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本课程旨在帮助全日制三年制普通中职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等知识,掌握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1.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2.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包括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
3.认识自我:介绍能力与技能的概念,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兴趣的概念以及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研究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本课程总课时3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和认识自我。
建议1、建议在课程开始前,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现状,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建议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如职业测评、职场拓展、企业参观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生涯和就业市场。
3、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
4、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职业竞争力。
5、建议教师在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提高,不仅仅以成绩评价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和能力提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属于职业指导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自我评估、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自信心,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自我评估(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职业选择(行业、企业、岗位等)、职业发展策略(职业发展路径、职业发展计划等)、职业规划的实施与调整等。
2. 要求:学生应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选择,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策略,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自信心,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评价标准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服务1. 教材:本课程采用自编教材,结合相关资料和案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2. 课件: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咨询、实习、面试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信心。
4. 答疑服务: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电话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
5. 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面试技巧、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二、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据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四、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依据教育部编写的德育课《教学大纲》,针对教育部指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结合企业调研和课程分析,遵循德育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不改变原有教材框架和内容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活动效果等方法,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不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等问题,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课程内容的确定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五个模块。
课程内容的整合紧紧围绕职业生涯发展和进一步学习各个专业的需要,既对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教育,又让学生明确了各个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同时融合各个专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要求,让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及创业。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36课时。
五、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构建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专业、个性特点、社会需求、就业、创业等基本知识,并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灵活运用,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分类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四、教学建议1. 教学原则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
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2. 教学方法(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完整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4学期总学时:32(2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推荐的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是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及创业观,学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门指导性课程。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就业环境、职业要求、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为各专业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理想职业,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支撑作用。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理念上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态度、观念转变和技能获得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使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挖掘学生自我成长、成才潜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力求使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本课程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高职生就业、创业、成才的真实案例,以课堂教学为主,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演讲、辩论、自测、情景模拟训练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本课程本着基本理论“够用、必需”的原则,组织本课程的内容。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它关乎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更显得重要。
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市场、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包括个人兴趣、价值观、能力和特长等方面。
通过这些自我评估,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调研职业市场,了解各行各业的就业前景、薪酬水平、发展趋势等信息,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此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将帮助学生设定职业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并分析实现目标所需的能力和条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将教授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个人简历、进行面试技巧培训、提升沟通能力等实用技能,为将来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准备。
通过这些技能的培训,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就业挑战,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市场、设定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门课程中受益良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制大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制订人:张卿校对人:审核人: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目录基本信息:…………………………………………………… 1页课程名称:……………………………………………………1页课程类别:……………………………………………………1页建议学时:……………………………………………………1页学分:……………………………………………………1页适应对象:……………………………………………………1页建设团队:……………………………………………………1页第一部分课程概述……………………………………………1页一课程性质……………………………………………………1页二课程基本理念………………………………………………1页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根据…………………………………3页(一)教学内容………………………………………………3页(二)目标……………………………………………………4页(三)实施建议………………………………………………5页四课程定位……………………………………………………6页(一)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二)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三)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关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6页一总目标………………………………………………………7页二具体目标……………………………………………………7页第三部分:内容标准…………………………………………7页一理论课内容标准二课程总体内容描述三习题课内容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11页一教学条件二师资要求三教学方法建议四教材选用建议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5页(一)网络教学资源(二)图书馆资源(三)智力资源六评价建议及标准……………………………………………17页(一)评价建议(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估评价标准第五部分附录…………………………………………………18页一教学案例二参考文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建议学时:2学时学分:2学分适应对象:所有五年制高等教育的学生建设团队:2人以上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职业、个体认识,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个体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课程名 12470051课程性质公共必课程代职业生涯规1247005考核方是否核心论文(作业课程类理论适用专各专业学主要授课方讲学期学学期学其中讲课学其中讲课学开课XX实训间:实训 XX学 XX其它其它学XXX教学总时数:16 学时开设本课程前提条件: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常规教具、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教学内容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确定个体理想生存状态;了解个体各方面素质特征和大的社会现实环境,修订理想状态为可行的目标;确定职业兴趣、理想职位和适宜工作氛围;确定达到理想职业的可行性路线,制定短、中、长期职业进程;确定目前状态和短期目标间的差距,寻找切入点,开始执行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性小结、反思,并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科学的修订。
制定一个可操作又切合实际的目标,从而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自己避免盲目的消耗,最后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的规划与实施过程。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分单元学习目标学完本课程各单元内容学生应达到:模块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目标:了解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含义、特点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懂得制定职业发展策略。
模块二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了解职业的内涵和分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本科)课程标准

1.教学对象全院各专业在校大学生2.学分与学时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40%;学时根据各校实际进行调整。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模块类别: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正文(名人名言)、案例精选、知识链接、小贴士、课堂讨论、综合案例解析、本章小结、教学检测、拓展阅读课程属性:公共课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任务:(1)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2)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3)要求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4)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5)要求学生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6)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7)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8)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9)要求学生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10)要求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目的:(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制定合理个人职业规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上课所用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用引言带出“两大块”内容——规划的制订、规划的管理。
全书共分5 个单元、14 课、45 目,分为两大部份,紧紧环绕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展开。
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是全书的铺垫;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是全书的基础;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是全书的重点;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是全书的拓展;第五单元是前面四个单元的延伸。
本教材计划用40 个学时,完成以下知识要点:1 、引导学生会学、爱学《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
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愿学、学好本课程。
3、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
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角度审视自己、了解社会。
4、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本单元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渗透前两个单元涉及的认识和观念。
引导学生学习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阶梯、制订发展措施。
5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6、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
引导学生自觉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学习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奋斗目标,形成自觉学习的动力。
学生按照教材规定的顺序完成学习任务,能制订出一份既适合本人发展,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中。
第二部份:各课时的课堂标准:第二单元第三课:环境分析1 、课程性质:2 学时本单元内容是全书的基础。
本课旨在指导学生把握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认识到惟独依据区域经济特点,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握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
2、基本理念:本课主要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了解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态势,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教师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特点、态势做深入浅出的介绍。
中职生没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详细的提纲或者问题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版)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版)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学时分配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学时,实践学时10学时,可以别安排大一或大二进行。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内容项目一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教材阐述上课所用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用引言带出“两大块”内容——规划的制订、规划的管理。
全书共分5个单元、14课、45目,分为两大部分,紧紧围绕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展开。
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是全书的铺垫;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是全书的基础;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是全书的重点;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是全书的拓展;第五单元是前面四个单元的延伸。
本教材计划用40个学时,完成以下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会学、爱学《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
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理想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愿学、学好本课程。
3、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
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角度审视自己、了解社会。
4、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本单元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渗透前两个单元涉及的认识和观念。
引导学生学习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阶梯、制订发展措施。
5、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6、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
引导学生自觉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学习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奋斗目标,形成自觉学习的动力。
学生按照教材规定的顺序完成学习任务,能制订出一份既适合本人发展,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中。
第二部分:各课时的课堂标准:第二单元第三课:环境分析1、课程性质:2学时本单元内容是全书的基础。
本课旨在指导学生把握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认识到只有依据区域经济特点,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握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
2、基本理念:本课主要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了解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态势,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教师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特点、态势做深入浅出的介绍。
中职生没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详细的提纲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依据区域经济特点,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职业生涯才能得到顺利发展。
(2)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态势。
4、实施建议:对目标(1)的处理:第一:借助三个案例故事的载道功能,引导学生“解剖麻雀”。
这三个案例故事通过多媒体,播放动漫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欣赏完案例后,按照“事件触发型”教学的模式,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找出三个故事中主人公取得职业成功的路径与条件,认识到家庭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对中职生成才的重要影响。
第二:通过互动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场运用手机查找资料,查找自己家乡的特点,与全同学分享自己的家乡特点。
体现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与点评工作,防止出现只放不收的跑题现象。
第三:指导学生动手,借助课本“学以致用”,课后拓展,真正分析自己家庭的有利条件,借助网络、新闻报道等媒介,分析学生家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寻找自己的位置。
对目标(2)的处理:第一: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的调查准备工作,指导学生调查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他们从事职业所在的区域及该区域的经济特点。
第二:通过互动环节,和学生议一议“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所在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新动向。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选择在不同班级展开讨论,解决目标(2)。
5、作业建议或学生活动建议:教材中“学以致用”之名人启迪可做为课后作业,分小组完成。
该作业既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从比尔盖茨身上寻找成功的启示。
第三单元第一课:制定目标1、课程性质:2学时本单元内容是全书的重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学习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阶梯、制订发展措施。
2、基本理念:本单元应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展开,在教学中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事件触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将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课程目标:(1)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重点帮助学生选择“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2)形成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
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才是好目标”的理念。
4、实施建议:对目标(1)的处理:第一:通过多媒体播放案例“他的选择没有错”,导入本课,先让学生分组学习该案例,然后结合案例,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故事给自己哪些方面的启发,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第二:运用“预测、衡量、比较”三步决策分析来帮助学生确定发展目标。
该环节可借助教材71页的“生涯发展目标决策分析程序”来展开。
以学生实践为主,练习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了解表格中各步的含义和分析程序,然后结合“事件触发型教学发”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确定发展目标。
对目标(2)的处理:第三: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明白“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才是好目标”的观念。
互动项目设置为:想一想、说一说——回顾以往是否轻率做出过错误决定,后果是什么?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状态是开放的、自由的、愉快的,畅所欲言。
5、作业建议或学生活动建议:本课主题是“确定发展目标”。
即是关于“我想做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人对自己在职业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
建议课后作业以班会活动的形式展开,每位学生上台谈谈“我想做什么”。
第三单元第二、三课:发展措施1、课程性质:4学时本单元内容是全书的重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学习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阶梯、制订发展措施。
2、基本理念:本单元应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展开,在教学中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事件触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将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课程目标:(1)理解“构建发展阶梯”实质也是确定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本课确定的是“阶段目标”,即近期目标。
(2)帮助学生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3)帮助学生掌握阶段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的要领。
(4)帮助学生正确选择现实中的两个主要近期目标,即升学与就业。
(5)学生能够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出一个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
4、实施建议:对目标(1)的处理:第一:借助文中课首案例,通过多媒体播放动漫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陈涛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制订了从洗碗工到酒吧老板逐级提升的四个阶段目标,搭建了台阶。
从而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阶段目标,阶段目标设计的要领与思路是什么等内容。
第二:以学校毕业生中具有个性的案例加深学生的感受。
如秦驰同学的发展阶梯是如何分阶段构建的。
对目标(2)的处理:第一:教师重点把握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补充发展条件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达到该目标。
教师设计:了解“现在的我”、预测“明天的我”,以小组为单位,派学生上台发言,帮助学生分析优势和差距,来补充发展条件。
第二:教师在教学课件中展示表格:“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让学生自己动手补充表格中的空白处,通过强化训练达到学生逐渐规范行为的目的。
对目标(3)的处理:第一:借助案例让学生掌握阶段目标的数量、形式和依据。
以学校自编教材中优秀毕业生的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手机上网查询有关职务、职业资格知识,体现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对目标(4)的处理:第一:通过课件文字展示四个案例:1、学习酒店管理的陈涛将初次就业的目标定为“洗碗工”;2、一动漫专业的学生将长远目标定为“动漫设计师”;3、一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将长远目标定为“治水能手”;4、一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将长远目标定为“创建设计公司”,近期目标定为“拿到维修工证书”等。
运用这些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是先升学还是先就业是很现实也很关键的目标选择,要求同学们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自己三年中学习的不同方向。
对目标(5)的处理:第一:通过互动环节,以“试一试”的方式,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话,把下周七天的安排写出来。
让学生尝试从制订周计划开始,体验制订执行计划,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建议学生每人备一个本子,以月为单位,专门用于每天的学习、生活安排,根据发展目标养成每天安排自己的良好习惯。
第三: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出各自的措施,并在班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各自措施的制订情况。
修改并完善近期目标的落实措施。
第四:编写计划。
这一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进行,每位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是真做,而不是“模拟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往年“文明风采”竞赛中,学生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大胆写作,用自己喜欢、简洁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计划。
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写出一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5、作业建议或学生活动建议:(1)、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
(2)、积极参加学校技能节、全省文明风采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