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电子教案

授课教师:李滨琰

教学目的: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达到发声、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合格人才。教学内容:声乐发声原理;发声技巧;作品分析:作品表达

教学要求:理论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歌唱发声的生理原理,了解歌唱器官,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

技术要求:1.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的控

2.进一步稳定歌唱状态,并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

3.要求吐字清楚、准确。

4.有基本独立分析处理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演唱较为完整、生动。

教学重点:进一步调整、稳固学生的歌唱状态;强调歌唱中气息、声音、情感的良好配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教学难点:稳定歌唱状态;作品理解与作品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

授课地点:声乐实训室A组

教材选用:《声乐》一、二、三、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声乐的基础知识(1-4周)

一、授课课题:《送别》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学习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

(2)基本发声方法在歌曲中的运用,学习歌曲《送别》。

(3)学习儿歌表演《花孔雀》。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通过《送别》的演唱,让学生感受友人离别感悟人生的深沉意象,同时体验用古典诗词填词的学堂乐歌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教材分析:

(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2)这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

五、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七、教学难点:

(1)“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

(2)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气息支持。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九、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运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练声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3 2 ︱1 —‖

U……………………

(2)1 2 ︱3 2 ︱1 —‖

U……………………

(3) 1 2 3 4 ︱5 4 3 2 ︱1 —‖

U……………………

(4)5 5·︱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三)歌曲练习

1.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2.唱曲谱,熟悉曲调。

3.将词放上去,咬字正音。

4.深入学唱歌词,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

5.完整演唱歌曲。

6.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四)要求:

1.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气息的过快流失。

2.“道”“拂”“浊”“声”“之”“涯”“角”“浊”“余”高音用相应母音的逐一解决。

3.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4.表达出婉转、深沉的。

(五)儿歌学习。

1、按节奏型拍手诵读歌词。

2、跟琴识谱,唱会歌曲。

3、按节奏型用轮唱方式诵读歌词,形成2个声部的诵读。

4、轮唱儿歌。

十、布置作业《花非花》

一、授课课题:《花非花》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训练歌唱的呼吸方法。

(2)学习歌曲《花非花》。

(3)准确把握歌唱的情绪。

(4)学习儿歌表演《乡间的小路》。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1)通过咏唱《花非花》,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2)感受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中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初次接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能适应身体各部位的要求;(2)学生原来学习和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对艺术歌曲不太接受;

(3)学生要从小声哼唱到大声歌唱,需要一定的过程。

四、教材分析:

(1)牢固地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方法、调动全身演唱,是不容易让学生协调的;(2)这首歌曲以中声区为主,学生需要统一声音演唱;(3)歌曲情绪起伏不大,演唱平稳,需要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连贯的演唱。

五、教学重点:

(1)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

(2)演唱歌曲声音规范。

(3)演唱歌曲的情绪把握。

六、教学难点:

(1)第一乐句后半句“雾非雾”的高位置起声。

(2)高音乐句“来如春梦不多时”的“多”字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3)“去似朝云”的“云”字七度音程下行声音的连贯性。

七、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八、教学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九、教学过程:

(一)练声

1.呼吸训练:缓吸缓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