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基础班(综合推理)
逻辑基础之联言判断及推理
![逻辑基础之联言判断及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a98bfa551810a6f52486bd.png)
逻辑基础之联言判断及推理逻辑基础并非有太大难度,所谓难也只是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忽略,更多依赖强化阶段的学习,基础阶段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清晰透彻。
下面,老师为大家具体讲解逻辑联言判断及推理的基本知识。
(一)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例如:例:(1)鲁迅是革命家并且鲁迅是文学家。
(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联言判断,如例(1)它断定了“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是文学家”这两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判断的一般命题形式是:P并且Q。
其中逻辑变项P、Q称为联言支。
逻辑常项“并且”是联结词。
因此,联言判断就是断定联言支都真的复合判断。
显然一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至少是两个,但也可以多于两个。
联言判断的的符号形式是:P∧Q。
“∧”读作“合取”是对并且的一种抽象。
在日常语言中,有许多词在逻辑上表达“并且”,如:“P和Q”、“既P又Q”、“P,而Q”、“不但P,而且Q”、“虽然P、但是Q”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联言判断在表述中省省略了联结词。
例如:上面的例(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联言支的主项和谓项有时相同,这样的主项或谓项在日常语言的表述中往往被省略。
例:(1)鲁迅既是革命家,又是文学家。
(2)李白和杜甫都是诗人。
联言判断断定联言支都真。
因此,一个联言判断,只有在联言支都真的情况下才是真的,在其他情况下都是假的。
联言判断的真值可用下面的表格刻画。
P Q 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这样的表格表称为真值表,真值表列出了在支判断的每一种真值组合的情况下复合判断的真值。
(二)联言推理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并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如:鲁迅是革命家。
鲁迅是文学家。
所以,鲁迅既是革命家,又是文学家。
这就是一个联言推理,它的结论为一联言判断。
联言推理有两种形式:分解式和合成式。
分解式的形式是:P并且Q P∧Q所以,P P或者:P并且Q P∧Q所以,Q Q例如:革命不能输出也不能输入所以,革命不能输出。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7c2cc9c336c1eb91b375d8a.png)
能让你一天就看懂的逻辑推理基础知识本帖中我讲的逻辑基础是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比如最加强,最削弱等等问题,比较复杂,这帖子里就先不讲了……)不过兔子个人认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里面最简单最好掌握的,所以拿出来分享*^_^* 在行测中一道逻辑分值肯定大于0.7,一般在0.8~0.9之间,省考题少的话有可能一道一分,如果你逻辑强,速度快,是非常合算的。
补充一点,兔子很啰嗦,废话可能有点多,讲得很细,觉得浅了点的大人们可以直接从Part4开始看不过Part1必看!逻辑的东西真的不多,现在给个目录Part1啥是逻辑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Part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Part4推理规则Part5矛盾关系Part6 反对关系Part1啥是逻辑请问我们讲的是什么题?逻辑推理题!OK,既然是逻辑推理,那么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题目中说对的都是对的,题目中说错的就是错的,题目中没说的我们都不知道!千万不能用言语理解的思维来做逻辑推理,否则吃亏吃大了,一方面影响做题,另一方面很容易掉进出题人挖的陷阱里去,第三就是,会浪费时间。
讲一个超级变态的例子来加深大家的印象: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例1.有一群人,里面有15个非男人,有16个非女人,男女一共25人,问,男人有几人,女人有几人?笑了吧笑了吧?按常识,非男人,不就是女人嘛!可是一加,就不对了吧?为什么?因为这是逻辑推理!题目没说非男人就是女人吧?没说,那你就不能凭自己常识来做题!那怎么解?非男人+男人=总数1。
15+男=总非女人+女人=总数2。
16+女=总3。
男人+女人=251。
+2。
=4。
4。
15+16+男+女=2总于是15+16+(男+女)=2总总=(15+16+25)/2可求总数=28人,男人=28-15=13 女人=28-16=12那剩下来的那三个是什么人?你不要管!题目没说,就当做不知道!这才是逻辑的思维,题目的不容置疑性!Part2关键词(基础的基础)什么叫关键词?关键词就是你在题目里看到它们的时候要印在脑子里的词!先讲逻辑语言中的关键词。
【判断推理】逻辑基本知识
![【判断推理】逻辑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ec77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d.png)
逻辑基本知识一个符号两种条件A(充分)→B(必要)表必要的词语:基础、关键、前提、必须、需要、离不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忠于箭头”肯定向右,否定向左例题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由此可以推出:A.如果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就是没有搞好环境保护B.只有搞好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即使没有搞好环境保护,也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D.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才能搞得好是必要前提(=必要条件),谁是必要谁在后。
“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分析选项:A选项,如果...就...,前推后,“-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一致”。
错误。
B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一致”。
正确。
C选项,并列,且关系,“A且-B,与题干矛盾”错误。
D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一致”。
错误。
命题形式与真假命题的形式A→B(原命题)等价于-B→-A(逆否命题)-A→-B(否命题)等价于B→A(逆命题)命题的真假A为真 B为真 A->B为真A为真 B为假 A->B为假A为假 B为真 A->B为真A为假 B为假 A->B为真喝酒表三种推理方式演绎推理(三段论)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D选项,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他娇生惯养。
《逻辑学基础》课件 对当关系推理习题1
![《逻辑学基础》课件 对当关系推理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c9b9f523c1ec5da50e27093.png)
• 例4、某旅游团去玉龙雪山旅游,玉龙雪山主峰是 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高原 气候也非常明显,下山之后都在谈论是否到了雪 山上的冰川。以下关于他们是否看到冰川的三个 断定中只有一句为真。 • Ⅰ.有人看到了冰川 Ⅱ.有人没看到冰川 • Ⅲ.该团的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 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 • A.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B.小王看到了冰川 ,但小李没有看到冰川 C.小李看到了冰川,但 小王没看到冰川 D.小王和小李都看到了冰川 E.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丙的话等于是说 “有的个体户纳了 税”,这句话与甲的话是矛盾关系,既然四句话 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根据排中律,真话必在这两 句之间,乙和丁的话都是假的.由乙的话假,可知 陈老板纳了税;由丁的话假,根据矛盾关系,可以知 道 “所有个体户都纳了税”真,因而甲的话假,丙 的话真.于是正确的选项是B。
E.1,2,3,4,5。
解析: 从题干加上问题部分的补充前提后,所能推 出的结论是:“有些鸟不会飞”(O),根 据A、E、I、O以及单称命题之间的真假关 系,它能够确定1( A)、4(O)为真,5 (A)为假,但不能确定2(I)、3(E)以 及6(单称否定命题)的真假。因此,正确 的选项是C。
• 例2: 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 例3、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 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 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 中没有水果糖”。 • 如果其水果糖 •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af7c8376baf1ffd4fade3.png)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1、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小雨,多云,晴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甲市小雨B.乙市多云C.丙市晴D.丁市晴【解析】解决综合推断型逻辑关系问题,根据矛盾关系进行排除是主要方法之一此题中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那么只可能是晴天或多云但不能确定,且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所以二市为小雨,由此可以断定答案为A 2、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E.不能确定。
【解析】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2)、(3)互为矛盾关系命题,所以不能同时为假。
根据"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1)必定为假。
所以肖像在金盒子中。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考试的时候这种题建议代入。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7f783152ea551810a687a5.png)
题记:股票分析,同样也少不了运用逻辑推理,帮助我们探索求证问题的本质。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一、直接推理——关系推理①矛盾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
规则:一个假,则另一个真;一个真,则另一个假。
由一个命题的真必然推导出另一相应命题为假,由一个命题的假必然推导出另一相应命题为真。
②反对关系推理:反对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真,但可同假。
规则:一个真,则另一个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由一个命题的真必然推出另一命题为假。
③下反对关系推理:下反对关系——命题之间不可同假,但可同真,至少有一真。
规则:一个假,则另一个真;一个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由一个命题的假必然推出另一命题的真。
④差等关系推理差等关系——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之间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的关系。
规则:由一个全称命题真推出相应的特称命题必真,由一个特称命题假推出相应的全称命题必假。
二、间接推理——三段论三段论:指由两个包含有一个共同词项的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结构形式:根据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三段论有四中不同的结构形式。
一、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主项和小前提的谓项大前提M(中项)———P(大项)小前提S(小项)———M(中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所有科学都是实践的产物自然科学是科学——————————所以,自然科学是实践的产物规则:1、小前提必须肯定2、大前提必须全称二、中项分别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谓项大前提P(大项)———M(中项)小前提S(小项)———M(中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的军队不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我们的军队不是没有文化的军队规则:1、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2、大前提必全称三、中项分别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的主项大前提M(中项)———P(大项)小前提M(中项)———S(小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黄铜不是金子黄铜是闪光的——————————所以,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规则:1、小前提必肯定2、前提之一必全称3、结论必特称四、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谓项和小前提的主项大前提P(大项)———M(中项)小前提M(中项)———S(小项)——————————结论S(小项)———P(大项)例:有些植物是中草药中草药能治病——————————所以,有些能治病的是植物规则:1、如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大前提全称;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3、如此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逻辑思维训练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
![逻辑思维训练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f677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e.png)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推理旳构造
S1——P S2——P S3——P
…… Sn——P (S1、S2、S3……Sn是S类旳全部对象) S——P
9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推理旳特点 ——前提考察了某类对象旳每一种个别对象。 ——结论知识实质上没有超出前提知识旳范围,其实质是一种
▪ 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对象旳每一种个别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种属性,从而断定该类对象旳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 该属性旳推理。
7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北京旳人口超出700万, 上海旳人口超出700万, 天津旳人口超出700万, 重庆旳人口超出700万, 所以,我国旳直辖市都是人口超出700万旳城市。
下列对题干旳论证提出旳质疑最为有力旳是: A、提干中没有阐明,23年前这些企业有关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 龄限制。 B、提干中没有阐明,这些总经理任职旳平均年数。 C、提干中旳信息,仅仅基于有23年以上历史旳企业。 D、23年前这些企业旳总经理旳平均年龄,近是个近似数字。
C
28
我国多数企业完全缺乏"专利意识",不懂得经过专利来保护自 己旳正当利益。中国专利局近来对500家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旳 一次调查旳成果表白,在科研或新产品规划时制定了专利计划旳 仅有26%。
陈华得出结论旳思维措施,与下列哪项最为类似?
A 李京是语文教师,他仔细地阅改了每一篇作文,得出结论:全班同学 旳文字体现能力普遍有提升。
B. 王江检验一批产品,第一件合格,第二件是次品,于是得出结论, 这批产品不全合格。
C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旳原因或是设备故障,或是操作失误,联 邦调查局已经找到了操作失误旳证据,所以得出结论:能够排除设备故障旳 原因。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e4cf07915f804d2b16c153.png)
逻辑推理经典题目解析1、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小雨,多云,晴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甲市小雨B.乙市多云C.丙市晴D.丁市晴【解析】解决综合推断型逻辑关系问题,根据矛盾关系进行排除是主要方法之一此题中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那么只可能是晴天或多云但不能确定,且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所以二市为小雨,由此可以断定答案为A 2、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E.不能确定。
【解析】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2)、(3)互为矛盾关系命题,所以不能同时为假。
根据"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1)必定为假。
所以肖像在金盒子中。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考试的时候这种题建议代入。
小学数学基础试题:逻辑推理问题练习4题型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试题:逻辑推理问题练习4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0359f103d8ce2f01662378.png)
小学数学基础试题:逻辑推理问题练习4题型归纳1.田径场上进行跳高决赛,参加决赛的有A、B、C、D、E、F六个人.对于谁是冠军,看台上甲、乙、丙、丁四人猜测:甲:“冠军不是A,就是B.”乙:“冠军决不是C.”丙:“D、E、F都不可能是冠军.”丁:“冠军可能是D、E、F中的一个.”比赛后发现,这四人中只有一人的猜测是正确的.你能断定谁是冠军吗?2.运动场上,甲、乙、丙、丁四个班正在进行接力赛.对于比赛的胜负,在一旁观看的张明、王芳、李浩进行着猜测.张明说:“我看甲班只能得第三,冠军肯定是丙班.”王芳说:“丙班只能得第二名,至于第三名,我看是乙班.”李浩则说:“肯定丁班第二名,甲班第一.”而真正的比赛结果,他们的预测只猜对了一半.请你根据他们的预测推出比赛结果.3.五年级四个班举行数学竞赛,小明猜测(3)班第一名,(2)班第二名,(1)班第三名,(4)班第四名;小华猜测名次排列顺序是(2)班、(4)班、(3)班、(1)班.已知(4)班是第二名,其它各班的名次小明和小华都猜错了,这次竞赛的名次是怎样排列的?4. 有五个人各说了一句话.第一个人说:“我们中间每个人都说谎.”第二个人说:“我们中间只有一个人说谎.”第三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二个人说谎.”第四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三个人说谎.”第五个人说:“我们中间有四个人说谎.”请问,他们谁说谎,谁说真话?5.A、B、C、D、E五位学生参加百米赛跑,甲、乙、丙、丁、戊五位学生对竞赛名次进行预测,预测情况如下:甲:B第三,C第五;乙:E第四,D第五;丙:A第一,E第四;丁:C第一,B第二;戊:A第三,D第四.结果表明,每个名次都有人猜中,A第____,B第____,C第____,D第____,E第____.6.三位老师对四个同学的竞赛结果预测如下:赵老师说:小周第一,小吴第三;钱老师说:小郑第一,小王第四;孙老师说:小王第二,小周第三.结果四个同学都进入了前四名,而三位老师的预测各对了一半,小周_____,小郑_____,小王______,小吴______.7.某校举办数学竞赛,A,B,C,D,E五位同学取得决赛权,另外六位数学爱好者对他们的决赛成绩进行预测:甲:B第一,D第四;乙:B第二,D第四;丙:E第一,A第四;丁:C第二,E第五;戊:D第二,B第三;已:C第三,A第五.决赛结果,他们六人都只猜对了一半.A_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8.甲、乙、丙三位老师对参加数学竞赛的四位学生A、B、C、D的名次进行预测. 甲:A第1,C第2;乙:A第2,C第3;丙:D第1,B第2.结果公布后,每位老师各猜中一人,A_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9.甲、乙、丙、丁四人在谈论他们及他们的朋友A君的居住地.甲说:“我与乙都住在北京,丙住在天津.”乙说:“我与丁都住在上海,丙住在天津.”丙说:“我与甲都不住在北京,A住在南京.”丁说:“甲和乙都住在北京,我住在广州.”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两个人的住地,A君住在______城市.10.五年级1、2、3、4四个班举行接力赛,甲、乙、丙三个同学猜测四个班比赛的前三名,名次:甲说:1班第三,3班第一乙说:3班第二,2班第三丙说:4班第二,1班第一比赛结果,三人都只猜对一半,1班_____,2班______,3班______,4班_____.11.赵、钱、孙、李、王参加学校象棋比赛,都进入了前五名,发奖前,老师让他们猜一猜各人名次:赵说:钱第三,孙第五钱说:王第四,李第五孙说:赵第一,王第四李说:孙第一,钱第二王说:赵第三,李第四老师说: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第四名是______.12.田径场上A、B、C、D、E、F六人参加百米决赛.对于谁是冠军,看台上甲、乙、丙、丁四人有以下猜测:甲说:冠军不是A就是B;乙说:冠军不是C;丙说:D、E、F都不可能是冠军;丁说:冠军是D、E、F中的一人.比赛结果是,这四人中只有一人猜测是正确的,冠军是______.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4号,甲是1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_______.14.今天上午有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自然中的三门课,A、B、C、D、E五人争论是哪三门.A说:肯定没有音乐课;B说:有语文课和体育课;C说:音乐课和数学课只有一门;D说:没有自然课和美术课;E说:C、D中有一人说错了.实际上只有一人说错了.今天上午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课,_____说错了.小学报班。
逻辑学基础教程(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逻辑学基础教程(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e03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e.png)
• 逻辑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发展均有重要联系, 其中与哲学、语言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决策 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现代逻辑是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 智能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㈡传递性关系
传递性关系是指存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关系项之间的关 系(又称“多元关系”)。它所刻划的是在“aRb”真,且 “bRc”真的情况下, “aRc”如何。表示传递性关系的判断, 被称为传递性关系判断。
传递性关系包括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
⒈ 传递关系。 当aRb真,bRc真,则aRc必真。则“R”表示传递关
《逻辑学》·课程导学
一、《逻辑学》课程简介 • 中文中的 “逻辑”一词属外来语,它是英文“logic”一词
的音译。它具有多义性,主要是指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和 方法的科学。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大英百科辞典》的学科分类与 介绍,逻辑学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科学知识进步 和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
一、逻辑学研究什么 • 柯比(Copi):“逻辑的研究就是用来区分对的
(好的)论证和错的(坏的)论证的方法和原理 的研究 。 ”
• 涅尔夫妇(W.knealeand M.Kneale)在《逻辑 学的发展》一书中说:“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及 其规则的。”
• 蒯因(Quine)说:“通常含混地说,逻辑是必 然推论的科学。
⒉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性质判断。其中,两个作为 推理依据的、包含着一个共同概念的判断是前提 (分为大 、小前提),由两个前提推出的新判断是结论。
逻辑推理基础知识(2)
![逻辑推理基础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3a870f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b.png)
逻辑推理基础知识(2)例:黄铜不是金子黄铜是闪光的所以,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规则:1、小前提必肯定2、前提之一必全称3、结论必特称四、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谓项和小前提的主项大前提 P(大项)———M(中项)小前提 M(中项)———S(小项)结论 S(小项)———P(大项)例:有些植物是中草药中草药能治病所以,有些能治病的是植物规则:1、如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大前提全称;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3、如此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三段论的公理:1、肯定公理凡是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那么,对该事物的每一分子也必然有所肯定。
2、否定公理凡对一事物有所否定,那么,对该事物中的每一分子也必然有所否定。
三段论的前提规则:1、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2、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3、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4、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5、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特称,那么结论必特称。
三、复合推理联言判断:陈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叫联言判断并列关系:并且、和、“既……又……”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而且……”转折关系:“虽然……但是……”联言推理:前提和结论都是联言判断,并按其逻辑性质进行推理1、分解式规则前提中的联言命题真,其任一子命题必为真。
例:高脂肪、高糖量的食物对人的健康有害,所以高脂肪的食物对人的健康有害。
2、组合式规则前提中的全部子命题真,以这些命题为子命题的联言命题也为真。
例:双核的计算机质量好,双核的计算机速度快。
所以双核的计算机质量好并且速度快。
选言判断:陈述在若干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或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关联词:“除……或者……”、“也许……也许……”选言推理:对前提中的一个或几个选言支进行肯定或否定,从而得出结论的推理。
1、相容选言推理推理法则:第一,否定前提中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余下的选言支;第二,肯定前提中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余下的选言支。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综合))-试卷1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综合))-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8df2c63410a6f524ccbf8540.png)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特殊条件下的推理(综合))-试卷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25,分数:50.00)1.某金库发生了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
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四人的回答如下: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
”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
”丙:“甲或者乙是窃贼。
”丁:“乙或者丙是窃贼。
”后来事实表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表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A.乙不是窃贼。
B.丙不是窃贼。
C.甲说的是真话。
D.丙说的是真话。
E.丁说的是真话。
√此题为典型的真假对错类推理问题,且四句话都是复合命题,较为复杂。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首选矛盾法解题。
由于甲的话为一句假言命题,不易与联言命题、选言命题比较真假性,我们统一写出四人陈述的矛盾,则以下这四句话只有一句为假:①并非甲:“非乙”且甲②并非乙:乙或“非丙”③并非丙:“非甲”且“非乙”④并非丁:“非乙”且“非丙”观察会发现①③④都为包含了肢命题“非乙”的联言命题,由于原句中一真三假,故矛盾命题中一假三真。
若“非乙”为假,则三句判断都为假,故事实并非“非乙”为真,即“乙不是窃贼”。
此时①③中必有一假,故②④为真,可推出乙和丁的话为假,故选E。
2.某集团公司有四个部门,分别生产冰箱、彩电、电脑和手机。
根据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统计,四个部门经理对2010年全年的赢利情况作了如下预测:冰箱部门经理:今年手机部门会赢利。
彩电部门经理:如果冰箱部门今年赢利,那么彩电部门就不会赢利。
电脑部门经理:如果手机部门今年没赢利,那么电脑部门也没赢利。
手机部门经理:今年冰箱和彩电部门都会赢利。
全年数据统计完成以后,发现上述四个预测只有一个符合事实。
关于该公司各部门的全年赢利情况,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能为真?A.彩电部门赢利,冰箱部门没赢利。
《逻辑学基础教程》习题和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b0c54ad02de80d4d84023.png)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根据语言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下列对话中B的话语中的预设:B的这句话的预设是“B有自行车”,如果B没有自行车,那么,他就不会对A说这句话,而且,这句话也不能成为B解释他为什么迟到的理由,A也无从推导这句话的语用含义。
2.“A是A”这类语句,称为同义反复句(tautologies),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这类句子会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它显然违反了关于交际准则的“量的准则”。
但是,通过这种违反,人们不难分别推导出这样的语用含义:战争总是残酷的,无需伤感;孩子总是顽皮的,不用生气。
3.根据语境分析下列对话是否违反了交际的合作准则?如果违反了,那么,它们的语用隐涵是什么?(1)以违反了交际的合作准则的方式,母亲的话隐涵着这样一个语用推理:“只有你的作业做完了,你才能出去和同学玩。
而你的作业没有做完,所以,你现在不能出去玩。
”(2)乙通过违反交际的合作准则,表达了这样一个语用推理的结论:五一节我不能和你去北京旅游,委婉地拒绝了甲的提议。
二、运用语义上行和加下标的方法,分析下列划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概念是否相同?1.答:画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概念不同。
在“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中的“认识的源泉1”表达的是认识的对象;在“认识的源泉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的“认识的源泉”表达认识的途径。
2.画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概念不同。
其中,老年人小声提醒他们“你们别再说话了,好吗?”中的“说话₁”指的是年轻人足以影响他人观看电影的大声说话;那个年轻人反问的“你不是也在说话吗?”中的“说话₂”指的是老年人提醒年轻人的小声说话。
3.带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了不同的意义。
在崇尚儒家伦理道德的社会中,“君子”是指重义轻利、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是指重利轻义、道德低下的人。
而梅兰芳和张大千都是这种意义下的“君子”。
因此,“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这句话一出,当然举座皆惊。
而在“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中的“君子”和“小人”,原来是指以说理的方式还是以暴力的方式解决意见分歧的人。
逻辑推理(基础篇)
![逻辑推理(基础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5a442aaf45b307e8719738.png)
我是推理小能手一名青年死在了一座26层高的大楼旁边,警方断定死者是从这座楼的楼顶上落下坠地而死。
警方发现在这名死者的手心上用笔写着一个“森”字,像是在暗示着杀人凶手的名字,却因时间有限而只写了一个字。
笔就落在他手边的地上,而且只有他的指纹。
看来确是坠楼的同时掏出笔写在手心上的。
警方根据看电梯的人员举报找到了案发当时也在楼顶上的5名疑犯,他们都与死者认识,找到了他们,但是他们谁都不承认自己是推死者坠楼的人。
他们分别叫:张宇、刘森、赵方、张森、杨一舟。
这时警方想起了死者手心上的那个字,认定了杀人凶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那个杀人凶手是谁吗?为什么是他呢?五个人的名字分别是:“张宇、刘森、赵方、张森、杨一舟”。
如果凶手是赵方和杨一舟,那么被害人只写他们名字中的一个字就可以代表凶手了,比如赵方的“方”或杨一舟的“舟”字,剩下“张宇、刘森、张森”这三个人的名字中有相同的字,如果凶手是张宇,被害人只写“宇”就可以了;如果是刘森的话只写个“刘”就可以代表他了,所以凶手就只剩下张森了。
(★★★)小明、小强、小亮、小文和小红一起去爬山。
小文在小亮和小红之前爬到终点,小强是紧跟着小文之后爬到终点的。
有两个人在小明之后小亮之前爬到终点。
这5个人登山到终点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体育馆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乒乓球双打比赛。
两位播音员正在议论这四个运动员的年龄问题:⑴小A 比小B 年轻。
”⑵“小C 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
” ⑶“小A 比小D 年龄大。
” ⑷“小B 比小C 年龄大。
”请分析一下他们四人的年龄顺序,谁年龄最大?谁年龄最小?例1例2例3(★★★)赵、钱、孙三人中,一位是射击运动员,一位是体操运动员,一位是跳水运动员。
已知:例4(★★★)甲、乙、丙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队长。
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拓展小王、小张、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已知:例5(★★★)刘玉、马明、王建三个男孩都有一个妹妹分别是小雅、小花、丽丽,六个人在一起打球,举行男女混合双打。
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基础(逻辑推理)模拟试卷9(题后
![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基础(逻辑推理)模拟试卷9(题后](https://img.taocdn.com/s3/m/1d984bdc16fc700aba68fc84.png)
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基础(逻辑推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北方人不都爱吃面食,但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
如果已知上述第一个断定真,第二个断定假,则以下哪项据此不能确定真假?Ⅰ.北方人都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也爱吃面食。
Ⅱ.有的北方人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
Ⅲ.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南方人都爱吃面食。
A.只有ⅠB.只确ⅡC.只有ⅢD.只有Ⅱ和ⅢE.Ⅰ、Ⅱ和Ⅲ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改写为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为“有些北方人不爱吃面食,但所有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
已知“有些北方人不爱吃面食”为真的,那么根据矛盾关系推理规则可知,“(所有)北方人都爱吃面食”为假,而根据下反对关系和差等关系推理规则由特称否定命题不能推出其相应的特称肯定命题和全称否定命题的真假,即“有的北方人爱吃面食”和“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真假未定。
同理“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为假,则可以推出其矛盾命题“有的南方人爱吃面食”为真,而“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和“南方人都爱吃面食”真假未定。
所以,选D。
知识模块:逻辑推理2.我想说的都是真话,但真话我未必都说。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各项都可能为真,除了?A.我有时也说假话。
B.我不是想啥说啥。
C.有时说某些善意的假话并不违背我的意愿。
D.我说的都是我想说的话。
E.我说的都是真话。
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推理。
问题要求不可能为真的,即必然为假的选项。
因此,要找题干的矛盾命题,如果题干为真,那么其矛盾命题必为假。
“我想说的都是真话,但真话我未必都说”其矛盾命题是“我想说的有些是假话或者真话我必然都说”。
而c选项的意思是“我想说的(我的意愿)有时是某些善意的假话”与题干的矛盾命题的前半句意思一致。
而E选项“我说的都是真话”与题干矛盾命题的后半句“真话我必然都说”两者显然是不同的。
故只能选C。
知识模块:逻辑推理3.没有人爱每一个人;牛郎爱织女;织女爱每一个爱牛郎的人。
100道很难的逻辑推理题(附答案)系列之一
![100道很难的逻辑推理题(附答案)系列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1d20b81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5.png)
即使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今天的资⾦数额也⾄少是10年前的3倍。
虽然如此,⽬前政府对保护湿地的投资仍是不够的,政府的投资应该进⼀步增加。
下⾯哪⼀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使环境科学家的结论与引⽤的证据相⼀致? A.负责管理湿地保护资⾦的政府机构在过去的10年中⼀直管理不当且运⾏效率较低。
B.在过去的10年中,那些被政府雇来保护湿地的科学家的薪⽔的增长⽐率⾼于通货膨胀的⽐率。
C.过去10年的研究使今天的科学有在潮湿⼟地遭到严重破坏的危险之前就把它们定为需要保护的对象。
D.今天,有更多的像科学家和⾮科学家的⼈在为保护包括湿地在内的⾃然资源⽽⼯作。
E.不像今天,10年以前对保护湿地的投资⼏乎是不存在的。
02.某餐馆发⽣⼀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谋杀或者⽤的是叉,或者⽤的是⼑,⼆者必居其⼀。
第⼆,谋杀时间或者在午夜12点,或者在凌晨4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者必居其⼀。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定是真的? (1)死者不是甲⽤叉在午夜12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在凌晨4点谋杀的。
(2)死者是甲⽤叉在凌晨4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叉在凌晨4点谋3966108679 杀的。
(3)谋杀的时间是午夜12点,但不是甲⽤叉⼦谋杀的,因此,⼀定是⼄⽤⼑⼦谋杀的。
A.仅(l)。
B.仅(2)。
C.仅(3)。
D.(1)、(2)、(3)。
E.(2)和(3)。
03.引⾃⼀篇报纸社论:许多有海洛因瘾的⼈最终都会试图戒毒,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维持吸毒的开⽀和害怕被捕。
如果海洛因被合法化且可以廉价取得,正像⼀些⼈所⿎吹的,那么这两个原因都不适⽤了。
以上考虑可地⽤于下列哪⼀论述? A.使海洛因销售合法化可能导致其价格下降。
B.使⽤海洛因瘾的⼈容易获得戒毒治疗可能⿎励许多有海洛因瘾的⼈努⼒戒毒。
C.使海洛因销售合法化可能增加有海洛因瘾的⼈为买毒品⽽造成的犯罪。
D.使海洛因能够合法且廉价地获得,将使那些对海洛因上瘾的⼈不⼤可能试图戒掉他们的毒瘾。
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基本简介
![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基本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1572c4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d.png)
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基本简介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
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是的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资料,欢迎阅读。
逻辑思维的八大内容一、基础逻辑思维: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对比(求同、求异),原因与结果(正推:原因推理结果,逆推:结果推理原因,因果链:原因产生结果,结果作为原因产生下一个结果。
)二、系统:上下层次的事物是归属关系,同一层次的事物是并列关系(通常相互合作),系统是变化的,系统接口和漏洞。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相互补充或相互消减。
四、静止与运动(不变与变化):增、删、改(变化类型),量变与质变(变化类型),相对与绝对(变化类型),现象与本质(变化类型),内因与外因(变化原因),偶然与必然(变化原因)。
五、结构:一对一(线状结构、环状结构),一对多(一分为多的事物彼此并列,树状结构,星状结构),多对一(并列的事物结合为一),多对多(网状结构)。
六、判定与筛选:是否的判定、条件的判定,判定起到了筛选作用。
七、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八、假设法、排除法、反证法。
逻辑思维基本简介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
常称它为“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
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李浩、王鸣和张翔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宿舍。其中, 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辽宁人。李浩和重庆人不 同岁,张翔的年龄比辽宁人小,重庆人比王鸣年龄大。 根据题干所述,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李浩是湖南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辽宁人 B.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辽宁人 C.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辽宁人,张翔是湖南人 D.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重庆人 E . 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湖南人
A.灰色奥迪、白色宝马、灰色奔驰、红色桑塔纳 B.黑色奥迪、红色宝马、灰色奔驰、白色桑塔纳 C.红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黑色桑塔纳 D.白色奥迪、黑色宝马、红色奔驰、灰色桑塔纳 E.黑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红色桑塔纳
【解题过程】 1、张岚:不能是蓝色;都满足 2、林宏:不能是红色;排除B 3、何柏:不能是白色;排除C、E 4、邱辉:不能是灰色;排除D
2019年12月份专业硕士考试
论证逻辑基础班之综合推理
管综逻辑试题考点分布
2018考研管综逻辑试题考点
26 形式逻辑 36
论证
46
27
形式逻辑
37
形式逻辑
47
28
论证
38
形式逻辑
48
29
论证
39
论证
49
30
形式逻辑
40
综合推理
50
31
形式逻辑
41
综合推理
51
32 形式逻辑 42
论证
52
33
形式逻辑
五、综合推理题型
形式逻辑 联考逻辑 综合推理
论证逻辑
对应题目 排序题目 真假话题型 数字型逻辑问题
(一)对应题目——直接推出
【真题】天南大学准备选派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到山村小学支教。经 过个人报名和民主评议,最终人选将在研究生赵婷、唐玲、殷倩等3人和本 科生周艳、李环、文琴、徐昂、朱敏等5人中产生。按规定,同一学院或者 同一社团至多选派一人。已知: (1)唐玲和朱敏均来自数学学院; (2)周艳和徐昂均来自文学院; (3)李环和朱敏均来自辩论协会。 38.根据上述条件,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唐玲 (B)赵婷 (C)周艳 (D)殷倩 (E)文琴 39.如果唐玲入选,那么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李环 (B)徐昂 (C)周艳 (D)赵婷 (E)殷倩
四、综合推理举例
【2017.12.35】某市已开通运营一、二、三、四号地铁钱路,各条地铁线 每一站运行加停靠所需时间均彼此相同。小张、小王、小李三人是同一单 位的职工,单位附近有北口地铁站。某天早晨,3人同时都在常青站乘一 号线上班,但3人关于乘车路线的想法不尽相同。已知: (1)如果一号线拥挤,小张就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如 果一号线不拥挤,小张就坐3站后转2号线,再从4站到北口站。 (2)只有一号线拥挤,小王才坐2站后转三号线,再坐3站到北口站。 (3)如果一号线不拥挤,小李就坐4站后转四号线,坐3站后再转三号线 ,坐1站到达北口站。 (4)该天早晨地铁一号线不拥挤。 假定三人换乘及步行总时间相同,则以下哪项最可能与上述信息不一致? (A)小王和小李同时到达单位 (B)小张和小王同时到达单位 (C)小王比小李先到达单位 (D)小李比小张先到达单位 (E)小张比小王先到达单位
关系命题推理 系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二、综合推理概念
(2013年)指综合使用演绎推理中的多个规则,将多个人 物对象与多个属性特征匹配、排序、组队的一种推理 (2012年)美国GMAT(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新增综合推理,目的在于:随着现代商业的高速发 展,企业经理人需要在管理中筛选和处理大量信息,因此 考试在于测量商学院申请人辨识不同类型信息,解决问题 以及在评估相关数据基础上做出有力判断的能力,强调了 申请人提炼和分析复杂数据的重要性
思考题:
本田 现代 外资 中国乘用车
2009.1-2月
69581 67191 611581 963902
2010.1-2月
128489 99952 1075662 1780521
三、综合推理特征
1、信息量很大,并且多条线索的信息互相交错混杂。 2、一般需要综合使用表格法、排除法、代入法、特值法。 3、推理耗费的时间一般较长,解题的时间显得尤其紧张, 但是套路相对固定,万变不离其中。因此,熟悉典型的分 析思路与套路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2010.1.52】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梅五人去听音乐会, 他们五人在同一排且座位相连,其中只有一个座位最靠近走廊, 结果小强想坐在最靠近走廊的座位上,小丽想跟小明紧挨着,小 红不想跟小丽紧挨,小梅想跟小丽紧挨着,但不想跟小强或小明 紧挨着。 以下哪项顺序符合上述五人的意愿?
A. 小明,小梅,小丽,小红,小强 B. 小强,小红,小明,小丽,小梅 C. 小强,小梅,小红,小丽,小明 D. 小明,小红,小梅,小丽,小强 E. 小强,小丽,小梅,小明,小红
(一)对应题目——代入排除法
题型特点:题干给出若干元素的不同情况,需要确定对应元素之间的关系
解题技巧1:代入排除法
解题时从选项入手,将选项代入题干,与题干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 不符合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 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叫做代入排除法。一般而 言,代入排除法用在选项充分的情况下,也即选项把所有无素对应情况一 一列举时
43
形式逻辑
53
34
论证
44
论证
54
35
综合推理
45
形式逻辑
55
形式逻辑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论证 形式逻辑
论证 形式逻辑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
一、推理分类
演绎推理
推 理
综合推理
非演绎推理
简单命题推理 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 选言命题推理、假言命
复合命题推理 题推理、二难推理 逻辑关系推理、数学关
【解题过程】 1、小强从边上,什么都排除不了 2、小丽挨小明,排除A、D、E 3、小丽不挨小红,排除C
【2010.1.48】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5位同事近日他 们各自买了一台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 奔驰,桑塔纳。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5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 黑、蓝、红、白、灰,但他人各自所买车的颜色都与其名字的是 后来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