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3ad567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f.png)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地月系/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课外观测
月相的位置和形状
课外观测
月相的位置和形状
上半月的月相上半夜看,月面朝西 下半月的月相下半夜看,月面朝东
合作探究
行星地球——普遍性
类地行星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巨行星
木星
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思维建构
生命星球——特殊性
阅读教材P6“行星地球”最后两自然段内容,归纳整理地球存在生命 的基本条件。
外部
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无明显变化
地
环境
宇宙环境安全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球
的
特 殊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性
自身 条件
适合生存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拥有适宜的大气层
星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C )
①火星和地球上的温度都有利于生命起源和发展 →火星温度太低不利于生命起源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火星体积质量太小,大气稀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
的
宇
宙
环 境
行星 地球
普遍性 特殊性
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相似 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生命三要素”
演练提升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此次发射的“天问一号”探 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经历火星捕获、火星停泊后,着 陆巡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进入火星大气。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 星,之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读下 表,完成1~2题。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18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18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693e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f.png)
精彩课堂
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 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 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 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 好奇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扩展了对宇宙的认识,还了解到 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成就与意义。
随堂检测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
A.日地距离适中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D.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情景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欣赏神话传说,而是用 科学的眼光去探寻宇宙奥秘。
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从哥白尼的日心说 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类对宇宙的观察与理解不断深化。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探索之旅,去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思考问题: 1.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什么? 它们与我们 生活的地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能够发光? 2.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 的星球?宇宙中是否还有类似的星球存在?
1.“TOI700d”最可能位于 ( C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小行星带
2.“TOI700d”天体属于 ( B)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
随堂检测
3.判断“TOI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C )
A.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阅读教材,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地球 作为宜居行星的独特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e046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0.png)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_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_](https://img.taocdn.com/s3/m/2939a1f4227916888586d7cb.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_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过程与方法: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型和特殊型;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型,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太阳系中行星为什么不能发射可见光,为什么太阳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太阳系有哪几大行星组成?他们有何共同特征?如何区分内地行星、地外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及所括的行星。
3、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哪个位置?哈雷彗星绕日公转方向与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有何不同?其周期为多少年?4、地月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导致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第一组:恒星与行星的根本区别在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比恒星小得多,故发不出可见光,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第二组: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它们按照距离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他们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并且它们绕日轨道大体在同一个平面上;地内和地外行星以地球为界,水星和金星叫内地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叫地外行星;水星和土星体积和质量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通常称之为巨行星,巨行星卫星数量多,而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
第一节_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_地球的宇宙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74def6848d7c1c708a14532.png)
可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 行星,但又是一颗特殊的行 星。
地球上有阳光、有水、 有空气;有森林、有草原; 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于形成大气圈.经过漫 有飞禽、有走兽、有高等智 长的大气演化过程 ,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 生物呼吸的大气. 慧生命的存在。
3.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宜,有利于生命过程 的发生和发展.
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 星 系 太 阳 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超1250亿个)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
最低
恒 星
太阳
星云
行星
土星
卫星
月球
流星
彗星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卫星(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天体的类型可真不少!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的概念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可以说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是广袤的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 及弥漫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就是天地 万物的总称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 “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 心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 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 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150—200亿光年 的时空区域-------
5 在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 邻行星的是( ) A.水星 金星 B.水星 火星 C.水星 木星 D.火星 金星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5张PPT)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5张PPT)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49e1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1.png)
D
C
A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024年9月1日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核心素养目标】1、运用资料,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根据图文资料,认识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尤其是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树立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01
地球在宇宙中
Earth's place in the universe
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液态水。
材料一
材料二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 ------使地表具有适宜温度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地球上有液态水
02
人类的太空探索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___________、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________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2019年10月,伦敦大学学院在《自然天文学》发表最新研究称,科学家首次在一颗天体的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气信号,这是寻找可居住外星球的重大突破。这个“超级地球”距离我们的地球约110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倍。如图为“K218b”天体假想图。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图文推测,“K218b”天体属于( )A.卫星 B.恒星C.行星 D.星云4.下列关于“K218b”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太阳系外 B.围绕行星运转C.大气层比较薄 D.距离恒星较远
▋课堂练习Class practice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15分钟左右)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15分钟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f531f5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7.png)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号选手(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说教材分析、说学生情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这节知识突出的特点是奇特性与趣味性。
能让地理学科在高中学习的启程阶段以科学、趣味的形象呈现惊喜与奇特,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2、素养要求:(1)区域认知: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宇宙中的天体类型与天体系统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综合思维:结合星球环境,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依据这些条件判断其他星球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可能性。
(3)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生命存在条件的现实状况,增强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培养宇宙环境保护观。
(4)地理实践力:模拟环境,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
3、重点难点:“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我们这一节的核心知识,因此成为了本节教学的重点。
对于天体判断的依据书本上没有明确,是本节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的知识;地球的宇宙环境涉及的知识面较多,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是地理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贯穿高中地理学习的始终,因此准确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并以此建立一个综合思维模式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然而综合思维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学生情况1、已知与未知:初中对于地球宇宙环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浑天说”与“盖天说”的阅读,可以说知识基础一片空白,因此学生对于天体的含义与类型、天体系统的概况、地球宇宙环境的描述、地球特殊性条件分析都是未知。
2、能知与想知未知的领域充满了新奇,学生对于本节学习的兴趣很浓,通过书本的阅读、教师讲授和一定视频资料的观看后,学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目标是能实现的。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aaae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5.png)
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 ,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 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0年7月23日12 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4月24日,2021中 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首 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 的意思。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 :“Zhu Rong”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 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5月22日10时40分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 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6月11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 8月23日 ,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更是行 驶里程突破1000米的关键一天。
星星的分类——卫星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 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 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彗星分为 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 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 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 埃粒子的“脏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彗星在太阳 辐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帚。
国际太空探索 我国太空探索
太阳系的组成 八颗行星
目录
01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02 人 类 的 太 空 探 索 03 课 堂 小 结 04 课 堂 小 练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星星的分类
01
02
我们看到的星星, 大多都是恒星,另外还 有行星、彗星、卫星、 星云等。
星星的分类——恒星
国际太空探索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0b68d305a8102d276a22fd6.png)
远日 天王 行星 海王
水星 最小
中
少
有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与日距离 质量 (106 KM) 0.05 57.9 108.2 149.6 227.9 778 1472 0.82 1 0.11
体积
密度 公转周 自转周 (g/cm3) 期 期
0.056 5.46 0.856 5.26 1 5.52
哈雷彗星,其公转周期为76年 哈雷彗星,其公转周期为76年 76
流星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雨
人造天体
小测验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B ) D A B C D 人类的家园---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轮廓模糊的星云 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2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 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
判断条件: 必须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判断条件:1必须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天体 天体系统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相互吸引、
地图册第六页右下角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总 星 系 银河系
注意:总星系是目前所能观察到的宇宙, 注意:总星系是目前所能观察到的宇宙,即已 知宇宙或可见宇宙,是在不断扩大的。 知宇宙或可见宇宙,是在不断扩大的。
太阳系模式图
哈雷慧星 火星 地球 金星 水星 太阳 土星 海王星 天王星 木星
小行星带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由近到远绕日行
87.9d
58.6d
224.7d 243d 1y 1.y 11.8y 29.5y 84.0y 23:56′ 24:37′ 9:50′ 10:14′ 约16h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5e39562d31b765ce05081479.png)
(二)天体系统
不同质量的天体都存在万有引力,但只有在万 有引力作用下,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 体公转,它们才构成了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他们之间 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相互 绕转
(三)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
活动:根据上图,你能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
星吗?
(一) 地球的普通性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பைடு நூலகம்
赤道半径 (千米)
质量
体积
密度
(地球=1) (地球=1) (克/立方厘米)
公转周期
2 440 0.05
0.056
5.46
87.9天
6 050 0.82
6.地球能形成大气层的重要条件是( )
①地球的体积 ②地球的密度 ③地球的质量 ④地球的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我国古代著作《尸子》解释:
宇 上下四方曰
无限的空间
宙 往古今来曰
无限的时间
注:现在所说的“宇宙”,只是目前所观测到
的宇宙范围。我们将其称为“可见宇宙”或“已知 宇宙”。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 天体 (二) 天体系统 (三)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 天体 ●概念: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命
►距日远近适中——适宜的温度
的 原
►体积质量适中——适合呼吸的大气
因
►充足的水分条件——原始大洋形成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月系的是
A、总星系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78c9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8.png)
地球在宇宙中
晴朗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 恒星: 太阳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它是由炽热气体组成,体积、质量庞 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星体。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小行 星
“中国天眼”
火星探测工程
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月球探测工程
地球在宇宙中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太空探索
世界探索太空历程 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同 学再 们见
射能力的国家。
1970年
第 球中星一 卫国“颗 星首嫦返 发颗娥升回 射绕一空式 成月号人 功人”造造顺地卫利
2007年
2003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航天员杨利伟是 进入浩瀚太空的第一
位中国人
2016年
我中国国在首贵次州发平射塘一建箭成三 目星前成世功界,上引最起大世的界单轰 口动径射电望远镜——
探究: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们目前所知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收集 资料,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说一说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适宜的温度
大气
液态水
1.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日距离和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
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不远不近,
行星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带 木 星
海
王
土
天
星
王
星
星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7e87636915f804d2b16c14d.png)
太阳
地球
行星
奇特的天文现象-日食
日食是日面被月面遮掩而变暗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奇特的天文现象--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 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 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延伸】水星凌日
如右图,2003年5月 7日,水星出现了凌日 现象,即水星呈现为 一个小黑点从太阳表 面划过。这种被天文 学家称之为“水星凌 日”的奇观在21世纪 将仅出现14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火星也会出现凌日现象 B. 可以直接用裸眼观测凌日 C. 金星凌日现象最便于观察 D. 只有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凌日现象
水、金、地、火、 木、土、天、海
3、矮行星——
冥王星
太阳系概况:
4、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其他星际物质 5、小行星带的位置——
火星和木星之间
6、地球的左邻 右舍—— 金星和火星
【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 76年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人类认识的 宇宙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材料中所述地理事象属于天体的是:
B
A. 天龙座
C. 流星雨
B. 流星群
D. 陨星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 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19时整成功升空。在飞行后的 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 道。下图中四地为中国重要的航天 基地,读图回答1-2题。 1.从发射节省能源角度考虑,最合 适的地点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季节对发射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是 A.昼短夜长,有利于观察 B.风力较大,有利于升空 C C.晴天多,对发射干扰少 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考验飞船适应外太空的 情况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含2课时)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含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e430d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6.png)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要求学生运用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地球在银河系、太阳系中的位置,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主要原因。
内容要点说明【地球在宇宙中】1.地理学研究涉及多种尺度,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具有尺度属性,而且不同尺度相互联系。
教材中没有直接给出天体系统的概念,而是从银河系和太阳系这两个尺度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教材图1.1“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体现了不同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教材图1.1是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模拟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中将八颗行星画在太阳的同一侧,可方便学生直观看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
一是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二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本身的物理属性(地球的体积、质量等),对地球上形成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也正是如此,地球成为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说它普通,因为无论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自转和公转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说它特殊,因为地球上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宇宙信息所知,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4.“活动”的主题是“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主要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的不同之处,重点落在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上,旨在加强学生保护好地球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新课导入【展示】播放科幻电影中有关外星人攻打地球的影视片段。
【过渡】视频中我们看到外星人正在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一旦找到并到达地球,他们可能对地球进行侵占。
第一节地球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宇宙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c283c5058f5f61fb636665f.png)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难点: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
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
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9d1a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d.png)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初中地理的开篇之作,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三个板块进行介绍。
整合这一节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学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宇宙有个宏观的认识,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员。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综合思维:1.理解天体、恒星、行星、天体系统、太阳系、地月系等基础概念。
2.能用框架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分层,即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通过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理解地球的普通和特殊所在。
地理实践力:1.学习完相关知识后,用简短的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想象,增强学生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2.通过图片展示法,理解基础概念以及攻克天体系统分层这一重点,并运用记忆类比法强化理解。
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探索地外文明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体、恒星、行星、天体系统、太阳系、地月系等基础概念天体系统的分层太阳系、地月系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普通与特殊课前准备由于初中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尤其是乡下学校,基本上不重视地理,因此,学生中的大部分地理基础比较薄弱,甚至是零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基础概念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牵涉到的初中知识的补充。
同时,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化抽象知识为具体。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宇宙这样抽象而空泛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694f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a.png)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更好地诠释地球的宇宙环境。
2. 制作教学PPT,设计教室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环境的基本观点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宇宙环境的整体认识。
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提出问题:“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宇宙环境对地球有哪些影响?”2. 讲授新课:(1) 地球的外部圈层:介绍地球的各个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
(2) 恒星世界:介绍太阳系的基本观点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3) 月球环境: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4) 地球的内部结构: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3. 教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环境的知识。
4. 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环境对地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宇宙环境为人类效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宇宙是()A.由恒星和星云组成B.可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物质
C.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D.由天体系统构成的
2..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发光B.运动C.在同一公转轨道面上D.公转方向一致
3.我们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点点繁星,绝大多数是()A.恒星B.星云C.行星D.卫星
4.光年表示()
①天体间的距离单位②光在天体间的运行时间
③天体间的时间单位④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在太阳系家族中()A.中心天体是地球B.体积最大的是土星
C.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D.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
7.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太阳B.月球C.水星D.金星
8.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B.月球C.火星D.水星
9.太阳系中行星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自转方向相同B.公转方向相同C.轨道半径相同D.公转周期相同10.除地球之外,类地行星还包括()A.水星、火星、土星B.月球、火星、金星
C.水星、金星、火星D.木星、土星、天王星
11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B.金星和地球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D.火星和木星之间
12.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指的是()①太阳系中行星公转轨道近乎于一个平面②自转方向一致
③宇宙中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动④公转方向一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3.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地球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有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D.地球上存在生命
1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是()A.距离、体积、运动B.距离、温度、大气
C.温度、大气、水D.体积、大气、水
15.在下列天体中,能够发出可见光的天体是()A.行星B.恒星C.卫星D.流行体
二、综合题
16.读图1-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2
(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填写行星的名称),它们都属于行星。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填字母),它们都属于行星。
(3)简述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及其这些条件形成的原因:。
6.读宇宙中“不同级别天体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
(2)在下列图框中填入天体系统名称,完成天体系统关系框图。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解析】图示天体系统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应是太阳系天体系统。
【答案】 B
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⑥⑦⑧
【解析】与地球结构相似的是水星、金星、火星,共称为类地行星。
【答案】 D
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放弃作为行星的是()
A.①B.③
C.⑤D.⑦
【解析】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投票决定放弃冥王星作为行星,因其是矮行星,不能清除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
【答案】 A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区域。
该探测器于2007年8月4日升空,将在火星上奋战92天,其核心任务是寻找水和生命痕迹。
结合下表,回答7~8题。
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
而液态水的存在显然与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关,地球上温度适宜一方面是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另一方面也与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有关。
【答案】 D
8.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火星作为地球的近邻之一,它与太阳的距离与地球相差不大,这保证了它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据表格可知,它和自转周期与地球也非常接近。
地球与火星上虽都有四季更替,但是由于二者公转周期不同,所以四季长度不一样;火星上大气稀薄。
【答案】 B
15.材料一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表面,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材料二新华网西昌2007年10月24日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经过1 473秒飞行后,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材料三“嫦娥一号”变轨示意图。
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个天体()
A.1 B.2
C.3 D.4
(2)月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________星,它与________组成当前可见宇宙中的最低的一级天体系统________。
(3)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晴朗的夜晚,我们有时能看到月球自身发出的明亮月光
C.月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D.“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可组成更低一级自然天体系统
(4)人类通过当前对月球的探测断定月球上并无生命存在,试分析其原因。
(5)“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6)某地理兴趣学习小组拟从农历初一开始,观察一个月内月亮的形状和它在天空中位
置的变化,其观察计划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每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答案】(1)C(2)行地球地月系
(3)A(4)月球上无大气;无水,昼夜温差过大,温度不适宜生命生存。
(5)减少太空垃圾;不妨碍后来航天器安全。
(6)观察次数、时间观察项目必备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