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化工艺实训大纲
胺基化工艺
炸极限2.2~15.2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 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2、 制法: 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蚁酸和二甲基胺制造的。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 N,N-二
甲基甲酰胺是多种高聚物如聚乙烯 、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 胺等的优良溶剂,广泛用于塑料制膜、油漆、纤维等工业;也可 作除去油漆的脱漆剂。它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 有染料的特点。
B、接触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 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 度组织破坏。 危险性:与空气混合遇火星爆炸爆炸极限: 15.8%-28% 氨水(混称氢氧化铵,NH3·H2O) 可腐蚀许多金属,(铜、银、锌等),极易与氧 化银、氧化汞生成炸药(雷酸盐)。一般若用铁 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 灭火方法: 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 灾时用水幕、 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2)、氨 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液氨可作制冷 剂。以700:1的溶解度溶于水。
危害性 A、吸入的危害。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 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 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 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 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低浓度的氨对眼和 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 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 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胺基化培训——胺基化工艺和设备安全技术
(4)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 况,未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原容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 压力容器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和第三类压力容器。
(5)按制造许可分类 根据制造能力、工艺水平、人员条件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工艺指标 甲醇预热后温度 蒸发过热器气化室温度 过热器出口原料气温度 原料气进合成塔前温度 合成塔反应热点温度 合成塔出口温度 蒸发器 a 合成气入口温度 粗胺槽温度 合成氨冷放空气温度
温度/℃
115 170 360
400 400(参考)
≤230 50 ≤10
工艺指标:压力
工艺指标
压力/MPa
蒸发器 b 加热蒸汽压力(阀前压力)
吸收液中的总胺≤11%
三、相关胺基化工艺联锁保护系统工作条件
警报和联 锁
传感 器位 号
传感器位 置
警报和联 锁设定值
目的/功能
警报
合成塔 3.0MPa
防止合成塔超压
警报和联锁启动后 应采取的措施
及时控制合成流量、 开大合成减压阀,联 系现场班长开大减 压阀阀门
警报
回流槽 >20%
防止回流槽的液 及时减少或增大回
脱水塔不同工艺阶段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组成成分
氨
甲醇 MMA DMA TMA H2O
Ⅲ塔
顶出/% 0.03 0.12
54.19 0.18 0.03
釜排/%
0.37 0.01
/
0.04 88.59
4.一甲胺与二甲胺分离 原理:Ⅳ塔利用一甲胺比二甲胺容易挥发的特点,Ⅲ塔顶馏出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9章氨基化 0519
CH N
H 加氢
2015/10/12
NH CH2
3
二、反应的目的
制备脂肪族伯、仲、叔胺及季铵盐
ClCH2CH2Cl +
H2O NH3 ~2MPa
H2NCH2CH2NH2
(H5C2)3N+ CH2 Cl-
N(C2H5)3 + ClCH2
制备芳胺
O2N Cl
NH3
O2N
NH2
2015/10/12
>60%NaOH,常压 190℃,4h
NH2
SO3H
2015/10/12
OH
J酸
26
9.3 卤素的氨解 9.3.1卤代芳烃的氨解(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Cl
200~230℃,7MPa
NH2 30% NH3, 0.1molCu+
Cl
液氨,NaNH2 -33℃
NH2
Cl
170~190℃,3MPa
NH2 30% NH3
NO2
Cl NO2 NO2
NO2
115~120℃,常压
30% NH3 NO2 NH2 NO2
2015/10/12
27
9.3.1卤代芳烃的氨解(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一、反应理论
按卤素衍生物活泼性的差异,可分为非催化氨解和催化氨解。
1、非催化氨解 •适用范围:活泼的卤素衍生物,如芳环上含有硝基的卤 素衍生物,通常以氨水处理时,可使卤素被氨基置换。 •反应历程:属芳香族的亲核取代反应。例如: •反应动力学:属双分子反应(SN2反应),反应速度直接 正比于氨和卤化物的浓度,。 NH2
CH2 O
2015/10/12
14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9041-2003 胺基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4-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胺基化 Aminated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称为胺。
也就是说胺基化反应后肯定有一个NH2基团。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Process special operations personnel amino指胺基化工艺生产装置中从事现场工艺操作的人员。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暂行)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暂行)一、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9041-2003 胺基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4-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胺基化Aminated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称为胺。
也就是说胺基化反应后肯定有一个NH2基团。
胺基化工艺实训操作手册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实训操作手册一、灭火器选择和使用安全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査灭火器压力、铅封、出厂合格证、有效期、瓶体、喷管。
(2)火情判断:根据火情:选择合适灭火器迅速赶赴火场;正确判断风向。
(3)灭火操作:站在火源上风口;离火源3-5m距离迅速拉下安全环;手握喷嘴对准着火点,压下手柄,側身对准火源根部由近及远扫射灭火:在干粉将喷完前(3S)迅速撤离火场,火未熄灭应继续更换操作。
(4)检查确认:检查灭火效果:确认火源熄灭:将使用过的灭火器放到指定位置:注明已使用;报告灭火情况。
(5)清点收拾工具,清理现场。
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安全操作步骤(1)检查准备:检查高、低压管路连接情况;检查面罩视窗是否完好及其密封周边密闭性;检査减压阀手轮与气瓶连接是否紧密;检查气瓶固定是否牢靠;调整肩带、腰带、面罩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将正压式呼吸器连接好待用;检査气瓶充气压力是否符合标准;检查气路管线及附件的密封情況;检查报警器灵敏程度;准备工作要在S分钟之内完成。
(2)佩戴过程:解开腰带扣,展开腰垫,手抓背架两侧,将装具举过头顶,身体稍前顺,两肘内收,使装具自然滑落于背部,按正确方法背好气瓶;手拉下肩带,调整装具的上下位置,使臀部承力,调整好位置;扣上腰扣,将腰带两伸出端向测后拉,收紧腰带;松开头跟带子,将头罩翻至面窗外部,外翻头罩;一只手抓住面窗突出部位将面罩置于面部,同时,另一只手将头罩后拉罩住头部,佩戴好面罩;两手抓住颈带两端向后拉,收紧颈带;两手抓住头带两端向后拉,收紧头带;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深吸一口气,应感到面窗向面部贴紧,检查完面罩的密封性;逆时针转动瓶阀手轮(至少两圈),完全打开瓶阀;使红色旋钮朝上,将供气阀与面窗对接并逆时针转动90°,正确安装好时,可听到卡滑入闩卡槽的“咔哒”声;(3)终止使用过程:捏住下面左右两侧的颈带扣环向前拉,即可松开颈带:然后同样再松开头带,将面罩从面部由下向上脱下,然后按下供气阀上部的橡胶保护罩节气开关,关闭供气阀,面罩内应没有空气流出;御下装具;顺时针旋转瓶阀手轮,关闭瓶阀;打开冲泄阀放掉空呼器系统管路中压缩空气,等到不再有气流后,关闭冲泄阀,完成系统放气。
胺基化工艺
�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切断 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从上 风处进入现场。 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 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焚 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6)、三甲胺
常温为无色气体。有鱼腥的氨气味。能溶于水、 乙醇和乙醚。 危险性: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爆炸极限为2%~11.6%。自燃:190℃。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 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
危险性:自然温度:430℃。 爆炸极限:爆炸下限4.9 (V%);爆炸上限20.8(V%) 危害性:属低毒类,有氨味,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 入后,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 支气管肺炎,重者引起肺水肿而死亡;极高浓度吸 入引起喉头痉挛、水肿窒息而死亡。可致呼吸道灼 伤。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重者可致灼伤。摄 入可致口、咽、食道灼伤。
炸极限2.2~15.2 %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 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2、 制法: 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蚁酸和二甲基胺制造的。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 N,N-二
甲基甲酰胺是多种高聚物如聚乙烯 、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 胺等的优良溶剂,广泛用于塑料制膜、油漆、纤维等工业;也可 作除去油漆的脱漆剂。它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 有染料的特点。
� 毒性防护 � 本品极毒,对温血动物的毒性约为氰化氢的1/30。
丙烯腈不仅蒸气有毒,而且附着于皮肤上也易经皮肤 中毒。对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5mg/kg,大鼠LD50 为93mg/kg。长时间吸入稀丙烯腈蒸气,则能引起恶 心、呕吐、头痛、疲倦和不适等症状。工作场所最高 容许浓度为45mg/m3。 生产设备要密闭,操作时要 戴防护用具。丙烯腈若溅到衣服上应立即脱下衣服, 溅及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溅入眼内,需用流水冲洗 15分钟以上。不慎吞入时,则用温盐水洗胃。如果中 毒,应立即用硫代硫酸钠、亚硝酸钠进行静脉注射, 并请医生诊治。
化工认识实习指导书合成氨工艺
前言本《化工认识实习指导书》是根据学生惊醒生产现场化工认识实习的需要,结合学院实习基地的具体生产实际编写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根据化工声场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毕业后在化工企业从事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本书对化工安全生产应具备的知识、化工生产的普遍特点、相关化工产品采用的工艺流程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为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正对实习基地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的实际情况,对各工序的作用、原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其他流程的介绍、操作主义事项等作了具体的阐述。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由于技术的进步,有的内容还有待修正。
希望读者给予指正或补充完善。
编者2010.12目录第一章安全知识 (3)第一节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第二节化工生产的特点 (4)第三节合成氨、尿素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理论性质和危害 (6)第四节预防与防护 (9)第五节中毒、灼伤事故的现场抢救 (11)第二章合成氨生产工艺基础 (13)第一节概述 (13)第二节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 (16)第三节脱硫 (17)第四节转化 (20)第五节一氧化碳变换 (24)第六节脱碳 (27)第七节甲烷化 (31)第八节氨的合成 (33)第一章安全知识第一节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化工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唯一保证。
如果一个化工企业经常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灾害事故,就无法提高经济效益,更谈不上生产的发展。
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是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国家对企业的起码要求,因此,搞好安全生产是每位员工的重要职责,也是企业对员工的起码要求。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国家与2002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首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
《安全生产法》提出来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对于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和综合治理,预防和智力都搞好了,安全生产也就有了保障。
胺基化工艺标准及大纲
宁夏翰林职业培训学校胺基化工艺胺基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0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9041-2003胺基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3.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胺基化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称为胺。
也就是说胺基化反应后肯定有一个NH2 基团。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指胺基化工艺生产装置中从事现场工艺操作的人员。
4.基本条件取得胺基化工艺操作作业上岗资格证。
培训前需在相应岗位实习3个月以上。
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0 号规定。
5.培训大纲培训要求5.1.1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和技能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5.1.2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5.1.3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
应注重提高胺基化工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9章氨基化 0519课稿
气固相接触催化氨解 工艺方法 气固相临氢接触催化胺化氢化
高压液相氨解
2018/10/7
7
气固相接触催化脱水氨解法
(1)应用:甲醇氨解制二甲胺;
(2)催化剂:SiO2/Al2O3;
(3)温度:350~500℃; (4)压力:0.5~5MPa。
CH3OH + NH3 CH3OH + CH3NH2 CH3OH + (CH3)2NH CH3NH2 + H2O (CH3)2NH + H2O (CH3)3N + H2O
2018/10/7 2
9.1 概述
一、定义 氨解
氨基化
氨解指的是氨与有机物发生复分解反应而 生成伯胺的反应。氨解反应通式可简单地 表示如下:R-Y + NH3→R-NH2 +HY 式中R可以是脂基或芳基,Y可以是羟基、 卤基、磺酸基或硝基。
胺化 胺化指的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
O NH2 + C H OHH C N H
环己胺的制备
OH NH2
2018/10/7
13
9.2.2 环氧烷类的加成胺化
工业上的乙醇胺类是以环氧乙烷和氨反应制得:
CH2 O
CH2 O CH2
CH2
+ NH3
H2NCH2CH2OH
+ H2NCH2CH2OH
NH(CH2CH2OH)2
速度快
CH2 + NH(CH2CH2OH)2 N(CH2CH2OH)3
平衡反应
2018/10/7
8
即将醇、氨和氢的 气态混合物在 200℃左右、常压 200oC,压力 ROH , NH3 , H2 产品胺 Cu-Ni催化剂 或不太高的压力下 通过Cu-Ni催化剂 催化醇脱氢 而完成的。其整个 催化加氢 反应过程包括:醇 加氢 加成胺化 脱水 脱氢 的脱氢生成醛或酮、 羟基胺 醇 醛 烯亚胺 胺 NH3 醛或酮的加成胺化、 OH 羟基胺的脱水和烯 O +NH 3 -H2 CH3-C-NH2 CH3CH2OH CH3-C-H 亚胺的加氢生成胺 加成胺化 脱氢 乙醛 H 乙醇 1-羟基乙胺等步骤。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第9章氨基化
125℃,5h
NH2
SO3H
190℃,4h
OH
J酸
2024/10/13
26
9.3 卤素的氨解 9.3.1卤代芳烃的氨解(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Cl
NH2 Cl
NH2
200~230℃,7MPa
液氨,NaNH2
30% NH3, 0.1molCu+
-33℃
Cl
NH2
170~190℃,3MPa
NO2
30% NH3
-H2O 脱水
CH3 CH
NH
+H2 加氢
CH3CH2NH2
2024/10/13
9
•仲胺的生成
H OH
CH3CH2NH2
+CH3CHO 加成胺化
CH3CH2
N
CH
CH3 -H2O CH3CH2-N=CHCH3 +H2 (CH3CH2)2NH
•叔胺的生成
(CH3CH2)2NH
+CH3CHO 加成胺化
碱的形式
按苯炔历程进行 亲核试剂
注意:邻位氢原子是生成苯炔中间体的必要因素。
2024/10/13
30
卤代芳烃氨解反应的基本特征:
1、芳环上电子云密度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芳环上的吸电子基 团越强,离去基团越容易离去,反应越容易进行; 2、卤素不同,反应活性不同。 3、吸电基团会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减小,且主要影响邻、对位; 4、卤代芳烃上吸电基团较弱时反应难于进行,必须借助于催化剂 才能进行,催化剂多用不同价态的铜。
(CH3CH2)2
N
OH CH CH3 -H2O (CH3CH2)2-N-CH=CH2 +H2 (CH3CH2)3N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
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
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
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
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
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344号)
《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氨基酸工艺学
《氨基酸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和目的氨基酸工艺学是一门新型发酵的技术科学,以探讨氨基酸发酵工厂的生产技术为主要目的。
学习”氨基酸工艺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和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与提高,来认识与解决氨基酸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选育氨基酸生产菌的基本原理,了解氨基酸代谢与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理论、发酵控制的关键及分离精制氨基酸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选育新菌种、探求新工艺、新装备和从事氨基酸发酵研究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 绪论⑴概述⑵氨基酸发酵的历史与发展动向⑶我国氨基酸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2.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⑴淀粉的组成及其特性⑵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⑶双酶法制糖工艺3. 谷氨酸发酵机制⑴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⑵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细胞渗透性的控制4. 谷氨酸生产菌的特征、育种及扩大培养⑴谷氨酸生产菌的主要特征、国内谷氨酸生产菌及其比较、谷氨酸生产菌及其比较、⑵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策略、生物工程新技术育种、菌种的扩大培养及种子的质量要求5. 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⑴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⑵发酵过程中主要变化及中间代谢控制,泡沫的消除⑶糖蜜原料强制发酵工艺、低糖流加工艺及后期补糖工艺⑷提高发酵产率的主要措施6.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⑴谷氨酸发酵中的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⑵杂菌的污染与防治7. 谷氨酸的提取⑴概论⑵谷氨酸发酵液的性质⑶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深缩连续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⑷谷氨酸发酵液的综合利用8. 谷氨酸制味精⑴味精的性质⑵谷氨酸制味精的工艺流程⑶谷氨酸的中和与除铁,谷氨酸中和液的脱色、浓缩、结晶⑷味精生产中异常现象及其处理9. 谷氨酸清洁生产工艺⑴谷氨酸清洁生产工艺概述⑵提取谷氨酸闭路循环工艺⑶发酵废母液提取菌体蛋白工艺、生产饲料酵母工艺、发酵母液浓缩生产复合有机肥工艺、发酵废水生物处理工艺10. 氨基酸发酵机制⑴概述⑵酶活性的调控、酶合成的调控⑶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11. 氨基酸产生菌的选育与发酵技术⑴氨基酸产生菌的选育与定向育种策略、用细胞内基因重组手段选育氨基酸产生菌、用重组DNA技术构建氨基酸工程菌、氨基酸产生菌的稳定化⑵发酵条件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⑶氨基酸的提取与精制12. 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发酵⑴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⑵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机制⑶影响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发酵的主要因素⑷赖氨酸发酵、苏氨酸发酵、蛋氨酸发酵、高丝氨酸发酵、天冬氨酸发酵13. 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发酵14. 异亮氨酸、亮氨酸与缬氨酸发酵15. 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发酵16. 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胺和组氨酸发酵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氨基酸工艺学》,陈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采取的考核方式如:考试、考查、论文等。
氨化工艺设计操作手册范本
氨化工艺操作手册目录拉料岗位操作要求配料岗位操作要求(普通)蒸汽造粒岗位操作要求司炉岗位操作要求筛分工岗位操作要求包膜岗位操作要求成品包装岗位操作要求(氨酸)造粒岗位操作规程尾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配酸岗位操作规程拉料岗位操作要求1、提前30分钟上班,检查奔马车是否完好,气压是否充足,严禁在轮胎没气的情况下使用。
做好拉料的准备工作。
2、按照物资部要求的指定地点拉料。
3、原料拆堆采用阶梯拆堆法,防止原料堆倒塌,必须先将油布敞开方可操作。
4、不准将原料从高处直接落到车上,必须先将原料推到低处再进行装车。
5、每车拉原料数量为50包,不得多拉,防止将车压坏。
6、原料拉到配料处后按顺序堆放整齐,以便于配料。
交班前将各原料堆前的漏料清扫干净,并及时清理掉。
7、下班时将车辆冲洗干净,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
8、交班时投料区每种原料备料不低于50包,不能影响到下个班的生产。
每种原料留底不超过三个底。
9、遇到下雨、下雪天气,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打滑,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严禁在原煤产堆上或堆下仃,防止垮塌伤人。
10、装车平整,开车时速限20公里/小时,拐弯时速限5-10公里/小时,行驶过程中严禁急刹车,停车超过15分钟必须熄火。
11、奔马车专人驾驶,行驶中除驾驶员外不得乘坐其他人,行驶过程中注意行人安全,倒料时防止车身打翻。
配料岗位操作要求1、配料前必须仔细查看配料通知单,明确配比,严格按照技术部的配料单准确配料,配料要持续、均衡,不得断料。
2、提高30分钟做好配料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果出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修理,确保设备恢复完好状态。
3、线头、内袋、杂物不得进入搅拌机或料斗中,按指定地点收集起来,每班交班时统一清理掉。
回用袋一律拆上口。
4、原料袋中的余料要倒净,并及时清理好。
废料袋以50条为一捆,回用袋以100条为一捆捆好。
下班前车间投料负责人同质检员共同签字当班各原料的投入总数,并组织人员将原料袋拉到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由库管人员开具入库单。
煤化工氨合成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了加深对煤化工氨合成工艺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于20xx年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煤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煤化工氨合成的生产过程,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对煤化工氨合成工艺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实习单位简介xx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我国某省,是一家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工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医药、食品等行业。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前,我详细了解了煤化工氨合成的相关知识,包括工艺流程、设备原理、操作规程等。
同时,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实习培训,学习了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等。
2. 实习过程(1)工艺流程参观实习期间,我跟随指导老师参观了合成氨生产车间,了解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煤炭的洗选、气化、变换、净化、合成到氨的液化、储存、包装,整个生产过程环环相扣,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2)设备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各个设备的操作方法。
包括变换炉、净化塔、合成塔、冷凝器、压缩机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设备的启动、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工艺指标监测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监测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
这些指标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安全生产与环保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和环保的重要性。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同时,公司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力求实现绿色生产。
3. 实习总结(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加深了对煤化工氨合成工艺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安全生产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实训大纲
1.范围
本实训大纲规定了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实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实训大纲适用于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
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836.1-1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AQ3021-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A030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03025-20087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AQ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
A03027-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A08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HG/T20507-2000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3基本条件
3.1取得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
3.2无色弱、色盲等禁忌症
3.3培训前需在相应岗位实习3个月以上
4.培训要求
4.1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和技能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2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4.3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
应注重提高胺基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5.实训要求
5.1安全用具使用
5.1.1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
5.1.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5.1.3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5.1.4创伤包扎
5.2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5.2.1胺基化工艺异常状况处理(1)通用单元
1)离心泵
2)换热器
3)加热炉
4)分馏塔
(2)特定单元
1)釜式反应系统
2)固定床反应器
5.3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5.3.1胺基化工艺应急处置
1)离心泵
2)换热器
3)加热炉
4)分馏塔
(2)特定单元
1)釜式反应系统
2)固定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