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常规复习过程
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急性期及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其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缓解或恢复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病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计划,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限制水、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
轻度水肿不过分限水,钠盐少于3g/d;重度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少于100mL,无盐饮食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同时有充足的热量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变化的情况,定时测量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体液的变化,严格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4.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访人数及次数,以防交叉感染,注意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5.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有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口腔等部位感染的发生。
协助患者做好全身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注意保护皮肤,以免损伤水肿的皮肤引起感染。
6.基础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疲倦、头痛及血压、面容、情绪及心理反应等,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
7.尿异常的护理:正确留取尿标本,为诊疗提供依据。
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适当多饮水,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8.心理护理:应经常安慰、鼓励患者去除不良心理因素,使之能密切配合治疗,争取治愈或延缓病程进展。
【健康教育】1.指导严重水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轻度水肿患者卧床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
2.根据病情及医嘱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饮食,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3.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4.指导患者准确留取各种血、尿标本,特别是24h尿蛋白定量、尿培养等。
5.讲解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休息。
6.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尿量、体重,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
2023年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知识点:肾脏系统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年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知识点:肾脏系统 2023年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学问点:肾脏系统导语: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汲取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肾脏系统的.护理学问。
1.观看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特别准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比重1次。
2.依据病情定时测量血压,发觉特别准时处理。
3.每周测量体重1次,水肿明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每日测量体重1次,做好记录。
4.观看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上升等状况。
5.依据病情记录24h的出入水量。
饮食护理:1.急性肾炎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限制水的摄入。
2.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水肿者限制水的摄入。
3.肾功能不全者优质低蛋白、高钙、高铁、高维生素、低磷饮食,限制植物蛋白摄入量,尿少者限水、钠、钾盐摄入量。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症护理:一、水肿护理:1.精确记录出入液量,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2.卧床休息留意观看血压变化,如血压低,要预防血容量不足,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摔跤;如血压高,要预防肾脏缺血、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发生。
3.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4.用利尿药时,留意观看尿量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和水、电解质的状况。
二、尿特别的护理:1.向患者交待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容器要清洁,送验要准时。
2.如有血尿时应分清是初始血尿、全程血尿还是终末血尿,以帮助诊断,同时观看血尿的量和颜色。
3.大量血尿时,应卧床休息,并留意观看血压和血红蛋白的变化,遇有特别应准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4.适当多饮水,以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三、休息:1.急性肾炎、急性肾衰患者必需肯定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增加活动。
第2页/共3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疾病期需要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可适当活动,但应合理支配生活,以免病情反复。
2014肾内科护理常规

枣强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护理常规目录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修订)----------------------------2 第二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修订)----------------------------3 第三节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修订)--------------------------------5 第四节肾盂肾炎护理常规(修订)----------------------------------6 第五节急性肾衰护理常规(修订)----------------------------------7 第六节慢性肾衰护理常规(修订)----------------------------------82014—2--20护理部肾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一、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
二、饮食和入量:急性期对蛋白和水分应予一定限制,对有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1-3g/d为宜,水肿明显和尿量减少者还应限制水分摄入;肾功能减退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20g/d为宜,应尽量多摄入优质动物蛋白质,补充各种维生素。
三、控制感染:有感染灶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指导协助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四、高血压的治疗:轻度高血压一般经休息、低盐饮食和利尿等治疗后常可使血压恢复正常,中、重度高血压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有高血压脑病者应迅速降压,凡用降压药物静脉滴注降压者应床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五、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六、有心衰、肾衰者给予相关处理。
七、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
每日评估水肿部位,协助病人控制入量。
八、出院指导:1、适量锻炼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定期到医院复查。
第二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一、评估病人情况,向病人介绍慢性肾衰的基本知识。
肾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肾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肾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严密观察体液的动态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每周测体重一次,水肿明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每日测体重一次,做好记录。
5(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增多等情况。
6(根据病情记录24小时出人量。
7(根据病情给予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8(做好检查前准备,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9(加强健康指导,使病人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主动定期随访。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19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水肿、尿量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呜音减弱等。
【症状护理】1(水肿的护理:(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一般护理】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
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
【健康指导】1(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其相关的血管和神经组成的人体主要代谢系统其中肾脏是最重要的器官,它不仅通过生成尿液排泄机体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还产生多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
1.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及严重的肾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至临床症状缓解、自我活动能力恢复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按医嘱给予适量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磷或优质低蛋白饮食,加强治疗饮食的管理。
3.密切观察病情每天监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持续3天,如有神志及尿量的变化或血尿、尿闭、水肿加重、血压升高、嗜睡及频繁恶心、呕吐或抽搐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记录。
4.控制体液平衡有水肿者,按医嘱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每天1次,测腹围或体重每周1次,对卧床病人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5.药物治疗护理使用利尿药应观察尿量,使用降压药时应观察血压及有无头晕等不良反应。
肾区钝痛可按医嘱给予局部热敷,肾绞痛按医嘱局部热敷及给予镇痛及解痉药,并观察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
6.健康指导熟悉并做好肾脏专科各种检查宣教,如尿培养及其他尿液检查标本的留取方法,肾脏特检及透析疗法的术前、术后护理。
尿路刺激征护理常规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1.休息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宜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
保持心情愉快,因过分紧张可加重尿频。
指导病人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欣赏小说、看电视或聊天等,以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焦虑,缓解尿路刺激征。
2.增加水分的摄入在无禁忌证的情形下,应尽量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不断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的目的。
尿路感染者每天摄水量不应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且每2~3小时排尿1次。
3.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加强个人卫生,增加会阴清洗次数,减少肠道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感染的机会。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肾病综合征护理肾病综合征指肾小球弥漫性损害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三高一低”,即高度蛋白尿35g/24h、高度水肿、高血脂及低血浆蛋白<3g/L;一、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评估患者病情及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知识需求;2.保持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4.给患者讲解有关疾病、药物、治疗知识,并给予心理支持; (二)水肿的护理1.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局部皮肤破溃,水肿严重部位予以抬高,利于回流;2.水肿严重或伴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并每日测量腹围、足围;水肿消退后可室内活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3.遵医嘱限制入量,并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监测体重;4.应用利尿剂患者,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电解质水平;5.加强安全相关宣教,防止跌倒;(三)预防感染的护理1.应用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2.加强皮肤、口腔护理;3.减少控制探视人数,病室内注意开窗通风;(四)预防血栓的护理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栓子脱落,做好生活护理;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肺栓塞、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发生;3.使用抗凝剂的患者需注意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五)健康指导1.避免过劳,劳逸结合,合理饮食;2.出院后应用激素患者仍需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3.指导患者预防各种感染发生;4.定期门诊复查;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钠潴留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水肿有关3.有感染的风险与蛋白质流失、营养不良、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尿及食欲减退有关;5.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关;第二节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护理肾活检术是肾脏疾病检查中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肾活组织标本;它主要用于了解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脏损害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的改变,建立诊断观察药物疗效,判断预后;一、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1.向患者说明肾穿刺的重要性、安全性,讲解手术的简要过程;2.教会患者配合医师进行吸气、呼气、屏气锻炼及卧床排尿;3.术前1日患者需沐浴,尤其是背部及肾区皮肤的清洁;如患者不便,应协助清洗;4.注意休息,控制血压;5.术前排空膀胱、测血压;(二)术后护理1.患者绝对卧床24小时,平卧位12小时,如无肉眼血尿、持续性腰痛、腹痛、脐周痛,12小时后可翻身;2.检测生命体征术后每半小时检测血压、心率、呼吸一次,血压波动大或者血压降低,应给予对症处理,注意观察有无脉搏细数、大汗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2小时后如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每小时检测一次;3.术后嘱患者适量多饮水,以利于血凝块排出,防止出血所致尿路梗阻,观察小便颜色;4.注意观察穿刺局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5.卧床期间进食易消化食物,防止腹胀及消化不良;6.经常巡视患者;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减少患者的躯体活动;7.倾听患者主诉;如患者主诉剧烈腰痛,应及时告知医师;8.术后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即可下床活动;起床应排空大小便,缓慢起身,避免腰部剧烈活动;9.肾活检第三日复查B超,观察肾周有无血肿;二、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2.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肾活检有关;3.疼痛与肾穿刺及术后被动体位有关;第三节腹膜透析护理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膜两侧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的原理,清除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代谢废物和水分随透析液排除体外,同时透析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物质,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则可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目的;一、护理措施(一)置管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透析目的、位置、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以取得合作;2.皮肤准备术前一日让患者洗澡,不能自理的患者有护士协助清洁皮肤;多毛者可备皮;3.术前尽量排空膀胱、肠腔,避免手术误伤;4.备齐用物碘附帽、腹带、腹透液加热至37摄氏度;(二)腹透置管术后护理1.卧床24小时,置管后2周内腹带包扎,禁止做增加腹压的动作;2.术后第1天、第7天%1000ml腹透液三组冲洗腹腔,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冲出残留血块或当日台上冲;第1天冲洗后留取腹膜透析液标本;3.分别在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4.术后14天拆线糖尿病患者时间稍长;5.术后第3天腹透置管处留取咽拭子培养,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再留取咽拭子培养;6.每天检查敷料情况,伤口情况及导管固定情况;7.导管妥善固定,禁止提拉,防止出血;8.一周后做有关正规腹透的宣教,包括方式,要点,饮食等;9.3周后可擦洗全身,3个月后可保护性淋浴,6个月后可直接淋浴,洗浴后应及时更换敷料;(三)常规腹透患者1.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正规操作,严格记录腹透超滤量及时间;2.每日换药按要求,注意管路情况,管道连接情况;3.患者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40分钟;4.按要求为患者行腹膜平衡试验PET、透析充分性KT/V测定;5.保持大便通畅,每日2—3次;6.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饮食;对于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四)并发症的护理1.注意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注意腹透液的清亮度,排出液的性状、颜色,有无絮状沉淀;及时留取腹透标本,应用抗生素;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液不畅等情况,检查管路有无打折、堵塞、漂浮;有其他异常情况时,通知医师,必要时按“腹透异常问题处理办法”执行;3.注意观察导管出口是否有感染,如有红、肿、热、分泌物,及时留取分泌物培养;(五)健康指导居家行腹透治疗期间,嘱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并遵照腹透培训内容进行自我照护;二、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的并发症:感染;2.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对腹透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关;第四节动静脉内瘘护理动静脉内瘘是指医师采用显微镜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流通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慢性血液透析仍以桡动脉、静脉A-V内瘘为主要通路;一、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意义,部位、并发症及术后自我护理;2.保护手术侧肢体的血管,不在此侧做血管穿刺、测量血压;3.清洁手术部位;(二)术后护理1.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并及时更换敷料;2.观察术侧肢体末端的颜色、温度、有无感觉异常;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视患者的主诉,注意有无心力衰竭的发生;4.观察体温,伤口局部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术后第3天、第7天换药,两周拆线;5.每日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听诊手术部位有无血管杂音,触摸血管有无震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6.术后抬高内瘘侧肢体至30度,卧位,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禁止局部受压或包扎过紧,禁止局部测量血压、输液、抽血等;7.术后48—72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术侧握力锻炼,每次10分钟以促进A-V瘘的成熟,注意用力适度;8.为减少A-V瘘处血栓形成的可能,嘱患者患侧衣袖宽松,休息或日常活动中尽量避免患侧受压或受束;9.血透完毕,根据患者情况,在穿刺点用弹性胶带适度、适时压迫;10.如遇A-V瘘处已形成假性动脉瘤,嘱患者予以松紧适度的护腕保护;二、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高输出量的心力衰竭;2.知识缺乏与不了解A-V瘘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有关;第五节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是以一种带cuff涤纶套的双腔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由硅胶或基氨基甲酸酯等制成,质地柔软、光滑,通常置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cuff置于皮下,与皮下组织黏合牢固,使导管不易脱出,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皮下隧道感染,使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一、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插管及透析间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2.随时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每周定时换药两次;3.保持无菌敷料完好覆盖于出口处及外露部分的导管,保持导管部位的敷料干燥,减少感染机会;4.透析导管只用于透析治疗,不可用于输液或其他治疗;5.加强完全卫生宣教,给患者解释保持透析导管无菌的重要性,注意管路的自我保护,指导患者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活动时及穿衣时注意保护管路防止被刮蹭或脱出;建议患者不要淋浴,洗澡时注意保护敷料,不要淋湿;禁止游泳;6.插管后妥善固定导管,注意有无脱出现象,防止意外拔管;7.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查血象;8.注意管路通畅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二)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1.导管堵塞主要与导管内血栓形成有关,严禁强行冲管;并密切观察有无相关栓塞的并发症;2.导管相关性感染局部有污染时渗血、渗液、出汗多时及时换药;(三)封管的护理1.物品准备空针、生理盐水20ml、无菌手套、治疗巾、方纱布、肝素钠12500U、肝素帽、无菌治疗巾;2.方法1两端用空针抽出原有封管液,直至引出血液2ml;2用生理盐水冲入中心静脉,每管10ml;3肝素钠2ml+生理盐水2ml、动脉端、静脉端精准注入;4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5整个操作过程应戴无菌手套完成,并使用无菌治疗巾;二、主要护理问题1.知识缺乏与缺乏管路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有关2.潜在并发症:血栓、感染;第六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一种病程迁徙,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发展成为功能不全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为基本表现;一、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情况,向患者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知识及常见诱发因素;2.如患者无明显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不严重,无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可自理生活,甚至可从事轻微劳动,但切忌劳累;有明显高血压、水肿或短期内有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摄入量为2—3g/d;3.盐、蛋白质和水分的供给应视水肿、高血压的肾功能情况而定,一般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4.保护房间空气新鲜,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5.准确记录出入量;对水肿明显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后,不仅要注意尿量及水肿消退情况,还应注意血钾的变化,以防出现高血钾或低血钾;6.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变化,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同时保持排便通畅;7.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停药、减药,以免引起反跳,并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脱发、骨质疏松等,注意预防感染;8.应用免疫制剂的患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脏损害等副作用;禁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以防加重对肾脏的损害;9.健康指导(1)对育龄期的女患者,要告知妊娠对慢性肾炎的影响;请其慎重妊娠;(2)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做好饮食指导;(3)预防感染,控制血压,减少和避免可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4)指导患者合理按时用药,了解药物毒副作用;(5)定期复诊;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差,摄入少,尿蛋白质丢失增多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丢失蛋白,抵抗力下降有关;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第七节急性肾衰竭护理急性肾衰竭ARF是指数小时至数周内发生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引起急性少尿或无尿,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常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由之引发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代谢等功能变化的临床综合征;全病程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一、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以关心患者为主,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和恐惧感;2.少尿期应绝对卧床,以减轻肾脏负担,直至症状消失;注意肢体功能锻炼;3.保持温度、湿度适宜;注意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4.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测体重;少尿期应严格控制入水量,每小时测量尿量,每日进水量约为前1日排出量加500ml;6.饮食护理应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进食低钾少尿期、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及适量的蛋白质;尿少时应限制含钾食物;多尿器观察注意观察血钾、血钠的变化及血压的变化,注意补充营养;7.检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8.检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变化,如出现高血压应及时采取措施;9.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10.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脱水剂;注意大剂量静脉注射利尿剂,如呋塞米可产生耳鸣、面红等副作用,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11.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积极预防、控制感染;12.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2)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3)避免使用伤害肾脏的食物、药物;二、主要护理问题1.排尿异常与疾病有关;2.体液过多与肾脏不能排出足够液体和电解质有关;3.潜在并发症:心排血量减少;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关;5.有受伤危险与血小板减少、贫血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中心静脉插管、营养状态差引起的衰弱状态、免疫力降低有关;7.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用药及预后有关;第八节慢性肾衰竭护理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不可逆损害,以尿毒素潴留、水电解质紊乱、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一、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与适量活动相结合,改善活动耐力;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2.合理膳食,未行透析者应维持足够营养,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膳食为主,满足机体的需要;行透析治疗者原则上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含钾食物应根据体内血钾水平调节,并避免含磷高的食物;3.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加强对生命体征的检测;并注意是否有并发症发生;4.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指导患者限制水的摄入,每日测量体重;对于无水肿和无少尿者应补充足够水分,保证每日尿量1500ml 以上;5.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6.预防感染慢性肾衰竭患者多见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其次是皮肤和消化道感染;应注意保暖和室内清洁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护理,督促患者餐后漱口; 7.皮肤瘙痒明显者,可用温水擦洗,必要时可涂止痒霜;切忌用手挠伤皮肤;8.督促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每日监测血压1-2次;9.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积极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透析生活方式;10.如患者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及时给予保护性隔离和其他预防感染的措施,并注意患者出血倾向,防止跌倒;11.贫血患者,遵医嘱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给予患者相关安全宣教,严重贫血者适当减少活动;12.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结束返回病室后,应测量血压,注意观察各类透析通路止血及固定情况,并记录超滤量;13.注意患者意识变化,观察有无尿毒症脑病或透析失衡的出现,如患者出现烦躁、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及坠床发生,加用床档及适当约束患者,以免发生危险;14.健康指导(1)定期复诊;(2)劳逸结合,根据肾功能合理安排饮食;(3)预防继发感染;(4)按时、合理的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5)根据不同透析方式,给予患者相关指导;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盐摄入量过多、液体摄入量过多有关;2.潜在并发症:心排血量减少;3.感染与白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4.有受伤危险与血压高或肾性骨病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晚期肾病引起的水肿有关;6.知识缺乏与对疾病过程不熟悉、信息不足有关;。
肾内科护理常规讲课文档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肾衰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护理常规
第十五页,共45页。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肾功能在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急 骤减退,以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行性氮质血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第十六页,共45页。
急性肾衰病因
•1.肾前性
•1.清除体内毒素和维持 水、电解质、酸碱及营养 平衡
肾小球重吸收功能 肾小管分泌功能 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维系机体的酸碱平衡
•2.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生素D的代谢
第五页,共45页。
常见临床表现的基本概念
症状
概念
少 尿 尿量<400ml/天
无 尿 尿量<100ml/天
油脂类(食用 瓜果、蔬菜及水 淀粉类(麦淀粉
0~1
坚果类(杏仁 谷薯类(大米、 绿叶蔬菜类(菠
4 、腰果)20 小米干重)
菜、油麦菜等)
肉蛋类(鸡蛋 豆类(黄豆、绿 低脂奶类240 7 、瘦肉等) 豆等)35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4.分配各类食物和餐次
每天允许摄入39克蛋白质,可遵循5个“1”的原则,就能轻松做到: 1袋奶、1个鸡蛋、1两肉类、1斤瓜类蔬菜,1份主食(2~3两)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治疗
一、非透析疗法 1、治疗基础疾病和防止肾衰恶化的因素 2、饮食疗法 限制蛋白质饮食
高热量摄入 控制钾、钠、磷及水的摄入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3.中医治疗
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 麦味地黄丸加减、参芪地黄 汤、地黄饮子。
肾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尿量、水脚変化,警惕心力衰竭、脑水肿、
尿毒症、高血压等的发生。 • 3.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体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
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部。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别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且发生,
应及时就诊。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四)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检测生命体征,每天测尿量,注意观察血压、贫血情况,
或高血压患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 6.患者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牵拉管路,并观察透析管出口
处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二)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水肿、24小时尿量、体重及尿蛋白变化,观察有无水钠潴留情况,监
测有无感染征象。 • 3.严重水肿或伴胸腔积液、腹水患者应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可进行床上及床边活动,整个
治疗过程应避免剧烈活动 • 4.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和细胞毒药物宜饭后服用,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
三、肾脏内科常用技术护理常规
• (二)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 • 1.换液房间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 2.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 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腹部有无压痛,如有感染,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得护理常规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得变化,尤其就是病人血压得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得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观察并记录尿液得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与检查。
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与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得疗效及可能出现得副作用、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得免疫力及机体得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
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及肾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低盐、优质低蛋白质或高蛋白质饮食。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意识、尿量的变化。
5.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每周测体重1次。
及时留取尿液,血生化标本,做好各种透析疗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6.使用利尿剂、降压药及各种抗生素时应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
7.对慢性肾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嘱患者出院后严格掌握饮食原则,防止感冒,定时复查。
(二)急性肾炎护理常规1.按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浮肿、高血压症状显著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给低盐、高热量饮食,按医嘱每日给优质蛋白质25-40g,热量12552j(3000kcal),少尿、无尿时限制含钾食物。
4.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按医嘱留尿化验。
5.严密观察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变化。
6.如患者有心慌、气短、夜间突发端坐呼吸、咳淡红色泡沫样痰等左心衰竭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如有血压升高、呕吐、视力障碍、意识不清、惊厥、昏迷等现象,提示患者发生了高血压脑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加床栏保护,以防跌倒、坠床。
8.水肿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臀部、阴囊、足踝多处加以保护。
9.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10.多关心、巡视患者及时询问患者的需要并予以解决。
11.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感冒。
(三)肾盂肾炎护理常规1.按肾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肾区疼痛者,采用屈曲位。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不必严格限制钠盐,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促进细菌和毒素排泄。
4.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尿路刺激症状,尿液的量、性质、次数,以及有无畏寒、发热、腰痛等症状。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肾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等。
对于这些疾病,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饮食护理1. 控制蛋白质摄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 补充维生素:患者可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二、药物护理1. 定时用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
2.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患者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三、情绪护理1. 积极乐观: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或消沉。
2. 与家人沟通: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3. 参加康复活动:适当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有助于身心康复。
四、生活护理1. 合理作息: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 避免损伤: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等,以免加重疾病。
综上所述,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情绪护理和生活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上各项护理措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肾病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肾病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疾病的表现和程度。
2、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活动与休息: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饮食护理:进食优质蛋白饮食,加强治疗饮食的管理。
3、密切观察病情:高热患者每天测量体温6次,中、低度热患者每天测量
体温4次。
4、控制体液平衡:有水肿者按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对卧床患者加强皮肤护理。
5、药物治疗护理:使用利尿药应观察尿量,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内衣清洁干燥,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活动。
2、教育患者避免憋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注意事项
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防止二重感染。
护理记录。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尿异常:几乎均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伴轻中度蛋白尿,并有颗粒管型和管型等。
2.水肿:常为起病的第一个症状,轻者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凹陷性水肿为典型表现,少数严重者可有全身水肿。
3.高血压:初期水钠潴留时出现轻、中度高血压,利尿后可恢复正常。
少数出现严重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尿量减少,(常在400—700ml/d之间,少数<400ml/d)。
常于1-2周恢复正常,极少数可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急性肾衰竭。
5.全身表现:常有腰酸、腰痛、头晕、头痛、鼻出血、乏力、纳差,原发感染存在者伴有发热。
6.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
部分病人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球蛋白可呈阳性。
7.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观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加强生活护理,保持舒适的病室环境。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重,每周测体重2次,重度水肿时每天测体重一次。
2.观察24小时尿量,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饮食:病人有水肿、高血压时,应予低盐饮食(<2g/d)。
肾功能正常时,给予正常量的蛋白质摄入1g/kg.d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仅给高质量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以防止血中BUN等含氮代谢产物的潴留。
明显少尿时限制液体摄入量。
4.症状护理:起病1-2周内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
密切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范围、特点,观察水肿的消长,尤其是有无出现电解质紊乱、胸腹水、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等。
卧床期间要指导和协助家属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如进食、大小便、清洁卫生等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5.药物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和血压变化,以判断病人的疗效,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方法、途径等。
肾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二)、皮肤护理: 督促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更换内衣,对长期卧床的水肿 病人,应防治发生压疮。 (三)、饮食护理: 1、低蛋白饮食:向病人解释低蛋白饮食的意义,指出这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的重 要措施,。鉴于病人食欲下降和胃肠吸收障碍等原因易导致营养不良,为了保证低蛋白饮食而 又不引起营养不良,必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饮食计划的制定。蛋 白质摄入量未每日每千克体重0.6-0.8克,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蛋白质(如瘦肉、鱼、禽、 蛋、奶类);对于以发生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可根据肾小球率过滤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2、 保证热量供给,以免引起负氮平衡,热量一般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25.5KJ,其中饱和脂肪酸和 非饱和脂肪酸比为1比1,其中热量由碳水化合物供给,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3、限制钠盐: 告知病人水肿等体液过多的原因是由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进入体内的水、钠不排出体外所致, 应根据水肿及血压升高的程度控制钠盐的摄入。 (四)、维持水平衡: 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液量,宜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补液量合适的指标 是:皮下无水肿或脱水征象,血清钠浓度正常,胸部X片血管影正常。出现下列征象提示体液 过多:1、每日体重增加0.5KG或以上;2、血清钠浓度偏低且无失盐基础;3、胸部X片血管影 显示肺充血征象;4、在无感染征象时,出现心率快、呼吸加速、血压增高。
(七)、特殊护理:
需实施肾活组织检查者,实施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和术前准备工作。
健康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种诱因如感染、劳累、不适当的用药等,均能导 致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即使未引起急性发作,也会加重肾功能的 损害。告知病人应避免受凉,、受湿,做好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泌 尿道和皮肤感染,如出现感染应及时治疗。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注 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及过重的体力劳动。育龄期负率应注意避孕。 让病人了解病情变化的特点,学会观察水肿、尿量及自我检测血压。告 知药物治疗的目的及用药注意事项,使病人能遵照医嘱坚持长期用药,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教会病人及家属有关的家庭护理知识,如控制饮 水量、注意合理膳食、控制蛋白质的入量,摄入优质蛋白及牛奶、鸡蛋、 鱼类等,避免过咸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热量计多种维生素的摄取。说明 出院后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以利早期发现病情变 化和得到及时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息与体位肉眼血尿、重度水肿、无尿或少尿等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
肢体水肿严重者下肢抬高20°~30°,并进行下肢主动运动和全范围关节活动。
待肉眼血尿消失,病情稳定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低盐(2~4g/d)、低脂(<40g/d)、低磷(<80mg/d)、优质低蛋白[0.4~0.8g/(kg·d),其中50%~60%为优质蛋白]、充足热量[30~35kCal/(kg·d)]及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评估全身情况,了解有无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增多、贫血及其他系统症状和体征。
水肿、少尿或无尿、高血压等患者控制入液量,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和体重变化。
4.用药护理(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等,有抗炎、抗免疫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钠潴留、低钾血症、骨髓抑制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代文)、卡托普利等,有降血压、减少尿蛋白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咳嗽、低钾血症等。
(3)钙剂:主要是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用于补钙和减少食物中磷的吸收,静脉用钙要避免局部渗出,以免组织坏死。
(4)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引起的肾性贫血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压增高。
5.检查护理协助患者正确留取各种标本,指导患者配合肾脏穿刺活检术等检查。
6.治疗护理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
7.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患者特点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8.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针对终末期肾疾病患者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自杀倾向等,做好心理护理,改变错误认知,调整情绪,改变行为,防止自杀。
二、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一)肾脏穿刺活检术护理常规1.穿刺前护理(1)协助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2)穿刺前一日沐浴,晚间保证足够睡眠。
(3)穿刺当日正常进食,水肿患者低盐饮食。
(4)介绍穿刺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训练患者摒气15~20秒及练习床上排尿排便。
(5)观察情绪反应,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恐惧。
(6)术前半小时测量血压,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穿刺中护理(1)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cm厚的软枕。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协助操作医生嘱患者摒气。
(4)穿刺完毕,穿刺点用无菌敷料覆盖,腹带加压包扎。
3.穿刺后护理(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腰部制动8小时,卧位休息24小时。
有肉眼血尿者延长卧床时间至肉眼血尿消失。
(2)穿刺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血压。
(3)返回病室后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1000~2000ml,留取第一次尿液送检。
(4)穿刺次日去除腹带。
(5)并发症的观察:包括血尿、肾周血肿、疼痛、感染等。
(6)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1.操作原则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源性传染病及各种感染。
2.饮食护理规律透析患者给予充足热量、优质高蛋白(每日1.2~1.3g/kg)、低磷饮食。
3.透析前评估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血压、体重及血管通路状态等,能进食者透析前进食,并备新鲜食物。
取舒适体位,卧位为主。
4.透析过程护理(1)参数设定:根据透析处方,合理设置脱水量和温度、电导度等治疗参数,选择合适的透析器和管路。
(2)抗凝剂使用:评估抗凝剂使用情况、既往有无出血和透析器凝集现象,合理使用抗凝剂,防止凝血。
有出血倾向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每半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并密切监测静脉压,出现凝血及时更换管路。
(3)顺血流方向正向预冲管路,排净管路内气体。
(4)巡视检查机器运转情况、血管通路情况及体外循环情况,监测动静脉压及跨膜压等指标,每半小时到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血糖,监测透析前后电解质。
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如失衡综合症、低血压症等,并尽早处理。
(5)根据医嘱调整出超。
5.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松紧以压迫后能触及动脉搏动为度,压迫时间为15~20分钟并听诊内瘘杂音是否良好。
6.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原理、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血管通路的居家护理以及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管理等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
1.休息与体位置管术后次日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日常可进行轻中度体力活动。
治疗时采取舒适体位,腹膜平衡试验者卧位灌入,坐位引流。
2.饮食护理规律透析患者给予充足热量、优质蛋白、低磷饮食。
3.病情观察每日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血压、体重及腹透管路情况等。
4.管道和出口护理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折叠、牵拉导管。
出口处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外接短管每半年更换。
5.透析治疗护理透析处方包括透析种类、透析模式、留腹时间、特殊用药等。
腹透液放恒温箱中加热至体核温度。
6.透析效果观察观察透析出超、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及患者主诉、有无腹透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管路漂浮或堵塞、腹压增高等。
7.居家治疗护理记录腹透日记,包括出超和尿量。
合理饮水,保持出入平衡、血压稳定。
8.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用药、休息与活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换液操作步骤、居家环境的管理、切口和出口的护理、洗澡的方法、腹透用物的保管等。
防止便秘、腹泻、注意残余肾功能的保护。
9.门诊患者动态管理嘱患者按时复诊,进行相关实验室和临床指标的检查,评价腹膜功能并更换导管。
对门诊随访患者进行网络化管理,动态了解患者治疗情况。
定期进行培训、再培训及考核。
(四)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常规1.操作前评估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凝血功能、体重、腹围等,明确CRRT方式、持续时间、抗凝剂使用、透析液和置换液流速、血流速度、超滤速度和超滤量等指标。
选择合适的机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防止患者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恐惧。
3.血管通路建立合理有效的血管通路,躁动患者适当约束。
4.抗凝剂使用根据凝血功能情况和患者全身状况,适当使用抗凝剂并观察抗凝效果,监测动静脉压力,定时冲洗管路,防止凝血堵管。
5.透析过程中护理(1)密切观察动静脉压力、跨膜压、管路中有无凝血、超滤速度、机器运转情况及患者生命体征、血糖、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必要时调整透析液和置换液种类和流速,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
(2)每小时变换体位,防止压疮。
(3)合理用药:如抗凝剂、白蛋白、红细胞悬液等,避免输注中、小分子药物。
6.结束透析完成治疗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留取血标本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记录出超情况。
三、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1.执行肾科一般护理常规及肾源性水肿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进行适度床上及床边活动,水肿患者抬高患肢并进行踝泵运动;全身水肿严重,合并胸水、腹水、呼吸困难者,绝对卧床,取半卧位,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有高血压的患者,缓慢变更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2)饮食:给予充足热量、低脂、低盐、丰富维生素及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肾功能正常者给予优质蛋白饮食(每日1g/kg,其中50%~60%为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3.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尤其体温、血压情况。
(2)观察水肿消长情况:包括体重,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3)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电解质等。
4.用药护理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利尿剂、血浆或白蛋白制剂、抗凝剂等,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水钠潴留、消化道出血等。
5.并发症观察(1)感染:常见呼吸道、尿道和皮肤感染,观察体温变化和咳嗽、咳痰,有无尿频、尿急。
尿痛等。
(2)急性肾衰竭:尿量进行性减少,直至少尿、无尿。
(3)血栓、栓塞并发症:常见有肾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表现为血尿、下肢不对称肿胀、疼痛。
6.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掌握饮食、用药。
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7.心理护理关注病情反复发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变化,加强心理疏导。
1. 执行肾科一般护理常规及肾源性水肿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轻及血压平稳后可下床活动。
病情平稳后可参加轻中度体力活动,但避免劳累。
3.饮食护理尿量减少者限制水摄入,如水肿明显、血压升高,每日进水量相当于前一日尿量+500ml。
给予充足热量,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确定优质蛋白或优质低蛋白、低磷及丰富维生素饮食。
血脂升高者给予低脂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尿量、颜色、性状,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生命体征,定期测体重,血压,监测营养状况。
5.用药护理(1)长期使用利尿剂期间监测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时观察有无恶心、直立性眩晕、口干、心悸等血容量不足症状。
(2)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注意按时、按量服用,预防感染等不良反应。
6.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注意观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7.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长期监测、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教会患者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因素,如感染等。
8.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予以及时干预,减轻负性情绪反应及其导致的行为改变。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常规1.执行肾科一般护理常规及肾源性水肿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1)随时注意T、P、R、BP、神志的变化及尿毒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注意观察血压、体重、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
(3)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
(4)观察有无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衰、尿毒症脑病等并发症。
3.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避免劳累,注意卧床休息。
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4.饮食指导:开始行透析治疗者原则上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未行透析者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并避免含磷高的食物。
含钾食物应根据血钾水平调节,低钾血症时应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红枣、鲜蘑、榨菜、卷心菜、柑橘、柠檬、香蕉等,而发生高血钾时则需严格控制含钾丰富的食物。
5.心理护理:积极给病人讲解有关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帮助病人尽快适应透析生活。
1.病情观察:观察病员有无发热、尿路刺激症状及尿量的改变;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腰痛者局部热敷;慢性肾盂肾炎后期应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的症状。
2.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第一周卧床休息,但不需绝对卧床。
伴有发热、显著尿路刺激症状或有血尿的患者在症状明显减轻后可适当活动,但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3.饮食指导:鼓励病员多饮水,摄入量每日应在3000ml以上。
4.心理护理:病人常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和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而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