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主要包括髓鞘发育、神经元数量和连接、突触可塑性等方面。

首先,小儿神经系统中的髓鞘发育还不够完全。

髓鞘是由神经细胞的突起形成的一层脂质绝缘层,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然而,在儿童期,髓鞘的形成尚未完成,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几年里,髓鞘逐渐形成并逐渐改善神经传导的速度。

其次,小儿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数量和连接也有所不同。

与成年人相比,小儿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数量可能更多。

在儿童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些增加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为儿童的感知、学习和记忆能力提供了更丰富的基础。

另外,小儿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和效率的可调节性。

在儿童期,由于脑发育的不断变化和突触的重塑,儿童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并且更容易形成新的神经连接。

这种突触可塑性为儿童的学习和记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在感知、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特殊优势。

首先,髓鞘的发育不完全使得神经传导的速度较慢,这可能影响到一些神经功能的正常发展。

其次,神经元数量和连接的增加为儿童的感知、学习和记忆能力提供了更丰富的基础。

最后,突触可塑性的存在使得儿童更容易形成新的神经连接,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总之,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髓鞘发育、神经元数量和连接、突触可塑性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儿童在感知、学习和记忆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

了解和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对于医学和教育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影像检查注意事项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影像检查注意事项

02
婴幼儿影像检查概述
影像检查的种类
01
02
03
04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成像,适用于骨骼 系统和胸部疾病的检查。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组织形态, 适用于腹部、心脏等器官的检
查。
CT和MRI检查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磁场成像, 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和
功能信息。
核医学检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用 于检测体内功能代谢状况。
影像检查注意事项
在进行影像检查时,需要考虑婴幼儿的特殊情况,如辐射剂量控制、检查体位和设备调整 等,以确保安全和准确的检查结果。
婴幼儿影像检查的挑战
婴幼儿影像检查面临诸多挑战,如不合作、体型小、呼吸频率不稳定等,需要采取相应的 措施和技术来克服这些困难。
展望
技术进步
辐射剂量控制
无创无痛检查
联合诊断和治疗
定期复查
如有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 复查,确保影像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04
常见婴幼儿影像检查案例分析
头部影像检查案例
案例描述
宝宝因头部外伤就诊,医生建议 进行头部影像检查以评估损伤情
况。
注意事项
头部影像检查常用CT或MRI,但 CT存在辐射风险,MRI检查时间 长且噪声大。家长应权衡利弊,
遵循医生建议。
未来婴幼儿影像检查将更加注 重联合诊断和治疗的综合应用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儿 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 ,未来婴幼儿影像检查将更加 安全、准确和便捷。如更先进 的成像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 断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 诊断效果。
随着对辐射剂量控制技术的深 入研究,未来婴幼儿影像检查 中的辐射剂量将得到更加严格 的控制,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小儿学龄前幼儿儿童生理解剖

小儿学龄前幼儿儿童生理解剖
(三)幼儿耳的卫生保健 1.不要用锐利工具给幼儿掏耳朵。 2.预防中耳炎。 3.减少环境中的噪音。
● ●
第三章 运动系统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可以活 动的骨连接叫关节。肌肉跨过关节,由两端的肌腱 与骨相连,并包围着骨骼。肌肉收到脑发出的信号 而收缩,通过肌腱牵拉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 相应的动作。此外,骨骼还起着支持人体、保护内 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6.骨盆是由髋骨与脊柱下部的骶骨和尾 骨围成的骨性腔。婴幼儿时期,髋骨由髂 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起来,一般在 18~25岁左右才骨化成为一块完整的骨。
(二)肌肉 ● 1.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原较 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 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 2.婴幼儿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 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 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 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
一、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 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 过程,该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 全身淋巴液进入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 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
● ●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 血浆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它是血细胞生 存的环境,并起着运送血细胞、养料、细胞和代 谢废物等作用。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一)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 质和骨髓三部分。骨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和有机 物。无机盐丰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机 物主要有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

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脑表面有主要沟回,但较浅且发育不完善,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

大脑皮质下中枢发育已较为成熟,而大脑的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不成熟,故出生时的各种活动主要靠皮质下中枢调节。

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更差。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2)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三)小儿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检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精神发育和行为,皮肤有无异常素斑、脊柱有无畸形、叩击痛、异常弯曲等。

可根据小儿对外界声、光、疼痛、语言等刺激的反应来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

2.头颅检查应注意检查头颅大小(头围)、形状、前囟是否闭合与张力、颅骨透照试验是否阳性等。

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04
大脑的可塑性较强,外 界刺激和经验对大脑结 构和功能的发展有重要 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脑干等部分,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成人有所不同,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和压力的反应也不同于成人,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心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家长需积极配合,与
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孩子的 心理状况和家庭环境,家长需 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 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心理治疗需注意隐私保护,家 长需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 系,保护孩子的隐私和权益。
康复训练
01
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症 状,如语言康复、运动康复等。
认知能力
小儿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思维、 记忆等方面。新生儿已经具备一定的 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 力逐渐发展。
运动控制
运动发育
小儿的运动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 ,从抬头、翻身、坐、爬到站立 和行走,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 育特点。
肌肉控制
小儿的肌肉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 增长逐渐增强,表现为逐渐能够 控制精细动作和姿势。
物理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家长需耐心观察孩子的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需密切配合,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物理治疗需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家长需留 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来 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症状, 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突触
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 结构,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膜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1.大脑结构的发育:儿童的大脑在出生后会经历快速的发育过程。

大脑皮层的厚度、脑室的大小和神经元的数量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的大脑皮层比成人的更薄,但更富有可塑性,即更容易通过学习和经验改变连接方式。

2.神经元连接的形成:儿童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成人相比更为灵活。

在儿童的大脑中,存在大量未形成稳定连接的神经元,它们可以在神经活动和学习中重新组织和连接,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在学习和记忆方面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3.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作用:儿童的神经递质系统还在发育中,这导致儿童的神经传递相对不成熟。

例如,儿童的多巴胺系统发育不完全,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动机、奖赏和注意力控制。

儿童的γ-氨基丁酸(GABA)系统也相对不成熟,这可能导致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情绪波动。

4.运动控制和协调:儿童的运动系统和神经控制相对不成熟。

婴幼儿时期,由于神经肌肉连接和脊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儿童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较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发展出更稳定和精确的运动控制能力。

然而,儿童的运动系统仍然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发展,以达到成人的水平。

5.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主要依赖于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的发展。

儿童的海马体在大约3到5岁之间才开始发育,而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则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间继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

总结起来,儿童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大脑结构的发育、神经元连接的形成、神经递质的分泌和作用、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在神经系统功能和行为表现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同时也为儿童的学习、发展和适应性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小儿生理解剖特点

小儿生理解剖特点

(6)在5岁前,大脑皮层兴奋大于抑制.7~14岁抑制功 能为那个才能达到充分的发育巩固.所以5岁前小儿 动大于静.
(7)代谢旺盛需要充分氧气与营养才能保证正常活 动.对缺氧,低血糖,低血压很敏感,可造成不可逆的 损伤.
(8)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具有差异.左脑逻辑思维,理解 语言,文字数字.右脑形成思维,空间概念,创造能力, 音乐,绘画.
(3)药物与微量元素的治疗
(4)推拿,捏脊
四.运动系统 (一)解剖生理特点
1.骨骼
(1)幼儿骨骼由骨和软骨组成,软骨不断骨化钙 盐沉着,故骨头不断伸长.小儿的骨骼成分与成 人不同,有机盐含量多,无机盐含量少.所以小儿 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容易变形.胆小而骨骼骨 膜含血量多,骨组织新生旺盛.所以小儿骨折容 易愈合
2.膀胱:膀胱肌层薄,弹性组织发育不好.贮尿 机能差.加上神经系统对排尿调节作用差.所 以小儿不易主动控制排尿,而且排尿次数多. 1岁左右15~16次/天 学龄前6~7次/天 3.尿道:女孩尿道短约1cm左右,又靠近肛门. 所以易污染而造成上行感染,而导致尿路污染.
(二)泌尿系统卫生保健 1.每日应给小儿一定量的水分,有利于体内废 物排泄.除进食吃点心时喝水,平时应安排喝 水专项内容. 2.养成排尿良好习惯.
3.纵隔,肺门
小儿纵隔相对比成人大,而且肺门淋巴结发育 早,发育较好.所以肺部炎症很易引起肺门淋 巴结肿大.
4.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差,分泌型IgA水平低.12 岁才接近成人水平.这是小儿为什么容易呼吸 道感染的原因之一.
(二)呼吸系统卫生保健 1.培养良好呼吸卫生习惯
2.加强体格锻炼,促进胸廓发育,增加肺活量 3.室内空气要保持一定湿度.
4.防止小儿异物吸入.
三.消化系统 (一)生理解剖特点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护理学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40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护理学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40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护理学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24)(总分146.04,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不符合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是A. 小儿3岁时脑的发育与成人无区别B. 小儿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差C. 小儿脑脊液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D. 小儿脑脊液蛋白质不超过1.2g/LE. 小儿神经系统很不稳定,易出现惊厥或昏迷2. 新生儿重度硬肿的范围A. 10%~50%B. 20%~50%C. 30%~50%D. 40%~50%E. 50%以上3.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错误的是A. 卧床休息控制体温B. 做好消毒隔离C. 口服抗病毒药物D. 食用酸辣食品E. 观察有无并发症4. 患儿男,5岁,左股骨干骨折。

最恰当的治疗是A. 骨牵引B. 石膏外固定C. 夹板外固定D. 皮肤牵引E. 手术切开钢板固定5. 足月儿生后2天出现黄疸,母血AB型,第3天血清胆红素188.1μmol/L(11mg/dl)。

本例诊断最大可能是A. ABO溶血病B. Rh溶血病C. 生理性黄疸D. 败血症E. 胆道闭锁6.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虫E. 螺旋体7. 患儿,男,18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吸吮时气急,苍白,一年来已5次肺部感染。

查体: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心电图示左、右心室均肥大。

可能的诊断是A. 房间隔缺损B. 室间隔缺损C. 动脉导管未闭D. 法洛四联症E. 肺动脉狭窄8. 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 房间隔缺损B. 室间隔缺损C. 动脉导管未闭D. 肺动脉狭窄E. 法洛四联症9. 葡萄球菌肺炎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 喘憋为突出表现B. 咳频,喘憋,发绀C. 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D.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重者意识障碍甚至休克E. 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10. 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 口腔黏膜极干燥B. 四肢厥冷C. 失水量为50~100ml/kgD. 尿量极少或无尿E. 眼窝和前囟深陷11. 患儿,15个月。

第二章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章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章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婴幼儿阶段是生命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婴幼儿的各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一、消化系统1.胃容积小:婴幼儿的胃容积较小,无法容纳大量的食物。

这就需要婴幼儿进行多次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2.消化酶的分泌不足:婴幼儿的消化酶分泌不足,特别是脾气虚弱的婴儿,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

因此,婴幼儿需要经过消化酶的帮助,才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

二、呼吸系统1.通气量小:婴幼儿的肺容量较小,通气量相对较小。

这使得婴幼儿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呼吸频率也相对较快。

2.呼吸控制中枢不成熟:婴幼儿的呼吸控制中枢不成熟,呼吸调节能力较差。

因此,婴幼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易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需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三、循环系统1.心脏较小:婴幼儿的心脏较小,心脏的负荷能力较低。

这就需要保证婴幼儿的休息和活动的合理安排,防止过度劳累。

2.血液量较少:婴幼儿的体积较小,血液量相对较少。

这就使得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快,血管的分布相对较密集。

这也是婴幼儿易感染和出血的原因之一四、泌尿系统1.肾功能不完善:婴幼儿的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排泄功能较差。

尤其是早产儿,肾功不全的风险更高。

因此,婴幼儿需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的排出,防止尿液过浓。

五、神经系统1.先天反射多:婴幼儿在出生时具备多种先天反射,如吸吮反射、摸索反射等,这些反射对婴幼儿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神经发育不完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神经细胞的连接和传导能力较弱。

这也是婴幼儿易出现抽搐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婴幼儿的各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需要我们在照顾和护理婴幼儿时予以重视。

通过合理的喂养、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能够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1.脑组织的发育:小儿的脑组织在出生后将继续发育,儿童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大脑的皮层上层特别脆弱,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在早产儿和新生儿中更为明显。

2.脑重量和体积:小儿的脑重量和体积相对成人要小很多,与体重成正比。

出生时,婴儿的脑重约占其体重的百分之十,而成年人的脑重只占体重的百分之二3.神经连接和突触形成:小儿神经系统中的突触连接相对不稳定,脑回路的构建需要通过大量的突触形成和修剪,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种重塑能力在小儿时期特别强,但也使得小儿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例如婴儿期过度的刺激可能导致神经元连接的异常发育。

4.脑室系统:小儿的脑室系统比成人要大。

脑室是脑内腔的一部分,负责生成和循环脑脊液。

由于小儿神经组织的生长和发育非常快,所以脑室系统在小儿期会相应地扩大。

5.脊髓发育:小儿的脊髓发育相对不成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之间的比例也不同于成人。

这意味着小儿神经系统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差,同时使小儿在脊髓损伤时更容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1.发育阶段:小儿神经系统在婴幼儿时期经历了快速的发育阶段,这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建立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时期。

神经元的数量在婴儿期急剧增加,神经突触和突触传递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

2.神经可塑性:小儿神经系统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表现出较高的神经可塑性。

这意味着小儿大脑能够更快地对学习和记忆进行适应,但同时也意味着小儿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更高,对不良刺激的响应更强烈。

3.神经传导速度:小儿的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比成人要慢。

这是因为小儿的神经纤维和髓鞘不完全发育,导致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较慢。

4.睡眠和觉醒:小儿的睡眠和觉醒周期与成人不同。

新生儿时期,他们的睡眠时间较长,但睡眠深度较浅,觉醒时间较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睡眠周期逐渐规律,但仍然比成人要多。

综上所述,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组织发育不完全、神经连接和突触形成的重塑能力、脑室系统发育、脊髓发育不成熟等。

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 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育和成熟。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 理特点对于儿科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神经系统的定义
神经元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其它支持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它调节着身体的功能和行为。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2 视觉皮层
出生后逐渐发育,在婴幼 儿期达到高峰。
3 语言中枢
在前言语期出现,经过语 言输入的激发和语言输出 的锻炼后逐渐形成和发育。
小儿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膜和脑脊液
为大脑提供保护和支持
1. 硬脑膜 2. 软脑膜 3. 蛛网膜下腔
神经元和星形细胞
重要的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 1. 神经元 2. 星形细胞
小儿大脑的解剖结构
1
大脑白质
负责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并支持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和重塑。
2

大脑皮层
负责感觉、运动、情感、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是大脑工作的中枢。
3
基底节
控制运动和习惯的形成,也参与了情感和认知过程。
小儿脑部功能区域的发展
1 运动皮层
出生时就基本成熟,但需 要不断的锻炼和丰富经验 的积累。
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1. 神经节 2. 神经纤维
小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征
长期可塑性
小儿神经系统具有相对较长的可 塑性,对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具 有很强的潜力。
敏感期
睡眠的重要性
小儿时期是学习和发育的敏感期, 需要适当的刺激和经验以实现潜 在的能力。
优秀的睡眠不仅能为大脑提供充 足的休息,也有助于神经元的连 接和突触的形成。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正常 0.691.96
外 WBC 观 ×106/L
清 0-10
蛋白g/L

mmol/L
0.2-0.4 2.8-4.5
其他
化脑 高
混 1000×10 >1.0g/L 明显减低 涂片培养可
浊6
(<1.1) 见细菌
病脑 正常或高 多 <300×106 正常或稍 正常


病毒抗体阳 性并发症及后遗症源自硬膜下积液消失年龄
拥抱反射
初生
3-4个月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颈肢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初生
初生
4~6个月后明显,1 岁时才稳定
1岁 3-4个月 3-4个月 5-6个月 终生
病理反射:
2岁内可出现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为生理现象 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脑膜刺激征:
3-4个月内阳性无病理意义 婴儿颅缝和囟门可以缓解颅内压
治疗要点
抗生素治疗:
病原菌敏感、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毒性低的抗生素 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病原菌未明
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
维持水、电平衡; 处理高热,控制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降低颅内压;
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还需根据病原菌注入相应抗生素,必要 时外科处理;
<1岁内前囟未闭婴儿 治疗2-3天后,发热不退或退后又复生,病情反复 硬膜下穿刺>2ml,蛋白定量>0.4g/L 颅内透照和CT可助诊
脑积水
炎症渗出物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 头颅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 颅内压增高,前囟扩大饱满,压迫眼球,双目下视,

新版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新版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母乳喂养婴儿清醒时间可能多些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三)小朋友睡眠发育--- 1.婴儿睡眠
1~2月龄婴儿已可伴随光线变化调整睡眠。 婴儿建立昼夜睡眠规律旳关键年龄是2~ 3月龄。 3月龄婴儿始进入NREM睡眠;婴儿6月龄时REM睡眠时间逐
渐降低. NREM 睡眠发育,总睡眠时间为13~14小时。 70%~80%旳9月龄婴儿可连续睡眠6~8小时,夜间可不再醒。 1岁左右旳婴儿日间可有2次小睡。
支配上肢、躯干、下肢肌肉旳脊神经髓鞘化使小朋友运动发育 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小朋友2岁时脑白质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 3岁左右脑多数区域旳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基本完毕; 6岁末全部皮
质传导通路神经纤维都已髓鞘化;联络皮层(有接受信息和调整运 动功能)旳神经纤维髓鞘化生后开始形成,8岁基本完毕。 前额叶神经纤维髓鞘化从语言发展始至20岁。 与注意力有关旳网状构造神经纤维髓鞘旳形成约可能在青春期 完毕。 胼胝体旳髓鞘大约从出生至21岁完毕。 因皮层髓销化晚,故婴幼儿对外界剌激引起旳神经冲动传入大 脑速度较慢,易泛化,不易在皮层形成明显旳兴奋灶。
婴儿多从REM入睡, 20分钟后进入深睡,1岁后逐渐转为 从NREM入睡。婴儿旳睡眠周期约60分钟。婴儿旳REM睡 眠时间最长,年长儿REM睡眠约占总睡眠时间旳25%。慢 波睡眠在睡眠中所占旳百分比在青春期到达最高,伴随 年龄旳增长慢波睡眠逐渐降低。NREM睡眠I阶段时间伴随 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长
(三)小朋友睡眠发育---1.婴儿睡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胎儿后期出现REM和NREM睡眠,但睡眠构造分化不完全。
新生儿旳睡眠构造为活动睡眠、平静睡眠和不定型睡眠三 期。
活动睡眠(AS)和平静睡眠(QS)分别相当于REM和 NREM.可 见新生儿微笑、皱眉或吸吮等动作。

小学生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学生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是⽣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及植物性神经。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级的部分,⼤脑⽪层是⼈体进⾏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脑脑位于颅腔内。

,新⽣⼉的脑重约350~380克,在第⼀年内发育迅速。

1岁时约为950克,为出⽣时的2倍。

由于神经元的数量和神经纤维的长度不断增加并向⽪层间深⼊,因此为婴⼉与外界环境发⽣复杂的暂时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婴幼⼉肘期,由于神经纤维外层髓鞘发育不完善,其功能发育不健全,当刺激沿神经通路传到⼤脑时,难以在⼤脑⽪层内形成⼀个明显的兴奋灶,因此,婴幼⼉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慢,易泛化,表现为易激动、易疲倦。

3~6岁脑的发育仍迅速。

6岁时脑重约1 200克,此时,左右⼤脑半球的⼀切传导通路⼏乎都已形成,所以当⾝体受外界刺激后,可以很快的速度准确地传到⼤脑⽪层的⾼级中枢。

⼤脑⽪层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条件反射也⽐较容易建⽴。

7~8岁⼤脑继续发育,脑重约1 400克,已接近成⼈脑重。

同时神经细胞的体积增⼤,细胞分化基本完成,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出现。

此时⼤脑额叶⽣长迅速,其运动的正确性、协调性得到发展;⼤脑的抑制能⼒和分析综合能⼒加强。

9~14岁⼩学⽣脑的重量增加不多,主要进⾏着细胞内部结构与机能复杂化的过程。

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层细胞结构机能在迅速发展和形成。

这是联想的、推理的、抽象的和概括的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也说明这⼀阶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在机能上进⼀步成熟。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

上端在枕⼤孔处与脑相接,下端以终丝(马尾神经)与尾⾻相连。

有31对脊神经从脊柱两旁发出,即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脊神经的发育较脑缓慢。

在胚胎早期,脊髓与椎管的长度相等,脊神经呈⽔平⽅向进出椎间孔,以后脊髓的⽣长速度⽐脊柱缓慢,脊髓下端逐渐上升。

简述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简述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神经系统生理特点1. 神经元发育在婴幼儿时期,神经元的发育是非常迅速的。

婴儿诞辰时,大脑已经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但这仅是成人大脑中神经元数量的一半。

然而,在诞辰后的头几年,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会大大增加,最终达到成人水平。

这一过程被称为突触形成,它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2. 神经元连接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发育和改变。

在诞辰后,大脑中的神经元开始建立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些连接在婴儿和幼儿成长过程中得到强化和重塑,对感觉、运动、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发育都具有重要影响。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婴幼儿的神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婴幼儿时期,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的水平会随着发育而逐渐增加,从而促进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这一过程对于婴幼儿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发育至关重要。

4. 神经可塑性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即其对外界刺激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婴幼儿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情境,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

总结起来,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具有神经元发育迅速、神经元连接不断变化、神经递质水平增加和神经可塑性高等生理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在早期阶段具有很高的敏感期和可塑性,也为婴幼儿期的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基础。

也提醒着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婴幼儿期的发育特点,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刺激,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

婴幼儿神经系统是人类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组织之一。

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对婴幼儿期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为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基础。

在婴幼儿期,大脑的发育是迅速而复杂的过程,神经元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释放都对婴幼儿的发育和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深入探讨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并探讨其对婴幼儿发育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1. 神经元发育是婴幼儿神经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诞辰后的头几年,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成人水平。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1)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2)临床表现熟练掌握(3)辅助检查了解 1(4)治疗要点掌握(5)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致病菌]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多见。

入侵途径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脑膜:(1)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

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菌血症)。

(2)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3)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

临床表现大多急性起病。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案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案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案教案标题: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2. 掌握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成熟的时间线。

3. 理解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疾病。

4. 培养学生对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小儿神经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剖学知识:介绍小儿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大脑、小脑、脊髓等部位。

重点强调小儿神经系统与成人神经系统的差异。

2. 生理学知识:讲解小儿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包括神经元的发育、突触形成等方面。

介绍小儿神经系统的功能成熟时间线,如运动发育、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常见问题和疾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例如,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会受到影响?小儿脑瘫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理解。

步骤四:实践操作(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如观察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模型或图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10分钟)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一次简单的测验,检验学生对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掌握程度。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如相关的书籍、网站等,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教案评估:1. 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讨论质量。

4. 学生在测验中的得分情况。

教案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报告和展示。

2. 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校内进行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血液,占到80%。因为有 80%是血液,所以它就有些像豆腐。但是它不 是方的,而是圆的;也不是白的而是淡粉色的。
• 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 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
小儿
大脑
• 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发育最为迅速。 •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9~
• 脑脊液常规检查主要检查颜色、透明度、是否有凝结以及蛋白定性,
还包括显微镜检查
1. 临床意义
临床 LOREM
意义
1
观察颜色变化
• 无色是正常脑脊液,也见于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 等。
• 红色: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若 脑脊液先红色后又为无色清晰,为穿刺损伤出血)。
• 微绿色:绿脓杆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 白色米汤样: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真菌性) • 褐色/黑色:脑膜黑色素瘤。 • 灰色: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所致脑膜炎 • 黄色: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膜粘连、陈旧性出
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全长41 -45厘米。上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 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 缘或第二腰椎上部。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 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
大脑
脊髓在出生时已具备功能。脊髓的增长和运动功
脊髓
小儿
能的发育是平行的,随年龄增长而加长增重。胎 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 第3腰椎水平。婴幼儿做腰椎穿刺时,位置要低,
血、重度黄疸。
临床 LOREM
意义
1
观察颜色变化
2
观察透明度变化
脑脊液中有细胞、细菌、真菌等时可变为混浊。 • 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混浊 • 化脓性脑膜炎呈明显脓样混浊 1. 轻度混浊或仍保持透明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和
脑炎。
临床 LOREM
意义
1
观察颜色变化
2
观察透明度变化

是神经系统感染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 产生于脑室的脉络丛,经第三、第四脑室进人小脑延髓池。位于脑

室及蛛网膜下腔内,保护脑及脊髓免受损伤,调节颅内压。
• 正常脑脊液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 脑脊液压力,侧卧位儿童为0.39-0.98kPa(40-100mm水柱),新生儿

为0.098-0.14kPa(10-14mm水柱)。
跖反射、肛门反射等
大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
小儿
• 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吸吮、吞咽、握 持、拥抱等和对寒冷、疼痛及强光的反应。随着年龄的 增长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3~4个月)自然消失。 如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期减弱或消失,或数月后仍不消失, 常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
•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不易 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生后3~4个月前的婴儿肌张力 较高,kernig征可呈阳性,2岁以下小儿babinski征阳 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外缘,由后向前划至
趾跖关节处
2020/12/15
病理 反射
捏压腓肠肌,正常反应 为呈跖屈曲,阳性反 应为拇趾背伸,余趾 呈扇形展开
Gordon Oppenheim
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 查者胫骨前缘由上向 下用力滑压
脑脊液 辅 助 脑电图 CT 检 查 磁共振
2020/12/15
脑脊液通过腰椎穿刺取得标本,对神经系统疾病特别
外观透明,细胞数不超过10×106/L,糖含 量2.8~4.4mmo1/L,氯化物118~128mmo1/L, 蛋白不超过400mg/L。
大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 成人
1 通过反射弧完成 2 包括深反射和浅反射 ➢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
射、膝反射、踝反射等
➢ 浅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运动检查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2岁以下如阳性可考虑为生 理现象202)0/12、/15 戈登征、霍夫曼、查多克征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Kering征、Brudzimski征
仰卧,下肢伸直,医生 手持被检查踝部,用竹 签划足底外侧缘,由后 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 为内侧。
Babinski
Chaddock
竹签在外征踝下方足背
contents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contents
神经系统概述


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的检查
神经元
基本单位
神 经 系 统
灰质


白质


大脑

脑干
小脑
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控制运动、产生感 觉及实现高级脑功 能
维持个体生命,包 括心跳、呼吸、消 化、体温、睡眠等 重要生理功能
参与调节躯体平衡 和肌肉张力,协调 随意运动。
成人
大脑
• 包括端脑和间脑。由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 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 约为2200平方厘米。
1/8,是成人脑重的25%左右。 • 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接近,但其树突
和轴突少而短。出生后,皮层细胞的数目不再 增加,脑重的增加主要是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 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 育。 • 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 量的5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差。
大脑 脊髓 成人
• 生后2个月开始逐渐形成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 等条件反射,3~4个月开始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反 射;2~3岁时皮质抑制功能发育完善。
常见检查
辅助检查
2020/12/15
深感觉:位置觉、振动 觉、皮层感觉 浅感觉:痛觉、触觉、 温度觉
深反射
感觉检查
浅反射
肌容积、肌张力、肌力、 共济运动姿势和步态等
以腰4~5间隙为宜。
大脑
脊髓 脑脊液 成人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毫升,其比
重为1,呈弱碱性,不含红细胞,但每立方毫米中 约含在5个淋巴细胞。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 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大脑
脊髓 脑脊液 小儿
• 新生儿脑脊液量少,压力低(30-
80mmH20),抽取脑脊液较困难。 • 儿童脑脊液约100~150ml,压力70-200mmH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