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的围麻醉期管理新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气道管理 ▪ 颅脑外伤患者的气道管理须注意保护颈部,插管时颈部与头部保
持直线,尽可能使用可视喉镜,颈椎骨折或不能排除颈椎骨折时, 推荐使用颈托。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麻醉诱导 ▪ 对于术前神经功能正常,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
选择吸入全身麻醉;而术前神经功能障碍,颅内顺应性降低的患 者,术中脑缺血可能则应选择全凭静脉麻醉(TIVA)。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血压管理 ▪ 研究发现,低血压和低氧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TBI患者脑血
管自主调节功能破坏,CBF随CPP被动同步改变,因此要维持CPP 在60 mmHg以上。高血压:Cushing reflex,不必纠正;低血压: SBP<90 mmHg,尽早纠正。BTF推荐:对于50~69岁TBI患者 维持SBP≥100 mmHg,15~49岁或>70岁TBI患者维持 SBP≥110 mmHg。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液体管理 ▪ 重度TBI患者液体管理的目标为优化脑灌注和脑氧合,尽量减少继
发性脑损伤。液体治疗可以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晶体液包括葡 萄糖、林格氏液、生理盐水,葡萄糖会降低渗透压,加重缺血时 脑损伤,大量补液时生理盐水优于林格氏液。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 胶体液包括人工胶体和白蛋白,胶体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 有优势,但BBB受损后胶体分子同样能通过血脑屏障,毛细血管 和脑组织间的静水压差导致了水分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对于人工 胶体与白蛋白的选择尚存争论。BIF(2016)Ⅰ类推荐没有说明 哪种液体对于重度TBI患者是有益的,但是在Ⅱ类推荐中提到,大 量补液时等渗的生理盐水对患者有益。
患者围术期管理策略
低温与脑保护 ▪ 治疗性低体温可以降低脑代谢,在动物模型中具有强烈的神经保
护作用。然而,在临床试验中未显示出结局的益处,特别是对于 儿童TBI患者(<12岁),当低体温(33℃以下)作为早期干预 ICP的手段时,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反而结局更差。低体温虽然能够 降低脑代谢,但是同样能够带来肺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造成患 者死亡。因此,BIF(2016)中不推荐预防性低温治疗。
▪ BIF(2016)推荐:当患者ICP>22 mmHg时须进行处理,包括:手术 减压、脱水治疗等等。
治疗时最低脑灌注压
▪ 平均动脉压的维持依靠脑灌注压(CPP),众所周知,脑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颅内压。一系列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CPP最好维持 在60~70 mmHg,当CPP低于60 mmHg时,患者存在脑缺血的 风险;而CPP高于70 mmHg时,存在导致ARDS的风险。TBI患 者脑灌注压的维持范围则涉及到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
患者围术期管wenku.baidu.com策略
术中通气 ▪ 长期以来,过度通气常规用于TBI患者管理,以预防ICP升高。然
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度通气可引起脑缺血,可能造成颅 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不良。因此,对于过度通气的临床应用推荐: 短时间使用、预防性使用、适度使用,二氧化碳分压应控制在 30~35 mmHg,24小时内控制目标为35 mmHg,如果二氧化碳 分压<30 mmHg,一定要严密监测。
患者脑血流的最低值
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法是医学上评估患者昏迷程度的 方法。该患者睁眼反应:1分,语言反应:2分,肢体运动:4分; GCS评分为7分,为重度颅脑损伤(重度颅脑损伤:GCS<8;中 度TBI:GCS 9~12;轻度TBI:GCS 13~15)。
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32岁,体重约60 kg。 ▼因“外伤致颅内巨大血肿,脑疝”,拟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检查未发现胸腹部损伤。既往体格健康,无过敏史,无麻醉手术史。 ▼入手术室已处于昏迷状态,Bp:168/109 mmHg,HR:47次/分, SPO295%。左侧瞳孔散大,直径6 mm,右侧瞳孔4 mm,听诊心脏无杂 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急诊血常规检查Hb:132 g/L。 ▼CT示左额颞硬膜下血肿约500 ml,中线严重向右偏移。
急性颅脑损伤 的围麻醉期管 理新进展
副标题
前言
▪ 颅脑外伤(TBI)与多数外伤导致死亡密切相关,重型TBI的病死 率目前仍然维持在35%左右。因此,TBI患者的麻醉管理尤为重要。
颅脑外伤
▪ 颅脑外伤(TBI)与多数外伤导致死亡密切相关,可发生于任何年 龄、背景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当中,尤其是重型TBI的病死率目前仍 然维持在35%左右。有分析认为,2020年TBI可能超过癌症和心 脑血管疾病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死因。
▪ 因此,对于案例中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策略为:维持灌注压60~70 mmHg,二氧化碳分压35~38 mmHg,氧分压>80 mmHg, 体温36~37℃。
谢谢观看
小结
▪ 对于所有颅脑外伤的患者围术期管理须避免继发性损伤,首先要 了解颅高压/脑疝的症状和体征,运用GCS评分评估TBI的程度, 要维持患者正常血压以及容量,避免低渗溶液的使用,维持机体 氧合,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同时注意过度通气只能是短暂使用。除 此之外,预防性低血压和低体温治疗可能会带来更差的结果。
病例介绍
患者颅内压情况
▪ 要了解患者颅内压首先要知晓高颅压的特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 瞳孔改变、意识降低以及具代表性的Cushing氏综合征(不规则呼吸、 高血压、心动过缓)。
▪ 当颅内压(ICP)>15 mmHg可诊断为高颅压,ICP处于18~25 mmHg时患者会出现症状,当ICP在 20~25 mmHg时会发生脑疝。
患者脑血流的最低值
▪ 正常情况下,脑灌注压在50 mmHg至150 mmHg之间波动时, 脑血流(CBF)均能维持在50 ml/100g/min。而TBI患者,脑血 流自主调节功能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因此TBI患者的脑灌注压只能 维持在60~70 mmHg。
▪ 依据脑梗塞图片,在有可能恢复的情况下脑血流至少要维持在20 ml/100g/min。因此,脑灌注压和脑血流存在密切关系,脑灌注 压在维持脑血流,恢复脑功能方面还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