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人教版-物理介绍铅蓄电池构造
介绍铅蓄电池构造
【目的和要求】
初步认识蓄电池的构造和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仪器和器材】
铅蓄电池的极板两块(如果无新的铅蓄电池极板,可取自废铅蓄电池),两端带鳄鱼夹的红、黑导线各一条,直流电源(6伏特,可取自蓄电池、干电地或低压电源),小灯泡(1.1伏特)及其插座,玻璃容器(可使用J2353电流化学效应演示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板。
【实验方法】
1.把电解液注入玻璃容器,并介绍这是密度为1.18×103千克/米3的硫酸溶液。
2.把两电极板固定在有机玻璃板上,让学生看清楚是相同的两块铅极板,只是为了使它和硫酸溶液的接触面尽可能增大,而把极板的物质做成海绵状。
3.把铅电极浸在电解液中,并看到没有像伏打电池溶液那样的化学反应的迹象(可用幻灯投影)。
再用两导线分别把两极板和灯座两接线柱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
可见这个装置未能成为化学电源。
让学生观察了这些现象后,提出一个问题:伏打电池就是把两块导体浸在硫酸溶液中而成为化学电源的,现在的情况与伏打电池的区别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得到:伏打电池两电极用的是不同物质的导体,而现在用的是相同物质的两块极板。
最后指出,如果蓄电池经过充电,就可使这两块极板成为不同物质的导体。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电磁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铅蓄电池的构造及性能
铅蓄电池的构造及性能一、蓄电池的构造车用12V蓄电池均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的标称电压为2V,串联成12V的电源,向汽车拖拉机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格板、电极、壳体等部分组成。
1.极板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青灰色的纯铅(Pb)。
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加入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
但锑有一定的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和栅架的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的薄型极板。
另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
在每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
2.隔板为了减少蓄电池的内阻和体积,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而短路,所以在相邻正负极板间加有绝缘隔板。
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碱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以及浸树脂纸质等。
近年来,还有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脱落。
3.壳体蓄电池的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外壳应耐酸、耐热、耐震,以前多用硬橡胶制成。
现在国内已开始生产聚丙稀塑料外壳。
这种壳体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5mm,而硬橡胶壳体壁厚为10mm),重量轻,外型美观,透明。
壳体底部的凸筋是用来支持极板组的,并可使脱落的活性物质掉入凹槽中,以免正、负极板短路,若采用袋式隔板,则可取消凸筋以降低壳体高度。
2铅酸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一、铅酸蓄电池的构造汽车经常使用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由六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的电压约为2Ⅴ(充满电时为2.1V),串联后蓄电池电压为12Ⅴ。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构件要紧有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
图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1—隔壁;2—凸筋;3—负极板;4—隔板;5—正极板;6—电池壳;7—防护板;8—负接线柱;9—通气孔;10—联条;11—加液螺塞;12—正接线柱;13—单格电池盖1.极板极板(Plate)是蓄电池的核心构件,由它同意充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电能。
极板一样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形状如图2所示。
栅架(图3)是用铅锑合金浇铸而成的,活性物质(铅图2极板图3栅架膏涂料)就涂覆在栅架上。
加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改善浇铸性能。
可是锑有副作用,会加速氢的析出而加速电解液消耗。
锑还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发蓄电池自放电和栅架侵蚀,缩短蓄电池的利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多数采纳低锑合金栅架,含锑量为2%~3%。
为降低蓄电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起动性能,现代汽车蓄电池多采纳放射形栅架。
极板上的工作物质称为活性物质,要紧由铅粉、添加剂与必然密度的稀硫酸混合形成。
为避免龟裂和脱落,铅膏中还掺有玻璃纤维等牵引附着物。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
将涂上铅膏后的生极板先经热风干燥,再放入稀硫酸中进行充电便得正、负极板(图2-11)。
正极板(positive plate)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呈棕红色,负极板(negative plate)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
目前国产蓄电池极板的厚度为1.8~2.4 mm,国外多数采纳1.1~1.5 mm厚的薄型极板(正极板比负极板厚)。
采纳薄型极板可提高蓄电池的比容量和起动性能。
安装时各片正、负极板彼此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后装入蓄电池单格内便形成单格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硬橡胶槽、负极板、正极板、隔板、鞍子、汇流排、封口胶、电池槽盖、连接条、极柱、排气栓、电解液等部分构成。
正负极板
铅酸蓄电池的极板,依构造和活性物质化成方法,可分为四类:涂膏式极板,管式极板,化成式极板,半化成式极板。
涂膏式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的。
板栅的作用为支撑活性物质和传导电流、使电流均匀分布。
板栅的材料一般铅锑合金,免维护电池采用铅钙合金。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绒状铅。
隔板
电池用隔板是由微孔橡胶、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板短路;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
阻缓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防止正负极板因震动而损伤。
电解液
电解液是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作用是传导电流和参加电化学反应,电解液是由浓硫酸和净化水(去离子水)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的纯度和密度对电池容量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电池壳、盖
电池壳、盖是装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的容器,一般由塑料和橡胶材料制成。
排气栓
排气栓一般由塑料材料制成,对电池起密封作用,阻止空气进入,防止极板氧化。
同时可以将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排出电池,避免电池产生危险,使用前必须将排气栓上的盲孔用铁丝刺穿、以保证气体溢出通畅。
2。
蓄电池的结构和型号
蓄电池的结构和型号一、蓄电池的结构蓄电池由3只或6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电压约为2V,串联成6V或12 V以供汽车选用。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组成。
其结构如图1-2。
现在也有28V的。
(一)极板1.功用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
极板分正、负极板两种。
2.组成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结构见图1-3。
(1)栅架由铅锑合金浇铸而成。
结构见图1-4。
锑可以提高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
但是锑会加速氢的析出而加速电解液的消耗,还会引起蓄电池自放电和栅架腐烂,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目前,多采用铅—低锑合金栅架或铅—钙—锡合金栅架。
为降低蓄电池内阻,改善启动性能,现代汽车蓄电池采用了放射型栅架。
见图1-5。
(2)活性物质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深灰色3.极板组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可得到2V左右的电动势,为增大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
见图1-6。
注意:因为正极板的强度较低,所以在单格电池中,负极板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是每一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保持其放电均匀,防止变形。
(二)隔板1.功用在正负极板间起绝缘作用,使电池结构紧凑。
2.特征(1)隔板有许多微孔,可使电解液畅通无阻。
(2)隔板一面平整,一面有沟槽,沟槽面对着正极板,且与底部垂直,使充放电时,电解液能通过沟槽及时供给正极板,当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脱落时能迅速通过沟槽沉入容器底部。
(三)电解液由纯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加入每个单格电池中。
电解液应符合标准,含杂质会引起自放电和极板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寿命。
(四)外壳壳体用于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
外壳应耐酸、耐热、耐振动冲击。
外壳由橡胶外壳和聚丙烯塑料两种,普遍采用的是塑料外壳,其有壳壁薄、质量轻、易于热封合、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一、蓄电池得功用蓄电池种类较多,根据电解液不同,有酸性与碱性之分。
由于铅酸蓄电池内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内能供给较大得起动电流,而且结构简单,价格较低,所以在汽车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
蓄电池为一可逆直流电源,在汽车拖拉机上与发电机并联,它得主要作用就是: (1)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与点火装置供电。
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在短时间内(5~10s)给起动机提供强大得起动电流(汽油机为200~600A。
柴油机有得高达1000A)。
(2)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发动机处于低速时,蓄电池向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向交流发电机供给她激励磁电流。
(3)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共同向用电设备供电。
(4)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可将发电机得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
(5)蓄电池还有稳定电网电压得作用。
当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向整个系统提供电流。
蓄电池起稳定电器系统电压得作用。
蓄电池相当于一个较大得电容器,可吸收发电机得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
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蓄电池得构造车用12V蓄电池均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得标称电压为2V,串联成12V得电源,向汽车拖拉机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格板、电极、壳体等部分组成。
1.极板极板分为正极板与负极板两种。
蓄电池得充电过程就是依靠极板上得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硫酸得化学反应来实现得。
正极板上得活性物质就是深棕色得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得活性物质就是海绵状、青灰色得纯铅(Pb)。
正、负极板得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得栅架上,加入锑得目得就是提高栅架得机械强度与浇铸性能。
但锑有一定得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得自行放电与栅架得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得使用寿命。
负极板得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得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得薄型极板。
蓄电池的结构型号及工作原理附件
教案正页序号 1课程_汽车电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刘佳学习活动一:蓄电池的结构与型号一、蓄电池的功用与分类1.蓄电池的功用蓄电池是汽车上的两个电源之一,它是一种可逆直流电源,在汽车上与发电机并联,共同向用电设备供电。
在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主要由发电机供给,而蓄电池的作用是:①发动机启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仪表系统及发电机磁场供电。
②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向用电设备供电。
③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
④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它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
另外,蓄电池还相当于一个容量很大的电容器,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设备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吸收电网中随时出现的瞬间过电压,以保护用电设备尤其是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这一点对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现代汽车是非常重要的。
发动机工作时绝不允许将发电机与蓄电池脱开,因为这样会引起极高的浪涌电压,将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和电子装备烧毁。
2.蓄电池的分类蓄电池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的电解液的成分划分有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按电极材料可分铅蓄电池和铁镍、铬镍蓄电池;按用途不同可分汽车用蓄电池、电瓶车用蓄电池、电讯、航标用蓄电池等。
目前,汽车上广泛用的是铅酸蓄电池,汽车上所使用的蓄电池必须能满足启动发动机的需要,即短时间内(5~10s)可供给起动机较大的电流(一般为200~600A)这种蓄电池通常称为启动型蓄电池。
本单元我们主要探讨的是铅酸启动型蓄电池。
二、蓄电池的结构与型号1.蓄电池的结构启动型铅酸蓄电池外形与构造如图1—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蓄电池一般由六个单个电池串联而成。
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夜、外壳、联条、极桩等组成。
1.电池壳、2.正极桩、3.加液孔盖、4.电池上盖、5.负极桩、6.负极板组、7.正极板组、8.隔板、9.负极板、10.正极板图1.1 铅蓄电池的外形与构造(1)极板极板为蓄电池的核心构件。
蓄电池种类及型号解释
蓄电池种类及型号解释
蓄电池的种类和型号解释如下:
1.铅酸密封蓄电池:铅酸密封蓄电池由正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
电池槽及连接条(或铅零件)、接线端子和佩排气阀等组成。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是带有栅格结构的铅栅格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
2.免维护蓄电池:普通蓄电池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组成,电解
液是硫酸的水溶液。
国家规定蓄电池型号的含义有6表示由6个单元格电池组成,每个单元格电池电压为规定的2V,即额定电压为12V;Q表示蓄电池的用途;W表示免维护蓄电池;45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45Ah。
3.蓄电池型号中数字后面还有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其中A表示
干荷型蓄电池、M为摩托车用蓄电池、JC为船舶用蓄电池、HK 为航空用蓄电池、D为电动车用蓄电池、F为阀控型蓄电池;若在型号后面加D表示低温启动性能好,如6-QW-45D;若在型号后加HD表示高抗震型,如6-QW-110HD;若在型号后面加DF表示低温反装,如6-QW-165DF。
以上就是蓄电池的种类和型号解释,仅供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到汽车相关网站查询或询问专业人士。
铅酸电池组成
1.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电池盒组成。
2. 正极是由正极活性材料(通常是铅二氧化物)制成的,它是电池的核心部分,负责释放电子。
3. 负极是由铅制成,其作用是接受正极释放出的电子,同时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反应,形成硫酸铅,实现电流的闭路传递。
4. 电解液是由稀硫酸和水混合而成的,它起着传递离子的作用,同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5. 电池盒是用来容纳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它通过密封和固定电池内部组成部分,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6. 除了上述的组成部分外,铅酸蓄电池还包括一些其他配件,如连接线和外壳等。
7.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正极材料在充电时被还原成铅,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也被还原成水。
而在放电过程中,铅活性物质在与负极反应的同时,硫酸又会被氧化还原为硫酸。
通过这种化学反应,电子在正负极之间传递,从而产生电流。
铅酸蓄电池结构图文分析
铅酸蓄电池结构图文分析1. 铅酸蓄电池结构铅酸蓄电池结构如图3-2所示,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接线端子、隔板、安全阀、电解溶液、跨桥、电池盖、接头密封材料及附件等部分组成。
图3-2铅酸蓄电池的结构(1)正负极板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青灰色的纯铅(Pb)。
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加入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
但锑有一定的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和栅架的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mm~1.5mm的薄型极板。
另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
在每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
(2)隔板为了减少蓄电池的内阻和体积,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而短路,所以在相邻正负极板间加有绝缘隔板。
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碱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等。
近年来,还有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脱落。
(3)电池槽和电池盖蓄电池的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外壳应耐酸、耐热、耐震,以前多用硬橡胶制成。
现在国内已开始生产聚丙稀塑料外壳。
这种壳体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5mm,而硬橡胶壳体壁厚为10mm)、重量轻、外型美观、透明。
壳体底部的凸筋是用来支持极板组的,并可使脱落的活性物质掉入凹槽中,以免正、负极板短路,若采用袋式隔板,则可取消凸筋以降低壳体高度。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构造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构造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
构成铅蓄电池之主要成份如下:阳极板(过氧化铅.PbO2)---> 活性物质(黄褐色)阴极板(海绵状铅.Pb) ---> 活性物质(铅灰色)电解液(稀硫酸) ---> 硫酸(H2SO4) + 水(H2O)电池外壳隔离板其它(液口栓.盖子等)DZM系列电池构造图一、铅蓄电池之原理与动作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O2+2H2SO4+Pb ---> PbSO4+2H2O+PbSO4(放电反应)(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SO4 + 2H2O+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硫酸铅) (水) (硫酸铅)1. 放电中的化学变化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
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
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2. 充电中的化学变化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此时应以纯水补充之。
二、电动车用蓄电池的构造电动车用蓄电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高性能◎耐震.耐冲击◎寿命长◎保养容易由于玻璃纤维管式铅蓄电池是累积多次实验结果而制成,故具有多项优点。
蓄电池
3、快速充电
• 定流和定压充电的时间长,消耗的电能多,给使用 带来不方便。利用快速充电,完成一次初充电,只需5小 时左右;完成一次补充充电约1小时左右。
快速充电 具有充电时间 短、空气污染 小、节省能量 和去硫化效果 明显等特点, 已被广泛应用。
二、充电种类
• • 新蓄电池、使用中的蓄电池及修复后的蓄电池等,
• 定流充电的特点:定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充 电电流,但充电时间长,而且需要经常调节充电电流。一般适用于新蓄 电池和故障修复蓄电池的初充电。
2、定压充电
• 在充电过程中,始终保持充电电压不变的充电方法 称为“定压充电”。
定压充 电时,可以 将相同电压 值的蓄电池 并联起来一 起充电。
9. 电池保存中请一个月 补充电1次。
10. 严禁大电流长时间 充电。
11.普通充电液温不应高 于45℃。
12.串联充电是最常用的 连接方式。
13. 液面降低后,请及时补 14. 严禁儿童触摸。 充蒸馏水至最高液面线。
15. 装车时应先接正极后 16. 拆卸时应拆负极后拆 接负极,避免打火危险。 正极,避免打火危险。
类型和特征 Q—起动型 A—干荷电式 W—免维护式
单格蓄电池个数
例如:
6-QA-105
6-QAW-100
蓄电池工作原理
一.蓄电池工作原理 • 蓄电池一种化学电源,充电和放电过程是可逆的化学反应 1. 电动势的建立
在正极板 处,PbO2与 硫酸作用而生 成带正电荷的 铅离子(Pb4+) 沉浮在正极板 上,使正极板 具有约2V的正 电位。
4.
壳体 壳体采用耐酸、耐热和耐震 的硬橡胶或聚丙稀塑料制成整体 式结构,壳体内分成6个互不相 通的单格,每个单格内装有极板 组和电解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 池。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组、负极板组、隔板、容器和电解液等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1.极板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由纯铅制成,上面直接形成有效物质,有些极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上面涂以有效物质。正极(阳极)的有效物质为褐色的二氧化铅,这层二氧化铅由结合氧化的铅细粒构成,在这些细粒之间能够自由地通过电解液,将正极材料磨成细粒的原因是可以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减小蓄电池的内阻。负极(阴极)的有效物质为深灰色的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者,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为了获得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下图所示: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就形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要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2.隔板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板,以防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这种隔板上密布着细小的孔,既可以保证电解液的通过,又可以阻隔正、负极板之间的接触,控制反应速度,保护电池。隔板有木质、橡胶、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等数种,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3.容器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通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容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容器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容器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4.电解液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浓硫酸而成的。它的密度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时为1.200~1.300g/cm3。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危害铅酸蓄电池的任何杂质。电解液的作用是给正、负电极之间流动的离子创造一个液体环境,或者说充当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相对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高蓄电池容量,但相对密度过大,则黏度增加,反而降低蓄电池容量,缩短使用寿命。应根据当地最低气温或制造厂家的要求选择电解液相对密度。5.加液孔盖加液孔盖用橡胶或塑料制成,旋在电池盖的加液孔内,如下图:加液孔盖上有通气孔,可使蓄电池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应经常保持畅通,使蓄电池内部的氢气与氧气排出,防止蓄电池过早损坏或爆炸。6.联条由于蓄电池各单格为串联连接,因此不同极性的极柱要用联条连接起来。联条用铅锑合金铸成,有外露式、跨桥式和穿壁式三种,前者用在硬橡胶外壳和盖上,后两者用在塑料外壳和盖上。外露式是指联条外露在蓄电池的上面;跨桥式是指联条下部在蓄电池的平面上或埋在盖下,连接部分跨接在各单格电池的中间壁上;穿壁式是指在中间壁上打孔,使极板组柄直接穿过中间隔壁将各单格电池连接起来。穿壁式联条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二)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概念1.充电充电是外电路给蓄电池供电,使电池内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操作。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过程称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为PbO2和Pb,电解液中的H2SO4不断增多,电解液密度不断上升。当充电接近终了时,PbSO4已基本还原成Pb。过剩的充电电流将电解水,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低。因此,铅酸蓄电池需要定期加蒸馏水。蓄电池充足电的标志是:(1)电解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2)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到规定值,且在2~3h内保持不变。2.放电放电是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池向外电路输出电能的过程。当铅酸蓄电池接上负载后,在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的用电设备流向蓄电池的负极,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都与电解液中的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沉附在正、负极板上。在这个过程中,电解液中的H2SO4不断减少,电解液密度不断下降。理论上,放电过程可以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被耗尽为止,但由于生成的PbSO4沉附于极板表面,阻碍电解液向活性物质内层渗透,使得内层活性物质因缺少电解液而不能参加反应,因此在使用中放完电时蓄电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只有20%~30%。因此,采用薄型极板,增加极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增大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1)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2)电解液相对密度降到最小许可值。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3.过充电过充电是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继续充电。4.自放电自放电是电池的能量没有通过放电就进入外电路,造成一定能量的损失。5.活性物质在电池放电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的物质,或者说是正极和负极储存电能的物质的统称。6.放电深度放电深度是指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放电到什么程度才停止放电。7.板极硫化在使用铅酸蓄电池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电池放电后要及时充电,如果长时间处于半放电或充电不足甚至过充的情况,或长时间充电和放电都会形成PbSO4晶体。这种大块晶体很难溶解,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导致板极硫化后充电就会变得困难。8.容量容量是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流输出的电荷,其单位常用安时(A·h)表示。9.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电解液与水的密度比值,用来检验电解液的强度。相对密度与温度变化有关。25℃时充满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值为1.265。密封式电池,相对密度值无法测量。纯酸溶液的密度为1.835g/cm3,完全放电后降至1.120g/cm3。电解液注入水后,只有待水完全融合电解液后才能准确测量密度,融入过程大约需要数小时或者数天,但是可以通过充电来缩短时间。每个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均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电池在不同的季节,电解液的密度也会不一样。大部分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在1.1~1.3g/cm3范围内,充满电之后一般为1.23~1.3g/cm3。10.运行温度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烫手,这是因为铅酸蓄电池具有很强的发热性。当运行温度超过25℃,每升高10℃,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就减少50%,所以电池的最高运行温度应比外界低,在温度变化超过±5℃的情况下最好。(三)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基本原理在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为PbO2,负极板为Pb,电解液为H2SO4。将其正、负极板插入电解液中,正、负极板与电解液相互作用,在正、负极板间就会产生约2.1V的电势。电池在完成充电后,正极板为二氧化铅,负极板为海绵状铅。放电后,在两极板上都产生细小而松软的硫酸铅,充电后又恢复为原来物质。铅酸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可逆反应理论比较复杂,目前公认的是哥来德斯东和特利浦两人提出的“双硫酸化理论”。该理论的含义:铅酸蓄电池在放电后,正、负电极的有效物质和硫酸发生反应,均转变为硫酸化合物(硫酸铅),充电时又会转化为原来的铅和二氧化铅。其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正极2PbO2+2H2SO4→2PbSO4+O2↑+2H2O负极Pb+H2SO4→PbSO4+H2↑总反应2PbO2+3H2SO4+Pb→3PbSO4+2H2O+O2↑+H2↑从以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正极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和负极的活性物质铅都与硫酸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在电化学上把这种反应叫做“双硫酸盐化反应”。在蓄电池刚放电结束时,正、负极活性物质转化成的硫酸铅是一种结构疏松、晶体细密的物质,活性程度非常高。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正、负极疏松细密的硫酸铅,在外界充电电流的作用下会重新变成二氧化铅和铅,蓄电池又处于充足电的状态。由此可知以上反应是可逆的。正是这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使蓄电池实现了储存电能和释放电能的功能。人们在日常使用中,通常使用蓄电池的放电功能,把充电作为蓄电池的维护。铅酸蓄电池在充足电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电池内化学物质的活性,而在蓄电池放电以后,如果不及时充足电,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很快就会失去活性,使电池内部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所以对太阳能蓄电池和其他用途的铅酸蓄电池,应充足电保存,并定期给电池补充电。。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人们常说的免维护蓄电池正规名称叫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它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源使用广泛。
电动车用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从外表看,有外壳、阀盖、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周边的密封材料分别用红色和黑色(或者蓝色)来表明正极和负极。
12V的电池内部分为6个独立的相互隔绝的单格,每个单格内有用各自的汇流导体连接的正极板群和负极板群。
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犹如钢筋水泥的结构,是在合金.丝的筛网状的骨架上涂敷(或者轧制)活性物质形成的:正极板上的物质是二氧化铅(Pb02),负极板上的物质是绒状铅(Pb)。
每一个正、负极板之间都隔着多孔的超细纤维物质(也有使用二氧化硅胶物质填充的),其中吸附着硫酸(H2s04)电解液,这个纤维物质(或硅胶物质)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液相传输和气相传输的通道,它和正、负极板群被紧密地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2V的电池单体。
由于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极板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氢气和氧气,当它们产生的过多并且来不及化和成水的时候就会在单格内形成压力。
为了保证蓄电池正常安全的工作,每个单格都设有自己的溢气阀,当压力过量时让气体自动逸出。
相对于电池槽里装满电解液体的富液电池而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部只蕴含着很少的电解液,属于贫液电池。
尽管如此,由于设计时电解液有一定的冗余,并且在溢气阀压力的保护下只要使用合理,由气体逸出造成的水损失极小,以至阀控蓄电池的电解液在寿命过程中基本不用补充,因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也被称为免维护蓄电池。
以上是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6个2V的单格串联成12V的电池,电动自行车就是由2个、3个或者4个这样的电池蓄电池电压是12V的。
这里所说的12V是指蓄电池的最基本参数一一标称电势(单位V)。
一个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势为2V,由6个单格串连起来的蓄电池标称电势就是12V。
电动车使用的电源一般都是用2到5个12V的蓄电池串连组成24V、36V、48V、60V电池组,这里都是指蓄电池组的标称电势,它是由蓄电池所采用活性物质的特性决定的理论值。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返回 下页
(3)电解液的配制要求:
电解液中硫酸密度高,可增强化学反应,提高 电动势。冬季还可避免电解液冻结。但密度过 高,会使极板腐蚀作用加快,缩短极板与隔板 的使用寿命。电解液的比重一般为1.23~1.30 (20℃)。气温高的地区或季节,应采用较低 密度;气温低的地区或季节,应采用较高密度。
通过互动,引起学生
学习兴趣
4 构造,正负极板构造、隔板构造、电解液成份和外壳 5 型号命名方法 6 巩固复习 7 课堂作业
12
借助动画,图片进行
教学
6
引导学生归纳出共同
点,避免死记硬背
2
提问法完成
10
课堂中完成
下页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CAI模式,对铅酸蓄电池的构造演示有很大的帮助,这是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概 述
• 1、一次电池
电池在我们生活当 中使用十分普遍,如手 电筒、矿灯、收音机中, 这些电池有很多是用过 之后便丢弃了,这类电 池我们称之为一次电池,
返回 下页
• 2、二次电池
有一大类电池,电用完之后可以进行充 电,充好电之后又可继续使用,这类电 池我们称之为二次电池,通常叫充电电 池。
下页
四、学生怎么学习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在预习时要从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电池入 手。每位学生对电池应该是很熟悉的,从手电筒中的干电池,到MP3 中的5号或7号干电池,手机中的充电锂电池,还有用于磁带放音机上 的便携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作为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到铅酸蓄电池在汽车电气设备中的 重要作用,任何汽车都离不开蓄电池。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明白这 节内容的重要性,才会自觉地学习。
铅酸蓄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构造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构成。
我简单来说明一下吧,消灭零回答。
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构造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构成。
极板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形状大多呈长方形。
工厂先将铅卷冲压成网状的格栅,再在格栅上涂上俗称“铅膏”的活性物质。
正极涂二氧化铅,负极涂海绵状纯铅。
蓄电池的充放电就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通常一整个蓄电池包含6个极板组,每个极板组由数块正负极板组成,负极板数量比正极板多一片,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块负极板之间,这样能使两边放电均匀。
特别提一句,市面上的蓄电池构造大同小异,只有铅膏的配方是各蓄电池厂家的核心机密。
格栅的网眼形状也并非都是长方形。
隔板隔板使用绝缘材料,放在相邻的正负极板之间,防止正负极板接触发生短路。
市面上一般采用塑料隔板。
电解液极板沉浸在电解液中,与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
电解液用纯硫酸与纯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一般工业用的硫酸与自来水不能用作电解液,否则会损坏极板。
外壳外壳要符合抗震、耐酸、耐热的标准。
2.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在蓄电池组装好注入硫酸后,会静止四五天,这一过程叫做“化成”。
那么在化成时,蓄电池内部进行着怎样的化学反应呢?首先来看正极板,极板上少量的二氧化铅与硫酸中的水形成了PB(OH)4,于是正极板附近存在四价铅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而PB4+集聚在极板四周,于是正极板带了正电位。
再来看负极板,极板上少量的纯铅进入了电解液中,形成了二价铅离子,而把两个电子留在极板上,使得负极板上带了负电。
在化成结束后,未充电也未放电的状态时,正极板的电动势高于负极板。
放电时的电池工作原理:在蓄电池接入负载时,由于正极板的电动势高,电流I从正极流向负极。
使得正极的电位降低,负极的电位升高。
原本负极板上的两个电子e到了正极板上。
在正极板处,PB4+遇到了两个电子e,自动-1,-1,于是PB4+变成PB2+,与硫酸中的SO42-结合成PBSO4,附在极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蓄电池
一、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化学反应 PbO2 +Pb+2H2SO4 � 说明:
�
放电 充电
2PbSO4+2H2O
蓄电池中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正极板: PbO2 ;负极板: Pb ;电解液:硫酸水溶液 放电:正极板的PbO2 和负极板的 Pb 电解液中的H2SO4减少,密度下降。 PbSO4
蓄电池:一种可逆的直流电源(即放电后经过充电能复原续 用),提供和存储电能的电化学装置 � 一、基本原理: � 蓄电池的电能是由浸在电解液中两种不同极板之间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的。 电能(释放能量) 化学能(储存能量)
� 蓄电池放电(流出电流)---化学能 � 蓄电池充电(充入电流)----电能 � 二、主要用途: � 三、种类
�外部电路继续流通,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 和Pb不断 转化为PbSO4, 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水增多。
第一章 蓄电池
放电 状态 溶解 电离 输入 电流 充电后 生成物
四、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充电电源
2 H 2O
2e PbSO4
PbSO4
Pb2++ SO42SO42- +Pb2+
2e
Pb4+
第一章 蓄电池
1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1
第一章 蓄电池
2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说明2
(3)迅速下降阶段 � 端电压由1.85V迅速 下降至1.75V。 � 电解液密度的变化情 况: � 密度直线下降。 �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 征: � 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 电终止电压。 � 电解液比重降到最小 许可值约为1.13。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内阻和充放 电特性的变化规律。 � 主要包括 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 蓄电池的内阻 放电特性 充电特性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1
� 1、静止电动势 静止电动势是指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电也不放 电),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用E0 表示。 它的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 E0 =0.84+γ25℃ γ25℃ ---为25℃时的电解液的相对密度 E0 =1.97---2.15之间
汽车电器与维修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第1章 蓄 电 池
第一章 蓄电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概
述
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的充电 蓄电池的故障及排除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新型蓄电池
第一章 蓄电池
§1 概 述
Pb4+
有沉附在极板上,使极板带正电 有与溶液中 OH-的结合生成 Pb(OH)4的倾向,
� 当两者达到动平衡时,正极板的电位约为+2V。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电动势的建立 3
� 负极板处: 金属Pb受到两方面的作用 Pb Pb Pb2+ 电解液中(极板带负电)
Pb2+有沉附于极板表面的倾向(正负电荷相吸)
第一章 蓄电池
极板组
� 极板组的作用:接受充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电能。 � 极板组的结构特点(见图) � 1、为了增大蓄电池容量将多片正极板(4-13片)和多片负 极板(5-14片)分别并联,用横板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 横板上连有电桩。 � 2、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之间插入隔板,用极板连 接条将所有的正极和所有的负极分别连接,如此组装起来, 便形成单格蓄电池。 � 3、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目比正极板多一块。
� 当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时,极板的电极电位约为:-0.1V � 结论:一个充足电的蓄电池(单格)的静止电动势E0约为2.1V。 实际测定结果为E0 =2.044V
第一章 蓄电池
充电 状态 溶解 电离 输出 电流 放电后 生成物
三、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2e 2H2SO4 PbO2
Pb2++2e Pb4++ SO42- +SO42- +2 H 2O 2e Pb2+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过程结论 1
1、蓄电池对外既不充电也不放电(不工作)时的静止电动 势大约为2伏 2、放电过程: �将蓄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的过程 �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PbO2 负极板上 Pb 电解液PbSO4 H2O PbSO4 PbSO4
活性物质减少 密度下降
�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来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 �蓄电池放电终了,极板上尚有70%--80%的活性物质没有起 作用,应该充分提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2
� 2、内电阻 � 蓄电池的内电阻为极板电阻、电解液电阻、隔板电 阻、连条和极柱电阻的总和,用R0表示。 � 蓄电池的内电阻大小反映了蓄电池带负载的能力。 在相同的条件下,内电阻越小,输出电流越大,带 负载能力越强。
�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 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 电池的端电压和电解液 相对密度随时间而变化 的规律。 � 将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 以20h放电率的电流进行 放电,在放电过程中不 断地调节外接的电位 器,使放电电流保持稳 定不变,每隔一定的时 间,测量端电压和电解 液密度,得到如图所示 的放电特性曲线。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种类
根据用途 起动型(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电流,汽车用) 其他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 酸性蓄电池(铅酸蓄电池) 碱性蓄电池(镍碱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铅蓄电池):结构简单,起动性 能好,价格低廉,广泛用于汽车上。
第一章 蓄电池
§2 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负极柱 加液孔 连条 正极柱 电极衬套 护 板 外 壳
Pb
PbSO4
2 H 2O
PbSO4 负极板
说明
正极板
电解液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放电过程说明
�若将蓄电池与外电路的负荷接通,电动势使电路内产生电 流。电子e从负极板经过外电路负荷流向正极板。 �正极板处: Pb4++ 2e Pb2++ SO42�负极板处: Pb2++ SO42Pb Pb2+ +2e Pb2+ PbSO4(沉附在正极板上) PbSO4 (沉附在负极板上) (Pb继续溶解)
第一章 蓄电池
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端电压
� 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1)开始放电阶段 � 端电压由2.14V迅速下降至 2.1V � 极板孔隙内硫酸迅速消耗, 电解液密度迅速下降,浓差 极化增大,端电压迅速下降。 (2)相对稳定阶段 � 端电压由缓慢下降至1.85V � 极板孔隙外向孔隙内扩散的 硫酸与孔隙内消耗的硫酸达 到动态平衡,所以端电压缓 慢下降。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过程结论 2
3、充电过程: �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PbSO4 还原为PbO2 负极板上 PbSO4还原为Pb 电解液PbSO4 增多H2O减少(密度增加 ) �充电一直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完全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为止。如果继续充电,将引起水电解,放出大量气泡。
� 现代汽车蓄电池一般由6个单格蓄电池串联而成(12V)
第一章 蓄电池
负极柱 加液孔 护 板 隔板 肋条 负极板 正极板
蓄电池图
连条 正极柱 电极衬套 外 壳
正极板
第一章 蓄电池
隔
� 隔板的作用:
� �
板
为减少尺寸、降低内阻,正负极板应该尽量靠近, 但为了避免相互接触而短路,正负极板之间用绝缘的隔板 隔开。 多孔性材料,化学性能稳定,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为厚度小于1mm的长方形板,长、宽略大于极板,一面有 特制的沟槽, 安装时将沟槽面竖直朝向正极板。
蓄 电 池 特征
额定 容量
特殊 性能
�例如:3-Q-90
6-QA-105G
表示:由3个单格组成,额定容量为90A.h,起动型铅蓄电池。 表示:由6个单格组成,额定容量为105A.h,A:干式荷电极 板,起动型铅蓄电池。 G:高起动功率。
第一章 蓄电池
§3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蓄电池电动势的建立 三、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四、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五、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一章 蓄电池
蓄电池的作用
蓄电池的作用:与发电机并 联向用电设备供电。 � 在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 和点火系统等供电。 � 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 的情况下向用电设备供电。 � 当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 机供电 � 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 负载又较少时,它可将发电 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起来(即充电)。 � 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容量电 容器(起到了稳定整车系统 电压的作用)
� 结构特点:
� �
�
第一章 蓄电池
电解液
� 说明:
� � �
由密度为1.84g/cm3的纯硫酸加水制成。 密度一般在1.24g/cm3------ 1.31g/cm3。 纯度是影响蓄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 蓄电池外壳为一整体式 结构的容器,极板、隔 板和电解液均装入外壳 内,硫酸液面应高出极 板组15mm左右。 � 蓄电池电压一般有6V和 12V两种规格,因此, 外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 和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底部有突起的肋条以搁 置极板组。 � 外壳应耐酸、耐热、耐 寒、抗震动。
第一章 蓄电池
外壳
� 铅连接条:各单格电池 为串联连接,一个单格 电池的正极桩与另一个 单格电池的负极桩用联 条焊接,由铅锑合金制成。 � 连接方式: 1、外露式 2、跨桥式 3、穿壁式
第一章 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