v为送风期间单位时 末期 的煤气及 助燃空气 量 , 即可 实现热风 炉 的精 确燃烧控 制 。 间 内的冷 风 流量 T 。 分别 为 热风 温度 和冷风 温度 ; t 、 t 分别 为 该热 风 3结束语 炉送风 的起止 时间 。 目前 国内大部 分热 风炉设 备水平 较低 ,燃烧 控制 多 采用 传统 P I D 由于送风 期 间热风温 度与 冷风温 度均基 本保 持不变 , ( 1 ) 式 又可 改 控制方式和模糊控制方式。随着控制要求 的提高, 热风炉燃烧控制朝着 为: 智能 方 向发展是 必然趋 势 , 将数 学模 型的优 点与 智能控 制结 合 , 提 高操 作技 术水平 , 同时节能 、 降耗 提高经 济效益 。
过控课设——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
学号:0121311371307课程设计题目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305姓名司文雷指导教师贺远华2016 年11 月3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司文雷专业班级:自动化1305 指导教师:贺远华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 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初始条件: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热风炉炉顶的温度,采用串级控制系统。
以热风炉炉顶温度为主被控变量,以燃烧室的热风为辅助变量,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使热风炉的炉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克服各种干扰,保持稳定。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了解热风炉的结构及性能。
2、设计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并绘制结构图。
3、确定系统所需检测元件、执行元件、调节仪表技术参数4、撰写系统调节原理及调节过程说明书时间安排月日选题、理解课题任务、要求月日方案设计月日参数计算撰写说明书月日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摘要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
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
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
这种过程显然存在大量浪费能源及造成附属设备过多、工艺过程复杂等诸多缺点。
在本设计系统中采用了串级与比例控制,通过微机控制热风炉拱顶温度和煤气流量,使系统能够很好的保持拱顶温度和高炉送风温度,而且通过废气中的含氧量调节空燃比的大小从而实现最佳燃料。
系统设计中还介绍了主系统结构、并按系统要求选择检测元件、执行元件、调节仪表的技术参数,选择调节器结构,并进行参数近似计算。
关键字热风炉送风温度 PID控制 Matlab仿真目录1高炉炼铁工艺 (1)1.1高炉炼铁工艺流程 (1)1.2 热风炉设备工艺 (2)1.3 热风炉工作原理 (3)1.4热风炉燃烧分析 (4)2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4)2.1控制变量选择 (4)2.2控制对象数学模型 (5)2.2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方案 (6)3控制系统元件选择 (6)3.1执行器的选择 (6)3.2传感器的选择 (7)3.3变送器的选择 (8)3.4控制器的选择 (8)4 Matlab仿真设计以及PID参数整定 (11)4.1仿真方案设计 (11)4.2 仿真参数PID整定 (11)5 仿真结果以及分析 (12)6 总结 (16)7参考文献 (18)热风炉炉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1高炉炼铁工艺1.1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图1-1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高炉热风炉模型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高炉热风炉模型纪天波;马淑艳;滕宇;杨春节【摘要】高炉热风炉是整个高炉炼铁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
该文对高炉热风炉机理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基于机理模型,应用子空间辨识的方法分别对高炉热风炉烧炉阶段和送风阶段工业过程进行辨识,得到系统两个工作阶段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
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热风炉状态空间模型的有效性。
%Blast furnace hot blast stove is the key link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process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model of hot blast stove , using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o identify the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on-gas cycle and on-blast cycle of hot blast stove respectively based on its mechanism model .Then the state space model of the two industrial processes is get.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illustrate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of hot blast stove is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presented at the same time .【期刊名称】《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热风炉机理;状态空间模型;子空间辨识【作者】纪天波;马淑艳;滕宇;杨春节【作者单位】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迁西064302;浙江大学控制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控制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控制系,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30 引言高炉炼铁生产是钢铁工业流程上游的一个核心工序,其中高炉热风炉是整个高炉炼铁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地替代了一级人工燃烧控制,从此结束了我国无自主知识 产权热风炉控制模型的历史。
投用至今,该模型运行良好,烧炉过程稳定可靠,方便
易用,大幅度提高了控制精度,废气残氧量控制小于0.2%, 减少人工干预,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深得用户好评。
2014-4-23 20
4. 应用效果
2013年5月由攀钢西昌炼铁厂和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炼铁、自动化专业专家组成联合考核验收小组,自2013年5 月5日至5月16日,对1号高炉热风炉控制模型进行了为期12天 的现场考核。
热风炉控制模型达到以下效果:
2014-4-23
21
4. 应用效果 (1)一级(L1)系统由电气、仪表控制系统组成基 础自动化级,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功能分配合理、系 统构成简捷、易于扩展等特点; (2)控制系统可完成两地(集中、机旁)6种操作方 式,即在集中操作室HMI上全自动、单炉自动、联锁手动 、非联锁手动、休止和在机旁操作箱上的机旁手动操作; (3)实现热风炉生产监控一体化和管控一体化,电 仪控制设备满足高炉各种工艺控制要求,控制模型运行稳 定可靠;
15
2、模型介绍
主要技术参数
可提高风温5~8℃; 热风炉热效率提高1 %~3 %; 减少CO2排放1 %~3 %; 废气残氧量控制小于0.2%;
掺烧高热值煤气时,可减少高热值煤气使用量50%~70% ,或同等高热值煤气量条件下达到更高热风温度,热风温度 ≥1300℃;
2014-4-23
16
3.技术特色 产品特点 采用数学模型+专家系统的控制模式,运行稳定、适用性强;
或同等高热值煤气量条件下达到更高热风温度;
谢谢!
热风炉控制数学模型介绍
目
• • • • •
录
1. 概述 2. 模型介绍 3.技术特色 4. 应用效果 5.经济效益
2014-4-23
2
1、概 述
热风炉是高炉炼铁的重要热工设备,其能耗约占高炉工序
能耗的20%。据国外公司报道,使用热风炉控制数学模型后, 热风炉热效率可提高1 % ~3 %,风温可提高5 ~ 8 ℃,因 此,提高热风炉控制精确度是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消耗的重要 手段,也是保证热风炉使用寿命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有效措 施。
2014-4-23
6
模型系统配置 模型计算机 时配工业控制计算机
视频显示
网络接口 操作系统 数据库 网络协议
21’’TFT
Ethernet adapters WindowsXP Oracle(SQL Server 2000) TCP/IP
烟气残氧分析仪 ZrO型
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系统结构图如下:
蓄热量计算模型 BFG(高炉煤气)支管流量计算模型 COG(焦炉煤气)支管流量计算模型 空气支管流量计算模型
2014-4-23 9
2、模型介绍 (2)拱顶温度控制模型 拱顶温度控制是把从燃烧开始到燃烧结束的期间分成四
个阶段进行的。各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型。从功能上拱顶 温度控制模型可分为三个子模型。
热风炉数学模型控制是热风炉关键技术之一。长期以来, 我国绝大大多数热风炉采用传统模拟控制,与国外先进控制技 术存在很大差距,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风炉数学模型控 制系统,对提高我国热风炉控制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1、概 述
现在热风炉燃烧控制方式大体分成模型控制、寻优控制、传 统的串级控制等几种,其中体流量的调节使温度达到设定值,而 热风温度的控制只能通过模型控制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寻优控 制、串级控制等主要只是针对热风炉拱顶、废气温度的控制,通 过气混入冷风来实现,有时拱顶温度过高,不但浪费燃料,还缩 短热风炉炉龄。 燃烧控制模型通过需要的热风温度来确定热风炉的蓄热量, 从而确定所需的拱顶温度,拱顶温度不一定要设定到特别高,这 样既能满足高炉对风温又能节省煤气等燃料,而且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延长炉龄。 模型计算出各气体流量后,通过以太网传送给L1级PLC,实 现燃烧控制,并能保证模型与L1级的无扰切换。同时,本系统还 能够实现报表生成、历史数据记录、蓄热量曲线显示等功能。
2014-4-23
23
5.经济效益 热风炉热效率提高1 %~3 %,即节省高炉煤气1 %~3 %。按 平均1.5%计算,年节约高炉煤气约100000*24*355*1.5%=127.8 万m3/年,合计价值127.8万m3/年*0.1元/ m3 =128万元/年; 提高风温5~8℃, 按5℃计算,每年可节约焦炭约860t/年,合 计价值69万。 减少CO2排放1 %~3 %; 掺烧高热值煤气时,可减少高热值煤气使用量50%~70%,
2014-4-23 4
1、概 述
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热风炉温度及流量 等在线过程数据动态计算各热风炉所需的空气及煤气流量,控 制热风炉的燃烧。模型要求热风炉燃烧方式是旋切顶燃式的燃 烧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混合方式,在热风炉烧炉过程中 ,根据热风温度、拱顶温度、废气温度等的变化,动态计算空 气、煤气等气体的流量,使热风炉达到所要的拱顶温度,减轻 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控制精度,保障热风炉安全,从而确 保热风温度满足高炉的要求,且节约能耗。
(4)一级(L1)控制系统与模型控制系统无缝切换
。
2014-4-23 22
4. 应用效果 (5)控制模型功能完善,实现无人工干预全自动烧 炉,烧炉过程平稳,控制精度提高,烧炉时间误差±3min 以内,烟气残氧含量在0.20%以下,热风温度±4℃以内 。减少了煤气成分、压力波动造成煤气过剩或不足,煤气 燃烧更完全。 (6)经折算,1750高炉热风炉平均单位鼓风煤气消 耗量投用模型比未投用模型减少1.13%,一座高炉每天减 少煤气消耗34254Nm3/d,每年减少煤气消耗约 1216×104Nm3/a,煤气价格按0.09元/ Nm3计算,每年节 省煤气价值人民币110万元/年。
2014-4-23
17
3.技术特色
技术创新点
中冶京诚自主研发的热风炉控制数学模型具有鲜明的创新特 点,不仅在国内填补了技术空白,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相对领先 的水平。 创新点之一:采用“数学模型+专家系统”的控制模式,针对 热风炉控制大滞后、非线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采取了以热焓控 制及温度曲线趋势控制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使控制系 统工作稳定,不至于波动及过调。通过建立数据库、编制各种规 则,在检测数据不完善或检测设备故障情况下,也能保证系统运 行,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 创新点之二:植入高热值煤气分时燃烧控制模型(专利技术 ),可降低高热值煤气使用量50%~70%,或者在同等高热值煤气 量条件下达到更高热风温度。从而缓解钢铁企业高热值煤气供应 紧张的局面。
系统维护功能:温度设定值、送风模式、模型参数、设备 参数的管理等
离线数据显示功能:对烧炉历史过程的回放,以图表和数
字形式动态显示气体流量、温度、蓄热量等计算结果,方便 分析生产情况。
2014-4-23 12
2、模型介绍
2014-4-23
13
2、模型介绍
2014-4-23
14
2014-4-23
2014-4-23
18
3.技术特色
创新点之三:该数学模型不仅具备全过程显示、长时间数 据采集与分析、图像及曲线实时绘制等常规功能,还具备一 定管理功能,可以对一定周期内的热风炉风温波动水平、热 风炉热效率水平等进行评价,供管理人员对热风炉操作进行 评估,这些功能是其他控制系统所不具备的。
创新点之四:设计了在全厂煤气供应不足时使用的优化烧
2014-4-23
7
模型结构
2014-4-23
8
2、模型介绍 模型组成 本热风炉燃烧模型中包含气体流量计算模型,拱顶温度控制 模型,废气温度控制模型,高热值煤气分时燃烧控制模型。 (1)气体流量计算模型
把从燃烧开始到燃烧结束分成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使用不 同的模型。从功能来看可分成如下四个子模型。
2014-4-23
5
模型结构 热风炉动态控制由热风炉控制模型工作站结合L1级PLC完成
。 通过各切断阀和调节阀实现热风炉燃烧、换炉及送风控制。 热风炉采用电仪一体化控制系统, 一级(L1)系统由电气、仪 表控制系统组成基础自动化级,二级(L2)由热风炉控制模型工 作站结合L1级控制系统完成热风炉动态控制。 控制系统置于热风炉电气室,HMI置于高炉中控室,集中在 高炉中控室内进行监视、操作和控制。
(3)废气温度控制模型
废气温度控制是把从燃烧开始到燃烧结束的期间分成三 个阶段进行的。各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型,从功能上废气4-4-23
10
2、模型介绍 (4)高热值煤气分时燃烧控制模型
2014-4-23
11
2、模型介绍 模型平台软件功能 模型功能: 气体流量计算、拱顶温度控制模型、废气温度 控制模型、高热值煤气分时燃烧控制模型。 数据通信:完成模型计算机与L2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进程 管理。 显示功能: 监测和计算数据的画面显示;燃烧模型相关的 报警管理。
掺烧高热值煤气时,可减少高热值煤气使用量50%~70%,或同 等高热值煤气量条件下达到更高热风温度;
具备全过程显示、长时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图像及曲线实时绘 制等常规功能和基本管理功能,可评价周期内热风炉风温波动水 平、热风炉热效率水平; 优化烧炉,提高烧炉效果,减少管网煤气流量波动。 实现自动燃烧控制,全程热焓监控及拱顶温度、废气温度管理 ,成功地替代了一级人工燃烧控制。
炉模型,可提高烧炉效果,减少管网煤气流量波动,提高废 气温度。
2014-4-23
19
4. 应用效果 攀钢西昌热风炉控制数学模型应用情况 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共建设3座1750m3高炉,每座 高炉配置3座中冶京诚旋切式顶燃热风炉。 1号高炉于2012年3月投产,相配套的热风炉L1级部分同 步投入运行,2012年11月L2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自 动燃烧控制,全程热焓监控及拱顶温度、废气温度管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