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彩虹(教案+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8e9ea6102de2bd97058803.png)
11彩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c900c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2.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彩虹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认知和掌握“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
3.能够描述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4.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彩虹图片或实物2.彩虹颜色卡片3.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关于彩虹的对话,师生一起探讨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彩虹,让学生欣赏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使用彩虹颜色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各种颜色。
3.练习(15分钟)–老师播放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跟着节奏说唱彩虹的颜色。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描述彩虹的小诗句或小故事。
4.拓展(10分钟)–教师介绍彩虹的神话故事或科学知识,扩大学生对彩虹的认知。
–引导学生将彩虹与自然景物、情感等联系起来,增强表达能力。
5.小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学生总结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的美丽,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彩虹,让学生感受到彩虹的美丽,同时提升了他们的颜色辨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一些颜色的区分仍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或绘画活动来帮助学生加强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天空,描述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并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看到的真实彩虹场景,并体会彩虹带给自己的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认知和掌握彩虹的颜色,同时也会在练习和作业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5a47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f.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彩虹》是一篇图文兼美的课文。
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
“彩虹”是学生熟悉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孩子们较感兴趣,这对理解课文很有利。
于是我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研读,旨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
谁知道是什么?(学生回答:彩虹)提到彩虹你会产生什么联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想到了什么吧!二、学习会认字,认识新偏旁。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学生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些会认字。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教师讲解:“座”和“坐”要注意区别,本课的“座”多了一个广字旁,组词座位,“座”的拼音是“zuò”不是“zùo”;“浇”和“洒”都是和水又关系的字,偏旁都是三点水;“兴”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xìng”,组词高兴,也可以读“xīng”,组词兴奋;“千”和“干”二字要注意区别,“裙”的偏旁是“衤”,是本课的新偏旁,俗称“衣字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差不多都跟衣服有关。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感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思考: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是真的桥吗?学生回答:彩虹,不是真的桥。
教师提问: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回答:雨后)教师点评: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a7a0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b.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解析内容说教材《美丽的彩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单元雨中的一首儿童诗歌。
诗歌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彩虹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
全诗共有六个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雨过天晴彩虹的出现。
第二小节到第五小节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小朋友们看到彩虹的想象。
最后一个小节描写彩虹的消失,“它回到了白云中间”。
诗歌图文并茂,生动易懂。
“彩虹”又是学生知道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研究主体说学情一年级的儿童对于彩虹,并不陌生,他们有的亲眼见过,有的从电视图画上看过。
在他们心中彩虹是美好的,对彩虹充满了向往之情,这自然成为了学好这课的情感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其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很弱,所以他激发想象发展思维、美文美读丰富积累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明确方向说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基于现在正提倡的高效课堂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目标为: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进行渗透性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3、想象彩虹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四、发挥主导说教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读悟法”——以读为本,读中促悟“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集中识字五、突出主体说学法结合一年级儿童的特点紧扣本课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游戏巩固法——游戏检测强化巩固感悟想象法——读中感悟,美读想象六、师生互动说过程(一)激趣引趣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e5d63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3.png)
【导语】《彩虹》是韦其麟写作的⼀篇短⽂。
本⽂讲述了⼀个⼩⼥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愿。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原⽂ ⾬停了,天上有⼀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的⽔壶,⾛到桥上去,把⽔洒下来,不是我在下⾬了吗?我把⾬洒在⼭上的⽥地⾥,你就不⽤挑⽔浇了,你⾼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的那⾯圆圆的镜⼦,⾛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个⽉亮吗?我拿着⽉亮照你梳头,你⾼兴吗? 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不就成了⼀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兴吗?【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个⽣字,会写⽥字格⾥的“着、那、到、⾼、兴、千、成”等七个⽣字。
2、能⼒⽬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正确理解课⽂内容。
3、情感⽬标:通过本⽂孩⼦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学会关⼼⽗母、关⼼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在⽂章的学习中教育学⽣做⼀个关⼼⽗母、关⼼家⼈的孩⼦。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 ”12个⽣字,学会“着、那、到、⾼、兴、千、成”7个⽣字。
2、初读课⽂,整体感知课⽂内容。
教具准备:⽣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新课。
师:(出⽰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 ⽣:⾚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章。
(板书课题:彩虹)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同学们边听边想,课⽂讲了⼏件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讲了哪⼏件事情? ⽣:三件事情:⼀是我在彩虹桥上洒⽔为爸爸浇⼭上的⽥地;⼆是在彩虹桥上拿镜⼦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兴。
11 彩虹(教案+反思)
![11 彩虹(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3e6f987941ea76e58fa049b.png)
11 彩虹[教学目标]1.认识“虹、座、浇”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到”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读懂、读好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课件出示儿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云散了,雨停啦,太阳公公笑眯眯。
小朋友,望天边,一道彩虹真美丽!彩虹颜色有几种?认真看,仔细数:红橙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
2.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3.同学们说得真好,彩虹就像一座七彩桥。
在七彩桥上你们会想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小女孩,看看小女孩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吧。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教师示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借助拼音学生字。
(“衤”的教认)4.同桌互读生字,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5.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注意“虹、镜、兴”是后鼻音,“拿”是鼻音)6.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7.全班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
(1)“一座美丽的桥”是指什么?(彩虹)(2)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雨后出现)2.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片。
(1)图中小女孩在哪里?她在做什么?(一个小女孩在彩虹上,拿着水壶洒水。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画出与图片内容相符的句子。
(3)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拿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4)课件出示句子: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①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②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③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④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80e7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8.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彩虹》教案教案主题:《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2.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出现的颜色词,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跟读课文《彩虹》,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 让学生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颜色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颜色词。
2. 提问:什么是彩虹?它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是哪些?学生回答。
3.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字词,描述他们喜欢的颜色,并画图展示。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出现原理和形状变化。
2. 让学生自己绘制彩虹,可以使用彩色笔、彩纸等。
3. 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绘制的彩虹,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2. 通过小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空,尝试找到彩虹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解释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彩虹》,能够正确运用字词。
通过绘制彩虹和观察天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次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c4292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准备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找朋友)。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1.美度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雨停了,太阳从云彩露出头来,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一()美丽的彩虹一座()一座()3.小姑娘看到美丽的彩虹想到了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3)小姑娘为什么要把水洒下来?同桌讨论。
(4)平常你会为爸爸做什么事?4. 小姑娘娘要为妈妈做什么事?读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天上会多出一个月亮呢?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圆圆的月亮像()?还可以说()的月亮像()?()像()。
(2)为什么要给妈妈照着梳头?5. 小姑娘还想到了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为什么要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呢?(2)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三.指导朗读本文问句较多,所以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注意语气。
四.总结文中的小姑娘可真快乐,看到一座美丽的彩虹想到了很多快乐、有趣事,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姑娘。
你还会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呢?【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2篇】《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课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留个问句巧妙相连,呈现出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开头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随后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以亲切的称谓开始,用反问句方式呈现了3个奇妙的想法,之后又是一个加强语气的问句“你高兴吗?”要指导学生读好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积累“荡来荡去、飘啊飘”等词语。
11彩虹教学反思
![11彩虹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df0a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c.png)
11彩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并促进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以下是我在进行“11彩虹”主题教学后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情况在“11彩虹”这一主题教学中,我设定了三个主要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三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演示和户外观察等活动,学生对彩虹的形成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并且在实验中体验到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然而,部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仍显得被动,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式,首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彩虹的概念,然后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彩虹的形成过程。
在呈现方式上,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我也意识到在某些环节中,内容的过渡不够自然,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断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础知识,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实验法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然而,我发现在实验环节,由于时间限制和设备条件,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到实验中,这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四、学生参与度与互动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整体较高,特别是在讨论和实验环节。
但是,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话题不够感兴趣或者缺乏自信。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活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即时反馈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和观察学生的反应,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则帮助我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是,我发现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存在抄袭现象,这需要我在布置作业时更加注重原创性和思考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8c9c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光的传播与折射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来认识彩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进而获得科学结论。
学情分析:虹,就像一架彩桥,时而横架在雨后初晴的天空。
孩子们熟悉它,喜爱它,当然也愿意研究它。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1)(出示彩虹挂图)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新课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提出问题: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2)猜想假设:指名猜想。
讲述: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4)实施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5)展示交流实验结果:你看到什么现象?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6)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7)小结: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出问题: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2)猜想假设:小组内进行。
(3)讲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人教一年级下册语文_11 彩虹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一年级下册语文_11 彩虹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158d5e131126edb6e1a1026.png)
11 彩虹▶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教学目标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借助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如,本课生字中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还可以通过做动作、组词等方法来识记。
(2)写字:结合“高、兴、成”的书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点”。
指导“到、那”这两个字的书写,可先用方块代替左、右两个部件,引导学生发现左宽右窄的字形特点,并指导书写。
2.朗读教学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千”——“门前树上的秋千”——“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逐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
(3)读好长的问句。
本课的长句子还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在读好长句子的基础上读好问句,如,“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3.理解运用本课首次出现反问形式的长句子,又是由多个分句构成,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先分别理解分句的内容,了解分句间的关系,抓住句子中连续的动作,体会句子的意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1632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f.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教学准备写好句子的磁力贴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猜字导入,引出课文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
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3、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
(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
(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三、读懂第二自然段1、读好第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
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
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
出示: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
自读齐读。
师做动作,学生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
画出写动作的词。
板书:提着走到洒下来认识生字。
(2)运用动词说话,读懂句子。
师:是我在下雨吗?怎么下的?(3)指名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注意“不”的变调。
3、“我”为什么这么想?板书:爱爸爸。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374c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4.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能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表现彩虹糖。
2、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愿意参加点画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1、红色、绿色、黄色颜料、剪成瓶状的作业纸。
2、彩虹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图形刺激→想象创造活动过程:一、预热阶段。
1、创设小熊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励宝宝向小熊问好,并出示小熊带来的彩虹糖。
2、认认说说彩虹糖的颜色、形状,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颜色呢?”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彩虹糖是什么形状的?”3、分享彩虹糖,学说短句“我喜欢什么颜色的彩虹糖”,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二、图形刺激。
1、出示瓶状的作业纸。
“看,小熊的瓶子里还有彩虹糖吗?”“看,老师把彩虹糖变出来。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彩虹糖。
说口诀“压压(蘸颜料)点点(点画)彩虹糖”,并鼓励宝宝伸出食指,和教师一起边说边练习。
三、想象创造。
幼儿自由找空瓶子进行点画,教师指导孩子用是指点画,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点画,在瓶子里变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们换颜色时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颜料擦干净。
活动结束活动反思: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儿的眼球,调动了幼儿积极性。
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进而引入手指点画的美工活动。
在操作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务,可是有部分幼儿还是出现了颜色的混搭,整个彩虹糖的罐子没有均匀的填满。
在此次的活动中,还是要重点强调活动要求力求达到活动目标。
在最后一个环节作品欣赏中,没有做到更好的评析。
整节活动过程太顺利,没有难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c159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了解彩虹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
2、能用蜡笔画出一条紧挨着一条的彩虹,并涂上颜色。
3、体验留住彩虹的快乐之情。
活动准备蜡笔、老鼠图片、白纸。
活动过程一、认识彩虹。
1、师:小田鼠奇奇和小老鼠米米有一个约定,他们要去湖边看彩虹。
2、师:米米问奇奇,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3、幼儿自由回答。
4、师:拱形,像小桥。
5、师:那彩虹是什么颜色的?6、师: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师:现在米米知道了彩虹的样子,可是来到湖边他们并没有发现彩虹。
2、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彩虹出现吗?3、幼儿自由回答。
4、师:奇奇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接上水管,捏住管口,把管口的水冲上天空,然后打开水龙头,一股美丽的水雾就铺开了,漂亮的彩虹出现了。
5、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看看我是怎么变出彩虹的。
6、师:彩虹是一条挨着一条弯弯的,每一条颜色不一样。
三、幼儿作画。
1、师:彩虹老是会消失,我们一起把彩虹画下来,永远的陪伴着我们吧。
2、师:现在赶紧动动你们的小手吧。
①要求幼儿保持桌面干净。
②提醒幼儿正确作画。
③表扬作画快的幼儿,鼓励作画慢的幼儿。
四、作品评价1、师:你们的彩虹真漂亮。
有些小朋友的彩虹要是能再长一点、颜色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2、师:你们可真厉害,把彩虹都留了下来,可以永远的陪着你们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3.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4.我也能想一想在彩虹桥上能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1.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d558ce051e79b8968022699.png)
11彩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1 彩虹 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最新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1 彩虹 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624c2a58fafab069dc02c5.png)
11.彩虹一、设计说明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图片;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江—氵+虫=虹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二、读文识字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
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db784608a1284ac850438b.png)
11彩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19f4af7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f.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练习用搓粗细相当的泥条组合成彩虹。
2.认识彩虹的七种颜色,初步学习构图。
活动准备1.七色的太空泥、A4纸。
2.彩虹及教学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彩虹引起宝贝活动兴趣,与彩虹打招呼,观察彩虹。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2.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空泥,并说出太空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太空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3.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太空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4.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欣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彩虹》人教(部编版)《彩虹》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这是一篇充满着天真烂漫想象的课文。
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我”想象的三个为家人做事的场景,表达了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语言语言简洁,反复的句式基本相同,主题鲜明,很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学习。
2.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是一个对教学的基本要求,课文是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围绕着“家人”主题,从关爱家人的角度体现人文教育,应该从前几课课的主题入手,以帮助学生感悟本课主题。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是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也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摆脱“内容分析式教学”的策略。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可利用这个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落实这个课标的教学目标。
但是课文的两个内容没有配上插图,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和评价他们是否了解课文内容,就成为摆脱“内容分析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通过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和评价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既是摆脱“内容分析式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一边读一边想象的学习训练,也有利于与第二学段学习梳理条理、概括内容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浇”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到”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读懂、读好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课件出示儿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云散了,雨停啦,太阳公公笑眯眯。
小朋友,望天边,一道彩虹真美丽!彩虹颜色有几种?认真看,仔细数:红橙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
2.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同学们说得真好,彩虹就像一座七彩桥。
在七彩桥上你们会想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小女孩,看看小女孩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吧。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借助拼音学生字。
(“衤”的教认)
4.同桌互读生字,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5.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注意“虹、镜、兴”是后鼻音,“拿”是鼻音)
6.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7.全班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
(1)“一座美丽的桥”是指什么?(彩虹)
(2)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雨后出现)
2.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片。
(1)图中小女孩在哪里?她在做什么?(一个小女孩在彩虹上,拿着水壶洒水。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画出与图片内容相符的句子。
(3)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拿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
(4)课件出示句子: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①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②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③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④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的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四、学写生字“那”“到”“高”“兴”
1.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笔顺、范写。
兴:点的分布要均匀,第一、二笔点方向相同,第三笔撇略长,最后两笔分布于下半格左右两侧,舒展、平稳。
高:“高”字中的两个口要写得扁一点。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练习。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检查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字词,认读比赛。
二、朗读课文,学习第3、4自然段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段落。
(2)小女孩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①句中“圆圆的月亮”是什么?“你”指谁?
②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图片。
(1)让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课文内容,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同学们互相讨论:小女孩把秋千挂在哪里?她坐在秋千上做什么?
(3)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积累“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感受这类词语的形象。
并用这几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
(4)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会说“你看见了,高兴吗”?
三、回顾课文,自由讨论
1.学了课文,小女孩在彩虹桥上都做了什么?
2.小女孩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为了让爸爸、妈妈和哥哥高兴)
3.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让家人高兴呢?
4.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要向她学习吗?
5.假如你也走到了彩虹桥上,你想为谁做点什么?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吧。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着”“千”“成”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教师指导认识偏旁衣字旁“衤”,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加强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着:起笔点和撇在竖中线左右两侧,第五笔长横在横中线上。
4.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5.教师巡视,及时校正。
[教学板书]
11彩虹
彩虹桥上
水壶
下雨
镜子
月亮
花裙子
彩云
爸爸、妈妈、哥哥高兴
[教学反思]
本课开始时,我以一首关于彩虹的儿歌作为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先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图片中的内容,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文字内容,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最后在循序渐进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对家人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