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与世界论述题
中考政治二轮我国的基本国情复习题
一、单选题1.下表所示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表中①②应填的内容是()达到小康水平小康生活更加富裕①②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A.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2.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实现旅游收入2233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增长6.1%。
旅游收入的增长说明()A.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精神文明不断发展C.社会日益和谐D.人们民主意识不断增强3.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对外开放D.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据此回答问题。
4.这一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关于这一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③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④坚持基本路线,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6.党的十八大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路线图:201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
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总任务是()A.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7.2013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
房产调控、物价涨幅、收入差距、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民生热点依然最受关注。
这份“民生清单”反映了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B.医疗服务于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C.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下列能体现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是()A.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B.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差,农民就医难问题突出C.部分高官贪污腐败,蜕变成社会蛀虫D.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到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过渡时期9.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落后就要挨打。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国情教育专题复习专题二 当代中国与世界第2讲 与世界紧相连+与世界共发展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教育专题复习专题二当代中国与世界第3讲与世界紧相连+与世界共发展一、选择题1.(2022·温州中考)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组进驻非洲国家几内亚比绍20余年,完成2.2万余人次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这说明中国( )①主动承担国际责任②经济安全遭遇挑战③坚持合作共赢理念④参与全球规则制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绍兴中考)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
这意味着我国( )①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坚持合作共赢,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③坚持对话协商,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挑战有( )①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②国际恐怖主义蔓延使我国海外投资面临困难③我国在资金、人才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变题: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有( )①践行开放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进展②慎重开放市场,规避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产生的各种风险③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21·衢州模拟)在新冠疫苗的研发方面,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至2021年5月9日已向80多个国家提供了疫苗援助。
这体现了中国( )①主导国际事务,展现大国的综合实力②参与国际竞争,与各国抢占发展先机③坚持共商共建,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④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宁波模拟)中国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的发展,主张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呼吁有关各方继续开展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中国国情思考题
中国国情思考题
思考中国国情时,以下是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和思考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
1.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对于国情产生了重
要影响。
可以思考中国经济的主要特点、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社会结构和人口:了解中国社会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城市
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幅员辽阔的地理特点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中国国情的社会因素。
3.政府和政治体系: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体系、政府组织和
决策过程,以及国家治理和权力分配的特点。
4.社会福利和人权:思考中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人权状况,
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也可以思考中国在改善人权状况和提高社会福利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5.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考虑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
续发展的挑战,如空气和水质污染、自然资源耗竭等。
也可以思考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政策措施。
6.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传统
习俗,包括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
也可以思考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国情。
请记住,中国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国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现实存在。
深入了解和思考多个方面将有助于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当今国际局势
论述题: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如何科学判断理解我国的国情,培养爱国情怀?当今国际局势在当今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非传统安全问题中的威胁因素增大,使国际安全形势较以前更形复杂。
但从总体而言,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国际形势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
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我的社会转型与矛盾我国随着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收入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冲突,正在使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不断显性化。
社会转型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
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由于社会转型在体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由此带来的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加、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摩擦以及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人们心灵的强烈冲击和震荡既不可避免,又必然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态势。
当前影响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分配不公是各种不稳定因素中的主流(二)腐败问题。
腐败可以被视为社会不公正的主要表现之一(三)政治体系和社会运行不规则之间的矛盾(四)国内的信念危机与国际环境的干扰。
大学生们如何科学判断理解我国的国情一、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自己思想的度新,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
中考政治我国的基本国情二轮复习题
中考政治我国的基本国情二轮复习题:一、单选题1.下表所示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表中①②应填的内容是( )达到小康水平小康生活更加富裕① ②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A.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2.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实现旅游收入2233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增长6.1%。
旅游收入的增长说明( )A.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精神文明不断发展C.社会日益和谐D.人们民主意识不断增强3.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对外开放D.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据此回答问题。
4.这一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关于这一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③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④坚持基本路线,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6.党的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路线图:201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
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总任务是( )A.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7.2013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
房产调控、物价涨幅、收入差距、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民生热点依然最受关注。
论述近代中国国情
论述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
以下是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论述:1. 政治体制转型: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共和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体制转型。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2.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采取了市场经济改革措施,引入外资、鼓励私营企业,并逐步开放经济,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3. 社会变迁与发展挑战: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产阶级崛起,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资源严重消耗等可持续发展挑战。
4. 国际地位提升: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倡导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参与者和倡导者。
5. 民生改善与社会福利:近代中国致力于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大投入,努力提供公共服务。
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扶贫政策和措施,在几十年内使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国情呈现出政治转型、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国际地位提升等特征。
中国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问题和全球挑战等诸多挑战。
理解近代中国国情有助于更好地认知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形势与政策试题
形势与政策试题一、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首先,全球化成为主导趋势,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
其次,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频繁。
第三,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等问题引发了全球关注。
另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中国倡导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和平解决争端、国与国平等相待的态度。
中国坚持通过外交手段推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和多极世界格局。
3. 请谈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的决策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
此外,中国还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并作出了承诺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分析题1. 请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点和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全球性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全球化进程受阻,贸易壁垒上升,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许多挑战。
2. 请分析当前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的主要威胁。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恐怖主义、核武扩散、地区冲突、网络安全等问题。
恐怖主义组织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国际安全。
此外,核武扩散问题和地区冲突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论述题1. 请论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和贡献。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贡献。
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左右。
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最大的国情辨析题
中国最大的国情辨析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回答,以下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回答:中国的最大国情就是“不平衡性”。
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域差异巨大、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各异的国家中,这种不平衡性显得尤为突出。
从经济发展看,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城乡差距显著,地区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且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也是一个巨大的国情。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但是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不同的地域和群体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此外,人口众多、民族多元、资源有限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也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
因此,对于中国的国情,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片面的判断和分析。
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状和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需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之一。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经济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需要注重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2. 文化多样性: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同时还需要注重不同地域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3. 人口和资源问题:我们需要注重人口增长和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不平衡性”,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只有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状和问题,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国的发展进程。
中国国情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国情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的首都是: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深圳答案:B2.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是:A. 鄱阳湖B. 太湖C. 青海湖D. 洞庭湖答案:C3. 中国的官方语言是:A. 英语B. 汉语C. 俄语D. 法语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BCD2.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答案:ABD三、判断题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答案:正确2.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接俄罗斯,西邻中亚国家,南与东南亚国家接壤。
2. 请列举中国的主要河流。
答案: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案例分析题1. 分析中国高铁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国高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带动了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高铁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七、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此处应有一段关于中国环境保护的材料]答案: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广绿色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八、综合题1. 结合中国国情,谈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经济上,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会上,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社会公平;环境上,要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观点论述题专题(第四单元)
观点论述题·微专题(第四单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设计一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活动,梳理出部分重大历史事实。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历史事实,拟定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历史事实(材料以外)并运用这两个历史事实对该主题进行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和补充的历史事实,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同时,欧风美雨东渐,为时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经世派中一部分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1)根据材料一,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中国近代化】材料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初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有众多的观点和看法,摘录部分如下:新文化运动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垄断地位,引进了新的文化因素,为各种文化共存开拓了空间。
但是,新文化运动在自身的建设方面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则存在不少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提倡科学方面,新文化运动做得最为成功……在提倡新文学方面,新文化运动也非常成功。
在民主方面,情况很复杂。
在道德领域,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的评价,产生了可观的效果,但是在新道德的建议方面,却不算很成功。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或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4.材料论述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的创立者。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国情知识竞赛试题
国情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多少?A. 900万平方公里B. 960万平方公里C. 1000万平方公里D. 1100万平方公里4. 我国的第一大河是哪一条?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5. 我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梅花C. 菊花D. 兰花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我国的主要民族有?A. 汉族B. 藏族C. 维吾尔族D. 壮族7. 我国的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8. 我国的五大宗教包括?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E. 儒教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9. 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________。
10.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
11. 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12. 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
13. 我国的国徽上的主要图案包括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4. 简述我国的基本国策。
15. 简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五、论述题(15分)16. 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答案】1-5 B A B B A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人民代表大会10 北京11 《义勇军进行曲》12 五星红旗13 五星、天安门、齿轮和麦穗14.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中国国情试题及答案
中国国情试题及答案
1. 中国的全称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答案:北京。
3. 中国的国歌名称是什么?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
4. 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答案:五星红旗。
5. 中国的国徽由哪些元素构成?
答案:国徽由五星、天安门、齿轮和麦穗组成。
6. 中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
答案:约960万平方公里。
7.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答案: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8. 中国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多少?
答案:约14亿。
9. 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答案:普通话。
10. 中国的货币单位是什么?
答案:人民币。
11.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1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
答案:长江。
13.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答案:珠穆朗玛峰。
14.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一个?
答案:鄱阳湖。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
答案:农历正月初一。
1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答案:牡丹。
17.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8. 中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
答案:第三。
19.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大约是多少?
答案:约1.8万公里。
20.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答案: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国情教育专题复习专题二 当代中国与世界第1讲同住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10分)(2021·丽水中考)福建农林大学国 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走 出了一条以菌草技术为核心的扶贫之路。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扎根田间 1986年,他发明菌草技术,用草代替木头 栽培食用菌,解决椴木养菇需要大量消耗木材 的“菌林矛盾”。他还将菌草技术扩展到菌草 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肥料、菌草发电等众多领 域。
▲“80后”的他在阿拉伯半岛参加中沙联合考古队,双方队员交流技 术、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文化。他们的考古发现为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提供 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A.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B.合作共赢,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C.青年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D.当今世界,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④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③ C.③④
B.②④ D.①④
8.(2022·北京中考)如果给下面这组新闻起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90后”的她赴老挝对当地学员进行货运培训,与海关、客户对接 货运工作,为中老铁路客货两旺、惠及民生作出了贡献。
▲他作为青年技术专家,前往中非共和国推广菌草技术,带动当地农 户了解和种植菌草。当地人也把菌草称作减贫致富的“幸福草”。
A.趋利避害、独善其身的朴素期盼 B.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美好愿景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处世准则 D.奋勇前进、主导世界的价值追求
6.(2022·福建中考)如框时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B )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对响。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创新高:我国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成就。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国情教育专题复习 专题二 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1讲 同住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国情国策 第八讲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九下第二单元)
(2)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 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3)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积极表达、多方参 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发展格局。(2021A.12③,B.9④)
2.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P43~45)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 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 来;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传统制造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 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 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 )
重庆大看台(五) 加强合作 互利共赢 【热点素材】 2021 年 7 月 13 日,国新办就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 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①。尤其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我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②。2011 年,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市团结村
3.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P30) 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 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 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4.中国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31)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 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 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9B.16)
中国最大的国情辨析题
中国最大的国情辨析题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也是一个经济实力不断崛起的国家。
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国情也备受关注。
那么,究竟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呢?如何对其进行辨析呢?首先,中国的国情可以从历史和文化两个层面来理解。
中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这个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质。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中国的封建传统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因此,中国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其次,中国的国情还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同时,中国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这也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再者,中国的国情还可以从政治和外交两个层面来分析。
中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政治的核心。
中国政治体制独特,党和国家、军队和政府等关系错综复杂。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对外政策也备受关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情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层次的概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辨析。
历史和文化、经济和社会、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这个复杂而多样的国家。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与中国合作交流。
希望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辨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论述题及答案论述题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组成模块。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论述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论述题1、【题目】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析】(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解放思想,打破了对城市暴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方针,才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2、【题目】论述题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解析】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社会分工已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2篇)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篇)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C(2023秋)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答:和平是各个民族、国家所期盼的及追求的,实现和平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每个国家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国家的发展再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之前的那种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建设已经背离了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需要及世界时时联系及沟通的。
此时,就需要因势利导,因时适变,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路子来。
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中国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中国需要发展,人民需要发展。
和平发展是中国广大人民的真实愿望,它及每个人息息相关。
如何将和平和发展联系起来,如何在和平的前提下发展本国经济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当今世界,和平及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各个国家及人民无不希望及倍加珍惜世界相对和平的时期,努力的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及繁荣。
而当代中国的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30论述题7分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30论述题7分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设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原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不管是从社会生产方面还是社会需要方面,都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理所当然需要作出新的概括。
这一论断是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思考,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和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0分)(P66-73)⑴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10分):①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3分)代表:跨国公司,加速生产资本的国际化,1 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 加速国际资金流动,3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4促进科学进步,加快国际技术交流5加快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②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3分);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是矛盾的统一体。
③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影响日益加深(3分);④世界经济各主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调(1分)。
⑵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0分):1.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以美国财政、外贸"双赤字"为主要标志的世界不平衡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财政盈余达1250亿美元;而到2005年已转为财政赤字4270亿美元。
美国经常项下的赤字,2004年已经达到6681亿美元,2005年到了8049亿美元。
这种状况,令人怀疑美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世界经济已形成了物质产品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资本、专利、核心技术等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资金、财富则又以各种方式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新局面。
从而导致"南北"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在发达国家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手里集中。
这就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表现。
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涌现,在国际经济上则表现为贸易摩擦和其他一些争论的加剧。
这种不平衡状况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而任其发展下去,不仅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发展下去是一个问题,而且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2境恶化问题(1分);开放式分析各要点回答(每点1分,共5分):举例,环境恶化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利用将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停滞。
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巨大财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水体污染,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3际金融市场动荡(1分);2008年的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信贷危机,并随着美国大型金融机构接二连三的重组、倒闭、被接管和被迫转型演化为美国金融体系的危机,对政府监管和干预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程度提出新的课题。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全球经济增长同步减缓,市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宽松趋向,以及市场流动性的急剧紧缩等因素,使得国际资金追捧短期市场产品,金融资产风险溢价大幅度波动。
所有这些都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
4源短缺问题(1分);如目前的电荒,“能源荒”继去年以来再度成为许多地区的烦恼,最明显的莫过于电力资源的紧张,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内蒙等地频频传来拉闸限电的消息。
这种用电紧张的局面用浙江省嘉兴电力局副局长奕永忠的话来说,就是“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用电缺口已由季节性、阶段性转为持续性、较长期性”。
5粮食危机问题(1分);日本《每日新闻》6月5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世界粮食危机问题的四种走势”,文章摘要如下。
6月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后出席新闻发布会。
当日,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结束。
与会各国强调国际社会需采取紧急协调一致的行动,消除高粮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几十年来罕见的旱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北洪湖,春节以来降雨减少至两三成造成洪湖水面奇低,船只搁浅,鱼虾蟹死无数,长江流域稻米严重减产,引起大范围内粮食价格上涨,严重威胁人民的生活2、试析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及其意义。
(20分)(p424-429)⑴“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10分)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分);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2分)。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2分)。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分)。
开放式分析主题回答意义:(10分)①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和矛盾运动规律产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矛盾规律的自觉运用;(1分)②它是对新中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分)(展开:和谐世界思想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升华了中国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它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的积极宣示和政治承诺;(2分)④和谐世界思想史对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同时也吸纳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2分)⑤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客观规律。
(1分)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突破,新贡献,是对新时期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世纪之交中国外交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使我国的外交工作出现新面貌,推进到新阶段,并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分)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分析中国在处理与国际组织关系时的特征。
(20分)第一,着重塑造与经贸、金融、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
(3分)开放式分析主题回答:这主要是源于中国自身内部发展的要求和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压力。
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经济组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功能得到加强,以经济、金融和社会等为中心的问题领域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成为各国政府必须及时加以应对的政策课题。
(2分)第二,注重树立国际组织及其体制安排的建设者角色。
(3分)开放式分析主题回答:国际组织作为现实国际实力对比和利益分配的制度化载体,主要体现的是作为国际体系主导者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意志,中国曾经史诸多国际组织安排的强烈批评者甚至是革命者。
但是,全球化带来的制度化力量和中国国际改革的实践经验使中国明智的意识到,需要改变观察外部世界和对待国际组织的视角与心态,摒弃革命者姿态,充分利用而不是全盘否定现有的国际组织及其体制安排。
(2分)第三,强化在地区性合作机制中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
(3分)开放式分析主题回答:在处理东亚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合作方面,由强调双边合作转向双边和多边并重的政策取向。
在中国推动下,东亚地区的多边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有了新的发展,以中国和东盟签订“10+1”自由贸易协定为标志,东亚地区的市场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03年中国和东盟成员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个宣言是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第一次同地区性国际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法律文件。
(2分)第四,积极努力,大力推动,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创立和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3分)开放式分析主题回答: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的原则。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彰显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交往合作起到了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
(2分)4、试述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0分)第一,美国力图保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宣称要继续领导和主宰全世界;(2分+展开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它先后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
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
2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
危害:为胜利冲晕了头脑的美国,如今想打击谁就打击谁。
世界力量对比因而显得严重失衡,缺乏对美国超强力量的有效制约。
多种力量制衡形成的秩序才是民主制度的基础,民主永远是独裁与霸权的对立面。
如今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国际社会里,谁能保证美国不会滥用自己超强的力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挑战。
第二,日本的战略目标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从亚洲走向世界;(2分+展开2分)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是战后以来最为深刻和全面的根本性调整,由此日本进入了军事实力扩充的新阶段。
日本依靠扩充军事实力加速走向政治大国,这是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背道而驰的,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三、新世纪日本朝向政治大国发展面临的问题1、经济的持续不景气2、国内政治尚未走出冷战后的调整时期3、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大力扩充军事力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5、日美关系的制约第三,欧盟的战略目标摆脱美国控制,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2分+展开2分)随着欧元迅速成长为能向美元挑战的国际货币和欧盟向东欧地区的进一步扩展,欧盟最终将形成一个囊括整个欧洲地区、人口超过4亿、经济总规模与北美相当的强大的发达的经济体,而伴随着欧盟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其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欧盟在国际问题上对美国提出挑战,将更加明显地维护其自身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国际局势激荡多变、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遭遇美国一超独霸强力阻击的形势下,欧盟作为一支上升的积极力量,正在扮演一个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在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上占有比较独特的地位。
但同时也应看到,尽管欧美之间矛盾摩擦在增多,欧美联盟凝聚力在松弛,欧美关系的裂痕在扩大加深,但毕竟双方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欧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们必须冷静地对待局势的发展。
第四,俄罗斯重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2分+展开2分)8年来,俄罗斯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速高两倍,俄罗斯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