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丙酮酸产业调研报告

丙酮酸产业调研报告

丙酮酸产业调研报告1 概述1.1 丙酮酸简介COCOOH,分子量:88.06,原称丙酮酸(pyruvic acid),分子式CH3焦性葡萄酸,别名2-氧代丙酸,乙酰甲酸,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醋酸香气和愉快酸味,熔点 13.6 ℃,沸点 165 ℃并分解。

能与水、醇混溶。

丙酮酸是参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位于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的交界点上,是极为重要的中间产物。

此外,从丙酮酸可直接生成丙氨酸,因为它可以与氨基转移反应相结合,故在氮代谢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它和CoA反应能形成乙酰CoA,与脂肪酸的代谢也有重要的关系。

1.2 丙酮酸的应用丙酮酸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有机酸,是生产色氨酸、苯丙氨酸、蛋白糖和维生素B的主要原料,是很多药物如L-多巴(多巴用来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等的原料,是乙烯聚合物的起始剂,是制备谷物保护剂的原料,是多种化工、医药产品的主要原料,属于基本有机化工类产品。

2 丙酮酸的生产工艺方法丙酮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催化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生物催化法。

化学催化合成法是目前国内丙酮酸生产的主流生产工艺;微生物发酵法以天富生化为代表;生物催化法目前还没有工业化应用。

2.1 化学催化合成法丙酮酸的化学催化合成路线很多,这里仅就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作简要介绍。

2.1.1 酒石酸法酒石酸与焦硫酸钾混合加热,酒石酸发生脱水脱羧作用生成丙酮酸。

由酒石酸与焦硫酸钾反应而得。

先将酒石酸和焦硫酸钾充分拌匀后,投入搪玻璃反应锅中,用油浴加热至180℃左右,固体开始熔融,并有大量泡沫上升,开动搅拌器,打散泡沫,防止溢出,再升温至220℃,即有丙酮酸蒸出,油温保持在245℃,待丙酮酸蒸完为止。

其反应式如下: CHOHCOOH 焦硫酸钾∣ ──────→ CH 3COCOOH CHOHCOOH该法是制备丙酮酸的传统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厂家均采用此法生产,但该法污染较重,生产成本较高。

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

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

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二丙酮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涂料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二丙酮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展望,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数据支持。

通过对二丙酮醇市场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市场战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如下所示: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给出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的概述,包括对二丙酮醇的简要介绍,文章结构和目的,以及总结本报告的重点内容。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二丙酮醇的概述,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将分析二丙酮醇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还将展望二丙酮醇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增长预测、市场驱动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将给出对二丙酮醇市场前景的展望,包括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同时,还将进行二丙酮醇市场竞争分析,包括竞争格局、主要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将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点强调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和结论。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二丙酮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当前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市场情报和决策参考。

通过对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帮助行业内的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规避市场风险,实现业务发展和投资收益最大化。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的展望和结论总结,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建议,推动二丙酮醇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应主要总结整篇报告,提出对二丙酮醇市场的展望和分析结论。

内容可以包括对市场前景的展望,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竞争分析的总结。

同时,还应简要提及对二丙酮醇市场潜在风险和机遇的评估,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报告总结。

2.正文2.1 二丙酮醇概述二丙酮醇,化学名称为2-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异丙醇。

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分析报告

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分析报告

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在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分析报告中,我们将对双丙酮丙烯酰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双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塑料、橡胶、染料、医药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定义、生产与用途以及市场现状,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市场趋势和前景的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增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如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双丙酮丙烯酰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对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定义、生产与用途以及市场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对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展望市场前景,并进行对结论的总结。

整篇文章将以系统的分析和逻辑的思路,全面深入地分析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对其定义、生产与用途以及市场现状的研究。

通过对市场的趋势分析和前景展望,为相关行业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发展策略和业务规划。

同时,也旨在为市场参与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文章总结: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双丙酮丙烯酰胺的生产和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双丙酮丙烯酰胺产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行业合作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加强合作,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总之,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机遇。

2.正文2.1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定义双丙酮丙烯酰胺,也称为二异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9NO。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

丙酮氰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丙酮氰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涂料、橡胶、农药等领域。

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丙酮氰醇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篇报告将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将从丙酮氰醇的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入的了解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分析和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简要介绍。

接着,市场分析部分将详细解释丙酮氰醇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使用情况。

紧接着,将对当前丙酮氰醇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供应链情况等方面。

最后,市场趋势展望部分将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同时也会探讨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丙酮氰醇市场,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丙酮氰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丙酮氰醇的定义、特性和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丙酮氰醇市场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并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本报告也将探讨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丙酮氰醇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包括其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

通过对丙酮氰醇市场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在未来,丙酮氰醇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丙酮氰醇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际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国际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国际丙酮市场分析报告国际丙酮市场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国际丙酮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与供应、价格趋势、主要厂商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一、市场规模:目前,丙酮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纺织品、化妆品、医药和印刷等行业。

随着个人消费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丙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丙酮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吨并呈现稳定增长。

二、需求与供应:丙酮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个人消费。

工业部门对丙酮的需求更为稳定,主要用于生产制造业和化学工业。

而个人消费者对丙酮的需求主要用于家居保养和美容保健等领域。

目前,丙酮的全球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丙酮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丙酮供应商必须具备可靠的供应链和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供应端,全球丙酮产能逐渐扩大,新的生产设施陆续投入使用。

尽管如此,市场上的供应仍然相对短缺,尤其是高质量的丙酮。

这也导致了丙酮的价格不断上涨。

三、价格趋势:丙酮的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等。

由于丙酮市场供应相对不足,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的上涨也给丙酮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丙酮产能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丙酮的价格逐渐下降。

此外,新技术在生产制造上的应用也增加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这对于丙酮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四、主要厂商和竞争格局:丙酮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主要生产商,其中包括商业化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技术,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国际市场上还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德国拜耳、美国道达尔、中国石化等,它们通过全球化战略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一氯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一氯丙酮市场分析报告

一氯丙酮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一氯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篇市场分析报告将对一氯丙酮的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以及未来市场趋势与预测。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信息参考,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

同时,通过对一氯丙酮市场的分析,也可以为行业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从三个方面对一氯丙酮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将对一氯丙酮的市场概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

其次,分析一氯丙酮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情况,包括医药、化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市场需求。

最后,通过对市场趋势与预测的分析,对未来一氯丙酮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

通过以上结构的分析,读者将全面了解一氯丙酮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旨在全面分析一氯丙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决策参考。

通过对市场概况、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趋势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行业内的企业制定更合理的发展策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将展望未来一氯丙酮市场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1.4 总结总结部分:在本报告中,我们对一氯丙酮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概述一氯丙酮市场概况和主要应用领域,我们了解到一氯丙酮在化工、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在市场趋势与预测部分,我们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市场发展的前景。

综合分析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对一氯丙酮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未来市场能够持续稳步发展,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2.正文2.1 一氯丙酮市场概况一氯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颜料等领域。

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

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

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双丙酮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将对双丙酮醇的定义、性质和市场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对双丙酮醇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行业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先概述了双丙酮醇市场分析报告的主题内容和背景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并最后总结了整篇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双丙酮醇的定义与性质进行详细介绍,其次是对双丙酮醇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分析和应用情况展望,最后是对双丙酮醇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双丙酮醇市场前景进行展望,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双丙酮醇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其当前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希望通过对双丙酮醇的定义与性质、应用领域分析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探讨,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发展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市场战略和规划,以促进双丙酮醇市场的良性发展。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双丙酮醇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在市场上呈现出增长趋势。

随着各行业对于双丙酮醇需求的增加,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企业制定更加全面的市场策略,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并加强研发力量,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双丙酮醇的定义与性质双丙酮醇,化学名为2,3-丁二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

它是丙二醇的异构体,由于其双元素醇结构,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高的溶解性。

双丙酮醇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以溶解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

丙酮行业分析报告

丙酮行业分析报告

丙酮行业分析报告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2CO,常温下呈无色液体,常用于溶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维立体打印材料等制造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对丙酮行业进行分析。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丙酮是一种有机溶剂,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基团,属于酮的一类,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它作为溶剂可与脂肪酸、脂溶性物质和天然树脂相溶,但是不溶于水。

在一些工业领域和制造过程中,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也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维立体打印材料等制造领域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产业链丙酮产业链包括丙酮原料、丙酮生产、丙酮应用等环节。

丙酮原料包括煤、酒精、烯烃等。

丙酮生产则分为传统丙酮工艺和新型丙酮工艺,其中新型工艺又包括通过生物发酵法和以异构二醇为原料的新型生产法。

在生产环节中,同时需要考虑到丙酮的质量、成本、环境友好性等方面。

最后,丙酮应用环节则涉及到丙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三、发展历程及行业政策文件丙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其生产和应用领域已经相当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丙酮工业正朝着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发展。

在相关政策方面,国家对于丙酮生产企业出台了多项行业标准,以满足环境保护、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为丙酮行业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管理政策,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1. 经济环境:丙酮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等因素。

2. 社会环境:环保、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丙酮企业要加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策略管理。

3. 技术环境:新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更新迭代,助力了丙酮工业的升级和发展。

4. 发展驱动因素: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丙酮在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领域的应用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丙酮的分析报告

丙酮的分析报告

丙酮的分析报告1. 引言丙酮(化学式:C3H6O,又称丙酮、丙酮酮、二甲基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涂料等行业。

本文对丙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期能更深入地了解丙酮的特性和应用。

2. 物理性质丙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悦目气味。

以下是丙酮的主要物理性质:•分子量:58.08 g/mol•密度:0.785 g/cm³•沸点:56.3℃•熔点:-95℃•溶解性:丙酮易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与醇类、醚类、酯类都能形成共溶液。

3. 化学性质丙酮具有具有中等活性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以下是丙酮的主要化学性质:•稳定性:丙酮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容易发生自身缩聚反应,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

•燃烧性:丙酮可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氧化性:丙酮可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再与铜、铁、镍等金属形成复杂的配合物。

•还原性:丙酮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还原某些金属离子到金属元素。

4. 分析方法4.1 火焰离子化检测法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丙酮分析方法。

该方法基于丙酮在特定条件下在火焰中的燃烧,通过检测燃烧产物离子的信号来间接测定丙酮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丙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丙酮及其他组分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作用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样品中的丙酮蒸发到气相中,通过气相色谱柱实现丙酮与其他成分的分离,并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定量分析丙酮的浓度。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丙酮的分析。

4.3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基于丙酮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吸收辐射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丙酮吸收辐射的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丙酮的浓度。

紫外可见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常用于丙酮的质量监控和分析。

5. 结论通过对丙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燃烧性。

丙酮溶剂替代实验报告

丙酮溶剂替代实验报告

丙酮溶剂替代实验报告引言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然而,丙酮具有挥发性强、对人体有害等缺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寻找替代丙酮溶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寻找可替代丙酮溶剂的合适候选物,并对其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进行比较与评估。

实验方法1. 选择五种潜在的替代溶剂,分别为甲醇、乙醇、乙醚、二甲基甲酰胺和甘油。

2. 在五个试验瓶中,分别加入10 mL 的丙酮和每种溶剂。

3. 用振荡器在室温下将试验瓶中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以确保溶剂与丙酮充分接触。

4. 观察混合物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每种溶剂能够溶解的丙酮的量。

5. 使用天平测量每个混合物在恒定温度下的挥发物质失重率,以评估溶剂的挥发性。

实验结果- 甲醇能够与丙酮完全溶解,溶解量为10 mL。

- 乙醇与丙酮不能完全溶解,只有一部分溶解,溶解量为6 mL。

- 乙醚与丙酮不能完全溶解,只有一部分溶解,溶解量为7 mL。

- 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完全溶解,溶解量为10 mL。

- 甘油与丙酮不能完全溶解,只有一部分溶解,溶解量为5 mL。

挥发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溶剂挥发物质失重率(%)-甲醇35.5乙醇18.9乙醚41.2二甲基甲酰胺 5.8甘油 3.2分析与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醚能够与丙酮较好地溶解,可能作为丙酮的替代溶剂。

然而,由于乙醇和甘油与丙酮的溶解度较低,不适合作为丙酮的替代溶剂。

在挥发性方面,乙醚的挥发物质失重率最高,说明其挥发性较强;甲醇的挥发物质失重率居中;而二甲基甲酰胺和甘油的挥发物质失重率最低,表明其挥发性较弱。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比较与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醚可以作为丙酮的合适替代溶剂;- 乙醇和甘油不适合作为丙酮的替代溶剂;- 乙醚具有较高的挥发性,二甲基甲酰胺和甘油具有较低的挥发性。

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替代溶剂,并综合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分析报告

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分析报告

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乙酰丙酮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工、医药和农业领域。

本报告将对乙酰丙酮酸铜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市场竞争分析。

通过对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市场参考和决策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分析报告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乙酰丙酮酸铜的简介、市场现状分析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结论部分将展望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前景,进行市场竞争分析,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情况,并获得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分析。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市场走向,为相关行业企业、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通过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揭示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发展空间和竞争态势,为相关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并为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促进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乙酰丙酮酸铜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电子行业、化工行业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乙酰丙酮酸铜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乙酰丙酮酸铜市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相关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正文2.1 乙酰丙酮酸铜简介乙酰丙酮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其化学名称为乙酰丙酮铜(II),化学式为Cu(acac)2,分子量为265.73。

乙酰丙酮酸铜是一种结晶性固体,常见的形式为深蓝色结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 丙酮丙酮(Acetone)也称作二甲基酮,是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

CAS 号为67-64-1,熔点-95°C,沸点56°C,相对密度(水=1)0.8,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主要用作溶剂以及制造各种合成材料。

丙酮与氢氰酸反应所得的丙酮氰醇(ACH)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MMA)的原料;丙酮也是制备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中间体双酚A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医药、农药方面,丙酮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除此以外,丙酮还可用作石油炼制的脱蜡溶剂、塑料溶剂以及涂料溶剂等。

丙酮还用于生产MMA、异丙醇、双酚A及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甲酮以及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等产品。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苯氧化法、异丙醇脱氢法、异丙基甲苯法和发酵法,世界90%的丙酮由异丙苯法制得,该工艺在生产苯酚的同时联产丙酮。

2.14.1世界供需分析及预测世界丙酮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亚洲国家和地区。

2013年,世界丙酮的生产能力约为726万吨/年,产量约为604万吨,开工率为83%。

表2.14-1 2013年世界各地区丙酮供需状况2.14.1.1世界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近年来,全球酚酮生产企业兼并及投资活动较为活跃,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目前全球丙酮生产企业的前三甲为英力士公司、日本三井化学和壳牌公司。

其中,英力士公司的丙酮产能居行业首位,在德国格拉德贝克、比利时安特卫普和美国亚拉巴马州均设有工厂,丙酮总产能达到115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15.8%。

在中国英力士苯酚公司已和中石化扬子石化合资,在江苏扬州建设65万吨/年酚酮装置,其中丙酮产能为24万吨/年,目前该项目报告已通过审批,2014年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

丙酮产能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是日本三井化学,三井化学在新加坡设有一套生产装置,在日本设有三套生产装置,丙酮产能合计57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7.8%。

2006年,日本三井化学和中石化以50:50的比例合资,成立了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学有限公司,2011年该公司开工建设一套40万吨/年酚酮装置,丙酮产能为15万吨/年,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

丙酮产能排在全球第三位的是壳牌公司,其在美国的丙酮装置产能为44.6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6.1%。

表2.14-2 2013年丙酮世界主要生产企业概况表2.14-3 2014-2025年国外宣布的丙酮拟在建和扩建项目2.14.1.2世界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世界丙酮的消费只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这三个区域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90%,在其他地区有少量消费。

2013年世界丙酮消费量为603.7万吨,其中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直接用作溶剂,全球用于该领域的丙酮为176.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9%;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于丙酮氰醇法(ACH法)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2013年该领域丙酮的消费量为1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3%;第三大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双酚A,全球用于双酚A的丙酮为13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3%;另外丙酮还能用于生产异丙醇、甲基异丁基酮(MIBK)、二异丁基甲酮(DIBK)等醛醇化学品以及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TMQ)等,进一步用作喷漆、硝基纤维、天然和合成橡胶的溶剂及抗老剂等,全球用于这些领域的丙酮为151.4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5%。

亚洲是丙酮的最大消费市场,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6%,其次是西欧和美国。

图2.14-1 2013年世界丙酮各地区消费比例图2.14-2 2013年世界丙酮消费结构2.14.1.3.世界供需预测美国和西欧地区曾是全球丙酮消费的主要推动力,但近年来,北美及西欧地区双酚A 及MMA 消费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双酚A 和MMA 及酚酮的新建、拟建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将成为未来苯酚/丙酮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未来世界丙酮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将是双酚A 领域。

北美22%西欧22%中东欧3%中东和非洲3%亚洲46%大洋洲0%其他4%2013溶剂29%MMA/A CH 23%双酚A 23%醛醇化学品8%其他17%2013表2.14-4 2005-2025年世界丙酮供需预测2.14.2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近年来丙酮供应量和需求量发展迅速,产能逐年增长。

2005年中国丙酮产能31.2万吨/年,产量28万吨,消费量为61.7万吨。

2013年,中国丙酮生产企业有9家,产能为97万吨/年,产量为73万吨,进口量为48.9万吨,出口量仅为0.1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21.8万吨。

表2.14-5 2005~2013年我国丙酮供需状况2.14.2.1产品供应分析(1)国内生产状况分析2013年中国丙酮生产能力为97万吨/年,产量约73万吨,共有9家生产商,分别为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中沙(天津)石化公司、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蓝星化工新材料哈尔滨分公司、山东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和台湾长春化工,生产均采用异丙苯法工艺。

2013年台湾长春化工在江苏常熟新建成18万吨/年丙酮产能,成为中国最大的丙酮生产商。

表2.14-6 2013年我国丙酮主要生产企业概况(2)产品进口分析中国丙酮在海关进口统计中税则号为29141100。

其进口优惠税率为5.5%,普通税率为20%,无出口税率。

商务部决定自2014年6月8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丙酮实施反倾销措施,期限为5年,针对于日本公司适用的反倾销税率为7.2%-51.6%,新加坡公司为 6.7%-51.6%,台湾地区公司为6.2%-51.6%,韩国锦湖P&B化学株式会社为4.3%。

进口来源2013年中国台湾、韩国和泰国是中国丙酮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分别为17万吨、10.2万吨和10.1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32.4%、19.3%和19.3%;赖子其它地区的进口量为15.3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9%。

表2.14-7 2005-2013年丙酮进口来源状况万吨,%注:“-”表示数量较小。

进口省市2013年,中国丙酮主要进口省市为江苏、浙江和上海进口,进口量分别为22万吨、13.5万吨和5.7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5.1%、27.7%和11.6%。

其它地区的进口量为7.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6%。

表2.14-8 2005-2013年丙酮进口省市万吨,%进口贸易方式2013年中国丙酮的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分别占总进口量的83%、12.9 %和2.4%。

表2.14-9 2005-2013年丙酮进口贸易方式万吨,%进口平均价格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丙酮进口单价跌至636美元/吨,回到2003年的价格水平,2009年下半年开始,丙酮进口单价开始回升,到2011年已达到1021美元/吨,达到历史次高点,2012年进口单价又跌至976美元/吨。

2013年进口单价增至1091美元/吨,达历史最高点。

表2.14-10 近5年我国丙酮进口平均价格2.14.2.2国内消费市场分析(1)细分市场分析我国丙酮主要消费领域为直接用作溶剂,约占我国丙酮消费总量的47.6%,另外还用于生产MMA、异丙醇、双酚A及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甲酮以及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等产品。

1)溶剂作为溶剂,丙酮主要用于表面涂料、医药、醋酸纤维及美容品等领域。

在表面涂料方面,丙酮主要作为稀释溶剂,以减少环氧涂料、聚氨酯瓷漆、丙烯酸树脂漆等涂料的粘度。

在医药领域,丙酮主要用作补充溶剂,另外在维生素C的生产中还用作保护基。

在醋酸纤维领域,丙酮用作纺丝溶剂,每吨醋酸纤维约消耗0.05吨丙酮。

在美容品领域,丙酮主要用于洗甲水中,和乙酸乙酯相竞争。

除此之外,丙酮溶剂还可以用于胶黏剂以及玻璃钢艇的制造中,并在电子工业中用于清洗和干燥印刷电路板。

2013年,直接用作溶剂的丙酮量为58万吨,占丙酮消费总量的47.6%,是丙酮最大的消费领域。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世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主要有丙酮氰醇法、异丁烯法和乙烯法。

其中ACH法是以氢氰酸和丙酮为原料,进行氰化反应,生成ACH,再经过酰胺化反应、水解及酯化反应后得到MMA。

MMA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可用来制造涂料、聚氯乙烯(PVC)抗冲击改性剂ACR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类等共聚物)和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此外,MMA可直接应用于皮革、纺织、造纸、地板抛光、不饱和树脂改性、甲基丙烯酸高级酯类,也可作为木材浸润剂、印染助剂及塑料型乳液的增塑剂等直接应用于许多行业。

2013年,通过ACH法生产的MMA对丙酮的消费量为16万吨,占丙酮消费总量的13.1%。

3)异丙醇/异丙胺丙酮加氢生产异丙醇,是丙酮下游应用的新兴领域。

异丙醇传统工业化生产方法为丙烯水合法,近年来,基于丙酮供应量的增大,以及丙酮与异丙醇之间价格差所形成的经济性,丙酮加氢法工艺异军突起,迅速发展为我国异丙醇主流生产工艺之一,与丙烯法成双足并立之势。

在该工艺中,丙酮与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而生成异丙醇。

2010年之后,应用丙酮为原料,生产异丙醇、异丙胺的工艺异军突起,到2013年我国应用丙酮来生产异丙醇和异丙胺的产能合计约为44万吨/年。

2013年,二者合计对丙酮的消费量为20万吨,占丙酮消费总量的16.4%。

4)双酚A双酚A是由两分子苯酚和一分子丙酮缩合而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还可用于生产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

双酚A主要下游之一的聚碳酸酯(PC)是一种线型聚合物,因其无味、无臭、无毒,成为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另一主要下游环氧树脂以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粘接性能而著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粘接、耐腐蚀涂料、电气绝缘材料、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制造。

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在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化工防腐、航空航天、船舶运输等工业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国内新投产双酚A多套装置,产量增长促进丙酮消费量的增长。

2013年,我国双酚A对丙酮的消费量为14.3万吨,占丙酮消费总量的11.7%。

5)其他丙酮在其他领域主要用于生产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甲酮以及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等。

MIBK为无色透明、有类似樟脑气味的易燃液体,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某些纤维素醚、樟脑、油脂、石蜡、树脂和喷漆等的溶剂,也可以用作合成橡胶防老剂4020的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