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

项
目
内 容
1.计算。
12÷2= 12÷3= 12÷4= 12÷6= 64÷8=
32÷8= 36÷6= 42÷7= 72÷9= 18÷2=
2.教材第50页例1。
分析与解答: 我们把2根看作1份,有这样的3份,我们说
的根数是的3倍。
有4个2根,我们就说
的根数是的4倍。
3.我知道了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 )。
解决求倍数的问题时,可以把数量多的物体分成和数量少的物体相等的几份,有几份,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列式计算。
4.小马有21本课外读物,小亮有7本。
小马的课外读物本数是小亮的几倍?
5.小红今年6岁,爸爸今年36岁。
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多少倍?
温馨
知识准备: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提示
参考答案:
1. 6432846689
2. 232
3. 几倍
4. 3倍
5. 6倍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人教版2020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

倍的认识导学案1学习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建立“倍”的概念。
导学一复习导入:一、口算。
8 ×3 = 7×9 = 8×4=9×8= 6 ×5= 7×6=情境创设,引出概念。
师:同学们,学习数学经常要和图形交朋友,现在请看黑板。
第一行:○○第二行:○○○○○○师:你看老师画的圆想到了什么?第二行有几个这样的“2”?导入倍的概念。
导学二自主学习看第5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1、胡萝卜有()根,红萝卜有()根,我们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倍。
2、圈一圈,白萝卜有()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3、想一想:12里面有()个4,所以说12是4()倍,有()个3,所以说是3的()倍。
4、第一行:画12个三角形第二行:画三个三角形问:第一行的三角形是第二行三角形的几倍?导学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导学四:当堂检测P50 做一做P53 1、2小题P54 4小题拓展提升有4个正方形,圆圈的个数是正方形的7倍,圆圈有多少个?苹果有10个,香蕉是苹果的2倍,香蕉有多少个?导学五:总结倍的认识导学案2 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学习目标1、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重点、难点1、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分析“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第【1】篇〗倍的认识【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描述】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熟悉的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的情境,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摆一摆、辨一辨、做游戏等活动,能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准确说出“几份”就是“几倍”,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倍的含义。
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发现图中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以评价目标1。
2.创设“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
感知倍的含义,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以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一) 游戏引入,激发兴趣(评价目标1)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2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2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要求:(1)注意停顿。
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
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的表现真棒,伴随着大家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1.初步认识倍的意义(1)看一看师: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贴教具: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师: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预设生可能说出的是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关系)师:看来,同学多能用多多少或少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关系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 3千克=()克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五、巩固与反思.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 5千克=()克7000千克=()吨 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第(3)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板书设计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5吨=()千克 8000千克=()吨探究活动游戏:张冠李戴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重量单位、长度单位的使用.活动准备一些空白纸条,三个纸箱活动过程1.教师将三个纸箱放在讲台上.2.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人名(或物品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一个纸箱.3.教师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状态(如身高、体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4.教师再次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数值及单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5.三次写的应能连成一句有意义的话.比如:在第一张纸上写“张三”,第二张纸上写“体重”,第三张纸上写“36千克”,合起来就是“张三体重36千克”.再比如:在第一张纸上写“铅笔”,第二张纸上写“长”,第三张纸上写“18厘米”,合起来就是“铅笔长18厘米”.6.教师摇动三个纸箱后,随机地从三个纸箱依次取出一张纸条,连在一起念出来.如有“张三长36千克”这样单位搭配出错的,请学生说明错误的地方.制作简单天平活动准备两只塑料杯子、粗线、硬纸板、直尺、毡头笔、衣架、吸管、黏性胶带活动过程1.在每个塑料杯上戳两个孔——杯口边各一个孔.将粗线系在两个孔上,形成环状.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导学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例1,第51页例2,第53页例3.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关于倍的认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倍的认识;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法和除法的扩展应用。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还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倍的认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应该有所接触。
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活情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更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倍的含义。
2.经历与倍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应用倍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并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和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建立“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一般思路,学会求解有关倍数的问题。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分为3课时;第一课时:倍的认识,第二课时: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第三课时: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A、大胡萝卜_根?B、小胡萝卜_根?C、白萝卜_根?得出: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_个2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7--49页《倍的认识》导学案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百倍、倍加努力、成绩倍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
二、新授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
(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
(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
(3)完成例1的填空。
2.小组汇报: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兔妈妈又拿来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教具演示)思考倍数关系,一定要考虑以谁为标准量,标准量变化,倍数关系也发生变化。“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用具: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解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 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
2.小兔子吃掉2根白萝卜,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吃掉3根,4根,8根呢?
3.在图中还能发现怎样的倍数关系?
4.我们研究了各种萝卜的倍数关系,你认为什么是倍?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个几有什么关系? (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举例子: 15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课题倍的认识第1课时
编写时间授课时间主备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倍”.教学难点:认识“倍”.教具:电脑及教学软件、、投影片.学具:判断牌、小棒.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一)8里面有( )个412里面有( )个318里面有( )个6(二)第一排有( )个▲▲▲▲第二排有( )个3 ■■■■■■■■■二、新授部分:(一)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出示:两只黄蝴蝶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再贴六只粉蝴蝶.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粉蝴蝶有3个2只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出示:梨有( )个3( )的个数是( )的( )倍.(讨论)(三)出示:●●●●★★★★★★★★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先讨论,再回答.生口述,师出示:把4个圆片看作1倍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问:谁还有不明白的?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掌握得最好.练习: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第二盘摆3个2根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2.第一排摆3根小棒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问:怎样摆?为什么?3.拿12根小棒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三、巩固练习(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二)判断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五、板书设计8里面有(2)个412里面有(4)个318里面有(3)个6〖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中感知“倍”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建立“倍”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养成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用具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小棒预习准备乘法口诀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
7《倍的认识》导学案6《倍的认识》导学案 5《倍的认识》导学案 9《倍的认识》导学案7X5 8X6 3X9 4X72X8 9X6 5X5 8X92《倍的认识》导学案2、情境创设,引出概念。
师:冬天到了,勤劳的小白兔储存了很多过冬的食物,都有什么呢,你们能用几个几来表述一下图中的食物吗?(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的知识掌握的真扎实,小白兔还储存了很多萝卜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中小兔子都储存了哪些萝卜,各有多少根?生:胡萝卜 2 根,红萝卜 6 根,白萝卜 10 根。
师:如果把 2 根胡萝卜看成 1 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 个 2,2 个 2,3 个 2。
胡萝卜有两根,红萝卜有3个2根老师为你们介绍一种更简单的表述方法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倍的认识。
像这样把胡萝卜看成1份为标准,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学生照样子说一说。
(三)自主学习,总结新知师:红萝卜得到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内圈一圈并互相说说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师:好,你们都完成了任务,那谁能告诉我你是怎样圈的?生:两个两个圈的。
师:为什么这么圈?生:因为胡萝卜是2根为一份,我们要看看白萝卜中有几个这样的两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3个2下吗生拍(连续)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生:中间停顿一会儿师:试一下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生:.......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是3倍呢)(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重复一遍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导学案

标题: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倍数进行数值的计算;2. 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对倍数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例如:某人每天吃两颗糖果,一周吃多少颗糖果?某班级有30个学生,总共有多少只手?2. 探究活动(20分钟):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步骤:(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几个同等大小的糖果盒子,让每个小组将盒子排列整齐。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小组的糖果盒子排列方式,提问:“你们能找到什么样的规律?”(3)给出示例:如果每个小组有5个盒子,那么5个盒子的排列方式叫做5的倍数。
请你们试试看,如果每个小组有3个盒子,那么3个盒子的排列方式叫做几的倍数?(4)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数的倍数,进行讨论和总结。
3. 学习指导(15分钟):在学习指导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1)定义:倍数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倍数即为第二个数的倍数。
(2)计算方法:假设某个数为a,需要求a的倍数,可以使用乘法进行计算。
例如:2的倍数可以表示为2、4、6、8、10……,可以使用2×1、2×2、2×3、2×4、2×5……计算得到。
4. 练习巩固(2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1)填空题:(a)4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7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某校每班有35名学生,该校共有7个班级,那么该校学生总人数是多少?(3)应用题:某工厂每天生产450个产品,计划连续生产5天,需要生产多少个产品?5.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倍的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能在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中理解“几个几”与“几倍”的联系,在思考中建立“倍”的概念。
2、能用“倍”来表示两种事物的关系,并会利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善于交流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五、课前准备小棒、卡片、课件六、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怎么样?师:准备好!小手拍3下,同时说出“我最棒!321生:拍3下小手。
师:非常好!那你们能拍出3个3下吗321生:有节奏的拍3个3下。
师:同学们真聪明!告诉老师,刚才我们一共拍了几个几?一共几下?师:真厉害!如果老师上课时说出321,请同学们说出我最棒!坐好!孩子们,能做到吗?刚才我们是给自己鼓励,如果上课时其他小朋友表现很好,我们统一下,就用你真棒,给他爱的鼓励。
试一试?师:小朋友们都很棒!老师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会表现的非常出色!准备好进入今天的课堂了吗?上课!【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识做准备,同时讲一些规则,更好的组织好课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最爱吃什么吗?生:胡萝卜。
师:今天是兔王国里的重要节日,小兔子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萝卜,你看它们吃的多开心呀!孩子们,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有关萝卜的数学信息?生1:图中有三种萝卜,有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
生2:我发现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师:孩子们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这节课我们就从研究萝卜的数量关系开始研究数学问题。
那我们这样直接研究怎么样?生:太乱了。
师:那要先怎么办?生:分类整理,摆整齐。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导学案.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 1课时倍的认识学习内容课本第 50页,例1及练习十一第1-2 题。
1、通过观察、比较几个几和倍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倍”的含义。
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学习笔记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几只小兔子在地里拔萝卜,找一找,它们都拔了哪些萝卜?每种萝卜各有几个呢?【独立自主学习】这些不同种类的萝卜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呢?如: __________________ 比 _____________ 多 __________________ 个. __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少_____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_____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倍.【合作互助学习】1、红皮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 2 根红皮萝卜有 3 个 2根因为 3 个 2 根是 2 根的 _____倍,所以的根数是的 3倍。
2、白皮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 2 根白皮萝卜有 5 个 2根因为 5 个 2 根是 2 根的 _____倍,所以的根数是的 5倍。
3、白皮萝卜和红皮萝卜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吗?为什么?4、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谁和谁存在倍数关系?说清楚谁是谁的几倍吗?【展示引导学习】全班大展示,引导学生明白: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一个量变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用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的找出 2 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评价提升学习】1、做50 页做一做1-2题。
2、第一排任意画几个△,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4 倍。
〖整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优秀教学教案7

问:摆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多,胡萝卜的根数少,在比较中,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初步认识“倍”
(1)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的看出红萝卜有3个2根?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学生数师板书:3个2根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5-1
(2)红萝卜和胡萝卜胡萝卜为标准,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圈胡萝卜),几根胡萝卜是1份?
红萝卜有3个2根(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呢?
跟老师一起做一遍,学生书空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3)像这样,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3)个(2)根,(配合手势)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课堂检测
必做题:
7×6=( ),表示( )个( )相加是( );还表示( )的( )倍是( )。
选做题
第一排任意画几个△,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4倍。
画一画
第一排:————————————
第二排:—————————————————
反思
教学
三、进一步理解“倍”
师:还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啊?
学生自主探究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关系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倍、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系,请你认真去找一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课题倍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中建立倍的概念。
1.做好活动指导,加深概念理解。
这节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演示、讲解、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倍”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深化认识。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必须以一定的直观情境作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引入“倍”的概念后,通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并抽象出“倍”的概念,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因为有直观情境的支撑而变得轻松愉快。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5分钟)1.检查学情检测卡完成情况。
2.集体交流订正。
3.揭示课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检查学情检测卡完成情况。
2.集体交流。
3.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个()●●●●●●●●●●()个()()个()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8分钟)1.(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感知图中和的根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面的感知,引导学生探索与之间的倍数关系。
4.组织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出一组有倍数关系的图形。
5.(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第一行:☆☆☆☆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组织学生说出各自的摆法,并找到最佳方法。
1.获取数学信息:有2根,有6根,有10根……2.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回答。
生1:的根数是2;的根数是6。
生2: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3个2。
生3:的根数是的3倍。
3.动手摆一摆,圈一圈,得出:的根数是的5倍。
4.动手摆一摆,摆出的答案有很多。
5.按要求动手摆一摆,得出:4个4个地摆,摆出12个☆,这样的摆法最能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课题倍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中建立倍的概念。
1.做好活动指导,加深概念理解。
这节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演示、讲解、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倍”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深化认识。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必须以一定的直观情境作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引入“倍”的概念后,通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并抽象出“倍”的概念,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因为有直观情境的支撑而变得轻松愉快。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5分钟)1.检查学情检测卡完成情况。
2.集体交流订正。
3.揭示课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检查学情检测卡完成情况。
2.集体交流。
3.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个()●●●●●●●●●●()个()()个()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8分钟)1.(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感知图中和的根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面的感知,引导学生探索与之间的倍数关系。
4.组织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出一组有倍数关系的图形。
5.(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第一行:☆☆☆☆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组织学生说出各自的摆法,并找到最佳方法。
1.获取数学信息:有2根,有6根,有10根……2.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回答。
生1:的根数是2;的根数是6。
生2: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3个2。
生3:的根数是的3倍。
3.动手摆一摆,圈一圈,得出:的根数是的5倍。
4.动手摆一摆,摆出的答案有很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第50页)教学目标: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行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倍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动物王国的动物们今天准备举行水果派对,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水果,瞧一瞧都有什么水果呀?(可真丰盛呀)2.再仔细数一数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呢?(数的可真清楚)老师把这些水果贴到黑板上。
(1)桃子有2个(2)苹果有6个提问:怎样摆放更好呢?和桃子一一对应整齐排列,既美观又便于我们进行观察比较。
(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可真好)(3)梨有10个(运用同样的方法摆放梨)3.听说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可强了,你能选其中的两种水果,比较它们的多少吗?比多少用减法,这是咱一年级的比较方法,看来大家将以前学习的知识运用的很好。
在数学王国里,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除了可以比多少以外,还有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想学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新知初步形成“倍”的概念(1)有2个桃子,老师想把这2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吗?就如咱班的名学生,一起组成了二年级()班一个整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把这2个看作一个整体的,(放到一个盘子里/圈起来)这个方法好,简单明了,把2个桃子圈起来看做一个整体,还可以说把2个桃子看作1份,这里的1份是几个?(2个)(2)那么下面的苹果的个数有这样的几份?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圈圈看,几个几个的圈?(2个)为什么就要2个2个的圈呢?(因为桃子1份是2个)苹果有这样的几份呢?1份、2份、3份,还可以这样看:1个2、2个2、3个2;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3倍。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聋校教材第五册第52页例4、例5,“做一做”以及54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主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与以前学过的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为有关“倍”的应用题教学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开始学习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另外“倍”的概念又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课堂上加强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A类: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能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B类:1、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倍”的概念,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C类: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1、课件;2、圆形纸片若干;3、挂图;4、蔬菜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1、乘法口诀的背诵。
【进一步巩固、熟练乘法口诀,为以后打好基础。
】2、口算:5×7= 6×5= 14÷7= 42÷6= 28÷4=【进一步熟练乘法口诀的应用】二、导入1、猜年龄:小华:“大家好!我叫小华,请大家猜一猜,我的妈妈年龄是多大?”妈妈:“小华今年7岁,我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
”【对于“5倍”是什么,学生不理解,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倍的认识》,设疑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板书课题三、新授1、例1教学(1)、出示例题(2)、看图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3)、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2、例2教学(1)、出示例2(2)、学生用自己手里的摆一摆,数一数、圈一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材解析:“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在比较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贝壳,练习作业纸,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交流反馈问题。
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
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单元备课
一、内容及课时安排。
(4课时)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申报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冀家村完小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倍的概念(50页)课时:01 姓名
主备人:李芳文审核人:宁玉兰编号:22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知、感知倍。
(重难点)
2、培养我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
一、说说与“倍”有关的词语或成语。
说说他们的意思。
二、探究交流。
1、第一幅图草莓有()个,苹果有()个,这是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草莓的()倍。
2、第二幅图草莓有()个,苹果有()个,这是我们就说()
3、我发现,求苹果是草莓的几倍,就是看苹果里面有()个2.
三、我学会了我会做。
1、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第一行画3个△
第二行画6个○,再画3个○,再画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是()的()倍
2、找出倍数关系,在横线上画○并填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数量是○的()倍。
3、完成数学书50页做一做1、2题
4、你准备好了吗?
☆☆☆☆☆☆☆☆☆☆☆
○○○○
(1)☆去掉()个,☆的个数就是○的2倍了。
(2)☆增加()个,☆的个数就是○的3倍了。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好,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冀家村完小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51页)课时:02 姓名主备人:李芳文审核人:宁玉兰编号:23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重难点)
一、温故知新
1、第一行画3根小棒,第二行画12根小棒。
用“倍”来描述一下你的图。
二、探究新知。
李中政有12根火腿肠,李美娇有3根火腿肠,李中政的火腿肠数是李美娇的多少倍?
1、你能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试一试吗?
李中政:
李美娇:
通过画图我知道李中政的火腿肠数是李美娇的()倍。
2、通过观察自己画的图,我发现:求李中政的火腿肠数是李美娇的多少倍,就是求12是()的多少倍?也就是12里面有几个(),所以用()法计算。
3、用除法算式规范解答。
4、我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
三、我学会了我会做。
1、30是5的多少倍?72是9的多少倍?
2、我们班参加数学小组的有24人,参加作文小组的有6人,参加书法小组的有8人?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一个关于“倍”的应用题吗?并解答。
四、你准备好了吗?
1、小明今年5岁,妈妈35岁,(1)妈妈年龄是小明的几倍?(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2、爸爸和小静都爱集邮,爸爸收集了56张邮票,比小静多49张,爸爸收集的邮票是小静的几倍?
冀家村完小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52页)课时:03 姓名主备人:李芳文审核人:宁玉兰编号:24
学习目标:
1、我能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难点)
一、我会画。
1、第一行有2根小棍,第二行的小棍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有多少根小棍?
第一行:
第二行:
数一数,第二行有()根小棍
二、探究新知。
老师在肯德基买了一个冰激凌花了2元钱,一个汉堡包的价钱是一个冰激凌的4倍,一个汉堡包多少钱?
1、你能通过画图的方法试试吗?
冰激凌:
汉堡包:
通过画图我知道,求汉堡包的价钱就是求()个()是多少?所以()法计算。
列式为()
2、规范解答。
3、我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用()计算。
三、我学会了我会做。
1、3的7倍是多少?6的8倍是多少?
2、柏树有8棵,松树的数量是柏树的6倍。
(1)松树有多少棵?
(2)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
3、停车场有7辆公交车,小汽车的数量是公交车的6倍,面包车比小汽车少25辆。
(1)小汽车有多少辆?
(2)面包车有多少辆?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好,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