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紧接生态系统的结构之后的内容,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而学习本节后对下节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功能——物质循环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所以本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等,内容比较抽象,联系的知识相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示的分析,进行能量流动图示的识图、分析和相关的计算。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能够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常见的具体事例。
3.通过定量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概况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4.通过资料分析、教师讲解,能够准确表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基本思想(通过“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的实例,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能量的源头:阳光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输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各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二)过程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现存量)能量流动的总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特点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四)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
⾼中⽣物⽣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案例⼀、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态系统功能中的重点内容。
本节以“⽣态系统的结构”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它可以与必修⼀光合作⽤、呼吸作⽤建⽴联系,其⼜直接关系到物质循环和⽣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
⼆、教学⽬标1.知识⽬标:①⽣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②掌握⽣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③研究⽣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能⼒⽬标:①通过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
②掌握⽣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③结合“光合作⽤”和“呼吸作⽤”的原理,对⽣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和散失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能⼒。
3、情感⽬标:关注农业的发展和⽣态农业的建设,注重⽣态学观点的培养。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三、重点、难点及其确⽴依据重难点:1、⽣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2、⽣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解决⽅法:以问题讨论为主线,采⽤设计合理的问题或提⽰分析的⾓度和⽅式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从⽽突破教学的难点。
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尝试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应⽤数据说明⽣物学现象和规律。
四、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课时)五、教学程序(⼀)学情分析:“能量”是科学教育中的核⼼概念,⾼中已逐步建⽴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些基本概念;在⽣物学中,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光合作⽤”、“呼吸作⽤”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本节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激发学⽣学习的兴趣,建⽴能量在⾷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从学⽣熟悉的⽣物在个体⽔平分析出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
再从⽣态系统⽔平总结能量流动过程的图解,并从中概括出能量流动的概念。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教案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教案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解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能量流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生物能量来源:太阳能2. 生物能量流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光合作用:植物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能量4. 呼吸作用:生物如何利用氧气和有机分子进行呼吸以释放能量5. 营养金字塔: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能量流动教学活动:1. 观察实验:利用一些植物叶片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叶片在光照下释放氧气的过程,并解释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
2. 实验演示: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氧气与有机分子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 讨论与解释:引导学生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能量流动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生物能量流动的曲径。
4. 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研究一些其他生物能量流动的实例,例如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和食物网中的生态平衡等。
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观察实验和实验演示的结果及解释。
2. 小组展示: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让他们分享其他生物能量流动实例的研究成果。
3. 知识测试:进行知识测试以检查学生对生物能量流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扩展活动:1. 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察,观察和记录生物能量流动的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种植植物,亲身体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加深对生物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
3. 讨论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生物能量流动的辩论,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对生物能量流动的理解。
希望以上范例能够对您的生物能量流动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祝教学顺利!。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5
波峰中学高二生物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制周千千审核日期 10.21 编号 24课题: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1.识记和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预习指导】一.能量流动概念和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传递、________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a.输入:生产者通过________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固定在有机物中。
b.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
c.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形式散失。
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
③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________营养级。
(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a.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才是真正流经该营养级的______。
粪便中的能量不是该营养级的能量,而是______ 的一部分。
如羊吃草,羊粪便中的能量是草同化的能量,并不属于羊。
b.消费者同化能量=+。
c.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3)能量流动过程图,完成下列填空:由上图可知:a.能量转化:________→有机物中的化学能→________(最终散失)。
b.流动形式:________中的化学能。
c.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____________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________的呼吸作用。
d.能量散失的形式:以形式散失。
(4)能量的去路①自身消耗,以散失。
②流向。
③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
课中探究单1.能量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输入到生态系统中吗?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生态系统中来?4.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是指生物个体还是指某个种群?达标检测单1.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A.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C.初级消费者取食生产者 D.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储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在一段时间内其去向不包括下列中的A.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同化的C.被分解者分解的 D.还有未被利用的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部太阳能B.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5.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介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其中包含了生物、土壤、气候、水和其他因素。
生态系统中各个部分都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目标学生将能够: - 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 -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 准确描述生态金字塔三种形式,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教学资源•PPT或投影机•生态系统模型和摆设•生态系统图片•生态学教科书课程内容导入•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并提到生态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生物、土壤、气候、水和其他因素)。
•向学生展示生态系统图片和生态系统模型,并鼓励学生提出对生态系统的任何问题或想法。
能量流动•解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发生的。
讲解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为现在的重要性以及单个物种如何依靠其他生物获取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讲解食物链的概念,并展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示意图。
讲解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环节的地位和影响。
•转而介绍食物网的概念,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食物链很少完美地分成线性链,而是交织并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金字塔•讲解生态金字塔的三种形式(金字塔形、倒金字塔形和圆形)以及它们的图像特征。
•解释生态金字塔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根据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图像进行更精确的评估的机会。
实践•给学生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并要求他们基于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答案,使用课上所提供的模型进行演示或表达他们的想法。
总结•小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态金字塔。
•关于各种主题的问答。
结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它描述了一个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家使用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来揭示生物的位置和作用,这些工具为学习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通过这个生态学的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生态系统如何运作,并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核心概念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含有机污水的湿地----。
3.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上一营养级×100%。
4.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可循环)、(传递效率10%~20%)。
5.生态农业的意义: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大大提高能量的。
6.农田中除杂草、除害虫的目的:。
7.同化量的计算:①同化量= -②同化量= +③同化量= + +二、易错易混思考1.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需要能量的不断输入。
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一只狼抓住一只兔子,能同化其10%~20%的能量。
4.营养级越高,其个体越大,营养级总能量越少。
5.农田中施加有机肥,使其能量流向生产者庄稼。
6.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某些重金属或有害物质含量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浓度增加。
7.一头牛排出粪便10KJ,一只蜣螂摄入并同化7KJ,这只蜣螂从牛身上同化获得7KJ 能量。
8.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9.能量金字塔均为正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多为倒置金字塔。
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决定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1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12.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速物种循环。
1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4.营寄生生活的细菌,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
15.细菌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16.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17.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8.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19.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20.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主要介绍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以及能量流动的过程。
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学生为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生物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和特点还不够熟悉。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堂参与度高。
但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上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由于学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12(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理解能量金字塔4、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学习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具有单向性及逐级递减)及其形成原因基础梳理: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量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_ 能转化为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2.能量的输入生产者所固定的的总量,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所获得的能量。
能量的传递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沿_ 渠道进行的。
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1)一部分通过_____ 作用以_____ 形式散失了,一方面用于自身的、和等生命活动;(2)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被____ 摄入同化;(3)一部分则被分解利用。
(1)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 (4)能量转换形式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3、流动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4、能量的转换: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⑴,⑵。
2.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四、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
(热能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的含义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个营养级。
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
合作探究: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学生讨论:1.思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思考:一片农田中,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内是否能将照射到这片农田上的所有光能全部储存?观察P9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思考:每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有哪几条去路?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观察P94图5-7,思考:为什么箭头由粗变细,方框的面积由大变小?2、将P95图5-8中所列数据归类整理并计算:3、观察P96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DCBA1、单向流动(1)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规律教案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生物能量流动的规律和原理;3. 能够运用生物能量流动的知识解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1. 生物能量的来源和转化过程;2. 生物能量流动的规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生物能量转化的复杂过程;2. 掌握生态系统中生物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
四、教学内容:1. 生物能量的来源:光能是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供养生物生长和发育;2. 生物能量的转化:生物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代谢过程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形式,并驱动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3. 生物能量流动的规律:生物体内的能量流动是有方向和途径的,主要表现为食物链、食物网等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生物能量流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生物能量的来源、转化和流动规律,让学生了解生物能量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能量转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态系统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生物能量流动的实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和解决方案;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反思生物能量流动规律的意义和应用。
六、教学手段: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3. 生态系统模型;4. 形成性评价工具。
七、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2. 实验操作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3. 综合表现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验成绩进行评价。
山东省临清四所高中骨干教师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陈善雷审稿人崔玉凤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前预习学案(1课时)一、预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二、预习内容1.能量流动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在________水平上。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沿________________进行流动。
4.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知识链接】光合作用、食物链、食物网等知识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学好本部分内容也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做好了知识铺垫。
【学习过程】导入:完成课本P91问题探讨,尝试回答讨论题,并思考选择此种生存策略的理由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传递、____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1)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将光能转化为(2)起点:从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学案备课:高三备课组讲课:刘凯【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流动的输入、传递形式途径、散失。
2、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特别是能量输入某一营养级后的去向。
3、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会根据能量流动特点计算最值。
4、知道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基础知识】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传递、________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1)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__________________。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能。
(5)散失的形式:________。
3、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可______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的,传递效率大约为___________。
4、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________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5、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_____,使________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难点突破】探究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由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入”的含义?用公式表示就是:b=__________ =__________e=__________总结归纳:1、同化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营养级的能量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能量的去向(最高营养级除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粪便量不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未被利用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思路对这一节的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的是讲授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
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完全达到教学目的。
本人对这一节的教学设计采用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下设计教学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能量”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高中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中,学生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展开教学。
本节的引入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入。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用“问题探讨”的素材展开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学习。
在学习能量流动的特点之前,讨论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再以林德曼的研究为资料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量之一。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使学生体会研究人员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提出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是什么?讲评: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计算教案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计算教案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能量流动计算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
教学重点:能量流动的概念、环境中的生态能量流向、生态金字塔的构建与能量传递。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环境中的生态能量流动计算。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PPT或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资料。
2. 实验室或户外探索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
3. 计算器或电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想象一下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2. 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只鹿吃了1000千卡的草,它会将多少有价值的能量传递给食肉动物?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二、探究(15分钟)1. 通过图片或实际观察,让学生了解生态金字塔的结构和分类。
2. 分组进行环境中生物的观察与记录,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计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并导出结论。
三、总结(10分钟)1. 结合实验结果,进行生物能量流动的概念总结。
2. 分析为什么生态系统中有些生物居于生态金字塔的底层,而有些生物居于金字塔的顶层。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对能量流动的影响。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另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情况。
2. 提出一个思考问题: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2. 强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有没有达到?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何?3. 学生对于生物能量流动计算的理解有无提升?扩展活动:1.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进行生态系统观察与调查。
2. 设计更复杂的生态系统以进行更深入的能量流动计算。
3. 组织学生进行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课题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2课时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选择性必修2《种群与环境》中第3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
由于本节课在八年级下册中已经有所学习,故内容较容易掌握,但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要求学生在掌握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难度。
本节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第4章种群与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学习本节的基础,同时与新陈代谢中能量的变化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一定联系,又直接与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情况。
学情分析结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教材,学生已经有了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认识,又有了必修1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铺垫,学生能从种间关系的角度简单分析能量的去向和转化形式。
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促进学生逐步建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型。
能量流动的规律是林德曼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的,学生可能难以在一节课的时间中自己建立这个新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试着利用该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合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有多种手段。
对于最后一个目标,在学生达成了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后思考题,将能量金字塔的内容与能量流动的规律和研究意义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教学目标1.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归纳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进一步强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观、能量观与系统观。
(生命观念)2.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对其合理改造,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在参与构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社会责任)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翻页笔学具:教材、笔记本等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生成一、生态金字塔:提问: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怎样的一个图形呢? 教师:能量金字塔表示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出现倒置现象(人工生态系统,例如人工鱼塘可能会出现倒置),除了能量金字塔还有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二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导学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标导读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问题导思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能量流动的途径是什么?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路?以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例说明?2、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能量流动的示意图?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多少?为什么会逐级递减?4、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意义?生态系统为何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充?5、能量金字塔表示哪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底部代表什么生物?生态系统为何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充?三、例题导练1.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D.2.2×108 kJ2.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0 kJ B.106 kJC.2×106 kJ D.3×106 kJ3.如图是某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资料[能流单位:103 kJ/(m2·y)]。
据图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103 kJ/m2·y。
(2)能量传递效率较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________。
(3)按图中能量传递效率,若顶级肉食动物多获得1 kJ能量,则生产者需多具有________ kJ 能量。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4)如果该水域发生重金属污染,则上述生物中________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1。
人教版高二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①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②输入某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粪便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
那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如何进行传递的呢?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呢?对我们的生产实践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分析与推理
在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选择了赛达伯格湖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在众多生态系统中,如森林、草原、荒漠、苔原等,选择了赛达伯格湖作为研究对象,请你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一下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呢?
(4)能量流动是针对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个体。
(5)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是能量的利用率提高。
(6)一般来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不可变,人为能够提高的是能量利用率。
(7)桑树的总光合作用,即为桑树的同化量;桑树的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以b为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为生产者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所以A选项错误;未利用的能量并没有流入下一营养级,应为桑树的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所以B错误;第一营养级和第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蚕为第二营养级,其同化量为e+f+g+h的和,桑树的同化量为A,所以C正确;桑基鱼塘为人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小,稳定性较低,但也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学生相同角色小组间PK,让学生当裁判,选出最佳组,增强学生成就感,增强竞争意识,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具体分析每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路;最后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变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达成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目标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用自制教具复习能量的一来二去、一来三去、一来四去,通过教具箭头的粗细、方框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并体会能量流动的特点,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二、学科素养目标:生命观念:能运用物质与能量的观念,具体分析每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路,引导学生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理性思维:通过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并展示,培养小组合作,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团队意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出实例并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内容,本节课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过程[自读教材·夯基础]1.能量流动的含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输入⎩⎪⎨⎪⎧来源:太阳能过程: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过程图解: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及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别是指哪一部分?提示: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结合教材P94图56思考:(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等过程。
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转化方式为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6.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会有哪些去向?提示: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指其流向分解者的那部分能量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
3.整个生态系统中能量会因散失而减少,它主要是指哪个生理过程?以什么形式散失?提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跟随名师·解疑难]1.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由上图分析可知:(1)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的地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第五章其次节的内容。
本节支配两个课时,这节课完成第一课时,内容是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两部分。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也为以后要学习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内容作铺垫,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也是生态学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定量讨论的学问模块。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 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运用力量和计算力量1.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力量目标、情感目标,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学问目标】:ⅰ、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概念。
ⅱ、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力量目标】:ⅰ、指导同学构建能量流淌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ⅱ、通过引导同学定量地分析某个详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和特点,培育同学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力量。
ⅲ、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培育学问迁移运用力量和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ⅰ、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培育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力量。
ⅱ、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同学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进展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做预备。
二、教法分析2.1教学方法:依据这节课的特点,本节课采纳了以建构主义教学法为主,以问题导学法、分组争论法为辅的策略。
针对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可以提出很多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所以本节内容是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好材料。
针对本校高二同学有较多小组合作阅历等状况,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分组争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理解什么是能量金字塔
【学习重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 【晨背关键语句】: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形式的变化由光能生物体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金字塔的形状永远是正金字塔形,数量金字塔有导致的情况
5.研究能量金字塔的意义
① 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②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93-P96,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部分,注意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知
识点。
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传递、____和散失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 来源: 太阳能
能量输入
过程: 2.能量去向(以能量在第一营养级的变化为例): (1)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2)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3)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
(4)被初级消费者摄食,流入________营养级。
3.传递过程图解(填图)
请说出大方框、大粗箭头、
箭头由粗到细、方块面积越来越小代表的含义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________的 原因: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不可_______,也不能________。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_
(1)原因: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___,一般来说,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________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生产者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太阳能
(2)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________所得到的________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金字塔图形。
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__个营养级。
(3)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________,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能量(______或_____)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__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________的部分
【思考讨论】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及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别是指哪一部分?
2.结合教材P94图5-6思考:
(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会有哪些去向?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指其流向分解者的那部分能量吗?为什么?
3.整个生态系统中能量会因散失而减少,它主要是指哪个生理过程?以什么形式散失?
4.结合教材P95图5-8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生产者的能量分为四部分,而图5-7中生产者的能量分为三部分,差异是哪一部分?
(2)能量流动在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是多少?能总结计算公式吗?
5.结合教材P96图5-9中各营养级的能量由低到高绘成能量金字塔,思考如果把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及生物数量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是不是也是正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
[跟随名师·解疑难]
1.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由上图分析可知:
(1)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6)以第二营养级为例分析能量的分流:
2.能量形式的转化
[特别提醒]
(1)动物的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关系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某一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应是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计算:
看《全程设计》P52中“二”
4.看《全程设计》P52“三,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理解”
[当堂检测]
1.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A. 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2.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3.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时间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4.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
[课下作业]
1.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
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
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
率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
供绿色植物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