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则材料类作文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受。
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
”哲人说:“这也就是你感受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受。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问:“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等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不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人生本就是艰辛而沉重的,这些“负担”是不可能剥离于人而有意义。
人也随着“负担”的加重,逐渐体味其中的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享受这些沉重的“负担”。
可以从“沉重与责任”“沉重并快乐着,这就是生命的真谛”等角度立意。
甜蜜的负担赵薇在《拨浪鼓》中唱道:拨浪鼓咚咚咚妹妹笑得脸通红∕彩虹桥路弯弯牵着手儿不怕摔∕爸爸说你们是甜蜜的负担。
虽然父亲的生活因为子女而显得沉重,但正是这负担让父亲感觉到子女带来的甜蜜,也让父亲的生活里弥漫起甜蜜的气息。
人生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负担而甜蜜。
那个人一路走来,将“石头”一个接一个的放进空篓子里。
当哲人让他丢掉那些有特殊意义的“石头”时,他无语了。
因为每一个“石头”都会在他需要的时候放出自己的光芒,假如没有了这些沉重的“石头”,生活会是怎样的灰暗无光呢?生活中的负担让我们品尝到生活的甜蜜。
如果生活中没有负担,那我们将错过生活中的甜蜜。
有“断臂钢琴师”之称的刘伟,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用脚趾弹奏出美妙的天籁。
当失去双臂成为刘伟及家人的负担时,他们没有放弃负担,这才让刘伟的成功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了最甜蜜的味道。
全国卷五种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弄懂关键词内涵
• 一带一路:大国担当,合作共赢,开放交流,传承创新。 • 大熊猫:自然遗产,中国名片,友谊交流。 • 广场舞:流行娱乐,健康活力,欢乐幸福,大众文化。 • 中华美食:饮食文化,中华传统,中国魅力。 • 长城:文化遗产,中国符号,民族精神。 • 共享单车:创新思维,共享经济,绿色出行,文明规范。 • 京剧:传统文化,国粹艺术,继承发扬。 • 空气污染: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发展阵痛。 • 美丽乡村:绿色家园,协调发展,幸福生活。 • 食品安全:绿色健康,关注民生,道德法制。 • 高铁:中国科技,中国速度,生活新方式,中国新名片。 • 移动支付:科技创新,便捷生活。
找关键词! 第三问:如何找关键词?
了解材料类型并分层!
方法指导:如何找准写作范围
方法步骤
第一步:了解材料类型并分层!
第二步:找关键词!
第三步:概括核心事件
逆向思维
第二问:如何概括核心事件? 找关键词了!
主语 谓语 宾语 状语
1.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人群; 2.核心动词; 3.核心对象; 4.限制动词的状语性(如目的,对象,原因, 方式)
说 明
评
// 作、学习、生活、休息之外的三小时闲暇时间。于是
,大多数中国人都成了低头族。 有人觉得,这些闲 暇时间被占领是好事,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再也不用
价 担心无聊了。但是有人觉得,这样一来。好像更无聊
了,要是一离开手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概述类材料审题:已练作文(二)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 的闲暇时间;而庸者,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 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2024届高三作文备考之多则类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何为多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
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同时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全面归纳,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立意。
因此,多则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要想准确立意,首先必须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它们的聚焦点,然后将其导入我们熟悉的视野。
即运用已掌握的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分析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
二、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步骤1、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
命题者往往提供2~3则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现象类材料,首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图;如果是论断或名言类材料,则要提炼出思想观点。
2、辨析材料间关系。
命题者提供的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层面的,材料内涵丰富。
辨析材料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关系清楚了,审题立意的方法才能确定下来。
3、确定立意。
性质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点;性质相对的材料容易从互补叠加角度立意;性质相异的既可以从共同点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相异点角度多向立意。
总结起来就是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意。
探究案多则材料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自然会有着比较明显的相同点、不同点或者关联点,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立意的关键所在。
主要是(1)、同中求异,(2)、异中求同、互补法。
(一)异中求同异中求同,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相同性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用求同法,找出共同点,它即是中心观点,即异中求同。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求同法”要求“异中求同”,形式是:①多则材料。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一、审题的原则----“三性”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
二、审题的方法----“四清”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高考真题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高考材料作文的六种类型及其审题技巧
高考材料作文的六种类型及其审题技巧当下,高考作文中材料作文之风盛行,有一统天下之势。
虽然说,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千差万别,但不外乎以下六种类型,我们只要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来审题,就能扣住题目立意,否则,可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一、只有一句议论的材料如何审题材料:穆罕默德有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穆罕默德的原话是:“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
”这是一个比喻。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
要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写作。
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在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1.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2.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二、有多句议论材料,观点相同的材料如何审题材料: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③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这三条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意义,勉励人们多读书。
你奔着这个目标去写绝对不跑题。
你从三句话中任意抽取一句话当作你文章的题目或者中心来写,也绝对不会跑题。
高中作文:高考多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多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同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同法。
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材料二: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反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分歧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异法五、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方法及举例)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材料】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
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
”最后,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分析】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谁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
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与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后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
可立意为: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实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体现了敬业精神,这正是筑起大厦的基础。
二、抓关键词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材料型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清 袁枚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善 吃——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 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 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 有所创新。”
4、反面列举型,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每个人都背着两个口袋, 一个在前,装着自己的优点;一个在后,装着自己的缺 点。因此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别人背后的口袋里装 着的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背后的口袋里装着什么。所 以每个人都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评评说说,却不知道 自己背后也都有人在评论着。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点,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正确对 待,又怎么能正确对待别人呢?那只能是像那群只知评说别 人的鸟儿一样,被怪圈圈住无法解脱了。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那 种只知在别人背前面来, 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 也不妨看看别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前 车之鉴”,那样,我们就不会陷入你说我, 我说他,可谁也不说自己的怪圈了!。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 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 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 把事情办好。如果只从正面材料入手,把中 心理解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显然属于 盲人摸象。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一)叙事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常用提炼中心法。
由果溯因法【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立意。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觉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惊奇,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酬劳。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谢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无望极了,觉得他们确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典例1】【思维导引】这则材料讲解并描述了漆工漆船时顺手补好漏洞,救了船主的儿子,赢得了船主真诚的感谢的故事。
材料中出现了两个核心人物——船主和漆船工,联系二者的事务是补洞和感谢。
可从两个人物的角度分别立意,还可从联系整体的角度立意。
【立意参考】(1)从漆船工角度立意①乐为小善。
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
材料中的漆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状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
生活中,很多人不情愿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
②小细微环节折射大素养。
小善源自大德。
从漆船工在刷油漆的过程中顺手修补漏洞的细微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常说“细微环节确定成败”,在这个材料中,细微环节关乎船主的孩子们的生命。
重视细微环节,做好细微环节,才能真正彰显个人品质。
可从今切入写“于微小处见精神”“细微环节的力气”等。
高考作文几种材料类型的审题策略
高考作文几种材料类型的审题策略(一)对比型这种材料类型的特征是: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可以划分两部分,内容相对或相反。
话题一般为关系型。
这种材料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
所以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更要看到二者之问的内在联系。
立意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同时又必须坚持重点论。
这样才能做到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有的同学只注意到“生无所息”,围绕“惜时勤奋”立意。
或者只强调“生有所息”,从人的“生理特点”出发,写娱乐休闲的重要意义。
其实这两种角度都是片面的。
“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表面上看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
前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意志,后者强调的是人的生理需求。
所以最佳的角度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为了理想和迫求,既要孜孜讫讫,同时为了能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又要注意劳逸结合,围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立意,就较为全面了。
当然这二者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写作时应有所侧重。
(二)寓言型所给的材料一般是‘则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这是最传统的材料类型。
它的立足点是道理或哲理。
在审题时,首先要把这些“读”出来,然后把它作为笃作角度。
所以在阅读材料时,必须特别关注寓吉。
中“士角”的言行,问题的根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尤其是结尾部分议论性或哲理性的的语句,这些都是理解材料至关重要的信息。
读懂材料是审题的关键,因为一旦理解出现偏差,作文就会而临跑题的危险。
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雨燕减肥。
”雨燕在第一次离巢前。
必须减肥(锻烁,控制食物的摄人)。
理解这则寓言的关键信息是结尾一句话: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高飞。
它揭示的道理就是: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受磨炼(从本领到意志),这才是本题的最佳立意角度。
审题时,如果把视角仅仅集中在‘减肥”二宇上,围绕“时尚”朱写,那就跑题了。
(三)松散型与寓言型材料相反,松散型材料淡化审题。
甚至不需要审题.写作角度就在材料当中。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分值占比大、分量重,决定了一个考生高考成绩的高与低。
所以,老师应认真引导学生开展写作练习,促进学生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写出别具一格、新颖别致的文章。
为了可以写好作文,学生首先要可以读懂作文要求,开展正确的审题,比较终实现妙笔生花。
通常状况下,作文按命题方式能够分为三类: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以及材料作文。
从审题立意的角度看,材料作文的难度较大,要坚持正确、集中、深刻、新颖的原则。
下边就谈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一、抓重要语句,找对切入点抓重要语句即抓住所给材料中的重要语句,正确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
重要语句经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因此,有些材料中的重要语句能够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点。
学生要可以提炼出这样的重要语句,透过材料看到其表达的思想和主旨。
在材料作文中,重要语句要么是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要么是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要么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要么是转折复句的后半句。
掌握了这些技巧,学生在分析和判断时便会很容易地找到这些重要性语句。
在训练学生抓重要语句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抓重要词句、开展联想、提炼中心。
比如,20xx年高考语文卷的作文,材料主要是介绍一个小朋友由于担心弄脏衣裤不可以在秧田里稳步行走的故事。
妈妈见状告知小朋友:“你不是没有力气,而是注意力不集中,脱掉衣裤就甩掉了许多多余的顾虑。
”根据妈妈的话,学生会看到小朋友在秧田里站不稳的主要原因便是有“多余的顾虑”,通过这个重要语句,学生就能够拓展开去,做农活是这样,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正是多余的顾虑让人们患得患失,变得不自信,前怕狼后怕虎。
这样的立意切中了材料的实质,是真正地理解了材料。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课堂小结: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考。 比喻和拟人,生动不深奥。 添补和引用,方便又奇妙。 方法用得好,读书少不了。
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考纲 解读
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
扣1分。
“自拟题目” 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它是学生经过 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 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就高考作文 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 好象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 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 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1、题目偏离材料的限定。 《眼见不一定为实》《事物存在两面性》
《论度青春的方式》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疤痕》《伤痕》
《接受,它在。不接受,它还在。》
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3、题目过长,显得松散。 《疤痕是健康身体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证明》 《深刻于心的美无需华丽的外衣》 4、题目没新意,落入俗套。 《失败是成功之母》
中心话题:正能量
创新拟题:
比喻 比拟 呼告
《正能量——我们的加油站》
《与“正能量”同行》
《尽情释放你的正能量》
反问
对偶 并列
《生活岂能无“正能量”?》 《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正能量和负能量》
作文拟题常用的手法:
(一)作文拟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3、反问 5、化用 7、对偶 9、并列组合 11、故事新编 13、反向拟题 2、比拟 4、引用 6、夸张 8、呼告 10、设置悬念 12、公式、术语
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 ,再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扩充标题,拟 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
例: 关键词: 正能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考作⽂如何审题⽴意⾼考作⽂如何审题⽴意 相信⼤多数⼈都写过离题作⽂,那么如何审对题意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考来说,题意错了⼀切免谈。
下⾯⼩编给⼤家介绍⼀下⾼考作⽂如何审题⽴意。
⾼考作⽂如何审题⽴意 ⼀、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最为常⽤且最为稳妥的审题⽴意⽅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并以之为⽂章的主旨,那么,所写⽂章定能既切题⼜有深度。
⽰例 《华尔街⽇报》报道:海湾战争前⼣,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兵法》,是⽤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之⽯可以攻⽟”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化遗产的传承”,⽽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意⾓度的突破⼝。
在材料作⽂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 巴西⾜球名将贝利在⾜坛上初露锋芒时,⼀个记者问他:“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个!”⽽当他在⾜坛崭露头⾓,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千多个球后,记者⼜问道:“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个!” 这“下⼀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的进取精神,⼜蕴含着艺⽆⽌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意。
⽰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万能胶⽔,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裁地将⼀枚价值可观的⼤⾦币,⽤该胶⽔粘在该公司的⼤理⽯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不损坏门柱,⾦币归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多则材料类作文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多则材料类作文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
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目前,学生在材料作文中的突出问题是:误把新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不注意二者的区别;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偏离题意;对两则及多则材料不知如何归纳概括,常常顾此失彼。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审题。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多则材料类作文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准确把握题意的能力,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多则材料类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测试卷,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实践证明还是有针对性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一、相同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一: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
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以上文字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
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
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
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例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
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
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
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
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二、相反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
例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1915年,大洋洲北面一原始部落民族。
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
不料,其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
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
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
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
这回天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富起来。
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第一则材料的原始部落的人观念不更新,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第二则材料中日本小山村的人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
由此可得出立意: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
例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
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众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
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
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因而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三、相对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
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2.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
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由此归纳出每则材料的内涵:材料一的观点是靠勤劳能致富;材料二的观点是靠科技才能致富。
细加分析即可发现,甲、乙两方的观点,都是带有片面性的,只有综合起来才全面,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
例六: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2)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
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
材料三:(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
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
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可以观照生活,发表议论;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讲述故事,畅谈体验、感受等。
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状态。
人们常常习惯于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思维,世界就变了,生活就不一样了。
四、递进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
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七: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
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2.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
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
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第一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第二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
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
如果能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入手则更高一筹。
五、综合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
审题立意需逐则分析材料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例八:筛选以下材料,实际立论作文。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本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第1、3、4则材料都有,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第5则材料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第6则材料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1、3、4 则材料也有;而第2则材料与其它各项不大。
其中,第1、3、5则材料构成相同关系,又与第6则材料形成对比关系,正反角度皆可切入。
而第2则材料为干扰项,需排除。
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
文章标题可拟定为:《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等。
例九: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
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
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