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20章息风止痉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息风止痉药

【学习要求】

1.掌握息风止痉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熟悉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2.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天麻、钩藤、地龙、全蝎、蜈蚣的性能、功效与应用、特殊用法和使用注意。

3.了解其它息风药的功效特点。

一、含义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可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

平息肝风、制止痉挛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息风是平息肝风,止痉是制止痉挛抽搐。风盛则动,风内生。外风称祛风,内风称息风。平息肝风制止痉挛内风有热症通常是虚寒证。

二、功效与主治

息风止痉、止痉或息肝风。过去有的叫平肝息风的,平肝息风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平肝潜阳加息风止痉,二是指平肝潜阳,三是指息风止痉。所以我们这里主张要么用平肝潜阳,要么用息风止痉,不要用平肝息风。主治肝风内动。表现就是肢体痉挛抽搐。但能导致痉挛抽搐的肝风内动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涉及的病症也不一样。最常见的是肝热生风,热极生风,尤其是儿童的高烧、痉挛抽搐,即小儿急惊风。温热病,热盛也可生风,或有的中风、癫痫也是这种情况,肝经热盛。另外阴虚风动,肝阴耗伤不能润养经脉或肝的经脉,可肝风内动,但这种痉挛比较轻微。温热病后期,热邪耗伤真阴,也经常见到这种情况。另外在儿童长期吐泻,脾胃虚弱,会造成慢惊风,即土虚不能荣木,土地贫瘠,长的树就细而不禁风,风吹而动,这很多是虚寒证。另外破伤风,风毒从破坏的伤口进入人体,首先感受的是外风,然后引发了内风出现破伤风,外风引动内风,痉挛抽搐很重,这时既要祛外风,又要息内风。病因、病种不一样,但是就肝风内动这一点来说是相同的。都要息风止痉,关键是对不同的原因、病症配伍来体现不同的治法。

息风止痉药均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由肝阳上亢、高热、痰浊、血虚、阴虚等原因所致,以肢体痉挛、抽搐、颤动等为特点的证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该证以痉挛、抽搐为特征,但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多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偏瘫为主症,兼见手足麻木,步履不正等;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常以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为主症,并伴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者,多以手足蠕动、震颤,关节拘急,肢体麻木为主,常伴见阴血不足之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的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伤风、脾虚慢惊风等痉挛抽搐者。大多数息风止痉药常分别兼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

三、性能特点

本章药中多数宜于热盛之动风证,故大部分标为寒、凉之性;部分药物应用广泛,不论寒热虚实之肝风内动证均宜,则标平性。而药味与功效间无明显对应关系,习惯上多以甘能缓急的理论,并结合滋味,多标为甘味;少数药兼能通络,故标辛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主治病证病位在肝,故本类药主归肝经。因其有息风止痉之效,而且沉降之性。除全蝎、蜈蚣有毒外,其余药物在规定剂量范围内正确应用,一般多无毒。

药性,多数息风止痉药或作用强的息风止痉药,一般是寒性的,如羚羊角、牛黄、钩藤、地龙、蝉蜕。也有平性的,如天麻、白僵蚕。也有偏于温性的,如防风、斩蛇、洋金花、蜈蚣。药味,这类药有相当多的有甘味,如钩藤、天麻,甘能缓,包括了缓和筋脉的挛急,定为甘味。但更多是用其真实滋味,如动物药的羚羊角、地龙咸味,有的从另外功效如全蝎、

蜈蚣,以辛味为主,实际与它通经络,有辛能散的特点,本身又有刺激味所以辛。归肝经。沉降的。

四、配伍应用

应用本类药,尤当根据不同病因予以适当选择和配伍。肝阳上亢最易致肝风内动,宜用既平肝又止痉之药,并常与平肝潜阳药配伍。温热病和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宜用既清肝又息风之药,并常与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以增效;外风引动内风之破伤风,口眼喎斜者,宜用祛风止痉之药,并常与祛风之品配伍;脾虚之慢惊风,宜用性平的止痉药,并当配伍补脾益气之品。

原则上寒热虚实。肝热生风火热极生风配清热的,尤其是清肝热的药。不管哪种病,温热病、小儿惊风、中风、癫痫都这样。如果是肝阳化风的,有的肝阳过亢,亢而无制,严重了引起肝风,相当于高血压,血压高了导致中风。也常常称为肝阳化风,配伍平肝阳的药或平肝潜阳的药。另外阴虚风动,主要在温热病的后期,配伍滋阴药。慢惊风,往往是脾胃虚寒,要温养脾胃,补气、温阳的如人参、白术,寒象更重的还要配伍附子这类的温补脾胃的阳气。破伤风,外风动内风,要祛外风,息内风,常配伍防风,甚至配伍羌活、白芷、白附子、天南星这类祛风药。这就是根据病症和寒热虚实的配伍。

五、使用注意

1.个别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

2.阴血亏虚之虚风内动者,应以滋阴补血为先,非该类药所主治;而脾虚之慢惊风,不宜选用寒凉性的息风止痉药。

凡以平定肝阳,息灭内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本章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作用。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其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抽搐震颤,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病变主要在肝经,故本章药物主归肝经。其药性多偏寒凉。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本章药物因功效主治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称平肝潜阳药;另一类以息肝风为主要作用,称息风止痉药。

应用平肝息风药时,须根据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如用治肝阳上亢证,多配伍滋养肾阴的药物,益阴以制阳,用治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药物;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配伍开窍醒神药物;兼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者,当配伍安神药物;兼痰邪者,当配伍祛痰药;肝火盛者,又当配伍清泻肝火药物等。

本类药物大多偏寒凉,对脾虚慢惊,则非所宜;个别性偏温燥的,血虚阴亏者,又当慎用。

肝热生风的对温燥的息风止痉药慎用。虚寒的肝风内动,寒性强的不易使用。孕妇忌用(但孕妇出现了严重的肝风内动,为挽救生命也要用)。

1.息风止痉药的含义:

以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常用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2.息风止痉药的功效与主治:

息风止痉药均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以痉挛、抽搐、颤动等为其特征。又因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头重足轻、步履不正等为主要表现;热病之热极生风者,除前述特征外,常伴有高热、烦躁、神昏等症状;阴血不足之虚风内动,则以手足蠕动、震颤、肢体麻木为主证,并伴见阴血不足的相应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等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