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764c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1.png)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前言: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为感染病毒的患者,主要通过病媒蚊传播。
我国是登革热疫区,发病率高,病情危重。
为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份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制1.成立登革热应急机制小组,负责协调应急工作。
2.应急机制小组包括:指挥部和应急小组。
3.应急小组由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衛生防疫站、医院、政府卫生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学校等相关部门组成。
二、预警机制1.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机制,每日进行登革热疫情监测,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部门汇报疫情。
2.建立登革热疫情预警发布机制,当发现登革热病例增加或存在流行趋势时,立即发布预警信息。
三、防护措施1.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登革热防控工作。
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消灭蚊虫滋生的场所,加强公共场所蚊虫防控。
3.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工作,增加病床、隔离室的数量,落实医疗废物处置措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4.加强进出口检疫,确保疫区人员不流入非疫区,病死动物不流出疫区。
四、应急处置1.当发现登革热患者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在发现疑似病例后,进行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观察。
3.加强病例和病原体的采集和传送,确保病原体的活性和有效性。
4.根据疫情变化,制定应对策略,并加强对应对措施的执行力度。
五、科研支持1.加强登革热病毒储存、鉴定和研究,提高监测能力和疫苗研发能力。
2.加强细菌学、免疫学等科研领域的合作,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公众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机制,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环境卫生水平,加强病例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重要措施。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52e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7.png)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革热的发病率与季节、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为确保2024年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一、加强传染病监测
要做好登革热的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级疾控机构应建立监测网络,加强疫情信息汇总和分析,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准备。
二、宣传教育
加强对登革热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传单、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方式向社区居民传达防病知识,引导大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登革热。
三、环境治理
要加强对蚊虫孳生地的环境治理工作,清除积水容器、消灭蚊虫孳生源,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要利用化学或生物防治手段,避免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
四、医疗救治
建立相应登革热病例应急救治机制,提高医疗机构应急响应能力。
及时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检测和隔离治疗,减少疾病传播风险,降低病死率。
五、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邻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流行时,要及时向相关国家通报情况,互相支持合作,共同应对登革热威胁。
以上是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全力做好预防控制工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共同努力,共同抗疫,共同战胜登革热。
医院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
![医院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2d0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1.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院应对登革热疫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对登革热的预防、监测、报告、处置等各项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登革热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公共卫生科、后勤保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领导、协调、监督全院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
2. 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小组组长: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职责:负责具体实施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宣传培训、监测报告、应急处置等。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防治知识。
(2)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防蚊灭蚊意识。
2. 环境整治(1)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消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2)对医院绿化带、下水道、排水沟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进行灭蚊处理。
3. 蚊虫监测(1)定期对医院蚊虫密度进行监测,掌握蚊虫孳生情况。
(2)发现蚊虫孳生区域,及时进行灭蚊处理。
4. 报告与信息管理(1)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应立即报告预防控制工作小组。
(2)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送检确诊。
五、应急处置1. 早期发现(1)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流行病学史。
(2)对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报告预防控制工作小组。
2. 早期报告(1)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送检确诊。
(2)确诊为登革热病例,立即上报疾控中心,并启动应急预案。
3. 早期治疗(1)确诊为登革热病例,立即转入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2)按照登革热诊疗指南进行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4. 疫情处理(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治疗。
(2)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灭蚊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查找不足,改进措施。
登革热应急预案措施
![登革热应急预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373b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7.png)
一、前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为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我校的传播,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1)组长:校党支部书记(2)副组长:校校长、校医(3)成员:各班主任、保卫处、后勤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2. 登革热防控工作小组(1)组长:校医(2)副组长:班主任(3)成员:各班级学生代表、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等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
(2)发放登革热防治宣传资料,让学生及家长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1)对校园内蚊虫滋生地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理积水、废弃容器等。
(2)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特别是教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
3. 加强师生健康管理(1)每日对师生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登革热症状的,立即隔离并报告。
(2)对因病请假的学生,及时了解病情,做好跟踪管理。
4. 加强蚊虫控制(1)定期进行蚊虫密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灭蚊措施。
(2)对校园内绿化带、花坛等蚊虫滋生地进行喷洒杀虫剂。
四、应急响应1.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报告学校防控领导小组。
(2)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2. 隔离观察(1)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不再接触他人。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隔离。
3. 传染病防控(1)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食堂等进行全面消毒。
(2)对全校师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4. 信息发布(1)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登革热防控信息。
(2)加强与上级部门、家长、学生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我校的传播,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194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b.png)
2024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登革热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特制定了____年的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本预案以提高公众认知、加强监测和预警、控制蚊媒和防止传播为主要措施,以期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一、提高公众认知1.开展登革热宣传活动:通过利用传媒和社区宣传手段,广泛普及登革热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加强学校教育:将登革热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并组织学生参与登革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意识。
3.居民社区宣传:设立登革热宣传点,向居民提供登革热相关资料,并组织针对社区居民的宣传讲座和培训,提高居民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4.制作宣传资料:制作登革热宣传册、海报、电视广告等宣传资料,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危害、预防和控制知识。
二、加强监测和预警1.提高病例报告率:设立登革热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并报告疫情信息,提高病例报告率和病情准确率。
2.加强疫情监测和评估:加强对蚊媒生态和传播情况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预警和应对疫情。
3.加强国内外疫情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疫情信息共享机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得国内外疫情信息。
4.定期开展疫情演练:根据不同情形,定期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三、控制蚊媒1.加强蚊媒监控:加大对蚊媒的监测力度,建立蚊媒监控网络,及时发现和控制蚊媒种群的增长。
2.采取生态环境调控措施:根据蚊媒生活史和生态习性,采取生态环境调控措施,如清除蚊子滋生的积水场所、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等,减少蚊媒数量。
3.加强蚊媒灭蚊工作:加大对蚊媒的灭蚊工作力度,采取化学药剂喷洒、物理灭蚊和生物防制等综合手段,控制蚊媒的繁殖和传播。
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
![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c53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5.png)
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登革热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
本预案针对登革热的预防工作进行详细规定,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一、预案目的和范围1.1 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及时、科学、有序地应对登革热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最大程度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登革热防控工作,包括相关部门、社区、医疗机构、学校等所有相关组织和人员。
二、登革热基本知识2.1 登革热简介: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等,严重病例可能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2.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主要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和埃及伊蚊,这两种蚊子会叮咬感染了登革的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将传播出去。
2.3 登革热的高发季节和地区:登革热通常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季节发生,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容易出现疫情。
三、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3.1 蚊虫防控:加强对蚊虫的灭蚊工作,包括定期清理、消杀蚊源,注意水源消毒,加强室内外蚊虫防护措施等。
3.2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和响应迅速。
3.3 疫情处置:一旦发现登革热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病患进行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做好病区的消毒工作。
3.4 健康宣教:加强对公众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
四、各部门职责4.1 卫生部门:负责登革热疫情的监测、报告、隔离措施和病区消毒等工作。
4.2 疾控中心:负责登革热疫情的调查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研发等工作。
4.3 教育部门:负责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4.4 社区组织:负责社区登革热防控工作,宣传健康知识,动员居民参与蚊虫防控活动,及时报告疫情。
登革热专项应急预案
![登革热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ef588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3.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学校、社区及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发生登革热疫情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3.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小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和数据分析。
(2)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负责疫情溯源、病例调查和防控措施落实。
(3)消毒灭蚊小组:负责消毒灭蚊工作,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4)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四、应急响应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登革热疫情动态。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3)疫情报告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 流行病学调查(1)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症状等。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落实防控措施。
(3)对疫情发生地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3. 消毒灭蚊(1)对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进行彻底消毒,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2)加强蚊媒控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灭蚊。
(3)对重点场所、水体进行清淤、疏浚,消除蚊媒孳生地。
4. 宣传教育(1)利用多种渠道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2)组织专家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讲座,普及防治方法。
(3)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共同抗击登革热。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消毒药品、灭蚊药品、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3. 资金保障: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82b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b.png)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热带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
登革热流行常常导致大规模的病例发生,给社会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流行,需要全面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
下面,将从预防、监测、应急响应和社会宣传四个方面对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防范意识。
(2)消除滋生源:调查和清除集水、雨桶、花瓶、花盆等积水容器,封堵下水道杂物,清理公共场所的废弃物。
(3)个人防护措施:提倡社会大众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个人防护措施,尤其是在蚊虫多的季节、地区和活动场所。
2. 监测措施(1)建立登革热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登革热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监测人员、监测仪器设备等。
(2)及时报告病例:对于发现的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
(3)实施病媒监测:加强伊蚊成虫和幼虫的监测工作,包括通过人工诱捕、种蚊密度调查等方法进行监测。
3. 应急响应措施(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登革热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相关机构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2)快速调集急需资源:一旦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相关部门要迅速调动急需资源,包括防治药材、疫苗、防护用品等。
(3)组织应急病例管理:建立一套严格的登革热应急病例管理制度,迅速确定病例的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措施。
4. 社会宣传措施(1)开展省级登革热宣传周:每年定期开展省级登革热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展览、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登革热的防控知识。
(2)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建立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登革热疫情动态、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3)加强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加强对登革热的报道和宣传,提高社会大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校园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校园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eb2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7.png)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学生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登革热。
为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登革热在校园内的传播,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校园预防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校园预防登革热工作。
2. 设立预防登革热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宣传、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班主任为班级预防登革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的预防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师生普及登革热知识,提高师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2)开展登革热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环境卫生整治(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消除蚊虫孳生地。
(2)对校园绿化带、积水处、下水道等进行彻底清理,减少蚊虫滋生。
3. 蚊虫防治(1)定期开展蚊虫防治工作,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消灭蚊虫。
(2)加强校园内防蚊设施建设,如安装纱窗、纱门等。
4. 疾病监测(1)加强对师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建立健全疾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5. 应急处置(1)发现登革热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控制疫情传播。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消毒、隔离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发生登革热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1)对病例所在班级进行隔离,确保其他班级师生安全。
(2)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消除蚊虫孳生地。
(3)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2. 事发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五、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预防登革热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为今后应对类似疫情提供参考。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发生登革热应急预案
![发生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450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一、前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登革热疫情对我市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设立登革热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推进防控工作。
3.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疫情的监测、报告、调查、防控等工作。
4. 各级疾控中心负责组织疫情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分析等工作。
5.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接诊、救治登革热患者,做好病例报告和隔离治疗工作。
6. 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疫情防控,加强师生健康教育。
7.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疫情防控。
三、预防措施1. 加强蚊媒监测:各级疾控中心定期开展蚊媒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蚊媒密度。
2. 灭蚊行动:开展全面灭蚊行动,包括室内外喷洒、投放蚊香、蚊帐等。
3. 宣传教育: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4. 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严格执行病例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5. 隔离治疗:对确诊的登革热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6.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
四、应急响应1. 红色预警:当发现登革热病例时,立即启动红色预警,启动应急预案。
2. 黄色预警:当发现登革热疫情有扩散趋势时,启动黄色预警,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3. 蓝色预警:当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启动蓝色预警,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要确保疫情防控人员到位。
2.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疫情防控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3. 物资保障:各级政府要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确保疫情防控需求。
4. 通讯保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要加强信息沟通,确保疫情信息畅通。
登革热安全应急预案
![登革热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bbd9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a.png)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登革热防控工作。
2. 小组成员:(1)组长: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2)副组长:由卫生健康、疾控、公安、教育、住建等部门负责人担任;(3)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开展灭蚊行动:组织专业队伍和志愿者开展灭蚊活动,清除蚊媒孳生地。
3. 加强病例监测:建立健全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登革热患者。
4. 强化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消毒剂、防蚊用品等防控物资。
5.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确保在发生登革热疫情时能够迅速响应。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2. 隔离治疗: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3.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4. 环境消毒:对疫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5. 防控宣传:加大防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6. 保障物资供应:确保防控物资供应充足,满足防控工作需要。
五、后期处置1. 疫情评估:对登革热疫情进行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总结经验:总结登革热防控工作经验,完善防控体系。
3. 恢复正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本预案要求。
3. 本预案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解释。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预案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f23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1.png)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预防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预防登革热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三、预防措施1.宣传教育(1)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2)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
2.环境整治(1)清除蚊媒孳生地,如废弃容器、积水、杂草等。
(2)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减少积水。
3.灭蚊措施(1)开展全面灭蚊活动,使用生物灭蚊、化学灭蚊等方法。
(2)重点灭蚊区域:居民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
4.疫情监测(1)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登革热疫情信息。
(2)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诊断、隔离和治疗。
5.应急处置(1)一旦发现登革热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2)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
四、工作要求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预防登革热工作落到实处。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工作。
3.各社区、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灭蚊等工作。
4.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防控合力。
五、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预防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登革热卫生应急预案
![登革热卫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b28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4.png)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为确保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登革热防控工作。
2. 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
三、预防措施1. 清理环境卫生,消除蚊虫孳生地。
(1)定期清理校园、居民区内的积水,如水缸、花盆、废旧轮胎等。
(2)加强对排水沟、下水道等区域的清理和维护,防止蚊虫孳生。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蚊意识。
(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2)组织专家讲座,提高师生、居民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3. 加强蚊虫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蚊虫孳生地。
(1)定期开展蚊虫监测工作,掌握蚊虫密度和分布情况。
(2)对发现的蚊虫孳生地,及时进行消杀处理。
4. 加强蚊虫消杀,切断传播途径。
(1)在蚊虫孳生季节,定期开展蚊虫消杀工作。
(2)重点对校园、居民区、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消杀。
5. 加强病例监测,及时报告和处理。
(1)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四、应急处理1. 确诊病例应急处理。
(1)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隔离治疗。
2. 疫情扩散应急处理。
(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对疫情发生地区进行封控,切断传播途径。
(3)加强病例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
五、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汇报防控工作进展。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篇【最新版】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篇【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68d46976c66137ef061904.png)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篇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1为保护全项目施工人员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项目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项目防登革热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项目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指导全项目施工人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
(三)宣传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项目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工作要求1、项目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栋号长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文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否则,要严肃追究各栋号长的责任。
2、文员每日向项目经理报告情况。
3、各栋号长,施工员要积极、密切配合项目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发现问题→栋号长→文员··记录存档→项目经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2一旦项目上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1、我项目施工人员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项目部请假,不得带病回项目上班。
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项目上班;2、施工人员在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项目部隔离室休息,并之后统一派车送去医院。
3、在项目部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工人或管理人员,项目部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项目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4、项目部对登革热传染病病人所在宿舍、施工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毒蚊大消杀,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预案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3c6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f.png)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预案一、前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的流行不仅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_____为组长,_____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登革热应急指挥小组。
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组织调配人员和物资等。
(二)各部门职责1、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诊断和救治等工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杀;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
2、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消杀措施,加强学生的健康监测。
4、城管部门负责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清理卫生死角,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消除蚊虫孳生地。
5、工商部门负责加强市场管理,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环境卫生和消杀措施,消除蚊虫孳生地。
6、交通部门负责加强车站、码头等交通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落实消杀措施,消除蚊虫孳生地。
7、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登革热预防控制相关工作。
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建立健全登革热监测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管理,做好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同时,加强对蚊媒密度的监测,及时掌握蚊媒密度变化情况。
(二)预警根据监测结果和疫情形势,及时发布登革热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
四、预防控制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登革热的应急预案
![登革热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22b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0.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应对工作。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 组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 副组长:由卫生健康、疾控、公安、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3. 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二)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制定、修订和实施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
3. 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调查、评估和处置工作。
4.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疫情监测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登革热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2. 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蚊媒传播。
3.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病例分布、传播途径等信息。
(二)疫情报告1. 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登革热疫情。
2. 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采样检测,确认病例。
3. 对确诊病例,要及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五、疫情处置(一)病例隔离与治疗1. 对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病例治疗工作,提高治愈率。
(二)蚊媒控制1. 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及时开展蚊媒控制工作。
2. 加强蚊媒孽生地清理,消除蚊媒滋生环境。
3. 开展蚊媒灭杀,降低蚊媒密度。
(三)健康教育1. 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3.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灭蚊行动,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六、应急响应(一)启动应急响应1. 当登革热疫情达到一定规模,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时,启动应急响应。
2. 疫情发生后,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
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
![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a9d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4.png)
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和广泛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本文将就登革热的防控应急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控方案概述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登革热疫情出现时,为了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
其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群感染登革病毒,遏制疫情的蔓延,并为患者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人员组织1.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医院、科研机构和社区等单位的领导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和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防控工作组:由相关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医院和社区等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疫情的调查和病例的监测、隔离等工作。
3.信息通报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达,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宣传组:负责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预防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提前发现和掌握疫情的动态,实时更新病例信息。
2.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媒体宣传和网络宣传等渠道,向公众普及登革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3.环境整治:加强对垃圾、积水等可能滋生蚊虫繁殖源的清除和消毒工作,减少蚊虫的滋生和传播机会。
4.个人防护:建议公众佩戴遮阳帽、长袖衣、长裤,使用防蚊液等措施,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四、疫情处理1.病例报告:对于发现的登革热病例,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尽快的隔离和治疗。
3.紧急隔离:对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要采取紧急隔离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减少疫情的扩散。
4.病例追踪: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进行病例的分类和个案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五、医疗保障1.提前准备:建立登革热疫情的医疗救治机构和隔离病区,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2.药物和疫苗储备:及时储备相关的疫苗和药物,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人员支持:调派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到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人力支持和治疗服务。
登革热传应急预案
![登革热传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df50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7.png)
一、目的与依据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救治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1. 成立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监督指导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村)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防控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粪便处理等工作。
3. 加强蚊媒监测。
开展蚊媒密度监测,掌握蚊媒密度动态,及时采取灭蚊措施。
4. 实施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报告、核实疫情。
5. 加强病例管理。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五、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
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村)等相关部门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
2. 疫情调查。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3. 隔离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环境消毒。
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消毒,杀灭蚊虫。
5. 疫情处置。
根据疫情发展,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限制人员流动、关闭公共场所等。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
加强疾控、医疗、社区(村)等相关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2. 物资保障。
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如蚊帐、蚊香、杀虫剂、防护服等。
3. 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加大对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投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
加强登革热防控技术研究,提高防控水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af1d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c.png)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易成为登革热疫情的传播地。
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防控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监督全校登革热防控工作。
2. 设立防控登革热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全校登革热防控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2)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2. 严格卫生管理(1)定期开展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消灭蚊虫孳生地。
(2)加强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消毒,防止蚊虫滋生。
(3)禁止携带生食、熟食进入教室,避免蚊虫叮咬。
3. 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1)每日晨检、午检,关注师生体温、症状,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2)对发热、皮疹等症状的师生,立即隔离观察,并送至医疗机构就诊。
4. 加强蚊虫防治(1)定期开展校园灭蚊工作,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有效降低蚊虫密度。
(2)对校园内的积水、垃圾、废弃物等进行清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2)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随访工作。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全面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3)暂停校园内大型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3. 信息发布(1)及时向师生、家长通报疫情情况,引导正确应对。
(2)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五、后期处理1. 疫情结束后,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定期开展校园卫生检查,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防控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预防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
![预防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84d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4.png)
预防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一、引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防控应急预案。
二、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目标、原则、措施和流程,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控工作。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减少传播风险。
2. 科学防控:遵循科学防控原则,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针对性措施。
3. 联防联控: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联动,形成防控合力,共同应对疫情。
4. 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防控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强化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传播风险。
4. 实施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加强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6. 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登革热疫情。
五、应急流程1.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2. 现场调查:卫生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疫情情况。
3. 诊断与报告: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并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4. 隔离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隔离治疗等。
6. 信息发布: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进展情况,加强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7. 总结评估:在疫情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登革热灭蚊防疫应急预案
由于近期内广州市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
为了加强广州东筑尚都商业城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
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
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
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天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公司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灭蚊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
职务姓名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喷药专职人员
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
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每天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本工地的情况,对所有积水的地方,施工场地内楼层阴角处、电梯井、洞口、塔吊底部、提升机井口、排水沟、生活区内宿舍的杂物(如破物品烂鞋、烂衣服、胶袋、破罐)、厨房、厕所、垃圾点、宿舍四周的水沟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每天喷二次药,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
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