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心理学考博习题汇总
北师大《心理学研究方法》博士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2-2011)

北师大《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1研究课题的确定1.1研究课题的论证1.从你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中选择一个研究课题,撰写一份简要的课题论证报告。
25分(2002,2003)课题论证是对拟研究的课题的价值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预测和评价。
就其主要内容来说,一般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A研究目的和意义;B研究现状及不足;C本研究的创新;D研究方法:设计、被试、材料和程序、统计分析;E可预测的成果;F研究的可行性:已具备的条件(自身和研究队伍水平、能力,设备、经费)2研究设计2.1定性研究1.在质性研究中,有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弊端?如何处理质性数据?8分(2002,2006)质性研究是非定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经常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解释和建构。
其特点有: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侧重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意义;倾向于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不仅注重对结果和产品的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由于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以人的语言、行动为主要数据来源,亦即质性数据收集,所以必然常常使用访谈法(常用半结构访谈)、观察法(常用参与式观察)、质性个案研究、档案分析。
由于访谈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访问者搜集的资料,形成的意见看法等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被访问者的影响。
访谈法收集到的资料的质量好坏常常取决于访问者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访问技巧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访谈过程的有效控制。
对于尖锐、敏感和隐私问题,被访问者一般不愿当面回答,或者不作真实回答,这些都会对访问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与其它调查方法相比,访问调查的费用较高,费时较长,需要的人力较多,因而限制了它的规模。
由于观察是研究者以局內人的角色进入研究情境,因此搜集的资料,形成的意见看法等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被观察者的影响。
同时,由于观察者在场,使得被观察者的言行表现与平时不一样。
北师大考博5复习题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原则(客系理教伦)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5)伦理性原则因果分析的意义是什么?在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分析又哪些特点? 因果关系验证的关键条件是什么?(1)心理学研究的一项中心任务,就是对各种变量与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往往要求恒定或控制某些情境条件与变量,以便使所研究的因果关系能明确地显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说,实验就是检验因果关系的手段.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以因果关系分析的水平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项研究的变量及因果关系明确,就认为该研究有较好的效度.(2)因果关系的特点a.可检验性b.层次性c.复杂性d.动态特点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各自有何特点?理论评价的标准是什么?(1)归纳理论:把数据反映出来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减验理论的预测机能理论: 综合前两种模型: 类比/ 范围有限(2)简洁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因果模型的构建应满足哪些条件? 步骤?(1)条件●规范的理论陈述●因果关系的理论假设●明确的因果顺序和因果方向●自抑式函数方程●明确的理论边界●模型的稳定性(2) 步骤●提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实际数据与结构模型相拟合操作定义的作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定义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
作用1.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3.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4.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5.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原则1.对称性原则:与抽象定义的内涵相对称2.独特性原则设计方法1.方法与程序描述法2.动态特征描述法3.静态特征描述法无关变量的主要类别?如何控制无关变量?1、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2、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3、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无变量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无关变量5、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1、消除法2、恒定法与平衡法3、统计控制法心理学研究设计包括哪些主要步骤? 完整的研究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一)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1.课题的选择(1)课题的类型(2)课题选择的标准①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②所研究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明确具体③具有通过实际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2.概念和构思3.常见的变量(1)自变量, 中介变量和因变量(2)干涉变量4.变量的操作定义(二)确定研究设计1. 研究设计的目的和控制原则目的: 回答所研究的问题控制研究中的变异量原则:使系统变异最大控制外源的系统变异使误差变异最小2. 研究设计的标准(1)研究设计回答了研究问题并准确地检验假设(2)研究设计通过不同程度的随机化,较严格的控制自变量(3)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内,外部效度3. 研究的计划,包括(1)研究目的和理论框架(2)以往研究的考察(3)研究的设计与方法(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1. 研究的方法需要考虑(1)被试的取样方法(2)实验处理的方法(3)收集数据的方法(4)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2. 研究的过程(四)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1.单一研究的局限性2.作结论时的决策差误:I类差误_从样本的统计结果推理诸变量间存在某种关系而实际上没有关系II类差误_从样本推论变量间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存在关系.3.研究的结果与理论的发展4.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元分析有何特点(定全普)?步骤(检分测评)?特点: (1)元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2)元分析是一种全面的评价(3)元分析寻求普遍性的结论步骤: (1)检索研究文献(2)分类与编码(3)测定研究结果(4)分析与评价现场研究有哪些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一)边界特点1.变量强度 2. 变量变化范围3.变量操纵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二)结构特点1.时间结构 2.自然单元 3.复杂性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有何异同?1、前实验是最为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没有控制,因而效度很低,通常被称为非实验设计。
北大心理学考试真题答案

北大心理学考试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活动B. 生理活动C. 社会行为D. 物理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领域?A. 认知过程B. 潜意识C. 学习过程D. 社会互动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答案:D4. 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而发生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5. 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皮亚杰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人格的特质理论?A.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B.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C.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D.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答案:D7. 哪个量表是用于评估个体的焦虑水平?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B. 贝克抑郁量表C.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D. 艾森克人格问卷答案:C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需求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9. 哪个概念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条件反射B. 观察学习C. 社会学习D. 经典条件作用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试B. 人格测试C. 能力测试D. 生理测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经济学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动机答案:A, B13. 以下哪些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A. 动机B. 环境C. 遗传D. 社会文化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A. 认知重塑B. 行为修正C. 情绪调节D. 药物治疗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是人格评估的方法?A. 投射测试B. 自我报告问卷C. 观察法D. 神经影像学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北师大心理学考博真题(研究方法)

回忆一1、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有何统计意义,在统计检验中为何会用到标准差。
2、正态分布的特征是什么,统计检验中为何经常要将正态分布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
3、在调查研究中,如果取样范围比较狭小,如研究中国儿童的问题,只在大中城市取样,一般会对相关研究的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4、学习的智力和学习成绩高度相关,能否以为智力的测验分数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不能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怎样建立具体的预测。
5、某单位在两地招考新生,使用了同一测验工具,但因阅者对评分标准理解不一致,致使两地考生的平均分相差很大,重新评分已不可能,能否对分数加以统计处理,以便解决这一问题,使录取更为公平6、在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若将相关样本误做作独立样本处理,对差异的显著性有何影响?若将相关样本误做作独立样本处理,将加大结果误差。
由统计公式可以看出:所计算的标准误将大于实际的标准误,Z值将小于实际的Z值,进而将原本应是差异显著的两个样本处理为差异不显著。
7、为何要做区间估计,怎样对平均数作区间估计。
8、为何调查研究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确实因果关系?既如此,调查研究有何意义?9、测验为何要标准化,怎样保证测验的标准化?10、2002年月10月29日,《江南日报》发布中华人才网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南京职工的人均月薪收已达2690元,有人认为这一结果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你怎样看待这个结果?试分析高估的原因。
11、抽样调查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需要控制哪些环节?12、测验分数为何要合成?说明合成测验分数的主要方法。
13、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14、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15、阐述心理学设计中平衡误差的方法。
16、阐述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在表象心理旋转中,如何运用减数法的原理获得表象心理旋转的速度。
回忆二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为什么有时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纵向研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评价一篇研究报告(心理科学,2002.5孟祥芝的文章:中文读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写一个课题论证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1人,下设心理学专业,分为7个方向,分别是基础心理学,导师有陈宝国、唐萤仪和张学民;刘嘉的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导师有陈英和、方晓义、寇彧、李庆安、林崇德、林丹华、王大华和邹泓;社会心理学,导师有唐萤仪、刘力和许燕;心理测量学,导师有刘红云和辛涛;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导师有伍新春和姚梅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导师有侯志瑾、刘翔平和王建平。
招生人数少于招生导师数,最终录取结果由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
刘红云、辛涛另各有1个“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招生名额。
二、考试的科目心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116心理学专业一③3172心理学专业二三、导师介绍陈宝国: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萤仪:博士,心理学系教授(兼职)。
张学民:博士,基础心理学与应用认知心理学教授刘嘉,教授,院长陈英和:博士,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授方晓义:博士,教授,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林崇德:教授,博士,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邹泓: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刘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许燕: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刘红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测量与评价专业获博士,教授辛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博士伍新春: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姚梅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导师,教授侯志瑾:博士,教授刘翔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平: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副主任,教授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北师心理学考博习题汇总修订版

北师心理学考博习题汇总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005认知心理学一、简答1、什么是Stoop效应它说明什么问题2、3、图式及其作用4、系列位置效应的分析5、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产生式系统二、以一个“心理旋转”实验为例,说明它在心理研究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其产生对智力研究有何影响四、试分析问题解决中的不同策略,并指出你认为应用较广又较有效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简答1、说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有何不同。
答:中介变量是指位于两个变量之间的、被用来解释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调节变量是指其系统变化可以改变其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
在心理学研究中,中介变量涉及能否正确解释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调节变量涉及能否真实地揭示变量之间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的关系等问题。
2、以下两位学者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上各有什么重要贡献:卡特尔,加德纳答:J.M卡特尔于1890年第一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概念,同时他为了评量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测验,这些测验是19世纪最后10年中各类心理测验系列的典型代表,它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从另外的途径探索测验智力和其他心理特质的差异。
R.B卡特尔编制了一个经典的人格测验,即16PF,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提出了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加德纳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为智力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
3、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我国自考属于哪种性质的测验答: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考察被试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中。
因此,被试在这类测验上所得的分数单独来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必须把它放到被试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估被试的能力水平。
这一团体即常模团体,常模团体在测验中的分数分布就是这类测验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常模。
北京师范大学考博真题(心理学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博真题一、〔25分〕“中学生认知能力测验的编制及北京地区常模的建立”是一篇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请重点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它进行评析。
二、〔30分〕从你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中选择一个研究课题,撰写一份简要的课题论证报告。
三、〔25分〕谈谈你对发展心理学中“定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的认识。
四、〔20分〕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解释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博真题一、〔10分〕问答题1.〔5分〕一个横断研究的结果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收入显示逐渐增加,在45-50岁时收入最多,然后收入又逐渐减少。
而追踪研究的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被试的收入都是不断增加的。
为什么横断研究的结果和追踪研究的结果不一致?2.〔5分〕纵向研究可以向我们描述随着年龄增长,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过程。
纵向研究只有满足那些条件才能真正测量到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过程?二、〔25分〕评析题给出一份研究报告:中文读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孟祥芝,心理科学,2002.5的文章。
请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评析“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一文。
三、〔25分〕应用题从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撰写一份简要的课题论证报告。
四、〔40分〕论述题1.〔20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比较儿童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研究的异同2.〔20分〕阐述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他们三者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博真题一、判断题〔12分〕1、分半信度的信度调整之后,信度变大2、检验内容信度的方法有专家评定3、运用投射测验的TAT二、简答题〔30分〕1、什么是反应时,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
2、什么是准实验设计,举例说明。
3、为什么心理测量十分重视信度、效度。
北大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哪三个部分组成?A. 自我、本我、超我B. 认知、情感、行为C.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知觉B. 思维C. 情绪D. 呼吸答案:D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归属与爱的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5. 以下哪个是正强化的例子?A. 惩罚B. 奖励C. 消退D. 负强化答案:B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费斯汀格答案:D7. 以下哪个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避免C. 情绪抑制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1岁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类型?A. 智力测试B. 人格测试C. 能力测试D. 物理测试答案:D10.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主要研究刺激-反应的关联,如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强化或削弱作用,如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判断,会影响其动机、情感和行为。
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越有可能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3. 解释认知失调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产生的不舒适感。
北师大考博2003博士考题(认知发展和研究方法)

2003博士考题
认知发展
1、Sternberg说,西方智力理论的新进展中有五种智力理论,(五个理论罗列在题目中)你熟悉吗?请简要评价。
2、李其维在北师大心理学院成立时作学术报告时说:“现在随着神经科学与生理科学的兴起,有一些人热衷于研究脑科学,甚至有一些人“迷失”于脑科学中。
请评价该观点。
3、林崇德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突破口”,请简要评价。
4、如果你考上博士,你能否用三年的时间设计一个纵向研究关于认知发展的实验?
研究方法
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为什么有时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5分)
2、纵向研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分)
3、评价一篇研究报告(心理科学,2002.5孟祥芝的一篇文章:中文读写能力及其影
响因素研究)(25分)
4、写一个课题论证报告。
(25分)
5、认知发展研究与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异同。
(20分)
6、描述研究、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2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真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描述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A.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基因表达理论2. 下列哪个是描述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A. 皮亚杰理论B. 阿德勒理论C. 爱滋维金德理论D. 霍夫丁克理论3. 人的动机是指什么?A. 引起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B.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C. 人们对目标的追求和选择D. 人的心理个性的体现4. 下列哪个是描述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A. 阿德勒理论B. 策略理论C. 统计学理论D. 弗洛伊德理论5. 心理治疗主要是为了什么?A. 病人的精神安慰B. 增加病人的知识储备C. 帮助病人认识自我D. 探索病人的潜意识二、简答题1. 请解释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本无条件引起反射行为的刺激,经过与另一个刺激同时或先后出现多次后,能够独立引起某种反射行为的现象。
它是一种由特定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学习形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条件反射主要包括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射四个要素。
2. 请说明社会认知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是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影响。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认知和评估,个体能够学习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认知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交互中是如何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
3. 请解释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心理治疗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和反馈机制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内部的心理过程所决定。
在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理论被应用于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刺激和反馈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行为疗法包括系统性脱敏、暴露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它们都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原则,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条件来治疗心理问题。
4. 请解释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儿童教育的启示。
北师大心理考研题库答案

北师大心理考研题库答案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心理学考研题库涵盖了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和答案示例,以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哪三个结构组成?A.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 认知、情感、意志C. 自我、超我、本我D. 感知、记忆、思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A. 个人兴趣B. 成就需求C. 外部奖励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它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其信念或行为,使之一致。
四、论述题1. 论述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高情绪智力的个体通常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从而在社会适应中表现出更高的能力。
情绪智力与领导力、团队合作、冲突解决等社会技能密切相关,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幸福都有积极影响。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北师大心理考研题库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题库和教材为准,进行复习和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考博专业课真题分数线报录比

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1人,下设心理学专业,分为7个方向,分别是基础心理学,导师有陈宝国、唐萤仪和张学民;刘嘉的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导师有陈英和、方晓义、寇彧、李庆安、林崇德、林丹华、王大华和邹泓;社会心理学,导师有唐萤仪、刘力和许燕;心理测量学,导师有刘红云和辛涛;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导师有伍新春和姚梅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导师有侯志瑾、刘翔平和王建平。
二、考试的科目心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116心理学专业一③3172心理学专业二三、导师介绍伍新春: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姚梅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导师,教授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唐萤仪、刘力、许燕社会心理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唐萤仪、刘力、许燕社会心理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1人,下设心理学专业,分为7个方向,分别是基础心理学,导师有陈宝国、唐萤仪和张学民;刘嘉的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导师有陈英和、方晓义、寇彧、李庆安、林崇德、林丹华、王大华和邹泓;社会心理学,导师有唐萤仪、刘力和许燕;心理测量学,导师有刘红云和辛涛;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导师有伍新春和姚梅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导师有侯志瑾、刘翔平和王建平。
招生人数少于招生导师数,最终录取结果由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
二、考试的科目心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116心理学专业一③3172心理学专业二三、导师介绍刘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许燕: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北师心理学考博试题汇总

北师心理学考博试题汇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2005认知心理学一、简答1、什么是Stoop效应?它说明什么问题?2、图式及其作用3、系列位置效应的分析4、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产生式系统二、以一个“心理旋转”实验为例,说明它在心理研究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其产生对智力研究有何影响?四、试分析问题解决中的不同策略,并指出你认为应用较广又较有效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简答1、说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有何不同。
答:中介变量是指位于两个变量之间的、被用来解释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调节变量是指其系统变化可以改变其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
在心理学研究中,中介变量涉及能否正确解释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调节变量涉及能否真实地揭示变量之间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的关系等问题。
2、以下两位学者在心理测量学的发展上各有什么重要贡献:卡特尔,加德纳答:J.M卡特尔于1890年第一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概念,同时他为了评量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测验,这些测验是19世纪最后10年中各类心理测验系列的典型代表,它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从另外的途径探索测验智力和其他心理特质的差异。
R.B卡特尔编制了一个经典的人格测验,即16PF,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提出了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加德纳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为智力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
3、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我国自考属于哪种性质的测验?答: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考察被试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中。
因此,被试在这类测验上所得的分数单独来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必须把它放到被试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估被试的能力水平。
这一团体即常模团体,常模团体在测验中的分数分布就是这类测验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常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试题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试题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A.赫尔巴特 B.赫尔巴特 C.桑代克 D.卡普切列夫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5.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 廖世承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7.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 D.奥苏伯尔——认知法现说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A.气质 B.性格 C.自我调控系统 D.图式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A.匈牙利 B.瑞士 C.瑞典 D.美国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A.乌申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柯尔伯格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列昂捷夫 C.鲁利亚 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国行为主义 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 D.德国行为主义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八个阶段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 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 D.友爱亲密与孤独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A.德国的赫尔巴特 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柯尔伯格 D.德国的柯尔伯格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好孩子水平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北师大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交焦虑测评题目:1) 当与陌生人交谈时,您是否感到紧张和不自在?2) 是否避免与他人交谈,特别是在社交场合?3) 社交场合中,您是否担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的评价和批评?4) 您是否常常担心自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或行为?5) 在社交互动中,您是否感到自己的身体会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6) 是否经常担心自己会说出令人尴尬或愚蠢的话?7) 是否认为他人会对您的智力或谈话能力产生负面评价?8) 在社交活动中,您是否害怕吸引太多他人的关注?9) 是否担心自己会因为内向或害羞而被别人误解?10) 您是否常常回避或取消社交活动,以避免不适或压力?答案分析:以上是常见的社交焦虑测评题目,社交焦虑是一种心理状况,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担心、害怕及回避。
回答题目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如果您对多个问题回答"是",可能表明您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
如果您对所有问题回答"是",建议您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和帮助。
2. 压力测试题目:1) 在工作或学习中,您是否感到经常处于紧张状态?2) 是否经常感到疲劳,缺乏精力?3) 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是否有负面的评价?4) 是否难以入睡或容易醒来并难以入睡?5) 是否对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下降,丧失对活动的乐趣?6) 是否经常出现焦虑、紧张或不安的情绪?7) 是否容易发怒、躁动或不耐烦?8) 是否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9) 是否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例如头痛、胃痛等)?10) 是否出现食欲和体重变化?答案分析:以上是常见的压力测试题目,压力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况,过高的压力可以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回答题目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如果您对多个问题回答"是",可能表明您正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下。
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年试题

1995年试题: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一.解释1.注意衰减函数2.马赫带3.颜色颉抗理论4.自我同一性5.记忆的非定义理论6.人格统合7.集体无意识8.成就动机二.填充1.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班特于 1958 年提出了注意的 ___ 理论 , 该理论强调信息选择具有 __ 的性质 .2.外侧膝状体细胞的感受野呈 __ 形 . 其 ___ 与 ___ 具有对抗的性质 .3.遗忘的理论主要有哪三种理论 .4.音位是指 ________5.个性的动力系统有 __________6.认知方式有 _________三.回答问题1.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扼要叙述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历史 , 并作评价3.试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4. 举例说明自我在个体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比较性组织者2.潜伏学习3.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4.普雷马克原理5.正负强化与惩罚6.内化与外化7.学会学习8.知识的掌握9.学习曲线10.有意义学习二.简答1.简述班杜拉的榜样模仿的实验2.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3.加涅的任务分析理论4.学习与行为表现的关系5.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哪些 ?三.论述1.举例说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 并加以说明2.比较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理发展理论实验心理学1.什么是操作定义 ? 并举例说明 .2.什么是双盲法 ? 并举例说明3.唐德斯对反应时是如何分类 ? 这一分类和现代信息加工的研究有何关系 ?4.请设计一个实验 , 检验短时记忆中的遗忘是由消退还是由干扰造成的 ?5.何谓常模参照测验 ? 何谓标准参照测验 ? 并各举两例 .6.试分析心理测量和物理测量的异同 .1994年试题: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一.解释1.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2.注意的衰减器模型3.乘方定律4.功能固看与变通5.单词识别的频率效应6.成就动机7.情绪的认知理论8.冲突9.内倾与外倾 10.性格结构二.回答问题1.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实验证据2.用人工概念的实例说明概念形成的特点3.举例说明用行为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4.举例说明情绪 . 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5.解释图中的含义及其对说明视觉现象的作用 .( 书中图 6-17 光?光效率函数 )实验心理学一.选择…. 略二.设 SN 和 N 感觉效应的分布均为正态 , 且方差相等 . 在 P(SN)=0.70 的条件下共做信号检测实验 400 次 . 结果 : 被试漏报 45 次 , 虚报3 次 . 请计算D’ 并说明含义 .三.请描述 1913CIE 色度图 , 并在图上说明什么是光?轨迹 , 色度坐标 , 主波长和色纯度 . 四.一位学生在某测验上的原始分数 85, 常模团体的平均分为 80, 标准差为 5, 问该生的 T 分数是多少 ?五.举例说明确定实证效度的四种主要方法 .六.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哪些分测验 ?1996年试题: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一)概念1.成就动机2.感受野3.视敏度4. 听觉的位置理论5.晶态能力6.快乐中枢7.析取概念8. 性格的行为评定方法(二)填充题1.美国心理学家S.S.斯蒂文斯用_________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2005
认知心理学
一、简答
1、什么是Stoop效应?它说明什么问题?
2、图式及其作用
3、系列位置效应的分析
4、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产生式系统
二、
三、
四、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简答
1、说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有何不同。
答:中介变量是指位于两个变量之间的、
因而得名。
中
次、水平上的关系等问题。
2
答:J.M
19世纪最后10年中各类心理测验系列的典型代表,它启发
R.B即16PF,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提出了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加德纳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为智力的研究提出新的视角。
3、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我国自考属于哪种性质的测验?
答: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考察被试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中。
因此,被试在这类测验上所得的分数单独来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必须把它放到被试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估被试的能力水平。
这一团体即常模团体,常模团体在测验中的分数分布就是这类测验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
常模。
与常模参照测验不同,标准参照测验更关心被试是否已达到某种标准或效标。
常模参照测验强调是被试的名次和比较,因而往往反映的只是被试和其他人相比的相对水平。
而标准参照测验则强调的被试对测验目标或内容的掌握程度,因而能反映出被试的绝对水平及在知识掌握上的强点与弱点,并能对被试在外在效标上的表现可直接作出解释。
我国自考属于标准参照测验。
4、什么是心理研究中变量的操作定义?请说明它与测量的信、效度的关系。
答: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给变量或指标设计出来的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有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特征。
一般说来,变量或指标越独特,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越具体,因而就能更明确无误的与其它事物、特征区分
在设计变
5、经典测量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IRT
1、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2
等测量标准误差难以满足;
具有最大鉴别力的位置;经典测量理论无法
而IRT相较项目参数估计的不变性;提供被试能力估计
被试能力和项目难度在同一量表上,为测验编制、测验分数的
二、(包括问题的提出或研究假设、研究变量、研究的步骤或程序)
三、分析题
1、请简要描述分析下属研究数据的基本思路,并说明可能获得的结论。
2、某人发明了一种英语教学的新教学方法,为了检验此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他让两个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一选取了一组对此实验感兴趣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他们的英语分级考试进行了前侧,然后对学生用新教学方法进行了6个月的训练,然后用同样的分级考试进行后测,结果发现这组学生的后测分数非常显着地高于前测分数,他认为证明了新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研究者二
选取了大学一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随机将一个班定为实验组,另一个定为控制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6个月新教学方法训练,控制组学生用原教学方法,然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同样考试,结果发现实验班同学分数并不显着高于控制组的分数,他认为新教学方法是无效的。
(1)研究者一和研究者二各采用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
研究者一使用的是一种非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研究者二使用的是真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后测设计。
(2)请对上述两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后测设计是真实验设计中运用较广的一种设计。
该设计采用了随机取样的方法,有效的控制了选择、
影响,但正因为没有前测,成熟、测验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量,然后分析前后测量分数是否具有非连续性,
时间序列
干扰的程度,
渐适应了,
列设计没有控制组,不能排除那些与自变量同时
也可能导致疲劳效应,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2006
1.
2.
3.
4.试述与语言产生和理解相关的脑区。
5.内隐记忆的特点及其研究范式。
6.自动化加工与控制加工有什么区别?研究自动化加工有什么意义?以上题目六选五
2005认知心理学博士试题模糊印象
客体优势效应
内隐记忆的生活意义
神经网络模型
认知建模
最熟悉的一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五选四,具体题目不记得了,但愿能有些用处。
2006心理学研究方法考博试题(部分)
以下题目只是题意相近,不是原题的表述,不过应当不会影响理解。
1.对你最熟悉的一种研究方法举例说明其应用(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设计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3.
4.实验统计的发展对实验设计的作用。
以上题目四选三。
5.(必选题,太长了,只说明一下出题意图)
题目中举了一项实验设计,(包括自变量的操作定义,有几个处理水平)、因变量;实验设计类型,如果不恰当应当怎样进行统计;实验的内部效度
06年
1、T检验
还有一道质性研究的种类
因素分析如何确定因子
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还有一道关于人格测验的题目
从统计学角度比较试验设计
初试
心理学研究方法(4月14号上午8:30-11:30)
1统计检验力的定义,以及与样本容量、显着性水平、统计检验值四者之间的关系。
2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时,如何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3影响研究效度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4回归分析中的多重共线性定义、判断标准,出现这种情况的后续解决方法
5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6测验偏差的含义,在经典测量理论框架下对测验偏差的检验方法
7自行设计一个研究,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等等(感觉就是开题报告)
发展心理学(4月14
1儿童的朴素心理说(na?vetheory)的基本观点
2
3
4
出干预措施
5
6
结果预期等内容
4月16
、老师针对你的论文提问
(4月17号上午8:30-10:30)
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记忆研究的3个领域,简介其中一个领域
3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当前的研究热点是什么?
4人格心理学从什么方面来研究心理差异?
因为当时时间紧张,还有一道题忘记了,不过这些题目都还好做
专业英语(4月17号上午10:30-12:00)
注:回答问题都是英文作答
第一大部分汉译英(20个)我能记下来只有以下几个了,看书的时候多注意以下专业名词的英文翻译,应该没什么问题
程序记忆、信号检测论、模式识别、统计推论、依恋理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无条件积极关注、操作条件作用
第二大部分选择题题目太多,忘记了,只记得题目不难,嗬嗬!
第三大部分问答题艾里克森的道德发展阶段
还有两道题目,忘记了,真是不好意思,当时时间太紧张了,中午都没休息的时间,相信你肯定没问题
第四部分英译汉
给了两篇文章,长度差不多,要求翻译其中一篇
文献分析(4月17
给两篇心理学文献给予评述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网上有样题的,可以看看,熟悉以下
山东心理学研究方法
1
2
3
4研究设计。
发展心理学
1
2
3
4研究设计。
英语1听力(不是很难,每个0.5分)2单词(每个0.5分,这部分内容比较难,很难答,而且分数又比较少,建议最后再做,节省时间做后面的部分)3阅读理解(一共5篇,篇幅较长,但内容比较易懂,每个1分)4翻译句子(英译汉。
比较简单)5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