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生活实例,提高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数学学习。同时课堂教学又是作为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形象思维的主导性,就决定了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切入口,下面我就如何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浅谈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分享给同行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与指正,进一步提高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创设课堂的情景,情景生活化

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情景探究,这将有助于展开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如:在认识大数目时,要为现实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说出比较大的数的情境。可以有如下生活情景:“估计一个操场大约能站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像,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40人,一所学校20个班,全校学生在一起做早操要多大的操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个班?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对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再如我在进行“数轴”教学时,我又举了一个生活中数学探究例子“有一座三层楼房不幸起火,一位消防员搭梯子派往三楼去抢救物品,当他爬到梯子正中间一级时,二楼的窗户喷出火来,他就往下退了三级;等到火过去了,他又爬上了七级;这是屋顶有两块砖掉下来,他又退二级;幸好没有打着他,他又爬了八级,这时他距离最高一层还有一级,问这梯子有几级?”其实数学教学中情景生活化的例子很多,如:“立体图形认识可结合生活中包装盒、魔方、漏斗、足球等实物;轴对称图形可以联系生活中动、植物、建筑物、手工艺品等形态结构,相似图形可结合大小张中国地图等。当然,课堂情景创设还有数学人文情景的创设,如“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赵州桥”等。这些情景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总之数学的课堂情景创设应选取生活中熟悉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来教学,让学生有亲切感。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为学生创设学习知识的情景,能使学生自然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一、教学辅助手段,生活直观化

世纪之交,计算机、网络等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新信息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给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课堂教学由原本单调枯燥转向图文、音像并茂,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乐于学习。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舞台是广阔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多媒体技术进行生活场景的引入。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为引出课题,本人收集了斜拉索桥、

铁轨和彗星的彗尾图片,再如“轴对称图形”一节教学中展示生活中动、植物、建筑物、手工艺品等形态结构,这样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轴对称图形产生直观的认识。

(二)、多媒体技术进行生活直观演示。

在教学中,有许多知识重难点学生不易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的把握课程的重点,并突破难点,例如:我在“勾股定理”一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勾股定理的数学建模过程,我出了一道“芦苇问题”并做了动画课件,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过程中,我给予点拨,学生就解决了这道难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再如“美丽的勾股树”动画欣赏,让学生理解了勾股图;“点、线、面、体”中面到体的理解我举了“圆柱、圆锥”的形成;还可让学生观看录像,了解生活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活化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式的学习。

如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度发展的社会,如何的获取知识,如何的与别人交流、协作是当今社会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活化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式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以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让学生合作,观察,交流,思考“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与系数a、b、c的关系”通过定量的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让学生定性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与系数a、b、c的关系。再如“勾股定理”中探究题“有一根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30cm的木箱中,能放得进去吗?”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再利用课件模拟现实情景进行动态演示,思考并解决此问题。这样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探究知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又拓宽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空间位置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发展的今天,新教材给予教师更多的手段选择,作为教师应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课堂设置问题,问题生活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并为思维指出了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规划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因此合适的问题情景成为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因素。那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合适的问题情景主要是问题情景的生活化,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的生活情景。

(一)、在关键点上创设问题的情景。

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如下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他是否可以带其中的

一块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

去合适?为什么?”(能否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

在课例中教师以:“如果可以带一块去,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能否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也就是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时问题的关键点。

(二)、在疑难点上创设问题的情景。

课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用多媒体展示11种正方体展开的图形,并提问学生“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