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最新《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最新《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1

2

《报任安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4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5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6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7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8

二、教学重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9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10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11

第一课时

12

一、导入新课

13

同学们,假如有来生的话,以下五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项?

14

A、幸福的猪

B、快乐的蚂蚁

C、称霸的老虎

D、精明的狐狸

E、痛苦的人

15

请学生起来回答,引出“痛苦的人”司马迁。

16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猪必定也有不幸的时候,快乐的蚂蚁必定也有17

痛苦的时候,称霸的老虎必定也有软弱的时候,精明的狐狸必定也有糊涂的时候,同理,痛18

苦的人,必定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候。此外,人生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注定痛苦相随,人生也19

正是由于有了痛苦,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充实。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一个痛苦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走进痛苦,如何面对痛苦,又如何

20

21

在痛苦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这个人就是司马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

安书》。)

22

23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24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25

26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史圣”之誉。主要作品《史

27

记》,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

28

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

29

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

30

2、写作背景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

31

32

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

33

“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

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34

35

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36

李陵之祸: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和李陵去攻打凶奴,

37

38

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了凶奴,汉武帝因此大发雷霆,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

39

为确实“不当”,但他不满朝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于是就向汉

40

武帝赞扬李陵独挡凶奴之功,没想到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是在为李陵辩护,因此司马迁被判

41

入狱,惨遭宫刑。

42

3、解题

报:答,回复;书,古代文体,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

43

44

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

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任安,司马迁

45

46

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47

4、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48

49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

50

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

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51

52

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

53

只好删去。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悲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54

55

三、疏通字音、字义,翻译原文

56

1.字词句疏通

57

1)字音

58

曩(nǎng)阙(quē)然槛(jiàn)缧(léi)绁(xiè)婢(bì)妾

59

倜(tì)傥(tǎng)厥(jué)膑(bìn)愠(yùn)色迥(jǐong)穴(xué)闺阁(gé)剌(là)谬(miǜ)

60

61

(由学生标出字音后,请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2

2)古今异义词

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文采,古义:文章;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63

64

②独身孤立。孤立,古义:孤单无助;今义:不能得到同情和资助。

65

③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古义:心意,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勤勤恳恳,古义:诚

挚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

66

67

④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68

2、翻译文章第一、第二自然段

69

请学生起来翻译,老师指点。

70

翻译完一段请同学再次将译文读出来。(可由全班同学一起读,或由女生读、男生读,方71

式多样)

72

3、课后作业

73

思考第三、四、五自然段应该如何翻译。

74

第二课时

75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76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77

二、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1、通假字(请学生在注释中用横线划出通假字)

78

79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80

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③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

81

82

④放失旧闻。失,通“佚”,丢失;

83

⑤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

84

⑥则仆偿前世之责。责,通“债”。

85

2、古今异义词

86

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

87

②下流多谤议。下流,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卑鄙龌龊。

88

③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89

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口语,古义:说话;今义: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90

3、判断句:

91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92

也。(“……者,……也”表判断)

93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也”表判断)

94

4、省略句:

95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后省略介词“于”)

96

5、被动句: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于”被动标志)

97

98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被拘禁)

99

屈原放逐(被放逐)

孙子膑脚(被膑脚)

100

101

重为乡党所笑(表被动)

102

6、介词结构后置:

103

教以慎于接物(“于接物慎”)

104

不表于后世也(于后世表)

105

7、固定句式: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乎:恐怕……吧)

106

107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所以……者:……的原因)

108

三、课后作业

109

背诵第三自然段

110

第三课时

111

一、检查背诵:请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112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报任安书》的翻译,知道了这是司113

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文章是如何回复友人的。

114

三、整体感知

115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116

第二段: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使自己的著述能够留传后世;

117

第三段:列举为后世所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的事迹;

118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

119

第五段:书信结尾,再次倾诉自己愤懑的心情。

120

121

1、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22

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123

124

2、研习第2段,找出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之所以能“隐忍苟活”的原因?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125

126

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127

《史记》没有完成。

3、研习第3段,作者列举了这么多古代圣贤著书立说的伟迹,主要目的是什么?

128

129

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130

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更加增强了他写《史记》131

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司马迁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132

4、第3段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

133

引用典故,采用铺排。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134

135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

136

5、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

要这样写?

137

138

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 139

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140

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141

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我们知道司马迁遭受到宫刑的耻辱,他之所以能“苟活”,是142

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所以才“就极刑而无愠色” ,他反复陈述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著述《史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143

144

6、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45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146

14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