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考点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考点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考点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考点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考点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点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考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使同学们对生活的本质与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
下面是对生活与哲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进行总结的大全: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1. 生活与哲学的互为基础关系:生活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回应和指导生活。
2. 生活与哲学的相互渗透关系:哲学离不开生活的经验,生活的实践又需要哲学的指导。
3. 生活与哲学的统一关系:哲学的任务是要把握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生活。
二、生活与哲学的目的:1. 通过哲学来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使人们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2. 通过哲学的指导,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的哲学观点及其含义:1. 辩证唯物主义:生活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辩证的思考。
2. 实践哲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3. 唯物辩证法:生活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要从事物的矛盾与发展,去认识和改造生活。
4. 历史唯物主义:生活是历史的产物,要通过研究历史,了解生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四、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1.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2. 综合与分析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综合分析,既要看到生活的整体,又要看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既要关注具体的事情,又要从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4.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要以历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要关注现实的变化和发展。
五、生活与哲学的误区:1. 只重理论,轻实践: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
2. 整体论与个别论的片面性: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只看到整体,还要关注个别的具体情况。
3. 只讲概念,不注重举例:概念与实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1. 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内部管理和对外防御。
2. 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民主政治的内涵与发展民主政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和真实。
4. 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
同时,公民也应履行政治性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
5. 我国的政治建设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经济生活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经济体制。
2.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作相结合。
4.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三、文化生活1.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 文化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及必背术语一、经济生活类1. 关于价格变动的答题模板。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题目问到价格变动对生活或者生产的影响,你就可以这么答。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嘛,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就像汽油价格涨了,好多车主都心疼加油钱,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呢,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就会增加生猪的养殖数量,还会多投入饲料等生产要素。
必背术语有“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嘿,这是个常考的点呢!企业要成功呀,得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就像小米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这战略多明智啊。
还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华为不断投入研发,在5G技术上领先,这就是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也不能少。
同仁堂几百年坚持诚信制药,名声一直很好。
必背术语“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类3. 公民的政治参与答题模板。
如果考到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那可不能乱了阵脚。
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就像有的市民发现城市建设有问题,通过合法途径去监督政府改进。
同时呢,公民要履行政治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咱们都得做守法的好公民呀。
必背术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政府职能的答题模板。
政府职能是个重点哦。
如果题目问政府在某件事上应该怎么做,你得知道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比如说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还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像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就是这个职能的体现。
文化建设职能,推广文化活动,像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社会建设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必背术语“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精选教学文档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一、唯物论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意识能动性的特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生活与哲学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专题04 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重点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任务: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内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7.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8.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10.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12.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3.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1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5.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统一),三个基本特征都统一于实践。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哲学部分)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哲学部分)哲学常用术语总结1、物质确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动身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阅历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辨证唯物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途、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敬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的科学看法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相识之物,而没有不行以相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昂扬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丢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肯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1.哲学的含义考场陷阱(2016·江苏卷·25)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纠正: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
易错提醒①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指导作用。
②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意识的本质考场陷阱(2016·课标卷Ⅱ·22)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纠正: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
(2016·课标卷Ⅲ·23)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纠正: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作为反映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反映方式的变化。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纠正:从本质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因此有什么样的被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
易错提醒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考场陷阱(2016·课标卷Ⅱ·22)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纠正:主观能动性(属于意识的范畴)的作用无论怎么大都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2016·课标卷Ⅱ·23)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纠正: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20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归纳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的生活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是实践的产物。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经过教育才能形成自觉的系统的世界观(哲学思维);哲学家是建立哲学理论的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
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
②物质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二者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③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基础,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也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唯物论和认识论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重要内容。
物质观和意识观是唯物论的重要内容,其中物质观包括物质、规律和运动,意识观包括意识的特点和作用。
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唯物论的重要方法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
物质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二者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既从实际出发,又重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
我们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
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试必背知识
四、创新的原因(哲学依据和社会意义)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要发展就要创新。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 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 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辨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破旧立新。 4、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 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 化的发展。
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是普遍的,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导着矛盾,要抓主流,抓住主要方面。 同时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 (1)两者关系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 离不开普遍性。 (2)要求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在特殊性中形成普 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即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 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奉献社会 中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要发展自己的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 引。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与解题技巧方法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与解题技巧方法引言在高二政治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核心词汇和解题技巧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二政治课程中与《生活与哲学》相关的核心词汇,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核心词汇1.生活哲学 - 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极追求真理和价值,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套关于生活本质及规律的理论体系。
2.伦理与道德 - 指研究人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学科,关注人际关系、社会义务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3.人生观 - 指个人对自身存在和生活意义的看法,与人的价值判断、世界观和人类学等紧密相关。
4.人性与人的本质 - 指研究人类自身天性、特质和属性等方面的学科,关注人的本质特点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5.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 - 指人们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意识和行为,包括政治、思想、经济等多个领域。
二、解题技巧方法1.理解概念 - 在学习《生活与哲学》这一主题时,首先要理解各个核心词汇的概念和内涵,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专业书籍进行积累和理解。
2.联系实际 - 将所学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或社会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参与讨论 -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思想和观点,在互动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学会归纳总结 - 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摘要等方式进行复习和记忆。
5.解题方法 -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题目要求,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拓展阅读 - 除了教材,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提升自己对生活与哲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结论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掌握核心词汇和解题技巧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理解概念、联系实际、参与讨论、归纳总结和解题方法等方法,学生们能够更有效地备考和应对考试,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一、唯物论1、认识对物资具有能动作用。
A、认识能动性的特点:⑴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⑵认识活动具有自动创造性和盲目选择性。
B、认识能动性的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认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点作用。
②认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理和控制造用。
2、物资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物资决定认识,认识是物资的反映。
要做到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
认识反作用于物资,正确的认识推进物资世界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妨碍物资世界的发展,要注重认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建立正确认识,克服错误认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恪守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恪守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违犯规律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能干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致。
要求我们必须恪守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能干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理论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资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理想性活动。
理论的特点:客观物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理论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理论是认识的基础:理论是认识的来源、理论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独一标准、理论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注重理论的作用。
认识对理论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理论起促进作用。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部分:总论(1、2、3课)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揭示的是整个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要了解前两者的局限性)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要明白两者的区别)(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与解题技巧方法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与解题技巧方法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核心词汇一、根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根底,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开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反响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根底,生物的反响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根底。
◇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底。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那么的哲学根底,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根底。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根底上作出的。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根底。
◇社会开展是个人开展的根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二、根本、根本、重要◇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是联系的、开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成认矛盾,是否成认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根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内容。
◇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三、途径、方式、形式◇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辩证的否认。
2019高考政治学习指导-(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俗语成语哲学道理
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
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
18、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4、“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遵循客观规律。
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联系观点。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变化发展的观点。
4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一、唯物论1、意识对物质拥有能动作用。
A 、意识能动性的特色:⑴ 意识活动拥有目的性。
⑵ 意识活动拥有主动创建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拥有指导作用。
② 意识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拥有调理和控制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要做到全部从本质出发、脚踏实地。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进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挡物质世界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建立正确意识,战胜错误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1)规律客观性和广泛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可以被创建、被改造,也不可以被消灭;规律是广泛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都依据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广泛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定依据规律、要依据客观规律做事(做到脚踏实地 )。
违反规律会受到规律的处罚。
② 规律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眼前不是力所不及的,人能够在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尊敬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致。
要求我们一定依据规律、要依据客观规律做事;人在规律眼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在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色: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根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查验认识的真谛性的独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认识对实践拥有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使作用。
3、真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真谛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谛是详细的有条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一、唯物论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意识能动性的特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面
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既
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既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分析的方法)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看过"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的还看了:
1.高考政治必背答题术语
2.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3.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4.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