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384-48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 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7、在电梯及自动扶梯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电光源型或蓄光型指示警告标志,标示火灾时不得使用。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指示标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
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边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
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
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 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
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
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
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
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
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指示灯清单
数量
备注
安全出口标志灯(明装)
184只
疏散指示灯
左向(明装)
16只
左向(暗装)
83只
右向(明装)
19只
右向(暗装)
98只
双面显示疏散指示灯(吊装)
单箭头
50只
双箭头
6只
33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示灯
左向
28只
暗装
右向
6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挂壁明装
18#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6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示灯
左向
15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3只挂壁明装,其余暗装
右向
15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3只挂壁明装,其余暗装
19#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21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示灯
左向
18只
暗装
右向
3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挂壁明装
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指示灯清单
楼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11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示灯
左向
13只
暗装
右向
22只
1-3层8只挂壁明装,其余暗装
6#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10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示灯
左向
13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1只挂壁明装,其余暗装
右向
13只
地下楼道休息平台1只挂壁明装,其余暗装
12#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25#楼
安全出口标志灯
8只
挂壁明装
疏散指休息平台,挂壁明装
右向
24只
暗装
26#楼
安全出口标识整改标准
安全出口标识整改标准(一)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二)疏散通道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三)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四)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五)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六)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公共场所的疏散路线与出口标示
疏散路线的宣传与教育
01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疏散路线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02
制作和发布简明易懂、图文并茂的疏散路线宣传资 料。
03
在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牌,引导公 众正确逃生。
04
安全出口的标识与指引
Chapter
安全出口的标识方法
醒目颜色
安全出口标识应使用醒目 的颜色,如绿色或荧光绿 色,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 容易被识别。
简洁明了
标识应简洁明了,易于理 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 难以理解的图案或文字。
方向指示
安全出口标识应明确指示 出口的方向,以便人们能 够快速找到出口的位置。
安全出口的指引方式
连续指引
语音指引
在公共场所内,应设置连续的安全出 口指引,以便人们能够沿着指引顺利 到达出口。
对于视觉障碍者,应提供语音指引, 以便他们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安全出口 的位置。
针对不同语言的用户,应设置多 语言标识,确保所有人都能理解 并遵循逃生指示。
02
出口标示的设计
Chapter
出口标示的种类
01
02
03
出口标示
用于指示出口位置,通常 包括箭头和文字说明。
紧急出口标示
用于指示紧急情况下的逃 生路线,通常带有紧急出 口字样和箭头。
疏散路线标示
用于指示疏散路线的方向 和指示牌,通常包括箭头 和文字说明。
公共场所的疏散路线与出口标示
目录
• 疏散路线的规划 • 出口标示的设计 • 疏散路线的实施与管理 • 安全出口的标识与指引 • 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
01
疏散路线的规划
Chapter
疏散路线的设置原则
安全至上原则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且不宜大于,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边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设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应设置在明显、 易于发现的位
置
应保持完好有 效,如有损坏 应及时维修更
换
疏散指示可采 用蓄光型或电
光源型
安全出口和疏 散指示应设置 在可燃物、爆 炸物或高大可 燃构件的附近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设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应根据场所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
不同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设置要求不同,应结合场所特 点进行个性化设置。
在商业、办公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设置 应更加严格,以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在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设置应考虑到 人员的特点和行为习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应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寻找,紧急情况 下能够快速找到并使用
应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公众熟悉使用方法: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正确使用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
应符合相关规定: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 法规和标准,确保设施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应保持完好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 确保其完好有效,能够正常使用
分析当前安全 出口和疏散指 示设施的发展 趋势,如智能 化、人性化等。
探讨未来安全 出口和疏散指 示设施的发展 方向,如互联 网+、大数据
等。
强调普及安全 知识,提高公 众安全意识, 共同维护社会 安全的重要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5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的发展趋 势及未来展望
智能化、人性化发展,提高逃生效率
未来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设施将朝着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提高逃 生效率。
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与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安装的位置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上方设置的出口标志灯应有所区别,安全出口上方设置的标志灯的指示面板应有“安全出口”字样的文字标识,而疏散出口上方设置的标志灯的指示面板不应有“安全出口”字样的文字标识。
哪些区域属于室内安全区域?哪些区域属于室外安全区域?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间、避难层、避难走道、符合要求的室内步行街或有顶下沉广场、有顶庭院、相互间采用防火墙完全分隔的相邻防火区等,均可视为室内安全区域。
“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以及符合本规范6.6.4条要求的天桥连廊等。(6.6.4 连接两座建筑物的天桥、连廊,应采取防止火灾在两座建筑间蔓延的措施。当仅供通行的天桥、连廊采用不燃材料,且建筑物通向天桥、连廊的出口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时,该出口可作为安全出口。)
在《建规》中2.1.14条 将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定义为“安全出口”。其中“室内安全区域”包含符合《建规》相关要求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及满足《建规》相关要求的天桥、连廊等。
重点:1、《建规》中“安全出口”的概念和《技术标准》中“安全出口”的概念不一样。2、《技术标准》中直通室外的才能挂“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其他的只能挂“疏散出口”指示标志。
在《技术标准》3.2.8条中对于出口标志灯的设置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一共有11款的条文,其中出口标志灯,包含了“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
由于楼梯间、避难层和避难走道等属于室内区域,其安全性能有别于室外地面,为了能够对“室内安全区域”和“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有明显的区分,《技术标准》对《建规》规定的安全出口进行了细分:将通向楼梯间、避难层、避难走道等“室内安全区域”的出口统一定义为“疏散出口”;将通向室外地面、室外楼梯、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及满足《建规》相关要求的天桥、连廊等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定义为“安全出口”。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 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
消防安全分散表记设置规范1、安全出口和分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分散出口指示标记宜设在凑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双侧的墙面上,标记的下面缘距门的上面沿不宜大于 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分散通道方向”标记结合设置,箭头一定指向近来的安全出口。
2、分散通道1、.在分散走道或主要分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分散导流标记,应切合以下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分散走道或主要分散路线的中心线部署;2)设置在墙面上时,此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该小于 50cm;3)分散导流标记宜连续部署,标记的宽度不宜小于 8cm,长度不宜小于 30cm;4)当中断部署时,蓄光型分散导流标记间距不该超出1m;电光源型分散导流标记间距不宜大于 2m,不该超出 3m;5)当分散导流标记碰到的门不是分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分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分散指示标记(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分散导流带)宜设在分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切合以下要求: 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此间距不该大于 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此间距不该大于5m;3)当与分散导流标记结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分散导流标记上面沿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分散指示标记,应采纳电光源型消防安全分散指示标志,其下面缘距地面的高度不该小于 2.0m,且不宜大于 2.5m,间距不该大于20m。
1 / 2分散指示标记的正面或其周边不宜有阻碍民众视读的阻碍物。
若没法防止时,应在阻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分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地区、逃难地区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 范围内,设置“推开”标记。
安全出口、分散出口或分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一定在顺分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记,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记。
6、安全出口或分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严禁锁闭”标记,并宜设“推开”标记。
室内分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严禁堵塞”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
上, 标志
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 30cm 。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 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 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 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 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 宜大于2m ,不应超过3m ; 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 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
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
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
10m ; 2) 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 5m ;
3) 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
5cm ; 4、 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m ,且不宜大于2.5m ,间距不应大于20m 。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边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 应在障碍物上 增设标记。
5、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
1.1m~1.5m 范围
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 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 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 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7、在电梯及自动扶梯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电光源或蓄光型指示警告标志,标示火灾时不 得使用。
1、
1)
2) 3) 4)
50cm ;
8cm ,长度不宜小于 30cm ;
1m ;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